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中文提要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历届奥林匹克运会会徽创意与表现形式研究 中文提要 现今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具魅力的体育运动和人类社 会文化现象。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世界最高级别的体育竞赛,它更是文化的、艺术的。然而, 奥林匹克运动展现给世界人们的不仅是体育比赛,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世界性的文 化艺术庆典。奥林匹克的圣火在世界范围内点燃,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共同 孕育、滋养着奥林匹克文化,这也使得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出现异彩纷呈的现象,奥运 会会徽作为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核心已经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象征。历届 奥运会会徽都展现出迷人的个性化色彩。而这些“色彩”的来源究竟从何而来呢? 因此,本篇论文研究对象是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其中包括历届夏季奥运会和历 届冬季奥运会) 会徽与地域性文化的关系。论文从1 8 9 6 年第1 届雅典奥运会开始到 2 0 1 2 年将在伦敦举行的第3 0 届奥运会为截止,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分析奥运会徽从酝 酿到产生,从发展到成熟这四个阶段上论述奥运会徽的成长历程和地域文化关系。 通过对奥运会徽与地域性文化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奥运会徽的 深刻精神内涵,更加准确理解为什么奥运会会徽有如此之多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历届 奥运会会徽之间的发展传承的关系的研究,从一个视角透视整个奥运视觉形象的发展 历程。 关键词:奥运会会徽地域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视觉形象 作者:郭振山 指导老师:袁牧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英文提要 t h es y m b o lo ft h eo l y m p i cs p i r i ta n dt h el o c a lc u l t u r e r e s e a r c ho n 砌p c r e a t i v i t ya n d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o f 加p o l y m p i c e m b l e m s a b s t r a c t t o d a y , t h eo l y m p i cm o v e m e n th a sb e e nt h em o s te f f e c t i n ga n dc h a r m i n gc u l t u r eo f t h ew o r l d t h eo l y m p i cm o v e m e n ti sn o to n l yt h eh i 曲e s tl e v e ls p o r t i n ge v e n t ,b u ta l s o c u l t u r e & a r t i tg i v e su sn o to n l yt h eg a m e so fo l y m p i c sb u ta l s ot h ef e s t i v a lo fa r ti n t h ew o r l d t h eo l y m p i ct o r c hi sl i g h t i n gi nt h ew o r l d ,t h ed i f f e r e n tn a t i o na n dp e o p l e s c u l t u r eb r e e d st h eo l y m p i c s c u l t u r e i ti st h er e a s o nt h a tt h ev i s u a li m a g e r yh a ss om a n y k i n d so ff o r m t h ee m b l e mo fo l y m p i c ,t h ec o r eo ft h eo l y m p i cv i s u a li m a g e r y , i s s y m b o l i z i n gt h ec u l t u r ea n ds p i r i to fo l y m p i c s e v e r ye m b l e mh a si t so w nn a t u r e ,b u t w h e r ei st h es p e c i a ln a t u r ec o m e sf r o m 7 s ot h et h e s i sf o c a l i z e s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o l y m p i ce m b l e ma n dt h ef o l kc u l t u r e f r o m1 8 9 6t h ef i r s ta t h e n so l y m p i cg a m e st o2 0 1 2t h e3 0 协l o n d o no l y m p i cg a m e s ,t h e t h e s i ss t u d yo nt h eb r e w , o c c u r r e n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o l y m p i ce m b l e m , 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e m b l e ma n dt h ef o l kc u l t u r e w ec a l l e a s i l y a n da c c u r a t e l yg r a s pt h ep r o f o u n d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 so ft h e e m b l e m s ; 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w h yt h eo l y m p i cg a m e se m b l e m sh a v e s o m a n y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b yr e s e a r c h i n go nt h er e l a t i o n so ft h eo l y m p i ce m b l e m sa n dt h el o c a l c u l t u r e w ec a nc o m p r e h e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o l y m p i cv i s u a li m a g e r yi nt h er i g h t p e r s p e c t i v eb yr e s e a r c h i n go n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o l y m p i ce m b l e m s k e yw o r d s :t h eo l y m p i ce m b l e m ,l o c a lc u l t u r e ,t h eo l y m p i cm o v e m e n t ,t h ev i s u a l i m a g e r yo f t h eo l y m p i c s l l w r i t t e n b y :g u oz h e n s h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y u a nm u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 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 责任。 , 研究生签名:地日翥:型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一章引言 1 1 选题来源 第一章引言 “尽管奥运会首先是一项体育盛事,但其影响却远远超过赛场”。1 现代奥运之 父顾拜旦先生在恢复奥运会之前就认为“奥运会并非只是增强肌肉力量,它也是智力 的和艺术的”。奥运会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它不仅成为世界伟大的 体育盛事,而且也是最大规模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和文化艺术庆典,凝聚着人类社会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精华。 奥运会发展到现在无论是从体育赛事上还是从文化活动方面都成为世界瞩目的 中心。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甚至超过了联合国标识。这并不是一个 偶然的事件所能成就的。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从奥运会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伴随着它的成 长,成为宣传奥运精神,传达奥运理念,扩大奥运影响的得力助手。奥林匹克视觉形 象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历届奥运会会 徽,它已经成为一届奥运会指导思想、理念和深层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2 0 0 8 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成功之际,而奥运会徽的作用得以淋漓 尽致的发挥,“中国印”永载奥运史册,永远留在世界人民的记忆之中。这不禁让人 们联想到以下几个问题:奥运会徽是如何从无到有? 是如何发展成熟的? 为什么会呈 现出这么多种异彩纷呈的奥运会徽? 隐藏在历届奥运会会徽背后的深层次内涵究竟 是什么? 地域文化与这些深层次内涵是什么样的关系? 历届奥运会徽中的地域性因 素是如何表现这些内涵的? 在会徽发展过程中地域文化发挥什么作用? 未来奥运会 会徽发展趋向会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本篇论文将以奥运会徽的发展为主线着 重给大家阐释奥运会徽的地域文化特质。 1 麦克佩恩( m i c h a e lr p a y n e ) ,2 0 0 2 年“北京2 0 0 卜奥林匹克设计”大会上的发言 1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一章引言 1 2 研究对象综述 1 2 1 奥林匹克运动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奥运会会徽的发展过程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奥运会徽是奥林匹 克运动视觉形象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特征做一个简 单的介绍。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 典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 社会运动。它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 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 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 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 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它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快乐,是世界各国及各民族文化交 流的平台。 奥林匹克宪章( o l y m p i cc h a r t e r ) 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 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 在论及奥林匹克主义的任务时,它强 调了两点:一是“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 ,一是“创造一种以奋斗为 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但这不是最终目 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的社会。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 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 年,从而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 o l y m p i cs p i r i t ) 就是相 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 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 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 2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第一章引言 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 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 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 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 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 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1 2 2 现代奥林匹克理念与象征符号的最初来源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最早发源于希腊,它本身就是一个地域性的人类社会文化现 象。因此最初的奥林匹克理念和视觉形象自然带有地域民族性的特色。任何一个艺术 形象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形象的产生不是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它既是创新的结果也是继承的结果,艺术形象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受 到地域民族性文化的影响。奥运会会徽作为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 遵循这一规律。因此,研究奥运会会徽的就需要追本溯源的了解一下奥运会原始理念 及视觉形象的地域性特征。 1 2 2 1 古代奥运会理念 现代奥林匹克理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奥运会的精神和传统。古代奥运 会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它包含着强烈的精神追求,最终形成了一种“奥林匹克精神”, 主要体现在: 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在“神圣休战”期间,各城邦人民可以自由交往、经商旅行, 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意愿和对友谊的崇尚。 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这既是一种社会对人的理想化的规范,也反映了 人们对公正、平等、竞争的渴望与崇敬。 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裸体竞技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体健美的追求。 荣誉高于一切的奋进精神。运动员来到赛场,就是要胜过别人,成为冠军。这是 催人奋进、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时 代特征的理念系统,这也正是历届奥运会会徽的精神所依,灵魂所在。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一章引言 1 2 2 2 橄榄枝、月桂枝等奥运会基本象征符号的形成 古代奥运会追求和平与友谊的精神、追求胜利和荣誉的理念物化象征分别是橄榄 枝和月桂枝。 橄榄枝象征和平。欧洲古代历史上战火不断,因而和平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词汇。以前古代打仗,还没有举白旗的时候,举橄榄枝表示投降。另一种解释来自圣 经。圣经上说,诺亚在汪洋大水中,派出一只白鸽去寻找陆地。白鸽回来时, 口里衔着橄榄枝,于是大地重又返绿,生命复苏。古希腊时,在一些城市,橄榄树就 被视为圣树,不许砍伐。后来橄榄枝也被编织成环,来献给英雄人物或奥林匹克运动 会的优胜者。 月桂枝象征着胜利。月桂树是地中海地区的硬叶植物,叶子坚韧如皮革,也许正 因为如此,它被视作坚韧品格的象征。古代的罗马大帝都戴有月桂枝做成的桂冠,后 来桂冠便专门用来奖励竞技优胜者或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优胜者,成了名誉、成功的象 征。 橄榄枝、月桂枝的象征意义在今天已经被世界公认和广泛运用,逐渐失了地域性 的色彩,但从其根源上来看还是地域文化的象征。 1 3 奥运会会徽的概念界定与发展概况 现代奥运会会徽( o l y m p i cg a m e s e m b l e m ) 整体一般是由本届奥运会标识 ( o l y m p i cg a m e s s y m b 0 1 ) 、奥林匹克标识( o l y m p i cs y m b 0 1 ) 和文字l o g o 组成。从 1 9 2 4 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诞生第一枚奥运会会徽开始,奥运会会徽经历了萌发、 初创、发展、成熟的这四个阶段。 1 8 9 6 年希腊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并没有真正的会徽,国内学者将奥运会报告的封面 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会徽,并将1 9 0 0 第二届夏季奥运会至1 9 2 0 年第七届夏季奥运会( 其 中第六届夏季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办) 的官方海报作为奥运会的会徽。在此作 者认为从1 8 9 6 年第一届奥运会至1 9 2 0 年第七届夏季奥运会这一阶段是奥运会会徽的 萌发阶段,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会徽产生也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特意“安装 一 个会徽到奥运会上。 1 9 2 1 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于1 9 2 4 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1 9 2 4 国际冬季 4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一章引言 体育运动周”活动,在这项活动结束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这届比赛为第一届 冬季奥运会,以此为开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增加了冬季奥运会比赛。 1 9 2 4 年夏蒙尼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和1 9 2 8 年在瑞士圣莫里兹举行的第二届冬季奥 运会只有官方海报,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奥运会会徽。 1 9 2 4 年巴黎第八届奥运会至1 9 3 6 年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这一阶段是奥运会会徽 初创阶段。这一阶段创作出奥运历史上第一枚夏季奥运会会徽,以此为开端,以后的 历届夏季奥运会都有自身独特的会徽。1 9 3 2 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季运动会产生历史上第 一枚冬奥会会徽,以此为开端冬奥会会徽步入光明的发展道路。 从整体的设计水平来看,这一阶段的奥运会会徽显著的特征是不完善与不成熟。 会徽的设计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显著( 特别是1 9 3 6 年柏林夏季奥运会会徽) 。这 与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不完善不成熟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1 9 4 8 年伦敦第十四届夏季奥运会n 1 9 s o 年莫斯科第二十二届夏季奥运会,这一 阶段是奥运会会徽的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奥运会恢复举 办提供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奥林匹克运动也逐渐走向成熟,开始形成奥运会完整的 指导思想和理念。这也为奥运会会徽注入了灵魂。这阶段会徽的设计受到时代特征、 国家民族特色、艺术设计思潮及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形式。 1 9 8 4 年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至今,这是奥运会会徽设计成熟的阶段。 1 9 8 4 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进行了重大改革,进入商业运作的新时期。国际政治跌宕起 伏,美苏两大政治集团结束半个多世纪的“冷战 时期,世界政治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同时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并走向网 络化。科技革命促进国际文化的大交流和相互渗透,形成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生活 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观念也指向追求回归自然、快乐、健康和自我实现。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人们生活理念科学化,以及奥运会不同 的举办国、举办地的文化特征,都为奥运会徽的成长与成熟提供沃土,奥运会徽在地 域文化的影响下更加彰显个性化。 1 4 论题研究实践意义 研究奥运会徽的成长过程,把握会徽的地域文化特征,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的解 5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第一章引言 释奥运会徽的精神实质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延伸到对奥运会其他视觉形 象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最后,这一研究方法可以为其他国际大型文化活动标识的研 究提供帮助,奥运会会徽的设计经验可以作为其他国际大型文化活动的标识设计提供 借鉴。 6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 第二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萌发阶段( 1 8 9 6 - - - 1 9 2 0 年) 第二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萌发阶段( 1 8 9 6 - - 1 9 2 0 年)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它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人文传统。从1 8 9 6 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至u 1 9 2 0 年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 其中第六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 界大战停办) ,这一段时期是奥运会会徽的萌发阶段,从第一届奥运会报告封面到奥 运会正式海报的出现,并没有产生任何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会会徽。但是这些最初 的奥运视觉形象的出现为奥运会会徽的形成提供充分的准备。 2 1 社会历史背景 始于十九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传统的手工业时代向工业化生产时代过渡。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科技 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开始关注体育对 人成长的重要性。 艺术开始普及化。艺术改变精英文化的传统,更加亲近普通大众,并且有传统艺 术向现代艺术过渡。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诞生了新古典主义、印象主义、象 征主义等新兴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在法国贵族、教育学家顾拜旦的多方努力下,1 8 9 4 年开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顾 拜旦先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构想是非同凡响的。首先,他确定了将争取世界和平作为 奥林匹克运动最高的追求目标。其次,将古希腊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作为奥林匹克运 动的灵魂,强调人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颂扬人的价值和尊严。此外,他主张体育与 宗教、文化、艺术相结合的原则来整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顾拜旦先生的构想并付诸 于实践逐步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 2 2 奥运会会微产生之前的视觉形象 奥林匹克视觉形象是一个整体,包括:奥运会会徽及辅助图形、奥运会志愿者标 志、奥运会官方海报与非正式海报、奥运会吉祥物形象、项目标志系统、环境指示系 统、火炬形象、奖牌形象、工作人员着装、绶带、纪念章、证书、比赛项目单,甚至 7 臭林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晕征第= 章现代奥运会舍徽的萌发阶段( 1 8 9 6 1 9 2 0 年 包括比赛场馆形象等等。这些视觉形象组成一个整体,各自又发挥不同的功用。不过 这些视觉形象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他们是随着臭林匹克运动发展不同阶段分别出现 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互为载体的关系。奥运会会徽诞生之前的视觉 形象为会徽的产生做了充分的准各。 18 9 6 年第1 届现代奥运会选址希腊首都雅典为举办城市是有其重要历史意义的。 希腊人唤醒了民族意识,认识到现代奥运会是古代奥运会的继承与发 也显露出积极的竞争意味。这一切都将法兰西民族热情而洒脱的个性表露无遗。从整 体而言这是一幅新艺术风格的设计作品。法国在当时是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新艺术 运动就发祥于此。新艺术风格是18 9 0 - - 1 9 1 0 年间在欧洲盛行的艺术风格,特点是它既 反对维多利亚时期形成的娇柔造作、烦琐的传统装饰风格,也反对工业化产品缺乏艺 8 灞矧裂兰囊墨 圣薰薰罴 篆瓣罴嬲然燕鋈一 悉嚣罴篙篡篆一 酴错慨硼鳓椭惭删墒帖懈 搬蛳相龅虢撇耐 奥是身中歌面着 。系煌人 。第在被的手醇用甜联削髓愠雌黜根郦虮撕剧戤的腻恻粼 意纛蒜篡黧黧美翁鬈一 奥林克精神与地域文化釜 第一章现代奥运台会散的萌旋阶段( 18 9 扛1 9 2 0 年 术品位,力求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主张从自然、从东方艺术中吸收创作影响。法国 设计家谢列特在1 9 世纪6 0 年代为歌舞剧女演员设计海报,他的作品很快风靡巴黎,作 品中高贵典雅、美丽活泼的时髦女郎逐渐形成女性模仿的对象,逐渐形成一种风尚。 因此,巴黎奥运会海报采用时髦女郎来宣传奥运会是当时社会社会审美时尚的真实写 照。 了进行早期海报艺术尝试的霍泽博格进行奥运会海报的设计。霍泽博格擅长画风景及 人物肖像,并著名于设计教堂、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装潢。 在进行本届奥运会海报的创作时,霍泽博格无疑从古希腊艺术及古奥运会裸体参 9 麟罴薰| | | | 要薰兰薹熏嚣罴麓誊黧篆黧燕 嚣鬈篡一篇篡一。黧一伸誉一 黧墅薰一斓黟一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 章现代臭运会会徽的萌发阶段( 1 8 9 仁1 9 2 0 年 赛的传统中得到灵感,寓意着现代奥运会是古希腊奥运会精神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在他的作品中,几个挥舞所有参赛国家旗帜的裸体运动员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奥 林匹克运动会前进。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诞生。1 9 1 4 年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召开庆祝奥运会复兴2 0 周年 的舆林匹克全会上确定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顾拜旦先生在大会上解释了他的设计思 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的奥林匹克运动井准备参加 舆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思是指所有的国家毫无 例外的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作为奥林匹克运动象 征、相互环扣一起的5 5 圆环,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 地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民族问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自1 9 2 0 年 第七届安特卫普奥运会起,五环的蓝、黄、黑、绿和红分别代表欧 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与友谊,是世 界和平的象征。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尾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与精神的象 征符号。从此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不再只停留在意念的状态,而 是有了自身的识别形象,更加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与精神的传 播和扩大影响。这也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向成熟又迈进了一大步。 1 9 1 6 年第六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停办。 1 9 2 0 年安特卫普第7 届奥运会海报无论是从形式、风格和内容上都是对1 9 1 2 年奥 运会海报的继承,海报最大的特征是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名带有浓重占希腊痕迹半 裸体的掷铁饼者占据了画面最主要的位置,参与本届奥运会各个国家的旗帜环绕在他 身体的左侧。安特卫普市高耸的哥特式教堂尖顶及流经市内的斯海尔德河淡淡地衬托 在运动员右侧,安特卫普标志性的盾形城徽明显地悬挂在画面上方,将本届奥运会的 会徽打上了主办城市的深刻烙印。 从第1 奥运会到第7 奥运会虽然没有产生一枚会徽,但对奥运会其他视觉形象的设 计探索与实践为奥运会会徽的产生奠定基础。 圈西 奥# 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 章现代真运会会做的产生阶段( 19 2 4 1 9 3 6 年 第三章现代奥运会会微的产生阶段( 1 9 2 4 1 9 3 6 年) 3 1 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暂时恢复了和平的状态,经济得到初步复苏,世界 人民在在结束战争的蹂躏后尝到了和平的甜美,奥运会也很快恢复举办。 1 9 1 9 f # 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包豪斯学院所从事的设计探索打破了纯艺术和实用 艺术的界限,从而奠定了以实用和装饰为目的的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立场,并由建筑领 域影响了欧洲的整个艺术设计领域。现代主义设计,除了将艺术和生产结合外,还极 力提倡艺术设计和生活相结台,为大众服务。从2 0 世纪2 0 年代开始了一项“没有文字 的世界语言”现代平面设计,旨在运用基础表征的“图形符号”向公众传达信息。使 用象征性和抽象的符号、图形表达明确目的的这一平面设计形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 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影响下,1 9 2 4 年产生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 运动会会徽。 3 2 研究综述 奥林匹克主义是通过举办奥运会得以实旆和传播的。历届奥运会会徽是凝结奥林 匹克精神、主办国理念和主办地文化、艺术传统的集中体现。从1 9 2 4 年第8 届夏季奥 运会第一枚会徽的诞生1 1 j 1 9 3 6 第十一届夏季奥运会,这一阶段是奥运会徽的诞生和最 初发展阶段。初创时期的会徽形式比较简单,主要由主办地的文化特征要素加上奥林 匹克元素特征构成。 旷o 1 9 2 4 巴黎第8 届奥运会会徽巴黎市市徽 奥林克精神5 地域文化白勺霉幂= 章现代奥运会会蠢的产生阶段( 1 如仁1 9 3 6 年 1 9 2 4 巴黎第8 届奥运会徽是纹章式会徽,外形直接采用巴黎市徽的盾形形象,象 征着世界虽然刚刚经历了战争但世界人民的友谊和对和平的渴望是坚不可摧的。一艘 扬帆破浪的帆船航行在美丽的塞纳河上也是直接取自于市徽,象征 着世界人民同心协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一特征反映了 当时世界人民刚从战争的蹂躏挣脱出来需要精神上的鼓舞来重建和 平、重建家园。会徽的上方“1 9 2 4 年巴黎第8 届奥运会”的字样标注 出奥运会的举办地和举办时间。本届会徽合理的结合了主办城市的 标志向世界人民传达和平、发展的呼声。 第1 9 2 ;:要;i 第八届奥运会东道主是法国,因此,国际奥委会将国际冬季运 运。海报 动周委托法国承办,会址定在夏蒙尼。运动周结束两年后,国际奥委会将它追认为第 一届冬季奥运会。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只有官方海报没有会徽。本届海报的设计浓缩了 冬季奥运会举办地夏蒙尼的万种风情。展翅的雄鹰是运动员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化身 橄榄枝花环和月桂枝象征着胜利、荣耀和世界的和平;五人雪橇运动项目标示冬季运 动比赛:海报的背景部分展现的是冬季夏蒙尼的风采。 1 9 2 8 年阿姆斯特丹第9 届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纯文字图形的会徽,目的是为了强调 会徽的辨识性。会微采用装饰性文字,上方是“第九届奥运会”,下方是“阿姆斯特 =丹”和“1 9 2 8 ”字样。上下两排文字在色彩上做 戈懑i , 。a b 蜘? e 、n d 么“;蓊 了浓淡处理,是为了强调奥运会举办的城市。整 1 9 2 8 年日姆斯特丹9 目奥运会会擞 f 体会徽艺术效果简洁、大方,功能 上清晰、明了。会徽优雅的美感犹如阿姆斯特羽律动的运河之水和尖 项的房屋。 1 9 2 8 第2 届冬季奥运会在瑞士小城圣莫里茨举办。本届冬季运动 会同样只有官方海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会徽。海报的主体是迎风飘扬 的瑞士国旗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会旗,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的映 衬下,蓝色的背景既代表瑞士清澈的蓝天与湖水,又象征着国际奥林 匹克运动的纯洁与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友爱。 圈 1 9 2 8 年圣英里 菠第2 届卑季 奥运会海报 1 9 3 2 年第1 0 届洛杉矶奥运会加强顾拜旦先生关于身体与精神和谐发展的信念由 科兰依设计的会徽比以往历届都显得更精致。与第三届圣路易斯奥运会徽浓重的欧洲 高雅艺术痕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届会徽带有明显的美国大众艺术的特征。会徽是 1 2 真# 匹克辅神与地域立化的象征= 章现代奥运会会徽产生阶段( 1 靴仁1 9 3 6 年 在美国奥委会标志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会徽的背景部分是由美国国旗转化的盾形的 图案。背景的前方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号 召着运动员奋力向上。代表胜利的橄榄枝条缠绕在奥运五环 上,强化了本届会徽的竞争意义。醒目的美国国旗、随意勾勒 出的橄榄枝、洒脱的文字,都在宣告着美国本土文化强势时代 的到来。此外,在本届的会徽上,首次出现了象征五大洲团结 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这是奥运会徽设计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点,标志着奥运会徽设计正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从这届会徽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地域 文化特征在奥运会徽的设计的分量不断地在加大,而且逐渐地与奥林匹克理念、精神 和指导思想容为一体。 1 9 3 2 第3 届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产生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冬mo 。 w i n l s 季奥运会会徽。会徽前景是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的剪影,背景是标示 膝 j ! 口! 多 出普莱希德湖位置的美国地图。冬日的普莱西德湖 如同一面天然明镜,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天然林区 发出熠熠的奥运光芒。 1 9 3 4 年,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全面掌握了德国 政权,开始推行法西斯主义扩军各战。1 9 3 6 年柏林 奥运会也因此成为纳粹宣扬雅利安种族优越性、粉 ( 佥p 口镕* g :+ “饰战争企图的舞台。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本届的奥运会徽背离了 和平与竞争的奥运宗旨,表现出了第三帝国强烈的侵略性。 会徽中,一只纳粹党徽上的普鲁士鹰昂然站立在被扭曲的奥运五环之上象征着 德意志帝国绝对的霸权与征服。在鹰与五环的外围,设计师本来以j 曩可i 一 柏林标志的勃兰登堡门作为装饰 但奥运组委会高层并不喜欢拱门翥 辏斋 的开放底部,强行要求设计师更改设计。最后,一只奥林匹克钟取黾4 一- c ? 蓐 代了勃兰登堡门,钟的边缘部分用德文写道:“我召集全世界的年、鲂缛掺y 轻一代”,昭示了德国法西斯借奥运会向全世界宣扬纳粹思想的险1 ,i 1。 恶用心。 1 9 3 6 年第4 届冬季奥运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两个姐妹城市加米施和帕媵基举 办,本届会徽的设计是具体的,既体现了冬季运动的特点,又带有主办国特色。奥林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三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产生阶段( 1 9 2 4 1 9 3 6 年) 匹克五环标志、阿尔卑斯山和一条直通山脉的滑道等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圆形。“1 9 3 6 年第4 届加米施一帕滕基冬季奥运会”的文字环绕在圆形的外围,标示出本届冬运会举 办的时间和地点。 3 3 阶段总结 从1 9 2 4 年到1 9 3 6 年这奥运会徽发展阶段上取得的历史性成果是第一枚奥运会 徽的诞生,1 9 3 2 年产生第一枚冬季奥运会会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奥运会徽的产生与 发展同举办国、举办城市的地域文化从一开始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文化为奥运 会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沃土。奥运会徽中所体现的地域性文化也与奥林匹克精神、 理念产生融合的倾向。这是奥运会徽深层次内涵的发展趋势。 这阶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奥运会徽的产生过程和向前发展的状况,也看到了奥林 匹克运动的稚嫩导致奥运会徽在设计方面体现出的柔弱性,这里说的柔弱性是指奥运 会徽还没有真正探索到自身的设计发展道路,不能抵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新事物 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1 4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四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发展阶段( 1 9 4 8 - - 1 9 8 0 年) 第四章现代奥运会会徼的发展阶段( 1 9 4 8 1 9 8 0 年) 4 1 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挣脱出战争的魔掌,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是恢复和平, 重建家园,以抚平战争的创伤。国际奥委会为恢复停办两届奥运会( 第十二届、第十 三届奥运会) 的奥林匹克运动积极运作,1 9 4 8 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成功举办了第1 4 届伦敦奥运会。这说明奥林匹克运动经历风雨的考验和磨练,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奥运会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激烈的国际军事和经济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兴起。这次科技革命使世界面貌和人类社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推动 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使人的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都产生巨大的变 化。人们一方面接受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倾向于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 学。人们既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的态度,又对现代文化产生迷惘。这种深刻的思想矛盾 反映在文化艺术上就是力图摆脱传统的桎梏,建立起现代主义的表现原则。这些对奥 运会徽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奥运会徽出现异彩纷呈 的现象。 4 2 研究综述 4 2 1 第一阶段( 1 9 4 8 - - 1 9 6 0 ) 4 2 1 1 第一阶段( 1 9 4 8 1 9 6 0 ) 研究综述 从第二次世界结束后举办的第1 4 届奥运会至u 1 9 6 0 年第1 7 奥运会这一阶段奥运会 徽的设计受到装饰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比较大,形式上 采用举办地的标志性建筑物、象征物作为奥运会徽主体象征符号来表达奥运会的举办 理念和指导思想。这一时期的奥运会徽设计基本上满足了奥林匹克成长时期对形象的 需求,体现着奥林匹克运动与文化、艺术结合的精神和传统。对扩大奥运会影响,传 达奥林匹克精神起到巨大作用。 1 s 募林匹克辅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四章现代史运台垂徽的发展阶段( 1 9 4 8 1 9 8 0 年) 1 9 4 8 年伦敦第1 4 届奥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国际奥委会就立刻筹划恢复已停办两届的奥运会。战争 虽然结束,但战争的留下的创伤随处可见,承办奥运会谈何容易,伦敦知难而上主动 承办这届奥运会。 1 9 4 8 年伦敦第1 4 届奥运会徽采用文字和图形、主办地形象和 奥林匹克五环相统一的构图形式来传达信息。会徽的主体标识物 是英国议会大厦的形象。大本钟的形象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太 钟的指针指向4 点钟的位置,这个时间也正是本届奥运会开幕的时 间。会徽最显著的位置是奥运五环的标识,会徽的文字部分标示 出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整体会徽构图完整、简单、明了, 画面美观大方。本届奥运会的主办理念是向世界传递:伦敦过去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积 极拥护者,伦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传播。 1 9 4 8 年圣莫里茨第5 届冬季奥运会 1 9 4 8 年圣 英里菠第 5 届冬季 奥运台会 融 瑞士小城圣莫里茨是第一个主办两届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里风景 秀丽,交通便利,是世界著名的冬季运动中心,我们从这两届冬季奥运 会的会徽中也能感受到那里迷人的风光。 隐于思嘎丁群山之中的圣莫里茨是一处气候宜人的高山旅游胜地, 以其“清爽的香槟气候”及独特的国际化气息而闻名。城市位于海拔1 8 5 6 米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湖泊星罗棋布,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平均每 年3 2 2 天的明媚阳光,所以被称为“阳光之城”。因为离海洋最远,圣莫里 茨是瑞士虽冷的地方,冬季湖水会结冰,夏季也可能会下雪。会徽的设 计集中体现了冬奥会举办地的自然地理特色,阳光与雪带来了无限的光芒奥林匹克 五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新的理想和光明进发。 1 9 5 2 年赫尔辛基第1 5 届奥运会 1 9 5 2 年赫尔辛基第1 5 届奥运会会徽同样是一幅有主办城市标志 性建筑形象与奥运标志相结合的作品。芬兰是传统的田径大国,有着 “标枪之国”的美誉。为纪念“芬兰标枪之父? 一奥运会冠军马蒂雅 尔维宁,芬兰人在赫尔辛基运动场旁边为雅尔维宁修建了一座白塔, 瓣型 露蓉一 翮刻 臭# 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四章现代奥运会会髓的发晨阶段( 1 9 4 扛- 1 9 8 0 年 搭高7 27 1 米,这正是1 9 3 2 年雅尔维宁在洛杉矶奥运会获标枪金牌的成绩尺度。本届奥 运会徽也以这座白塔作为主画面,由五环和文字共同构成,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 旨和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国通过承办奥运会实现奥林匹克宗旨的良好愿望。 1 9 5 2 年奥斯陆第6 届冬季奥运会 本届冬奥会的会徽是通过公众竞标的方式,从3 3 5 个设计方案 中脱颖而出的。会徽主体是一个包含五环的正圆,咀及奥斯陆新 市政大厅的外部轮廓形象组成。圆形外部印有环形的“第六届冬 季奥运会奥斯陆1 9 5 2 ”等字样。本届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也是采用举办城市的标志建筑为主体象征物来表现举办城市。 1 9 5 24 女斯目# 6 届冬季奥运台 蔼i滋1956年一16 | 一 墨尔本第届奥运会、一 、:篓思想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碰撞交融,这培养了澳洲人强烈的创新精 胎兄弟叫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后来,一个叫阿努利奥的人篡夺了王位,害死了国王的 鲷霉翟裟 ,标黄展 凝一 传神 讯蜥糟躺 脯舻 雌黼 峨篙: 撇掣蝴帅 澳作斯行市 彰晴 沛成 觏输靴脚 黝黼 | 羹;鋈 搀蓟瓣掣泓 畿四嗵冯狂 嘱一刚裁腻 ;雕r办嗲咽 黼i 鲻耆| 峨蝴黼舭雌朴 舢雕划刳涮 燠捕狯狯!墨!二 雌缴一蒯俐 m盼嚏瞧谢址黧鼍一,警篆= 郴剧附机黾 锣瞧锣砸荆涮 错黜巍蜥俄 睥换|象黻肽 湖割绷舭瓢 蛐吗卿n 坶撼 协稚影鞠掣 伸罗坶量。 m 。弘柏稚溯 :画 熵 采意办感lllllj,:j ; 徽成举人 。hn?弹y” 鲐黜 届环会却面 瞬蠢飞舻鳢塑 :篡|【瓣一 臭# 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四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发月阶段( 1 9 4 k 1 9 8 0 年) 女儿,又将这对孪生兄弟放在一个大篮子里,抛入台伯河。由于河水上涨篮子挂在一 棵无花果树上。一只母狼把兄弟俩叼到山中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了这两兄弟。战神的后 代长大以后,兄弟俩杀死了阿努利奥,为母亲报了仇。公元前7 5 3 年4 月2 1 臼,兄弟俩 回到台伯河畔7 个火山丘上,在那里建起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罗马城。“母狼育婴”的 造型就成为罗马的城徽,也是罗马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 1 9 6 0 斯阔谷第8 届冬季奥运会 1 9 6 0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斯阔谷冬季奥运会会徽由美国国旗颜色的三个三角形与 舆林匹克五环组成。而几个三角形的叠加所产生的立体效果使 它看起来既像一颗星又像一枚雪花的结晶。“1 9 6 0 年第8 届冬 季奥运会加利福尼亚”的文字环绕在图形的周边。 4212 第一个发展时期阶段总结 战后经济的复苏和政治、文化的繁荣、国际交流的频繁, 促进了奥林匹克视觉形象设计的不断进步。但这一时期的奥运 会徽设计还有不足之处:会徽的设计缺乏明确的主题,形象分 散、信息传达不明确,视觉冲击力不足等。这也说明了奥运会徽成长离不开奥林匹克 运动的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4 22 第二阶段( 1 9 6 4 1 9 8 0 ) 4 221 第二阶段( 1 9 6 4 1 9 8 0 ) 研究综述 奥林匹克的整体视觉形象的发展始终以社会的发展为依托。从2 0 世纪6 0 年代n s o 年代,在奥林匹克继续发展的2 0 年间,世界正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太利益集团 争夺世界霸权,并趋向缓和。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 0 世纪4 0 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空前的速度促进科学和经济的发展。生 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以增加。 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媛乐方式。体育文化娱乐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普及。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奥林匹克的价值有 更深刻的认识。国际社会肯定了体育运动在培养人的品德方面的价值,并且坚持国际 桊璺 奥林匹克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象征第四章现代奥运会会徽的发展阶段( 1 9 4 8 - - 1 9 8 0 年) 奥委会政治独立性的原则,反对战争,奥林匹克运动朝着人类美好意愿不断向前发展。 19 6 4 年东京第1 8 届奥运会 对奥林匹克主义认识的加深,奥林匹克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对 视觉形象的设计要求也在提高。系统化设计被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 的视觉设计之中。系统化设计比单个形象设计更具有表现力和传达 力。在这方面最初做出探索的是1 9 6 4 年第1 8 届东京奥运会的视觉形 象设计。 1 9 6 4 年奥运会首次在亚洲举办,来到了日本的东京。此时的日 本刚刚从二战的沉重打击中复苏,日本政府急于利用奥运会拉动经 济的发展,并借此在全世界提升本国的影响力。因此,迫切需要一 个便于传播和记忆,并带有大和民族显著特征的独特会徽。在政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