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鼻窦应用解剖及生理,鼻的应用解剖,概述,一、外鼻:,1、外观:呈三梭形锥体状。,2、各部名称:鼻根、鼻尖、鼻梁、鼻背、鼻翼、前鼻孔、鼻小柱、鼻唇沟。,软骨:鼻外侧软骨、鼻中隔软骨、大翼软骨骨:鼻骨、额骨鼻突、上颌骨额突,3、支架:,鼻尖、鼻翼、鼻前庭:厚而紧,炎症时痛感明显;富含皮脂腺、汗腺,易发痤疮、鼻疖、酒渣鼻。,4、外鼻皮肤:,鼻根、鼻背:薄而松。,动脉:面动脉内眦动脉眼动脉鼻外动脉,5、外鼻的血管:,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海绵窦,危险三角区,外鼻(externalnose),面部静脉无瓣膜,感染可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感觉:眼神经(三叉支)上颌神经(三叉支),6、外鼻的神经:,运动:面神经,上部腮腺淋巴结下部下颌下淋巴结,7、淋巴:,鼻前庭固有鼻腔,二、鼻腔:,1、鼻前庭:前界前鼻孔,后界鼻内孔(鼻阈),皮肤覆盖、长鼻毛,富含皮脂腺、汗腺。,固有鼻腔,内侧壁,外侧壁,顶壁,底壁,前鼻孔,后鼻孔,二、固有鼻腔(nasalfossaproper),鼻腔(nasalcavity),前界:鼻内孔,后界:后鼻孔。(1)顶壁:穹窿状,前段斜向上为额骨鼻突、鼻骨构成,中段水平为筛骨水平板,后段斜向下即蝶窦前壁。,2、固有鼻腔:,(2)底壁:硬腭之鼻腔面。,(3)内侧壁(即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鼻中隔偏曲,鼻中隔,(4)外侧壁: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筛骨迷路、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主要为筛窦、上颌窦之内侧壁)。,(4)外侧壁:,上鼻甲上鼻道中鼻甲中鼻道下鼻甲下鼻道,下鼻甲及下鼻道,下鼻甲体积最大,下鼻甲肿胀及肥厚是多种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鼻腔(nasalcavity),下鼻道:鼻泪管的开口,(2)中鼻甲及中鼻道,鼻腔(nasalcavity),中鼻甲,中鼻道,中鼻道:钩突筛泡半月裂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鼻腔后界后鼻孔,下鼻甲,中鼻甲,嗅区:分布在鼻腔顶中部、向下至鼻中隔上部及鼻腔外侧壁上部等嗅裂区域。,(5)鼻腔粘膜:,嗅区以外之鼻腔粘膜,前1/3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假复层柱状上皮。后2/3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动脉:颈内A眼A筛前A、筛后A颈外A上颌A蝶腭A、眶下A、腭大A,(6)鼻腔血管:,利特尔区(Littlearea),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静脉:鼻腔前、后、下部汇入颈内静脉。上部可经内眦静脉入海绵窦、经筛静脉入颅。鼻中隔前下克氏静脉丛,下鼻道后外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前1/3耳前、腮腺、下颌下淋巴结。,(7)鼻腔的淋巴:,后2/3咽后、颈深上淋巴结。,嗅神经:分布于嗅区,嗅细胞中枢突汇集成嗅丝穿筛孔达嗅球。,(8)鼻腔的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三叉支)、上颌神经(三叉神经支)。自主神经:交感N岩深N鼻腔血管的收缩副交感N岩浅大N鼻粘膜血管的扩张及腺体分泌,鼻窦,鼻腔周围,面颅、脑颅骨内含气空腔,按各窦位置及窦口引流位置、方向分前后两组。,鼻窦,前组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鼻窦,一、上颌窦:,形似横置锥体,有五壁,平均溶积约13ml。,中央薄而凹陷为尖牙窝。眶下缘下有眶下孔,同名血管神经经过。,1、前壁(面壁):,2、后外壁:毗邻翼腭窝、颞下窝、近翼内肌。,3、上壁:眶板构成眶底壁内侧。,4、底壁:即牙槽突,低于鼻腔底,与第2前磨牙,第12磨牙关系密切。5、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下部,后上有窦口通中鼻道。,蜂窝状,成人约417个气房。被中鼻甲基板分成前、后两组。,二、筛窦(筛迷路):,、外侧壁:眼眶内侧壁,由泪骨和纸板构成,后者占大部、薄。、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中上鼻甲。、顶壁:颅前窝底的一部分。、下壁:中鼻道外侧结构(筛泡、钩突、筛漏斗)。、前壁:额骨筛切迹、鼻骨嵴、上颌骨额突。、后壁:蝶筛板,与蝶窦毗邻。,位于额骨内、外板间,窦口位于底部经鼻额管至额隐窝、中鼻道。,三、额窦:,额外板、厚,含骨髓。、后(内)壁:额内板、薄,为颅前窝前壁的一部分。、底壁:眼眶和前筛顶。,、前(外)壁:,、内侧壁:额窦中隔。,2、顶壁:蝶鞍。3、前壁:鼻顶后段及筛窦后壁,窦口位于此壁。4、后壁:毗邻枕骨斜坡。5、下壁:后鼻孔上缘,鼻咽顶。,四、蝶窦:,1、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毗邻。,一、呼吸:、鼻阻力,鼻周期。、过滤、清洁作用。、温度调节作用。、湿润作用。,鼻的生理,起识别、报警、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三、共鸣四、反射鼻肺反射,二、嗅觉:,慢性鼻炎Chronicrhinitis,第七章第二节P55,慢性鼻炎是粘膜或粘膜下的慢性炎症,包括慢性单纯性和慢性肥厚性两种。,(一)局部因素: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获彻底治疗。2、鼻腔解剖变异。3、鼻窦慢性疾病影响。4、邻近感染性病灶影响。5、鼻腔用药不当。,一、病因,1、长期或反复吸入粉尘、有害气体。2、生活或生产环境温度,湿度急剧变化。(三)全身因素:1、全身慢性疾病。2、营养不良。3、内分泌疾病或失调。4、其他因素。,(二)职业及环境因素:,1、慢性单纯性鼻炎:粘膜深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管和腺体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增加。2、慢性肥厚性鼻炎:早期粘膜深层血管扩张,静脉和淋巴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静脉通透性增加,固有层水肿。晚期发展为粘膜、粘膜下、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二、病理:,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间歇性、交替性持续性鼻涕略多、粘液性不多、粘液或粘脓性,不易擤出闭塞性鼻音无有嗅觉减退不明显可有耳鸣、耳闭塞无可有头痛、头昏可有常有咽干、咽痛可有常有下甲形态粘膜肿胀、暗红色、粘膜肥厚、暗红色、表面光滑表面不平、结节或桑椹样下甲弹性柔软,有弹性硬、无弹性对麻黄碱反应明显小或无治疗原则非手术以手术为主,三、临床表现和鉴别要点:,(一)病因治疗(二)局部治疗1、慢性单纯性鼻炎:(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首选)(2)鼻内用减充血剂:羟甲唑啉喷雾剂(3)鼻腔清洗(4)封闭治疗(5)针刺治疗,四、治疗:,(1)早期:局部应用减充血剂,下甲硬化剂注射或激光、冷冻、电凝。,2、慢性肥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连接故障排查试题与答案
- 企业内部远程培训的优化与创新实践
- 护理社会实践核心要点解析
- 集团账户管理办法培训
- 如何用视频内容来推动你的品牌增长和影响度
- 如何用数字工具提高人力资源培训效率
- 基于大数据的餐饮业数字化营销分析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11单元 第2课时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 在线教育平台及其数字化教学工具研究
- 基于数据分析的办公室生产力改进方案探讨
- 婴儿气道异物急救评分标准
- 执业医师X线读片教学课件
- 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 催乳师职业培训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3年一般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护理部运用PDCA缩短门诊患者超声检查等候时间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围手术期防治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 贵港市江南工业园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2023年高考真题(江苏卷)政治含解析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