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doc_第1页
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doc_第2页
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doc_第3页
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doc_第4页
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压器试验之变压器绝缘电阻测试试验2试验警示围栏4组3标示牌2个4安全带2个5绝缘绳2根6低压验电笔1支7拆线工具2套8湿温度计1支9计算器1个10放电棒1支11现场原始计录本1本4)检查试品外壳,应可靠接地5)用绝缘操作杆带地线上去将被试设备放电6)放电后,拆除被试设备高压、中压、低压引线,其他检修人员撤离现场7)检查试品外观,清洁表面污垢8)试验现场周围装设试验围栏,必要时派专人看守9)接取电源,先测量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试验要求,电源线必须固定,防止突然断开,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动作。10)抄录铭牌,记录天气情况和和温、温度、安装位置、试验日期。(2)仪器的选择: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使用5000kV兆欧表2)测量有引出线的铁心及夹件的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3)测量套管末屏对地的绝缘电阻使用2500V兆欧表(3)接线图:将非被试绕组短路接地兆欧表的输出L端接被试品端,E端接地,G端接屏蔽,测量顺序为:1)低压对地及高压、中压(abc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2)中压对地及高压、低压(AmBmCmOm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3)高压对地及中压、低压(ABCO短路接兆欧表的输出L端)(4)接线步骤:1)检查兆欧表,将其水平放稳2)接通电源,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示应为“0”3)开路时,接通电源,应指“”4)断开电源,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地线连接5)兆欧表的高压端上接屏蔽连接线,及一端悬空,再次接通电源,指示应无明显差异。6)将高压侧A、B、C、O连接线短接起来,同理中压、低压短接7)将非测试绕组接地;先接接地端,后接被试品端8)将兆欧表接地;先接被试品接地端9)使用专用带屏蔽的绝缘护套线,一端接“L”,“G”接屏蔽,别一端接被试品的测量端10)接通电源,选择电压5000V,测试,放电,关闭(5)拆线步骤:1)断开仪器总电源2)对被试绕组放电3)拆除高压测量线及其他短接线4)拆除仪器端高压线,接地线5)拆放电棒试验注意事项:(1)测量绝缘同电阻时,对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的绕组用2500V绝缘电阻表,其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0M,1000V以下者用1000V绝缘电阻表。(2)为避免绕组上残余电荷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前或测量后均应将实测绕组与外壳短路充分放电,放电时间应不少于2min。(3)对于新投入或大修后的变压器,应充满合格油并静止一定时间,待气泡消除后方可进行试验。一般110kV及以上变压器应静止20h以上;3-10kV的变压器需静止5h以上。试验数据判断分析及常见问题:(1)范围:1)35kV及以上且4MVA及以上测量吸收比2)220kV及以上或120MVA及以上测量极化指数(2)周期:交接时:110kV及以上3年110kV以下6年大修前、后投运前必要时(3)试验要求及规程规定:1)绝缘电阻换算同一温度下,不低于产品出厂试验值或前一次试验值 的70%;2)吸收比在常温下不低于1.3;当R60s大于3000M时,吸收比可不做考核要求3)极化指数在常温下不低于1.5;当R60s大于10000M时,极化指数可不做考核要求;4)预试时可不测量极化指数;吸收比不合格时增加测量极化指数,二者之一满足要求即可。(4)说明:1)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2)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3)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值按下式按算R2=R11.5(t1+t2)/10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值。4)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5)封闭式电缆出线或GIS出线的变压器,电缆、GIS侧绕组可在中性点测量(5)测试数据异常原因和现场处理1)采用专用屏蔽型测试线2)外绝缘表面泄漏的影响。采取清扫、电吹风、屏蔽等措施,重新测试。空气温度不宜高于80%。3)残余电荷的影响,被试绕组接地并充分放电。4)温度的影响。必要时换算到同一温度下比较。5)检查测试线是否破损、断线等。调整测试线与非被试测绕组及接地部分的距离。6)兆欧表是否有故障,或更换兆欧表重新测量7)绝缘电阻偏低和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