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我国的传统艺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灿烂历史,而楚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 宝贵财富,它不仅有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 要承载物。 我们就出土的楚文物来看,楚文化的特色突出地反映了古代楚人工匠的精巧 才思与卓越技艺,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体系。经历了楚文化的浸润和陶冶, 凤作为一种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形象,完成了其自身从神灵崇拜到精神意象 的衍进与升华,并注入了强烈的人的主体精神,则进一步促成了风文化在其起源、 衍变和发展历程中的质的变化。千百年间,它不仅己成为民族祥瑞吉祥的征兆, 而且是美好情感的载体,俊彦英才的佳誉,同时还以其愈加瑰丽多姿的文化内涵, 进而成为体现民族精神的象征。 为此,我对楚文化的历史渊源、楚文化的艺术特点、楚文化中凤的起源、楚 文化中凤纹的艺术特点、历代凤纹的演化和造型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风纹 具有的时代象征性,因为各个时代的纹样分别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意识情趣和价值 取向,所以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时代文化的印记。 文章的最后写到楚文化中凤纹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比如,将风图案经过直 接引用、变形归纳、重组同构、适形造型等手段,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设计出具 有象征性含义的现代作品。 关键词:楚文化,风纹,现代设计,运用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r a d i t i o n a la r to fo u rc o u n t r yh a sm o r et h a n5 0 0 0 y e a r s h i s t o r y ,a n di th a s a n t i q u i t e dc u l t u r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o ft h ec h i n e s en a t i o n i th a sc o n t a i n e dt h ed i v i n ef o r c e l a tc r e a t e dt h eu n i v e r s et h o u g h ta n d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c h uc u l t u r ei st r e a s u r eo ft h e l o c a lp e o p l ew e a l t h i tn o to n l yh a sg i g a n t i ca f f i n i t ya n dc o h e s i v e n e s s ,b u ta l s oi ti st h e i m p o r t a n tc a r r i e ro ft h el o c a lp e o p l e e m o t i o na n ds p i r i t s l i f eo u t l o o ko fc h up e o p l eo nv a l u e si nc h ua r t :“h u m a nn a t u r ea f f i r m i n gh u m a n a n dh u m a ni sf r e e , g o i n ga g a i n s th u m a n n a t u r ei na no m a t es t y l e ,t h e ya d v o c a t et h e n a t u r et ob el o o k i n ga tt h ep e r f e c t l yj u s t i f i e dt h i n g ,w i t hh u m a nn a t u r e n ec h u p e o p l ei n d u l g e si nt h el i m i t l e s s n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w i t hp e r t i n e n t t h e r ea r es t i l l i n d i v i d u a lq u a l i t i e so fc h u p e o p l e i ti ss e l f - i n d u l g e n td i s r e g a r d i n ge x c e e d i n g n e s st h a t c h u p e o p l ea u t o p s y c h em a k e sk n o w nt op u b l i c t h i sd i v e r s a lu n i t yo fo p p o s i t e sc o m e s o u to fc u l t u r e ,i ti sak i n do fc a r i n go fl i f e f o rt h i sp u r p o s e 1h a v ed o n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b o u tp h o e n i xp a t t e r ni nc h uc u l t u r e ,i no r d e rt ok n o wo u rt r a d i t i o nc u l t u r e c h ua r ti so n eo ft h em o s tp r o u df o r mi nc h uc u l t u r e a saf o r mo fa r t ,i ti s f o l l o w e db y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a r t f r o mp a i n t i n go ns i l ki nc h ua r t ,t h eb r o n z ew a r e , l a c q u e r w a r e ,s i l k ,s c u l p t u r ee t c w ec a nk n o wm a g n i f i c e n t ,m y s t e r i o u sr o m a n t i c , f i e r c ea r ts p i r i to fc h ua r t w bc a na c h i e 旺et h eh a r m o n yo fa n c i e n ta n dc o n t e m p o r a r y t i m e s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eo fc h uc u l t u r e n et h e s i se x p l a i n sp h o e n i x so r i g i n ,p h o e n i x p a t t e r n s c h a n g ei nd i f f e r e n td y n a s t i e s i th a sb r o u g h tf o r w a r dt h et i m e se m b l e m a t i c t h a tp h o e n i xp a t t e r n sh a v e b e c a u s ee m b l e m a t i ci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o u rc o u n t r y t r a d i t i o np a t t e r n s s u c ha st h es t r e n g t hs y m b o l ,t h el i f es y m b o la n dl u c k ys y m b o l e t c t h et h e s i sc o m m e n t sp h o e n i x p a t t e r n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i nq i nc h i n e s ep e r i o d s w e i j i ns o u t h e r na n dn o r t h e r nd y n a s t yp e r i o da n ds u i t a n gd y n a s t yp e r i o d p h o e n i xp a t t e r n s r e p r e s e n t i n gp e o p l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i n t e r e s ta n dv a l u e s ,s y m b o l i z ea l lk i n d so fc u l t u r e s i nd i f f e r e n ta g e s f i n a l l y ,t h ea r t i c l ei sa b o u t 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t t e r n s a p p l i c a t i o ni nm o d e md e s i g n f o r i n s t a n c e ,p h o e n i xp a t t e r nb e i n gd i r e c t l yr e c o m m e n d e d ,b e i n gd e f o r m e d ,b e i n g r e - o r g a n i z e d ,b e i n gs h a p e d i sb l e n d e dw i t hm o d e md e s i g ne a c ho t h e r w bc a ng e t c o n t e m p o r a r yw o r k sw h i c hh a v ee m b l e m a t i c s k e y w o r d s :c h u c u l t u r e ,p h o e n i xp a t t e r n s ,m o d e md e s i g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潮咖j 案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罗给褒日期:沙p 7 年歹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湖北工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张罗磅乐指导撕鲐秽痞唧 日期:) 雨弘争月弓。日日期。吵呵年月) 。日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1 1 探讨楚文化中凤纹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背景和现状 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综观楚文化在历史中长期积淀的结果,有关 楚文化的研究,在区域文化研究中都是最多的,虽然中国的种种古代文化,有的 比楚文化年代更古运,有的比楚文化分布更广袤,但是,它们远不如楚文化的影 响深远。楚文化之所以广受重视,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这种文化所呈现的绚丽 多彩的文化面貌。那么,在这种文化面貌下又包含着怎样的深层文化内涵? 这些 不仅会挑逗起我们的强烈好奇心,而且对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一楚文 化的特殊性格,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楚人有崇凤的传统,人面鸟身而九首的九风,是楚人先祖所崇拜的一个半 人半鸟的图腾形象,【1 】”它是我国“九头鸟 形象的最早原型。如大诗人屈原在离 骚的第十篇中写到神游天国部分时,就有“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 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f 2 1 ,。可以说,楚入崇凤心理在民间审美情趣中占有 着重要地位。 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心理气质等有着巨大 而持久地影响。楚文化中风纹的运用,是南北文化融合与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结 晶,体现了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分子的楚文化的独特风格,也是楚文化在民间传承 中顽强的心理定势。因为,在楚文化艺术中,凤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代表 了深刻的民族特色,具有东方美的图案的灵魂,它不仅有悠久的美的感染力,而 且是中国古代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凤纹纹样的表现形式及 其寓意的本质,必将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发扬光大而作出贡献。当然,也是将艺术 这个开放的、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冲击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意志融 入在现代设计之中,使设计更具时代性、社会性与文化性。 近二十年来,中国现代设计依托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机地融合现代外来 文化中的精华,开创了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特色又具时代感的设计语言。许多具 有浓郁中国传统风格的设计作品都崭露头角,这标志着我国传统风格的设计己从 困感和探索的经历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并正在健步进入成熟时期。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大批具有传统特色的优秀设计作品涌现的同时,出 现了很多生硬地搬用和过度的追求传统设计的现象。将不同时间、地点和寓意的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i u m 传统元素糅合在设计中,不但在概念上造成了混淆的传达,而且造成了视觉上的 疲劳和心理上的厌恶。那么,哪些是我们值得来借鉴和应用的呢? 我结合近年来 的优秀设计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1 2 探讨楚文化中凤纹在现代设计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其实,凤纹不仅仅是限于一个图形和图案的运用,也不仅仅是楚人驱邪祈福 攘灾,这是对楚文化凤纹的片面理解。楚文化风纹的形象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有新 的形态出现,但案例还不够丰富,有的失去了传统的韵味,有的是缺乏时代气息。 由于楚文化凤纹注重文化背景的分析,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我国虽然有大量丰 富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但对楚文化凤纹艺术的分类分析还不够完善,艺术价 值的挖掘还有所欠缺、都有待深入探寻。 1 3 探讨楚文化中凤纹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目的和意义 1 3 1 探讨的目的 探讨楚文化中风纹艺术的至高目的还在于它在现代社会中所表现的新形态、 新形象,探讨楚文化中风纹艺术不仅是为了发展当代艺术,还有助于对未来事业 的开拓,扭转人们对楚文化中风纹的片面理解,既要反对对楚文化中凤纹形象的 生搬硬套,又不能一味的跟风而丢失了民族的风格,开创和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 方法。使楚文化中风纹形象融于现代社会中,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1 3 2 探讨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文明古国,楚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地位,楚文化中凤纹艺术的运用渗 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它不仅仅限于一个图形 和图案的运用,也不仅仅是美好吉祥象征的符号。而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 楚文化是最生动、最丰富、最质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 民族气质和真善美的艺术情怀。探讨楚文化艺术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凤纹的形象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情趣取向和精神状态,是一道独具特色 的风景线,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一种文化,它美化生活、充实生活,丰富生活,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它的题材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流传之长久,是其它艺 2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形象所难以替代的,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1 4 探讨楚文化中凤纹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方法、范围及预期 多士甲 :口7 k 1 4 1 探讨的方法 分析与综合法:借助美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思维科学以及其他 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系统的、综合的分析我国楚文化中风纹研究的成果。 分类与类比法:从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各种思维方法及生态科学、 材料科学、哲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比较探讨了楚文化中凤纹的新形态。 结合具体的设计作品,分析并探讨其作品背后所昭示的特定时期的政治人文 特征和作品折射出的观念文化内涵。 1 4 2 探讨的范围及预期结果 通过对楚文化中风纹文化背景的分析,感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进行专门细密 研究的尝试还比较少,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从楚文化的历史渊源、楚 文化的艺术特点、楚文化中凤纹的发展变化、楚文化中风纹的象征意义、楚文化 中凤纹的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性的探索,弘扬我国的楚文化艺术,向世界 展示我国楚文化的艺术魅力。发掘楚文化中风纹形象新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将现 代的设计语言,表现手法,科学技术,运用于现代设计中,深入探讨了以凤纹为 主题的现代设计作品。并针对毕业论文做一套关于楚文化中凤纹的新形态的实施 方案,有探索性地进行了设计。 3 湖北5 - 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楚文化的历史渊源 2 1 楚文化的简述 2 1 1 楚文化的起源 “楚文化是来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的传统文化。心h 据考证:“万里长江如果 按区域划分的话,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文化形态:第一个是巴蜀文化,第二个是荆 楚文化,第三个是吴越文化。口b 荆楚文化展现的是浩然之气,巴蜀文化呈现的是 瑰丽神秘之气,而吴越文化呈现的是柔美之气,这三种文化风格不同,各有特色, 但楚文化在空间上与时间上存在巨大的影响。比如说,长沙楚墓就是研究楚文 化的资源,楚文化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在艺术上的成就,在此书中都得到了 相当充分的阐明。 而楚文化这个名词,据说,最早是出现在历史学的研究文献中,并运用于考 古学,对此从时间、空间和文化特征等方面加以了界定。楚文化的提出,从一开 始就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且,它与“商文化、夏文化、秦文化等一样,都是 以历史上某一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具体的考古学文化联系起来的。 对楚文化具 体的探讨研究与考察,可以开发与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我想这对于我们 现代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探讨楚文化艺术的至高目的还在于它在现 代社会中所表现的新形态、新形象,这不仅是为了发展当代艺术,还有助于对未 来事业的开拓,扭转人们对楚文化的片面理解,既要反对对楚文化知识的生搬硬 套,又不能一味的跟风而丢失了民族的风格,开创和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方法, 使楚文化的精华融于现代社会中,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 2 1 2 楚文化的内涵 楚文化内容广泛,笼统谈是难以揭示楚文化的博大内涵的,而每一种文化都 有很多展示的层面,下面分别就“楚文化在民族精神层面、民族心理层面、物质 产品层面来加以阐述。晦, 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 步自封,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 正是在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生机、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具文化 4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特色;比如“称作蜻蜓眼的玻璃珠源于地中海东部,由南驱传入楚地,成为迄今 为止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实例,这条中西文化交流的“玻璃之路”比丝绸 之路大约早4 个世纪。h 由此便能看出,楚文化所表现出的极大的多元性与务实 性特征。这些特征多基于楚人的包容众长、 人兼收并蓄,学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发 展楚国的可贵精神品质。 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是革新鼎故, 早在建国初期,楚人就发明了“楚式鬲” ( 图2 1 ) ,( 其基本结构特征是:“器体的 腹与底连接在一起,外壳部分略微里空心 圆锥体从器体外面紧紧裹住其核心部分, 空足由核心与井壳两部分构成,核心部分 略呈浅凹顶状的圆锥体,从器体腹底由里 向外穿过底壁,使这两部分从器体的内外 两面牢牢地粘在腹壁,这样,就形成的足 间裆部就是器体的腹底,并且空足很浅, 有的甚至是若有若无的外表特征。”) 由 此可知,楚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冶炼技 术。这充分表现了楚人积极开展文化交流 和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在融合中保持了自 己的文化生机、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 己的独具文化特色的有力证明。 楚人崇火尚风、亲鬼好巫、天人合一、 追求浪漫是楚人在楚文化民族心理层面的 典型特征,楚人有尚武之风,如荆州博物 馆有一种叫“连发弩”( 图22 ) 的文物, “连发弩可以连发十箭,”1 ”可见楚人很 善于学习的博大胸襟,充分体现了楚 图2 1 楚式鬲 来源:秦楚网一十堰晚报 图22 连发弩 来源:h t t p :i m a g eb a i d uc o “ 早就在研究发明武器了。这部表现在楚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楚人的思维想象、 衣食住行、自娱自乐等备个方面都是上述民族心理的真实反映。 在物质方面,如“楚国的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青铜器铸造技术、领袖群伦 的丝织刺绣工艺、血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 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22 楚文化与艺术 221 楚文化的艺术特点 以“丽”为美是楚文化的艺术特色。“楚艺术品的“丽”并不是指瑰丽、壮丽 恰是指艳丽、秀丽,带有灵气而又有精神内涵 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丽”,“而是一种奇异的, 具有生命力的,具有创造性的“丽”。“”那么, 楚人所创造的、别具一格的“丽”,它的独特之 处具体体现在何处昵? 我带着这个疑虑来探讨 了楚文化的艺术特点。 其实,从出土的楚文物来看楚文化的特 色突出地反映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如 图案皆以曲线、弧线组成,少用直线、弧线、 曲线,其流动感强,给人以活泼、飘逸的自然 美感。如楚漆器,虽然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 至今在色彩上,依然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魅 力,流逝的光阴,不但没有使它们失色,反而 使它们越发璀璨夺目,那华丽的图案、艳丽的 色彩、流动的纹饰,无不折射着古代楚人工匠 的精巧才思与卓越技艺,并创造了博大精深的 楚文化体系。 222 1 在造型上的艺术特点 楚国的艺术品也不是对自然一味的摹写 而是通过变化、夸张、变形等手段柬产生一种 新的形式,并区别于普通的自然物。如“王子 午鼎”( 图23 ) 的器腹加以束腰,器身变直为 曲,使形体的空间变化更为丰满。变化的过程 可以说是艳而不俗。“”当然 图2 4 三头凤 来源:h t t p :i m a g eb a i d uc o m 也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即将写实的动物形 象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变为几何纹样等。由此,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地由内容 到形式的沉淀过程,对于我们今天的设计都有重大的意义,其表现手法如下: ( 1 ) 异化变形法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将现实对象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分解抽象出来进行重组创作“”。如( 图 24 ) “三头风”,是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的纹绣纹样,是将植物草木的叶、茎与 凤身进行结合。也就是将现实对象的具有代表 性的特征分解抽象出来作为艺术品表现的装 饰元素,通过夸张、对比、重复、连续、象征 等二维平面装饰手法的特别处理达到夸张绚 丽的艺术效果。“三头凤”的这一怪诞奇特 而又离奇的形象,具有巫术神话的意味和神秘 的美感,表现了楚人对永生的渴望,肯定了生 命的永恒和自我的存在。 ( 2 ) 分解组合创意法 就是通过对自然对象的分解组合再创作, 产生新的三维造型形式。如将鸡头、蛇身、虎 头、鹿角、孔雀尾羽上的翎眼等各种家禽异兽 变换成一新的整体。例如,在荆州楚文化博物 馆,有两尊精美的青铜器,一个是( 图2 5 ) “虎座风架鼓”,出土于湖南长沙,座底是虎, 虎背上站立着两只单脚风,凤鸟翘首张啜,自 信挺拔,两只鸟安祥地相背而立,形态逼真自 然,鼓悬挂于其中,风鸟与伏虎形象写实,其 造型巧妙新颖,富有浪漫主义的情致。楚人将 山中之王虎和空中飞翔之灵一一鸟,用 优美流畅的造型与彩绘相结合,应物适形,如 音符高低节奏变化,富于韵律,整个造型呈“s ” 形曲线,非常完美。 另一个是( 图2 6 ) “鹿角立鹤”,一只修 长的立鹤,却长着一双吉祥的鹿角可以说, 这两件青铜器堪称当时楚国艺术的代表作,显 示了古代楚人高雅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标准。 ( 3 ) 意象重组法 图2 5 虎座凤架鼓 来源 h t t p : i m a g eb a i d uc 帆 “艺术创作是一种审美的意象活动,意象图z6 鹿角立鹤 传达了一个感性的世界,反映了审美主客体之米源:湖北省博物馆曾侯己幕 问意象忖! 的结构关系。3 ”当面对同一个“物”时,不同的人的意象性选择是不 同的,这就构成了不同的意象。如楚国的“巫”就是影响了楚国人“意象性”的 一大因素。当中原地区巫教神祠的色彩渐退时,而楚地的巫文化却长久不衰,并 且影响深远使楚人长期沉浸在一个充满奇异、想象、热烈的神话氛围中。因此, “楚人的艺术创作应该受到了“巫”文化的深刻影响。1 1 5 ” 如( 图27 ) “磨山风标”,其创意显然 是取材于“虎座立风”鼓槊的“凤虎”组合, 因为楚地共出土“虎座立凤”的鼓架有多件, 造型虽各不相同,但基本构成大同小异。“磨 山凤标”中的两风站立在百兽之王老虎的背 上,风标中的两只风的尾高高扬起,形成一个 半圆形,在山色和碧空的衬托下,显得意气风 发,气势昂扬,似乎象征着楚人高昂的斗志和 不屈的意志。 2 21 2 在色彩上的艺术特点 图2 7 磨山风标 来源:h t t v :v n 阿h l v c n b b s 楚人最擅长的是黑红二色的运用,间有黄、绿、蓝、白等色,“红黑形成明快 的对比,在朴素中显现华美,嘲”并且,楚文化图案的色彩处理,不受程式约束, 注重微妙的色彩变化,强调对比,更加装饰化。 如楚漆器中大量运用黑、红两种色漆,黑漆深遣沉静,包容性强,而红漆鲜 明亮泽,以致在现代漆艺创作中被广泛运用。楚人钟爱红色最主要的原因是“古 代楚人的习俗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一尚赤”, o ”这来源于楚人的远古图腾 观念和祖先崇拜意识。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即生命之色;黑色则是指北方, 黑红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楚文化的色彩美不仅体现在漆器上,还在年画、瓷器、 刺绣等作品中被广泛运用。 如( 图28 ) 是战国“对风纹耳杯”,椭圆 形口,耳面上翘并呈新月形。器表和口沿内侧 是黑漆,器内是暗红漆,器沿内侧、耳面及两 端外侧饰变形凤纹、卷云纹。器底饰有银粉描 绘而首尾相连的双凤图形。“s ”型的两只风鸟 中心对称,相互相望,颈部比较修长,翅膀比 较小巧,没有凤冠,肥大的尾巴分为两股,以 细斜纹来装饰,足爪刚劲有力,身体的羽饰成 鱼鳞状。整个器形比较优美,纹饰布局比较华 图28 战国对凤纹耳杯 来源:h t t p :w wz h 5 0 0 0c o m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丽玄奇,风纹活泼流畅,表现出强烈的飞动感与色彩感,既讲究严谨与对称,又 不失潇洒与自然。 22 13 在构图布局上的艺术特点 ( 1 ) 注重对称性和次序感 楚文化中早期的图像注重外轮廓线的描绘,画面形象如轮廓剪影状,也根注 重画面的对称性。其线条勾勒交错,有流动之美,韵昧无穷。平涂设色中兼施渲 染,单线勾勒中又加以风格的变化,但缺乏三维立体感,用线条刻画主体形象位 置关系的边缘时,线条疏密刚柔适当,着色或浓或淡,又常常透出深浅之别。更 加生动灵活。“1 ( 2 ) 注重图案的形式美感 楚文化图案有其丰富的想象力,总是以突发的逆转抒发出楚文化特有的情趣 浪漫,并打破了时空及常规的局限性,空问组合布局协调均匀,有韵律感,图案 比较优美。其流畅的曲线,顿挫有致,具有绘画性。并运用了巧妙夸张的手法 使其不受生活的真实所束缚,应该说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似与不似之间, 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和神态。创造出的新形象更加超凡脱俗,更加生动有趣。 如( 图2 9 )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 4 9 5 c m ,口径1 5 c m ,足径1 7 2 c m 。瓶口镂空如 意云头纹,有五彩蕉叶纹环绘在颈部,并镂雕若 干飞舞的蝴蝶。通体以赤褐色或褐色将轮廓加以 勾勒用釉下青花及黄、绿、红、茄紫、孔雀绿 诸彩装饰,全器总共绘有八层纹饰。被镂雕的9 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形成了器物的主题纹 样。颈下饰八宝纹和花朵。整个器物从口至底, 无纤毫隙地,层层用花纹加以密布,可称艳丽之 至。这时期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 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这件镂 空云风纹瓶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和熟练的镂 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 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旰! 们高 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 品。 器茬渤 图z9 五彩镂空云风纹瓶 来源:h t t p :1 w _ wc a n g d i a nc o m 如楚帛画中的鸟、兽、龙、风、人、鱼,或高冠长佩,或亭亭玉立,皆是体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态轻盈,精致细腻驰骋于天地之间,矫健游走中尽显灵气,少有壮汉呆板魁梧 之态。可谓激情与浪漫并存。楚文化中图案无限深刻的内涵给当代艺术家和设计 师源源不断的灵感,值得我们借鉴。 22 14 在纹饰上的艺术特点 ( 1 ) 楚纹饰的运动感 “楚纹饰以动为美的审美方式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大多表现为流动的 物质形态,是因为楚人追求旋转、流动、活拨的形态,充分体现了广博深邃的宇 宙意识和对生命的崇拜和真切向往,在楚纹饰中最富有特色的形象要属龙纹和风 纹,凤体现了楚人浪漫超脱,优雅飞扬的气度,或嬉闹、或飞奔、或顾盼生情, 而这些凤的身体都被进行了夸张扭曲和抽象的处理,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且 大都交错纠结,立体感和动感都极为强烈,令人叹服。 ( 2 ) 楚纹饰的复合造型 楚纹饰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楚人认为: 人的心灵世界同外部的大自然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一元 世界。所以,对于新奇、玄虚和怪诞的事物,楚人通常会把不同的对象巧妙地结 合再一起,例如击鼓舞蹈图、撞钟击罄图等作品,都是把不同的对象复合 在一起如人与植物、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复合等,从而形成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能出现,但只有在神话中才能出现的怪兽,带给人的是一种神秘怪诞和浪漫 之感,这反映出楚纹饰不受现实世界条条框 框的制约,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自我感 情和精神注入到自已的作品中。因为楚人认 为时空是轮回的、无始无终的,生命是可以 轮回的,灵魂是可以再生的,也就是说,这 种复合造型是受到楚人时间观、生命观的影 响,因而楚纹饰所描绘的动物和植物大都被 打散构成,所购成的新事物,象征着生命的 再生。 ( 3 ) 楚纹饰的抽象性 楚人对风纹进行打散和重构,摘取最为 重要的局部特征,并对其进行夸张和变形, 如将凤纹的尾翎进行拉反处理,加强了回旋 的动势。并将云纹和风纹相结合显得妙趣横 图21 0 彩绘漆云风纹= 圆盘 来源:中国古董收藏网 h t t p :h w w w g u c nc o i n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生。因为云气纹是战国时期在楚地兴起的一种装饰纹样,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漆器 装饰纹样,这种纹饰造型生动,富有灵气,飘逸自如,且变化多端。 如( 图2 1 0 ) “彩绘漆云风纹大圆盘 ,西汉,从出土的西汉漆器看,许多器 物的主题纹饰多表现天地交融的大自然现象,且大多数画面中都点缀着一种变形 的凤鸟符号,并将这种符号绘饰在器壁或纹饰相交之处,合组成一幅整体画面。 如右图的彩绘漆云凤纹大圆盘。木胎,由一整块木板剜凿而成,盘内底髹黑漆, 又用朱漆宽带分隔成三圈,内圈和外圈用朱漆绘主题图案云凤纹,内圈正中绘一 只三首联体变形的凤鸟纹,四周绘云风纹。中圈及盘的内外壁均绘三角形变形凤 鸟纹图案,且云凤的风首部位都彩绘一变形凤鸟图案。充分反映了楚人对世界的 认识和艺术感悟。是对楚文化最生动、最丰富、最质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的深 刻体现,饱含着鲜明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质。体现了我国楚人的审美观念、情趣 取向和精神状态,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它美化生活、充实生活,丰富生活,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1 关于凤纹 第3 章楚文化与凤纹 凤,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巨鸟,尽管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虚拟的动物,却一直 是中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因为人们认为她能带来光明,让祥瑞降临于世、让 世界更为美好;而她又是“百鸟之王”,美丽动人。她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 让人们能生活得更加美满幸福。所以,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风看作是幸福、 祥瑞和美丽的化身。人们在其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便都喜爱用凤鸟作装 饰纹样。这样,风鸟题材便常常应用于宫廷、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工艺美术品上; 历代的民间艺人、工匠画师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刻画力,创造性地描绘出各 式各样、多姿多彩的风鸟纹样。并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风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 力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当之无愧。 31 1 凤凰的起源与传说 3111 凤凰的起源 凤( c h i n e s ep h o e n i x p h o e n i x ) ,亦称为朱鸟、丹鸟、火鸟、鸱鸡等“,” 风凰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很多鸟纹是凤凰的雏形,如( 图 31 ) 是原始社会“双鸟纹”,两只转头 相向的鸟,共同的身体是以圆环渐渐扩 展而行成的火焰状,既像展翅而飞的鸟 儿,又像是一团神秘的火球,使人不自 觉地想起了佛像背上的鸟纹。鸟的眼睛 刻得特别圆而深“头顶用复线很好地 刻出羽冠,它的喙如弯曲的利钩,两个 鸟头与鸟身相互呼应,形成了既稳定而 又有律动的菱角形造型。”整个画 图3 1 原始社会双鸟纹 来源:h t t p :p h o t o w o r m , c o m 面至少用了七种以上不同粗细、不同深浅、不同曲度的线刻,使人难以相信这是 出在那样一个远古蒙昧时代中的作品。乌纹四周环绕着花草纹样,参照其出土的 器物来看,但我们完全可以推测,进入农业社会的原始人类,已能用现实中并不 存在的双头鸟柬表现某种观念了。 3112 凤凰的传说 ( 1 ) 在文献记载中 作为百禽之王,四灵之一风凰是一种瑞 鸟,它从强悍有力的形象而不断地朝柔美绚 丽的方面发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 生活中的意识形态。 风鸟的基本特征:第一,风鸟与太阳不 可分,俗称“丹风朝阳”( 图3 2 ) ;第二, 风鸟冠羽多作三羽,古称“三毛”,尾羽 拖地舒卷,是雉翎状或孔雀眼斑翎状。这两 大特征应该说是风鸟最典型的特征。如商周 时期甲骨文中的“风”字,就是一种头上有 羽冠,尾部有美丽的翎毛的大鸟形象。后来, 风纹越来越被普遍地雕刻在商、周时期的青 图3 2 丹风朝阳 来源:h t t l ) :h ib a l d u c o n l 铜器上,它不仅作为一种图腾标记,而且逐渐形成美的艺术形象。其次,凤凰和 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风,雌为凰,其总称为风凰。象征美好与和平,凤 凰齐飞,是美丽吉祥和平的象征。其次,它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 了鸟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等。”并且风鸟 纹饰,形式多样,生动传神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装饰性,自古以来凤 凰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籍的记载中,古代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朱雀又可 说是凤凰或玄鸟,是南方的象征,也和其他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 七宿的总称:“并、鬼、柳、星、张、翼、轸咖。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 色,红得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风是一种美丽的鸟而以它的仪态与歌声 为百乌之1 三,并能给人叫带来祥瑞。”2 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 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由于龙象征着太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在跟 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一个变化多端而怪异,一个德性美好, 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如在封建社会时期,龙、凤分别象征皇帝、皇后, 如我国女性以“风”为名的就比较多见。由此呵知“风”艺术的博大精深。 ( 2 ) 在占代传说中 有关风的美丽传说很多。如( 图3 3 ) “吹笙舞风”,1 传说秦穆公之女爱慕善 图33 吹笙舞风 来源:风2 逸休用阿 图3 4 凤凰涅磐 来源:w w w p c a o m e n e i 吹萧的萧史王子,并学会吹萧作风鸣引来凤凰,二人逐驾凤凰飞去。因此,风鸟 被增添了非常浪漫的爱情色彩并富有了吉祥意义,所以风鸟又成为祝福爱情的题 材。男耕女织的美好愿望硬是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心。以致它超越了时空限制, 超越了俗成的模式,而成为中国民间故事中一个十分经典的流行母题。 ( 3 ) 在西方神话中 在西方神话中,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获得重生, 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并在重牛 q j 达到升华,以此典故寓意不断追求、提升自我、不畏痛苦、义无反顾的执着精 神。“如此周而复始,义无反顾而使风凰获得了永生,所以有了“不死鸟”的名称。 ”如( 图34 ) “凤凰涅磐”就是对“火烈乌”的诠释,其实,中西方的神话 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以风凰象征着活力、生命与激情等。 同时,中国现代的艺术家也将风这种在断追求、提升自我、不侵痛苦、义无 反顾的执着精神。在现代作品中加以灵活运用。如( 图3 5 ) 火中凤凰是唐小 乐艺术家为荆州市博物馆门,j :制作的大型磨漆擘厕,整个面幅占据三面大墙,面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盘9 0 平方米。作者用表现与象征的手法,娴熟地描绘了生命的力量和光华, 丁对生命现象的莫大惊异和对古老灿烂的楚文化的最佳礼赞。画中七只造型 精力弥漫、神态各异的凤鸟分别象征7 e 命的三个阶段:西壁表现生命的初 萋,是诞生的凤凰在蛮荒的大地上欣喜而激动的奔跑:正面是三只凤凰在烈 疆腾、抖动,很好地体现了生命的追求精神,表现了生命的巨大欢乐和痛苦: 黾描绘生命的最高境界,一对经过烈焰焚烧的凤凰,在澄明清澈而美好的太 目环,舒畅自如,此时,已进入自由阶段的生命已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在、 绝伦。此画无论是从五彩斑斓的画面中汹涌着的情感表达,还是它展示着的 嘲目的宇宙景观,以及洋溢着追求热情的生命律动,我们都能从中看到一脉 均楚风余韵。风鸟是楚文化的母题;而红、黑是楚艺术的色彩基调。七只凤 童夸张的变形,使它们从原有的母题中脱胎而出,被赋予了很强的现代意味, 此时的凤凰己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凤凰,不是两千年前的凤凰,而是一只再 见代凤凰l 2 凤纹的发展变化 幽35 火p 风凰 来涮:h t t p :w w w q i q u w a n gc o r n :,。:尘呈三;些:茎堡圭童堡尘耋一 原始社会时期风纹和龙 纹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新石 器时期,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鸟 纹( 图35 ) 这种纹饰很难说它 就是凤鸟,它是一种类似于鸟形 的比较抽象的图案,但从其造型 等特征来看,又很像商周乃至春 秋战国时期风鸟的造型。总之 原始时代的风鸟纹饰应该说还 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川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的风 纹质朴,威严、肃穆,风纹最富 有变化的应该说是尾羽,有长 尾、分尾、垂尾和对称连尾等形 式。有些风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 鸟身的四分之三,其夸张的手法 着实令人赞叹。长尾或风鸟纹的 尾端又有上卷和下卷的区别;如 ( 图3 6 ) 、和( 图3 8 ) 是殷墟出 土的“玉风”,“青铜器父丁卣 腹部”的风纹,其式样都具有典 图3 5 新石器时期彩陶鸟纹 来源:h t t p :c n p a t t e r nc 叩 型的代表性。并且在当时的甲骨 文和金文中的风字,也完全表现 出了这样一种特征,可以说,这 时的凤纹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 和艺术化得夸张处理。其中,晟 富有神话气氛的形象要属安阳 妇好墓出土的“人风台体”( 图 3 7 右) ,玉饰纹样造形与其他玉 风相似,但风头改作人头,头上 置高冠,圆眼,菱形眼框,又有 耳,风体裂钩冠羽纹和云纹。“还有 双圈圆限,长翅举翘,足分三爪 图3 6 商周时期凤纹 来源:h t t d :_ wp h o t o p h o t oc n 图37 左殷墟出土五风右人风合体玉饰 来源:濮安国编著飙纹装饰 一类“龙风台体”的玉饰,做成蘑菇形的羽冠, 埘体是双钩阴线勾云纹,翅羽纹。在风背上驮 影 辫 豳矿 图3 1 0 龙风九彩绣衾 束源:传统图案一风纹图案概说 图3 1 l 汉代瓦当中的风纹 米源传统图案一蝇纹凹案概说 种强烈的气氛。旧如湖南长沙出土的( 图39 ) “彩绘三风漆盘”上的风纹,妩媚多 姿婉曲秀丽,将凤尾化作盛开的花卉状,便将拉长的身姿和尾翎加强了回环旋 转的动势,以放射式或求心式的涡线“s ”形构图,使风纹在有限的圆形内产生了 生生不息的运动节奏。恰如在欣赏一支优雅动听的古典民间乐章。优美的旋律, 淳厚的和卢,明快的节奏,令人心旷神怡,| 兑它是传统遗产中的精华,也并不过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又如湖北江陵出土的( 图3 1 0 ) “龙凤九彩绣衾”e 的风纹,长噩长翼,婉转 翩翻,姿态柔美动人。 秦代时期风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形象或高傲阔步、或气 字轩昂、或挺胸展翅、表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健壮的、生机勃勃的活力。从过 去以抽象线条为主逐渐发展为形象的具体刻画,所以日益趋向写实;从过去神秘 色彩较浓厚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和装饰性。因此,从艺术价值来说,已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要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代的风鸟图案也是望尘莫及的。 汉代汉代的风纹大都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其拙朴、简 洁、浑厚的形式美感至今仍被人们借鉴和赞赏。如漆器中的风纹开始趋于写实化, 原先忽视腿部而注重弧线的凤纹形象,变成了无所畏惧,脚踩大地的形象。瓦当 中的风纹( 图3 1 1 ) 追求的也是形体的完整,而且也适合于圆形。画像石上的风纹 在造型上极为简练生动,一般头、尾各用三根上下呼应的卷尾装饰,与身子的大 块面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大块面与有力的细线相互搭配,应该说是汉画像石风乌 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p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风纹体态修长飘逸,常和云气纹组合,由于佛教的盛行, 此时,风纹的形象特征得以进一步发展,但很难说它们具有何种时代风格,主要 表现在是风鸟在花丛中展翅飞翔,更加显得潇洒自如。( 图3 1 2 ) 图31 2 魏晋南北朗时期风纹 来源:传统图案风纹图案概说 图3l3 唐代风凰纹织锦 来源:h t t p :删r e a d 2 1n e t 唐代时期风纹华美丰满,气韵生动,姿态多变,带有本土神仙意味的凤 凰也衔着同心结或瑞草,象征的是帝王、美丽与爱情,反映出的是歌舞升平的气 象。另外,我们从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石亲子营地活动方案
- 古代姓氏考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讲解及答案
- 港台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 社会帮扶行动协助承诺书(8篇)
- 企业行政管理常用文件管理工具
- 法学民法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405.1-2024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1部分:蚯蚓养殖和粪污处理》
- 电子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职称评聘工作管理制度
- 三腔空肠营养管构造及护理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DB31/T 1367-2022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2025年(第一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加密)
- 贵金属废料提炼合同协议
- 中国传统木工工艺课件
-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内容
- 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模具部的组建和管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