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美术学专业论文)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作为2 0 世纪中国著名的美学家,洪毅然在长期从事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挖 掘了先秦诸子哲学和美学,又涉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 想的影喇,他在美学上一系列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营造起 一座质朴无华的美学建筑,”被当时的同道称为“社会功利派”代表和“大众美学的 开拓者。” 研究洪毅然美学思想尤其他的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既是对于洪毅然个人学术思 想的一次系统梳理,也对于我们从学术层面上充分认识2 0 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 和当代美学的建构目标,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的写作,就是在对于洪毅然的 美学思想和一些与之相关的美学与美学史问题,以及洪毅然个人生平作过一些初步探 讨基础上进行的,并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以其美学思想的呈现为主要方式,从以下 几部分来展开研究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洪毅然的学术生平和当时文化、哲学、美学以及艺术思潮对他美 学思想形成的影响。 第二部分通过孕育、建设、深化三阶段阐述了洪毅然关于美学的性质、任务、对 象、方法等美学观基本范畴认识的演变。 第三部分是洪毅然的审美本质观的发展过程,本部分在演变的内在变化上研究了 洪毅然关于“美是什么”、“美在哪里”、“美与丑的本质”、“美的内容与形式”以及“美 的种类”和“美的发展”等问题。 第四部分探讨了洪毅然关于的“审美意识”、“美感的产生与发展”、“美感的基本 心理”、“美感的种类”和“美感的相对性与复杂性”等美感理论的前后演变。 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洪毅然美育思想的形成、艺术美论的发展和对于大众美学 的研究。 此外,本文中还撰有“洪毅然生平及学术年谱”和附有洪毅然与当时的美学家、 艺术家交流美学及艺术思想的书信,这些以作为研究洪毅然美学思想的一个参照。 由于洪毅然的美学思想体系由论美学、论美、论美感、论美育及艺术美论等几大 有机部分组成,所以我们在研究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时注意了这种联系和区别。其 实,这个有机体系既是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轨迹研究方法的写照,也是其学术思想风 格的体现,呈现了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关键词: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探索 i f a b s t r a c t h o n gy i r a n ,ap r o m i n e n ta e s t h e t i c i a no f c h i n a 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 b a s e do nt h el o n g t e r mp r a c t i c e ,h em a d eat h r o u g hs t u d yo n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a e s t h e t i c so fp r e q i n d y n a s t y , a n dh ea d o p t e dw e s t e r na e s t h e t i ct h e o r y f o rr e f e r e n c e ,w h i c hw a s g r e a t l y i n f l u e n c e db ym a r x i s ma e s t h e t i c s t h ea u t h o rh a sg a t h e r e ds o m ee s s a y s ,w h i c hg r a d u a l l y d e v e l o p e das c h o o lo fa e s t h e t i c s ,“s e t t i n gu pas i m p l ea e s t h e t i cb u i l d i n g ”i ti sk n o w na s 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 u t i l i t a r i a n i s ms c h o o l a n d “t h ef o r e m t m e ro fm a s sa e s t h e t i c s ” t r a c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h o n g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 t h o u g h t s i sa s y s t e m a t i c a r r a n g e m e n to f h i s a c a d e m i cr e s e a r c h ,a n di ti ss i g n i f i c a n tf o ru st ol e a r na b o u tt h em o d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a e s t h e t i ct h e o r y i nt h e2 0 t hc e n t u r ya n dt h eg o a lo fm o d e m a e s t h e t i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e f o r et o u c h i n gu p o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a u t h o rm a d es o m e p r e l i m i n a r y r e s e a r c hi nh o n g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 sa n ds o m er e l e v a n tq u e s t i o n s s ot h i sp a p e ri sb a s e do n t h ep r e v i o u ss t u d yr e s u l t s i ta t t e m p t s ,t h r o u g hd e t a i l e dh i s t o r i c a lm a t e r i a l sa n dw a y so f p r e s e n t i n gh i s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s ,t oa n a l y z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i sa e s t h e t i c st h r o u g ht h e f o l l o w i n gp a r t s : p a r tii sa b o u tt h ec u l t u r a la n d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a e s t h e t i c s ,i n c l u d i n g h o n gy i r a n s l i f ea n ds o m ec u l t u r a la n da e s t h e t i c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h i s a e s t h e t i c s 一 , p a r ti ii n t r o d u c e sh i st h e o r ya b o u t t h eo b j e c t sa n dm e t h o d so fa e s t h e t i cs t u d y ”i t f a l l si n t ot h r e es e c t i o n s :c o n c e p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e e p e n i n gs t a g e p a r ti i is t u d i e sh o n g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a t t i t u d ee v o l u t i o n f r o me t e m a lc h a n g e ,i t s t u d i e sh o n gy i r a n sv i e w p o i n ta b o u t “w h a ti sb e a u t y ”,w h e r ei sb e a u t y ”,“t h ee s s e n c e o fb e a u t ya n du g l i n e s s ”,“t h ef o r m sa n dc o n t e n t so fb e a u t y ”,a n d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b e a u t y p a r ti vp a c e sh o n g ( k a r l sa e s t h e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s c u s s i n gh o n g 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 s o n “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a e s t h e t i cf e e l i n g ”,a n dp l e a s a n tf e e l i n g ”, t h ea r i s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e s t h e t i cf e e l i n g ”,a n ds oo n p a r tvi n t r o d u c e st h ep r a c t i c a lp e r i o do fh i s a e s t h e t i ct h e o r y , t h a ti s ,h i sa e s t h e t i c e d u c a t i o na n da r t i s t i ca e s t h e t i c s ,w h i c hi sa ni n s e p a r a b l ep a r to f h i sa e s t h e t i c s i ti sm a i n l y a b o u t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h i sa e s t h e t i c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r t i s t i ca e s t h e t i c s ”a n dh i s w o r k st h em a s sa e s t h e t i c s i i i s k e t c h ”,s e r v i n g a s s i n c eh o a g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s y s t e mi sm a d e u po f “o i la e s t h e t i c s ”,o nb e a u t y ”,0 1 3 a e s t h e t i cs e n s e ”,“o na 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a n d o na r t i s t i ca e s t h e t i c s ”,w ep a ym u c h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l i n k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a m o n g t h e m i n f a c t ,t h i ss y s t e m i sb o t ha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h o n gy i a n s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e v o l u t i o na n dt h e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i r i s a c a d e m i cs t y l e ,s h o w i n gt h eg e n e r a f e a t u r e o f h o n g y i r a n sa e s t h e t i c s k e yw o r d s :h o n g y i r a n a e s t h e t i ct h o u g h t se v o l m i o nr e s e a r c h ac,n p 阻 o b ob缸ry o 口 n 0hsedcn盯 p a p s y 嘶叫s n e 0 h n r 甜 【2 a ec n n 陀凫陀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 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 刘军甲 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导论 洪毅然和洪毅然研究的启示 洪毅然,原名洪徵厚,字季远,笔名洪音、毅然、尼印、真后等,1 9 1 3 年旧 历1 0 月1 6 日生于四川省达县城。自幼念私塾,后来就学于达县模范小学、县立第一 高小、明达公学。受川东地区最早共产党员之一张鲤庭教导,读独秀文存、胡适 文存等,开始接受“五四”新文化思想洗礼。1 4 岁时考入成都四j i i 美术专门学校 普通师范科学习绘画,接触创造社新文学书刊,阅读萌芽月刊、拓荒者及当 时一些革命进步文艺理论与社会科学书籍,初步倾向于马克思主义。1 9 2 9 年至1 9 3 0 年前后,开始在成都西南日报副刊时代艺术上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题目是 普洛艺术概论,署名“洪音”。 1 9 3 1 年秋至1 9 3 7 年夏,在杭州国立艺专绘画系学习,当时曾开展“为艺术丽艺 术”与“为人生、为政治而艺术”之争,为此曾与朱光潜通信辩论。其间他还曾在艺 风、美术生活、东南日报、杭报上发表作品,并主编“艺专”学生刊物艺 星及同学自筹资金的艺术论坛。1 9 , 3 6 年与同学何廷饶等以“孤山画会”的名义 联办四人画展,同年加入中国美术会,原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美展将其入选的油 画作品水灾、静物等刊印于现代西画阻案、雕刻集,同年艺术家修养论 一书在杭州自费出版,林风眠、林文铮、李朴园、潘谷神为其题词写序。1 9 3 7 年在 杭州国立艺专毕业并留母校图书馆当馆员,未到职时母亲病逝,遂返川奔丧,恰逢“七、 七”事变爆发,交通中断,转去成都西南美专分校任教。以后历任成都南虹艺校、西 i l 艺校、岷云艺校教师兼教务主任。1 9 4 0 年前后在昆明“国立艺专”出版科任主任 一年,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搞艺术评论活动,主要阵地是成都华西日报、长影月 刊、大学月刊等。19 4 3 年任当时四川美术协会理事、成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其时,他与同在此地的朱光潜已见面,常相过从,且与重庆的宗白华、蔡仪有交往。 1 9 4 4 年至1 9 4 6 年在故乡达县家居治学,系统深入挖掘了先秦诸子哲学和美学,又涉 取了西方美学理论。之后任成都四川省立艺专讲师、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助理研究员, 并主编民友月刊。1 9 4 8 年在四川i 省立艺专第一次作美学公开讲演,其内容主要 阐述自己的美学基本观点,并对朱光潜、蔡仪两人的理论均有所质疑,第一次美学公 开演讲的讲稿整理成他的第一本美学专著新美学评论,编入新人文小丛书, 于1 9 4 9 年5 月由“新人文学术研究社”正式出版。1 9 4 9 年9 月赴香港,1 1 月到北京, 年底入华北大学政研所学习,次年初转入华北革大政研院。 刘军平:洪段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19 5 0 年8 月在华北革大政研院结业后赴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任副教授。1 9 5 4 年 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特聘为校外研究员,赴敦煌莫高窟作首次考察。1 9 5 8 年 随系转入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1 9 6 2 年又并入甘肃师大艺术系(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 敦煌艺术学院) 任教授,出席甘肃省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暑期借调中央高校美学教 材编写组工作。19 6 6 年他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揪斗检查交待,下放到甘 肃镇原蹲牛棚劳动改造, 19 6 9 年底从镇原回校,后一直在系资料室做教具保管等工 作。19 7 5 年,洪毅然退休,1 9 7 8 年任甘肃省美协副主席,次年秋加入甘肃省教育学 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任会长。19 7 9 年出任甘肃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及省人大常委。1 9 8 0 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首次美学会上作了论美育的专题发言,同时当选为中华全国 美学学会理事。与朱光潜、伍蠡甫、李范等共同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应将美育列 入国家教育方针。1 9 8 1 年洪毅然的大众美学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8 2 年 :共毅然新美学纲要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 8 3 年赴厦门出席全国美学学会 第二届年会,续任理事,应邀分别去浙江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学院等 讲学。19 8 4 年应邀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西美学与艺术比较研讨会和赴长沙参加全国 首次美育会。19 8 5 年全国美学学会与甘肃社会科院、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联合举 办了敦煌座谈及讲习班,先生分赴敦煌及在兰州作了美学报告并参加了座谈,同年出 席了第四届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1 9 8 9 年8 月一1 2 月,先生因病在兰州陆军总院和 兰州空军医院住院,1 2 月1 2 日1 8 时3 0 分在兰州空军医院逝世,享年7 6 岁。 洪毅然作为一位勤奋的美学开拓者,先后探索了美学领域的诸问题,著作有:艺 术家修养论、新美学评论、美学论辩、新美学纲要、大众美学、艺术教育 学引论等十几部。论文主要见于美学问题讨论集、人民美术、美术、美术 研究、新建设、学术月刊、文艺研究、西北师院学报、美学、美育等, 他所发表的美学、艺术理论等方面的各类文章,仅笔者知见和整理的就有3 0 0 多篇。 从5 0 年代到8 0 年代,洪毅然的成果主要是美学的论文,前期则是艺术理论文章为主。 这些美学论文逐渐形成了洪毅然的一种美学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学术思想和美学 方法,同时为2 0 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理论建构和学术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和卓越的 贡献,并对以后中国的美学家们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产生了直接影响。他是我国著名 美学家、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历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甘肃省美学学会会 长,中华美育研究会顾问,甘肃省美协副主席等职。 事实上,当我们翻阅2 0 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美学研究成果,以及艺术理论方面的 文章,就会发现很多直接引用、甚至承接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文章。在2 0 世纪中国美 学研究的历程上,洪毅然及其美学思想正成为不可抹煞的一道亮丽风景,至少“为当 。 2 刘军平;洪毅然荚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代美学适应了现实的需要是作了贡献,是应该以充分肯定的“j 早在2 0 世纪3 0 年代,当时中国的艺术领域才f jr j f i i 萌动的时期,洪毅然在他杭州 国立艺专毕业之时就写成了艺术家修养论,林风眠欣然写序题名,李朴园给予很 高的评价:“在中国艺术运动萌动了二十年的现在,这本专论艺术家修养论的有 系统的著作还是第一部。这,在佩服毅然的勤学而外,我们还得佩服他眼光的锐利! ” 8 而在2 0 世纪4 0 年代末,洪毅然在评价蔡仪“新美学”的基础上出版了新美学评 论,为他美学可贵的是,“他能融合贯通,在批y - 0 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实践意义的见解, 真正体现出是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后经过了5 0 年代的美学大辩论,也随着他美 学论辩和新美学缨要及大众美学的出版,他在美学界获得了更大的声誉。 “他抓住社会生活这个深厚广阔的基础,以社会功利好或坏作经络骨架,用 外部表征( 即关系形态) 为墙体,不同的美学范畴为装饰材料,自然科学与社会科 学的各种知识作为粘合剂,花了4 0 多年心血,营造起一座质朴无华的美学建筑。”。 后来李文衡主编甘肃当代五十年中评价道:“这座建筑以其自身的光辉和遗憾屹 立在中国当代美学界。你可以批评它的设计,指责它的施工,但不能否认它的深厚根 基和屹立的高度”。 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特点中穆纪光认为“洪毅然的主张则 具有把美学探索的井架直接架设在现实生活之上的性质。”。在几次美学大讨论中, “洪毅然均以雄厚的学术实力和主将的姿态出现,成为自成一家的重量级美学家。他 的观点有根有底,不看风使舵;他的学风扎扎实实,不欺世媚俗。”。洪毅然去世后, 被朱光潜、王朝闻等人来信誉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忠实代表”。 - 站在2 1 世纪的今天,回望洪毅然4 0 多年的学术历程,认真探究洪毅然美学思想 的内在建构及其学理内涵、价值特点以及发展嬗变的轨迹,既是对于洪毅然个人学术 思想的一次系统梳理,也是从一个特定方面对于2 0 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的追问。也 可以这样说,研究中国当代美学要重视对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研究,否则将是无法弥补 的缺憾。在洪毅然美学资料濒临遗散的现实情况下来看,本研究对于我校和其家人将 更具非同寻常的意义。加之洪毅然是我们学院( 原西北师大美术系) 的已故教授,我 们有机会接近他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研究洪毅然及其美学带来了许多便利。目前, 在学术界关于洪毅然美学思想及其演变轨迹的系统研究可以说是一个空白,仅仅在一 。邓牛顿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i _ 9 8 8 年,第2 3 8 2 8 9 页。 o 洪毅然艺术家修养,罗苑座谈会出版,1 9 3 6 年,第3 页。 o 邓牛顿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8 年,第2 3 8 2 3 9 页a 。穆纪光主编,中国当代美学家,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6 4 0 页。 。李文衡主编甘肃当代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 9 9 9 年9 月第一版,第5 0 i 页 o 穆纪光主编,中国当代美学家,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8 9 年版,第1 7 页。 。李文衡主编甘肃当代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1 9 9 9 年9 月第一版,第5 叭页。 3 刘军平:拱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些辞典、报刊上出现一些零星的文章及概述,而远未作一系统而整体性的研究。本论 文的研究点主要见于以下: 关于洪毅然美学观的系统表达,最早见于新美学评论,即他怀着“多年来学 习美学而试欲建立一新美学系统的强烈愿望”,初步阐述了美学是“规范与说明兼而 有之的学问”( 包括哲学与社会科学等) 。经过了中国美学的第一次大辩论,他的美学 观有所修正、深化和发展,他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美学是关于美的一门独立的科 学”。1 9 5 8 年出版的美学论辩的1 1 篇讨论文章,合起来就成了他“新美学”理 论体系的雏形。而1 9 8 2 年的新美学纲要是他对自己美学的总结,是他的“新美 学”内容的全面要点与简明提法。 在审美本质观上,他多次著文阐述三个问题:美是什么? 美在哪里? 美从何来? 他早期强调物与心的“相接”,又“偏于感受”,才是美( 丑) 之所在,而且从价值论 的美学认识美,而不是一般的认识论。他早期的美学理论体系在初期受旧美学的影响, 且他的理论模式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习,他的美学正逐 步完善成熟。他后来认为,“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规律及相应理想的那些 事物,以其相关自然性为必要条件,而以其相关社会性为决定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 内在的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诉诸一定人们感觉的客观价值,与此相反为丑”。它是 事物本质的外在表征,是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他否定一定严格意义的绝对形式的 美的存在。美与真、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美在物不在心,在客观不在主观, 美也不在主客观的统一,美在物却又不是物的自然属性,而是以事物的自然性为基础, 以物的社会性为决定因素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美从何来,他认为事物的审 美特征性起源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而且随之不断发 展,深化、丰富、提高其程度并开拓其审美观念涉及的范围。他在新美学纲要中, 分层次来论述美丑本质问题:“美、丑的客观性标准,为物质世界中客观事物各自体 现上述本质内容( 是非真伪,好坏善恶) 之形象,对于人之感受上引起的“迎”或“拒” 即喜悦或厌恶,亦即爱或憎”,他用“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 来分析事物形象的审美价值。最终,他指的即是人类生存的社会功利性质上。 关于美感,他认为是对客观事物形象之美的直观感受。美感以感觉为基础,却不 限于一般的感觉。美感是美的反映,因而并非美感产生美,而是美引起美感,洪毅然 专门论述了美感和快感的联系。快感是感官的一种偏于生理性质的传递与舒服,只涉 及对象的形式,美感是精神性质的喜乐爱悦,是对于事物从形式到内容的直观感受, 当然,快感又常是美感的基础。 作为美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是他大力提倡的。因为他强调美学从实践中 4 刘军平:湛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美育的任务是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端正人们的审美观点。其 目的是促进人们的审美实践。他认为,实施美育的基本手段是艺术,实旖美育的场所 主要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为了进行提倡美育,他主张普及美学,因面提倡大众美学。 在美育与大众美学方面他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影响较大,推动国内出版了一些这方面 的读物,由于他在大众美学上的建树,被誉为“大众美学的开拓者”。 洪毅然取得了如此成就,探讨其美学思想发展演变的轨迹有很大的必要性。在他 学习美学的经历上,是按照学习“绘画艺术理论美学”的过程发展的。他认 为艺术家对待艺术,首先要诚于已,要不为成败得失而动心,不被荣辱所烦扰,故“为 艺术而艺术”,但所为的艺术本身,则必须是为人生、为社会、为政治在艺术学 方面,他坚持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认为艺术是以典型形象对现实的审美反映。同时艺 术的审美意义与认识意义是统一的,艺术必须为人生,艺术应该形、神、意俱全,他 认为中国艺术应在继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吸收外来的有益成分而 创新,不应盲目追逐西方现代派。在艺术教育学方面,他长期呼吁必须建立科学的艺 术教育学,以指导艺术教育实践,并对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艺术教育的实施、艺 术教育的原则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人生和美学追求上,洪毅然以蔡元培为模 范,信奉的是“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毁之,不加诅”,并且他把这种态度融入了 他的美学追求上,力图标新。 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成果,用今天和部分人的美学尺度来看这些文章,固然觉得没 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认为太肤浅、太粗糙,或有“盗前辈”之说,甚至有些难免包含 着错误。但是,这样看问题是非历史主义的,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的,而且 其美学思想还受到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但他能用批判吸收的 态度对待前入的知识,不仅思想现实独具个性,尤其可贵的是,他有融合贯通,在批 判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实践意义的见解,真正能体现出是自己的思想观点,为当代美学 至少适应了现实的需要是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应该以充分肯定的。至于有的人批评洪 毅然墨守原来的观点、体系:没有提出和创新一种更先进、更合理的东西,因而显得 保守落后,这也是有根据的,但已不属于本文的范围,这里就不节外生枝了! 对于洪毅然美学思想的研究,本文所做的工作仍是初步的,有些问题还未及深入 讨论( 如洪毅然美学思想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当整以后继续学习和思考。文中或 有错讹,在此谨请方家指正。 刘军甲: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一、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文化、哲学背景 ( - -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 1 、小学的张鲤庭“暑假补习班”的影响。( 1 9 1 9 - - 1 9 2 2 ) 洪毅然在文亲洪正纯粗通文墨的影响下,于1 9 1 9 年即他7 岁时进入私塾受启蒙 教育两年,不久因兄瘸敌辍学。后入县图书馆文学预科班学习四书诗经等,此对在拟 入模范小学以前,很想上“洋学堂”的他,参加了县立模范小学的“暑期补习班”补 习,此补习班是共产党员张鲤庭教师借办“补习班”为名以传播新思想、进行革命宣 传的方式之一。听过张老师讲的国耻事略,内容全是张老师收集历年帝国主义列 强侵略我国的时事报导与评述,不仅学到了知识和了解了“天下大事”,更重要的是 较早地被激发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正义感,而且受张老师新文化、新思想的熏 陶。十岁时也就是1 9 2 3 年父亲不幸遭军阀混战中来他家抢劫的乱兵枪杀,1 9 2 3 年秋, 改进县立模范小学,在模小的国语课,是张鲤庭老师教的。他早已知道张老师是 当时县里新文化、新思潮的公认代表,正在大力提倡、推行白话文,故不敢不也试着 用白话文做“作文”,可是第一次发还作业时,张老师就告诉他:“你还是继续用你已 经习惯了的文言文做文章吧! “居然破格特许他不必勉强那样去搞。尽管如此,几月 后,他到反而自觉地抛弃了文言文,主张写起了白话文,这就可以看出他对新事物的 接受的能力与求进步的自觉性。 2 、小学毕业时所读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传播新文化运动的著作( 1 9 2 3 1 9 2 6 ) 在短短半年初小毕业时,即那个寒假,他请求张鲤庭老师单独给他讲点什么,张 教师欣然允诺了,命他买来独秀文存、胡适文存,并针对他以蔚在私塾里曾受 过孔孟思想的腐蚀毒害,特别地选择了若干篇相关的文章给他讲授,对“劳农政府”、 “庶民政治”( 均见独秀文存) 等居然似乎也有一些初步理解。就这样,可以说己 牢固地奠定了他在哲学思想、政冶倾向方面最初的基础。第二年即1 9 2 4 年他升入县 立第一高小,一年后,转“明达公学”。在此期间及以前还有这些事,因为他早在幼 年即酷爱涂抹、曾经偷偷地跟着父亲店里一位姓蒋学徒描画民间年画中的大鲤鱼等, 故在模范小学念书时,图画成绩出众,颇得教师青睐。某次作业居然“留堂”且被公 开张贴于校长办公室墙上,深获鼓舞,更增习画兴趣,遂生选择绘画为其专业的决心。 其后,又在县立第一高小,得图画教师授以“写生”画法;在“明达公学”由图画课 教师借观普吕东画集,获见真正西洋名画印刷品,跟界颁开,习画的决心于是更 是有所增强,且其学习目标,似乎也愈来愈明确了。其后受到本县老画家庞蒲珊的熏 6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陶和教师余和常、杨海帆等人的影响,和明达公学不少进步教师的培启,思想更活跃, 决心立志投身艺术。 3 、北伐的胜幂j ,鲁迅及左翼刊物及新兴文艺理论译著成为他恶想养料的来源 ( 1 9 2 7 - - 1 9 3 0 ) 1 9 2 7 年春,洪毅然离家赴成都,考入“四川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开始 正式学习画画。期闯与同学联合举办“通俗画展”,在成都少城公园展出主题性油画 街头人力车夫与示威等。那个时期国内形势先是“北伐”节节胜利,遂 而受挫,革命文艺运动都正方兴未艾,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以及其他左翼文艺刊 物如拓荒者等和一些苏联与日本的新兴文艺理论译著成为他主要的读物。成都“工 专事件”时,曾随美专部分进步学生上街张贴漫画,进行反军阀宣传。1 9 3 0 年与苗 勃然、张漾兮等参加青年革命美术团体时代画会。习画期间,他因对艺术理论亦 产生浓厚兴趣,故一直坚持以自学方式兼攻艺术理论及相关的美学哲学著作。他读了 施蛰存艺术家的难关一书,意识到自己要走的路,原是漫长而艰巨的。应具有的 是毅力,不畏崎岖险阻,敢于攻坚,勇猛精进,庶或有成。于是,义无反顾,知难而 进,一步步向前走了下去。1 9 3 0 年暑假前后,他用化名“洪音”在青年革命美术团 体“时代画会”的西南日报主编的副刊“时代艺术”上首次发表普罗艺术概论 等论文,这是他从事艺术理论活动的起点。上述论文和创作,虽都极不成熟,且皆昙 花一现,毕竟是较早闪现于i rj i i 地区近代革命美术史上一点星星之火。其后,由于时 局变化,j 白色恐怖笼罩成都,学友星散。本年冬,他也转返回故乡,是年,他才1 7 岁。 ( 二) 艺术实践和中外哲学、美学及新兴文艺理论的影响 1 、从天府之国到西子湖畔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学习拓深了他美学思想的素养 ( 1 9 3 1 - - 1 9 3 6 ) 。 1 9 3 1 年春夏之交,洪先生到上海,秋初到西湖,考上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现 为中国美术学院) 绘画系( 选科、插班二年级) ,决心集中精力,从头更加用功读书、 习画,在良好艺术气氛的西子湖畔充实提高着自己。这样在那个优秀的学府里一画一 学就整整六年,非常勤奋。绘画方面他重点专攻素描与油画,六年内,他不但解决了 绘画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先后御作战后、水灾、忙碌与困适( 又名湖滨) 、 铁匠等不少情节性作品。大幅油画战后是为纪念“一二八”上海抗日 战争而作的,曾在杭州市展出于“孤山画会”四人联合画展。水灾乃记本年过武 汉时他所见的长江大水灾惨象,t 9 3 6 年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并被选刊于其纪念 画集现代西画图案雕刻集( 商务印书馆出版) 并在南京展出。同时,又 7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孰研究 在艺风、美术生活、东南日报副刊“学苑”等沪、杭各报刊,用笔名“毅然” 陆续发表大量广泛涉猎各部门艺术评论的文章。后因偶见有位画家名“章毅然”,为 免裙混,始冠其姓,日后笔名遂成正名。当时在学校的理论课程他不管哪个专业他都 去听,甚至和有些教师还出了许多矛盾,但热情和认真还是不辜负他。 2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托尔斯泰、普列汉诺夫等著作的影响, 使链逐步从绘茴向艺术理论、哲学及美学的方向过渡( 1 9 5 3 后) 。 当时,他虽原本是读书和习画齐头并进的,不久,却逐渐相对削弱了绘画实践, 而把更多精力倾注于理论钻研。他对艺术理论的深入探索,始终坚持“为艺术而艺术” 或“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为此,他广位涉猎各家各派学说,从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到康德、黑格尔、居友、泰纳、到托尔斯泰、普列汉诺夫等都认真阅读。 关于艺术的本质,他首先赞同托尔斯泰在何为艺术一书中提出的艺术为人与 人之间一种“交际”手段,用以互相传达感情的观点。但却认为必须加上普列汉诺夫 的补充修正,即“艺术不仅传达感情,也传达思想。”不过,其所传达的思想,则独 具特点,故实乃为“思想之感情的传达”。总之,他认为艺术不是无所为而为的。 正因为如此,他既不赞成从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的“自然模仿说”,也不接受黑 格尔的艺术为“观念之感觉显现”的定义。对康德把艺术美感说成是完全“无关心” ( 无关于利害) 的一种纯形式的快感,亦不同意。最后根据他自己终于形成的对艺术 本质的认识,他认为艺术家对待艺术,首先要诫于己,要不为成败得失而动心,不被 荣辱所烦扰,故无妨“为艺术”,但所为的艺术本身,贝恤,须是为人生、为社会、为 政治 后来,他把他的这些思想整理起来,初步加以系统总结,写成了艺术论大纲 一书,书稿虽未干玎行,实已具备相当完整的艺术学体系的雏形,是他往后在艺术学和 美学领域开拓前进的基础与蓝本。 与此同时,他为了求得艺术本质能有更深刻理解,追本溯源,不能不进入到人类 审美活动的高档次中试加探索,于是便由一般艺术学到艺术哲学,终于与美学结下了 不解之缘,走上了研究美学的道路。当时,朱光潜的论美和文艺心理学刚刚 出版,他读后对其中唯心主义美学理论的基本思路颇多存疑,经与朱先生主动通信, 往复讨论,分歧依然长期存在。 在杭十i n 2 - 艺专毕业之时,他还写了一本艺术家修养论,林风眠、李朴园、 林文铮、潘谷神等人给他写序题名,欣然鼓励他出版。于是,此书在1 9 3 6 年由罗苑 座谈会出版。该书扉页上有如下自题:“艺术不仅是技术,艺术家除开技术的磨练而 外更应该有内心的修养,他应该同时在画室与自然之间跑来跑去” 。8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3 、颠簸的生活后使他能静心对先秦诸子百家等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整理 与学习,奠定了他的国学基础( 1 9 3 7 - - 1 9 4 4 ) 。 1 9 3 7 年杭州国立艺专毕业留母校当馆员,未到职因母病逝,遂反川。“七七” 事变爆发,交通中断,转去西南美专分校任教,又办南虹艺校,与国立艺专同学组成 艺专旅蓉同学会,又组“四川漫画社”积极开展抗敌活动。1 9 3 9 年赴昆明国立艺专 任图书出版科主任,1 9 4 0 年返又任成都西川艺校教务主任兼教员,1 9 4 3 年任成都文 艺抗敌协会理事和美协理事,办“实用美术公司”,联办现代美术展览,共展出油 画、水粉画及粉笔画等现代派风格作品近百幅。其时,他与同在一地的美学家朱光潜 已经见面,常相过从,且与在重庆的另外两美学家宗自华、蔡仪也时有交往和通信。 因此,他在美学方面的研究,仍然默默地前进着,并未停顿。 1 9 4 4 年春洪先生回到故乡,家居治学。三年间,他曾泛览百家,而以先秦诸子 为重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避免忘祖,不于导不先“清理”一下祖国学术遗产的“库 存”。为此,他曾着手编著一部资料性的中国美学与艺术学,上卷为“历代思想家 论美与艺术”,下卷为“历代文艺家论美与艺术”。然而,由于任务庞大,条件不足, 仅分别写成先秦部分。分老、庄、孔、孟“论美与艺术”四篇初稿。( 其中庄子论 美与艺术已发表于江苏美术通讯) 。他写此四篇初稿的具体“工序”如下:第一 步,通读原著白文;第二步,通览各家注解;第三步,重新通读原著,同时参考注解, 求对原著整个思想体系能有尽可能正确全面理解,掌握其基本精神,与其主要逻辑结 构;第四步;分别摘出直接、间接涉及美与艺术的原文,加以分析,区别其何为旨在 论美与艺术,何为并非论美与艺术,而乃借以论述其它问题;第五步,对其所有关于 美与艺术的观点,本其思想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一一领会其观点的实质;第六步, 将其全部关于美与艺术的观点,按其自身逻辑分类排队,寻出其脉络关系,加以整理, 然后篡述成篇。这种方法一者看出与他治学的态度,一者此方法还会给我们以深刻的 启示。经过这样一来,他不但掌握了先秦老、庄、孔、孟的经典知识,而且挖掘了中 国经典的美学文化内涵,为他以后从事美学研究和形成自己的美学风格都起到了一定 积极意义。其中他概括的“充实光辉”之谓“美”就来于此,大众美学中的不少 观点也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影子。 这期间,他虽潜心治学,但从未间断过对国势时政的关心,他同县里一批有正义 感的知识分子,组成“时事座谈会”。后来又掀起“反贪污”运动,还为卧病的老友 用作品的形式筹集过医药费,时刻关心和体悟着身边的“美”。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以及蔡元培等人美学思想的影响,直接奠定了其美学 思想的发展方向和理论基础。 9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迹轨研究 1 9 4 6 年秋末,洪毅然应友人邀请,重返成都,助创民友月刊并任主编,同 时执教于“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任讲师。1 9 4 8 年在四川省立艺专第一次作美 学公开讲演,其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美学基本观点,并对朱光潜、蔡仪两人的理论, 均有所质疑。其后据以整理成小册,题作新美学评论,编入“新人文小丛书”,于 1 9 4 9 年出版。可算国内美学界兼评朱、蔡两派对立说的较早著作,此时他的美学方 面,逐步有了深化、发展的趋势。期间除继续发表人生艺术、新艺术论叙说等 艺术评论方面的文章外,还是默默地研究美学尤其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美学。 洪毅然接受马克思主义美学最早是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苏联文艺理论。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早在“五四”前后开始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要接受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要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 的理论基础。所以,洪毅然小学时的教师张鲤庭很早就给他输注了陈独秀介绍的有关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有益营养,再说当时那个时代的环境,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都 成为知识分子的重要课题。正如聂振斌所说“只要翻阅一下2 0 年代最初几年的报刊, 就可看到,那时最吸人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之所以能那么迅速地征服人心,不仅因为它公开表明反映着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它最有道理,最能给人们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所以,洪毅然自己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思想传播,“唯物史观”深深地扎 根于其哲学包括美学观念之中。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主要的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方法与 中国的文艺、审美实践直接相结合的产物,而是直接接受苏联文艺理论和美学观念影 响的结果”。 因此,洪毅然阅读了普列汉诺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普氏的 艺术起源于劳动,审美与社会功利活动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洪毅然的美学观,“社会功 利派”的来源就起于此,洪毅然引申发展成美丑本质却是社会内容和自然内容与形态 辩证统一的原则,都是社会功利的好坏、恶善、真假( 社会内容) 的表现,是社会 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并且车的“美是生活”的思想,也深刻影响了洪毅然。后来他的 大众美学,可以看见车的理论与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影子,其它文章他还专门 论述过与此相关的观点。 毛泽东1 9 4 2 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艺 实际相结合的种种探索,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完成,是当时的最高 成果。“生活是文艺的唯源泉”为新文艺的美学奠定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聂振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版,第3 6 2 页,3 6 3 页,。 。同上,3 6 8 页。 1 0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遮轨研究 “讲话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为基础,为核心,侧重于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视 野来考察和透视美学、文艺学的学科性质和功能。”。洪毅然又受到了这次真正中国化 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洗理。 然而使他更受益、更坚定的还是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这次美学热同时也伴 随着学习和运用马克思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热潮,洪毅然毫不例外地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滨州邹平怀远学校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中考专题】2026年中考数学专项提优复习:方程与方程组【附答案】
- 2025汽车融资租赁合同范例
- 2025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南怀化国际陆港辰溪港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河北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公开选聘博士研究生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第二季度贵州安顺市平坝区美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招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实验小学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顺丰控股财务报表探析探究14000字(论文)】
- 【农村电商发展探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4500字】
- 地震逃生知识培训
- 《济南市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题库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