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诸侯之相王:辅助余所谓述故事:历史旧事 礼乐作焉: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巡行 而子迁适使反: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表原因 小子何敢让焉:责备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害之王其无害B其实皆以为善 善善恶恶C在赵者,以传剑论显 命南正重以司天D昌为秦主铁官张苍为章程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其在卫者,相中山诸侯之相王则学者至今则之迁仕为郎中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王卬于殷忠臣死义之士上明三王之道父利其然也拨乱世反之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修旧起废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故述往事,思来者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二十而南游江淮尧舜之盛,尚书载之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其指数千故长于风弗敢阙 而子迁适使反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年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使复典之,至于夏商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则学者至今则之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何敢让焉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A. B. C. D.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余所谓述故事故述往事,思来者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于是迁仕为郎中 故发愤且卒 整齐其世传 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A. B. C. D.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此孝之大者今天子接千岁之统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幽於缧绁诸侯之相王,王昂於殷11.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藏之名山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於河洛之间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A. B.C. D. 12. 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身毁不用矣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ABCD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武王有疾,不豫 犹豫 B.已杀纣,周公把大钺 手持 C.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 佐助辅弼 D.用事居多 主持朝廷政事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任用 B.我以其璧与圭归, “馈”,奉送 C. 发书视之,信吉 确实 D.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藏而不给15.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使管叔、蔡叔傅之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ABCD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武王蚤终,成王少 D.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17下列句中虚词“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以夹武王,衅社 B.以继殷祀 C.成王执书以泣 D.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18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赵王之子孙侯者君子不齿公子怒,欲鞭之驼业种树19下列词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归类争取的一项是()汗牛充栋土崩瓦解衣锦还乡星罗棋布生死骨肉胶柱鼓瑟篝火狐鸣亭亭玉立20.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衅社:社,谷神 B.正朔:朔,月初C.策祝:祝告神灵 D.晦朔:晦,月末21下列句子的名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饮且食兮寿而康人皆得以隶使之吾得兄事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西过高阳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常以身翼蔽沛公二、文言文阅读(19分)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弈对曰:“不为怪异。”谅不悦。及谅败,由是免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太史令庾俭,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意,入狱,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弈自代,遂迁太史令。弈既与俭同列,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时人多俭仁厚,而称弈之率直。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中书令萧瑀与之争曰:“佛,圣人也。弈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弈曰:“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乃遵无父之教,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瑀不能答,但合掌曰:“地狱所设,正为是人!”高祖将从弈言,会传位而止。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诫其子曰:“释教乱华,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汝等勿学也。”弈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又常醉卧,蹶然起曰:“我其死矣!”因自为墓志曰:“傅弈,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其纵达皆此类。 (节选自旧唐书傅弈传,有删改)注解:荧惑:火星。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 祥:预兆B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 以:凭借C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会:符合D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 奉:侍奉2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傅弈为人率直的一组是 (3分)弈对曰:“不为怪异” 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弈既与俭同列,数举俭之过 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 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A. B. C. D.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傅弈侍奉汉王杨谅时,杨谅希望傅弈把“荧惑入井”这一自然现象解释为他的起兵符合天象,而傅弈的回答令杨谅很不高兴。B高祖做扶风太守时,对被免于杀头而调到扶风的傅弈非常敬重,等到高祖登基做了皇上后,就召见傅弈并任命他为太史丞。 C傅弈上书请求废除佛教时说,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地加以附会,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游手好闲。D傅弈平日遇到生病,从来不请医吃药。但他喜欢喝酒,又经常在醉卧时突然惊起,终因醉酒而死,这足见他的放纵旷达。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3分)译文: 。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3分)译: 。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4分)译: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注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中书侍郎同时典选 典:主持B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竟:最终C诸御史惮昭泰刚愎 惮:害怕D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按:按照2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尚隐按之,无所容贷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A B C. D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尚隐与李怀让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和李怀让受到报复。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2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3分)译文: (2)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4分)译文: (3) 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3分)译文: 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注】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3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敬重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遗像:死者生前的画像C环堵萧然 萧然:冷落萧条的样子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使:假如31作者邂逅方山子之后“耸然异之”,下列句子能够体现方山子的“异人之处”的一组是(3分)(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 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A B C D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篇传记作者有意不显其姓名,不录其字号,用绰号代之;开篇寥寥几笔写了这位隐士成长的三个阶段。B作者谪居黄州,经过岐亭,意外发现这位隐士原来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人。故人一家虽过得清苦,但却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C少年时的方山子是何等的意气奋发、神采飞扬。他跟随两名骑兵,游猎西山,怒马独出,一箭射中,并自称豪士。D方山子是作者心目中的异人,文末也流露出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3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3分)(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4分)(3)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3分)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注 玄纁: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 典司:主管,主管部门。 客星:外来的星座。御坐:皇帝的星座。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物色:寻找 B我竟不能下汝邪 下: 使屈于之下 C车驾即日幸其馆 幸:驾临 :, 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特征:特别征召35下列各组句子中,都直接表示严光“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3分)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AB CD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严光淡泊名利,曾与刘秀一同游,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后隐于富春山耕读垂钓,终身不仕。B严光提出“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的主张,可以说是一个具有见识的人。C严光性格刚直,当光武帝问他自己和以前比怎么样时,他直言不讳地说光武帝比以前差一些,光武帝没有计较他的不逊。D严光还具有“不屈于帝王”的意识,他没有依从光武帝的意旨,坚决不出来做官,这在封建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3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3分) (2)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3分) :. (3)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4分)高二语文试卷编制:高琴花 2011-3-24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应为:相与,一起)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诸侯之相王:辅助余所谓述故事:历史旧事 礼乐作焉: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恰好)蒯聩玄孙昂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巡行(夺取,攻占) 而子迁适使反: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表原因 小子何敢让焉:责备(谦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祸害)A诸侯害之(嫉恨)王其无害B其实皆以为善 善善恶恶(形作名)C在赵者,以传剑论显(凭借) 命南正重以司天(来)D昌为秦主铁官(是)张苍为章程(拟立)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意动,其余为名作动)其在卫者,相中山诸侯之相王则学者至今则之迁仕为郎中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名作动为动形作动形容词意动使动形容词作名词)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王卬于殷忠臣死义之士上明三王之道父利其然也拨乱世反之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修旧起废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形容词作名词使动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故述往事,思来者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二十而南游江淮尧舜之盛,尚书载之7、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其指数千故长于风弗敢阙 而子迁适使反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年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古义分别解释为:到了最终落到求学的人眼泪谦称标准没有实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则学者至今则之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何敢让焉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A. B. C. 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B古义分别解释为:旧例、后来的人、遗业、文质兼备的儒生、不断、官职名、抒发愤懑、整理、在这时)余所谓述故事故述往事,思来者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于是迁仕为郎中 故发愤且卒 整齐其世传 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A. B. C. D.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的来表转折在)此孝之大者今天子接千岁之统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幽於缧绁诸侯之相王,王昂於殷11.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宾前省略句状后被动句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藏之名山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於河洛之间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A. B.C. D. 12. 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状后被动句判断句定后省略句宾前 )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身毁不用矣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ABCD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安适 )A. 武王有疾,不豫 犹豫 B.已杀纣,周公把大钺 手持 C.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 佐助辅弼 D.用事居多 主持朝廷政事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而 )A.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任用 B.我以其璧与圭归, “馈”,奉送C. 发书视之,信吉 确实 D.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藏而不给15. 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名作动形作动名作状名词的意动 )使管叔、蔡叔傅之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ABCD1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武王蚤终,成王少 D.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17下列句中虚词“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C )A.以夹武王,衅社 B.以继殷祀 C.成王执书以泣 D.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18下列句中词语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名作动名词的意动)赵王之子孙侯者君子不齿公子怒,欲鞭之驼业种树19下列词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归类争取的一项是(使动名作状名作动)汗牛充栋土崩瓦解衣锦还乡星罗棋布生死骨肉胶柱鼓瑟篝火狐鸣亭亭玉立20.下列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土地神 )A.衅社:社,谷神 B.正朔:朔,月初C.策祝:祝告神灵 D.晦朔:晦,月末21下列句子的名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名作动名作状意动使动)饮且食兮寿而康人皆得以隶使之吾得兄事之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西过高阳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常以身翼蔽沛公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弈对曰:“不为怪异。”谅不悦。及谅败,由是免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太史令庾俭,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意,入狱,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弈自代,遂迁太史令。弈既与俭同列,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时人多俭仁厚,而称弈之率直。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中书令萧瑀与之争曰:“佛,圣人也。弈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弈曰:“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瑀乃遵无父之教,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瑀不能答,但合掌曰:“地狱所设,正为是人!”高祖将从弈言,会传位而止。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诫其子曰:“释教乱华,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汝等勿学也。”弈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又常醉卧,蹶然起曰:“我其死矣!”因自为墓志曰:“傅弈,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其纵达皆此类。 (节选自旧唐书傅弈传,有删改)注解:荧惑:火星。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 因为)A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 祥:预兆B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 以:凭借C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会:符合D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 奉:侍奉2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傅弈为人率直的一组是 (3分) (B 是写傅弈被唐高祖赏识和礼遇,侧面说明他有才学,不能说明他率直;是说明傅弈懂得猜测皇帝的心意;是不相信阴阳数术之书,是他“纵达”的表现。)弈对曰:“不为怪异” 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弈既与俭同列,数举俭之过 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 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A. B. C. D.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终因醉酒而死”文中无依据。)A傅弈侍奉汉王杨谅时,杨谅希望傅弈把“荧惑入井”这一自然现象解释为他的起兵符合天象,而傅弈的回答令杨谅很不高兴。B高祖做扶风太守时,对被免于杀头而调到扶风的傅弈非常敬重,等到高祖登基做了皇上后,就召见傅弈并任命他为太史丞。 C傅弈上书请求废除佛教时说,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地加以附会,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游手好闲。D傅弈平日遇到生病,从来不请医吃药。但他喜欢喝酒,又经常在醉卧时突然惊起,终因醉酒而死,这足见他的放纵旷达。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3分)译文:(傅弈)多次举报庾俭的过失,但是庾俭不恨他。(得分点:省略句式、“举”、“过”、宾语前置)臣闻“非孝者无亲”,其瑀之谓矣!(3分)译文: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得分点:“非”、“亲”、“其之谓”)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4分)译文: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得分点:“惑”、“窃”、“从”、省略句式)附:【参考译文】傅弈是相州邺县人,非常精通天文历法。隋朝开皇年间,凭着仪曹的职位事奉汉王杨谅(隋文帝第五子,后为隋炀帝所杀),等到杨谅起兵,杨谅对傅弈说:“现在火星进入井宿的位置,这是什么征兆?”傅弈回答说:“不是奇怪特别的现象。”杨谅不高兴。等到杨谅兵败,傅弈因为这件事而免于被杀,被调到扶风。唐高祖(李渊)担任扶风太守,非常敬重他;等到高祖登基后,召见傅弈并任命他为太史丞。太史令庾俭,因为他的父亲庾质在隋朝时说了占卜预测吉凶之事,违背了隋炀帝的意愿,被打入牢狱,最终死在狱中,于是庾俭引以为戒;又以凭借占卜来升官为耻,于是推荐傅弈代替自己,傅弈就被提拔为太史令。傅弈和庾俭职位相同之后,多次举报庾俭的过失,但是庾俭不恨他。当时人称赞庾俭仁德厚道,而称赞傅弈坦率正直。傅弈所上奏的天象变化情况,多次和皇上的心意相合。七年,傅弈上疏请求铲除佛教,疏中说:佛教在西域,在遥远的地方制造祸乱,本地人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附会。因而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有的削发为僧,对父母君主无礼;游手好闲,穿上袈裟逃避赋税。现在的和尚尼姑,请让他们还俗成婚,就有十万户人家,生男育女,自然对国家有益,可以使兵源充足。国家免于疆土被侵占的灾祸,百姓知道皇上的威严和自己的福分。又上疏十一篇,言词尖锐率直。高祖把他的意见交给群臣讨论。中书令萧瑀与他争论说:“佛是圣人。傅弈发出这样的议论,是诽谤圣人目无礼法,请对他施加严刑。”傅弈说:“礼本出自对父母的奉养,终结于对皇上的侍奉。而佛祖(释迦牟尼)逃出城外,离开家庭,逃离他的父亲;以一介匹夫而对抗天子,以子女的身份却背弃亲人。萧瑀竟然尊奉这种无父之教,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萧瑀不能回答,只是合掌说:“地狱的设置,正是为了这种人!”高祖将要采纳傅弈的意见,恰逢传位而作罢。贞观十三年傅弈去世,终年八十五岁。临终告诫他的儿子说:佛教扰乱国家,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你们不要研习佛教。傅弈平日遇到生病,未曾请医吃药,虽然研究阴阳五行之术,但并不相信这些。又经常在醉卧时,突然惊起说:“我一定要死了!”因此自己写下墓志铭说:“傅弈,与青山白云为伍的人,因醉酒而死,呜呼哀哉!”他的放纵旷达都表现在这一类事上。李尚隐,其先赵郡人,世居潞州之铜鞮,近又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奏免之。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尚隐寻转兵部侍郎,再迁河南尹。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累转京兆尹,历蒲、华二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注明经:隋唐时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一个门类。四知:东汉杨震为官清廉,有人送礼给他,并说:“暮夜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晓呢?”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按:审查、查办)A时中书侍郎同时典选 典:主持B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竟:最终C诸御史惮昭泰刚愎 惮:害怕D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按:按照2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尚隐“刚直”的一组是 B(排除即可)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尚隐按之,无所容贷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A B C. D2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李怀让为“贪赃官吏”在文中无据)A李尚隐与李怀让在朝廷弹劾崔湜、郑愔,使他们受到贬黜,但也因此得罪对方,后来他们官复原位,李尚隐和李怀让受到报复。B冯昭泰诬奏李师等人是妖逆,而各位御史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便越级请求前往,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奏请赦免了他们。C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历任京兆尹,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D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一生查处了包括李怀让、王旭、陈思问等在内的多个贪赃官吏,为朝廷除害,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2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无所容贷,获其奸赃钜万,旭遂得罪(3分)译文:(李尚隐)一点也不包庇宽恕,查获王旭的赃物非常多,王旭于是被治罪。(得分点:“贷”,“得罪”,句意通顺)(2)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4分)译文:(李尚隐)又精通典章,近年来皇帝的诏书,都暗暗记在心里,无论到哪里都被称为好官。(得分点:“详”,“故事”,“敕”,“称”)(3) 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3分)译文:等他离任的时候,有一个人怀带着金子要送给李尚隐,他坚决推辞。(得分点:“去”,“者”,“固”)参考译文:李尚隐,他的祖先是赵郡人,世代居住在潞州的铜鞮(今山西沁县),近代又把家搬到京兆的万年(今西安市)。年轻时通过了明经考试,多次被举荐,补缺下邽主簿一职。当时姚珽担任同州刺史,对他十分尊敬。景龙年间担任左台监察御史。当时的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和吏部侍郎郑愔一同主持选拔官吏之事,他们依附权贵,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官民怨恨。不久两人相继主持政事,李尚隐和同僚御史李怀让一起在朝堂上弹劾他们,崔湜等人于是被关进牢狱查办追究,最后他们被贬黜。当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告桐庐县令李师等二百多人,称他们是妖逆,朝廷下诏让御史调查核实。各位御史都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叹息说:“怎么能让好人蒙冤受惩罚却不还给他们清白呢!”于是越级请求前去,最终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并上奏朝廷赦免了他们。 不久崔湜、郑愔等人又被任用,李尚隐调离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伊阙县令,李怀让调任魏县县令。崔湜等人死了以后,李尚隐又从定州司马被提拔为吏部员外郎,李怀让从河阳县令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李尚稳多次升迁后担任御史中丞。当时的御史王旭很擅用威权,被官民们所担忧。恰巧王旭被仇家状告,李尚隐查办此事,一点也不包庇宽恕,查获王旭的赃物非常多,王旭于是被治罪。李尚隐不久改任兵部侍郎,调职两次后任河南府尹。 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说话从不隐瞒,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非常豁达。(李尚隐)又精通典章,近年来皇帝的诏书,都暗暗记在心里,无论到哪里都被称为好官。 十三年夏天,妖贼刘定高在夜里侵犯洛门,李尚隐因为没能觉察出部下和盗贼勾结,贬为桂州都督。临出发时,皇帝派人对他说:“我知道你公直忠诚,然而按照国法必须这样做。”并赐彩色绢帛一百匹来安慰他。不久又改任广州都督,依然兼任五府经略使。等他离任的时候,有一个人怀带着金子要送给李尚隐,他坚决推辞,说:“我生性这样,不可改变,并不是为了慎守四知。”最终没有接受。多次调动后担任京兆尹,历任蒲州、华州刺史,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给他高邑伯的爵位,入朝担任大理卿,替代王鉷担任御史大夫。当时司农卿陈思问用了许多小人做自己的下级官吏,暗地里贪污钱财粮食,积累了好几万。李尚隐又检举查办此事,陈思问于是被流放到岭南而死。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总是要清除朝廷上的坏人,当时的舆论多是由于这些事而称赞他。二十四年,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改任太子宾客。不久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贞”。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断裂影响因素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食用油火灾应急处置预案(3篇)
- 火灾应急预案范文文库(3篇)
- 动态编程与递归解法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职业素养提升及试题答案
- 企业品牌建设与战略目标试题及答案
- 编程语言趋势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考试重要资料与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职业要求与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软考增分技巧探讨试题及答案
- 你好红领巾课件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国家监察机关》
- 家用电器行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 胃肠肿瘤患者的护理
- 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国际贸易实务:原理与案例(第三版)参考答案人大版
-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
- 膝痹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考试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 GB/T 23723.5-2025起重机安全使用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 植物提取物分类与提取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