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 运——纪实片《国家命 运》观后感.doc_第1页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 运——纪实片《国家命 运》观后感.doc_第2页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 运——纪实片《国家命 运》观后感.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文/中湘山近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讲述我国“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29集大型纪实片国家命运,感触很多,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开拓创新是国家摆脱困境的法宝。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创业的艰苦时期,白手起家,百业待兴,困难重重。为了改变国家科技落后的局面,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克服千险万阻,发展尖端武器,创造了民族奇迹,震惊了整个世界,使国家命运蒸蒸日上。真是通过尖端科技的带动作用,提升了整个国家的相关科技和工业的跨越发展,进而改变了科技落后的局面。这让我联想到中国的航母产业,当初从乌克兰买回了瓦良格号,曾因无钢被废三年。对于航母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以往“技术换市场”的路子也行不通,想换也换不来,倒逼航母产业升级。船舶制造、航空动力、特种钢材等配套产业都只能自主研发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反过来,这样一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高端材料和信息系统的航母产业链,对国民经济的反哺显而易见。科技人才是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就是以钱学森、钱三强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克服种种困难,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完成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等壮举,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民族奇迹。“两弹一星”项目离开人才,创新无从谈起。有了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海归“大将”,“两弹一星”项目的启动和展开底气才更足。项目刚开始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钱,而是没有科技人才。人始终到不了位,导弹研究院的工作就展开不了,被逼无奈,陈赓上演了一出跑到厕所里找周总理办事的好戏。在周总理的过问下,这才从全国各个科研单位和院校抽调了一大批人才。 健全机制是国家持续创新的保证。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持续创新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保证。剧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从“两弹一星”项目启动,到1970年1月30日,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再到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第一次入住“天宫”,数次差点项目夭折,期间经历多少波折,途经多少坎坷。看到科学家们在没有好的仪器设备、生活条件如此恶劣,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仍然在坚持科研。非常时期,剧中那凄凉的场景使人悲伤,崇高的精神让人敬佩,深刻的教训却也令人警醒。国家科技和国防工业的持续创新,不能再依靠领导人的特殊照顾,不能再依靠科研人员无奈的牺牲和生命透支式的奉献,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保证,方能长治久安、稳步推进。泱泱中华,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只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