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汇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汇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汇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汇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汇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总汇,Wgsh1945制作,之,1辍耕之垄上2是寡人之过也3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久之,目似暝。,做动词,到,往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虚用,无实意。,乃,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4.臣乃敢上壁。(谦颇蔺相如列传)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例解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8.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例解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解用在判断句中,可译为“是”“就是”等。,焉用亡郑以陪邻盘盘焉,菌菌焉。或师焉,或否焉。且焉置土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用于句首,表反问相当于“何”相当于“然”-的样子句中的语气词,表停顿.哪里兼词,在那里.,焉,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例解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8其皆出于此乎?师说9其孰能讥之乎?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表测度表反诘表期望,而,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2.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3.河水清且涟漪。(伐檀),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7.不出,火且尽。8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9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輮使之也。不然,籍何以至此?大石森然欲搏人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成然之。,用作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用作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若,1.若毒之乎?2.更若役,复若赋3.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5.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6.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用作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安,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附)?4.沛公安在?(鸿门宴),用作疑问副词。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怎么”“怎样”。用作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相当于“什么”“哪里”。,夫,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畏。4.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5.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那“”或在“这”“那”后加适当的量词。发语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也可用复音虚词“且夫”,不必译出。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了”。,盖,1.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悲。4.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5.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句首作副词,表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表这种意思的,也有用于句中的。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故,1.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5.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有时用“是故”“以故”。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3.豫州今欲何至?4.大王来何操?,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5.然则何时而乐耶?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8.徐公何能及君也?,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用作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11.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12.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13.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14.何以战?,“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乎,1.几寒乎?欲食乎?2.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3.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胡为乎遑遑何之?5.生乎吾前6.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用在句中的停顿处。用作介词。相当于“于”。作词尾。,即,1.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恤?,连词。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即使”“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3.(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4.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立即”“马上”“就”等。,5.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是”“就是”。,既,1.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2.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前“既”,已经;后“既”,完全。)3.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臣。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