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摘要:从上世纪末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不断刷新大众对于体育的认知。但是,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认为体育社会科学并不包含体育哲学;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不清晰;将体育社会学科与体育学混淆为一谈。本文将对体育社会科学的相关概念以及定位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为相关体育社会科学的规范与管理提供一定助力。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学 :G80-05:A:2095-2813(2018)02(b)-0159-021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 1.1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就目前而言,大众对体育社会科学的理解还停留在广义的层面上,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对体育社会科学以及体育人文科学的界限认知不清导致的。 从文献研究成果上来看,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认为社会科学可以近乎等同于人文科学。二者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范围大体一致。其二,认为社会科学属于人文科学的分支。其三,认为人文科学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其四,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两个研究领域。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势必涵盖了人文科学。对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并有没有具体的界定标准。从狭义上理解,可以认为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差异性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侧重于分析社会性、关系性以及协作性的共同点,而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主观思想以及个体差异等。二者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管理模式均存在一定差异。 从整体以及本质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存在统一性。所谓社会科学就是指与社会相关的各种科学。其与人文科学的本质大体相同。只不过,前者是从大众角度出发研究人文社会,后者则是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剖析。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科学逐渐渗透于人文科学当中,使人文因素在社会科学中得以强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差距不断缩短,终将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密切,且无成熟的区分标准,因此,人们通常将二者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广义上称之为社会科学。 1.2体育科学 体育科学属于新兴学科,是综合学科的一个分支。从大科学体系的角度出发,体育科学包含了社会科学的分支,即体育社会科学。可以这样说,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对社会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理解,有助于促进对体育社会科学的掌握。一方面,揭露了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的区别,比如说在关注重点、研究方法以及管理模式上的不同;另一方面,揭露了体育人文学科和体育社会学科之间的共通点。这种共性有助于人们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的理解与掌握。 2体育社会科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2.1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从学术理论上来讲,哲学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是,人们往往将二者结合为一体,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于上世纪末期首次被提出,随后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部。尽管第二年该科学部便取消了,但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理念却得到了传承与沿用。整体来说,社会科学的提出要比哲学社会学早很多,但是二者并未有严明的区分标准,往往会被混淆通用。直至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出台,才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上下位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分支。 从实践应用上来讲,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新兴理念,在体制设计以及术语的专业性上存在一定缺陷,而体育社会科学则偏正式化,具有一定普遍性,其资料研究成果也要比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多上许多。 整体来说,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时期,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然而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在体育内涵方面的缺失,导致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出现成为了大势所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一般会与国家体育总局的课题息息相关,这意味着体育社会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完美结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存在一定共性,其区分标准不严格,经常被混用。 2.2体育理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2.2.1对体育理论的认识 当下,体育理论科学包含体育概念、学校体育科学、大众体育科学以及运动训练科学等。尤其是近些年,诸多第三类课程的出现,预示着体育理论已不断渗入到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以及体育社会科学当中,学科逐渐向体系化发展。但是,从博士以及硕士的学位名称的角度出发,运动训练学并不属于体育理论的范畴。从1984年与1986年的博士以及硕士的学位证书中,可以看到运动训练学是作为单独的学科而存在的。因此,体育理论涵盖的学科范围并不统一,随着语境不同,其对体育社会科学的指向也会发生变化。 2.2.2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以体育现象、体育发展规律作为研究重点,它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于一身。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解释,可以认为一切将体育融合到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以及人文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属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具有意义上的统一性。假如说,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上世纪向前苏联学习的历史产物,人文社会科学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那么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则是对学术意义的进一步应用。 2.3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2.3.1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学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指出,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学科,主要将体育科学结构以及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分析体育科学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影响;体育学则强调,体育学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体育规律进行分析,体育学与体育科学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具体来讲,体育学具有系统性,相对于体育理论而言,其研究范围更为明确;社会科学学科大全中也具有相同观点,认为还是将体育学与体育科学区别开来比较合理。总之,体育科学是一个总称,而体育学则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学科。 2.3.2体育学等同于体育社会科学 凡是在体育科学中与社会科学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体育学,也就是體育社会科学。上世纪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导机构正式将体育学归为一级学科,将其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并在1997年,出台相关基金扶持政策及课题,将体育学具体分为体育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以及竞技性体育学科等等。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体育理论、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以及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意义上具有一定统一性。而体育学与体育理论还具有不同的诠释。因此,相关人员要明确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掌握相关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体育社会科学的规范性、系统性,从而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可靠助力。 参考文献 1康辉斌.试论现代体育科学的体系结构学习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分类问题的体会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xx(1):83-85. 2杨文轩,卢元镇,胡小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4):138-139. 3冯瑞,聂晶,韩彩灵.再度审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xx,11(3):102. 4陈俊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与“理解”范式的对立统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xx,4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漳州龙睿集团招聘3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关于学习方法的议论文类型探讨学习之路8篇
- 月经出血频繁护理
- 2025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数学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浦发银行广州市荔湾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光大银行南京市鼓楼区2025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库
- 广发银行南阳市宛城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大连市中山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淮安市淮安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光大银行桂林市叠彩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彩虹》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7.2 量身高(课件)-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