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_第1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_第2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_第3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_第4页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岩土工程专业论文)饱和土复杂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复杂的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的传播影响很大,可能引起地震地 面运动产生较大的放大或缩小,以及震害分布区域化。实测地震记录 和理论分析都表明,震害较重的场地,复杂局部场地的地震动比平坦 场地大。这说明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利 用解析解的方法对含饱和士复杂的局部场地的地震动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并通过数值计算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系列有益于理论和实践 昀研究成果。 l 、以b i o t 的两相饱和多孔介质动力方程为基础,利用波函数展开方 法,给出了含饱和土的复杂的局部场地对瑞雷波散射问题的一系列解 析解:( 1 ) 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沉积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问题的 解析解;( 2 ) 具有饱和土的充水河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问题的解 析解:( 3 ) 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层状谷地对平面瑞雷波的散射的解析 解。 2 、在解析解昭基础上,绘出算倒,研究表明含饱和土鳃局部场地地 震动除了与场地的形状( 沉积谷的高宽比餐) 和入射波形式及特性( 入 射波频率) 有关外,还与饱和士的材料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揭 示了对于较软的饱和土场地,用单相弹性介质来模拟势必造成较大的 误差。 关键词: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复杂局部场地,地震波散射,解析解 瑞雷波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l r r e g i i l 缸s u 慨t o p o g r a p h y 蛐d 鲫l o g i c a lc 0 d 确汕sm a yh a v e s i l 面6 c 蛐te f 托do nt h e 枷p l i 丘c a 石锄o f i s m i c 舯u n d 瑚o t i o n 粕d g e 眦f a t ec o n c 伽心a t e dd a m a g et ob u n 曲ga n do t h e r 谢le 蟛n e 耐n g s 协l 咖r c s m 砸l ys e i s m i cr c 训s 强dt h r c t i c a l 孤a l v s i s 诅d i t et l l a tt h e e a r l l l q u d k em o t i 傩o f 池es i t ew h c f ct l i ec 盯l l i 讲i a :k cd i s 罄t c ri sm o r es e v e i e i sl a r 窖et h 蛆t l i c 胁o r 豫霉1 1 1 缸幽w h i c hi d i 锄把t l l a tl h ee 丘e c to ft h e c ) 玎叩l c xl o c a ls i | eo nt l i ee 缸t h q u a l 脚豳nc a n n o tb ei 毋1 0 f e d hn l i s t l l 鹤j s ,t h ee a r l h q 硇址e 瘁m m dm o l i 0 璐0 f1 0 c a l 面犯p 皿l a rs i t e sw i t hs 甜1 l 】阻t e d s o dw a si n v 鹤虹辱啦,db v 粕a l y s i sa n dm 堋剃c a ls i m 血t i ,矾das a j e so f r c 蜘l n sw e r co b a j 械 f i i s n y ,0 nt h cb a s i so fb 萤o td y n a m i c 也o o r y ,as e f i c so fa n a l y t i c a l s o l u t 如咀sf o rs c 绷垂c f i n go fp l a n cr a y l c i 馥w g v e sb ys a t 哪a t e d j ll o c a l i i r e 殍i l a r s i t cw e r cd e v e l o p e du s i n gf o 谢e 卜i k s s e ls e r i e s e x p a n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 1 ) 柚a i y t i c a ls o l u t i o 璐f o rs c a t t e 血go fp l a n er a y l e i g l lw a v e sb y a l l 嘶a lv a l l e y s 、) l ,i t i ls a t u r a t e ds o i ld e p o s i t s ;( 卸a l v t i c a ls o l u t j o 地f o r s c a n e 血g o fp l 姐e r a y l e j g hw a v c sb yc 而跚l a r - a r cl a y e r e dv a l k y s c o n s i s t i n go ft h ei l l t e r a c t i o nb e 押陀e nw a t 盯a n ds a t u r a t e ds o i ld e p o s i 住;( 3 ) d i f 陆虬t i o no fp l 矩er a y l e j 曲w 孙髑b yac i r c u l a r a r cl a v e r c da u v i a l v a l k y :姐a l y t i c a is o l u t i o n s t 幻训l y ,o nl h eb a o ft h e 柚a l v t i c a l 抽黼l sm e n d o 戚a :b 0 c a n d 也e 如幅确;a t i 蚰o nt h en a | u ma n dt i 豫p h y s i c dm e c :b a n i s ma f r t h l 啮l 汜 m o t i o i 毽0 ft h es 砒砒e ds o i ll o c a li f r e p 阻i 缸s i 峨t h en 啪e r i c a lr e s l l l 饵w 黜 西啪t oi l h 她t et h a tt h e 肿i l n dm o t i 蛐so ft h es a t u 穗l c ds o i l 脯 i r f e g l i l 盯s i t en o to l l l yd e p e n do t h cm m e n s i o n l e 辎仃e q u e n c yo ft h e i n c i d e n tw a v 髓,b u ta l s 0d e p e n d 嗨t l i es a t 瑚砒i o n 锄dp 0 1 0 s i t vo ft h e j l d e p i t s ,t h es | i 矗嘛s 锄dp 区s 湖,s 枷oo ft l l es o i i d s k d e t o n ,a n dt h e b 叭m d a r yc o n d i t i o n s a tt l l es 蜘et i n l c ,t h e f t 靴瞳删e ds o ns “e 锄b e s i n l u l a t e db ye l 枷c0 n e - p h a s e i i dm o d e l b vn i l i d - s 砷_ l r 砷e dp o r a 惦 m o d i am o d e l ,b u tt b cr e s l l l t so ft h c 罩o u n dm o d 衄b vt h et w om o d e l sw e r e g r e a td i 丘b r c n t k 卵w o r d s : f l u i ds a l l l f a t c dp o m u sm e d i 哪,c d m p l c xl o c a ls j t e , s c a n e i i go fs e i s m i cw a v e s ,a n a l y t i c a ls o l u 6 蛐,r a y l e i 业w a v e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研究背景 第一章绪论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将会有更多的建设项目在我国的西部进行:由于我国西部多数地处山 区,局部场地条件很复杂,建设项目难以避免这种复杂的局部场地情 况,同时很多地区位于高烈度地震区。这种复杂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 作用及其地震反应分析一直受地震工程和岩土地震工程界瞩目。所 以,对局部场地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将对瑞雷波入射到复杂场 地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研究。 场地反应问题作为地震工程学中的两大类波动问题之一,主要是 研究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本文所指的复杂的场地主要 考虑局部地质构造变化的影响( 它包括竖向变化与水平向变化) ,如 存在单层沉积河谷、充水河谷、层状河谷等等情况。局部场地条件对 域震波的传播影响很大,从而可能引起地震地面运动产生较大的放大 或缩小,以及震害分布区域化,这已经被大量的震害所证实。当今世 晃上,由于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影响而遭受巨大损失的地区当数墨西哥 城( s i n 曲,m e n a 和c a s t r o ,1 9 8 8 ) :1 9 8 5 年9 月1 9 日距墨西哥城4 0 0 公里以外的墨指根洲的海岸发生m s = 8 1 级的地震,墨西哥城遭受到严 重破坏,其震害程度不仅极大地超过周围地区,而且比震中区还严重。 这主要是由于该城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而造成的;墨西哥城坐落在一 个很深的盆形软粘土层上。长周期地震波和横向非均匀软土的相互作 用造成了长周期结构物的严重破坏。1 9 8 8 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 孙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平善,陈达生等,1 9 8 9 ) 中,处于柔软沉积盆地中的房屋建筑震害普 遍严重,此盆地中的烈度比盆地周围地区的烈度高2 度左右。1 9 7 6 年 唐山地震( 佟恩宠等,1 9 8 4 ) 中,在瓮地地区出现了许多的震害异常 区,这些盆地地区的震害分布特点是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房屋倒塌 率高,并在盆地中心形成了一个震害异常区。实测地震记录和理论分 析都表明,震害较重的场地,多为复杂局部场地,其地震动比平坦场 地大。这说明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局部复杂场地反应一方面是为已发生地震的地面运动的局部 放大或缩小以及空间变化等做出理论上的解释,另一方面是对将来地 震发生的时候,地面运动特征进行预测。此外对于大跨结构物的地震 反应,以及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中,场地反应的研究也 是前提。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分析或从工程应用上来说,复杂局部 场地动力反应的求解都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2 研究现状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局部地形对地震波 的散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颈的成果,建立了可用于一 些实际场地和地形分析的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局部地形和地质构造对 地震动的影响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复杂场地地震动的研究工作。 1 2 1 理论分析方法 研究复杂局部场地地震动的方法总体上分为两大类:理论分析方 法和模型试验方法。理论分析方法也可以称为数学方法,它通过对描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述问题机理的数学模型的计算分析来研究问题。而模型试验方法是一 种物理方法,它通过对物理模型的试验分析来研究问题。理论分析方 法又可以分为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 解析方法是最早用于研究波传播问题的方法,例如分类变量法, 积分变换法、复交函数法、波爵数展开法等。它适用于研究均匀、线 弹性介质中的波传播问题。在非均匀介质内波动问题的研究中,由于 实际的介质力学模型的复杂性,很难用解析方法分析。不规则地形和 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散射问题,可以查到的解析解为数有限,它们有: 平面s l l 波入射下二维半圆形凹陷场地( t r i f u n a c ,1 9 7 3 ) 和平面s h 波入射下二维半圆形沉积河谷场地( t r i f u n a c ,1 9 7 1 ) 、平面s h 波入 射下二维半椭圆形凹陷场地( w o n g 和t r i f u n a c ,1 9 7 4 a ) 和平面s h 波入射下二维半椭圆形沉积河谷场地( w o n g 和t r i f u n a c ,1 9 7 4 b ) , 平面s i l 波入射下二维圆弧形凹陷场地( y u a n 和l i a o ,1 9 9 5 ) 和平面 s h 波入射下二维圆弧形沉积河谷场地( t o d o v s k a 和l e e ,1 9 9 1 ) ; 平面p 波入射下二维圆弧形凹陷场地( c a o 和l e e ,1 9 9 0 ) ,平面s v 波入射下二维圆弧形凹谷场地( l e e 和c a o ,1 9 8 9 ) ,平面r a y l e i g h 波入射下二维圆弧形凹陷场地( t o d o r o v s k a 和l e e ,1 9 9 0 ) ,圆弧形 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p 波入射下的响应( 梁建文等,2 0 0 1 a ) ,圆弧形 层状沉积河谷地对入射平面p 波的散射解析解( 梁建文等,2 0 0 l b ) ; 三维半球形凹陷场地( l e e ,1 9 8 2 ) 和三维半球形沉积谷( l e e ,1 9 8 4 ) 对s h ,s v 和p 波入射时的散射解析解。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p 波 的散射( 李伟华,赵成刚2 0 0 3 ) 圆弧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 波 散射问题的解答( 李伟华,赵成刚2 0 0 2 ) 饱和土半空闻中圆柱形孔洞 对平面p 波的散射( 李伟华,赵成刚2 0 0 4 ) 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 3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w 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 李伟华,赵成刚2 0 0 4 ) 三维半球形凹陷饱 和土场地对平面p 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 董俊,赵成刚) 等。 1 2 旃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手段的不断 完善,分析局部地形和地质构造对地震动的影响的方法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力学模型也日趋完善。愠也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1 原则上讲,数值法可解决各种复杂场地的动力响应问题。而解析 方法在求解波动问题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对某些特殊问题求得精 确的解析解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1 ) 解析法可以定量或定性地分 析问题的本质和物理机制,对特殊地形在地震时场地反应能给出一个 直观的理解和解释,有着数值法无可替代的作用。( 2 ) 解析法可用来 检验数值方法的精度和收敛性。( 3 ) 波动方程的解析解的表达式可进 一步用于不规则边界的情况( t r i f u n a c ,1 9 7 3 ;e e n v a a i r i 和 t r i f u n a c ,1 9 8 8 a ,b ) 。因而为了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而将数值方法 和解柝方法结合起来的发展趋势值得重视。在发展数值方法时,必须 注意从解析方法吸取有用的观点、方法和研究结论。 2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复杂局部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中都假定场 地土为单相介质。而实际上场地土是一种由两相或者三相介质组成复 杂介质,尤其是河谷中的沉积层多为饱和土,是一种流固两相介质。 由于两相介质的动力特性远比单相固体介质复杂,因此在局部场地的 地震动特性的研究中把场地土视为单相介质,是一种简化的做法。显 然,采用两相介质模型比采用单相固体介质来研究饱和土的动力反应 更为合理,更能反应实际情况。 4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两相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自b i o t 将连续介 质力学应用于流体饱和多孔介质这一两相材料体系,建立流体饱和多 孔介质波传播理论以来,已经成为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振动以 及地球物理等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并成为土动力学与岩地 震工程的重要分支( 赵成刚等,1 9 9 8 ;黄茂松等,2 0 0 2 ) 。但对于两 相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在曲面上的折射与散射的研究目前尚不多 见( 徐长节等,1 9 9 7 ,1 9 9 8 ;胡亚元等,1 9 9 8 ) 。 3 鉴于实际的工程场地和地震波场的复杂性,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对 地震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目蘸理论分析中一般常考虑局部场地 的几何形状,如不同介质区的交界面、地表地形:介质的质量密度、 阻尼比;波动的传播速度、频率、介质刚度比等几种因素的影响。 1 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目前,用两相饱和多孔介质b i o t ( 1 9 5 6 ) 动力方程分析复杂的局部 场地或局部不规则场地问题仅限于p 波和w 波,对两相饱和介质条件 下的瑞雷波入射到复杂场地蛇情况还没有涉及到,瑞雷波是一种常见 的界面弹性波,是沿半无限弹性介质自由表面传播的偏振波。由l 瑞雷于1 8 8 7 年首先指出其存在而得名。地震学中称其为r 波或l 波。 在表层附近,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在离表面为o _ 2 个波长的深度 以下,其运动轨迹仍为椭圆,但运动方向与表层相反。在自由表面上, 质点沿表面法向的位移约为切向的1 5 倍。瑞雷波的波速与频率无关, 只与介质的弹性常数有关,为同介质中横波波速的o 8 6 2 o 9 5 5 倍。 在震中附近,不出现瑞雷波。从震源射出的纵波在离震源距离 为臼危砒? 碟后才形成瑞雷波。由震源射出的横波在离震源距离为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r 愚疆r 西后才形成瑞雷波。其中c l 为瑞雷波波速; 为震源深度; c l 、c :分别为纵波和横波波速。瑞雷波沿二维自由表面扩展,在距波 源较远处,其摧毁力比沿空问各方向扩展的纵波和横波大得多,因而 它是地震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1 3 1 含饱和土的复杂局部场地地震波散射闯题的解析解 本文将在b i o t 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 f o u r i e r - b e s s e l 级数展开法,得到下列各种情况下地震波散射问题的 解析解:( 1 ) 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沉积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闯题 的解析解:( 2 ) 具有饱和土的充水河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问题的 解析解:( 3 ) 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层状谷地对平面瑞雷波的散射的解 析解。 1 3 2 影响含饱和土的复杂局部场地地震动的因素研究 在解析解的基础上,给出算例,从硪究具有两相饱和介质沉积层 的复杂局部场地的地震动特性的本质和物理机制的入手,定性和定量 地研究入射波的波长,河谷的几何形状,沉积层的材料性质等因素对 考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情况下复杂的局部场地地震动特性的影响。找 出考虑两相饱和多孔介质情况下影响复杂局部场地条件地震响应的 主要因素。 1 4 本文研究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本文共分五章,研究了含饱和土的复杂局部场地瑞雷波散射问题 的解析解。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和现状;第二章中重点介绍了饱和 土中弹性波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建立解析解法将要使用的数学工具, 圆柱坐标系下的波函数的展开以及g r a f 加法公式;第三、四、五章 分别给出了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沉积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问题 的解析解、具有饱和土沉积层的充水河谷对平面瑞雷波散射问题的解 柝解,具有两相饱和多孔介质沉积层的层状谷地对平面瑞雷波的散射 的解析解,并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研究了影响含饱和土的复杂 局部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因素;最后给出结论与展望。 7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饱和土中弹性波的基本理论及波函数展开方法 b i o t 于1 9 5 6 年建立了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方程,为以后有 关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波动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b i o t 理论的实质 是将连续介质力学应用予流体饱和多孔介质这一两相材料体系,并分 别考虑了流体和固体骨架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运动。根据b i o t 理论,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在动荷载扰动下,会产生三种波:两种压缩波( 第 一压缩波p 。波和第二压缩波p 波) 和一种剪切波,每一种波都涉及 到固相和液相的耦合运动。第一压缩波和剪切波与单相弹性介质的压 缩波和剪切波类似,能量耗散小,波幅几乎没有衰减,在离扰动源很 远的地方仍能观测到,与之相反,第二压缩波固相与液相异相运动, 为耗散型波,波幅衰减快,只有在扰动源附近或不均匀界面散射时的 界面附近才能观测到。p l o n a ( 1 9 8 0 ) 通过试验验证了第二压缩波的 存在,从而证明了b i o t 动力理论的科学与合理性。 继b i o t 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 ( 详见赵成刚,1 9 9 8 ) ,一些学者还采用基于热力学公理的混台物理 论来研究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波( h s i e h 稷y e 臀,1 9 7 3 ;b 明e n ,1 9 7 8 ; p r e y o s t ,1 9 8 0 等) ,给出了与b i o t 理论一致的的动力方程( m e i 和 f o c a ,1 9 8 l ;李亮和赵成刚,2 0 0 3 ) ,实际上所有的这些研究都在一 定程度上证实了b i o t 理论的正确性,并促进了它的应用。目前b i o t 理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分析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波的传播、透射与反 射以及动力分析等问题。本章将b i o t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理论 以及波函数展开方法做简要的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1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弹性波的基本方程及其解 2 1 1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 考虑一流体饱和多孔介质( 由固体和流体组成) 系统,其体积以 单位体积的立方体代表。将应力张量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作用在该 立方体每一面的固体骨架部分的应力张量 巨至 另一部分是该立方体每一面上的流体部分的应力张量 ( 2 一1 ) 沪z , 其中:口一一印。刀为流体饱和多孔奔质的孔隙率:p 为作用于单位体 ( 2 3 ) 惭m陬盼 o o o o o o 拼 o o o o o 埘o o o o o 埘o o o 口o 曰0 o 0 p 口0 o 0 p a 0 o o o 胪m m 尬m m m 研k d b 耻k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式中k ,嘞,r 。,k 和z 。为固体骨架应力;r 。,r ,。,y f , r 。和r 。为固体骨架应变,s 为孔隙流体的体应变;一,m 尸p 和曰均 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弹性常数( 尸= 卅2 忉。 2 1 2 波动方程 为建立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方程,b i o t 理论假定: ( 1 ) 土骨架是理想弹性多孔连续介质,土颗粒可压缩; ( 2 ) 孔隙水可压缩,在土中流动服从广义d a r c y ( 达西) 定律: ( 3 ) 土体具有统计各向同性且均匀,其孔隙相互连通: ( 4 ) 孔隙尺寸远小于波长: ( 5 ) 不计温度等因素影响。 根据上述假定及应力应变关系,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平衡方程 可以表示为: v 2 口+ 啪+ k + 外( 所t 害z 害m 等一警) e z 咄, v 妇+ 叫。( 见z 軎+ 勉害) - 6 ( 詈一詈) c z a n , 式中n ,;p 。和p 。为动力质量系数,且 p l l = ( 1 一疗) 风+ p 4 ( 2 5 a ) p 镜。n p f + p 4 ( 2 5 b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n 2 = 一岛 ( 2 5 c ) 盯和扩分别为固体骨架和孔隙流体的位移向量;e 和s 分别为固体骨架 和孔隙流体的体积应变,e = d f v ,一枷;以和p ,分别为固体 骨架和孔隙流体的质量密度;成为描述流固两相耦合的附加质量密 度;厶为与渗流有关的系数,6 一卵,1 2 肚( 口为流体的绝对粘度,疗为 孔隙率,五为渗透系数) 。 2 1 3 波动方程的解 因为介质具有统计各向同性,压缩波和剪切波是不耦合的,他们 遵循独立的传播方程。由矢量分析理论可知,斯托克斯( s t o k e s ) 一 亥姆霍兹( h e l m h 0 1 t z ) 矢量分解定理为:任何一个足够平滑的矢量 场可以分解为无旋场和无散场两部分。由此固体骨架和孔隙流体的位 移矢量可以分解为 盯= g r a d 谚+ c u r l 妒 ( 2 6 8 ) 扩= g r a d 巾+ c u r l v ( 2 6 b ) 式中妒和妒分鄹为固体骨架部分的标量势函数和矢量势函数;垂和v 分别为流体部分的标量势函数和矢量势函数。 将式( 2 6 ) 代入式( 2 4 ) ,整理得到 ( 2 7 ) 娜 m 似 静 a一打a一打 曲 加一护知一舻 加 勉 + + 螂珈万 阳 纯 - i 呻 坤 凹 胛 + + ,誓 胛 卯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胛知咖鲁恤睾音静川) l 。呲睾慨睾曲知一哪 ( 2 _ 8 ) 妒。k ,y ,z k 。“,中。m k ,z k 一“ ( 2 9 a ) f ,兰妒b ,y ,z k 一“,譬一孽k _ y ,z k 一甜 ( 2 9 b ) 占v 十埘切孙+ 4 c v ;o( 2 1 0 ) 式中:占- j 璃一口2 ,c - n 一+ p 2 ,一2 n 2 口,d i 1 p 丝一p 矗 ( v 2 十磋j 蚺= o ( 户l ,2 ) ( 2 一1 1 ) k 4 杀泸1 ,2 ) ( 2 _ 1 2 为p 波波数,且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p 波波速。 z 焉 ( 2 1 3 ) 从式( 2 一1 1 ) 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存在两 种p 波。固体骨架部分的p 波势函数可以写为 庐一九+ 屯 ( 2 一1 4 ) 为确定流体部分p 波的势函数,把( 2 9 a ) 代入到式( 2 7 ) ,还可以 得到如下关系 m = 西1 + m 2 ;m 卉+ ,7 九 ( 2 一1 5 ) 其中 旷丝笔掣( 户l r 2 )( 2 _ 1 6 )灯f = ;一( 7 = 1 z , ( z l nj n 2 r p 胡。 、 把式( 2 9 b ) 代入式( 2 8 ) 中,并消去掣,可以得到固体骨架的s 波方程 其中: 2 + 瑶渺- o t 。旦( 户1 ,2 ) 9 吃 l3 ( 2 1 7 ) ( 2 一1 8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s 波波数,且 k = ( 2 1 9 ) 为s 波波速。同理,把式( 2 9 b ) 代入式( 2 8 ) 中可以得到流体 部分s 波的势函数: 其中 一御 啦:一盟 p 2 2 ( 2 2 0 ) ( 2 2 1 ) 2 2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势函数、位移和应力关系 前面给出了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和流体部分位移的势函 数表达以及应力应变关系,本节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平面应变问题, 进一步推导出位移和应力分别在直角坐标系和圆柱坐标系下的势函 数表达式。 2 2 1 直角坐标 由式( 2 6 ) 可以得到在直 14 北京交通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妻阱 圹薯+ ( 警) 以,套一( 詈) 驴套+ ( 詈) ( 2 2 2 a ) 已知位移,就可以通过位移与各应变分量的几何关系得到各应变 分量的势函数表示,进面由应力应变关系,可以求得各应力分量的势 函数表示 啊2 水帼阶哮h 割 k 。渺喁州割一叫剖 妒洲针睁割 d 罗( q r 扣2 , 钉 。 2 2 2 圆柱坐标 ( 2 2 4 b ) ( 2 2 4 c ) ( 2 2 5 ) 按照直角坐标与圆柱坐标系的变换关系,便可得到在圆柱坐标下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套+ 持) 驴孔刳一 坼。砉+ 手( 署) 2 孔鲁) 一( 詈) ”渺啦1 剀叫喜( 渤 嘞。套卜q 扣+ 孚( 誓+ 鲁】一埘砖( 等) 】 口。荟月扣锄 ( 2 2 9 ) 本篇以后的各章中都将用到以上的应力、位移与势函数的关系,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在这里做统一的说明,在以后的各章中将不再赘 述。 “吖 嚏簟 b a 一押 上, 吖 :i 嘶石 土产 堕枷1 一r ,研0 垃 :譬角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3b i o t 理论的有效性 b i o t 理论是以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假定材料是线弹性的。 然而,由于多孔材料的固体颗粒和孔隙之间是不连续的,所以连续介 质力学的宏观规律往往是不适用的。例如,当入射波长小到可以“感 觉到”孔隙的存在时,就会在孔隙表面形成散射,这样,b i o t 理论就 不适用了。孔隙流体服从广义阮r c y 定律是b i o t 理论的又一个假定, 如果入射波频率高于某一频率正时,流体在孔隙中的相对运动不属于 p o i s 叫i l l e 型流动。b i o t ( 1 9 5 6 ) 指出这一凝率与流体的运动粘滞系 数和孔隙的大小有关 曼 ( 2 3 0 ) 五。孑 。” 式中d 为孔隙直径;r 为孔隙流体的动粘滞度。当孔隙流体是水时f 1 3 1 0 一督s ,当庐1 0 一铀时,f = 1 0 4 h z ;当士2 l o 姗时,f = 2 5 h z 。 2 垂圆柱坐标及圆柱坐标系下波函数的展开 2 4 1 圆柱坐标 对圆柱坐标信,叩,z ) 而言,笛卡儿坐标( 五只z ) 与( 孝,叩,z ) 的变 换关系和度量因子如下: 变换关系 工+ 炒p + ” ( 2 3 1 a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度量因予 x 皇e 宇c o s 叩) ,= e 亭s i n 叩 z=z g 薛一g 口”一e ;吕口= l ( 2 3 2 ) 如设 - l n ,h 口,则可以得到我们所熟悉的变换关系和度量因子 上= ,c o s 口 ) _ ,s i n 口 z-z g ”= 1 ,g 册一,g ;1 在匮柱坐标系中,对各种不同的矢量微分算子有如下方程 ( 2 3 3 ) ( 2 3 4 ) v ,- + 詈珈+ 誓 c 。娟, v f 。掣+ 冬+ 拿 ( 2 _ 3 6 ) r a r,a 口把 、一 一糟一掣h 誓一钟+ 烈掣一针:, r la 口 赴 i l 七静i 。ri a r a 口i 。 v 2 , 导p 争+ 嘉+ 軎 c z s s , 2 4 2 圆柱坐标系下波函数的展开 本篇以后讨论的均是在圆柱坐标系下的平面应变问题,由此式( 2 9 ) 转化为 ( r ,日k 一“ , 西;垂( r ,学k 一“ ( 2 3 9 ) j 京交通失学疆七擎链浚文 妒省1 ;c ,( ,睁一科 , 掣燃v ( r ,8 k 一研 ( 2 4 0 ) 下蘸爨致波熬波貔方程 2 + 磕娩* o ( 2 4 1 ) 为镄,薄弱拄璧辕篆下渡瑟数瓣装嚣终鼓麓燮熬穷绍。 把戏( 2 3 8 ) 代入( 2 4 1 ) 中,得到 吾軎( ,爿幸奈+ 一。 e z 吨, 用分离变量法,取魂( ,- r ( r ) o 妒) ,则式( 2 4 2 ) 分蕊为 ,2 露8 十斌+ 驻0 2 一v 2 豫= 6 ( 2 4 3 ) 0 ”+ y 2 9 ,o( 2 4 4 ) 其牵v 为分离常数。漱予兔是单值涵数,医照8 妒) 应该是酸2 一海爨麓 的周期函数,这就决定了v 只能为镣数,即v 一一。此时方程( 2 4 3 ) 翡逶瓣霹努黎表暴兔繁一褰第二类妞夔数j 。 j ,窝k 魄力,蕺 第一和镲二类h a n k e l 函数h 啦,1 和h 乎佧。,) 的组合,即 显9 ) * 蠢# ,。瓯f ) + 魄转醛r ) ( 2 4 5 ) 或 显9 ,五嚣蕊。j r ) + 藏榉p k ,) ( 2 4 6 ) 式中 。以,五和瓯为任意恒量。具体选择那组解,即选择那一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类型的b e s s e l 函数取决于问题的物理性质。方程( 2 4 4 ) 的通解 为 o ( 口) 兰c ic o s 甩p + d ks i n n 口 ( 2 4 7 ) 式中c 和以为任意恒量。因此势函数 的解可以表示为如下函数的叠 加 ,( ,p ) 。薹b n ,n ( t n j r ) + 口n k ( 1 t j r ) l c 二a b 月口+ j 。i s i i i n 口) ( 2 4 8 ) 或 “咖) = 扣爿r ) + 酗 2 ) 心r ) l c 拶小叫) ( 2 删) 在上面的推导中略去了时间项e 。“,在本篇以后的论述中均略去此项。 由上可见,稳态波的势函数解答可以由以分离变量法得到的函数 j 。啦,) 和呶,) 或哪o ,l r ) 和一盹,) 以及c 口和s i n 口的组台构 成,这种方法构成了波函数展开法的基磕。 2 5g r a f 加法公式 本节将本文中多次用到的g r a f 公式的基本形式作一简要的介绍, 具体的推导过程可参阅相关的参考文献。 如图2 2 所示,图中各量的关系为 z 一c o s z - 石c o s 妒 ( 2 5 0 ) s i n z 一面s i n 妒 ( 2 5 1 ) j 索交懑大学疆学挝谂文 当矿一o 时妒一0 ,从而我们有 。f 妨倚茹 。:娶”留y m 妒) ;盖茹 e z s z , 式( 2 5 2 ) 称为g r a f 加法公式( w a t s o n ,1 9 6 2 ) 。当g 取j 。o ) 时 藿2 2 秘_ 薯f 翱法公式在建域主熬交换 此式恒成立;当g ( 耐敬月p 时则在缈t z 时成立,即适用与图( 2 2 ) 所示的以? 为半径的灏内壤。 式( 2 5 2 ) 可畿接应用于蕊2 2 所示域始内两个圆校坐标系 ( ,1 ,岛) 和( ,口) 之间的变换,q 为以。为圆心h 为半径的区域,令 石- t ,妒- 耳一嚷, z - 矗, 描, z - 8 ( 2 5 3 ) 由图2 2 中的嫩标关系,式( 2 5 0 ) ( 2 5 1 ) 恒满足,将式( 2 5 3 ) 入( 2 5 2 ) 有 2l 北京交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篇卜妒c r ) = c z 叫, 当c 。扛) 取i ,。时此式恒成立;当c 。 ) 取日? 缸) 时在q 域内成立。 式( 2 5 4 ) 可以进一步写为 巳c q , :篡 斗矿薹等州r ) 齄黑孓:乏:冀妊= c z s s , 特别地,当e 为h j l 0 ) 时 鲋篇卜r 聚叫蟋黑孓勰! :缸 c z 娟, 式中当门= 0 时= l ;当月l 时e = 2 。 2 6 小结 本章把b i o t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动力理论以及求解本文散射问 题所用的数学处理方法做了必要的介绍,包括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 方程的建立、方程的基本解、理论的有效性等。同时讨论了圆柱坐标 系下波函数展开方法的理论要点,并且还对在推导过程中多次用到的 g r a f 加法公式做了说明。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饱和土沉积谷场地对平面瑞雷波散射 在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影响的分析中,对沉积谷的研究 是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课题,但是由于波动问题的复杂性,关于沉积 盆地对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非常有限,且大多数针对s h 波,而对于p 波和s v 波入射问题只有近几年才给出一些解析解,李伟华( 2 0 0 3 ) 利用f o u r i e r b e s s e l 级数展开法给出了圆弧形沉积谷场地对平面p 波及卯波散射问题自嗵似级数解答,本章将给出瑞雷波入射的解。 3 1 波场模型 模型如图3 1 所示,为一镶嵌在半空间的圆弧形沉积河谷,采 用的直角坐标系( x ,y ) ,( _ ,) ,。) 和柱坐标系( ,q ) 以及地形的尺寸参数 均示于图中。圆弧界面的半宽度和深度分别为a 和矗,圆心在n 点, 半径为a l ,圆心到半空间表丽的距离为反河谷沉积层为流体饱和多 孔介质。半空间介质为单相弹性介质。单相弹性介质的材料参数由 l a m e 常数a ,口以及质量密度p 确定。对于平面应变闯题,在平面内 单相弹性介质中存在p 波和s v 波两种波,设入射波为瑞雷波: d j 箝:。 沉积层 o 半空间介质 v 图3 一l场地模型 23 北京交适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妒8 ( z ,y ) = 4e x p ( 石一心y ) 一j 功f 】 妒8 ( 工,y ) = 曰;e x p 【( f 七z 工一,) ,) 一i f 】 ( 3 一1 ) 其波长为如= 2 州t 。,七r ,叫为瑞雷波数,f 表示虚数单位,f 为时间 坐标。 这里,- j 虿j i ,一j 虿i i ,在下面的分析中将时间因子略去, 上式简化为 矿o ,y ) 一4 唧成一一y ) 】 缈8 ( y ) = 尽e x p ( 腩一一y ) ( 3 2 ) 由坐标之间的关系 y :嚣d ,群:兰种刚矧极坐标下的表斌 矿“,岛) t 4e x p ( 呶s 缸q 一c 晦嘎一匕 ) 妒。以,嚷) ;羼e 帮扣矾s 妯q 一s b 一唯1 1 ) ( 3 3 ) 由于瑞雷波是表面波,其自身已经满足应力边界自由条件,在半 空间不会有反射波产生。直角坐标系下,以波势函数表达的应力求解 公式如下: 协) 2 a v 2 庐+ 2 f 2 塑 i 缸妙 24 ( 3 4 ) 盟叻堕如 塑西堕西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将自由场的瑞雷波表达式代入上式,由边界条件 阱 0 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忙鬻 ( 3 5 ) ( 3 6 ) k ,厚一嘟 ( s 卅 此外,由单相介质中r a y l e i g h 方程: 阻4 痒露 ( 3 8 ) 其中c r 、t 、c 。分别表示r a y l e i g h 波及其s 波、p 波的波速。由一 般情形下与泊松比,有关,此处设场地为泊松体,即r o 2 5 ,由 以上r a y l e i 曲方程可得: = 3 2 边界条件 。一o 9 1 9 4 c ; ( 3 9 ) 问题的边界条件为半空间和沉积层表面的自由边界条件以及沉 积层与半空间交界面的连续条件。半空间为单相弹性介质,其表面的 自由边界条件为零应力边界条件: t 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当) ,= o 时,= 嗉一o ( 3 一l o a ) 沉积层为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假定表面透水,则沉积层表面的边界条 件为: 当y o 时略= 一矿,o ( 3 一l o b ) 上标s ,v 分别表示半空间和沉积层。 设半空间的弹性土层和沉积层交界面完全连接,列交界面连续条 件可表示为( d e r e s i e w i c z ,1 9 6 3 和h a j r a ,1 9 8 2 ) : ( 1 ) 沉积层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部分的法向位移与半空 间的单相弹性介质的法向位移连续,即: 当一口。时,“:= “; ( 3 1 l a ) ( 2 ) 沉积层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部分的切向位移与半空 闯的单相弹性介质的切向位移连续,即: 当一吒时,:- “; ( 3 一l l b ) ( 3 ) 沉积层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部分的法向应力和流体 部分的应力之和与半空间的单相弹性介质的法向应力连续,即: 当一口l 时,+ ,;, ( 3 一h c ) ( 4 ) 沉积层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部分的切向应力与半空 间的单相弹性介质的切向应力连续,即: 当一口l 时,喝- 喝 ( 3 一1 1 d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另外,还需要补充一个界面透水条件; 当界面不透水时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法向相对位移为零,即: 当;口。时,;一畔= o 当界面透水时,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流体部分的应力为零,即: 当一吒时,d ”一0 。 3 3 场地中的波场分析 3 3 1 自由场波函数的级数展开 r a y l e i g h 波的性质与s v 波在大于临界角入射的情况下产生反射 p 波相似,是沿y = 0 表面传播的纵向面波,其在半空间中其幅值随y 轴坐标的增加呈指数级衰减而趋于零,因此可以按照文献。“中那样展 开成如下的级数形式: 矿瓴,6 i ) = 蔓:) 如s n q + s m 鸣) 篇 妒g ,q ) 2 弘蚧艮由码+ 风o d s 鹏) 3 1 2 式中,。( 七。) ,j 。职。 ) 为第一类b e s s c l 函数。 对于给定的( 如 = 口。) 有 北京交遁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锄咄= 掣 爿q 一= 了三:兰去了以;,一。,其中 = 姑 4 一( ) ;专善妒4 ( - ,詈) 。s ( 警”) 。刀。, ) 专h 罟竹) d 。,。一d 0 - 掣 。m 一了:茇黔n 。,。一- ,其中, b 。h ) l 0 4 。币瓦石 ( ) 薯 ( ) 昌 3 3 2 半空间内散射波场 o = 0 一) 当存在沉积谷时,会因沉积谷的存在在 半空闯内产生散射波。这里我们采用一个半径 为口:,圆心在d 2 点的圆弧来模拟半空间表面。 ( 右图为引入大圆弧假定后的波场模型) 引入大圆弧假定后,半空间内散射波场 、tj、,t, 尼 库 耐一莉一 ,弋t 幽 、l,、lii, 耐一耐一 卜0 r 月 妒 缈 m 善m 善 ,一,一 一 t i j 刈i i 上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由于沉积交界面存在产生的p 波霞。( _ ,q ) 和s v 波妒,。( _ ,岛) 和由于 大圆弧近似假定而产生的散射p 波识:“,q ) 和s v 波哦:“,q ) 。它们的 f o u r i e r b e s s e l 级数形式如下: 丸1 ( ,l ,以) - 罗日。m ( t ,。1 x 4 :& c o s n 日1 + b ! s i n n 曲) 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