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判断 PPT课件.ppt_第1页
皮疹判断 PPT课件.ppt_第2页
皮疹判断 PPT课件.ppt_第3页
皮疹判断 PPT课件.ppt_第4页
皮疹判断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皮疹的判断,概述,皮疹多为全身性疾病的皮肤表现,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皮疹变化迅速,有的瞬间消退,有的同病异诊,有的同诊异病。有时同一种皮疹其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也不尽相同。,皮疹分类,外疹,内疹(黏膜斑),玫瑰疹,瘀点,猩红热粘膜内疹,1.皮疹的分类,斑疹丘疹水疱脓疱荨麻疹(风团)结节,2.各种皮疹的症状及鉴别2.1斑疹,是与皮肤齐平、具有界限性的皮肤色泽改变。如斑疹的发生是由于发炎充血的结果则呈红色、压之退色,见于伤寒、麻疹、药诊等;如由于出血所引起,虽也为红色,但压之不退色,见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等。,浅褐色斑疹,2.2丘疹,是高于皮肤的界限性隆起。丘疹的大小、形状、颜色、硬度均不一致,其顶面或平、或尖、或呈脐形。丘疹可发展为水泡、脓疱或溃疮,见于天花、水痘发展的一个阶段或多种皮肤病。,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2.3水疱,是高于皮肤,内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内含清晰或混浊的浆液,见于水痘、冻伤、烧伤或某些皮肤病。,手足口病-水疱,2.4脓疱,是含有脓液的水疱,多由水疱并发感染所致。,脓疱病,2.5荨麻疹(风团),是暂时性水肿皮肤隆起,顶面齐同,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失。可见于荨麻疹、急性血吸虫病及其他过敏反应。,2.6结节,是位于皮下组织的硬结性损害。初起时仅能触及,而未能看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高于皮肤,小如黄豆,大可如胡桃,其颜色、硬度、形态也不完全一致。可以发展为溃疡,也可完全吸收不留痕迹。可以为炎症性(如梅毒瘤、结节性红斑),也可为非炎症性(如亚型网状细胞病)。,海德病(结节性痒疹),皮疹出现的时间,据过去传染病格局,一般规律出疹是-第一日水痘-第二日猩红热-第三日天花-第四日麻疹-第五日斑疹伤寒-第六日伤寒可按“水、红、花、麻、斑、伤”的次序记忆按谐音的记忆法:“水仙花,莫悲伤”,发疹性传染病: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非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药疹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某些特殊皮肤病-青春痘、鱼鳞癣、红皮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皮疹伴发热的疾病分类,皮疹起始的部位和分布,麻疹始自耳后、发际,继而面部,再躯干四肢手掌足底猩红热从颈部开始,蔓延至全身水痘向心性分布,头面躯干腰部伤寒则在胸、腹部出现,且数量稀疏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风疹、幼儿急疹主要分布在躯干,【托幼机构常见皮疹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麻疹、风疹、,提示:根据不同的病种,皮疹的表现形式不同,必需严格按照临床相关症状进行判断。,这些传染病的皮疹是托幼机构要重点判别防控的!,手足口病,最最不可大意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疱疹特点,疱疹特点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手足口病与儿童湿疹的鉴别,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本病好发于额部眉毛、两颊、头皮、耳廓周围等头面部位,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四肢、肛门周围、外阴部位等皮肤皱相处,甚至可以波及全身。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孩子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婴儿湿疹的类型(1)干燥型: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2)脂溢型: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3)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治疗,治疗原则:支持对症治疗,30,个人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手卫生步骤,预防传染病要注意手卫生教你6步搓揉正确洗手(图),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水痘,水痘临床表现,前驱期约1-2天,病儿有轻微发热,体温一般为37.5-38.5,全身不舒服出疹期皮疹多见于胸背部,后见于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小斑丘疹,迅速转为疱疹,约绿豆大小,四周口可绕有红晕,有痒感,1-3天干缩结痂,痂盖脱落后不留瘢痕。但如果弄破了水疱,容易造成皮肤的感染,会留下疤痕。因皮疹陆续出现,故临床上可见丘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退烧意味着病情的开始好转,一般1-2周可自愈,患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病毒可长期潜伏在机体成为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水痘(带状疱疹)好发部位,水痘皮疹特点,1.四种皮疹成批出现:斑疹、斑丘疹、水疱疹、痂疹。高峰时:“四世同堂”2.向心性分布,四肢末端少,头皮内可有,水痘部位,疱疹,结痂,斑丘疹,斑疹,水痘特征性皮疹四代同堂,水痘皮损演变过程,典型儿童水痘,典型成人水痘,重症水痘,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沿周围神经相应皮区分布,多限于身体一侧,很少超过躯干中线发疹前25日局部皮肤常有瘙痒、感觉过敏、灼痛,局部淋巴结可肿痛,部分病人有低热和全身不适红斑丘疹水疱结痂成集簇状,数簇连接成片,水疱成批发生,簇间皮肤正常58日后水疱内容物浑浊或部分破溃、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第二病周痂皮脱落,遗留暂进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病程约24周带状疱疹疱疹液内含有大量病毒,有传染性(家长、老师、医生要隔离),带状疱疹,水痘并发症,(免疫抑制者或新生儿多见)继发皮肤细菌感染(5%)脑炎:出疹后第26天/出疹前或病愈后肺炎:出疹后16天其他:可发生周围神经炎,肾炎,肝炎,心肌炎,关节炎等,治疗,对症:止痒、退热等抗病毒:首选阿昔洛韦,水痘肺炎可用阿糖腺苷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水痘暴发疫情定义,上海市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实施方案(2015年版),暴发疫情定义,水痘暴发疫情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较多的水痘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如果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21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水痘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判定为水痘聚集性疫情苗子事件。如果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21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水痘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判定为水痘聚集性疫情。如果同一个集体机构1周内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则判定为水痘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隔离病人,环境消毒,应急接种,聚集性水痘疫情控制,处置流程,猩红热,猩红热临床表现,猩红热是由能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见于2-10岁儿童。临床表现以发热、咽颊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和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物品等传播,经创口、产道感染引起“外科型”、“产妇型”猩红热易感人群:儿童发病率高流行特征:冬春季多见,可再次患病,猩红热皮疹特点,发病12天内出现猩红热样皮疹,皮肤呈弥漫性充血潮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猩红色红点疹,压之褪色,亦可呈“鸡皮疹”或“粟粒疹”。皮肤皱褶处有密集的红点疹。呈皮折红线(即巴氏线)。25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皮肤有脱屑或脱皮。,猩红热皮疹特点,1颈部,2躯干,3四肢,有先后顺序,一天出齐,猩红热各期临床特点,前驱期:发热:畏寒、高热。咽峡炎: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胀,软腭黏膜可见红色小点或出血点,称猩红热黏膜内疹。,猩红热各期临床特点,出疹期:皮疹多在发热后第2天出现,始于耳后、颈部,24小时左右迅速波及全身。皮疹特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皮疹,压之褪色,触及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有痒感。皮疹按出疹顺序24天内消失。,猩红热各期临床特点,杨梅舌:病初舌被覆白苔,34天后白苔脱落,舌乳头红肿突起。口周苍白圈:面部潮红,多无皮疹。口、鼻周围充血较轻而形成。,猩红热并发症,猩红热并发症:化脓性并发症: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中毒性并发症:心肌炎,心内膜炎;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疾病后周,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疫情定义,聚集性疫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9例猩红热病例。暴发疫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突发),猩红热鉴别诊断,川崎病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病,1973年以后相继在朝鲜半岛、中国及美、澳、欧洲等国发现。在我国,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川崎病多发生于婴幼儿,6-11月为发病高峰,四季皆有发病,但以春夏之交稍多发。川崎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知,但可以相信,川崎病是对感染的一种反应形式(尽管它不通过人与人之间传递)。因为川崎病与许多病毒疹相似,临床往往延误诊断。本文主要参考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川崎病指南,川崎病家长需要记住的要点:小儿发高烧为主,持续5天或更长时间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大部分川崎病患儿完全恢复川崎病后全部预防接种推迟至少3个月(一般建议6月以后)川崎病患儿的家长要重视孩子的随访,出院后6-8周至少需要做一次超声心动。即使一切正常,也要保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川崎病临床表现临床常以高热(39以上)为最初表现,热程在5天以上,一般为一、二周,有的热退一、二天又高,热程长的可达三、四周,退热药仅短暂稍降。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如下图),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发热数日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状体炎。唇面红肿、干燥和皲裂,甚至有出血;舌常呈杨梅舌,口腔粘膜充血,但无溃疡。50%70%的川崎病早期有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非化脓性,数日后消退,有时肿胀波及颌下,甚至有误诊为腮腺炎,淋巴结肿仅限于颈部前三角,不痛,波及其他部位很少。病程第二周80%手、足部脱皮,为从甲床移行处开始,部分婴幼儿可先表现为肛周脱屑。,川崎病的诊断诊断参考以下标准:1.发热五天以上,如有其他征象,五天之内已可确诊,加上:2.具有下列四条: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口腔及咽部粘膜有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出疹主要在躯干部,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样。颈淋巴结肿,直径超过1.5cm。3.无其他疾病可解释上列表现。如有发热只伴有其他三条,但见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猩红热,川崎病,治疗,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对症治疗: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杜灭芬含片。病原治疗:抗生素疗法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疗程710日。另外也可用林可素,利福平治疗。,麻疹和风疹,麻疹概述,疑似定义为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病例定义,麻疹确诊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风疹确诊病例: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病原学标本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风疹病毒者;,暴发定义,现阶段麻疹暴发定义为: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风疹聚集性病例指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21天内)突然发生5例及以上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并有蔓延趋势。麻疹和风疹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监测病例。,麻疹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眼鼻咽分泌物、血、尿)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出疹后10天传播途径:飞沫间接:日用品、玩具易感者和流行特征:9y多见(90%)发病年龄两端上升(8m;15y);,麻疹传播特点,传播快速,任何没患过麻疹又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易感人群),只要跟正在患麻疹的病人见上一面,就会被感染。传染性极强,与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麻疹病毒外号就叫“见面传”。,麻疹病毒,呼吸道黏膜及眼结膜,初次病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结病毒增殖,第2次病毒血症病毒散布全身,发热及卡他性炎症,麻疹黏膜斑出现,皮疹出现全身皮疹出齐,发热减退皮疹开始消退,皮疹尽退留浅褐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麻疹临床表现(口诀),民间俗称“庄家”,意为轮流坐庄民间总结本病病程分期为“烧(发热)三天,出(疹)三天,退(疹)三天”,正好对应了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三期具体过程为“三齐四透五退七尽”民间总结麻疹面容为“一把鼻子,一把泪”,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一),潜伏期:10-14天(21-28天)前驱期:3天(2-4天)发热:热型不定结膜炎:充血、流泪、畏光、眼睑水肿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咳嗽麻疹黏膜斑:白色斑点(0.51mm),周红晕(Koplikspots)疹前1-2d疹后2-3d颊粘膜相对于下磨牙处,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二),出疹期:3-5天顺序:耳后发际-额面-手脚心(自上而下)时间:3天出齐疹形:1-4mm、玫瑰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全身症状:疹出热高伴嗜睡等;咳加重;肺啰音颈淋巴结肿大,脾轻肿大,1.耳后发髻,2.面额,3.头颈,4.躯干,5.四肢,6.手心足心,麻疹出疹顺序,特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皮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渐后疹数增多、融合呈暗红色,少数呈出血性皮疹,时间:第34病日,少数第27病日出疹,顺序:耳后及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及四肢手掌、足底,25日出齐,临床表现-典型麻疹(三),恢复期:出疹35天后按出疹顺序消退,糠麸样脱屑,褐色色素沉着全身情况好转总病程:10-14天,临床表现-其他类型麻疹(一),轻型:有部分免疫力者前驱期短、轻,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无并发症重型:病毒毒力过强或病人体弱者中毒症状重,持续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心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皮疹:密集融合成片或疹出不透或出而骤退或呈出血性皮疹伴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其他类型麻疹(二),无皮疹型:免疫力较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仅有麻疹黏膜斑异型麻疹(疫苗后再感染缺乏F蛋白抗体)前驱期短,常无柯氏斑出疹期长,逆行出疹、多型皮疹并发症多(肺炎、肝炎、胸腔积液)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恢复期血凝抑制和补结抗体滴度显著升高,麻疹预防,隔离传染源: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至出疹后5天,伴肺炎10天人类是麻疹病毒惟一自然宿主切断传播途径:紫外线、通风;晒洗增强免疫:主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并不能持续终生强化免疫(8个月初种,1岁半复种,67岁再次复种)天下麻疹一个血清型被动免疫(丙球3d内防病,6d内减轻症状)麻疹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太弱,治疗,对症处理:高热时可用小剂量退热药切忌退热过猛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体外抗麻疹病毒免疫抑制者可试用,风疹特点,病因:风疹病毒,传染期为自发病始至皮损消退止。临床表现:1、儿童和青年多发,儿童多无前驱症状,青年和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咽痛等;2、皮损:粉红色斑疹、斑丘疹,部分融合;,临床上总结本病特点为:“1日麻疹,2日猩红热,3日退疹”,故称为三日麻疹,又称德国麻疹临床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枕后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对于无皮疹性风疹靠临床难以诊断,检测风疹抗体(IgM或IgG)可确诊,风疹特点,风疹皮疹特点,出疹期发热第1-2天出疹,1日遍及全身由面至全身、散在斑丘疹或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