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医与养生,.,2,引子,当前,中医养生乱象频频发生,一些伪”专家”兴风作浪,借着中医和中国文化的深厚关系,以及老百姓对中医的信赖,打着中医的旗帜到处乱讲,让中医成了养生乱象的替罪羊。他们偷梁换柱,把各种说法都塞入养生;他们以偏概全,抽象中医的个性化理念;他们囫囵吞枣,混淆食养与食疗的概念;他们瞒天过海,夸大药物或食物的作用;他们混淆是非,以补为时尚。那么,中医真正的养生观念和对我们平时的健康养生究竟有哪些精彩内容和帮助,我们今天做一粗浅的探讨。,3,什么是健康,健-体壮曰健康-心怡曰康WHO1948年定义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健康的十项标准:精力、态度、睡眠、应变能力、抵抗力、体重、视力、牙齿、头发、肌肉,4,中医学怎样定义“健康”,得神者昌,形与神俱(生命力)五脏安和,阴平阳秘(功能协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病保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心理调适)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因主导)和于数术,法于阴阳(遵循规律)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社会适应),5,为什么要养生,国民健康现状堪忧高危人群:成功人士,青少年,陈逸飞,王选,陈晓旭,侯耀文,他们已离我们远去,6,健康状况,西方白领:透支金钱,储蓄健康。中国白领:透支健康,储蓄金钱。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买命。“财富富翁”“健康负翁”中国亚健康7亿人。60%70%,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70%以上。“黄灯”“黄牌警告”,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度;管理决策中非理性思维,健康管理的不理性漠视,7,健康现状分析,卫生部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90.4青年老化:2007年“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最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60岁的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势严重。,8,社会重大转型期,最易导致心理疾病卫生部:中国人群第四大死因。预测2020年升至第二位。每年28.7万人2005年,28届国际心理学会,20%儿童存在抑郁症状,其中40%为临床抑郁。,心理疾病,9,情志致癌,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得癌症,因为人体有专门的“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肿瘤。如果忧郁、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影响,免疫功能下降20%以上,会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生。全球2000万,每年新发900万。,10,饮食失衡导致疾病,2000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报道,全球早逝群体47%源于饮食失衡。2004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专项调查报告,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品消费偏低。,11,烟酒夺命,12亿烟民,中国3亿。2000年警告,21世纪将有10亿人被香烟夺走生命。全球20亿酒精消费者,中国有2亿多,每年相当于一个西湖。耗粮食300亿公斤,喝掉200亿元。,12,大众对养生的错误认识,1.把养生作为替代一切医疗行为的万应灵丹:众多养生书籍的热销就是这一错误理念的体现。人生了病以后,是不是仅靠自己揉揉某个穴位,调节一下饮食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一个人得了阑尾炎或肠梗阻,医生告知必须手术治疗,他却说我自己解决,人们肯定会认为这样做不对。,13,可是我们的大众却偏偏犯了常识错误,以致不少人生了病,真的按照这类书的指导去自我按摩、自我食疗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因中毒而被抢救。为什么人们会轻信所谓的养生专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把养生保健与医疗混为一谈。,14,其实养生和医疗在中医自古以来就分为两门学科。尽管养生、医疗都与人体健康有关,但养生却不能取代医疗,养生家也不能等同于医家。医家可以兼通养生,而单纯养生家却不能取代医生。正确的按摩、食疗可以健身防病,但按摩、食疗绝对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疗法。正确的养生,尚且不能代替医疗,谬误的养生就更不能代替医疗。把养生当作解决一切医疗健康问题的万应灵丹,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错位。,15,2.对养生刻意追求,并寄望功毕一役:大众有句谚语:一口吃不成胖子。养生与此同理,也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术,让你短时间内达到养生的目的。而我们很多人却犯了认识上的错误,专门热衷于所谓灵丹妙术。今天听说吃某种食物或药物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购来食用;明天听说某种妙术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跟着实施,成了典型的追风族。还有的人十分在意生活中的对与错,常常刻意去追求怎么才能健康长寿;也有的人忙时玩命,闲时就翻出养生书,按图索骥去养生。殊不知,正确的养生在于时时处处均应遵循养生之道,长年顾护身体才会成功,并非毕功于一时一役。,16,人们常把养生之道比喻成一根燃烧的蜡烛,必须时时防风顾护,既不让大风吹灭又不让风助燃,以期能最长时间地燃烧。此外人的精神要放松,不要总是绷紧一根弦,怕得病,怕短寿,须知养生不是刻意追求所能达到的。据传清代有一个百岁老人,当皇帝问他是怎么达到高寿时却全然答不出。这便是不追求养生,养生却在其中。上述这些养生道理不仅可以印证于古代的养生成功者,也同样可以验证于现在的一些长寿老人。很多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就是生活有规律,动静得宜,并没有常年去吃什么补品或特殊食品,且心态极为平静,对生老病死常能泰然处之,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延年益寿。,17,3.重术轻道,舍本逐末,急功近利: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中华养生的灵魂,在于悟道、明道、遵道。所谓道,就是规律。那么,中华养生的道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字“顺天”。“顺天”也可以称为顺应自然。其一是顺应自然节律。如夏天热,人毛孔大开,出汗散热,你却用空调,把室温调得如同春天或秋天,甚至冬天,把热留在体内,并让寒气入侵则必然生病。此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切动物乃至植物都应遵循的时间节律,如反其道而行之必然生病。,18,其二是顺应生命规律。从远古燧人氏开始就用火,以熟食为主。这在人体肠胃已形成规律,并且古人也指出多食生冷易伤脾胃,而你却按某些所谓养生家的说法长期大吃生茄子、生泥鳅、生萝卜,与生命规律去对着干,对身体绝没好处。顺应规律是道,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做,怎么动是术。术应服从道。否则,术就失去依存,并易转为害。我们大众热衷的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驱使和大众文化素质不高,所以轻道、昧道。,19,4.违背中国哲学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从时间上看,今天和明天不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不一样,时间就是在不一样的变化中,由春至夏,至秋,至冬。从生命个体来看,人与人不一样。同样是冬天,有人穿厚棉衣还嫌冷,有人穿薄棉衣还怕热。同样一个人的体力,年轻时和中年时不一样,中年时和老年时不一样。面对事物的不断变化和这些个体上的差异,应对事物变化的措施也应不一样。这在中国哲学上称为恒变和应变规律。,20,易经就是谈事物的恒变和应变智慧,只有学会应变,遵循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养生同样如此。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与此背道而驰。我们明知人与人差异很大,却采取亿万人一个样,不管什么体质、体内有没有火,也不管什么季节,用统一的方法去清热、补虚。这本身就违背了不同质的矛盾应采取不同解决方法的辩证法原理,也同样违背了中国哲学中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21,中医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养生及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保养生命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人体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管理学问。衣食住行和情绪思想的综合管理。,22,健康人的生理特征,(1)眼睛有神(2)呼吸从容(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7)牙齿坚固,(8)双耳聪敏(9)腰腿灵便(10)声音洪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13)情绪稳定(14)记忆良好,精充、气足、神爽,23,WHO组成健康四要素,父母遗传15%社会自然环境17%个人生活方式60%(我的健康我做主)医疗条件8%,24,生,长,壮,老,稚阴稚阳,幼,青,气血渐盛,气血充盛,五脏气衰,生命观全国调查:男性131岁;女性122岁,已,已,25,中医学的认识,三种状态:“未病”“欲病”“已病”(孙思邈)“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上医:维护健康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萌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变。,26,中医养生要辨清体质(1),1平和质:形体匀称健壮,性格随和开朗,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精力充沛,患病较少,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气虚质:肌肉松软,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气短懒言,精神不振,疲乏,出汗,易感冒,不耐受寒热。3阳虚质:形体白胖,沉静内向,怕冷,喜热食,毛发易落,大便溏薄,不耐寒热。4阴虚质:形体瘦长,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渴喜冷饮,不耐热。5痰湿质: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性格温和,稳重恭谦,善忍耐,油脂较多,胸闷,痰多。,27,中医养生要辨清体质(2),6湿热质:形体偏胖,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疥、黄疸、火热等,湿热交蒸较难适应。7瘀血质:瘦人居多,性格内郁,急躁健忘,面色晦暗,易患疼痛,口唇暗紫,女性多痛经或紫黑有块。8气郁质:形体偏瘦,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胸胁胀满,嗳气呃逆,咽喉异物感,健忘,惊恐,易患抑郁,脏躁,不寐,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不喜欢阴雨天气。9特禀质:有畸形,或先天生理缺陷,遗传倾向,过敏等,适应能力差,,28,中医的“病”是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或指标的异常。是在某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脏腑气血津液、精气神的生理活动发生异常,原有的平衡协调关系被破坏的结果。,病,未病,康复,中医对病的认识,29,早衰类型的人,烟民心胸狭窄酗酒生活无规律药罐子欲望过度讳疾忌医抑郁没朋友不参加体育活动,30,早衰的主要因素,社会原因:65病人与社会逆境、失业、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不良社会习俗、人与人的矛盾自然环境:空气、水污染(苯物、铅、砷)温度,等遗传因素七情太过劳逸失度,31,养生原则,道法自然,平衡阴阳、和调脏腑、气血通调、疏通经络、养正祛邪、精神内守、饮食调理、强身健体、动静结合、增强正气、早期诊治、防病传变、综合调理、灵活具体、持之以恒。童心、蚁食、龟欲、猴行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像蚂蚁一样细嚼慢食,像乌龟一样淡泊寡欲,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32,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和谐适度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中和综合、辨证衣食住行坐卧终身养生、男女老少,中医养生的优势,33,正气为本防御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猝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34,“三因摄生”辨证观,因时:四时因地:环境因人:性别;年龄(小儿、青年、中年、更年期、老年)“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明张景岳辨证施治;辨证施功;辨证施食(护)。,35,(1)精神养生,A、调神养生法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立志养德养神畅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因时制宜,顺自然之性,36,B、调摄情绪法,1、节制法:遇事戒怒;“宠辱不惊”2、疏泄法:直接发泄法;疏导宣散法3、转移法(移情法):升华超脱法;移情易性法;(琴棋书画易情法)运动移情4、情志制约法: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37,(2)四时养生,春季养生夏季养生秋季养生冬季养生,38,四时养生,39,(3)环境养生,自然环境与健康:地形,空气,饮水居住环境与健康:房子坐向;清洁安静环境,环境美化居室环境与健康:通风,阳光,湿度,温度,色彩,气味,环境污染致病,40,(4)起居作息与养生,起居有常:起卧有时;劳逸适度;生活规律浴身保健法:水浴,日光浴,空气浴服装顺时适体排便保健法“九常”:常梳发、常搓面、常揉鼻、常伸肢、常运目、常叩齿、常旋腹、常弹耳、常提肛,41,(5)睡眠养生,睡眠时间和质量睡眠方位与姿势:“卧如弓”右卧以舒脾气,归于肝。睡眠与卧具(床铺、枕头)睡眠环境与宜忌睡眠禁忌:切忌七情过极;切忌多言;切忌饱食、饥饿,42,(6)饮食养生,“吃得好并不意味吃得对”合理调配,五味调和。健康膳食金字塔“四少四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孙思邈: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43,食物的“五大性”,热性温性平性凉性寒性,44,当归生姜羊肉汤、百合莲藕汤、冬瓜汤、荸荠梨水、山楂红枣汤、银耳汤;小米、紫米、薏米、百合、玉米面、山药、红薯莲子、皮蛋、瘦肉、绿豆、红豆,常用汤、粥方,45,饮料,绿茶、铁观音、红茶、普饵茶菊花茶枸杞茶金银花、金莲花茶西洋参茶虫草,46,蔬菜,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胡萝卜(性味甘、平,入肺、脾经)、菠菜(性味甘辛,可通血脉、通肠胃,止渴润燥)等都富含抗氧化物,提高免疫;大豆(性味甘平,归脾、大肠经,能健脾宽中润燥,益精血、养肌肤)抗病能力,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苦瓜(性凉、味苦)含有较多的苦瓜皂甙,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素有“植物胰岛素”的美称;芹菜(性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可帮助人体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洋葱(性平,味甘、辛,具有健胃消食、平肝、润肠及利尿、发汗作用)含有的前列腺素A,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芦笋(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气,利小便)组织蛋白中有一种天冬酰胺酶,能有效控制癌细胞的生长;黑木耳、银耳、香菇、平菇、金针菇、蘑菇等,这些菌类含有丰富的硒,可降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体内毒素,兴奋骨髓造血功能及滑肠、洁血、解毒等。,47,酒,红酒(桃花;洋葱)黄酒白酒高度药酒(桑椹、枸杞、红花、雪莲、玫瑰花等),48,肉类,性凉鸭肉性平鸽肉、鹌鹑性温猪肉、牛肉、羊肉、鸡肉性热狗肉温性:海参、虾、鲍鱼、带鱼、胖头鱼、草鱼、鳝鱼、平性:海蜇、对虾、乌贼鱼、黄花鱼、鲳鱼、鲫鱼、鲤鱼、白鳝、鳖、龟、泥鳅、桂鱼、干贝寒性:蟹、螺、蛏、蛤蜊、田螺、海带,49,冬季宜食,鸡汤、羊肉汤、菱角、栗子、鸽子肉、萝卜汤、木瓜、红薯、山药,5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气功保健:吐纳法,“津常咽”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快散步勤动脑,(7)运动养生,51,(8)房事养生,房事的生理作用节制房事的意义房事保健的原则和方法强肾保健功法房事禁忌:七情劳伤;病期与恢复期;气候异常;妇女经期;产期;孕期(节欲);哺乳期(节欲),52,(9)娱乐养生,琴(乐)棋书画,畅情抒志旅游漫步,开阔胸怀读书看报,消遣娱乐花木鸟鱼,怡养性情,53,(10)保健、针灸、按摩,针灸保健灸法保健推拿按摩保健,54,(11)药物养生,饮食进补对症进补:益气:如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山药等养血:如当归、龙眼肉、阿胶等滋阴:如枸杞子、百合、桑椹子等补阳:如鹿茸、杜仲、肉桂、核桃等清热:如菊花、金莲花、金银花等消食行气:如萝卜、陈皮、山楂活血通脉:如玫瑰花利湿:冬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装设计方案及施工计划
- 北京车位租金合同范本
- 公司正式合同补充协议
- 制作沙发套合同协议书
- 协议子女的离婚协议书
- 可乐机设备租赁协议书
- 合同房屋买卖三方协议
- 办公场所绿化合同范本
- 农资代理合同协议范本
- 厂家批量采购合同范本
- 2023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竞赛题库(汇总)
- GJB9001C-2017国军标标准培训讲义
- 《妇产科学课件: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
-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征
- GA/T 2060-2023法庭科学毛发中甲基苯丙胺等11种毒品及代谢物检验液相色谱-质谱法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C型钢检验报告
- 主体结构验收方案(示范文本)
- 八年级美术PPT课件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作品介绍 《向日葵》《吃土豆的人》《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 GB/T 3390.1-2013手动套筒扳手套筒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