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气管异物、体质辨识.ppt_第1页
爱耳日、气管异物、体质辨识.ppt_第2页
爱耳日、气管异物、体质辨识.ppt_第3页
爱耳日、气管异物、体质辨识.ppt_第4页
爱耳日、气管异物、体质辨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护耳朵,健康听力,你知道全国爱耳日是几月几号吗?,每年的3月3号,2000年3月3日第一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2001年3月3日第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2002年3月3日第三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2003年3月3日第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2004年3月3日第五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防聋走进社区2005年3月3日第六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2006年3月3日第七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2007年3月3日第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珍爱听力,快乐成长2008年3月3日第九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奥运精彩我听到2009年3月3日第十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正确使用助听器2010年3月3日第十一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人工耳蜗重建听力的希望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2012年3月3日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减少噪声,保护听力”2013年3月3日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2014年3月3日第十五次“全国爱耳日”主题:“爱耳护耳,健康听力”2015年3月3日第十六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安全用耳,保护听力”2016年3月3日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关注儿童听力健康”2017年3月3日第十八次“全国爱耳日”主题:“防聋治聋,精准服务”2018年3月3日第十九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历年爱耳日主题,2019年全国爱耳日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2019年世界爱耳日主题:查查你的听力,Checkyourhearing,2019年3月3日国际爱耳日(也有翻译为“世界听力日”)的主题为“查查你的听力,Checkyourhearing!”。通过2019年国际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公众“尽早发现和干预听力损失的重要性”。许多人患有不明原因的听力损失,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错过了某些声音和词汇。“查查自己的听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2019年3月3日也是第20次全国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关爱听力健康”首先要“查查你的听力”,才能更好的“落实国家救助制度”。2019年3月3日,是第二十个全国“爱耳日”,也是国际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平时您注意爱耳保护。,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人,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人,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使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儿童格外关心,格外关注。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包括听力残疾儿童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为推动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贯彻落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称,全球有3.6亿人有听力残疾,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人中50%可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做好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耳朵的结构有哪些?,损伤孩子的听力因素有哪些,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有近200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儿童约占50%,看来听力保健也得从娃娃抓起。以下6种因素是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家长应予以充分重视。一、掏耳当孩子叫嚷耳朵痒时,有些父母会信手取来发夹、短木棒、毛线针等物,甚至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也就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要知道鼓膜参与声音传导,若鼓膜穿孔会直接影响儿童听力。,二、中耳炎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三、药物中毒孩子患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时,如医生盲目给孩子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耳毒性药物。四、外伤耳外伤原因包括: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红皂白给孩子几个巴掌;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外伤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五、噪音有些孩子在收看电视或收听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大;有的孩子还喜欢听立体声音乐,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殊不知,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的损害也很大。六、耳周病变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初级保健,初级耳科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的耳科保健服务。其核心工作是向公众普及最基本的耳科保健知识,提高爱耳、护耳意识,同时向听力残疾人士普及最基本的耳科保健及听力康复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康复能力,防止听力残疾进一步加重。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护耳意识,做好围产期、产期保健,免疫规划,耳毒药物,噪音防控,常见耳病治疗,听力筛查,基因干预。,保护耳朵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下面介绍一些爱耳护耳的小知识:1、减少时尚的噪音现在很多同学喜欢用耳机听音乐、在音箱的震撼声中打游戏这些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宝贵的听力。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而且难以治疗。建议大家不要频繁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或20分钟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2、杜绝随意的掏耳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行为,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外耳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不要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保护耳朵的小常识,3、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及听力下降。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4、游泳期间注意安全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游泳就会引起耳道感染,其实不然。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块耵聍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耵聍就会变软膨胀,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出现问题,甚至已经穿孔。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容易引起眩晕,也会引起感染。同学们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吸干。5、一日三做耳朵操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体。具体办法:每天早晨用双手掌拍打双耳100次;中午可捏耳垂眼穴及周围区域,每次捏到耳廓发热;晚上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毛巾凉了换热毛巾再搓,还能防治感冒。,听力筛查的意义人类的听力在出生时就已发展完全。它并不像视觉、运动、智力等发展是采取“渐进式”的模式;听力对人的健康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因此,如果你太晚发现宝宝听觉障碍的问题,那么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宝宝日后的语言、身心等发展!在欧美等先进国家,大多数医院已将新生儿听力筛检列入常规性检查之一。新生儿先天性双侧重度感音性听障之发生率约为01%,如果加上中、轻度或单侧性听障,那么发生率将高达0.3%左右,这样的数字就医学观点来看,显示“先天性听障”则属常见疾病。且听力筛检应该算是筛检中最安全、最无副作用的检查,且检查时间相当快速、方便。所以家长们更不该忽略“听力筛检”对孩子的重要性。,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幼儿一般在4-9月,最迟不超过11月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而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重者导致聋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影响最终语言能力的唯一相关因素是听力障碍发现时间的早晚,而不是听力损害的程度。如果能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的儿童,可使用助听器等人工方式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损害。,小儿气管异物梗塞急救,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杨晶晶,大纲,定义好发年龄常见原因急救方法预防,小儿气管异物,定义: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疾病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严重性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致肺部损害,重者可窒息死亡。,好发年龄,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儿童占65%,婴幼儿气道梗阻常见原因,婴幼儿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又常常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玩具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阻。,婴幼儿气道梗阻急救,1.婴幼儿进食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剧烈呛咳时,不要惊慌或立即抱送医院,应在高声呼救的同时,支撑其头颈并翻成面朝下头低脚高位。,2.在其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6次。再托住颈部将小儿翻转成仰面头低脚高位,用食、中指按压其胸骨下端5-6次。反复进行拍背及压胸直至异物咯出,或用手指将异物从口内掏出。,如果小儿已经昏迷,应立即高声呼救并将其放置成仰卧位,压额抬颏使其头稍后仰打开气道。检查如无呼吸,迅速尝试口对口鼻吹气。如吹气无效,立即拍背及压胸。,婴儿救治法(一岁以下小孩呼吸道梗塞),先拍背,将婴儿翻转,使面朝下,让婴儿趴在手臂上,以手掌抓住婴儿脸部,以掌根叩击两肩胛中间五次。,婴儿救治法(一岁以下小孩呼吸道梗塞),将婴儿翻转成面朝上,于CPR位置用两指压,也是压五下。,婴儿救治法(一岁以下小孩呼吸道梗塞),手钩异物,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到异物时掏挖。,儿童救治法,1.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儿咯出异物。也可将患儿倒提高地拍背。,儿童救治法,2.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儿童救治法,3.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预防,1.首先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可打骂,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如果小儿已经哭闹,不能再硬逼其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玩具应安全。2.呕吐处理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3.咽部异物处理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4.幼儿勿食容易引起咳呛的食物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小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给小儿。,5.婴幼儿哺乳需知幼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此外,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发生呕吐了。容易呕吐的孩子最好喂奶后,将他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位睡,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人性肺炎及气管异物。,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中医“人”的九种体质,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丹荷,1、气虚质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易冒险。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穴位保健:中脘、气海、足三里。,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气虚质者不宜过思过悲。饮食养生:可选用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粳米、扁豆、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鲢鱼、鲨鱼、刀鱼、黄鱼、比目鱼、菜花、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由于气虚质多有脾胃虚弱,因此不宜过于油腻,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起居养生:易于感受外邪,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运动锻炼:气虚质者可选用一些比较柔缓的传统健身功法,很适合气功、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锻炼;不宜进行强体力运动,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运动;也可选用慢跑散步等锻炼方法。,2、阳虚质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阳虚质者要应和喜怒,去忧悲,防惊恐。饮食养生: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常用的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填髓,强壮体质。阳虚质,平时应少用生冷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起居养生: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以养护阳气,尤其要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夏季多汗,要尽量避免强力劳作,也不可贪凉饮冷。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穴位保健:关元、气海、足三里、命门、涌泉。,3、阴虚质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阴虚质者应学会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的正确对待,保持平稳的心态。饮食养生:阴虚质者应该多食一些滋阴补肾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用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豆腐、甘蔗、桃子、银耳、蔬菜、水果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凉,皆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阴虚火旺的人,少吃辛辣之品。起居养生:阴虚质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应尽量避免工作紧张、熬夜、剧烈运动、高温暑湿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节制房事应戒烟。运动锻炼:阴虚质者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练习,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穴位保健: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4、痰湿质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痰湿质者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合理安排休闲、度假活动,以舒畅情志。饮食养生:饮食宜清淡,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如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枇杷叶、文蛤、海蜇、肥头鱼、橄榄、萝卜、洋葱、冬瓜、紫菜、竹笋等。体形肥胖的痰湿质的人,应少吃肥甘油腻之品。起居养生:痰湿质者平时应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湿散气,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要减少户外运动,避免受寒雨淋,保持居室干燥。穴位保健:中脘、足三里、丰隆、合谷。,5、湿热质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痔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烦躁,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湿热质者应安神定志,舒畅情志。饮食养生:宜食用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苦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体质内热较盛者,忌食辛辣燥热。大补大热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等;对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是饮品宜少食和少饮。起居养生:不要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必须历戒烟酒。运动锻炼:湿热质者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运动,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时应避免暑热环境。穴位保健:中脘、合谷、曲池、足三里。,6、血瘀质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肌肤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胖瘦均见。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心理特征:易烦,健忘。发病倾向:易患癥瘕及痛证、血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血瘀质者应培养乐观的情绪。饮食养生:应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黄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酱木瓜、红糖、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于非饮酒禁忌者,适当饮用葡萄酒,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用。起居养生:血瘀质者要避免寒冷刺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食图安逸,加强气血瘀滞。运动锻炼:血瘀质者应采用一些有益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经常性锻炼,如易筋经、保健功、牵引、按摩、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及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体育锻炼,当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特别疲劳、恶心、眩晕、头痛、四肢剧痛、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疼痛,两腿无力,行走困难,脉搏显著加快时,应停止运动。穴位保健:中脘、气海、血海、内关、足三里。,7、气郁质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健康教育处方精神养生:气郁质者应主动寻求欢乐,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饮食养生: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节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桔、萝卜、洋葱、苦瓜、丝瓜、菊花、玫瑰花等。起居养生:气郁质者要舒畅情志宽松衣着,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以放松身心。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