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鲁氏菌病,概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传染-变态反应型、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布病不仅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布病在世界上有广泛的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但是,人们真正认识此病,并不断深入发展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一、传染源及贮存宿主(一)贮存宿主布氏菌的宿主很多,已知有六十多种动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驯化动物)可以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羊(山羊和绵羊)、牛、猪在布病流行病学上最为重要,即使动物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鹿、犬和其他家畜据此要地位。啮齿动物如豚鼠、小白鼠、家兔是敏感实验动物,也可以作为传染源。,(二)传染源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和鹿。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及乳类含有大量病菌,如实验性羊布氏菌病流产后每毫升乳含菌量高达3万个以上,带菌时间可达1.52年,所以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各型布鲁氏菌在各种动物间有转移现象,即羊种菌可能转移到牛、猪,或相反。羊、牛、猪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三)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布病患者可以从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排除布氏菌已得到细菌学证实。我国经对大量布病病例的调查分析,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传染引起的病例,以及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例。就人类布病而言,因动物传染发病多见。人与人发生传染是罕见的。因此,人做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二、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一)传播途径1、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这种感染常见于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常发生于下列场合:处理病畜难产、流产及正常产;检查牲畜;饲养放牧病畜;接触病畜的尿、粪,如清扫畜圈;屠宰病畜、剥皮、切肉、分离内脏;剪羊毛或从事皮毛加工;挤奶或加工病畜奶制品;采取病畜、病人的血液和病理材料;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水、土、草料、棚圈、工具用品等;从事布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布氏菌苗、抗原、抗血清等生物制剂等。,2、经消化道传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氏菌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机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吃生拌肉或生肝,吃未熟肉或者手不洁就拿食物吃,都容易患病。病畜流产物、分泌物、排池物会污染草场和水源,这是牲畜经消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3、经呼吸道传染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传染的飞沫、尘埃。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皮毛加工企业职工、生产布氏菌苗、冻干菌种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这三种途径在流行区可两种或三种途径同时发生;4、其它如苍蝇携带,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但意义不大。,(二)传播因子病原体由传染源排除,进入易感者体内之前,在外环境中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媒介物,这些媒介物称为传播因子。含有布氏菌各种污染物及食品均可成为传播因子。1、病畜流产物:布病流产胎儿含有大量布氏菌。另外,胎盘、胎膜、羊水也都含有很多布氏菌。2、病畜的乳、肉、内脏:牛患布病后37年仍可在乳中检出布氏菌;布病母羊正常分娩后,约有10%羊乳可检出布氏菌;布病流产的母羊乳的布氏菌检出率可达80%。病畜肉及内脏也含菌,尤其在菌血症期,传染性更强。猪、牛、羊感染发病后426个月有的内脏任可检出布氏菌。,3.皮毛:实验证明布氏菌在羊毛中可生存42个月以上,传染期比较长。布病疫区出产的羊毛和皮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4.水:布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池物可以直接污染水源;也可由污染的地区经雨水灌流或灰尘落入水中。5.土壤、尘埃:病畜的排池物(粪、尿)污染土壤,随着牲畜的活动,扬起尘埃,传播布病。羊毛夹杂的尘土也含有布氏菌,毛纺厂造毛车间工人感染率高于其他工人。,三、人群易感性(一)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成为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布鲁氏菌属中的大都数细菌都是易感的。人类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病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二)患病后或菌苗接种后对布氏菌的易感性:布氏菌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病,进过一定病程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对在感染有一定的抵抗。患病后所获得的免疫是不牢固的,免疫力是有限的,持续时间约12年。由此可见,布氏菌感染后所获得的免疫是很想对的,在疫区经常见到反复感染的病人。这表明病后的机体对布氏菌任然是敏感的。在疫区接受过布氏菌苗接种的人群中,任然有510%的接种者受布氏菌感染发病。,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家畜流产季节为多。发病率牧区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羊种布氏菌流行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羊群布病性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发病高峰在4-5月,(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兽医、牧民、屠宰工人、皮毛工人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牧区存在自然疫源地,但疫区流行强度受布鲁氏菌种、型及气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对畜牧、牧场管理情况的影响。地区分布;一般情况下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镇。牧区牲畜多、即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人与畜之间接触频繁、感染机会就多。,(二)不同地区流行特点1、羊种布氏菌疫区:羊种布氏菌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羊种菌1.2.3生物型对人、畜均有较强的侵袭力和致病力,以引起人、畜间布病暴发流行,疫情重。2、牛种布氏菌疫区:牛种布氏菌疫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牛种菌生物型较多,毒力不一,有的菌株毒力接近羊种菌强毒株。就总体而言,牛种菌毒力较弱,但有较强的侵袭力,即使是弱毒株也可使牛发生暴发性流产或不孕,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但对人致病较轻,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呈散发性,临床症状和体征都不典型。病程短,后遗症较少。,3、猪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是病猪。通常有猪1、3型菌致病,毒力介于羊种菌和牛种菌之间。同一生物型菌株既有强毒也有弱毒株。猪种菌对人致病力比牛种菌强,但也是感染率高、发病少,除少数病例病情较重外,大都是无急性期临床表现。4、犬种布氏菌疫区: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犬种菌除了侵犯犬引起流产外,也可使猫、牛、猪、兔、梅花鹿、鼠等动物感染。人也被感染,症状较轻。5、混合型布氏菌疫区:两种或三种以上布氏菌可同时在一个疫区存在,这与羊、牛同在一个牧场放牧或圈舍领近有关。由于彼此接触密切,菌种可以发生转移。混合型疫区流行特点取决于当地存在的主要菌种。,(三)影响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影响布病流行1、自然因素:布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暴风大雪、寒流侵袭等)即作用与传染源,也影响人群易感性。气候恶劣、水草不足,病畜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流产,增加传染机会,又使健康畜体质减弱,对布病易感。恶劣气候也影响人的抵抗力,容易发病。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在布病流行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消灭布病。,未实行牲畜卫生检疫,输进了病畜,是我国和我区布病流行的重要起因。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低,卫生状况不良,有的地方人、畜混居,人、畜同用一处水源;有的人剥食病死羔、犊肉、喝生奶;有的人缺乏布病知识,不注意个人防护,不讲究卫生,容易染病。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或饲养管理的需要,对牲畜要作分群、合群、组合新畜群的变动,在传染源存在和检疫或免疫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下,易使新的畜群发生布病流行。不经布病检疫或检疫不彻底,从外地购买或调运牲畜时混有病畜使驱赶沿途和到达地发生布病。集市贸易活跃,布病检疫工作跟不上、染菌物品、食品未能查出,易引起感染和发病。,临床学,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在不同的情况下患布病,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往往又缺乏特异性。因为这些症状和体征也可以在患有其它疾病的患者身上存在。这一点称之为布病临床表现的多形性。另一个特点是病人的主诉颇多,经常改变,检查时却很少发现异常所见。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一、临床症状、体征(一)潜伏期:在一般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若干因素有关。,(二)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例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疼、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检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三)主要症状和体征:1、主要症状(1)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76.8%以上有发热。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歌热型、弛张热型。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鲁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病况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迁延性的布病患者,体温可能出现波动状态,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2)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是其特征。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躁,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3)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的疼痛。在急性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病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骼、髋、肩、骶、膝等大关节处为常见,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也可表现为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少数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多为持续性钝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3)疼痛:急、慢性期布病患者都可以发生骨关节与肌肉的疼痛。在急性关节与肌肉疼痛呈游走性与风湿病相似。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关节疼痛一般局限于某一部位,并以骼、髋、肩、骶、膝等大关节处为常见,单个或多个,非对称性,局部红肿。也可表现为滑膜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少数表现为化脓性关节炎。多为持续性钝痛,常因过劳或气候变化而使疼痛加重。其他部位的疼痛,如部分病人脑膜受到侵犯有相当剧烈的头痛和脑膜刺激症状,眼眶内疼痛和眼球胀痛等。神经痛:多因神经干或神经根受累所致。根性神经痛多发生于病后23日,以腰骶神经根居多,患者腰部及两下肢剧痛等。神经干病变多发生于肋间神经,坐骨神经。,(4)乏力:几乎全部病人都具有此症状。患者自觉疲乏无力。(5)其他症状:急性期患者可以产生极度的毒血症,血小板减少,心内膜炎或其他更严重的合并症症状。并且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便秘;顽固性咳嗽。少数女患者可见有流产。慢性期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抑郁不振,表情淡漠,失眠,烦躁不安,易于激动,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萎,遗精,自觉手足发烧等。,2.主要体征:(1)皮疹:急性期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持续时间短。还可见到出血疹,水痘疹,类似天花的脓疱疹等。少数患者可出现皮下出血性紫斑。(2)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可以出现淋巴结肿大。不仅有局限性淋巴结炎而且还可以发生多发性淋巴结炎。(3)骨关节变化:骨关节系统的损坏是布病的主要体征之一,可发生于布病各个期,但慢性期多见。可出现关节强直,关节面增生、肿大。多数有滑膜炎,关节周围炎,关节旁组织炎、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滑囊炎等。,(4)肝脾肿大:肿大的肝脾质软,中等硬。由于肝脏损害,可出现黄疸。(5)软组织肿胀:各期布病患者均可发生软组织的损害,比如筋膜、腱膜、关节囊、关节组织及肌肉等。(6)男性患者可出现睾丸肿大,女性出现流产、不孕。,二各器官、系统的病理改变泌尿生殖系病症因睾丸炎及附睾炎引起睾丸肿瘤是男性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个别病例可有鞘膜积液、肾盂肾炎。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但人类引起流产者少。其它坐骨神经、腰神经、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等均可因神经根受累而疼痛。脑膜、脑脊膜受累可发生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症。其次还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顽固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鼻衄、便血等。,慢性期由急性期发展而来,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多不明显,也典型,呈多样表现。慢性期活动型者具有急性期的表现,也可长期低热或无热,疲乏无力,头痛,反应迟钝,精神抑郁,神经痛,关节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但重者关节强直,变形。一部分患者自述症状很多,缺乏体征,类似神经官能症;另一部分患者表现多器官和系统损害,如骨骼肌肉持续不定的钝痛,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晚期有的发展成为关节强直,肌肉挛缩,畸形,瘫痪。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炎、神经根炎,脑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统,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等。心血管系统可有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另外尚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视网膜血栓性静脉炎,视神经炎;乳突炎听神经损伤等。,慢性期相对稳定型者,症状、体征较固定,功能障碍仅因气候变化,劳累过度才加重。但久病后体力衰竭、营养不良、贫血。牛种型病例易表现为慢性,羊种型和猪种型病例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本病有逐渐轻化的趋势,可能与预防接种及抗生素的普遍应用有关。患病后复发率610%,常在3个月以内发生。可能是细菌为细胞内寄生,不易为抗生素杀灭或者与疗程不够有关。,三、病程与预后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未经治疗也可以自愈。但也有些患者没有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布病的复发率较高。引起复发的根本原因是在细胞内寄生的布氏菌没有被杀灭,在一定条件下再次进入血流的结果。布病的复发往往有一定的诱因,主要是劳累、寒冷、精神刺激等因素。,诊断,布病病人的及时诊断是布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及时诊断的确诊病人,及时发现疫情。应将布病实验室诊断最好能在乡镇医疗机构开展,同时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开展布病的实验室初筛实验。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布病病例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发现疫情,及时处理。疾控部门则重点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定期进行检查督导、技术指导。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人布病的诊断,应是综合性的,即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有密切关系者。2、临床表现: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疼,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3、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4、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5、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者SAT滴度为1:50+及以上;或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种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实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疑似病例:具备1、2和3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4或5中任何一种方法阳性者。,6、特殊检查并发骨关节损害者可行X线检查;有心脏损害可做心电图;有肝损伤做肝功能检查。对于肿大的淋巴结必要时可做淋巴结活检,镜下看有无特异的肉芽肿。有脑膜或脑病变者可作脑液检查及脑电图。脑脊液变化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者,应当注意。,鉴别诊断及治疗(一)鉴别诊断:主要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热,肺结核,疟疾等相鉴别。鉴别时注意体会本病特征性表现,如发热伴出汗、关节痛、神经痛、全身软弱无力;游走性关节痛;高热但神志精神尚可,很少有谵妄。再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正确诊断。,1、风湿热:布病与风湿热相同处还是发热既游走性关节痛,但风湿热可见特殊的心脏改变、风湿性结节及红斑,少见肝脾肿大、睾丸炎、乳腺炎及神经系统损害。实验室所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速更为明显,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为阳性,布病特异性检查呈阴性。此外水杨酸制剂对风湿热有明显疗效,而用于布病时只能暂时缓解疼痛。,2、伤寒、副伤寒:伤寒患者的持续发热、肝脾肿大,以及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农产品集市摊位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度汽车抵押融资平台服务协议
- 2025版国际贸易保险合同范本下载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2025年市场推广挑战与技术突破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碧桂园物业用房施工与物业服务质量保证合同
- 2025年农业循环经济菜园大棚承包与资源利用合同
- 2025年度婚纱摄影作品居间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租赁合同样本(含特殊条款定制服务)
- 2025电梯品牌代理商授权与区域市场管理合同范本
- 无人机飞行安全知识讲座
- 土木公司大直径双曲线冷却塔施工技术交流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题及答案
- Unit 5 Reveling nature Understanding ideas A journey of Discovery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剪映操作全教程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2029年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九年级语文下册3武松打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
- DL-T 572-2021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PDF解密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