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doc_第1页
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doc_第2页
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doc_第3页
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doc_第4页
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放射和床旁摄影规定1、 凡属急诊室请检项目、住院抢救及手术中必要的放射检查均列为急诊任务,应立即进行放射检查。会同临床医师作出临时初步诊断,最终结论以书面报告为准;2、床旁摄影仅适用于:急诊室抢救,手术中必要的放射检查,危重而不能搬动的病人,骨科牵引病人等;3、凡属危重病人及检查中可能出现意外的病人,临床医师必须到场监护,由放射诊断技术人员共同配合完成检查工作。放射科安全管理要求放射科诊断、技术人员应通晓放射防护,放射设备、暗室药品、感光器材等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一)病人安全管理要求1、口服造影剂应密封设专柜存放,盛器必须消毒分用;2、应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3、碘造影前必须作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反应时放射医师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配合抢救;4、严防检查操作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二)设备安全管理要求1、必须保证机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下;2、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3、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和摄影造影岗位制,责任者负有保管、维护、使用指导监督的责任;4、机修人员全面负责本科机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机器接地可靠性以防电击;5、凡新安装或经大修后的放射设备需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三)暗室化学药品和感光材料安全管理要求1、暗室实行专人管理,严格室内照明管制;2、显、定影药品集中贮存,含毒、强腐蚀药品单独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3、胶片应按照其要求存放,拆封后的胶片应有严密的防光、防潮、防粘的措施;4、增感屏应按照其要求的条件存放和经常维修,使用中严防碰撞、撕、粘成损伤;5、X线像片保管期不少于5年(职业病除外)方可处理。(四)放射科安全管理要求1、机器设备和机房防护必须达到国家防护要求,并经有关放射防护检测部门认可再投入使用。2、必须装备诊断或技术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实施穿戴防护用品条件下进行工作。3、定期对放射人员的身体健康检查,并享有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有关规定的权利。X线影像质量分级标准一. 优质片影像标准 1. 密度: 最大密度2.43.0,最小密度0.25,诊断区密度0.252.0,灰雾度50% 良级片40% 废片率2%以下 正确X线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X线摄影是通过正确的体位操作和选择适当的摄影曝光条件和适宜的胶片冲洗技术使被摄体成为可见的影像。被摄体的解剖结构、形态和细节等征象在影像上的再现是高质量影像的首要条件,这些征象的可见性决定了X线诊断的可靠性。一张能符合X线诊断的影像质量,首先取决于正确的体位技术操作:应使影像能在胶片上显示被摄体的解剖组织的形态、大小、外形的二维性;能显示被摄体的重要影像细节大小;能显示与诊断有关的关键解剖结构的影像特征。具体来说摄影体位正确应是:1要求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必须全部在胶片上显示:如胸部摄影包括外胸壁的肋骨,两侧肋隔角,肺尖上软组织;腹部应包括肾脏上端和耻骨联合及两侧腹壁脂肪线。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非观察组织阴影重选,即使有不可避免的组织重选,也应清晰显示。3被摄的组织影像显示应符合正常解剖投影而无失真变形。4被摄体应能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如脊柱应含有相邻段的一个椎体;四肢骨应含有邻近的关节;肋骨应含有第一或第十二肋骨。一、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一) 肘关节肘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1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1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1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o170o(女多为165o,男多为170o)。2质控要点:2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2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踝中点下1英寸。肘关节侧位:1评价标准:1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1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1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迭显示。2质控要点:2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2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2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二)肩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 13呈“纺锤状”重迭面;1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1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mm的肩锁关节面。2质控要点:2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2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23为要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设置。(三)踝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1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80o;1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2质控要点:2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2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达胶片。(四)跟骨轴位1评价标准:11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1:2;12距下关节应显示。2质控要点:21足底与胶片垂直;22中心线35o向头通过第五跖骨基底部。(五)膝关节膝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12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1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1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外。2质控要求:2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3o,外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0o,因此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棉垫使股骨前缘约成13o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垂直通过髌骨下缘。膝关节侧位:1评价标准:11股骨内外髁重迭;12股骨与髌骨分离,髌股关节间隙清晰。2质控要点:21身体侧卧股骨下垫棉垫使股骨与胶片成6o角;22跟骨下垫高使胫骨平行胶片;23中心垂直通过髌骨下缘。(六)髓关节髓关节前后位1评价标准:1髋关节面呈半圆形,股骨头约12与髓臼重叠;1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迭,小粗隆可见。2质控要点:21由于股骨颈前旋18o,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o,可避免大粗隆与股骨颈过多重选;22骨盘端正,两骼前上棘等高;23中心线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1英寸。髓关节侧位:1评价标准:11股骨颈完全显示不变形,无股骨大粗隆重造影;12股骨大粗隆与小粗隆相重迭。2质控要点:21为使投影正确应掌握二个平行面,即:中心线同髂前上棘与耻骨连线平行;胶片与股骨颈轴线(即:与骼前上棘同耻骨连线的垂直线)平行。22中心线与胶片垂直通过骼前上棘与耻骨联线中点垂直下5公分达胶片。(七)颈椎颈椎前后位1评价标准:11椎间关节显示清晰的“心”形状(即不完整“心”字样)及双侧钩突关节(路施卡关节)显示;12下颌骨与枕骨相重迭,两侧下颌角呈“”形显示;13应显示颈椎37椎体。2质控要点:21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头不偏斜;22仰头使听鼻线垂直胶片;23中心线15o向头通过环状软骨下缘达胶片。颈椎侧位:1评价标准:l1颈椎 17全部显示;1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1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选;14齿状突显示清楚。2质控要点:2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眼平视、颈椎呈自然屈度;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22外耳孔垂线居胶片中线,片上缘包括外耳孔;23下齿反咬推出下颌骨使不与颈椎12重选;2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环状软骨垂直胶片;25焦点胶片距离取180200公分。颈椎斜位:1评价标准:11颈椎 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迭;1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1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隙界限清楚。2质控要点:21身体自然站立,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50o角;2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23中心线水平投射15o向头,通过环状软骨达胶片;24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片上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八)腰椎腰椎前后位1评价标准:11腰椎15及骶椎l2显示;12腰椎椎体上下缘呈单边显示;13腰大肌影清浙。2质控要点:21为减少腰椎生理性前突,尽量与胶片平行,应取双膝屈曲肩部垫高,使腰背贴紧床面;22中心线垂直腰椎3达胶片。腰椎侧位:1评价标准:11片含腰椎15及腰骶关节;12椎体呈“四方块”影,无上下或后缘双边影;13腰椎棘突显示。2质控要点:21身体背面垂直床面,腰下垫棉垫使腰椎棘突联线平行胶片;22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3达胶片。腰椎斜位:二评价标准:11片含腰椎15的斜位影像;12腰椎上下关节面清楚;13椎弓部份的“狗”的侧面形象界限清楚(被检测的横突相当狗嘴;椎弓根似为狗眼;上关节突为狗耳;下关节突为狗前腿;椎板为狗腹;峡部为狗颈;对侧横突为狗尾;对侧下关节突为狗后腿)。2质控要点:21仰卧体轴整体旋转,使体背部与胶片成45o角;22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4达胶片;23腰椎右后斜位观察同侧,而骰骼关节显示为左侧,左右标号应注明。(九)胸部胸部后前立位1评价标准:11两胸锁关节对称;1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13两侧肋隔角显示;14两锁骨居平与第4后肋重选且仅与肺尖下13重选;15布局合适。2质控要点:21收腹、前胸紧贴胶片;两肩放松,两手背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紧贴胶片;2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胸部侧位:1评价标准:11胸椎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迭,两侧肺门重选,前后肋隔角显示;12从颈部至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1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阴影明确;14胸骨呈侧位投影。2质控要点:21两手臂上举,两手抱头,眼平视,收腹;2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胶片;2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五胸椎达胶片。胸部右前斜位:1评价标准:11片含肺尖及两侧肋隔角;12自膈顶处胸椎体前缘至胸后壁与胸椎体前缘至胸前壁所占比例为1:12;13心前间隙的狭窄倒三角形和心后间隙清楚。2质控要点:21左臂抱头,右臂下垂手背贴紧臂部,右胸贴片,体轴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55o角(45o角心尖前缘为左心室,大于45o则为右心室。心后缘的左心房和右心房显示当角度小时右心房在左心房下占范围大;旋转角度大时,右心房比例小,大部显示左心房);23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六胸椎平面达胶片。胸部左前斜位:1评价标准:11片含肺尖及两侧肋隔角;12自膈顶处的胸椎前缘至胸后壁与胸推前缘至胸前壁的比例为1:15;13主动脉窗显示。2质控要点:21右臂抱头,左手背贴臂部,左胸贴片,体轴旋转,冠状面与胶片成60o-65o角;2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六胸椎平面达胶片。(十)头颅头颅后前位1评价标准:1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1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选,可见内耳道阴影。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垂直通过后枕粗隆。头颅侧位:1评价标准:11蝶骨嵴、乳突重选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迭;12蝶鞍前后状突重合无双边显示;1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2质控要在:21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二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颅底颌顶位:1评价标准:11下颌骨喙突至两侧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选;12中颅窝的卵园孔,棘孔清晰显示。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垂直,两耳孔等距;22听眶线与胶片平行;23中心线垂直听眶线通过外耳孔前3公分达胶片(当患者不能达到听眶线与胶片平行时,则中心线给适当角度使与听眶线垂直)。头颅前后向半轴位(汤氏位Townes位)1评价标准:11两侧颞骨岩部弓状隆突对称;12枕大孔内显示寰椎后弓和鞍背后床突;13两侧内耳道显示。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两外耳孔等距、听毗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30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十一)乳突乳突伦氏位:(Runstvoms)1评价标准:11因中心线35o向足倾角,则外耳孔上界清楚,下界与内耳重选边界不清楚(即:内、外耳孔并非呈完整的园形显示);12鼓窦入口的透亮线可见,乙状窦界限较清楚。2质控要点:2l头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瞳间线垂直胶片,外耳孔置胶片中心;22中心线35”向足通过外耳孔。梅氏位:(Mayers)1评价标准:11小脑侧岩部呈锐利切线显示;12上鼓室、鼓窦入口,鼓窦组成的“3A区”显示清楚;13岩部呈轴位投影有放大,但无失真,显示完整;其纵径与横径之比为45:10。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毗线垂直胶片,外耳孔与胶片纵中线重合,并在胶片横中线上方;22中心线45o向足通过外耳孔达胶片横中线上。斯氏位(Stenves s):1评价标准:11岩部平面显示,岩尖至弓状隆突近似水平显示,乳突尖在枕骨外显示;1二可见内耳道,及三半规管。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45o角,听眶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12o向头,通过外耳孔达胶片。(十二)副鼻窦副鼻窦:瓦氏位(waters)1。评价标准: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侧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12两侧上颌窦的三壁一孔(即内侧壁、外侧壁、底壁及窦上的国孔)显示。2质控要点:21头听毗线与胶片成37o角,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22中心线通过鼻前棘达胶片。柯氏位(CaldwtllS)1评价标准:11两侧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鼻窦在片中布局合适;12两眼眶及眶上裂对称显示。13岩部显示在眶下缘下方。2质控要点:21前额和鼻尖贴片、听毗线垂直胶片头正中矢状面垂直胶2 2中心线 23o向足通过鼻根达胶片。(十三)视神经孔瑞氏位(Rneess)1评价标准:11视神经孔显示在眼眶的外下14象限中成卵园形阴影;12视神经孔管壁三条骨壁线显示,构成视神经孔的轴位投影。2质控要点:21头正中矢状面与胶片成53o角,听鼻线垂直胶片;22中心线垂直通过眼眶外13处达胶片。二、讨论1摄影体位标准是符合临床要求和X线诊断的首要条件,也是优质X线影像的基本条件。2摄影体位标准是以能使特定解剖结构在胶片上真实准确显示为标准。3为要获取优质正确的摄影体位影像,必要掌握人体三维结构在胶片上二维显示所应处置的确切方法:如选择正、侧或斜位;中心线投射角度和投射方位。必须掌握大体解剖和体表定位的关系。4摄影用器材如球管倾角、量角板等必须准确无误。5摄影体位纯属人工操作,除必须有立体概念、几何知识、人体解剖和体表定位关系的知识外,很重要的一条是技术操作必须认真规范。质量(quality)即决定产品或服务的适用性的性质。X线照片质量可以理解为:“为达到该项X线检查的诊断目的应具备的性质”。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使各种质量管理活动有效地发挥出各自的作用,持续保证医疗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全部活动一组织体系。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为保证医学影像质量和技术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使患者接受的X线剂量减到最低所采取的技术和活动一计划体系。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即制定质量计划,并为实现这一计划所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的总和。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为了以最低辐射剂量获得最高影像质量,充分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影像,把在放射学科内为设备、材料引进、质量保证、质量开发、改进所付出的努力,统一协调起来,从而能取得效果的组织管理活动。患者的权利(right of patient)发达国家有关医院法规申明:患者有接受同情、关怀的权利;有让院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患者病情的权利;有让院方保守私人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权利;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决定自己是否接受治疗的权利;有在被通知需要进行人身实验后拒绝接受实验的权利;有对医疗费用进行核对,并接受必要说明的权利。院内教育(inhouse education)为保证医院功能的充实和发展,以培养有技能、有素质的职业人才为目的的在职教育,称为院内教育。内容包括:医院在社会中的职能、医院营运的基本方针、医院的理想状态、围绕医院发生的医疗事件、社会形势的认识、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理想状态、所担当职务的专门技能、所在部门进行的业务知识、业务改进、有关合理化建议的知识、经营管理、成本意识、效益分析、患者服务的意义、接待训练等等。QC 小组(QC circle)以QC领导为中心,由有共同认识和意识的少数成员组成,但在活动时要以自觉态度和持续热情来参加,不断追求和进取,这样的活动组织称为QC小组。可以是纵向活动的QC小组,也可以是一个专门项目的横向QC小组。一. 科室管理(44):1.建立放射科统一管理体系,实行放射科主任对常规X线、CT、MRI、DSA及各种放射治疗的统一管理和领导。医技人员应实施相对固定、定期轮转。(12分)2.从事CT诊断应具有两年以上常规X线诊断实践;从事M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