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风骨PPT课件.ppt_第1页
文心雕龙风骨PPT课件.ppt_第2页
文心雕龙风骨PPT课件.ppt_第3页
文心雕龙风骨PPT课件.ppt_第4页
文心雕龙风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文体论:,明诗以下二十篇,创作论:总术,神思论:神思、物色、熔裁、附会、隐秀,方法论:情采、事类、比兴、夸饰,声律论:声律、章句、丽辞、练字,批评论,作家论:养气、才略、程器风格论:体性、风骨、定势鉴赏论:知音、指瑕流变论:通变、时序,结语:序志,2,风骨篇的“风骨”一词,原是用于汉魏以来品评人物的词语,指人物的风神骨相。后来又用以绘画,刘勰借用这一用语来论述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其中“风”是对作品情感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骨”是对作品语言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风骨”即要求内容富有感染力,语言刚健挺拔。,3,一、讲“风”、“骨”的必要性,以及和作品情辞的关系。总的要求是:文辞要端直刚健,情感清明爽朗。二、讲文采和“风骨”的关系,强调作品要文采与“风骨”兼备,才是理想的作品。三、讲如何做到作品文采和“风骨”的统一。刘勰认为必须学习经书,同时也参考子书和史书,进而创作新意奇词,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4,第一部分,“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精爽,则文风清(一作生)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仙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5,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干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若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第二部分,6,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也多。岂空结奇字,纰谬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之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随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赞曰:情与气偕,辞其体并。文明以健,圭璋乃聘。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第三部分,7,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风冠其首:“六义”的次序按照毛诗序是风、赋、比、兴、雅、颂,风居首位。志:情志。气:个性、气质。符契:信约,指作品和志气一致。符,古代的凭信之物。契,约券。沉吟:低声吟咏。,8,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译文:诗经包括风、雅、颂三种体裁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排在第一位。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是感化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具体体现。所以,深感动人地叙述情怀,必须从有感化力量的“风”开始;反复沉吟地铺陈文辞,没有比注意“骨”更重要的了。,9,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生)焉。,形:指人的形体。气,气血之气。这句比喻风对文情即文章内容的重要。端直:端正有力。骏爽:明快爽朗。,10,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语言依存于骨骼一样的思想内容,就好象身体的支撑要靠着骨架子;作品中的感情,也包含着长风一般的力量,正如人的形骸里面运行着血气。要语言运用得准确不易,文章的骨骼才撑得起来;有充沛的感情气势,文章的风力才能清越骏发。,11,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丰藻:辞藻丰富。赡:富足。风骨不飞:风骨萎靡。振采失鲜:呈现的文采不鲜明。没有骨,用字浮泛不实,辞藻不鲜明;没有风,声律的讲求就显得软弱无力。刚健句: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征鸟:指鹰隼等猛禽。,12,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如果辞藻华瞻,但风骨萎靡,那么文采的呈现,便失却了它的鲜艳;声律的讲求,便显得软弱无力了。因此构思为文,布局谋篇,务必充实内在情感,涵养文气。风骨果然刚健,作品才能光辉灿烂,万古常新。它对文学创作的作用,正如高飞远扬的鸟儿之使用翅膀。,13,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析:考究、分析。结响凝:使声调有力。凝,是声调有力。滞:死板、呆滞。统:体统,条理。索莫:作“牵课”,即勉强。,14,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凡是骨髓凝炼的,语言的表达就必然精妙;风力深厚的,感情的抒发就必然显豁。文字锤炼,确切难移,声律安排,厚重而不壅滞,这就是风骨的功力了。如果内容贫乏,语言臃肿,驳杂不纯,没有中心,那就是没有骨骼的症候了;如果是文思不畅,感情枯竭,毫无生气,那就是没有风力的迹象了。,15,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仙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能鉴斯要,可以定文;兹术或违,无务繁采。,从前潘勖作册魏公九锡文,构词模拟经典文诰,在他的这篇文章面前,众多才人都为之搁笔而不敢再写,就是因为他的文章骨力峻峭挺拔。司马相如写的大人赋,称为飘飘然有凌云之气,富有文才而成为辞赋的典范,就是因为它感染人的风力强劲。如果能够借鉴这些要点,就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一味追求繁缛的文采,那将毫无益处。,16,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气:作家的秉性气质。强:强求,勉强。徐幹:东汉末期作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时有齐气”,因为他为人恬淡优柔,性近舒缓。刘桢:东汉末期作家。“有逸气”:曹丕与吴质书中说:“公幹(刘桢的字)有逸气,但未遒耳。”逸气,超逸的气质,在作品指高超的风格。逸,超越一般。孔氏卓卓:是刘桢评论孔融的一段话,其出处已不可考。孔氏,指孔融。卓卓,卓越,超出一般。性:特点、特性。,17,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论刘桢,则云“有逸气”。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所以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风格是以作家的秉性气质为主宰的,风格的或清或浊由于气质禀赋,不是勉强所能达到的。”所以他评论孔融,就说他“风格气质都很高妙”;评论徐幹,就说他“时常有齐园地方人舒缓的风格气质”;评论刘桢,就说他“有超逸的气质风格”。刘桢也说:“孔融很是杰出,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风格,他的文章妙处,几乎不可赶上。”这些评论,都是重视文章作者的气质禀赋的意思。,18,第二部分首论文气,从曹丕、刘桢等人的论述,说明“气”的重要。这个“气”,指作家的气质体现在作品之中而形成的文章特色,因此,和本篇所讲的“风”有着密切联系。,19,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若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翚:五彩的野鸡。翟:长尾的野鸡。翾翥:小飞。翥,飞举。鹰隼:都是凶猛善飞的禽鸟。鹰,老鹰。隼,又名鹘鸟。11翰:高。戾:到。12鸷:凶猛的禽鸟。翰林:翰墨之林,即文艺的园地。13藻耀:辞藻光彩闪耀,指有文采。高翔:高飞,指有风骨。此句指风骨和辞采相统一。14固:乃。,20,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若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野鸡具备了各种羽毛,却只能小飞百步那么远,那是因为它们的肌肉太丰满而力量不够。鹰隼没有华美的羽毛却能高飞到云天之际,那是因为它们的骨力强劲而气势猛厉。文章才力,也和这相仿。假如只有风骨而缺乏文采,那就像文艺园林中鹰隼之类凶猛的鸷鸟;只有文采而缺乏风骨,那就像五彩的野鸡在文艺的园林中乱窜,只有既有藻丽耀眼的羽毛而又能翱翔高飞的,才算得上是文章中的凤凰。,21,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也多。,熔铸、翔集:指文辞、文意熔炼采撷(喻取法)经史诸子之书。术:道路,方法。曲昭:详悉明白。孚甲:萌芽,指开始产生。黩:亵狎,不严肃,有浮滑意。练:熟练。跨:超越。略:省略。骛:追求。,22,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莩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也多。,至于依照经书的规范来熔铸提炼创作,吸取诸子史传创作的方法,洞彻通晓感情的变化,详尽明白文章的体制,然后才能像草木百果萌芽新生一样,创造新颖的文意,修饰不平常的文辞。明白了各种体制,那么才能做到文意虽新颖而符合体制的要求;通晓写作上的变化,那么才能做到文辞虽奇巧但并不违反严正的修辞手法。倘若骨力和文采还没有圆熟,有关驾驭风力言辞的方法还没有提炼,却要超越旧有的规范,好高骛远去追逐新的创作,虽然能够获得奇巧的文意,然而遭到失败的也很多,,23,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之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随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体:合乎体式。要:要点、要约。惟:独。明者弗授:明者,指深明创作方法的人,即神思所说“不能言鼎”的伊挚和“不能语斤”的轮扁一类人。,24,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之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随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尚书毕命里说:“言辞重在体察要领,不只是爱好奇异。”就是为了防止文风的伪滥。然而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各人都应当有自己所爱好的方法,所以会写作的人不必把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人,善学的人也不用去请教。于是,有的人习染华艳的习气,跟随侈靡的文风跑,流连在侈靡的文风中不知道回头。倘若能够确立正确的体式,使文辞鲜明而又刚健,那么可望风力清新爽朗,骨力高超峻拔,使整篇文章具有光彩。,25,1、“风”“风”的本义是指“气”空气流动成风。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比喻义。论人道德人格的感化力量: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儒家重德教,德教的根本目的是为政教服务,于是风成了政治教化的力量。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也,犹风之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再变而论文。大雅丞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艺术感染力量。诗大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6,2、“骨”骨相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禀命于天,则有表候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也。”陶弘景相经序:“相者,盖性命之著于形骨,吉凶之表于气貌。”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胡人”的名义说韩信:“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27,3、清谈中的“风骨”赏誉注引晋安帝纪:“王羲之风骨清举。”注引文章志:“羲之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也。”宋书武帝纪:“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轻诋载:“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注引说林:“范启云:韩康伯似肉鸭。”,28,清谈家的“风骨”,赋予了审美的性质,其含义是指一个人由一定的内在禀赋气质而生成的“长相容貌”(骨)和“神情风度”(风),理想的人物应当是“风清骨举”。明杨慎批点刘勰“风骨”云:“左氏论女色曰:美而艳。美犹骨也,艳犹风也。文章风骨兼全,如女色之美艳两致。”,29,“有些女子生来就有一种罕见的美,但是她的面目拘板地端方四正,却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她的动作也不秀气。这种女人也可以凭她的耀眼的光彩而引起惊赞,但是这种光彩却不能使任何人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而心跳动起来;她的美不能引起爱,而没有爱伴随着的美就没有生命,没有诗。”(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30,1、从内容与形式看:“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侃学生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详矣。窃复阐明其意曰: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之辞,惟前者始得文骨之辞,肥辞不与焉。”郭绍虞历代文论选:“风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的基本特征,在于明朗刚健,遒劲而有力,和索莫乏气,瘠义肥辞的文学是冰炭不相容的。”在同书陈子昂的“风骨”说明中说得更明晰:“风骨,就是健康的内容与生动有力的语言形式的统一。”,31,2、从中西比较的角度:风骨即壮美风格詹鍈文心雕龙风格学把刘勰的风骨看作与朗吉弩斯论崇高的“崇高体”相当。在朗吉弩斯看来,构成文辞崇高有五个条件或因素: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感情,修辞的技术,藻饰的技术,在前四个基础上形成的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32,3、风骨是文学创作总的要求:风骨篇举例说:“昔潘勖锡魏,思摹经典,群才韬笔,乃其骨髓峻也。相如仙赋,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33,蒋祖怡说:“刘勰的本意,风骨是对任何文章提出的统一要求,不论什么文章,都要求有风骨。但对于不同的文体,又有所侧重。析理精,是有骨之文的主要特征;述情显,是有风文章的主要特征。这就是说,对于说理文,骨的要求更为突出;对于赋颂(抒情文),则风的要求更为突出。”(文心雕龙论丛),34,风骨和风格有一定联系,却又有显著的区别。正如本篇的“赞”中所说:“情与气偕,辞共体并。”作为情与辞的最高要求的风骨,和作者的情志、个性是有其必然联系的,但风骨并不等于风格。因为风格指不同作家的个性在作品中形成的不同特色,风骨则是对一切作家作品的总的要求。,35,“夫翬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沈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文章才力,有似于此。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章)之鸣凤也。”,36,刘勰身处南朝的齐梁时期,他的风骨论,是针对晋宋以来文学创作中过分追求文采而忽于思想内容的倾向提出的。隋书文学传序:“(南北两朝),好尚不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坚贞,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辞,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