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 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 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粗立复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 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并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翕圣扛基 指导教师签名:丕丝蕉 签名日期: 2 o l o 年e , 9 2 0 日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内容摘要:同体会意字是指那些由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相同的成字部件相叠或相并 构成的会意字。同体会意字从数量上来看在说文解字中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 因而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所研究的正是说文解字中的同体会意字。 笔者首先明确了同体会意字的定义,将其与“叠文 进行了细致地区分。同体 会意字与叠文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汉字的构造方式上。同体会意字属于会意字,只 能在会意字的范畴内加以讨论,离开了会意一塞种汉字构造的基本方式之一,同 体会意字根本无从谈起。而叠文就不受汉字构造方式的限制。同体会意字与叠文在 汉字结构类型上存在着的差异又引起了构成同体会意字的基本单位与构成叠文的 基本单位之间的差异。同体会意字必须由相同的成字部件构成,而叠文只要由相同 的部件构成即可。然后,根据构成同体会意字单位的数量将同体会意字进行分类, 并逐一地对二合一同体会意字、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四合一同体会意字进行深入探 讨,对“二、“三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内涵进行详尽地说解。 在具体的行文中,我们对三类同体会意字的研究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他 们字形、字义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二合一同体会意字从字形上可分为相 叠、相并两类。相并类中又有相向、相从和相背之分。我们着重探讨的则是在取义 方面与构成二合一同体会意字的成字部件位置有关的那部分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对 于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在讨论了形义关系的同时,我们还对那些拥有相应的二合一 同体会意字的三合一同体会意字进行了研究,发掘出这类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和与其 相应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在取义方面的关系。最后,我们将新华字典与说文 解字对照,找出一些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的外形与同体会意字极其相似的汉 字1 5 个,逐一进行分辨,探求他们的本源。 关键词:说文解字;汉字;同体会意字;文化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t h er e s e a r c ho n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i n a b s t r a c t c o n t e n t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a l et h ec h i n e s ed 嘲韧嘶。幅w h i c ha l ei n a d el l p o ft w oo rt h r e eo rf o u r $ a l n ec o m p o n e n t s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f r o m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p 0 硫o fv i e wi n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c a nb es a i dt ob em i n i m a l 。a n dt h u so f t e n i g n o r e d s t u d i e di nt h i sp a p e ri s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i nt h ew o r dm e a n i n gt h es 锄e 懿p e r i e n c e i b e g i nw i t hac l e a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w i t hd e f i n i t i o no f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d i s t i n g u i s hb e t w e e n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a n do v e r l a p p e d c h a r a c t e r s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w i t ht h e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t h em o s t 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i sr e f l e c t e di nt h ew a y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w em u s t d i s c u s s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i nt h es c a p eo f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t h e 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o fc h i n e s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e t h o d sw i t h o u tr e s t r i c t i o n s o v e r l a p p e d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a n d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t h a tt h e r ea led i f f e r e n c e sa l s or a i s e dw i t h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i n t e n d e dt oc o n s t i t u t et h eb a s i cu n i to fw o r do v e r l a p p e dt e x ta n dc o m p o s i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b a s i cu n i t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m u s tb em a d eo f c h a r a c t e r - p a r t s ,a n do v e r l a p p e dc h a r a c t e r sa r em a d eo fn o n c h a r a c t e r - p a r t s t h e n , a c c o r d i n g t op o s ew i t h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w o r dm e a n i n gt h en u m b e ro fu n i t sw i l lw o r kw i t h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w o r dm e a n i n gt oc l a s s i f y , t h e ni n v e s t i g a t ec o m b o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t r i p l e -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a n dq u a dp l a yw i t ho v e r l a p p e d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f i n a l l ye x p l a i nt h em e a n i n go f t w o a n d t h r e e i nc h i n a sc u l t u r a l i nt h es p e c i f i cw o r d i n g ,w eh a v et h r e ep a i r so f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r e s e a r c hs e e k st ou n d e r s t a n df r o mad i f f e r e n tp o i n to fv i e w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 i r s h a p e ,w o r d - d e f i n e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e s ,a s w e l la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 m c o m b o - o v e r l a p p e d 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h a v et w o t y p e s :o v e r l a p p e d a n d p a r a l l e l e d p a r a l l e l e dc h a r a c t e r s h a v et h r e et y p e s :o p p o s i t e d , c o n t r a r i e da n df o l l o w e d w ea r e f o c u s e d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i si nf o rj u s t i e ec o n s t i t u t e sac o m b ow i t ht h es a m eo v e r l a p p e d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i n t ow o r dp a r t sr e l a t e dt ot h el o c a t i o no ft h a tp a r to ft h ec o m b ow i t h t h e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f o rt h et r i p l e -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i n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f o r ma n d m e a n i n g ,w ea r ea l s ot h o s ew h o h a v et h e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m b ot r i p l ew o r dm e a n i n gt h es a m ee x p e r i c l l c ew i t h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o f m e a n i n gt h ew o r dh a sb e e ns t u d i e dt oe x p l o r eat y p eo ft h et r i p l e -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 c o m p o u n d s t h ec o m b o o fw o r d sa n di t s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w i t ht h ee x p e r i e n c ei n t e n d e dt ot a k e t h ew o r dm e a n i n gi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f i n a l l y , w ew i l l ”x i n h u ab i gd i c t i o n a r y a n d ”s h u ow e n j i ez i ”c o n t r o lt of r e ds o m e s h u ow e nj i ez i ”s h a p ei sn o ti n c l u d e dw i t ht h eo v e r l a p p e d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v e r ys i m i l a rt ot h e15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 ,o n eb yo n et od i s t i n g u i s h , a n d e x p l o r et h e i ro fo r i g i n k e y w o r d s :s h u o w e n j i e z i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o v e r l a p p e d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m p o u n d s ; c u l t u r e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目录 摘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绪论1 1 同体会意字与叠文辨析3 2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分析5 2 1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字形特点5 2 2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字形特点与取义的关系6 2 2 1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的取义与字形无关6 2 2 2 相并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比、并 等义6 2 2 3 相从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从、比 等义6 2 2 4 相背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背、违 等义8 2 3 数字“二与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义的关系8 2 3 1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二”义8 2 3 2 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多、总”义9 2 4 说解“二 的文化内涵1 1 3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分析1 2 3 1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分类1 2 3 1 1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按取义方式分类1 2 3 1 2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按结构特点分类1 4 3 2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与其相应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意义的异同1 5 3 2 1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与其相应的二合一同体会意字取义相近1 6 3 2 2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与其相应的二台一同体会意字意义毫无关联1 6 3 2 3 与以上两组皆不相同的例子1 7 3 3 说解“三”的文化内涵1 7 4 四合一同体会意字分析:1 9 4 1 四合一同体会意字分类1 9 4 1 1 四合一同体会意字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1 9 4 1 2 四合一同体会意字按照意义特征进行分类2 l 4 2 四合一同体会意字的语音特征2 1 结语2 2 参考文献2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2 5 致谢2 6 i v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由于本篇论文是以说文解字作为材料和背景的,因而,在正式进入论述内容之 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说文解字和它的作者许慎。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字书。目前, 我们能见到的时代略早于说文解字的字书可能就属尔雅了。但尔雅仅限于 对文字的意义进行解释,并不涉及汉字形体结构和读音问题。相比之下,说文解字 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的阐释就显得完备的多了。 “说文解字 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东汉的许慎编写这部字书的宗旨:考究汉字的形、 音、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探求文字的本源。这也正是许氏在说文叙中提到的 “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源。”那么,对于这部字书的名称说文解字,我们 能否将它简单的理解为“说解文字 呢? “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分别有如下解 释: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 字,说文:“字,乳 也。从子在 下,子亦声。”可见,“文”、“字”的本义并无相近之处。许氏进一步指出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段玉裁氏也说:“文者,自其有形而言之; 字者,自其滋生言之。 二者用词虽不同,阐发的却是相同的观点:文即是指象形、指 事这类独体字;字即是指会意、形声这类合体字。由此可见,“文 、“字”所指也截然 不同。因而,我们不能粗略地将“说文解字 理解为“说解文字 。应当将此四字看作 “一日说文,一日解字。说文者,说其字之文;解字者,解其字之谊。 说文解字出自于东汉许慎之手。许慎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前人的 精髓,还充分发挥了创新精神。具体表现在:创新一,立足古文经学,博采今文经学之 所长。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可以说是两大对立的学派,他们的政治观、历史观、文字观 都不相同。虽然他们也都将研究文字的小学依附于经学,但今文经学派注重阐释字里行 间的微言大义,他们认为经书是圣人的话,所以一字一句都离不开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他们对古文经学派持一种敌视的态度。而古文经学派非常重视文字本身,和文 字构造与文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寻绎文字发展的脉络。他们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也常常批判今文经学家“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 说文叙) 许慎的老师贾逵是古文经学派,作为爱徒的许慎自然也是古文经学家。也正因为如此, 说文解字中的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许氏几乎逐一地分析了字形,说解了字义,反切 了字音。与此同时,我们在某些字的意义上似乎也读出了今文经学派的“微言大义”的 味道。比如:玉,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凡玉之属皆 从玉。 创新二:立足于初级“六书 说,提炼新的六书理论。周礼中有关于“六书” 的最早记录。周礼地官保氏列出了周代用来教育贵族子弟的“六艺”项目,其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中包括“六书”。但当时没有对“六书”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汉代的文字学者把“六 书 阐释为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理。郑众注周礼地官保氏时说六书即为象形、 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班固的六书艺文志说六书是象形、象事、象义、 象声、转注、假借。东汉末期,许慎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了班固所阐释的“六书”的 次序,对郑众所阐释的“六书”的内容稍作修改( 即将处事变为指事;将谐声变为形声) , 建立了新的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作为汉字构造的六种 基本原则。并且用这六种基本原则特有的分析方法( 比如:象形象之形;会意一 一从xx ;形声从xx 声等) 逐一揭示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汉字的构造。创新三: 立足于六书理论,将汉字分部。许慎用汉字构造的基本原则去审视和分析每一个字的结 构,更准确地说,是将所有的合体字也都视为几个独体字的集合体,加上固有的独体字, 分别合并同类项,便列出了五百四十部,并将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分部其中,从而创造 了分析、编纂文字的科学方法。创新四:立足篆文,并收古、籀。许慎收录的汉字是以 小篆的形体为主,如果小篆形体与其相应的古文或籀文形体有出入,他会将古文、籀文 的形体附于该字的说解之下。作古文作x ,籀文作,尽管大量的证据表明许慎所说的 “古文其实就是孔宅壁中书中所使用的战国时期的六国文字,但这些古文、籀文形体 对于后世文字学家来说仍旧显得弥足珍贵。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同体会意字与叠文辨析 同体会意字,顾名思义就是由相同的“体构成的会意字。这一名称不仅揭示出了 同体会意字的结构特点,还时刻提醒人们同体会意字始终是隶属于会意字范畴的,它是 会意字中的“特殊群体”。因此要想真正的了解同体会意字,就必然要对会意字进行细 致地考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会意下的定义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掇。 武信是也。”“谊”通“义 ,“撼”通“麾 ,“指麾 当“意之所指 讲。比,并比,比 附。“比类合谊,以见指撼这八个字成为了后世历代学者研究“会意 这种汉字 构造的基本原则和分析会意字的依据。 围绕着这八个字很多学者都阐释了自己对“会意字 的看法。在“汇聚几个部分的 意义来表达一个新义 这一点上各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但就“会合的对象”本身各家 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段玉裁说:“会者,合也,合二体之意也。一体不足以见其义 会意者,合谊之谓也。 2 段氏将会合的对象视为“体”。而王筠称会合的对象是“字 “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3 他的这种说法被高亨先生所延续: “比类合谊者,谓并二字( 或三字、四字) 而会合其义也。4 马叙伦称其为“象形、指 事字u 会意字必合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之象形或指事字而成。5 杨树达称其为“文 “会意者,合二文或数文以成字者也。 6 姚孝遂称其为“独立形”“会意字必 须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形以成字。 7 裘锡圭称其为“意符 “在抽象字指 事字之外,凡是会合两个以上的意符来表示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 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 8 石定果称其为“成字部件”“会意字必须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成字部件所组成9 殷寄明称其为“已有的文字”“会意是将两个或更多 个已有的文字会合在一起,从而造成一个新字。 o 以上学者对构成会意者的基本单位( 即会合的对象) 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我们 不想评价孰优孰劣,只是想找出一个对于今天的人们更易接受的、更精准的说法。如果 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审视会意字结构的基本单位,我们知道:隶变后的汉字形体通常被 划分为三级:整字、部件和笔画。其中,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会意字是汉字中 的一部分。因而,会意字结构的基本单位也应当是用“部件”命名的。部件有成字部件 和非字部件之分。成字部件( 即能独立成字的部件) 与以上各家所说的“文 、“字”、 “象形、指事字”和“已有的文字所指是相同的。而非字部件( 即不能独立成字的部 件) 只在象形、指事字中出现。这样看来,石定果先生用来指称会意字结构基本单位的 “成字部件”的说法似乎更为精准。而同体会意字这类会意字中形体较为特殊的群 体,通常又是将相同的会意字结构的基本单位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复重而成。因而,我 们就可以很容易地为同体会意字下一个定义了:同体会意字即是由两个、三个甚至四个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相同的成字部件相叠或相并构成的会意字。 关于同体会意字,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姚孝遂叫它“叠体字 ;高亨称其为 “同文会意 和“对文会意”;杨树达将其命名为“复文会意”;陈炜湛称之为“并列或 重叠的会意字”;这几种名称都是各位学者在说解文字学基本理论六书,和分析会 意字结构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们与我们所说的“同体会意字”大体是相同的。细微的 差异来源于一些学者对个别汉字的构造类型的看法不同。比如:高亨在文字形义学 中将“非、同”等字并入了“对文会意”之列,推翻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此二字 造字类型的看法。高亨指出:“非,许氏以为非字是取j 4 l 的下半部分,但篆文非作类, 两形不相合也。据金文非乃从二爪侧写相背,取其彼此相违之意,二爪相背以 排物也。同,许氏以为闩从二手持兵仗,非也。罔从二乳相对,似徒手搏同之形。 1 1 杨树达先生在文字形义学中则将 、川、爻纳入了复文会意之中。( ( ,说文: “ ( ,水流浍浍也。方百里为 ,广二寻,深二仞。川,说文:“川,贯穿通水流也。 虞书日:溶、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李 9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善注:赫然,盛貌。,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土帝不宁。 2 9 毛传:“赫,显 也。”说文赤部:“赤,东南色也。从大从火。 饶炯说文部首订:“南方阳盛之 区,其象昭著。火为之行,色赤。赤者,光明显耀也。凡火皆有明著之象,然微则 荧荧,大则赫赫,故赤从大、火会意。”一“赤”则光明显耀,二“赤 更显盛貌。 2 4 说解“二”的文化内涵 在研究同体会意字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二合一同体会意字较之三合一、四合 一同体会意字在数量上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古人造字时愿意选择两个相同的成字部件, 一方面与其对称的构造有关。对称是植物、动物和人自身构造以及宇宙中的各种事物及 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之一。对称美不仅从根本上显示了宇宙 运动规律,显示了有序、均衡、对立、统一、变化等等,而且构成了前后、左右、上下 事物之间在数量、大小、形状、色彩、声音等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的对应美,更是一种 和谐美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与数字“二”在中国古代深刻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 我国古人对于数字“二 的特殊情感从中国成语字典中数目庞大的“二”字部 就不难发现。二龙戏珠、二话不说、三心二意、矢忠不二等等。但纵观这一百三十几个 “二字 成语,数字“二 却并不总作为一个确凿的数字出现。它所体现的其他文化内 涵也极其丰富。下面我们将中国成语字典中所收录的与“二”有关的所有成语按意 义的不同进行分类、列表并努力探求“二更深层次的文化渊源。 意义成语代表 数量所占比重 百二河山,不管_ 二,二龙戏珠, 数目,一加一后所得国无二君,连二赶三,说一不二,7 0 个 5 3 一石二鸟,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二姓之好,二童一马,一身二任 尺二冤家,二满三平,功一美二, 数量多,程度深 器二不匮,书通二酉,三占从二,2 6 个 2 0 五零二落,五男二女,闻一知二, 一来二去,足尺加二,知其一, 不知其二 不二法门;别无二致,食不二味, 序数字,第二毫无二致,曾无与二,丁一卯2 4 个 1 8 二,独一无二 1 0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狠二狠,一千二净,一穷二白, 再次,两次一清二白,一雷二闪5 个4 二把刀,略知一二 数量少,程度浅2 个 2 二缶钟惑,一模二样,尺二 其它意义:如,不明秀才,三好二怯4 个3 确;与“一同等 以上图表昭示出数字“二”在中国古代成语中的几大基本义项。其中,作为数目字 和表示“数量多、程度深”之义所占比重较大。这与二合一同体会意字中的“二 有时 表示确切的数目,如排,说文:“排,二水也。凡栋之属皆从排。”,有时表示数量大, 范围广,程度深,如林,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日林,从二木。可谓不谋而合。中 国人偏爱“二”,因为“二 是个“双 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成双成对”、“好事成 双”这样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重大典礼、仪式还是婚丧嫁娶等人生重要事情,古人 都喜欢选择“双 数的日子。似乎这个“双数”的日子预示着幸福和美好会络绎不绝而 来。正是有了这种感情的影响,作为双数的“二也就很自然地被赋予了“多、全、深、 大 等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同体会意字研究 3 三合一同体会意字分析 由两个相同的独体象形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宿州市中医医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呼啸山庄读书心得体会7篇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新零售技术无人超市市场前景与挑战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制造技术布局报告
- 2025年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协调报告
- 2025年甘肃酒泉玉门市招聘村级后备干部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开放大学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宾客关系主任(GRO)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前厅服务与管理-旅游类-旅游大类
- 2025年甘肃省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55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 压力管道特性表
- 高级会计师评审个人业绩报告(精选9篇)
- 血管活性药物(ICU)课件
- “手电筒”模型-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 储能型虚拟电厂的建设与思考分析报告
- 楼地面装饰构造(史上最全面)
- 海关AEO管理体系高级认证企业名录
- TTAF 068-2020 移动智能终端及应用软件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指南 第8部分:隐私政策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