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近年来,我国个人和社会都对高等教育产生旺盛需求且这两种需求与高等教育 供给矛盾尖锐。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调解这两种需求之间的矛 盾,我国政府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仍无法满 足人们对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我国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盲 目性。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合理的优 化途径引导人们对高等教育进行理性的需求。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结构的定义。 即个人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和学校层次需求以及个人对高等教育各专业和各类型 院校需求的合理比例及组合。随后从阐述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现状入 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盲目追求高层次,高等教育个人和社会需求与供给 矛盾尖锐等问题。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较高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是我国的高等 教育个人需求居高不下的经济原因;运用经济人假设理论分析人们有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的愿望和倾向;运用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不合理的评 价标准助长了个人对高层次高等教育的盲目需求等。接着围绕高等教育个人需求与 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展开论述。运用供 需均衡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个人、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运用帕雷托最优理论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角度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 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并试图找出可行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路径来引导个 人的高等教育需求。最后,提出政府有必要宏观调控高等教育规模结构,政府应该 为社会、高校、个人架起沟通桥梁并努力消除社会阶层分化产生的根源等政策性建 议。 关键词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个人教育需求;结构优化 ii abstract recently,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had the hearty demand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incisive conflict between these two kind of demand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supplie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in order to satisfy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demand and mediat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wo kind of demands, our government speeds up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lthough higher education constantly develops in our country,the development was unable to satisfy the peoples demand to the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there is prodigious blindness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demand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to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structure the reasonable optimized way is founded to guide the people to carry on the rational demand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p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the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structure it includes the reasonable propor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eoples demand f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various types of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th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 what exist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cluding to blindly pursue the high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and the contradictory among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demand and the supplies and so on from setting forth individual need structure for common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the economical person which the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stays at a high level is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income rate using the human capital theoretical analysis people have the desire and the tendency to pursue the personal interest maximization by wielding economic people theory analyzingunreasonabl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ociety and the employer to the talented person furthers blind demand to the high level higher education by wielding the labor market theory analyzing. and so on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of the higher iii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and society demandalso it discusse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demand and higher education supplyit analys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and social demand and the suppl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by wielding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d theorythe paper has theoretical analysis to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dem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ources scarce by using optimum theory of paleituo and tries to find out feasible optimization route of steering peoples higher education demand finally,the government has the necessity to adjust higher education scale and structure by the macroscopical measure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up the communication bridge for the society,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person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eliminate the root which the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produces keywords: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individual education demand;structure optimization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绪绪 论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经济、 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的高等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在我国消费者导 向的教育趋势逐渐明显,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的一大因素。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先生认为:“大学体系的规模与形式,主要有三 种主要力量决定” , “所有大学中的内在逻辑的力量、学生要求入学的力量与雇主需 要毕业生的力量,这三者之间都要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 1这也表明学生对大学、对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力量,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合理结构 也将有利于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目前我国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现状及其问题,从而找出使其优化的路径。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提出更高的多样化的需求 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中等层次的人才技术工人的需求非常迫切。世界 上经济最发达、已完成第二次工业化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 25 个国家中,中等层 次的技术工人、中初级的管理人员,在劳动力结构中所占比例仍然超过 50。而处 在第一次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所需中层职业人才的数量将大于这一比例。 2因此,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结构,加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合 理引导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 2) 高等教育需求旺盛这是问题提出的主观条件 (1) 人们对高等教育产生旺盛需求 2005 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1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对高等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9 2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民办教育研究,2006(3):2 2 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阶段。同时,改革开 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中国官方已向世行确认,2006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 1740 美元(约 13900 元人民币) 。1这表明人们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2)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选择的盲目,使得需求结构不合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需求时受传统观念影响严重,认为读高职高专都是学习不 好的学生没有选择的选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蜂拥而上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 有的学生复读几年也不读专科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都认为只要有机会读那些所谓 热门专业和高层次大学就要尽量读。家长们只想自己的子女读名牌大学可以光宗耀 祖,而根本没有考虑或没有意识到高等教育需求结构的问题。对高等教育盲目的需 求不仅不会给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有限的个人资产 不充分利用和稀缺教育资源的浪费。 (3) 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形式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2005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 21。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 得很多问题凸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就是要不断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满足国家和个人 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 阿什比在他的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中曾经说过 “取消天才教育的办法, 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建立多种不同的标准,并且要防止扩大因受不同教育而造成的 彼此在社会地位上的差距。 ” 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形 式逐渐丰富,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也是满足 人们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关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人们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对高等教育形式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因此,发展多元 化的高等教育形式才能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4) 预期收益最大化原则 从宏观讲,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对高等教育资源尽可能地最优化 1 2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43 3 分配使其最大化地得到利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这 更要求从宏观上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层次、规模从而引导高等教育个人合理 需求。 从微观讲,作为社会经济人追求收益最大化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把接受高等教 育看作一项投资,那么如何使这项投资收益最大化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对所接 受的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做出理性的抉择是每个有高等教育需求的个人必须面对的 问题。这里就不得不涉及到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研究有其产生的 社会背景和各种条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每个高等教育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个人都应该珍惜这种稀缺的教育资源并使这种 资源不仅对个人而且对社会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人们需要建立合理的高等 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使得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结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最大 限度地吻合,与我国产业结构相协调。这样既可以保证个人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又可 以保证国家社会的利益最大化实现。 1.1.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我国研究高等教育个人需求起步较晚,因此,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体系还很不 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有关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方面的研究更少,而高等 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研究是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 合理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不仅是个人对高等教育理性需求的表现,有利于最大 化地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 而且也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因此, 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理性地进行高等教育需 求,使有限的个人财力和高等教育资源都达到最优化利用。 通过本研究能够使人们提高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意识。在个人进行高 等教育需求时要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效的高等教育层次和类 4 型。这样才能使个人和社会都能从高等教育中得到最大利益。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 是十分稀缺的,合理和有效的利用高等教育资源 2) 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供给和需求更加 合理,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并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基本 吻合。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的供给 和需求相对平衡,使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符合社会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只有 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尽可能达成一致时,各种资源配置才会优化,各方利 益才能达到最大化。 3) 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 理论范式,进一步拓展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理论范畴。 前面已经提到过我国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很多,但这些研究仅限于对高等教 育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这一类研究并没有形成较完整的 理论体系。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方面的研究颇少。这是我国高等教 育需求研究领域的一大缺憾。因此,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 个人需求的理论范式,并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研究领域的理论范畴。 另外,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还在于个人和社会对 高等教育需求结构的不一致不仅使高等教育资源不能达到最大化利用,而且还使得 人才供求结构失衡造成大学生失业,最终造成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同 时,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结构的不一致还会使受教育者个人预期收益降低给 个人带来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学生失业不仅给社会带来人才资源的浪费还使 得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蒙受很大的损失,这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 素,当这种不稳定因素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很可能造成社会动荡。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教育大辞典中对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定义是,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 5 和物质需要, 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 这种教育的个人需求受个人充实的欲望、 就业与收入的选择、 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从宏观来看, 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1在王培根的高等教育经济学 一书中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也给出一个定义,即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为了 增进知识技能并在未来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 力的需要。个人在充分考虑到多种约束情况下,对高等教育可以做出的意愿选择。 2而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因此, 本人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 了自己的界定。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结构包括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层次结构和需求类 型结构。前者指个人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和学校层次需求的合理比例和组合,后者 指个人对高等教育各专业和以某专业见长的专业院校的需求比例和组合。 另外,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对象除 了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中生外, 还包括职业高中生、 相当高中水平的技工学校的学生、 一些中专学生和一部分成年人都对高等教育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个 人需求。而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是主要以高中学生和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历 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占了很大的比例,做出了巨大贡 献。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普通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进行研究。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在教育经济学领域有关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主要运用人力资本理论、消费者 效用最大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假设个人根据教育的未来收益选择适宜的教育水平 与类型,其中教育收益率是人力资本需求模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传统的消费者效 用最大化需求模型中家庭收入/购买力、产品/服务的价格、替代品及其价格,以及 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有研究将家庭收入外的家庭背景(父母职 业、受教育程度等) 、学生个人特点(性别、种族、学习能力等)因素作为影响学 生个人偏好的因素。近年来,不少有关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都将教育的投资性与消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89 2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3 6 费性相结合,需求模型中,包括预期收益率、机会成本、现实收入、高等教育的价 格(成本)等因素。 1 1) 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因素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国外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以分析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因素的为最多。一般 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数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或做出政策建 议。不过各研究的研究目的或角度不同则研究方法和侧重点就不同,所以得出的结 论也就不尽相同。例如,在 jackson, gregory a.; weathersby, george b.的一 项研究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回顾与对近期研究的分析中指出学费和学生成绩刺 激注册人数增加而学生资助对注册人数的影响较低。但大部分的相关研究都认为学 生资助水平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有显著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chang 和 hsing(1996)的研究分析了人居均可支配收入、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 间接成本)对私立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发现从短期看私立高等教育学费的需求弹 性不大, 但是从长期趋势而言则表现出相当大学费需求弹性。 quinn 和 price (1998) 用加入消费因素的人力资本扩展模型分析了现时收入、预期的医生收入、价格、服 兵役和战争等因素对医学院需求的影响。发现学费、供给限制的影响是负面的,而 预期收入和当年毕业生人数则是正面的影响。结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对学生选择医学 院教育有较强的解释力,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则相对解释力较弱。不论哪种理 论的解释力强,大多数的研究还是集中从不同角度对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诸多因素 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哪几种因素对高等教育需求有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等结论。 在 sherman,daniel ronald 的博士论文不同教育机构形式决定的个人高等 教育需求的研究中对选择申请注册公立还是私立大学的高中生进行分析,并从理 论和经验两方面进行阐述。此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有高等教育需求并需要做出申请选 择的学生。消费者效能理论过去常在接受申请和资助的不确定性程度大小基础上建 立申请程序模型,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收集申请信息是为了使申请的效用最大化。这 篇论文以对高等教育需求研究的未来方向的讨论为结论。 1占盛丽,钟宇平.中国大陆高中生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实证研究.民办教育研究,2005(1):58 7 90 年代中后期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内市场机制的逐渐隐 入,中国国内也陆续出现对中国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首先是以香港中文大学教育 学院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运用两次大型的问卷调查即分别对中国北京、陕西、江苏、 湖北 90 所中学 10513 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北京、南京、西安三地 14 所不 同类型高校的 13511 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这两次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分 别对影响我国大陆学生包括高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各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需求,分 析了学生个人及其家庭支付费能力、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子女对高等教育选择 的影响、职业稳定偏好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以及教育投资风险对学生高 等教育需求的影响等等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比如,在 占盛丽,钟宇平的一项研究中国大陆高中生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实证研究中认 为民办教育在中国大陆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二级市场”地位,这是制约大陆高中 学生对民办教育需求的瓶颈。虽然处境不利群体对民办教育有较高的需求,但是由 于民办教育的学费高昂,处境不利群体的支付能力有限使得民办高等学校中农村生 源比例很低。钟宇平,陆根书在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 指出影响大学生选择高校的因素有五个:学生财政、学校学术地位与设施、获得信 息策略、专业及发展前景以及家庭与同学的压力。 国内的一个研究集体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学者,他们利用全国城市住 户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资料分析了高等教育预期成本、 预期收入、 家长受教育程度、 户主的户籍状况、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对居民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从 宏观上探讨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动力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 能,从宏观层面分析了高等教育个人需求旺盛的原因,并得出结论,高等教育所带 来的显著的个人收益和为个人的社会流动分工所提供的机会无疑是导致对高等教 育个人需求的重要源泉。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了高等教育私人需求的成本弹性,即不 同收入阶层的受教育者对私人教育成本变化的反应程度。还介绍了高等教育个人需 求的几个模型,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1 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代表性研究是刀福东的硕士论文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 1占盛丽,钟宇平.中国大陆高中生需求民办高等教育的实证研究.民办教育研究,2005(1):58 8 育需求研究 。此研究主要描述了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现状和特点,并 以傣族、汉族、哈尼族和景颇族的 1500 名高中学生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为研究样 本,分析了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意愿、支付能力、消费能力、最终接受 高等教育的机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基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傣 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经济因素,而是傣族自身的文化特 点、教育质量和生产模式等因素。要提高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必须从改 造傣族的文化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提高其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入手。 1 另外,王培根的高等教育经济学中也谈到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高 等教育对个人从事事业、前途、生活、职业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家庭与适龄青年往 往把高等教育需求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越是具有较高教育文化水准的人,对高等 教育的需求就越高。具体来说,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的天赋与智慧。 就业的需求。 教育成本与家庭及个人的经济条件与背景。 高等教育的预期报酬率和职业的需要。人们为了个人获得较高的收入和求得较高 职位或较高技术岗位,正是在回归报酬率刺激下接受高等教育的。 2 2) 从高等教育需求结构的角度研究 在 king,jonathan 的研究波多黎各的高等教育需求中,利用纵向数据对 三个波多黎各高等教育系统建立注册人数预测,测量机会成本和教育预期收益率并 检测市场分割进程,结论是各大学、学院不能互相替代。这表明研究者已经注意到 了各种形式不同的学院、大学在培养人才上有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人们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必然也应该是多样化、多层次、有结构的。 在mar a cubillo-pinilla, jos ;s nchez-herrera, joaquin; p rez-aguir, waldo 的一项研究从电信工程专业角度看:高等教育选择期望的影响中对选择电 信工程专业学习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尤其是已经有很多有关代际期望影响 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以 701 位电信工程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没有 明确职业方向的同学与那些希望更容易找到工作、希望得到高收入和有较高社会地 1刀福东.傣族中学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04:1 2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3 9 位的同学相比,与选择电信专业学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即有无职业方向与选择专 业有显著相关。 1这是一篇有关高等教育个人需求专业选择方面的一项研究。 这种专 业需求是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另外,钟宇平,雷万鹏的另一 项研究风险偏好对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高中生对农业、林业 和师范院校需求为例中得出结论:高中生职业稳定偏好对学生选择农业、林业和 师范院校产生显著性影响。个人风险偏好可以解释理工专业人才短缺和人文类人才 过剩现象。当然家庭收入水平对个人高等教育水平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一篇研究关 于某因素对高中生选择某一类高等教育学校的影响。 3) 高等教育个人与社会之间需求的矛盾研究 我国研究高等教育个人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的文章并不多。 聂会平, 王培根 浅 析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一文从国家和个人对高校需求两种不同层面需求的影响因素 来分析引发学生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矛盾从阐明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 办法。朱新生的论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一文从社会价值、现实 意义、社会需求多样化等角度探讨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需求,并提出职业技术教育 的个人需求:提升人的求职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人们需要优质的职业技术教 育。从本质上说两个需求应保持一致,但在实践中却经常呈现矛盾,在调节矛盾中 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张劲英在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与化解对策一文中讲到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展,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凸显。造成这种矛盾 的制度、社会原因是脱离市场需求的大规模扩张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膨胀机 制。为此,必须考虑社会就业机会,调整高等教育本身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透 明度,同时扩大院校自主权,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马永霞,范先佐在高等教育 需求主体间的冲突与化解一文提到高等教育服务是高等教育产品的一种形式,具 有个人和社会二元结构性主体需求的特征。这种二元主体需求缘于不同的利益群体 对高等教育产品追求的不同目的,也是高等教育产品的特殊性所造成的。由此,解 决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仅仅依靠市场调节一种方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市场与政府组 合的调控机制。 1 mar a cubillo-pinilla, jos s nchez-herrera, joaquin p rez-aguir, waldo.the influence of aspirations on higher education choice: a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ug2006, vol. 31 issue 4, p459-469 10 4) 从其他角度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研究 在陈宏军、江若尘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分析与高等教育需求类型关系 的诠释一文中作者又从需求的定义入手演绎高等教育的定义、特征,进而对高等 教育个人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从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特点、高等教育的 个人需求类型、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等几方面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 进行了解析,最后还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曾满超,薛伯英等译的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中对高等教育需求方面也涉及 到一些知名学者的研究。初等、中等和高等院校入学率的明显变化,可以用个人教 育投资的持续高收益来令人满意地加以解释。罗伯特.坎贝尔和巴里.n.西格尔是试 图估算美国高等教育需求函数的先行者。不仅在学生选择学校教育方面,而且在选 择某一类型和某种质量的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 家庭背景和早期认知能力是同学校教育的类型而不是同学校教育的数量相互 影响的。费格林德对他的研究成果所作的概括是“教育的利益被家庭背景优越的人 最充分地利用了。要是没有家庭和儿童保育资源方面的某种平等,教育制度将支起 一种分类器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某种社会环境中所取得成功常常被用来证明 未来获得不同的而有更优厚的待遇是合情合理的。 ” 1 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国外此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利于 我们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借鉴国外有关此类研究所采用的先进 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国外的有关文献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文 章大多偏重实证研究,对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各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对 本人研究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作用。但是这些研究 比较偏重于对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分析。这些文献仅限于对高等教育的某 个层面或某类型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进行研究分析而涉及整个普通高等教育层次 类型的个人需求结构方面的研究还是个空白点。 另外, 我国国内研究教育需求和 “择 校”问题大都是研究中小学生的教育选择对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研究相当困乏。有 学者从社会分层的角度透视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这是从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出发 1曾满超,薛伯英,曲恒昌,崔维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8-203 11 的。 1本研究将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现状描述, 进一步分析这种 需求结构现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 理论分析并探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路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本研究总的思路是:本研究分别从绪论部分现状及成因分析理论研究 部分优化途径研究部分政策性建议结论部分,共六大块来展开分析。 通过叙述并分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从而为探讨我国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的理论奠定基础,并进一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个人需求 结构优化的路径。 1.4.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通过查找各种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吸取其宝贵经验,并找出其不足之 处。通过文献研究可以使研究者在本研究领域内找到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自己在本研 究领域的坐标。本人试图把本领域研究的不足进行一点补充和完善从而使高等教育 个人需求这一研究领域更充实,这是本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 统计研究法 通过查阅我国教育统计年鉴和搜集相关资料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报考 人数、招生人数、录取人数等数据进行计算统计,为本文提供一些数据论据。 1贺慧.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谈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煤炭高等教育,2005(6):25-27 12 2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规模与结构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规模与结构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巨 大的发展。 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学历人才需求十分旺盛。 这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普通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支付能力。因此,个人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高 涨。为了满足对普通高等教育旺盛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从 1999 年开始,我国 加快了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步伐。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5%, 提前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到 2005 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 学率达到 21%。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并不意味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下 降而是意味着普通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正因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迅速,这就使得有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人们可以有多元化的选择。这种多元化的选 择如果没有得到有序的、合理的指导,那么,很容易造成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 求的紊乱,结构的不合理。目前,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正面临着这样的困 境,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结构优化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状况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表示,即高考的报考人数和 高校的招生人数。高考报考人数是一个反映个人(高中生)对高等教育需求多少的 指标。高校招生数则是一个反映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供给情况的指标。两个指标之间 的反差则是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突出表现。 13 表 2-1 1999 年-2005 年我国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情况 表 2-1 1999 年-2005 年我国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情况 年份 高中入学新生 (百万) 高中毕业生 (百 万) 报考人数 (参加 高考人数,百万) 高校招生人数 (百万) 1999 9.05 7.62 3.42 1.60 2000 9.11 8.01 3.88 2.21 2001 9.87 7.70 4.51 2.68 2002 11.81 7.99 5.71 3.21 2003 12.68 8.23 6.13 3.82 2004 13.88 9.20 7.23 4.47 2005 15.33 10.92 8.67 5.04 资料来源:2000-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所得 从表 2-1 可以得出 1999 年到 2005 年全国高中毕业生中分别有 44.9%,48.4%, 58.6%,71.5%,74.5%,78.6%,79.4%的高中生有高等教育需求。个人的这种高等 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加,而高校却仅能为这些有高等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 46.8%, 57.0%,59.4%,56.2%,62.3%,61.8%,54.8%的供给。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高中 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一直有较高的需求,但是从 2004 年开始高校所能满足的个人高 等教育需求能力就已经开始下降了。当然并不是国家或者高校对人们旺盛的高等教 育需求视而不见,而是我国高校从 1999 年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扩招,到 2002 年这 种扩招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高校应该也十分有必要寻找一个调整期来消化几年来 的规模扩招给高校带来的一些不良效应。因此,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国高校的扩招 能力仍将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 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将进一步严峻化。 如果表 2-1 仅仅从宏观上反映了高中生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状况的话,那么表 2-2 则反映了 大学生对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由于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给 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很多大学毕业生又开始了对更高 层次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14 表 2-2 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和硕士生报考及招生人数(1998-2006) 单位:万人 表 2-2 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和硕士生报考及招生人数(1998-2006) 单位:万人 年 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本专科 毕业生 人数 82.98 84.76 94.98 103.63133.73187.75280 340 413 报考硕 士总人 数 27.4 31.9 39.2 46 62.4 79.7 94.51 117.2 120 硕士招 生人数 5.76 7.23 10.3 13.13 16.43 22.02 33 31.6 34.4 资料来源:汪红梅.“就业难”与“考研热”现象的经济学解释.教育改革与管理 研究生教育研究,2006(1):52 现在“考研热”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状态。各高校不断扩招研究生但是仍无法满 足广大考生的需求。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 1998 年 5.76 万人到 2005 年的 31.6 万人,整整扩招了 25.84 万人,招生人数翻了五倍左右。但是报考人数的增长趋势 更是夸张。从 1998 年的 27.4 万人报考,而 2006 年则有 120 万人报考。可见,我 国个人对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当然,这跟近几年本专科生找工作 难不无关系。但是,人们在进行高等教育需求时,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跟风。虽 然这几年本专科生找工作难,但并不意味着考研究生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进一步 深造是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就业压力,但每个人总还是要面对就业的。随着研究生的 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到时研究生的教育预期收益不一定会 高,还很有可能会下降。因此,个人在选择“考研”时一定要慎重。 表 2-3 1998 年、2003 年、2004 年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单位:%) 表 2-3 1998 年、2003 年、2004 年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单位:%) 年份 专科生(高职)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平均 1998 43.5 75.7 86.9 68.7 2003 30 60 80 56.7 2004 93 84 61 73 资料来源:张劲英.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与化解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3 从表 2-3 可以看出 1998 年的时候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还能达到 75.7%, 硕 士研究生的一次就业率还能达到 86.9%,平均一次就业率为 68.7%;而 2003 年专科 生的一次就业率仅有 30%,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也仅有 60%,平均一次就业率下降 15 到 56.7%。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越来越严峻。虽然 2004 年我国专科和本科 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所回升,但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却大幅下降,从表中数据也 可以看出, 人们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学历。 高学历也不一定就可以带来高收益。 因此, 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时一定要认真认识自己,全面收集信息,仔细分析形势, 理性地作出决定。否则,自己的盲目选择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和时间上的损失而 且还会使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 表 2-4 1998 年-2005 年我国普通高校供求状况 表 2-4 1998 年-2005 年我国普通高校供求状况 年 份 普通高中毕业生 数(万) 普通高校招生人 数(万) 普通高中生升学 率(%) 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 19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4年滨州无棣县润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及权属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6年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5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乐山中心支公司班子副职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市地产集团招聘项目管理会计招商策划人力资源等岗位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万州国有企业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RG病案首页填写培训课件
- 京瓷哲学的培训课件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11课《山地回忆》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过户免责协议合同书范本
- 2024年全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抵押担保资产管理合同范本
- 重症监护科口腔护理
- 2025年党纪法规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肿瘤医院提高肿瘤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品管圈PDC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