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曼il i e lii| i i i 皇曼舅皇曼皇鼍曼曼曼曼曼曼皇昌曼喜皇曼舅鼍 摘要 本文将修饰语作为一个词类来探讨。这个修饰语词类以两周先王先祖称谓,如王、 祖、考、妣、母、父等为修饰对象,主要出现在追孝与颂扬先祖的铭文中。 这些修饰语主要分作三大类:第一类为单音节修饰语,如文、皇、穆、烈、圣、帝、 幽、光等;第二类为双音节修饰语,这类修饰语主要出自墙盘铭文,如翁圉、害圣、 敦鲁、祗窥、青幽、喾明等,另外还有诸如丕显、丕铞、飘盈等双音节修饰语;第三类多 音节修饰语,多可作句子的谓语,如遽越、穆穆( 穆穆翼翼) 、克哲毕德、德屯无谏( 欧) 、 数数录秉等。 通过对铭文中的修饰语进行解释,兼及相关文字释读及通篇铭文的解释。同时阐释 与修饰语相关的若干问题,如西周谥号问题及修饰语所呈现的由简至繁,又由繁趋简的 问题分析等。 关键词:两周金文;先王先祖;修饰语;西周谥法 a b s t r a c t 鼍詈量曼量皇h ii,i 皇曼曼皇曼曼量皇曼曼曼曼虽皇曼曼皇詈曼曼皇璺曼鼍曼暑皇量量皇量曼量曼曼量曼皇皇曼量鲁曼曼量葛舅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h e s i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t h eg r o u po f 确i m c tw o r d s t h e s eg r o u po fa d j u n c t w o r d so b j e c t st ot h ea p p e l l a t i o n so fa n c i e n ta n c e s t o r sa n de m p e r o r si n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z h o u d y n a s t y ,s u c ha sw a n g 、z u 、k a o 、b i 、砌,m ua n ds oo n ,m a i n l ya p p e a r e di nt h em o u r n i n g a n dg l o r i f y i n gs e n t e n c e s t h e s ea d j u n c tw o r d sa r em a i n l y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t h ef 奴a r em o n o s y l l a b i c a d j u n c tw o r d s ,s u c h a sw e n ,h h u a n g ,m u ,s h e n g ,l i e ,y o ua n d g u a n g t h es e c o n d a r ed i s s y l l a b i ca d j u n c tw o r d s t h e s ek i n do fa d j u n c tw o r d sa r em a i n l yf r o m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 q i a n 穿 p l a t e ,s u c ha sq i a n g y u ,x i a n s h e n g 、h o n g l u 、q i x i a n ,j i n g y o u 、l i n m i n ga n ds o o n o t h e r sa r en o tf r o m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 q i a n g p l a t e ,s u c ha sp i x i a n 、p i s i 、x i a n s h ua n d s o0 1 1 t h et h i r da r ep o l y s y l l a b i ca d j u n c tw o r d s , s u c ha sj u s h a n g ,m u m u ( m u m u y i l q ) 、 k e s h e n q u e d e 、d e t u n w uj i a n ( y o u ) 、p e n g p e n g b o b oa n ds oo n w i t ht h eh e l po ft h es t a t e m e n tt ot h ea d j u n c tw o r d s ,t h et h e s i ss t i l la n a l y z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i n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sa n dt h ew h o l ea r t i c l eo f t h ei n s c r i p t i o n m e a n w h i l e ,i ta l s ot a l k s a b o u ts o m ep r o b l e m sr e l a t e dw i t l lt h ea d j u n c tw o r d s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a n c i e n ta n c e s t o r s t i t l e sa f t e rt h e i rd e a t h sa n dt h e 删u n c tw o r d sv a r i e df o r ms i m p l eo n e st oc o m p l i c a t e do n e s a n df r o mc o m p l i c a t e do n e st os i m p l eo n e s k e yw o r d s :i n s c r i p t i o n so fz h o ud y n a s t y ;a p p e l l a t i o n so fa n c i e n ta n c e s t o r sa n de m p e r o r s ; 删u n c tw o r d s ;t i t l e sa f t e rd e a t h s 。 河北大学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作者签名: 日期:鲨丑年月卫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月一日解密后适用本授权声明。 2 、不保密订。 ( 请在以上相应方格内打“ )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 影 矽 亥掀 日期:至立年月l 日 日期:妒丘月4 刍 第1 章绪论 鲁置量i ij i i i i i , i i i i i - - 置量皇量皇 第1 章绪论 1 1课题意义 青铜器铭文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从商末一两个 字的简略形式,发展至四、五百字的长篇铭文,同时进行内容的多元化及格式的规整化。 铭文的内容甚为丰富,从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跻、祭典训诰、宴享、田猎、征 伐方国、赏赐册命、刑事诉讼到家史、婚媾等等,虽其主要所述不尽相同,但大量的长 篇铭文都具有祈福、追孝、颂扬祖先的部分,特别是西周中晚期的铭文,其格式与布局 逐渐固定下来,铭文中关于祈福、追孝、颂扬祖先的部分,也逐渐有了其惯用的词汇、 常用的格式以及特定的位置。本文所要探讨的修饰语就主要出自这部分铭文,是修饰先 王先祖的美懿之词,形式上有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之分;性质上,有的用在先王先 祖称谓之前做定语,有的用在谓语的位置起陈述或描写作用。 这些修饰语自成一类,可以从词类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把它们 放在具体的铭文中单个的、孤立地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时甚至还会得出截然相 反的结论。如逸周书谥法解中,对修饰先王( 周幽王) 的“幽字的解释为:“早 孤陨位、雍遏不通。 事实上,“幽在金文中的用法或为对祖先的美懿之词,如墙 盘“静幽高祖”,是形容高祖心性的修养,褒美其能审时度势,默隐远祸;宰兽簋 铭“用作朕刺祖幽仲益姜宝口簋 ;禹鼎铭“肄武公亦弗忘朕祖考幽大叔、懿叔, 命禹缵朕祖考政于井邦 ,“幽 内含沉静、安闲义,均为褒美之词。 同样逸周书谥法解对周厉王的“厉”字的解释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一 “厉 字也是先王先祖修饰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修饰语,与“幽”一样,是对先王的褒 美之词,在铭文中通“刺,“刺 在金文中音义同于文献的“烈 ,而“烈有显赫、 光显义,显然不应为逸周书谥法中的释义。由此可见,将词汇分类进行系统研究 可以避免孤立的、个别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对词义及铭文的释读。 长此以来,学者们提出了研究铜器铭文的各种方法,选取了不同的角度,研究成果 也日益臻于新境。其中对铭文词汇及旬式的研究,是其它研究的基础,始终是最重要的。 本文欲从系统的角度,归纳、分析先王先祖修饰语的相关词汇,以期准确了解这些词语 阋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意义,并通读铭文,研究相关问题。 商周铜器铭文研究在铜器的断代及铭文释义等方面都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 应当看到,也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相当一部分铜器的断代仍然存在分 歧,铭文的释义工作,各家也常常意见不统一,不同的见解在铭文中可能都会使文意通 顺,不影响对整体铭文的把握,但是究竟哪种释读更可取,一时难下定论。本文的写作 目的,是试图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相关的追孝、祈福或颂扬铭辞中抽出修饰语 这一词类,详解其意义,并对铭文解释中往往被一带而过、甚至不加解释的词语( 如“文 、 “皇等) 给予充分重视,展现其发展演变的轨迹,或通过多义项的对比,分析其在相 关铭文中的用义,同时从整体上通读和把握铭文。唐钰明先生云:“古文字资料的词汇 语法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列举说明的状态,这种方法既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往 往容易造成歧视。因为语言现象常常处于随机状态,再有未分选的现象,也难免会出现 个别、甚至- d , 批例外。”哔文综合大量铭文,结合相关铭文文字释读和词义分析,将 铭文释读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从修饰语这个角度探讨相关问题。 1 2 研究现状 金文词汇的分类研究,最早源于徐中舒,一九三六年徐中舒先生发表了金文嘏 辞释例一文,全面地整理、分析了铜器铭文中所见的祝嘏辞,此文为最早的有系统的 祝嘏铭文研究著作。徐中舒先生将祝嘏铭文所见的文例排列出,将文例与文献记载中相 同或类似词汇对勘比较,探讨词义及相关时代、地域问题,并纠正旧说的错误,可谓首 开此方面的研究途径,对于词汇的分类研究十分有帮助。 一九八九年姜昆武先生出版了诗书成词考释,书中对于“三寿、眉寿、万年、 万寿、弥性、令终、难老、无疆、无竞、纯佑、纯嘏、纯假、介福等诗、书所 见的祝嘏辞,从语言、历史的观点加以分析。一九九九年朱岐祥先生的论训释古文字 的方法一文例研究,文中从文例互校的角度,证明秦金文与东土诸国金文的差异, 可以参考“需命力、“无期”、“永寿 、“受大福 、“匍有四方等祝嘏铭文的使 用特色。二零零一年陈美琪先生的西周金文字词文例研究对西周金文的书写行款、 文字的形构特征、字体与文句特例、词汇的运用及篇式等多方面作专章论述。 唐钰明, 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1 0 6 页 2 : 第1 章绪论 以上关于专门词汇的研究,有些已经涉及到了修饰语,但是对修饰语词汇的系统研 究却不多。 一九九二年,张亚初先生在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发表了殷周青铜鼎器名、用 途研究一文,将鼎前的修饰语分作十四类,如“宝 、“大、“小”;“尊、“彝”、 “蒲 、“旅 、“行 、“从;“祀 、“盟 、“衣 、“翟”;“牛 、“豕”、 “羊、“鹿 、“兔 、“鸟”、“鹑 、“鱼;“宝熳 “锱”、“淄 、“载” “羞、“荐 、“行 、“登 ;“觫”、“善”、“僻;“方”、“异 、“豪”; “盂、“尊盂”、“食鼎 、“雠钎 ;“食、“镉”、“匝、“汤 、“比 ; “鬲 、“甬”等,这篇文章从词类的角度,将器名中的修饰语结合青铜器的用途进行 研究,是关于修饰语词汇研究的有益探索。 一 陈双新先生在一九九九年第4 期音乐研究上发表的青铜乐器自名之修饰语探 论一文中,将青铜乐器自名的修饰语分为修饰乐音、修饰数量、修饰用途、修饰价值、 修饰形体等五大类三十二种修饰语作为一个词汇系统进行分类研究,文中在系统介 绍“稣”、“协”、“锡”、“雷 、“需 、“歌 、“谣 、“媵”、“宝、“大”等修饰语的同时, 结合铭文及文献材料区分了音乐系统的修饰语词义与金文中其它词义以及文献中材料 用义的不同,也是在修饰语词汇系统方面的有益研究。 涂白奎先生发表在二零零五年第4 期中国史研究上的西周王号无恶谥说一 文影响尤大,这篇文章从逸周书谥法中对西周十三王谥号的解释入手,尤其利用 西周铭文材料对“厉”、“幽 二字进行了重新解释,以此证明“厉 、“幽 与其它西周 先王的谥号一样,同是美称,不为恶谥,这一新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而涂白奎先生所 谓的西周诸王的谥称,其实正是在我们所研究的先王先祖的修饰语范围之内的。 同时,具体铭文释读方面的研究也在步步深入,大量长篇铭文,如墙盘、大克 鼎、中山王罾鼎、中山王罾方壶、秦公钟,尤其是陕西省扶风县出土的微史家 族遗物,其中的墙盘研究更是掀起了不小的高潮,自出土以来,该铭的专门研究论 文达几十篇。考证和释读墙盘的单篇论文如唐兰略论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铜器群的 重要意义、裘锡圭史墙盘铭解释、李仲操史墙盘铭文试释、徐中舒西周墙盘 铭文笺释、李学勤论史墙盘及其意义、戴家祥墙盘铭文通释、于省吾墙盘铭 文十二解、赵诚史墙盘铭补释、马承源墙盘铭文别解、刘楚堂墙盘铭文新释 3 洞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等。涉及其它铭文释读及字词释义的单篇论文也很多,如赵诚甲骨文的弘和引、 黄光武释穆兼谈昭穆的礼乐含义、秦建明释皇、陈伟武旧释“折及从 “折之字平议一兼论虬滇德和“怒终 问题、孙稚雏天亡簋铭词汇释、洪家义 关于天亡簋所记史事的性质等等,这些研究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1 。3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比较法本文研究的是两周青铜铭文中先王先祖的修饰语,由于时代先后不 同,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差异,铭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修饰语自然不会完全 相同。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历史上奴隶社会逐渐走向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巨大变 革时期,礼乐制度亦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影响到铭文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了修饰 语数量、种类的变更,更使修饰语呈现出与西周时代不同的特色。 二铭文与文献资料的比较自从王国维先生提倡“二重证据法 以来,愈来愈多的 学者们以“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互相印证,彼此补充,如今已成为学术界 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亦系联古籍的相关记载,把本文的研究对象与尚书、 诗经、左传等文献中的相关词语相互比较,以求证实、确定具体的修饰词语在 铭文中的确实意义。并且可以补充说明铭文中修饰语的用例,亦使得其研究结果更信而 有证。 三集释法本文所讨论的是金文中的某一类词汇,这些词语在文中具体是什么含 义,要参阅许多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大量的相关论著,特别是大量散见的单篇研 究论文。一些精辟的见解如同一个个零散的珠玉,过于零散不便于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尽可能地把这些有价值的成果归笼到一起,对学术界今后的继续研究 也能提供些帮助。 4 第2 章修饰语研究 第2 章修饰语研究 本文根据修饰语音节数量的不同,从形式上将其分为以下三类:单音节修饰语、双 音节修饰语及多音节修饰语。以下分类述之并分析其在铭文中的意义,兼及断句、通读 铭文及探讨相关问题。 2 1 单音节修饰语 铭文中这类修饰语用得最为广泛,周朝对先王先祖的称谓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 沿袭商朝而来的天干庙号;第二类,谥号;第三类,生称。位于这些称谓中的修饰语都 是单音节,用在诸如王、祖、妣、考、母等先王先祖称谓之前。这些修饰语因为文献或 铭文中常用,在诸多的铭文解释论著中,常常被一带而过,不详加解释,但实际上,这 些词语有时很有解释的必要。以下分类论之: l ,文 “文 作修饰语用得最为普遍,先王先祖称谓前常加“文 字起修饰作用。因此 这样的用例相当多,据金文引得,“文作修饰语达二百多例。兹举几例如下: ( 1 ) 用作文父癸宗宝尊彝。( 保卣,集成1 0 5 4 1 5 ) ( 2 ) 用作文考癸宝尊器。( 作册晨卣,集成1 0 5 4 0 7 ) ( 3 ) 用作朕文祖辛公尊鼎。( 师晨鼎,集成5 2 8 1 7 ) ( 4 ) 王子午择其吉金,自乍蒲彝酵鼎,用享日孝于我皇且文考。( 王子午鼎, 集成5 2 8 1 1 ) ( 4 ) 用享台孝,于我皇且文考,用祈眉寿。( 王孙遗者钟,集成1 2 6 1 ) ( 6 ) 用享于我皇且文考,天赐之福。( 曾伯聚簋,集成9 4 6 3 1 ) 值得一提的是“文”字在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宁”字。尚书大诰篇有“宁 王”、“宁武、“宁考 、“前宁人 等文,君爽篇也有“宁王一之文。裘锡圭 先生认为,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最先根据金文指出上述这种“宁”字是“文 字之误的学者,是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之后才是吴大潋。吴大潋在他的字说“文 字说中云:。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江汉:告于文人, 殷周金文集成的简称,以下本文均采用此简称。 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毛传: 文人,文德之人也前宁人实前文人之误,盖因古文文字有棘心者或 作令或作室,或又作堂、堂,壁中书古文大诰篇,其文字必与宁字相似,汉儒遂误释 为宁,其实大诰乃武王伐殷大诰天下之文,宁王即文王,宁考即文考,民献有十夫, 即武王之乱臣十人也。宁王遗我大宝龟,郑注受命曰:宁王,此不得其解而强为之 说也,既以宁考为武王,遂以大诰为成王之诰,不见古器,不识真古文,安知宁字 为文字之误哉? 王、吴之后,在“宁 字问题上持类似见解的还有孙诒让和方溶益。 在此基础上,裘锡圭先生进一步指出:“上述各大家都认为尚书文字讹作 宁,是汉儒误读古文经书的结果。这一意见是有问题的。据吴大潋、王国维等人的 研究,所谓古文经实际上是战国时代东方国家的经书抄本,所谓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国 家的文字。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古文字资料中,文字写成从心,却没有晚于西周、 春秋之间的例子。所以汉儒所见的古文经书里不大可能有这样的文字。从心的文 显然是先讹作蛊,再变作i 事的。我们认为尚书中部分文字讹作蛊 的时代不会晚于春秋。” 铭文及文献中修饰先王先祖的“文 当为“有文德”之意,是对先王先祖的美称, 犹说“有文德的祖辈 ,“有文德的父亲移,“有文德的母亲 等。正义谥法解:“经 天纬地日文( 朱右曾日:“能经纬顺从天地之道,德之盛也) ,道德博闻日文,忠信接礼 日文,施而中礼日文,修德来远日文,德洽四国日文。廊文献中的用例如春秋左氏传哀 公:“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春秋左氏传哀公:“公父文 伯至,命校人驾乘车,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尚书泰誓 上:“皇天震怒,命我文考 。 2 皇 天干庙号中用“皇 作修饰语的不多,仅有几例,如:皇考癸公此鼎( 集成 5 2 8 2 1 - - 2 8 2 3 ) 、皇且丁公陌攸从鼎( 集成5 2 8 1 8 ) ,先王先祖的谥号、生 称的修饰语却主要是“皇 ,甚至“皇 还用来修饰神祗。据金文引得统计,“皇一 作修饰语近二百例,与“文”作修饰语相当,也是很普遍的。如: ( 1 ) 善夫梁其作朕皇考惠中,皇母惠代尊簋,用享孝考( 善夫梁其簋, 裘锡圭,谈谈清末学者利用金文校勘尚书的一个重要发现,古代文史研究 新探,7 3 7 8 页 汪受宽,谥法研究,2 9 4 页 6 第2 覃修饰语研究 集成8 4 1 4 7 4 1 5 1 ) ( 2 ) 攸立岁尝,以祀皇且,以会父倪。( 邦陵君王子申豆,集成9 4 6 9 4 - - 4 6 9 5 ) ( 3 ) 下惹雕公诚乍尊鼎,用追丐于皇且考,用乞眉寿万年无疆。( 惹公诚鼎, 集成5 2 7 5 3 ) ( 4 ) 隹十又四年,陈侯午台群诸候献金乍皇妣孝大妃葙器钱敦。( 十四年陈侯 午敦,集成9 4 6 4 6 , - - - 4 6 4 8 ) ( 5 ) 隹王正月初吉乙亥,邾公华择罩吉金,玄镭赤镭,用乍罩稣钟,台乍其皇且考。 ( 邾公华钟,集成1 2 4 5 ) ( 6 ) 肆克口于皇天,顼于上下。( 大克鼎,集成5 2 8 3 6 ) ( 7 ) 隹皇上帝百神,保余小子。( 献钟,集成1 2 6 0 ) 说文:“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王皇大君也。 但据金文字形 来看,许慎从“自”之说显然有误。汪荣贵:“古文皇字即象其形,“日 象冠卷,“ 象冠饰,“土 象其架。与主之从土为象镫足之形同例。郑注王制云:皇冕属画 羽饰焉,画羽谓染羽五彩夫皇之本义为冠天子服因以为天子之称,犹卒之本义为 有题识之衣隶人给事者所服因以为隶人之称也。皇之训为大、为美、为煌、为中、为光 者则又从天子之义展转以为形容者也。 近来,有学者根据周代青铜器花纹推断,“皇 是孔雀尾翎花纹的象形,引申为美、大、辉煌。圆 摒却说文从大之误说,从“皇字象形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无论其象冠冕 之形,还是孔雀尾翎花纹的象形,都可以直接引申出美、大、辉煌等意义,用来形容先 王先祖都很恰当,其义可为形容先王先祖伟大、德美、业绩辉煌等等,如毛诗鲁颂: “周公皇祖,亦其福女,在毛诗小雅中:“有皇上帝”,毛诗鲁颂中: “皇皇后帝”,“皇 又作“皇皇,同样形容先王先祖神祗的伟大、辉煌。又如左 传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伸居薛,以为夏车正。 “文 与“皇 做修饰语,在西周中晚期的祭器铭文中最为常见,且“文”、“皇力 常常并列出现,同时修饰先王先祖,如上文例举的王子午鼎、王孙遗者钟、曾 周法高、张日异, :金文诂林,2 4 4 页 秦建明,释皇,考古1 9 9 5 年第3 期 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伯聚笪,另外还有臣谏簋( 集成8 4 2 3 7 ) 、伊簋( 集成8 4 2 8 7 ) 、 疾钟( 集成1 2 4 6 2 5 9 ) 、害夫簋( 集成8 4 3 1 7 ) 、井人曼钟( 集 成1 1 0 9 1 1 2 ) 、郑虢仲鼎( 集成5 2 5 9 9 ) 等等。西周中期以前,“文” 比“皇”用得普遍,中期以后二者不相上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皇 的使用占优势, 用得非常普遍。据统计,西周时期,“文 与“皇”做先王先祖称谓的修饰语,使用频 率相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皇的使用明显多于“文,“文与“皇”还是作 为主要的修饰语,其它修饰语用得不多,而且这个时期用修饰语来修饰先王先祖以润色 铭文远不如西周中晚期普遍。 除了“文 与“皇”同时出现在句中做修饰语,“丕显 、“刺”等都可同时出现, 共同修饰先王先祖,如“单白昊生日:“丕显皇祖剌考速匹先王,爵堇大命 。也 有两个以上的修饰语同时出珊起修饰作用的,如“用康惠朕皇文剌祖考,其格前文人 总之, 本文虽将修饰语分列开来,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且修饰形式是多样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修饰语同时出现,更加强了修饰的力度。 。3 刺 “刺 字在铭文中的用例也很普遍,如: ( 1 ) 白大师武臣保天子用罩刺祖介德。( 师翻鼎,集成5 2 8 3 0 ) ( 2 ) 扬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作余刺考害白宝簋。( 扬簋,集成 8 4 2 9 4 4 2 9 5 ) ( 3 ) 虎敢拜稽首,对扬天子不杯鲁休,用作朕刺考日庚尊簋。( 师虎簋,集 成8 4 3 1 6 ) ( 4 ) 畿父拜稽首,用作朕刺考尊壶( 戏父壶,集成1 5 9 7 2 2 ) ( 5 ) 用作朕皇考刺白尊簋。( o c 簋盖,集成8 4 2 9 8 ) ( 6 ) 柳拜稽首,对扬天子休,用作朕刺考尊鼎。( 南宫柳鼎,集成5 2 8 0 5 ) “刺 假借为“烈黟字,乃学者共识。义为“光显 。诗周颂雍:“假哉 皇考,绥予孝子。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郑玄笺:“烈,光也。子孙所以得考寿 与多福者,乃以见右助于光明之考,与文德之母,归美焉。一诗周颂烈文:“烈 文辟公刀,毛传:“烈,光也 。尔雅释诂:“烈,光也 。以上释“烈 为“光 , 其义当与下面“光 字词义相同。左传哀公二年“烈祖康叔 ,杜预注:“烈, 8 第2 章修饰语研究 显也 ,国语晋语:“烈祖康叔。韦昭注:“烈,显也。 以上释“烈 为“显 义。金文多有歌颂先王先祖的功绩及德行的内容,“刺 在金文中又有作“功绩 讲的 名词义,如班簋( 集成8 4 3 4 1 ) :“文王孙亡弗怀刑,亡兢早刺( 烈) 。 综上,“刺( 烈) ”作为先王先祖的修饰成分,可释为“光显 ,“刺( 烈) 有 “光显义亦可从修饰他物看出,如诗周颂载见:“侮革有鸽,休有烈光。 烈意为光显、明亮,形容侮革上缀玉之色泽。故“烈”可释为“显赫、光显的 ( 先 王先祖) 。 “刺”又与“厉 通,涂白奎先生云:“金文中无厉王,厉王作剌王,近年 新出青铜器中可见数例。1 9 9 2 年陕西长安县申店出土吴虎鼎( 注:考古与文物1 9 9 8 年第3 期) ,器为宣王期,铭称王在周康宫夷宫申剌王令。2 0 0 3 年陕西宝鸡眉县 杨家村发现的青铜器窖藏中的速盘,铭辞历数其先王先祖辅佐历代周王的事迹,铭 称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于孝王、夷王后作剌王, 根据西周王世之序,可以进一步肯定金文之刺王即文献之厉王,亦知文献之厉 实为刺字之转写。虽如此,为作全面考察计,当然也应该对两周金文中的厉字 作一检讨。据现有材料;厉字只数见于西周金文,有两种用法:一作人名,如五 祀卫鼎之邦君厉;此外是被借作万字,如散伯簋铭散伯作矢姬宝簋, 其厉年永用,厉年即万年。“厉字在金文中使用概率小,本字当为“刺 字。其原因“迨乎姬周东迁,字又或以音转为厉,词义多歧,遂致误解。 涂白奎先生 还指出,“刺 字又或置于祖、考之前作修饰语,其音义同于文献的“烈 字。回这就 是上面已经分析过的,“刺通“烈 ,为光显义,是对先王先祖的懿美之词。由此可见, 涂白奎先生的西周王号无恶谥说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4 穆 “穆 在文中的用例如: 伯克壶:“白克敢对扬天右( 祜) 王自右( 休) ,用作朕穆考后仲尊壶。一( 集 成1 5 9 7 2 5 ) “穆 有时作“穆穆,如: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1 3 2 页 涂白奎,:西周王号无恶谥说, 中国史研究,2 0 0 5 年4 月,3 - - - 8 页。以下引述涂白奎先生的 观点均出自此文。 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大克鼎:“克日:穆穆朕文且师华父,腮晕心,宝静于猷,盈哲率德,稗克 恭保罩辟恭王,敕义王家,惠于万民,柔远能迩,裨克口于皇天,琐于上下,晕屯无败, 易嫠无疆。 ( 集成5 2 8 3 6 ) 铭文中又有“穆穆翼翼 ,如: 虢叔旅钟:“虢叔旅日: “丕显皇考惠叔穆穆,秉元明德,御于晕辟,晕屯 无败。 ( 集成1 2 3 8 - - 2 4 4 ) 梁其钟:“梁其日:丕显皇祖考穆穆翼翼,克哲早德,晨臣先王,晕屯无败 ( 集成1 1 8 7 1 9 2 ) 说文:“穆,禾也,从禾寥声 。但“穆 字从禾无考。黄光武从“穆”字的金 文字形出发,认为是杠杆悬物,所悬之物为乐器铃钟之属,“穆 字所从的“歹 是表 示乐音的重要指示性标志。铭文中常有“穆穆厥声 、“穆穆稣钟 ,“穆 为乐音之和美。 “穆”字有乐音和美之义应源于旗铃和美之声,古代旗帜象征权力,区别等级,可以号 令民众,指挥军队。故源于旗铃和美之义的“穆又引申为肃敬的意义。逸周书谥 法:“中情饰貌日穆”,乐记云:“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饶宗颐先生日:“威 仪穆穆训敬,钟磬穆穆训和。以上是从“穆 的礼乐含义出发,解释“穆 为威仪肃 敬的意义,以往训“穆”之义多离不开和、眭、敬、信、笃、美等义,而此处“穆 与 “穆穆”用在先王先祖称谓之前,释为“威仪肃敬 当是最贴切的解释。 西周中期穆王时器通簋( 集成8 4 2 0 7 ) 中有:“穆穆王在葬京一,唐兰先生 认为:“周朝人在生前就分出昭穆的辈次,那么,穆王的辈份是穆,因而叫做穆王,又 叫做穆穆王。 按照唐氏的意见,既然康王以后是按辈份来作王号的,称穆王则辈次已 明,何烦又更增一字叫做穆穆王?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前一“穆 字为修饰语,是用来 修饰穆王的。另外,我们也可以认为“穆穆 是“穆 的叠音形式,与“穆”义同,都 是对王的懿美之词,所以“穆穆王作“穆王一。文献中的用例如诗大雅:“穆穆 文王”,毛诗鲁颂:“穆穆鲁侯,敬明其德。刀 由于对铭文理解的不同,这里牵涉到一个对铭文的断句问题。如上举例之虢叔旅 钟,郭沫若则断为:虢叔旅日:“丕显皇考惠叔,穆穆秉元明德,御于早辟,晕屯无 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富”问题,考古学报,1 9 6 2 年第1 期。 1 0 第2 苹修饰语研究 liiii ii_i ii 畋”,此种断旬以“穆穆”来修饰“秉元明德 这个动宾词组。乍看无不当之处,依此 可释为“皇祖考恭敬地保有其善德 ,但从大量的铭文用例来看,“秉元明德”作为铭文 中的惯用语,常常独立出现在句中,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穆穆 不用来修饰“秉 元明德”,其与前面的主语“丕显皇且”关系更密切些,是用来修饰“皇且 的。“穆 穆”作修饰语,传世文献中亦有之,如鲁颂闼宫日:“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 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铭文中不仅有“穆穆 作修饰语,还有“穆穆翼翼 这样的四音节修饰语,“翼 翼 ,恭敬之意,尔雅释i j l l :“肃肃翼翼,恭也 ,诗大雅文王:“世 之不显,厥犹翼翼 ,毛亨传:“翼翼,恭也 。“穆穆翼翼”是形容祖先肃穆、 恭敬、敬慎之义。 由此可见,如依郭氏的句读,梁其钟铭文可读为“丕显皇祖考,穆穆翼翼克哲 早德,晨臣先王,德屯无欧”,显然是不当的。 5 圣 一 “圣”在铭文中的用例,如: ( 1 ) 王若日:“亦则于女乃圣祖考,克专右先王, ( 师询簋,集 成8 4 3 4 2 ) ( 2 ) 肆武公亦弗遐忘朕圣祖考幽大叔、懿叔命禹肖朕祖考政于井邦。 ( 禹鼎,集成5 2 8 3 3 2 8 3 4 ) ( 3 ) 师走金乍文考圣公文母圣姬尊彝。( 师趁鼎,集成5 2 7 1 3 ) 说文:“圣,通也。从耳呈声。 吴大潋:“圣,声也,通也,闻声知情谓之 圣。圣声古通。 林义光:“圣即声之古文,与听亦通。左传小君声姜,公 羊传作圣姜。出于口为声,入于耳为听,因而通于心者圣也,圣与听相承, 互作其义,古作圣。 “圣”引申为圣哲之义,金文常用字典又细化其义为三: 圣智,无事不通,具有高超的才智:品德高尚,有名望( 通常所谓圣人即取此解) ; 圣明英武。铭文中用“圣 做修饰语,同样是称美祖先之意,那么上述义都可取,铭 文中可以解释为:品德高尚、圣明英武、才智超群( 的先王、先祖) 。文献中的用例如 诗国风邶风:母氏圣善。诗小雅十月: “皇父孔圣。 6 帝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暑曼量皇! 曼曼曼置曼皇曼i 一一一 _ i i i 一; 一一一 i。ii 曼曼曼曼鼍 “帝 在铭文中的用例如: ( 1 ) 仲师父作季妓姒宝尊鼎,其用言用孝于皇祖帝考,用锡眉寿无疆。( 伸师父鼎, 集成5 2 7 4 3 - - - 2 7 4 4 ) ( 2 ) 口叔其自作尊簋,其用追孝于皇祖啻考,用锡黄萄眉寿。( 叔黄簋,集成 8 4 1 2 9 ) ( 3 ) 王日:“障文武帝祖乙俎 。( 四祀弋p 其卣,集成1 0 5 4 1 3 ) 金文诂林:“( 一) 名词,上帝也,其严在帝左右( 皲狄钟,集成 1 4 9 ) ;隹皇上帝百神( 散钟,集成1 2 6 0 ) 。( 二) 形容词,盛大也, 其用享用孝于皇祖帝考( 仲师父鼎,集成5 2 7 4 3 - , 2 7 4 4 ) 。“帝 做名词指君王及上帝百神是其最普遍的用法,帝在铭文中也为形容词,做修饰语,独 断上:“帝,大也 。此处“帝用来修饰先王先祖,可释为“伟大 ,用在铭文中即 为“伟大的( 先王先祖) ”义。 7幽 “幽”在铭文中的用例如: ( 1 ) 亦我考幽白幽姜令命。( 六年召白虎簋,集成8 4 2 9 3 ) ( 2 ) 用作幽尹宝尊彝。( 盏方彝,集成1 6 9 8 9 9 ) 逸周书谥法中对幽的解释为:“早孤陨位、雍遏不通。 幽王八年,因更立 太子事致诸侯叛,于十一年死于乱。此次动乱,导致西京残破,平王即位,不得不东迁 成周。就此言,幽王于西周王室罪英大焉。谥法的“幽 是总结周幽王生平的贬义 用语。 说文毖部:“幽,隐也,从山中纥,缎亦声 。孙诒让日:“古文幽字皆不 从山,韩侯鼎:叔向敦并同,疑从古文火省”。马叙伦同意孙说;日:“幽者 火微,今杭县谓火微为幽 ,并指出幽隐以双声为训。金恒祥日:“尔雅释诂: 幽,微也。火微则不明。易:困入于幽谷,郑注:不明之辞也。 离骚路幽昧以险隘,注:不明也金器以幽为玄,金文如越簋 易女赤市幽黄郑注:幽,读为黝,暗黑色也。故幽牛者黝牛也。 金 周法高,张日异,金文诂林,5 7 页 周法高、张日异,金文诂林,2 4 8 0 2 4 8 3 页 第2 章修饰语研究 ! _ 一i 一一一 ii。 i 鼍曼皇量曼量曼 文常用字典中有三个释义:沉静,安闲;通“黝”,黑色;人名用字,如禹 鼎:“肆武公亦弗段( 暇) 望( 忘) 朕幽大叔、懿叔 。加上“隐 与“火微 义, 幽字共五个义项,铭文中的幽,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沉静、安闲义,但是裘锡圭先生将其 释为“黑色 义,详见下文青( 静) 幽词条的解释。我们认为“幽 字用在“考”、“尹 等称谓之前,还是取沉静、安闲义更能直截了当地解释其在铭文中的意义。 墙盘铭文中还有一个双音节的修饰语“青幽”,马承源日:“青幽读为 静幽,青假为静,宁静。静幽,今言幽静,古代指心性的修养。回 这显然与谥法中作为恶谥的“幽”的意义相矛盾,与“厉 本作“刺”,是称 美先王先祖的光显义,但在谥法中却作为恶谥的情况相同,“幽 在铭文中也是对 祖先的懿美之词,在谥法中却作为恶谥。“厉 字在谥法中作为恶谥的原因, 涂白奎先生认为是“迨乎姬周东迁,字又或以音转为厉,词义多歧,遂致误解。 那么 “幽 字在形容先王先祖时本义为沉静、安闲义,何以变为“早孤陨位、雍遏不通 的 意义? 涂白奎先生认为“文字既为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 日益增多,文字的内涵也日益丰富。时代有早晚,字词之义也有变化,此尽人所知者, 而谥号文字也不能逃脱此一规律。”可谓精辟之见。 8 光 “光在铭文中作修饰语很少,其用例如:文考光父乙( 献簋,集成8 4 2 0 5 ) , 白父孔觌有光。( 虢季子白盘,集成1 6 1 0 1 7 3 ) 说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光字在铭文中主要有以下 几个义项:光辉, 毛公鼎: “无不端于文武耿光。禹鼎:“肆禹又成,敢 对于武公丕显耿光。 尚书立政:“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荣 耀,金文常用字典中举虢季子白盘为例,与本文所举同。又如诗大雅韩 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丕显其光。 光扬、推广,发扬光大,召尊:“召 万年永光。大令彝:“用光父丁。 国语国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 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 通“贶 ,赐也。宰苗簋:“王光宰茹贝 三朋。 杨树达日:“光 当读为“贶 。诗小雅彤弓云:“中心贶之。 毛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 5 6 页 1 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传云:“贶,赐也。 铭文中作名词的“光 与作动词的“光 用法很普遍,在铭文 中例证也很多,而形容词的“光 则用例不多。用来修饰先王先祖,起美懿作用, 显而易见,当为荣耀( 的先王先祖) 。 虢季子白盘中的“光”为形容词,前面的“有”这里做形容词的标志。“有” 的一般用法是用作有无之“有”,“有”也可以作名词的标志,如“有夏”、“有周 。 又可以作形容词的标志,如毛诗国风:“桃之天天,有黄其实。 又如“彤管有 炜,说怿女美。 这里做形容词性的标志“有”的出现,更能说明“光 用为形容词, 而不同于其它诸如“光辉、“发扬光大等用法。 2 2 双音节修饰语 这类修饰语相当一部分出自墙盘( 集成1 6 1 0 1 7 5 ) 铭文。这种修饰成分 的运用,与史官墙本人的特殊职位是紧密相联的,但我们也不应否认墙的个人修养对其 独特文风的重要影响,毕竟出现这么多修饰成分的铜器铭文除墙盘外还没有别的发 现。从理论上来讲,西周中期就出现了如此丰富的修饰语,时代越发展,修饰语应有更 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春秋战国以降,虽有长篇铭文问世,修饰语却再也没有超越墙盘 的成就。本文在相关问题一章探讨了修饰语的发展由简趋繁,又由繁至简的过程,但究 竟修饰语在以后的时代为什么没有超越墙盘的发展,还有待补白。以下分别介绍丕 显、丕糯、觌盈、孔鼠以及墙盘中的双音节修饰语。 1 丕显 “丕显 周初成词,为颂赞的常词,金文、诗、书屡用之,不见于甲骨文。姜 昆武先生云:“其字或作不,或作丕,丕为不的后起分别文。毛传 常解丕为语词,郑笺反毛说,以丕为否定词。林义光引诗经通解从毛 说以为发语词,岑仲勉从汉语拼音文字联系到周金铭的熟语一文释丕显云:周 语的丕显与梵文m a h d n 为同源,唯两字合言才是大非丕可单训大。 又云:“说 文:丕,大也,从一不声。,- 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了也,象形。 家大人文字朴识云:不即蓓蒂本字,今作蓓蒂者,古作不蒂耳,上象花房,下出 三垂,则蒂下枝柯之属。殷墟书契;不字,下垂犹似蒂,则不之大者,故其枝叶繁 茂作蕊。不帝盖亦繁简之殊,郑笺云:不引申为大,故从不之字,亦多得大义。 第2 章修饰语研究 如苯,盛草也。1 丕,有力也。觚,大鲮也。鳋,大也。陪,重土也,皆是。 本文从姜 昆武之说,释“丕 为大。 “显 字林义光认为:“像人在日下视丝之形,丝本难视,待向日下视之乃明也 , 由此,可知“显”义为“显明,显赫,光明的意思”。则“丕显 义为伟大、显赫、光 明。诗大雅文王:“有周丕显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重耳敢再拜稽首,奉 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尚书文侯之命:“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 在下。 “丕显”做修饰成份,被修饰的中心语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天子的赏赐,一是先 王先祖称谓( 此种又以修饰文王及武王最为常见) 。第一种即为铭文中最常出现的“敢 对扬天子丕显( 鲁) 休”,这是铭文中下臣答谢君王赏赐的惯用语,与“入右 立中廷,北向”,“敢拜稽首刀,“用作宝彝,其子子孙孙万年永保用 等,都是铭 文中的程式化用语。 第二种情况,“丕显 做修饰成份,被修饰的中心语为先王先祖称谓的,如: ( 1 ) 天亡右王,衣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上帝。( 天亡簋,集成8 4 2 6 1 ) ( 2 ) 王若日:“盂,丕显文王受天右大令,在武王嗣文王作邦( 大盂鼎, 集成5 2 8 3 7 ) ( 4 ) 伊用作丕显皇考裤叔宝蒲彝。伊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伊簋, 集成8 4 2 8 7 ) ( 5 ) 单白昊生日:“丕显皇祖刺考速匹先王,爵堇大命 ( 单白昊生钟, 集成1 8 2 ) ( 6 ) 丕显皇祖,其乍福元孙,其万福屯照。( 叔夷铸,集成1 2 8 5 ) 诗、书、金文中“丕显”一语,屡与“丕承 、“丕时”、“鲁休 、“孔 显相对成文,“丕显 、“丕承 、“丕时 三词中“丕 的构词方法、作用意义显 然相同,“孔,大也,“丕显、“孔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