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光环境.ppt_第1页
第3章 光环境.ppt_第2页
第3章 光环境.ppt_第3页
第3章 光环境.ppt_第4页
第3章 光环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畜环境卫生学,第三章光环境,第一节概述,一、光的来源1.自然光(sunlight)家畜的光照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nm,其中人眼可见光的范围在380760nm之间,可见光谱中根据波长不同又可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波长小于380nm的是紫外线,波长大于760nm的是红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均是不可见光。在全部太阳辐射光中,红外线占5060,紫外线约占1%,其余部分是可见光。各种光的波长详见P46,表3-1。,波长越长,热增效应越大,所以红外线可以产生大量热。波长小于290nm的紫外线被大气臭氧层吸收,只有波长290380nm的紫外线才能达到地表。光谱成分随时间、纬度、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如短波随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冬季长波光增多,夏季短波光增多;一天内中午短波光较多,早晚长波光较多。,光照射在动物肌体上时,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穿入肌体组织内,只有被肌体组织吸收的部分才起作用。如紫外线几乎全部在表皮处被吸收;红外线随波长增加,透入组织的深度也逐渐增加,有的可深达数厘米。,2.人工光照(artificiallight)在现代畜牧生产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家畜生产性能和繁殖规律,在舍内安装电灯照明,或早晚补充照明,我们称为人工光照。人工光照的光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白炽灯,一种是日光灯。,二、光周期与光钝化1.光周期(photoperiod)光照时间运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性变化,我们称之为光的周期性,也称为光周期。一天24小时白昼交替循环。一年中冬至后日照时间渐长,到夏至为日照最长日;夏至后日照时间渐短,到冬至为日照最短日。光照变化比其他任何环境因素都有规律,因而许多动物机能也是随着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而变化的。,2.光钝化(photorefractivity)动物在持续的长光照下,会产生对光的不敏感现象,称为光钝化。光周期变化和光钝化作用可以调节动物的繁殖周期,以此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制繁殖,以保证下一个繁殖季节有更好的环境和体质。,三、光照强度光照强度通常以勒克斯(lx)为单位表示,是指1平方米面积上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的强度。而流明是表示光通量单位,是指以1坎德拉的光源为球心,1米为半径,其球面上的光通量即为1流明。,第二节可见光,可见光是太阳辐射中使人和动物产生光觉和视觉的部分。可见光对动物肌体的生理过程,尤其是生殖过程,产生一系列的重要影响。,一、可见光作用的机理可见光对动物的影响,一般是导致下丘脑兴奋,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对家畜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产生影响。就哺乳动物而言,光线照射在眼睛上,引起视网膜兴奋,并通过视神经将这一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后者又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对家禽而言,眼睛不是主要的,即使没有眼睛仍可引起反应。这是因为光线可穿过家禽头盖骨,经脑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兴奋,即所谓“视网膜外或脑感受器”。此外,光还可以通过视神经作用于松果腺,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后者经下丘脑影响垂体前叶。,见P50图3-2下丘脑兴奋分泌的释放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H)等,经下丘脑一垂体门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释放促激素,如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并释放生长激素(GH),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二、可见光对家畜的影响可见光从强度、波长(光色)和照射时间及其变化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和健康产生影响。1.光照强度对家畜的影响(1)生长发育鸡对可见光十分敏感,感觉阈很低,大量的资料表明,小鸡在弱光中能很好地生长,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鸡的啄癖和神经质,对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一般认为5Lx光照能剌激仔鸡最大生长,过弱的光照强度不但影响饲养管理工作,而且使鸡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母猪舍内的光照强度以60100Lx为宜,光照强度过小会使仔猪生长减慢,成活率降低;肥育猪则宜采用40Lx光饲养。,目前一般认为,弱光能使肥猪保持安静,减少活动,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光照强度小于5Lx,猪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过强的光照会引起肥猪兴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甲状腺素的分泌,提高代谢率,从而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率。,(2)产蛋光照强度对蛋鸡产蛋具有重要影响,据Morris研究,获得最大产蛋率,在饲槽水平高度至少应有10Lx照度。但可见光照强度在10Lx以上产蛋量增加很少。,(3)繁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有利于动物的繁殖活动。雄禽的性活动可能需要较强的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强度对小母猪性成熟具有重要影响,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45Lx,小母猪初情期提前3040天。,当光照强度从10Lx增加到100Lx,公猪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显著增加。低光照强度不利于母畜子宫发育。研究发现:在较黑暗环境中培育的猪子宫要比光亮环境中培育猪子宫重量少18%26%,睾丸重量少21%。,(4)行为光照强度也影响家畜的行为和生长发育。光照强度较低时,鸡群比较安静,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都比较高,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引起啄喙、啄趾啄肛和神经质。,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容易引起母鸡泄殖腔外翻。猪在照度为0.5Lx时,站立和活动时间较短睡眠和活动时间较长,随着照度强度增加,猪活动时间增加,休息时间缩短。,2.光的波长(光色)对家畜的影响医学上认为一般红光有充血作用,蓝光和绿光起镇静作用,黄色光和黄绿色对机体最舒适。但红光对家禽有明显镇静作用,能降低畜禽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减轻或制止鸡的啄癖、争斗,减少鸡活动量和采食时间。此外,在夜间或无窗鸡舍内捕鸡时,用红光照射,鸡不能迅速移动,很易捕捉。,3光照时间对家畜的影响(1)繁殖性能有些动物如:马、驴等动物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配种,而又有些动物如:绵羊和山羊等动物则在秋季日照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发情配种。我们将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情况下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长日照动物;将在光照时间逐渐缩短时发情配种的动物称为短日照动物。,长日照动物有马、驴、雪貂、浣熊、狐、野猪、野猫、野兔和一般食肉兽以及所有的鸟类。短日照动物有牛、绵羊、山羊、鹿和一般反刍动物。一些动物由于人类的长期驯化,其繁殖的季节性消失,如猪、兔,这些动物能常年发情配种繁殖。动物繁殖的季节性本身就说明光对家畜的繁殖具有深刻的影响。,一般而言,延长光照,有利于长日照动物繁殖活动。对于长日照动物的公畜,延长光照,可提高公畜的性欲,增加公畜的射精量,提高公畜精子密度,增强精子活力。例如,马在春夏长日照季节,精液质量最高,性行为反应最为明显。,将公鸡光照时间从12h/d延长到16h/d,射精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和精子活力均增加,畸形率和死精率则下降。延长光照,可促进长日照动物性腺发育,如延长光照,可诱发母马发情。持续光照,会使母猪发情期延长。,与长日照动物相反,延长光照,则抑制短日照动物繁殖活动。缩短光照可提高短日照公畜的繁殖力。如将绵羊光照时间从13h/d缩短到8h/d,公羊精子活力增加,进而提高母羊受胎率和产羔率。,(2)产蛋性能禽类对光照的刺激更为敏感,小母鸡在短光照尤其是逐渐缩短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延迟,在长光照尤其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的环境中性成熟提前。延长光照可使小母鸡性成熟提前,10h/d以下的光照,性成熟的日龄随光照时间缩短而延长。延长光照,母鸡产蛋率明显增加。,延长光照,可增加牛、羊和猪的产奶量。其主要原因是:一是长光照刺激了动物的采食活动,增加了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为提高产奶量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长光照促进了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调节体内能量和物质代谢,有利于乳汁生成。,(3)生长肥育和饲料利用率一般认为,光具有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24h的持续光照,无论强度如何,都能提高鸡生长速度。采用短周期间歇光照,可刺激肉用仔鸡消化系统发育,增加肉用仔鸡采食量,降低肉用仔鸡活动时间,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延长光照,有利于牛的生长,加快增重。,光照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饲料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家畜活动的能量消耗和体组织的增生三个方面。,第三节红外线和紫外线,一、红外线对家畜的作用红外线又称为“热射线”,红外线照射到动物体,其能量在被照射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中转变为热,引起温度升高(可达6摄氏度),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局部循环加强,组织营养和代谢得到改善光热效应。,1、红外线照射可提高仔畜成活率。在畜牧生产中,照射仔猪、雏鸡、羔羊和病畜,提高其成活率。常用红外线灯作为热源,不仅可以御寒,而且改善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生长发育,减少死亡,效果良好。2、红外线具有消炎镇痛作用。这是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的继发结果。血液循环旺盛,局部渗出物易被吸收清除,所以组织张力下降,肿胀自然减轻,这一反应被应用于医疗实践。,3、不良影响过度的红外线作用,可使热调节发生障碍。当过强的红外线作用于皮肤时,皮肤温度可升达40或更高,皮肤表面发生变性,甚至造成烧伤。,红光和红外线能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引起“日射病”。红外线长时间照在眼睛上,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体的温度升高,引起羞明、视觉模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因此,在夏季户外长时间放牧或使役时,应注意保其头部和眼睛。,二、紫外线对家畜的影响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这一现象称为红斑作用。2、杀菌作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决定于波长、辐射强度及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杀菌力最强的是253.7nm,波长愈短或愈长,杀菌力均减弱。,紫外线杀菌作用机理:是由于使细胞DNA即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影响了细菌的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引起核蛋白变性,照射剂量足够大时,可使蛋白凝固,细菌因此死亡。,3、抗佝偻病作用紫外线照射使动物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VD3,使植物和酵母中的麦角固醇转变为VD2。V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保证了骨骼的正常发育。当缺乏紫外线照射时,VD2、VD3的合成受阻,动物对Ca的吸收减少,引起骨钙化不全,幼畜出现佝偻病,成畜表现骨软症。,4、色素沉着作用色素沉着就是动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皮肤和被毛颜色变深的现象。皮肤的色素沉着,在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下均能发生,最强、最持久的色素沉着,发生在几种光谱同时作用时。,动物皮肤的基底有一种黑色素细胞,它能够产生和贮存黑色素。黑色素的合成产生需要一种酪氨酸酶,这种酶的活性可以被紫外线照射激活。紫外线照射在动物皮肤上,使酪氨酸酶的活性大大增加,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合成黑色素蛋白,使皮肤颜色变深。,5、增强免疫力和对传染病抵抗力紫外线的适量照射,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细胞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抗原性发生变化,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加补体和凝集素,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6、光照性眼炎与癌紫外线对眼睛过度照射时,可使结膜与角膜发生变化,经数小时后发生结膜炎与角膜炎,称光照性眼炎。临床表现为角膜损伤、眼红、烧灼痛、流泪、畏光,经数天后消失。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