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论文摘要 圣像画是宗教和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相互碰撞,进而相h 渗透、融合为一体, 它不同于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所追求的再现物质世界的绘画艺术,而成 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 圣像画的审美情感足依附于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感,他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未信 教者、异教徒的教化和对丁二信徒的教育启迪作用。 本论文主要针对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圣像画、罗马式时期的圣像壁画、哥特 式时期的彩色玻璃圣像画进行论述。 在简单回顾早期的圣像艺术之后,本论文着重阐述了圣像画的主要历史分期 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脉络、艺术特色及其演变过程,从巾探寻并 总结出圣像画的独特宗教意义、象征性的形式方法、杰出的技法工艺等。此外, 还采用了横向的比较方法,对三个宅要时期进行有效的区分,比较各时期突出的 代表了和体现了中世纪生活的不同审美特征,并分析各受冷落的中世纪圣像画的 材料技法,论述了圣像画的艺术价值及成就。 关键词:圣像画中世纪 拜占庭罗马式哥特式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a b s t r a c t i c o np a i n t i n g sr e s u l t e df r o mc o l l j s i o n sb e t w e e nr e l i g i o n sa n da r t s , t h e i rp e n e t r a t i o ni n t oe a c ho t h e ra n di n t e g r a t i o nw i t he a c ho t h e ri nt h e h i s t o r y t h e ya r e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p a i n t i n ga r t si n t h ea n c i e n tg r e e k p e r i o d ,a n c i e n t r o m a p e r i o d a n dr e n a i s s a n c ep e r i o d t h a ta i m e da t r e p r o d u c i n gt h em a t e r i a lw o r l d i n s t e a d ,t h e ya r e au n i q u eh i s t o r i c a a n d c u l t u r a lp h e n o m e n o n t h ea e s t h e t i cf e e l i n gi ni c o np a i n t i n g se l i n g st oak i n do fs t r o n g r e l i g i o u sf e e l i n g ,a n d t h e i r p r i m a r y f u n c t i o n si n c l u d em o r a l i z i n g n o n b e l l e v e r sa n dp a g a n sa sw e l la se d u c a t i n ga n de d i f y i n gb e l ie v e r s t 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so n d i s c u s s i n g m o s a i ci c o n p a i n t i n g s i nt h e b y z a n t i n ep e r i o d ,i c o nf r e s c o si nt h er o m a n e s q u ep e r i o da n ds t a i n e dg l a s s i c o np a i n t i n g si nt h eg o t h i cs t y l ep e r i o d f o l l o w i n gb r i e fr e v i e wo ft h ee a r l yi c o na r t ,t h i sp a p e r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m a j o rh i s t o r i c a lp e r i o do fi c o np a i n t i n g sa sw e l la st h e i rs o c i a la n d 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 s ,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a n d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d i f f e r e n t p e r i o d s ,f r o mw h i c hi t s e e k s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u n i q u er e l i g i o n sm e a n i n g s ,t h es y m b o l i ef o r m sa n dm e t h o d s ,a n ds u p e r i o r s k i l l sa n dt e c h n i q u e so fi c o np a i n t i n g s i na d d i t i o n ,i t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s t h et h r e em a j o rp e r i o d s u s i n gh o r i z o n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a s i t c o m p a r e s d i f f e r e n t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a t p r o m i n e n t l yr e p r e s e n t e da n d e m b o d i e dt h e1 i f ei nt h em i d d l ea g e a l s o ,ita n a l y z e st h em a t e r i a l sa n d s k i l l sf o ri c o n p a i n t i n g s i nt h em i d d l ea g et h a tw e r e s n u b b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st h ea r t i s t i cv a l u ea n d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i c o np a i n t i n g s k e y w o r d s :i c o n p a i n t i n g ,m i d d l e a g e ,b y z a n t i n e ,r o m a n e s q u e ,g o t h i cs t y l e 3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引言 对古代文明的赞誉总是一成不变的抛向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肯定其对自 然性、物质性的追求。中世纪却长期笼罩在“圣十字架”的阴影下,“黑暗”、“蒙 昧”、“沉痛”是后人给予的总结,中世纪美术也被认为是夹生在两个辉煌的古典 时代( 特指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 间的低谷,切都被否定甚至是诅咒。 现代文明正是光荣的占典文明的续篇,但在物质欲望极度膨胀的今天,人们希望 寻求一个安宁的精神家园,对表现非物质性、精神性的巾世纪艺术开始进行探寻, 重新去审视被毁誉的古老文明。从被认为是幼稚的中世纪美术中找到了抽象的精 神意义,从这些文明遗迹中感受到强大的精神信仰激发出入们无限的创造力。多 种美术技法和工艺都在中世纪达到了顶峰。 本人行文的日的也在于对中世纪艺术进行较客观的剖析,而不同于前人所做 的论述:中世纪足文化艺术的“断代”。相反,中世纪艺术是有其独特意义和“过 渡”意义的艺术,是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对蛮族文化的吸纳和埘宗教精神的狂热 体现。圣像画是中世纪美术当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人的智慧和精神的信仰 都融合在这一艺术领域中,因而作为本文的论述对象。 一、圣像画的界定 在东西方艺术词典中,对圣像画作了如下的阐释“圣像画:特指欧洲中 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这是对圣像画的一种狭义的理 解。 在剑桥艺术史中,有种广义的解释“在艺术品巾以象征意义,通常是 宗教意义表现物件、人物和事件的绘画。” 经过对大量中、英文献的查阅,本篇论文对圣像画所论述的界定范围加以适 当扩充和整理:在内容一卜,它包括基督、圣母、使徒、圣徒 的单独和群体的图 像,及表现他们生平的作品;在技法上,除卜述所指的板上圣像画,还涵盖马赛 ”戚廷贵,刘孝严、唐树儿主编:东西方艺术词典,古林教育出版社,1 9 9 2 年4 月版,第页 。 英1 强珊。伍德捐特、安尼1 尉弗。_ 克兰德尔、罗莎玛丽业菜茨著,罗通秀、钱乘旦泽:剑桥艺术史 希腊和罗马巾世纪文艺复兴,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4 年5 月版,第3 4 6 页 。使徒指耶稣的十二门徒,圣徒是历代教皇对己死的有修行的教+ 追谥的称号。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克圣像画、镶嵌玻璃圣像画及壁上圣像画等;在时间范围上,丰要论述欧洲公元 5 至1 5 世纪的圣像画,还会涉及到圣像画甲期雏形阶段;在应用领域上,主要 论述教堂内饰圣像而,这是最能体现宗教艺术特色魅力的领域,中世纪对神的宗 教情感和人自身的审美感受,全都揉杂在了圣像画的创作过程中。 圣像画与基督教。相生相随,它是传达教义的一种特殊载体,止如房龙所说 的“基督教在诋毁艺术之后,又创造艺术。”。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并不崇尚任何 艺术表现形式,但圣像画作为具有神奇力量的礼拜图像,却受到特别的崇敬,是 基督教艺术的一个集中体现。无论在正式礼拜上,还是在家庭内部,它都构成信 仰生活的中心。圣像画是非物质世界的神灵与物质世界大众的中介,被认为是神 的奇迹的过程显现。面像应具有神的永恒性、非物质性及精神性等普遍意义,因 此,画面要保持一定的程式化,即使同一土题反复制作,时代和制作地点不同, 也可以维持一定的基本形式。围绕着基督教内部是否赞同“圣像崇拜”的争论。, 在公元8 世纪前半叶,由否定派掀起一场圣像破环运动。作为运动直接针对的圣 像画经历了一个最为黑暗的历史时期。这场运动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抗争后,以 反对派的失败宣告终结,圣像画得以继续发展和延续。 宗教圣像画是以教育和教化为目的而制作的图像,在公元6 世纪,罗马教皇 格列高利一世认为“读书人可以根据文字理解教义,不识字的人只能根据图像了 解教义。”。在欧洲中世纪很长的时间内,能够识字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教徒对 教义的理解和传承只有通过图像的形式才能够达到,圣像画可以“启迪无知者的 心灵,是帮助人们记忆和进行教育的丁具。”。在基督教早期,人们已经以画传形 式大量表现基督及圣者的生平,是教会对信徒进行传道及教育的一种得力方式。 以说教图、寓意图表示伦理生活规范,无论在主题上,还是表现方法一卜都具有显 著的多样性。正因为图像对未信教者、异教徒的教化和对于信徒的教育极有效果, 在圣像崇拜问题的激烈斗争中,拥护图像者便以此为论据。 。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土的宗教的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教派。公元l 世纪发源丁巴 勒斯坦并传入罗马,教徒多为贫民和奴隶,统治者先是镇压、迫害后转为控制、利用十4 世纪定为围 教。1 0 5 4 年,基督教犬分裂,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为东 f 教;西部以罗马为巾心,称为天主教。 1 6 世纪时,天主教会内部t 发生反对教皇封建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脱离天主教的人组成了新的教派,称 为新教。 。i 美】房龙著,衣成信译:人类的艺术,中倒文联f i i 版公司,1 9 9 1 年9 月2 次f j 版 。圣像崇拜是指在圣像自h 焚香、俯首礼拜、对圣像的祈祷程式;反对圣像崇拜的是认为神不能被形象化, 是对神的亵渎;支持圣像崇拜的认为圣像有启迪、教化的作用。 【英1 鲍桑葵著,张译:美学史,北京商务q j 书馆,1 9 8 5 年版第1 8 2 页 。 英】鲍桑葵著,张今译;美学史,北京商务目j 书馆, 1 9 8 5 年版第1 8 4 页 6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圣像画主要是描绘永恒和至高无上的神和圣者,实现宗教的膜拜职能,激发 世人的宗教情绪,因此教会严格规范了教堂里圣像画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一种程 式化、公式化的倾向,但是绘制圣像画的古代艺人并不等同于教士和隐士,在恪 守一种宗教规范时,也会同时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色、生活风情和个人情感,这 使圣像画在不同的刚期具有了异样的风格面貌。 二、圣像画的早期雏形 早期基督教是在犹太新教宗派的基础卜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接受了犹太教中 一神教和禁止偶像崇拜的戒律,超自然的、精神性的神灵是不能按照物质世界的 人的尺度来刻画的。因此,在教会成立的当初,是反对一切宗教图像的。但是, 对于大多数无知的信徒,他们需要通过包含教义的图像中得到启迪,而教会也需 要通过这些图像来传播教义和教育信徒。从公元2 0 0 年前后,信徒间出现了秘密 的宗教图像,这是圣像画的早期雏形。公元3 1 3 午君士坦r 颁布米兰敕令,承认 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教会也制定了较为规范的教义,并逐步完善了教会制度,基 督教的活动领域开始由地下的墓室转为地上的教堂。 以米兰敕令为限,前期的基督教被占罗马帝国视为非法而加以禁止和破坏。 教徒只有秘密的在地下墓室和教徒家中进行各种仪式活动,为了宣传教义,在这 些地方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大量的圣像壁画。早期的基督教圣像画明显的受到希 腊造型艺术和近东文明的影响,特别足埃及绘画的影响,东两方文明简单而朴素 的融合再加上基督教思想的精神统领,成为早期圣像画的艺术特色,也为黄金时 代的拜占庭圣像画奠定了艺术基础。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早期的基督教作为非法的宗教而受到迫害时,教徒没有能力也不被准许修建 寺院,因此,殉教者的墓地成为教徒的活动场所,成为具有简单功能的“地下圣 堂”。地卜_ 墓窟多建于公元3 4 世纪,遗址多发现 于罗马、小亚细业、北非等地,仅罗马城区就发现 有四l 余处。大量遗存的信徒地卜墓室的壁画和石 棺浮雕,标志着图像的广泛发展。囚而,在墓窖的 内壁和窖顶上有相当部分的圣像壁画,并装饰着大 图1 牧童 量的花纹植物藤叶等装饰图案。这些图像大多数从圣经的旧约和新约中寻求 题材,在表现救世主基督的形象和事迹时,多是避免直接出现基督的形象,而用 象征的手法将基督装扮为牧羊人( 图1 ) ,羊羔象征被救赎的人民,并且还常常从 异教的神话中借用故事和形象来隐喻基督。除了表现圣经中神的事迹,还把 殉难圣徒们的画像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根据基督复活的教义,教会认为圣徒死后 依然有能力创造奇迹,因此,英勇的殉道者更受到信徒的崇拜。圣像多是正面造 像,眼睛直视着观者,这种造型源于希腊化时期的埃及。在埃及,有为死者厕像 的习俗,并把画像放在装有死者木乃伊的坟墓前。这种画像都是死者的正面肖像 ( 图2 ) ,睁着眼睛望着拜望的人们,仿佛在以一种静默的方 l 式与人进行精神的交谈。埃及死者肖像的造型特点被信徒们 融入了圣像绘制过程中,也影响了后来拜占庭的圣像创作。 这些墓窟壁画己出现中世纪美术所追求的平面性、装饰性和 象征性的倾向。除墓室外,基督教徒还在私宅举行宗教仪式。 从当时残留的壁画上看,多是用来进行洗礼仪式的场所。公 图2 亡灵画像 元3 世纪初,基督教日渐成熟,有较为规范的组织形式和统 。的教义等,便对私宅进行扩建和装修,就形成了“宅第式教堂”。 基督教被正式承认后,便逐渐与罗马帝国的政权结合起来。大规模的教堂建 筑与耗费巨大的内部装饰,充分显示着帝国崇尚豪华、庄严的艺术风格。尤其是 马赛克圣像画占据了主要地位,同地下墓室的彩绘圣像画相比,形成了与异教美 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基督教为基础的艺术是为了表现超自然神灵的象征性的美。 冈此,图像摆脱了对现实的再现而追求一种非现实、象征化的形式。这种倾向在 早期基督教时代已经出现,到中世纪时则更为鲜明。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_ :二、拜占庭时期的圣像画 z 、手f 占庭帝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面临着博斯昔鲁斯海峡,观览今日的伊斯坦布尔,可以遥想一千多年前曾以 这个城市为中心,在土耳其东部及东欧地区存在过一个强丈的拜占庭帝国,又称 “东罗马帝国乞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因素,公元3 3 0 年罗马皇帝君士地丁迁都 拜占庭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即今伊斯坦行尔) 。罗马帝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 部分,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 7 6 年灭c :。东罗马帝圆则占有巴尔干、小亚细亚、叙 科照、巴勒颠坦、埃及、两厕流域、外高加霞等地。查丁尼一世掌权期间( 公 元5 2 7 5 6 5 年) ,帝国最为强盛,扩充领土至北非、意大利以及西班牙沿海等地。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不断侵犯拜占庭的边境,在抵御外患的同时,帝国还 匾烙来自内部的压力,即教派橱针对“圣缘崇拜”闼题趵争论。这场旷】持久的 争论是拜占庭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之一。动乱之后,拜占庭经历了两次“帝国复 兴”马其顿王朝( 公元8 6 7 1 0 5 7 年) 和帕里奥洛加斯王朝( 公元1 2 5 8 1 4 5 3 年) 的复式t 但是长久朐皮扰外患茨彦国受到严重破坏,昔月查j 丁尼久旁光复 “罗马帝国”的辉煌已悄然落幕。1 2 、1 3 世纪西欧十字军东征,1 4 世纪又受到 奥矫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并在公元1 4 5 3 年为其所灭,拜占庭历时一千多年( 公 元3 3 0 1 4 5 3 年) 的帝周绫浚最终画上了句号,担是拜古庭文化将会在其他舶 文明当中得以继续绵延和发展。 2 、拜占庭文化艺术环境 当西罗马面临外族侵扰、内部动乱以及古典文明解体的同时,东罗马正凭借 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力的政治手段而成为欧洲仰以为傲的强丈帝同,从而建立了 中世纪最为荣耀的拜占庭文明。公元3 1 3 年,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敕令”, 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至此,皇权、神权的意识集中体现在拜占庭的文化 艺术之中。 拜占庭文化如同拜占庭的地理位置一样横贯欧、亚地区,受到希腊、罗马文 化和西亚文化的双重影响。“它从前者那里获得了典雅、对人的形象的关注,以 及希腊艺术特有的比例和谐的荚感;从卮者那里,它学会了赞赏豪华和恢弘a 所 有这一切都是在基督教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固“米兰敕令”带来了宗教信仰 。晒班牙】派拇蒙出版社垂h 织编写,王嘉利译:拜占庭艺术) ,山东美术出版社 2 0 0 2 年1 月版 9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的自由,也使帝国文明成为政教合一的产物。对宗教精神勺世俗情感的吸纳t 对 神权和土权双重的顶礼膜拜,在这种多维的文化氛围巾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拜占庭 艺术。对“圣像”的绘制是拜占庭艺术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形象的高度概括, 以线造型,注重色彩配置,程式化的处理,追求二维的视觉效果与强烈的装饰性 特点,足以显出具有宗教灵魂的“圣像”是如何的气势恢宏与庄严肃穆。在不同 的时期,圣像画也在经历着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在一千多年的帝国历史中,拜占 庭有过i 次“复兴”。查士丁尼大帝的统治使拜占庭艺术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 政教合一的政体引发r 对圣像的崇拜,对神权、君权的双重信仰也融进了这一时 期的圣像艺术当中。到公元8 世纪,针对“圣像崇拜”的问题引发一场大规模捣 毁圣像的运动,这使拜占庭的圣像艺术陷入了一个极为窘迫的境地。经过反复的 斗争,直到公元8 4 3 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确立了圣像崇拜的正统地位。随后,在 公元9 至1 2 世纪拜占庭艺术得到复兴,出现了第二个黄金时期,圣像师们继承 古代传统,艺术上倾向于古典的情调。到帕里奥洛加斯王朝即帝国最后的光荣, 这时的拜占庭圣像绘画中表达出对人性的关注,注重刻画人物的形体结构。拜占 庭艺术的影响远远超过帝国的版图范围,直至黑海沿岸,拜占庭艺术得以在东欧、 俄罗斯、外高加索等地继续发展,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圣像画风 格,俄罗斯在1 8 世纪以前基本上停滞在拜占庭艺术的圣圈之中。此外还影响了 西欧罗马艺术和南欧意大利艺术。 3 、拜占庭文化时期的圣像画与其特点 ( 1 ) 对教权、皇权的双重敬畏查士丁尼的黄金时代 环绕在地中海的古罗马帝国,不仅是欧洲文明的“方尖碑”,也是众神的“奥 林帕斯山”;古罗马皇帝不仅是管理帝国的君主,也是帝国人民心巾万能的神灵。 拜占庭帝国的夸帝传承了这高贵的血脉,只是精神领袖的角色转换为背负着圣十 字架的耶稣基督,作了世俗的君主和神圣的“教阜”。拜占庭是政教合一的产物, 这一文化特征被强烈的附于圣像画之中。 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化艺术都反映了帝国贵族的奢侈豪华的需求,圣像画的表 现形式都趋向于富丽堂皇、丰富多彩。拜占庭最荣耀的阜帝查士丁尼大帝,认为 自己创造了可以媲美古罗马帝国辉煌的事业,业绩超过了旧约巾的所罗门工。 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用各种名贵的材料来装饰能够显示他至高无上权力的皇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家教堂圣维塔尔教堂。拉文纳最精美也是拜占庭艺术中最精美的马赛克圣 像画就在圣维塔尔教堂内。马赛克镶嵌画起源于两河流域,后传到古希腊、罗马。 拜占庭帝国时期镶嵌画艺术达到顶峰,后来再也没有达到拜占庭的水平。拜占庭 镶嵌画影响深远,向西影响了意大利、法国,向北影响东欧、俄罗斯,向东影响 了伊斯兰国家。 现存拜占庭马赛克圣像画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的拉文纳地区。拉文纳位十意大 利东北部,曾作为西罗马帝国、东哥德王国。、拜占庭帝国的都城长达3 5 0 年,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现存一些古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教堂, 内有丰富、精彩的马赛克圣像画。圣维塔尔教堂是“巴西利 卡式”教堂建筑,从外部看是非常朴素的,内部装饰却很华 丽,用彩色人理石、金银、珠玉、玻璃等在墙上作精密的镶 嵌装饰和绘画。祭坛上方的马赛克圣像画是荣耀基督( 图 3 ) ,两边是帝、后参拜行列,左边是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 图3 荣耀基督 从官员( 图4 ) ,右边是迪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 图5 ) , 整体富丽堂皇,威严庄重。查士丁尼皇帝及其随从官员( 约作于公元5 4 7 年) , 就是这座教堂里面的镶嵌画之一。这幅镶嵌画,以黄色作底,上面用各种有色玻 璃并杂以各种宝石拼装成一组形象。居于中间位置 的是查士r 尼大帝,身穿紫红色长袍,手捧着向教 堂献金的宝盒。左边足六名卫士和两位贵族。两个 贵族穿着白地红色华服;卫士们穿红、绿、橙紫和 灰黄的服装,手持矛和盾。右边是尤利亚、大主教图4 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马克西米安和两个祭助者。马克西米安身穿赭色的教袍,手拿十字架以表明身份 的不同。前后相叠 二名随臣,构成十二门徒的人 数,中间的皇帝则成为耶稣的化身,这是对君权与 神权双重敬畏的表现。整个画面平面构图,人物都 成正面排成横列,强调一种秩序感,采用垂直与水 图5 迪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 平的线性排列方式。“艺术家并不注重人物的空问配 :答蚕j 翟j 4 7 年,东罗马皇帝查士r 尼为纪念拉文纳的光复,而下令修建丁这所教堂,他是查士丁尼大 帝的皇家教堂。 。公零1 8 8 年,东哥德族在迪奥多利克( t h e o d o r i c ,约公元4 5 4 5 2 6 年) 的领导下,进入意大利,于公元 4 9 3 年建立了由日耳曼人东哥德族为主的体的王国,并建都在意大利的托文纳。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置以及他们的解剖关系,而是表现一种非现实的观念空间。除了人物的面部特征 有所区别外,不论是什么身份的人物,都被统一在一种神志之中,色彩配置明快, 这是拜。l 庭艺术中最典型的作品之一。”“ 迪奥多拉皇后及其随从与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臣一样,分饰在基督 的右侧。从构图和布局卜也趋于。致,增加了一些室内的背景,使画面有一种牛 活的气息和女性的感觉,色彩上更加艳丽,人物服饰珠光宝气,锦绣华丽,最适 合用马赛克来表现,充分发挥了马赛克镶嵌画的光色闪烁的特殊效果。这两幅作 品表现出宗教艺术的神秘和宫廷艺术的华丽,从艺术h 也体现了政教合的治世 思想。除此以外,人物形象从总体上看,对人性的刻画是被压抑的。是因为具有 神性而附于肉身的基督通过罹难与牺牲来为人类救赎,因而圣像艺术中总会表现 出禁欲和内省的状态。 图6 男使徒行列图7 女使徒行列局部图8 女使徒行列 拉文纳新港圣阿波利奈尔教堂,同圣维塔尔教堂一样属于巴西利卡样式,在 教堂内部同样装饰着华丽的马赛克圣像画。新港圣阿波利奈尔教堂的马赛克圣像 画男使徒行列( 图6 ) 和女使徒行列( 图7 、图8 ) ,在画风上同圣维塔尔 教堂的查士丁尼皇帝与皇后的礼拜行列图极为的相似,人物排列整齐,身体结构 被拉长,画面富有节奏感,色彩鲜明,简洁明快,增强装饰感。女使徒们从服装 和头饰来看,都是宫廷人物的着装,画面显出皇权的势力和宫廷的趣味。这两组 途中所表现的精神上的内在统一性和布局排列上的节奏感,也都是基督教早期的 审美要求。“通过平面上的有节奏的布局,努力追求个体形状的隔绝状态”这是 a 李格尔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一书中,对基督 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何谓美”的简明阐释。 公元5 世纪,在意大利拉文纳的普拉希迪亚的陵 寝里,有一组描绘基督的马赛克镶嵌画“善良的牧羊 图9 善良的牧羊人 “朱伯雄编著: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浙江文艺出版社,1 9 9 1 一年? 月舨,第1 5 9 页 。祝鼋寿著:欧洲壁画史纲,文物出版社,2 0 0 2 年1 2 月版,第, 1 3 页 1 2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人”( 图9 ) ,这幅耐中已找不到基督教徒墓室壁画巾的人物形象了。牧羊人穿的 是一什金色的长袍,披一件象征帝王的紫红色的披风,面部表情是皇帝的派头, 背景色是拜占庭所崇尚的金色,它既表达了神的永恒精神,又显示了皇权不可动 摇的地位。 罗马的大圣母教堂,始建于公元4 3 2 年,这所教堂里圣母的形象已逐渐一卜升 至主要的地位。公元4 3 1 年,以弗所公会议决定童贞女玛丽亚是上帝之母,这说 明基督的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圣母 是身穿华服的皇家贵妇的模样( 图1 0 ) ,神情庄重严 肃,造像手法已倾向教会的规范化,很难再找到地下 墓室时期的怀抱婴儿的温柔母亲的形象了。这幅圣母 和“善良的牧羊人”一样属于罗马和拜占庭过渡期间 的作品,但已完全显示出对皇权的极端崇拜。9 图1 0 圣母领报 在黄金时期圣像画中所流露出的双重敬畏一 直延续到其他历史阶段。圣母、康尼努斯约翰二 世及伊琳娜皇后是公元1 2 世纪,绘制于圣索非 亚大教堂南廊上的马赛克镶嵌画( 图1i ) ,在金 色背景的上,怀抱圣婴的玛丽亚居于中间,左右 图1 1 圣母、康尼努斯约翰二世及皇后分别描绘了穿着盛装的皇帝和皇后像,他们的头 上同样装饰有神圣光环,共同接受人民的瞻仰。虽然康尼努斯王朝已无力再现拜 占庭曾经拥有的辉煌,但是对皇权的崇拜却占据着帝国的整个历史。 ( 2 ) 追慕古典拜占庭的文艺复兴时期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圣像破坏运动的黑暗时期,迎来了拜占庭的古典文化传统 再现生命的时期,教皇弗提乌提出美的三原则:和谐、有序、合度。任何形象都 应具有这三个要素,因此圣像艺术受到教会严格的规范和控制:基督同圣母排位 第一,然后是使徒和圣徒以及天使,这些主要形象绘制于穹顶和后堂;带有叙事 意味的圣像画则绘于墙壁;神的形象突出,也由青年形象转为带胡须的中年人等。 。 西班牙 派拉蒙出版社组织编写,王嘉利洋:拜占庭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版,第4 4 页 。 西班牙 派拉蒙l h 版社组织编写,王嘉利译:拜占庭艺术山东美术h i 版社,2 0 0 2 年1 月版,第4 2 页 。 两班牙 派拉蒙出版社组织编写,王嘉利译:拜占庭艺术,山采美术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版,第6 页 1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能够保存至今的拜占庭文艺复兴时期( 公元9 1 2 世纪) 的马赛克圣像画,主要 集中在意大利、希腊、君士坦丁等地。其中以意大利威尼斯和西西里的拜占庭马 赛克圣像画为代表,这也是拜占庭艺术同意大利传统艺术结合的代表,画面中流 露出古典趣味的倾向。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内部有大量的马赛克圣像画, 描绘了诸多的圣经故事,以金色为主调,整个画面光色闪烁,曾令印象派大师雷 诺阿惊叹不己。在穹顶部分绘有巨作创世纪组画( 图1 2 、图1 3 ) ,环形构图 来分布不同的情节内容,以叙事性为主题的圣像画出现在穹顶部分还是少有的。 人物造型坚实有力,尤其是对亚当和夏娃形体动态的描绘,与严谨的神像相比更 具有一种情绪化的表现。整个画面在金色的背景上用珐琅嵌宝石的工艺进行装 饰,整个画面流光溢彩,极尽豪华。 图1 2 创世纪局部1图1 3 创世纪局部2 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的巴勒提纳教堂的马赛克圣像画多是作于1 2 世 纪,其中一幅镶嵌画到耶路撒冷是拜占庭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作品( 图 1 4 ) 。同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一样,是对圣经故事情节的描绘,强调戏剧性, 画面生动有趣。与同时期的西欧壁画相比,人物神态显得安然自若,注意细节的 描绘。耶稣所骑的驴子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动势结构明确而生动。值得注意的是 在画面下方,有一个人正在脱下衣服,对瞬问动作 的描绘显出了当时杰出的造型水平和世俗趣味。整 体仍是以线刻画,色彩明快简洁,背景以金色为主, 延续了拜占庭豪华而壮丽的造像风格。 希腊达芙尼修道院中的镶嵌画表现出古希腊绘 图1 4 到耶路撒冷 。f 口 柳宗玄:( g r e n tk i o n 衄e t so ft h e 勋,曲( 十一卷) ,日本株式会社讲谈社,1 9 7 9 年版,第1 3 8 页 。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第五卷中世纪美术, 山东美术出版杜,1 9 8 9 年1 0 月版,第6 8 页 1 4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画典雅的风格,保存得比较完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堂镶嵌画是以金色、蓝 色为丰色调,不同明度的蓝色马赛克通过对光的反射,而产生了一种空气流动的 感觉,并与其他颜色相搭配,使画面具有明丽而丰富的视觉效果。除色彩外,对 人物造型和衣褶结构的处理把握得非常细腻和准确,擅长于用细密的线条来进行 刻画内部结构,而用较粗的线条来突出外轮廓。在一幅耶稣洗礼图中( 图 1 5 ) ,运用了蓝色富有运动感的线条表现清澈的水纹,接受洗礼的基督站在波纹 中,大半个身子透过流动的水纹清晰可见。画而中人物形态比较自然生动,不同 于奄士丁尼时期直线造像手法。施洗约翰和天使们的位置关系和动态造型是均衡 的构图方式,而非对称式。” 在另一幅镶嵌画耶稣诞生中,人物关系更为 复杂,卜半部是天使和朝拜者,中间部分是环境的描 绘,前景是圣母、圣子和圣约瑟夫,三个部分的刻画 错落有秩。人物动态有站立、坐卧、横躺等,画面右 上角的天使和朝拜者打招呼的情节更增添了一分世 俗的味道。 ( 3 ) 人性回归帕里奥洛加斯王朝的复兴 1 3 世纪以后拜占庭马赛克圣像画进入后期,帕里图1 5 耶稣洗礼 奥洛加斯王朝执政期间( 公元1 2 6 1 1 4 5 3 年) ,圣像画在程式化的主题和造型上 开始有所突破,倾向表现基督的人性的一面,艺术家自身想要追求的人文主义的 朦胧情感逐渐注入这一时期的圣像画中。帕里奥洛加斯王朝处于拜占庭帝国晚 期,虽然恢复了对拜占庭的统治,但是国力已远远不如帝国初期那般强大了,镶 嵌圣像画由于耗费过甚逐渐被壁画形式所替代,壁画圣像画经济快捷。贴近现实 生活,对人性的关注,这正是拜占庭帝国晚期占统治地位的美学追求。镶嵌画的 使用多局限于首都君士坦丁堡,但对拜占庭的整体绘画艺术施加着影响。 “寻找光荣的过去成了萦绕拜占庭人心头的头等大事。他们走上了恢复占希 腊艺术的道路。与马其顿王朝不同的是,帕里奥洛加斯王朝没有在古罗马那里停 留,而是把目光直接投向了古希腊。” 他们创造的教堂圣像画,除基督圣徒的形 页页, g 煅嚣噼 睥蛑黼 g i g 出社社东 版版山警扎扎盱鬻剽 卷卷第第编装l |隧 编编派 主主刊 雄雄班 哚哚吖页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象有所保留,人物造型则着重于对动势和人体结构的塑造。这一时期多常见表现 圣母与幼年基督的情节,表达了较强的世俗情感。表现圣经中较具戏剧性和 情节性的场面遍布在教堂的内墙上,其中以科拉基督教堂器像画为最。 公元1 4 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科拉基督教堂内圣母系列 镶嵌画七步路等和基督神迹系列迦百农瘫子站立 等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镶嵌圣像画( 图1 6 、图1 7 ) 。作品 突出表现的是神像画的故事性、叙事性,人物比例拉长, 注重结构的处理,衣服褶皱会随着身体而有所变化。在 图1 6 七步路 圣母主题的圣像画中,表现了圣母与圣子情感人性的一 面,不同于早期圣母所要体现的端庄与威严。七步路中的圣母正弯腰去抱在 蹒跚学步的幼年基督,温婉的使女从旁协助着,整个画面仿佛是一组家居场景网。 这一时期是壁画圣像画大发展的时期,风格也多是 模仿镶嵌画的艺术作品,但是壁画可以描绘较多的色 彩、明暗层次变化,更容易使画面产生动态感和情节 性。公元1 3 世纪特拉布宗的圣索非亚教堂壁画中的 图1 7 迦百农瘫子站立 基督神迹系列、公元1 3 世纪索伯尼察的三位一体教堂壁画、公元1 4 世纪君士坦 丁堡的科拉基督教堂壁画等可以看出这种不同以往的造像风格( 图1 8 ) 。 ( 4 ) 异地趣味的幻化东欧、俄罗斯对拜占 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当古希腊、罗马文明到处泛溢时,俄罗斯因天然 屏障的阻隔( 从乌拉尔山到波罗的海再到喀尔巴阡 山) 只有独自缓慢的前行。斯拉夫人被强悍的北欧人 所统治,成为他们的行政长官,并于公元9 1 1 年与君 士坦丁堡帝结和约。边界城市基辅逐渐成为贸易中 心,公元9 8 8 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了基督教 信仰。也使拜占庭艺术传入东欧、俄罗斯,这一文明 。 西班牙】派拉蒙出版社组织编写,王嘉利译: 页 。 西班牙 派拉蒙出版社组织编写,王嘉利译: 页 图1 8 耶稣下境界 拜占庭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版,第8 l 拜占庭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版,第8 3 1 6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的影响甑至1 8 世纪。东欧、俄罗斯的圣像画都是以拜占庭风格为主,同时又与 当地传统艺术相结合,出现了民族特点、地方特点和民间特点,虽不成熟,但显 得稚拙有趣,从而为古老的拜占庭增添了新的光彩。圣像画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在 弗拉基米尔公国,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等地。在这里,民间淳朴而原始的美学 原理显得极为突出,按照拉扎列夫在拜占庭绘画里所描述的“把故事叙述的 格外晓畅;爱好明媚鲜艳、繁富缛丽的浓重色彩和造型简洁而又意态动人的人物 形象;有时不加掩饰流露出i l i 自默感。”。 基辅公国时代,在基辅的圣索非亚教堂里装饰了富丽堂 皇的镶嵌画,从中可以看到拜占庭匠师的高超技艺。在教 堂正中得穹顶下,是全能的基督,他睁着极大的眼睛,严 峻看着每一个人,在他身旁是天使,在圆顶下的窗户之间 是无数的圣者,在中央祭坛里的是巨大的圣母全身像( 图 1 9 ) ,他双手向上伸展,正在为人类向神祈求恩赐,她身着 蓝外衣,红鞋,腰问有白手绢,具有拜占庭皇石装束豹特 征,形式内容是君士坦j 。的翻版。匠师都是从拜占庭请来, 图1 9 圣母祈祷 也带来了拜占庭程式化的风格手法和简约的造型艺术语 言,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圣像艺术。 圣者马卡利亚是普列奥勃拉仁尼亚教堂的壁画( 图2 0 ) ,是在公元1 4 世 纪由费阿芳格列克所作,他所绘制的圣像画融合了拜占庭 艺术同俄罗斯地方民族特色,代表了1 4 世纪拜占庭艺术 的最高水平。在这组壁画中,费阿芳格列克不拘一格,手 法大胆,构图豪放,色彩对比强烈。在暗红与深赭色的调 子上,用铅白进行勾勒,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表现人物 神态时,不论是年老或是年轻得圣者,他们常被描绘成具 有八字形眉毛,狭长鼻梁和长方形脸庞的类型,表情虽然 严肃,但并不使人望而生畏。 图2 0 圣者马卡利亚 “【俄】乌格里诺维奇著王先睿、李鹏增译;艺术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1 9 8 7 年8 月版,第1 5 4 页 。奚静之著:俄罗斯苏联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9 年8 版,第2 9 页 。奚静之著:俄罗斯苏联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9 9 年8 版,第2 9 页 1 7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四、“罗马式”时期圣像画 1 、罗马式肘期的文化历史环境 r 罗马式,风格的主要体现是在教堂建筑方面,是k n - y 后来以市民经济为 基础而形成的哥特式建筑风格。领域涉及到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和意大利 在内的整个西欧,并且也影响到其他一些地方。罗马式风格形成较晚,主要指公 元1 卜1 3 世纪西欧的建筑,也包括这一时期的雕刻、绘画及其它艺术样式。教堂 内饰的圣像画是以壁画为主,同样称为“罗马式”。他受到拜占庭文明的影响而 具有抽象、概念化的造型因素;2 0 0 多年的十字军东征( 公元1 0 9 1 1 2 9 6 年) 带 来了东方文明,伊斯兰艺术中的装饰性线条和平面化色彩都被融入了罗马式艺术 中;西欧本土传统装饰纹样再次被消化吸收,形成不同于拜占庭的艺术风格。 罗马式风格由于在它形成独立的特征之前,有着拜占庭风格的强大影响。西 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蛮族大迁徙,社会动荡不安,历经了几个时期的艺术发展: 公元5 - 8 世纪,日耳曼诸民族( 包括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和弗里亚 人) 在不断侵占的过称中,建立了多个蛮族国家。古罗马的奴隶制被蛮族的公社 制所取代,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社会。罗马教会致力于入侵的民族进行教化, 在整个西欧实现天主教会的统治。在文化方面,外来民族的土著文化为中世纪艺 术注入一股新的元素,并与传统的拉丁文明相结合为形成西欧特有的基督教艺术 打下基础。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是以抽象的装饰纹样为主的工艺制品。 公元8 世纪中叶,法兰克国王查理曼统一了西欧,致力于恢复古代拉丁文化, 史称“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他用基督教来稳固政治上和精神上的统治,同 时吸取先进文化,对语言、文字进行改革,促进了和南欧希腊罗马传统的交流。 这时候的基督教美术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过去以抽象纹样为中心的插图变为圣 像人物为中心的图像。加洛林王朝出现了大型石构教堂,从残存的壁画遗迹依稀 可见图像主题的转变。 基督教美术在公元1 0 1 l 世纪的德国奥托王朝取得顺利发展。奥托一世在公元 9 6 2 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想要复兴加洛林艺术。奥托王朝的艺术继续吸 收拜占庭文化,影响主要在北欧,以今天的德国为中心,包括周边一些国家和地 区。这时候教堂建筑是变型巴西利卡式,内部出现有教育、启迪作用的圣经 内容的装饰图像。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2 、罗马式圣像画作品及特色 t r 罗马式”时期的圣像画多以壁画为主。在教堂内部装饰圣像画是源自于东 欧的拜占庭文明,耗费过巨的马赛克镶嵌画在西欧的教堂里被壁画占去了主导地 位。这些圣像画同样具有宣传教义,装饰美化的作用,也同样饱含了人们对宗教 的虔诚和热情。西欧在向拜占庭借鉴、学习的同时,保留了许多本民族的艺术特 色。 “罗马式”圣像画同样采取平面化手法处理,强调绘画的象征意味,渲染一 种宗教情绪:壁画多带有很强的民间趣味,最有特色的是框架式绘画结构,这是 源于原始民族早期工艺中图形符号的运用;对带有情节的圣经故事,多采用 分划区域的方法,如画在壁廊上用横向的带式结构,这种手法简洁明确,使人一 日了然;与拜占庭的人物造型相比,更为夸张,强调动势;壁画喜用线造型,或 是极强的装饰线,或是造型较随意带有韵味的线。 现存“罗马式”圣像画主要分布于法国和西班牙。 图2 1 幻兽图2 2 天使图2 3 诺亚方舟 法国“罗马式”圣像画的代表作是圣萨万教堂的圣像画。圣萨万教堂位于法 国中部维恩尼省,在普瓦提埃东5 1 公里处,是1 1 、1 2 世纪为纪念殉教者萨万而 建的教堂。教堂内现存的圣像壁画作于1 2 世纪,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画有启 示录、受难、复活、创世纪、出埃及记、圣萨万和圣基普利亚奴斯殉教 故事等( 图2 1 、图2 2 、图2 3 ) 。粉壁蛋彩,自地彩绘,色彩柔和淡雅。曲线 造型,线条粗放,动态很强,很有气势,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如同中国北魏壁画 一半。勾线平涂,不渲染,衣纹用深色和白色勾出。人物聚散、疏密对比,左有 均衡,装饰性很强,艺术水平很高,是“罗马式”圣像画中的精品。从范图可看 出罗马式壁画中队动态造型的追求,天使们弯腰曲行的夸张动作正可以说明这一 点。图2 1 中人面兽身的形象正是源于一种民间幻想,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 力。这些壁画在少有的天光和颤动的烛光下显得十分神秘。教堂因此被誉为“法 欧洲中世纪教堂圣像画的历史演变及其艺术成就 国的西斯庭教堂”,1 9 8 3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法国南部的圣马r 德菲诺拉教堂的壁画不同于圣萨万教堂的作品,以浓重 的色调代替了粉地淡彩,更强调框架结构,比较接近西班牙壁画的风格在教堂 祭室的侧壁上是描绘基督传记的圣像壁画,耶稣诞生是绘制在北面墙壁上( 图 图 厶 耶 稣 诞 生 局 部 一 图 l 耶 稣 诞 生 局 部 2 4 、图2 5 ) ,沿用了叙事手法,不同时间的人物、事件都被处理在同一个画面中, 并通过一些场景中的物体而巧妙的区分开,画面左侧是站立的圣母得到受胎的圣 谕,右侧是圣母倒卧意味着基督即将降生,这两组场景情节是由画面中带有纬帐 的床进行分割的,在另一旁是圣约瑟夫和牛的形象。整个色调是由浓厚的土红色 和黄色平铺而成,并用黑色线条进行勾勒借以强调形体的结构的态势,线条是有 规律的排列构成,表现了强烈的秩序感。人物形象带有地方趣味,在形同堡垒的 罗马式教堂中更显出惊恐与怪诞的感觉。 在教堂祭室的穹顶部分画的是光轮中的基督( 图 2 6 ) ,周围绘有四福音书。画面的构图和造型与西班牙的 同类题材作品极为接近,光轮是锯齿状的花边装饰图案, 把基督完全包围在圣光中,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车制造项目实施方案
- 牛仔裤改牛仔裙的做法
- 2025年康复学事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烹饪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工作分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 惠州健康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情景朗读课件
- 乳腺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张店数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机关初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内嵌视频)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精彩讲话:做细一件小事就是做实整个教育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新生儿蓝光仪使用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手机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6届高三8月联考物理(含答案)
- 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 2025年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 肯德基危机管理手册
- 2025年健康云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