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低等级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关键技术.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目前,在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乡镇和行政 村的通公路率均达到9 5 以上。受到建设标准和道路基础设施的种种限制,农村公路,特别是低 等级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在农村公路建设和交通安全设计相关规范缺乏的情况下, 论文以江苏省公路交通科技项目“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标准研究”为依托,对农村 公路道路和交通流基本特征、交通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论文界定了所研究低等级农村公路的内涵,通过对已有国内外农村公路事故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根据低等级农村公路交通流运行特性和交通安全特征的现状调查结果, 总结农村公路需要解决的主要交通安全问题。 论文提出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改善流程。从明确研究对象、确定主要的交通安全问题、制定 改善方案和评价改善效果4 方面,建立交通安全改善的方法论体系。 论文从几何设计和交通安全设施设置2 个方面,研究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方法。在几何 设计方面,提出了低等级农村公路接入高等级公路的方法,包括建立接入道路层次关系模型、提 出合理的支路接入间距和设计坡度;针对路幅过窄或路侧无路肩的情况提出错车道的设置方法。 在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分别针对急弯、陡坡、公路街道化等从几何方面不容易进行改善的现象, 提出标志、标线、视线诱导设施和路侧防撞设施的设置方法并重点分析了交通静化设施在农村 公路中的应用。 最后,以江苏省泰州市的农村公路路段和交叉口作为改善对象,将论文提出的交通安全诊断 与改善方法应用于所选路段和交叉口。 关键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几何,交通安全设施 ab s t r a c t r u r a lh i g h w a yi sa n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h i g h w a yi nc h i n a t h es a f e t yo fl o w g r a d er u r a lh i g h w a yh a s g r a t e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s a f e t yo fw h o l eh i g h w a ys y s t e m t r a f f i ca c c i d e n tn u m b e ro fr u r a lh i g h w a y , w h i c h i si n c r e a s i n gy e a rb yy e a r , i sa b o u t8 0 o ft h ew h o l eh i g h w a ya c c i d e n tn u m b e r n o w a d a y s ,t h e e m p h a s i so ft r a f f i cs a f e t yi m p r o v e m e n ti se x p r e s s w a ya n da r t e r i a lh i g h w a y r e s e a r c ha b o u tr u r a l h i g h w a yi sl i m i t e d t h i sa r t i c l ea n a l y z e st h ef a c t o r si n f l u e n c i n gt r a f f i cs a f e t yo fr u r a lh i g h w a y , a n dp u t s f o r w a r dk e yt e c h n o l o g yo f t r a f f i cs a f e t yd e s i g n f i r s to fa l l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l o w g r a d er u r a lh i g h w a yi sd e f i n e d b ya n a l y z i n gt h er u r a lh i i g h w a y a c c i d e n td a t a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t h em a i nf a c t o r sc a u s i n ga c c i d e n t sa r es u m m a r i z e d a f t e rr e s e a r c h i n g o nt r a f f i cf l o w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r a f f i cs a f e t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u r a lh i i g h w a y , t h em a i nt r a f f i cs a f e t y p r o b l e m sn e e d e dt ob es o l v e da r es u m m a r i z e d s e c o n d ,t r a f f i cs a f e t yi m p r o v e m e n tp r o c e d u r eo fr u r a lh i g h w a yi sp r o p o s e d t h et r a f f i cs a f e t y i m p r o v e m e n tp r o c e d u r ec o n t a i n s4s t e p s :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d e f i n i t i o n ;m a i nt r a f f i cs a f e t yp r o b l e m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i m p r o v e m e n tm e t h o d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a n di m p r o v e m e n te f f e c te v a l u a t i o n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a i nt r a f f i cs a f e t yp r o b l e m so fr u r a lh i g h w a y , t r a f f i cs a f e t yi m p r o v e m e n td e s i g n m e t h o da b o u tg e o m e t r ya n dt r a f f i cs a f e t y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si sp u tf o r w a r d i ng e o m e t r y , s i g h td i s t a n c e i m p r o v e m e n tm e t h o di sp r o p o s e d ;b yu s i n ga c c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m a n u a l ,t h es a f e t yo fr u r a lh i g h w a y a c c e s s i n gh i g h g r a d eh i g h w a yi si m p r o v e d ;f o rn a r r o wr u r a lr o a d ,t h es e r i n gm e t h o do fr o a d w a yf o r p a s s i n gi ss t u d i e d f o rt r a f f i cs a f e t y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t h es e t t i n gm e t h o do f t r a f f i cs i g n ,m a r k i n g s ,a n ds o o ni ss t u d i e d ,i nw h i c h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r a f f i cc a l m i n g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i ss t u d ye m p h a s e s k e yw o r d s :r u r a lh i g h w a y , t r a f f i cs a f e t y , d e s i g n ,g e o m e t r y , t r a f f i cs a f e t y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l i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墨望至 e t期:竺! 乙哆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 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 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东 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二跹导师签名: 研究生签名:型导师签名:蝗日期: 第1 章绪论 i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1 章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的速度加快、通车里程增加,随之带来严重的公路 交通安全问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员数量超过1 0 万人,直 接经济损失近2 0 亿元,其中公路交通事故占了很人比例。 在已有的公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对行政等级较高的路段研究较多,如国省道等干线公路的交 通安全问题研究。行政等级较低的公路( 县乡道、村道,以下简称为农村公路) 由于交通流量较 小,或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交通安全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由于 交通安全设施缺乏,交通管理与控制手段单一,农村公路的各类交通事故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 来随着路面质量的提升和车速的提高,农村公路的恶性交通事故也呈现出上升态势,以江苏省为 例,2 0 0 7 年,江苏省农村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5 2 1 1 起,造成1 7 3 5 人死亡,分别占江苏全年道路 交通事故总数的2 8 7 和2 9 5 i i j l 2 儿引。因此,结合我国低等级农村公路的交通特征,借鉴国内外 已有的交通安全分析方法和改善措施,改善我国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状况成为当务之急。 从技术等级的角度考虑,农村公路中设计标准低( 三、四级) 的农村公路占有绝大部分,虽 然也有部分技术等级高的农村公路( 一、二级) ,但高等级的农村公路数量较少,设计中往往采用 一、二级干线公路的设计方法,其存在的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三、四级农村公路往往道路线性复 杂、开 j 多,许多路段穿越农田、水系,复杂的道路基本条件使得对其进行交通安全的改善极为 困难。再加上基层公路主管部门的经费不足和对交通安全问题的理解不深,使得在公路建设、运 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通安全隐患,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产生。 论文正是在上述考虑的基础上,拟对低等级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其 基本思路是在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农村公路的主要交通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 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适的交通安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并针对实际调查中较为普遍的安全 问题,从几何安全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提出可供操作性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农村公 路特别是低等级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1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2 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公路网叶i 和我国农村公路大致对应的部分一般称为县乡公路、地方公路、乡村公路或低 交通量公路。农村公路运输强度不大但数量众多。为分清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公路有效管 理,世界各囝都按照定的原则对公路网进行分级管理,但是4 i 同国家的分级标准是小同的。美 国按_ 行政区把公路划分为联邦资助公路系统、州公路系统和地方公路系统,按照功能又把公路 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其他很多国家按照行政分级原则把公路分为国道、省( 州、 邦) 道、县乡镇道路。 国外对于农村公路规划方面已经研究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美国联邦公路局编制的农村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地区交通计划1 4 1 给出了农村公路的定义、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农村公路的环境、经济性、 安全性等。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包括农村公路事故的原因和要素( 人、车、路、环境) 分析,农村公路线形与安全设施等方面,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2 0 0 1 年,肯塔基州交通中心通过分析该州的安全状况,得出双车道农村公路的死亡率显著高 于其他类型的道路,确定了需要调整线形与改建的路段,并对改善前后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变化 进行了对比分析【5 1 。 2 0 0 4 年,美国阿肯色州对堪萨斯事故报告系统巾的事故数据进行了分析,用几种统计建模方 法对事故严重性进行建模,并对事故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其中的关键因烈矾。 2 0 0 4 年,美国研究发现,道路几何设计的相关参数( 转角、道路等级) 和事故严重性有关。 在农村地区单车事故比两辆车的事故后果更为严重;路面潮湿的情况下,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较 低1 6 1 。 2 0 0 4 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交通研究中心详细分析了从1 9 9 7 年1 月1 日到2 0 0 1 年1 2 月 3 1 日农村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1 7 1 。 2 0 0 6 年,加拿大总结了农村公路的三种典型事故单车、交叉口和对向碰撞旧。 总之,国外农村公路的概念和分类与我国有所差别,对农村公路事故的研究较为详尽,对安 全设计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 1 2 2 国内研究概况 相较国外而言,国内事故数据欠缺,对于农村公路的研究丰要侧重于建设管理、绩效评价、 养护以及几何设计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2 0 0 6 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乡公路设项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采用项目管理的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通乡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9 1 。 2 0 0 7 年,粱国华、杨琦在“中国公路学报”上发表了“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 法”,从农村公路所体现的价值观角度推演出了延安市农村公路绩效评价指标体烈1 0 l 。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提出了农村公路路线、路基、路面、桥涵和设施的养 护政策与要求。 2 0 0 4 年,交通部公路司m 台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共分5 个部分: 包括总则、控制要素、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j :程及沿线设施、村镇道路,为农村 公路建设提供了依据l l l j 。 此外,国内许多省市都针对自身情况提出了农村公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如济宁市农 村公路改造,【程技术标准对于农村公路的路线、路基、路面和桥涵等做了相应规定:陕两省农 村公路路面技术标准论述了陕西省农村公路卡要的路面类型、推荐了典型的农村公路路面结构; 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计时旨导意见针对汀苏省农村公路在不同设计车速f 的路线、路基和路 面做了相应规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i l 引、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等均对农 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原则与规定。 以上成果对农村公路的设计提供了参照,但对交通安全方面考虑较少,国内对于农村公路交 通安全的研究辛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 第1 章绪论 2 0 0 5 年,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现有 农村公路状况的调查,制定出江苏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农村 公路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线形设计、视距与错车道的设计等1 1 3 】。 2 0 0 5 年,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适用性研究”基于目前农村公路的 交通安全现状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状况,提出了适用于农村公路的路侧防撞设施、交通标志、标 线、视线诱导设施、避险车道、减速带以及错车道等交通安全设施的选用型式与设置方法1 1 4 j 。 2 0 0 7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市农村地区交通安伞问题对策研究”对呼 和浩特市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体制、道路建设、车辆情况、交通安全状况以及各级政府对农村 交通安全问题的做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解决呼和浩特市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问题的措施 【1 5 j 。 总体看来,国内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线形、交通安全设施等个别交通安 全问题的改善对策,并无系统全面的研究。 1 3 研究内容 纵观国内外研究动态可以看出,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 的研究成果巾指导意见偏多,可供操作的安全设计方法较少,本文以低等级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 对交通安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 个方面: 1 3 1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要对农村公路进行安全设计,首先要分析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由于目前国内对农村公路的 定义尚不统一。论文首先对我国低等级农村公路的内涵进行说明,明确农村公路的设计车速、主 要车型等控制要素。 通过对农村公路的交通事故类型与特征分析,总结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安伞冈素,并在实地 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公路的交通流运行特征和交通安全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农村公路交通 安全的主要因素。 1 3 2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针对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缺乏方法论体系的问题,论文提出了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 计原则与安全设计方法,为农村公路安全设计提供方法论指导。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方法主要包括4 个方面。( 1 ) 明确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和专家座谈, 确定一定数量重点治理路段( 交叉口) ,明确区域重点解决的交通安全问题火类。( 2 ) 确定主要的 交通安全问题,针对系点治理路段( 交叉口) ,通过现状交通安全诊断确定丰要存在的交通安全问 题。( 3 ) 制定改善方案,针对重点治理的路段( 交叉口) 列出可能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并运用 系统 :程的相天方法,确定最终的改善方案。( 4 ) 评价改善效果,运用有无对比法评价目标路段 ( 交叉u ) 的改善效果。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3 农村公路几何安全改善 1 3 3 1 视距改善措施 农村公路的乱连、乱接、乱堆、乱占现象严重。道路两边的住户,随意与路连接,形成许多 不规则的小交叉路口,而这些小交叉路口的两边往往又堆有很多的杂料,形成视线盲区,有些路 段受山体、树木遮挡,视距得不到保证,这些交叉口与路段成为事故多发点,交通安全状况急需 改善。论文主要以农村公路路段、农村公路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的提出视距改善对策。 1 3 3 2 接入间距研究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随意接入干线公路现象严重,使得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受到很 大影响。论文拟采用接入管理技术( a c c e s sm a n a g e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 ) ,对农村公路的合理接入间距 进行研究,为提高主线车辆的运行车速、改善接入点处的交通安全状况提供依据。 1 3 3 3 错车道设置 由于农村公路车道数量少,路幅较窄,某些路段车辆会车困难,容易引发事故。论文针对农 村公路的会车问题,对错车道的设置条件与设置间距进行研究。 1 3 4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法 交通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无疑对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 很多农村公路由于受经济条件制约,往往缺乏基本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且在无统一标准的情况 下,交通安伞设施的设置也不尽合理,使得驾驶员在某些危险路段不能及早地做出j e 确判断、采 取得当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论文结合对农村公路的线形与交通流运行 特征的考虑,提出标志、标线、路侧防护设施、视线诱导设施以及交通静化设施在农村公路上合 理设置方法。 1 3 5 研究重点 根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研究的重点如下: ( 1 ) 鉴于农村公路道路特征复杂,如何从众多冈素中找到交通安全改善的主要因素为研究重 点。论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农村公路的事故特征,挖掘引发交通事故的道路特征,与现状调查结果 相结合,得出论文进行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 2 ) 同前针对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大多从提出改善措施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上升到方 法论的角度来指导整个交通安全设计。论文提出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法,从最初改善目标 的制定,到改善效果的对比评价,为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改善提供方法论依据。 ( 3 ) 农村公路随意接入主干道的现象严重,论文应用接入管理技术,对其接入条件与接入间 距给出相应的规定。 ( 4 ) 单车道错车困难的农村公路路段已有错车道的设置,但是设置形式多样,设置间距随意 性较大,设置方法无合理依据。论文从农村公路道路特征和驾驶行为 h 发,提i i ;错4 三道的设置条 4 第1 章绪论 件,并对设置间距建模求解。研究成果能够用于指导错车道的设置,具有创新性。 ( 5 ) 对于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除了传统交通安全的相关法设置方法,论文将交通 静化设施引入农村公路,针对其道路基本特征的特殊性提出不同类型静化设施的设置方法。 1 4 研究技术路线 论文拟采取以下研究步骤确保研究口标的顺利完成: 步骤l :通过阅读文献确定研究日标。 步骤2 :进行大量相关交通调查。 步骤3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步骤4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步骤5 :农村公路几何安全改善。 步骤6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法。 步骤7 :完成论文。 论文技术路线如图1 1 所示。 5 东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确定研究目标 士 实地调查 + 交通安全分析 , 叠匝墅匾 匝耍堕囹 吲图吲闰 闰闰圈| | hh 圈矧圜 图1 1 论文的技术路线 由于农村公路相关j 3 i ! 范缺乏,仅有的规范大都根据管理者的经验得到的,在具体设计中普遍 缺乏理论依据,如农村公路对高等级公路接入口j 距的确定、单车道公路错车道的设置i 口j 距的确定、 各种交通安伞设施的设置位置与设置条件等。因此,如何运用交通工程的相关理论与设计方法指 导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为具体交通安仝改善技术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论文的难点。 6 第2 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第2 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在对农村公路进行交通安全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影响其交通安全的因素进行全而分析。本章 首先界定了所研究低等级农村公路的类型,在分析农村公路的事故特性和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基础 上,得出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2 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 1 1 农村公路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六条:“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 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具 体划分标准南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1 1 6 1 1 1 7 1 1 1 8 1 1 1 9 1 1 2 0 1 。” 农村公路不是一个技术概念,主要为一个功能概念,因此不直接属于以上任何一个划分范围。 目前,农村公路的定义尚不统一,农村公路、乡村公路、通乡公路、通县公路、县际公路等并存, 不同的定义尽管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农村公路的某些功能特性,但很明显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存在 一定的交叉重叠,不利于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 如国家计委、交通部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中将县际公路和农村公路定义为, 县际公路一般是指连接相邻县与县之间的公路,包括经济干线、口岸公路和省际问公路,而农村 公路一般是指通乡( 镇) 、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 镇) 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 镇) ,以及连接乡 ( 镇) 与乡( 镇) 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 镇) 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甘肃省定义:农村公路包括县道和乡道。县道是指具有全县( 市) 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 城和县内主要乡( 镇) 、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 是指主要为乡( 镇) 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 镇) 之问 及乡( 镇) 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吉林省定义:乡村公路为通行人、兽力车、农用机械、农用车和少量汽车,主要是为乡村内 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和乡村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一般为乡、村通往邻近乡村、集镇和衔接公 路支、干线的短途运输线。 湖北省农村公路的定义是:包括乡道、通村公路以及部分县道。其中乡道和通村公路定义与 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中的定义相同。 青海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试行) 中将农村公路定义为县道和乡道。 从现有农村公路的定义可以看出,除狭义上的通村公路外,部分省份实际上将县道和乡道也 列入农村公路的范畴。论文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结合国家计委和交通部对农村公路的定义,认 为农村公路的行政等级应该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主要类型包括: ( 1 ) 县通乡公路,即由县城通达乡( 镇) 的公路; ( 2 ) 乡际公路,即连接乡( 镇) 与乡( 镇) 的公路;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3 )通村公路,即乡( 镇) 通达行政村和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 2 1 2 农村公路的控制要素 2 112 设计车辆 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是农村公路几何设计的重要控制因素,目前交通部建议设计交通量换算 采用小客乍为标准车型,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规定农村公路的设计车辆类型为小 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鉴于农村公路鞍式列车数量非常小,建议以小客车与载重汽车为设 计车型,其外廓尺寸的相关规定【2 1 1 1 2 2 l ,见表2 1 。 表2 1 农村公路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车辆类型总长( m )总宽( m )总高( m )前悬( m )轴距( m )后悬( i t i ) 小客车6i 8 2 0 83 81 4 载重汽车 1 22 541 56 54 2 1 1 3 设计车速 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基本要素,它是指在气象条件良好,能够充分发挥各项道路 设计要素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中等驾驶水平的驾驶人员能够保持顺适行车的速度。设计速度对确 定公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行车道的尺寸和数 目以及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根据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得到不同技术等级与不同类别农村公路设计速度, 见表2 - 2 。 表2 2 不同等级农村公路的设计车速及适用类别 公路等级适应的交通量( 辆日)设计行车速度( k m h )适宜农村公路类别 8 0 县通乡公路 二级公路5 0 0 0 1 5 0 0 0 6 0县通乡或乡际公路 4 0 乡际或通村公路 三级公路 2 0 0 0 6 0 0 0 3 0 乡际或通村公路 四级公路双车道: l 2 较低公路街道化、视距不良、路幅过窄、设施缺乏 碰撞事故 l 3很严重路侧障碍物影响、视距不良、设施缺乏 夜晚事故 l 3 严重 设施缺乏、设施反光性差 2 2 1 2 事故中道路使用者的特征 ( 1 )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公路事故的道路使片j 者中驾驶员和乘客占的比例最大,行人、自行 车和摩托车驾驶员的伤亡情况最为严重; ( 2 ) 6 0 岁以上的道路使用者在事故中占绝大部分。事故中的驾驶员大多年龄在2 5 3 9 之间。 驾驶员年龄低于2 5 岁的单车事故率( 不涉及行人) 最高,且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相反,多车事故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 3 ) 事故中的男性比女性多,且男性受伤比女性严重。对于除乘客之外的道路使用者群体中, 男性总是比女性多。 2 2 2 国内事故分析 2 2 2 1 事故特征 以广两某山区双车道公路为调研对象,对其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种交通事故形态分布 比例及各种事故形态下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如图2 2 所示。 1 0 2 $ 出0 镕奎女* * 矗 图2 - 2 事故形态比例及死亡人数百分比 从圈巾可咀看出,农村公路事战形态主要有尾随相撞( 追尾) 翻车、正面相撞、刮撞行人、 侧面相持、同向刮擦、对向刮捧、驶 路侧边沟( 共6 0 4 起- 占总数的8 7 6 6 ) 。存返甚占据绝 大部分事故形态比例的事敞中翻车、追尾、刮撞 ,人、正面栩撞所导致人员死亡所占比例越高。 对rj i 述十要的事故形春,分析j c 影响困累如r ,见表2 - 5 。 表2 - 5 广出山匡某双车进公路士要事故特扯 事故类别 比例 严重性影响凼素 追尾2 3 严重缺乏隈超碾建标志、视距不良,急弯、陡坡 翻车 1 8 报“重枧距不直、缺乏防护醴施、无路脂戟路肩 正肺相撞 1 1 严重路幅宽度不足、视距不良、设砖缺乏 剐撞行人似严晕税距不良、设施缺乏、公路街道化 侧面相撞慨 严重接入设计不合理,视距不良、设施缺乏 同向剥擦批较低路幅宽度不足、视距不良、设施缺乏 对向刮擦般路幅宽度不足、视距币晓、设施缺乏 驶入路侧边村 5 较低视距不良、缺乏防护设施、无路肩坎路肩 2 22 2 事蘸中道路使用者的特征 论文土蛰以刮掩行人事故为研究对象,对3 l 起j 0 捕事敞行人的年龄进行统计,与国外事故t l 道路使用者的特征棉近,拉脱6 0 岁以上的老年 所。比倒罐高,占 ,除老午人外 岁 的中、青年也占了 h 太部分,见豳 。 h 2 - 3 谢撞行人粤故- ,道路使用# 曲年龄分布 -叫l、iiii 东南 i 学住跑土 2 2 23 事故中车型的特征 将断面舆型的车型比例与事故车型比例进行对比见图2 4 和2 * 5 所示町阻看出比例较低 的大货午引发事故的比例最高,农用车( 拖拉机、三轮丰) 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阿2 4 典型断而各种车型比例罔2 5 事故军型比例 根据上述农村公路事放特征的分析初步得出导致农村公路事故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事故 数据欠缺,从仪有的事故资料分析影响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因素并不全而,需要对农村公路进行 现状调研,通过交通耕c 运行特性的分析总结影响农村公路变通安仝的国索。 2 3 农村公路现状交通调查分析 2 3 1 交通流运行特征分析 通过厨内外事故特征分忻,初步总结了影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论文通过实地谓查 对农村公路的交通漉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为后续堂通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依据。 论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对其周边的三级、网级县乡村道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获得交通 量、车型组成等相关参数如图2 6 、2 7 所示。 嗣2 - 6 实地观测空通量在不同路段p 的分布情况 。 暴商 幽2 7 低等级农村公路现状交通组成 从囤2 - 2 中町以看小,县道与乡道( 技术等级通常为3 级) 的空通帚较大,可以达到 2 5 0 - - 4 0 0 p c u h ,而村道( 技术等绒通常为4 绂) 的交通量较小,通常都不足5 0 p c u h ,结台圈2 - 3 中的相关数据可虬看山觅沧对丁县乡道还是村道,其车型组成都鞍为复杂,除了城市道路巾的 常规4 三型外,证包括大量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典型特征如下: ( i )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比例较高,一者总和几乎占丁整十道路交通组成的i m ( 2 ) 小客车- 有较大地重其中,县乡道的小客牟比例大于村道的比例 ( 3 ) 有一定比例的货车,且不同装载质量的盘车类型都占据了。定比例 ( 4 ) 存在定比例的拖拉机。 从交通量和车型组成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 ( ”土蝽与支路的变通量差别较大。由于支路的变通量较小,通常在与土踣的连接点小采用 交通控制方案,也使得主路车辆的驾驶员对支路上驶 的车辆关注程度小够。当支踏车辆突出驶 时容易引发j 路车辆的突然减速,导致冲突发生。 ( 2 ) 车犁组成过于复杂。摩托1 f 非帆动乍和拖拉机这些横向十扰较人的午拱占有较大比重, 不利于交通安全。当道路上的车流组成较为简单肘,车辆的运行特征通常致,此时事战垃生的 溉丰较小,当车型组成过j :复杂时,车辆之问的干扰增强且由f 车辆性能的差异,路段上超车 现象频繁发生,带米r 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农村公路存线形设计、交通立辛设施设置l :普遍存存不够合理的地订,加之驾驶 人员的专业素质通常较若+ 特剐是拖拉机驾驶员多是沿线农匠,对变通安伞的意识较为薄弱通 常在路段上“意掉头或变换车道。多种闻素的交叉综合使得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形式h 益严峻。 2 3 2 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农村公路受地理条件和道踏设汁标准的限制,毗灶建设资金、管理理念等多方嘶l n 祟帕影响 使得农村公路的室通安全问题h 益严峻,结台现场调研的情况,对其存在的t 要安全题进行连 一分析,为后续的空通宣伞改善提供依据,其一h 调矗结粜见表2 - 6 。 文霉制 裂 撼羁 悠 蜒辎 。 l l 密 恒 鄣 协 螺 餐 谜螂状 卜 j j 磺 埽 旧口业 强 廿 瀣一 枣 羁 娟 i 乙l 搿 螂 嘏粤 鲻 筮 划 辍察 态 畏 姗 匣 擐 爿 窨g0 识 鳎 努 垃碘o吲螋。 盛 型 硝 熙 瞅趔1 嘲|番越 瓤 垦 苌 哒 艮r辎蜊 蟹 蝌 蝗蕃 骚酃长 暴 烛 星 蠼 赵馥 橙枢一嚣 餐 宣 柑 魁 餐 匡 - 辎耧 博 密 烛。0 争 叫 蛰静-神 皿 埽 剐吲 蝗 一 蛘制测蠼拍 察 嚣 辎。 谴 文静魁 k 墨 。 非恃善 幕 跨粼昭 , 捌 g 趔 士 碗 忙 雾妹诞 h 趟 井 拍 s 划k 怠 雾瞎巽 密 翱 鼠 , 蜷 制 轺目 喀 篓瞧0 避 藩 蝼善 - = - 馁 蜒赛 露鼎榭瀣型柏 鲜 恹一 蛰 薹薹 渣囤柏晕蜷 爿 柱霸鲻暮 羽匹 以 :乓拳密杈蠖怕雹唇 静如星鄢蜷海旗轴 倒 靼理 娟 靼嘏瞰 爱。都 旺霉g冥留 料 薯五 静每 冥繇 娶上瞎测求嵌拍g 赵 垃娟n辎寒足s避静夏爨蜷瞰 怯娟荨k坷塔1 乓瓤瑙篷忙! 鹱5测哜姐固 叫 蜜;斟髯缸制匿堑 :, 划抖捌枷州晷喈 怔枣皆陋限晕忙塔晕忙胛器螳剐长 神黑巅 鬟 鬟 鬟鬟鬟螺聚羁 蠹团 1 1 1 日圜臣臣臣哥ii臣 测 ,- 、 g- n 一 蜊 n 卜寸 - n l 卜 采寸 0 0卜卜 髑寸 喧 制 留 卜 稻 求求求求求 众 耋霾 求求 鼙 求 霎蠢 交夏夏寂夏夏 夏夏 测 聂 限 限 限恫峡瞅限瞅抿 针 即 搀 蜜2萏妻 怔 蘸藩蝮寸o 心 磐鞋 器r鬈 o n n 似 罂 捌琶 榔 癸熬 k 仆 趣蟹 蜒 极 如 u 一 嗣 陋 nn 一 也 nn nn寸 寸 寸寸 舞 nn n nnnno o o o 一 寸 一一 一一 nn n n h c ,】 们 心 n n 寸i n 口r 、a o 砼 一 姆西树零葵酲整冬霉口曲僻 杈秘掣扑书隧扑k证长 从现场调查的结果可以看m ,视距不良、不合理的接 、路幅宽度过窄导致的锖车附难、交 通童夸设施的缺乏或设计的不合理是引发农村公路再娄变通安仝问魍f 的主要原因,下面对农村公 路的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2 32 1 视距 影响农村公路视距的丰要因素为急弯、陡坡与路侧障碍勒,三个因素单独存在或组台在起, 形成各种娄型的视距不良路段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空通室全如罔2 - 8 至2 - 1 3 。车辆在行经视 距不良路段时,檄易靛生侧滑、翻车、冲出路侧等变通事故。当视距不良瑚崇与窄路、路基高填 十等道路特征结合在起,更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 图2 8 急弯 h 2 i20 弯t j 路蜊障g 物h 2 13 急弯、陡坡与路侧障碍衔 嘲一鼍嘲一鼍羹卧r 2 32 2 接八 高等级公路两侧常有农村公路接入,由于农村公路设计水平低,牛辆从主路进入支路伴随有 驾驶彳为的改变,容易对其后车辆造成影响。接 点设计也昔遍存在的不台瑾的情况如接八坡 度大,接八点路面来拓宽,转角太小等也会影响主路交通安全。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公路的 接 土璺存在5 点交通安仝问题 ( 1 ) 由主路进 接 道路通常为下坡且许多接 道路坡度较大,见崮2 1 4 。 ( 2 ) 接八点支路侧有障碍物,髟啊视距,见图2 15 。 ( 3 ) 农村公路接入点的道路未拓宽且线性设计不台理车辆需要借助两侧土路肩进入丰路 见陶2 1 6 ( 4 ) 两条农村公路与同一主路的接入点距离太近,或对向接 ,对主路车斩c 干扰严重。 ( 5 ) 接入点处路丽破损严重,如圈2 1 7 。 留2 1 5 接 点路侧障碍物 闱2 16 接入点路面拓宽不足9 2 - 1 7 接八点路面破损严重 2 3 2 3 错车 雾 根据表2 - 3 可以看m 当取牟道农村公蹿路而宽6 5 或7 m 时可以满足时牟辆行驶;当双 车逋公路站面6 m 或单车逆5 m 宽时,r 4 借助州侧的土路肩错车如图2 1 8 所币。宴际调鸯发现, 许多乡际或通村公路长距离路幅狭窄,仪仃45 m 甚至币足4 m ,些通村公路两侧柯较多障碍 物,尤法利用路肩进行错4 ,见罔2 i9 埘曲牟辆错1 j 困难容易引发碰撞和刮擦事故。 鲞一泌。i _ 。妙 翻2 - 1 8 单芋道错车幽2 - 1 9 长距离路幅过窄 2 3 2 4 其他几何特征 农村公路除上述3 点几何特征井,还有许多其他特征,如路商突然变窄、长下坡、连续上下 坡等如图2 - 2 0 与2 - 2 1 所示。 图2 - 2 0 路幅突然变窄图2 - 2 1 连续l 下坡 4 三道宽度较宽时,车辆的行驶速度较高当路幅突然变窄或夺窄道口会牟容易引起车辆 突然减速,造成事故麓生。 2 3 25 设施 农村公路昔遍缺乏变通窭全设施。只有部分变通最较大、设计水平较高的叔车逆公路有中黄 线,其余则仪胄路面铺挫。部分农村公路接入点肯警h 桩和限载限速杯占,但设旌被遮挡现象严 重,如图2 2 2 与2 2 3 所示。部分窄路有提醒骂驶员提前减速的静化设施( 水滋墩) 但夜间或光 线昏暗的条件下难以看到,如图2 2 4 所示。 m 女 i 学住论i a 南面可看刊静示桩b 北面警示桩被谑措 图2 2 2 警示桩被灌木遮挡 2 4 小结 图2 2 3 行人过街标志被建挡图2 2 4 醉化琵掩 结合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变通流运行特征咀及空通宣仝特征的分析结粜,将口口农村公 路存在的主要变通安全问题总结如下见圉2 - 2 5 。其中,急弯、陡坡和路侧障碍物引发的视距小 良;路幅宽度不足、无路肩或软路肩引发的错车出难;咀及接入间距过小,接入点坡度陡等部届 于几何设计方面存在的问趣高路堤属于路侧险要,;i 发恶竹_ 变通睾故的原时主要是缺乏变通安 全设施如护栏、标志标线等:农村公路街道化为杵遍现象,十要事故类型为人车事故,其原因 为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组织与管理。为了便于后续改善方浊的研究皓文将农村公路 存在的主蔓堂通安仝问题归结为几何设计和变通安争设施2 个方面。 第2 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国外事故影响因素 国内事故影响因素现状调查交通安全问题 二壁匦匦二 ! 二麴麴匦二 ; 二壅匦匦 几何设计 交通安全 设施 表2 2 5 农村公路主要交通安全问题 1 9 第3 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第3 章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第2 章对农村公路进行了交通安全分析,得出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明 确了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原则、设计流程,通过总结交通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涉及的主要技术, 建立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的方法论体系,为后续具体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的研究奠定基础。 3 1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原则 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原则是农村公路进行交通安全设计的依据,论文首先针对农村公路提 出交通安全设计总则。其次,分别从几何和交通安全设施2 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设计原则。 3 1 1 交通安全设计总则 ( 1 ) 研究系统性。尽管不同地区的农村公路存在个体差异,但农村公路作为一个大系统,应 从其共性出发,全面、分步骤的进行交通安全设计。 ( 2 ) 技术可行性。将城市道路和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计中经过实践检验的、应用较为成熟 的技术应用于农村公路,保证技术具有代表性,且能适应农村公路的特征。 ( 3 ) 经济合理性。由于农村公路等级不高,相关管理部门不会动用过多的资金进行交通安全 改善,因此,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改善措施能否得以实施关键在于能否满足经济性要求。 ( 4 ) 可操作性。其一,选取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方面进行设计,忽略影响不大的因素。其 二,交通安全设计相关参数应易于测量,保证设计可以顺利进行。 ( 5 ) 措施多样性。在确定具体的改善措施之前,需要有多种方案进行必选。确保最终确定的 改善措施4 i 仅能较大程度的改善交通安全性,而且能满足费用、效益等多方面要求。 ( 6 ) 环境影响性。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府结合公路沿线交通条件、环境条件进行设 计,确保对所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小,并尽可能少的破坏道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居 民生活环境。 3 1 2 几何设计原则 ( 1 ) 人的因素。考虑农村公路驾驶员和行人的习惯、反应时问及对通行的需求。 ( 2 ) 物理要素。考虑地形、交叉口或路段周围地区的发展、交叉口连接道路或主路两侧接入 道路的交角以及许多其他环境因索。 ( 3 ) 经济因素。包括建设成本、邻近居民和商业用地以及能源消耗。 ( 4 ) 交通冈索。需要考虑农村公路是否靠近主要的国、省道干线公路,以及是否会分流部分 干线车流。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交义【j 的距离是否太近。 2 0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3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原则 ( 1 ) 全面性。充分考虑标志、标线、护栏、视线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护理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内民大护理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大专学医考试题及答案
- 办公楼宇租赁合同细节
- 人才招聘协议承诺函(6篇)
- 企业内部培训记录与效果评估
- 教育机构教学质量评估表教学成果展示版
- 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评价课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高一课程教案》
-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文化:大学建筑学教学教案》
- 新生儿医患沟通实务要点
- 旅行社地接合同协议书
- 中医失眠治疗
- 道路施工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 蜘蛛人作业培训
- 2025-2030中国纳米薄膜市场未来发展战略与需求潜力调查研究报告
- 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技术规范
- 外卖站长个人工作总结
- PDCA循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 大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 监控维修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