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语素 morpheme”的概念是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隆菲尔德提出的。我 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在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中谈到构词法时首次 使用“语素”这一概念。我国传统语言学特别重视书面语,注意力集中在字上, 对语素的研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语素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类别,王勤、武占坤根据不作为 构词材料时能否独立成词,将词素分为兼职词素和专职词素,能独立成词的称为 “兼职词素” ,不能独立成词的称为“专职词素” 。 如果把 morpheme 也看成一级 语言单位的话, “词素”就不如“语素”内涵更严密,外延更精确。本文根据语素 能否独立成词和构词把语素分为专职语素和兼职语素。专职语素是指现代汉语书 面语中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用来构词的语素。专职语素大部分是词根,一小部分 是词缀,还包括部分定位语素和部分不定位语素,有虚素也有实素。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汉字为基础对专职语素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以 常 用构词字典为主要依据,以现代汉语词典 (第 5 版) 、 现代汉语八百词等 其它工具书为辅助语料。选取专职语素时兼顾语素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从形、 音、义和构词两个平面来辨别。统计了专职语素的词性分布情况,得出名素所占 比例最大,名、动、形三类占了专职语素的大部分,数、副、量性等其他专职语 素所占不到百分之一。还对其单义和多义情况以及构词力进行了统计,专职语素 的数量随着义项数的增多而减少,在一素一义这样的每大类中,专职语素数也随 名、动、形的顺序呈递减趋势。随着构词力的增加,专职语素数量上基本呈现出 递减趋势,构词力在 20 以内的专职语素占了所有专职语素的大部分。专职语素有 的是由古代汉语单音节词演变而来,有的是由古代汉语中的专职语素传承下来, 还有吸收外来语素转化成为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的情况。专职语素的产生,丰富了 汉语构词的材料,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产生了大量的新词。 关键词:关键词:专职语素;统计;来源;影响 ii abstract morpheme was proposed by american structuralism linguist bloomfield. in modern china the famous linguist chen wangdao used the concept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he was talking about the word formation rules in one of his book.our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paid much attention to written languages, the characters drew a lot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morpheme wa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o as they should have. the morpheme could be categorized by different standards, wang qin and wu zhankun divided it into the common morpheme and the special morpheme according to whether it could be used separately when it constructing a word. if it could be used separately, it is common morpheme or it is professional morpheme. if we take morpheme as an unit of language, the last morpheme was inferior to the morpheme, whose connotation is stricter and the extension is more precise. this paper divides morpheme into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and the common morpheme according to whether it can be used separately.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refers to those could not be used as a word independently in the modern written chinese and only be used to construct words.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is used as a stem in majority, occasionally it is used an affix, but also includes a part of the localization morpheme and the part that does not locate, which has an empty element also to have the solid element. we ma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in this paper, take chinese frequently used character construction dictionary as the main basis.using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5th edition), modern chinese 800 words and other reference books as the auxiliary language materials. when selecting professional morpheme i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 significan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morpheme in two aspects, distinguished from pronunciation, character, semantics and the word construction two aspects. counted the lexical category assignment situation, concludes that noun morpheme,verb morpheme and adjectival morpheme occupy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in which noun morpheme is the most,and the other such as numeral morpheme, quantitative morpheme and adverbial morpheme consist of less than 1 percent.i also carried on the statistics to its single meaning and the equivocal situation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ing words, the mumber of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decreases as the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significance,in ervery semantic item,the number of the three big item reduces as the trend of pos type decreasing in all professional morpheme.as the increasing of ability to construct,the number of special iii morpheme decreases,whose ability to construct words under 20 occupy the most of the special morpheme. some of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s comes from the monosyllable of ancient chinese, some were inherited from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in ancient chinese, while some are absorbed from external morpheme and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modern chinese professional morpheme.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morpheme, enriched the materials of chinese constructing words, promoted the glossary double syllable of chinese, accelerated the emergement of many new word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orpheme; statistics; origin; influence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引 言 0.1 课题来源 汉语语言研究在中国古代是句本位的研究,音韵、文字、训诂学的研究以“字”为 中心。自从 1898 年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发表以来,汉语的研究开始借鉴西方语 言学理论,随着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中国的汉语研究也跟着发展。伴随着结构语言 学的兴起,描写话语的语法结构成为语法分析全套程序的终点,以后借用的语法理论, 都是建立在西方语言中以词语和句子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基础上。 现代汉语的语言研 究也逐渐向词组本位转变,强调对结构进行分析,从结构中离析出语言单位,探讨语法 单位的结构和用法。爱德华萨丕尔的语言论中谈到, “根本成分(或语法成分) 和句子是语言的主要的基本功能单位 ” , 这里的根本成分相当于语素中的粘着语素和自 由语素。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布隆菲尔德语言论中首次提到 morpheme,之后陈 望道先生在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 (1940)中谈到构词法时第一次使用了“语素”这 一概念,现已成为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吕叔湘先生也 认为, “语言的静态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包括主谓短语) ,以及介乎词和短语之间 的短语词,其中语素是基本单位。 ” 语素位于语言静态单位的最底层,语法系统建立在 语素的基础上,对语言中最基本语法单位的研究才能揭示出汉语的内在本质,因此,对 语素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西方语言的形态很丰富,构词法经常纳入词法研究的范畴, 词法和句法不同。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很大程度上类似,词法研究一般放在句法的范畴, 构词法不仅和句法相关,还涉及到语义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从构词法的角度,结合词 法对语素进行研究。 目前语素研究的很多问题还存在争论,比如语素和词素的称名问题,语素、词和短 语的界线的划分问题,语素成词标准的问题,语素的分类问题,都没有最终的定论,值 得进一步研究下去。 武占坤和王勤先生在现代汉语词汇概要中提出“专职词素”这一概念,根据不 作为构词材料时能否独立成词, 将词素分为兼职词素和专职词素, 能独立成词的称为 “兼 职词素” ,不能独立成词的称为“专职词素” 。无论是称为“词素”还是“语素” ,语言 单位中不能独立成词的这类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在构词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汉语语 法、词汇发展史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3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 2 0.2 研究现状 从汉语语言学界首次引进“语素”这一概念距今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在这 60 余年 的时间里,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素的称名,语素的界定,语素的 鉴别,语素的分类,语素的特点,语素和“字” “词”的关系,语素和汉语教学的关系, 以及对某一意义类别的语素或几个语素的探讨。如周一农的一系列有关语素的文章,如 谈语素与词素之别 (1983) , 论语素的分类 (1986) , 汉语语素特征述略 (1989) , 语素辨析方法论 (1990) , 汉语教学中识别语素的四种方法 (1995) 。对于某一大 类语素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文章很少。 谈语素就必定要谈到它的用途构词, 过去对语素的研究有很多是站在构词法的 角度把它作为构词的基本单位来进行研究。陆志韦等编著的汉语的构词法 (1957) 是当时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批专家集体合作的研究报告, 书中第一章首次给出了语 素的定义“凡是有意义的音节都当作是语素” ,认为语素独立就是词,不能自由运用时 “语素+语素”才是词。 上世纪 70 年代,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9)出版,书中对语法研究 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其中包括对构词法的问题进行反思,其中谈到了语素的一些基本问 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语素的大小、异同问题,以及与汉字的关系,辨别 词的标准,语素的分类等。 进入 80 年代,1981 年出版了构词法专著任学良的汉语构词法 ,提出了造词 法的体系,词法学造词法、句法学造词法、修辞学造词法、语音学造词法和综合式造词 法。80 年代以来,陈光磊的汉语词法论 (1994)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1983)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 (1985)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 (1981) ,朱德 熙语法讲义 (1982) ,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2002)等语法、词汇专著, 其中都从构词法的角度谈到了现代汉语语素问题。 值得提出的是这时期出现了语言学家 开始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尹斌庸汉语语素的定量研究 (中国语文,1984,5) 对汉语中 4871 个单音节语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统计了语素的词性、独立性和结合性, 并且对字、音节和语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为说明汉字的性质,汉语拼音化存在的 问题提供数据支持。但他只对单音节语素和其中的独立语素进行了初步统计,少有对语 素中不独立语素的统计。此后用定量方法来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如周荐根据现代汉语 词典进行的研究、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 (2002)等。 还有对语素中的某一部分, 即新词语语素进行语义学等方面研究的, 如: 刘晓梅 当 代汉语新词语语素的表义关系考察 (2005) ,有提取当代汉语中的单音新语素并对其来 源和产生渠道进行描绘的,马绿绿的当代汉语单音新语素研究 (2006) 。以上研究大 多从总体上对汉语语素进行把握,很少有专门研究某一大类语素的,对一类语素从数量 上进行统计分析的也不多。 对于语素的来源和历史影响, 有周一农 试论语素的源与流(丽水师专学报, 1986, 3 2) ,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单音节成词语素的来源和流变。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研究语素的产 生和来源, 并对其历史影响进行分析的不多。 论汉语词汇双音化和新词产生的文章很多, 如研究音节形式的变化对词汇系统造成影响的,蒋可心当代汉语词语音节形式的变化 及其对词汇系统的影响 (求是学刊,2006,7) ,周启模汉语新词的特征 (汉语学习, 1989,1)从新词的来源,构词方式、形式、内容来论述汉语的特征,少有分析某类语 素的产生对词汇发展影响的。 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的形成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 对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产生 了一定影响,本文将试着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来证实。 0.3 研究依据 语素组合成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语素组合成词,并不依靠组合关系。在 选取语素进行统计时,如果从选定的双音节、多音节常用词中采用同形替代法来确定组 成词语的每个单位是不是语素, 在采用时既要注意在替代中保持意义、 结构的基本一致, 替换法本身还存在着将语素结合面的宽窄和自由与否相混淆的问题, 这样确定为语素后 再从对合成词中的组成成分是否具有不能独立成词的性质进行单个判断, 还存在着标准 主观不统一、程序繁琐等问题。本文将吸收尹斌庸等前辈学者的成果,在他统计的现代 汉语单音节语素的基础上,从常用构词字典中选取单音节专职语素进行统计。 尹斌庸(1984)确定现代汉语语素的范围以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语素为标准,以现 代汉语中使用的汉字为基础来进行。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汉字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他在 汉字频度表 的基础上, 以累积出现频率占 99.94%以上的约 4200 字为依据进行统计。 本文将以此统计结果为依据,以常用构词字典为主要语料,同时参考现代汉语词 典 (第 5 版) 、 现代汉语八百词等其它工具书,在单音节汉字中分析辨别出现代汉 语的专职语素, 得出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的大体总数, 再对这些专职语素的词性分布情况, 单义和多义情况,构词力的情况作一个初步的统计和归纳。 0.4 研究方法和意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语素 (从现代汉语词汇、 语法等方面) 的知识,对现代汉语单音专职语素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描写。本文首先对单音节专职 语素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制定了单音节专职语素的鉴定原则和方法,有形式标准和功 能标准等,在常用构词字典所列单音节字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 、 现代汉 语八百词等作为参考语料,从中提取出 1492 个单音节专职语素,采取统计、归纳、 对比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专职语素进行定量分析。另外,我们还分析了专职语素的不同 来源,分类探讨了来源于古代汉语、外来语的专职语素,对专职语素的历史来源和产生 渠道进行了细致地描绘。最后一部分对专职语素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影响进行阐述。 4 本文首先从共时角度来对现代汉语专职语素进行数量上的统计, 然后从历时角度对它的 产生来源及其对汉语词汇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得出专职语素的产生丰富了汉语构 词的材料,促进了汉语双音化的趋势,产生了大量新词。 “1949 年以前,我国的语法著作,不管是“词本位”的体系还是“句本位”的体系, 对构词法都不够重视。建国后,在斯大林关于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学说的影响 下,普遍重视了构词法的研究。例如张志公的汉语语法常识 、中学汉语课本、 胡附和文炼的现代汉语语法探索等都有专门章节讨论构词法问题,其中,陆志韦等 的汉语的构词法是这方面的最重要的著作。 ” “是第一部专门谈构词法的专著,明 确表明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来研究构词法。 ” 在此著作中,他提出了扩展法作为确定构词 学对象“词”的手续,还对现代北京话里多音词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例 举,归纳出汉语的构词规律,具体的提出了如下构词类型:多音的根词、并列、重迭、 偏正、后补、动宾、主谓、前置成分、后置成分。 “世界上各种语言的区别,在词法上 比句法上更大” 。运用到汉语中,即构词法的重要性不亚于句法。陆志韦引进的“语 素”的概念对汉语构词法的研究很有帮助,语素作为构词材料,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对于现象进行分类描写,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分类描写,可以透过纷繁复 杂的语言现象的表面,来揭示不同的语言现象之间的异与同、差别与联系,从而达到认 清其本质和规律的目的。 本文的目的, 主要是描写出现代汉语中专职语素的数量、 来源、 及其历史影响,对其进行初步的定量统计,具体而言提供有关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的一些 数据,得出专职语素的词性分布情况、单义和多义情况和构词力方面的规律。再根据专 职语素的这些数据分类描写其来源,分析其产生对汉语词汇和语法发展的影响,从中窥 探出汉语词汇、语法的发展规律,从而弥补现代汉语语素研究中专职语素定量研究和历 史分析的不足。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m.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255 占勇.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6(9):88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6 5 第 1 章 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的界定 吕叔湘先生讲过, “讲西方语言的语法,词和句子是主要的单位,语素、短语、小 句是次要的。讲汉语的语法,由于历史的原因,语素和短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小句的 重要性不亚于句子” 。他讲西方语言的语法是就传统语法说的,结构主义语法里语素 的地位比词重要。西方语言学中“morpheme”这一概念是三十年代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 派鼻祖布龙菲尔德在其著作语言论中,针对“复杂形式”这个概念提出的, “有些 语言形式跟别的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如 john ran,john fell,bill ran, bill fell; johnny, billy; playing, dancing; blackberry, cranberrry, strawberry, strawflower。 凡是跟别的语言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复合形式(complex form) ” , “任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复合形式的共同部分都是语言形式;它是这些 复合形式的成分(constituent) ,这个成分是包含在复合形式里的。如果一个复合形式除 了共同部分以外还包括一个剩余部分,如 cranberry 的 cran-,它在任何其它复合形式中 都不出现,那么这个剩余部分也是语言形式;是这个复合形式中独一无二的成分。在我 们以上所举的例子里属于复合形式的成分有: john, ran, bill, fell, play, dance, black, berry,straw,flower,cran-,-y,-ing。 ” “跟别的任何一个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没有 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形式(simple form)或者叫做语素(morpheme) ,比 方 bird,play,dance,cran-,-y,-ing 都是语素。 ” 由于印欧语很多都属于屈折语和粘 着语,在西方语言学中,morpheme 还可以是表示形态的语法单位,本文把 morpheme 定为汉语中“语素”的译名。 汉语语言学界引进“morpheme”这一概念,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末 40 年代初的文 法革新运动。 “陈望道(1940)在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谈到构词法第一次使用了“语 素”这一概念,并且将语素分为“实素”和“虚素” ,这里将构词成分的名称首次确定 为语素,并且给出了词构成的两种类型,即复合词和派生词” 。绝大多数语言学家是 反对用一种语言的语法去套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的, 拿西方语言学中的语素来解释汉语语 法中的类似成分,理所当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这个概念的引进还是 给汉语研究带来了诸多启发和影响。 1.1 语素的概念 在汉语中, 语素既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也是基本的词汇单位。 关于语素名称和界定,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5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5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5 占勇.汉语构词法研究述评j.兰州学刊,2006(9):87 6 历来存在着从语法学和词汇学两个角度来研究的不同观点, 用语素还是词素来称呼是其 中争议的焦点之一。语素和词素都是现代汉语语法学中表示词下一级语法单位的术语, 二者均源于布龙菲尔德等人提出的 morpheme 这一概念。对于如何理解 morpheme 这个 概念,并将它对应于汉语中的语言结构,却成了语法学界久而未决的遗留问题,起初, 传统语法学派把它译成“词素” ,并定义为“是构成复合词的最小单位的总称” 。 “词 素是构成词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最小单位;词素是词里边具有意义的构词单位” 。 到了五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把它译为“语素” ,并认为“语素是用一定的语音跟 一定的意义相联系的最小的语言形式 ” 。 过了二十多年,分歧依然存在。吕叔湘先生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1979)认为语 素可以定义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他还区分了“语素”和“词 素” ,认为“也可以拿词素作最小的语法单位,只包括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到了八十年代,胡裕树现代汉语 (增订本) (1981)中, “词素是构成词的要素, 它一般相当于语言结构中具有表意作用的音节。 ” 张志公主编的电大教材现代汉语 (1982)也采纳了吕叔湘先生的观点,认为词 语不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语言的最小的单位,词 语就是由语素构成的。词语是语言的造句单位,语素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朱德熙语法讲义 (1982)中将语素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 。如: “我 喜欢弹琵琶”里的“我” “喜” “欢” “弹”都有意义,而且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 单位了,它们都是语素。而“琵琶”里的“琵”没有意义, “琶”也没有意义, “琵”和 “琶”合在一起才有意义, “琵琶”才是语素。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 (1983)中,词素是“构词的材料,是为构词 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的语言单位” 。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2002)中对语素的定义,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 结合体,词由语素构成” 。 张斌现代汉语 (2002)中“语素”是由英语 morpheme 翻译而来的,也可以翻译 成“词素” 。他认为,比较而言,用“语素”这一名称更好一些,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 先于词,而词素的划分必须后于词,而汉语中词和短语的划界,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可此 可彼或两难的现象。他将语素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 的语言单位。 吕先生的“词素”仅指构词的语素,语素的范围比词素广。 语法分析问题中有 “ morpheme有过三个译名:形素、词素、语素,三个译名都对 ”的说法,认为 morpheme这个术语先后有三种意义:最早指一个词里面的形态成分,跟表示实在 周一农.谈语素与词素之别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3(z1):102 周一农.谈语素与词素之别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3(z1):102 周一农.谈语素与词素之别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3(z1):102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0 7 意义的 semanteme 相对,译作“形素”最合适。稍后又用来指一个词的组成部分,不 管它是虚还是实,译作“词素”最合适。最后出现,现在通行的意义是指最小的有音 有意的语言单位,不管它是词还是词的部分,这个意义译作“语素”最合适。 “词素” 是从“词”分解出来的,没有“词”就谈不上词的组成部分。 “语素”不以“词”为前 提。完全可以设想有一种语言只有语素和它的各种组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句子,而没 有“词” 。 到底是用“形素” “词素”还是“语素”这一概念,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不 同的结论。周一农(1983)认为根据语素与词素的不同定义,二者至少有内涵、外延 、 功能三方面的差别。 词素和语素虽然同是源于 morpheme 这个概念,二者在内涵、外延和功能方面有差 异。用两三个不尽相同的术语表示同一个现象,非但不科学且容易造成混乱。如果光研 究词的内部成分,不涉及其他,词素这个术语合适。但是如果把 morpheme 也看成一级 语言单位的话, “词素”就不如“语素”内涵更严密,外延更精确。用一个最严密、最 精确的术语来代替它所表示的语言现象,那么“语素”更符合这个条件。 1.2 专职语素的内涵分析 语素的分类有一种普遍流行的分类法,即按语素的构词能力,分为“自由” 、 “半自 由” 、 “不自由”三类,这种分类法始于张志公先生,但是各家对这三类的内涵界定不尽 一致,有的甚至存在明显的差异。 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 (1982)为代表,简称“张本” ,认为从语素在语言里的 活动情况看,单音节语素有三种:自由的:能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自由组合成词; 半自由的:不能独立成词,但是能自由地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自由的:既不能独立 地成词,和别的语素组合时又有固定的位置,活动能力有限。 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增订二版) (1991) ,以下简称“黄本” ,把语素分 为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 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同别的语素组 合成词时位置固定。 以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 (重订本) (1995)为代表,简称“胡本” ,认为能够 独立成词,也能够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 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是不自由语素。 张斌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 (2002) ,简称“新编本” ,代表认为自由语素是既能 独立成词,又能同别的语素自由构词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的语素叫不自由语素(又叫粘着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但一般不能同别的语素构成合 成词的单音节语素,尤其是一些表示语气和感叹的语素可以称之为半自由语素。 比较以上四种划分方法的观点, “黄本”的划分比较科学、有效,其余三种分类方 8 法显然存在问题。具体来说, “胡本”和“张本”都遗漏了“能够独立成词,但却不能 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这一类语素,这类语素就是“新编本”所说的半自由语素, “黄 本”由于对自由语素的定义较宽,这类语素就被划入了自由语素之列。同一概念,各家 所指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存在明显差异。 “张本” 、 “胡本” 、 “新编本”的“自由语素” , 其外延显然要比“黄本”窄,而“新编本” 、 “胡本”的“不自由语素”其外延显然要比 “张本” 、 “黄本”的宽,实际上包括了“黄本” 、 “张本”的“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 语素” 。而同是“半自由语素”这一概念, “张本” 、 “黄本”和“新编本”的所指完全不 同。 “张本” 、 “黄本”认为半自由语素有构词能力,且构词时位置不固定,但不能独立 成词;而“新编本”却定义为能独立成词但是没有构词能力。这样一来,势必引起概念 的混乱。 高更生先生指出,将语素三分为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 “这是一种不科学的 分类 ” 。首先,对“自由”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按照美国结构主义的观点, “自由” 是加上句调就可以实现为句子,跟“自由”相对的是“粘着” ,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讲 义也是这样分析的,而在以上四种版本里, “自由”都是指能够成词。在逻辑上,分 为“自由、半自由、不自由”有些讲不通。问题也出在“自由”上,这里的“自由”被 赋予两种含义:一是 “自由”语素能直接实现为词;一是在组合的位置上,有的语素 如“半自由语素”在组合时,位置是自由的,而“不自由语素”的位置是不自由的。而 这两种含义,不管采取哪种,都只能是二分的,要么是自由的,要么是粘着的;要么是 位置固定(不自由)的,要么是位置不固定的(自由的) ,而“黄本”和“张本”偏偏 是三分的。 这种分类方法的另一个问题是名称不够科学, 按照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观点, “自由”指语素构成词后加句调能独立成句,或者充当句法成分,同“自由”相对的是 “粘着” ,因此上述名称容易引起误解。这种分类方法存在着划分不全、概念混乱、容 易误解等弊端。 朱德熙(1982)根据能否单独成句,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能单独成句 的语素叫做自由语素,不能单独成句的叫做粘着语素。根据语素跟别的语素结合时位置 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 黄、廖本(增订三版) (2002)还根据能否独立成词来划分,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叫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但是这种划分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 “句子中的成词语素只要不同别的语素组词,便都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不成词语素在 单用时也可以是词 ” ,这里的不成词语素符合吕叔湘先生说“语素有四种,其中一种一 般不单用,在特殊情况下单用时是词”的条件, “不论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都可以 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假,但是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都可以独立成词,在区别词和 语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这种划分没有意义。 这种分类消除了之前在划分标准上的分歧, 高更生.汉语教学语法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3 9 统一根据语素能否独立成词来划分,但是对于是否能和其它语素构词又没有做出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素有的不作构词材料时可以成词, 有的不能, 前者称为 兼职词素 (如电灯 书信中的电、灯、书、信 ) ,后者称为专职词素 (如辅导 丰 姿中的辅、导、丰、姿 ) ” 结合王勤、武占坤的划分标准,加上构词的标准,不 作构词材料时不能成词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用来构词的语素是专职语素。黄廖本的半 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新编本的不自由语素都属于此类。不作构词材料时可以成词即 能独立成词的语素是兼职语素,有的兼职语素只能独立成词不能构词,有的既能独立成 词又能构词。有构词能力的,如新编本所说的自由语素;没有构词能力的,如上文“黄 廖本”所列的自由语素, “新编本”所举表示语气和感叹的半自由语素。 本文所将论述的语素都是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 即吕叔湘先生在上文中所说的不能 单独成词的语素词素。为了避免概念混乱,本文将这种不能单独成词只能用来构词 的语素称为专职语素。因此,专职语素即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兼职 语素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可以独立成词的语素。 “区分自由和半自由,实和虚是可能的, 有益的,但是指望分得利利落落,一点夹缠为难的情形都没有,却是办不到的。 ” 区分 专职与兼职语素也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 两点说明 本文讨论的专职语素,限于指汉字为载体的语素 一般认为语素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汉字是语素的书写符号,但是近年来当代汉语中 出现了一些以字母为载体的语素,比如 b 超、3k 党、t 恤衫、x 光中的字母语素。对 于“字母语素”的语素身份,汉语语言学界还存在着一定分歧,况且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内,几乎没有见到字母语素。所以,本文不涉及字母语素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专职语素限于单音节语素 汉语的语素是用音节表示的,在书面上是用汉字表示的。现代汉语语素按音节的多 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从古至今,汉语的语素一直是以单音节为主, 因为单音节语素在语素的总数中占着绝对优势, 因而我们说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 本形式。 ” 据统计, “单音节语素约占汉语全部语素的 95%,剩下 5%左右的语素是多音 节的” , “ 新华字典 (1998 年修订本)收单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一万一千左右, 据粗略统计,其中 97.8%都是单音节语素。 ” 这些统计数据说明,单音节语素在现代汉 语语素中占绝大多数。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79 张志公.谈汉语的语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1(4):14 张志公.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11 周永惠.关于现代汉语语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7):204 邢福义.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0 10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像琵琶、葡萄、蜈蚣、马达、沙发、罗嗦、 莎其马、乌鲁木齐等双音节、多音节的语素是很少的。 ”这些语素数量有限,并不 是汉语语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都能独立成词,有的根本没有构词的能力,有的构 词能力有限,一般只能跟一些表示类属意义的语素组合,如“扑克牌 、沙发床 、巧克力 豆 、布尔什维克党 ”等等。 “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在汉语中没有发展的趋势,反而 还有萎缩的趋势,它们的存在并不影响汉语是单音节语素为主的语言这个基本特征 ” 。 因此,本文论述专职语素是指单音节语素,对于有少量有构词能力的双音节和多音节语 素,那也将其忽略不计。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字同汉语是对应的,基本上 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而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也是单音节的,所以从整体上看,大多 数汉字和语素具有对应关系,人们称汉字为语素文字。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字典实 质是语素典,语素典里的语素大部分是单音节语素,还有少量有音无义的音节。 常用 构词字典中列出的汉字总数为 3994 个,因此,这 3994 个汉字的总数也可以算作汉语 中单音节语素的大概数目。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 张志公.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23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52 11 第 2 章 现代汉语专职语素统计的原则、标准和结果 2.1 专职语素判定的原则性问题 2.1.1 共时和历时 语言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 语言的发展演变不可避免地会在语素身上 得到体现。从古代汉语的角度还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辨认专职语素都是有差别的,甚 至有时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确认专职语素是在现代汉语的平面上进行的,要严格遵 照共时的原则,如果将历时和共时混为一谈,由于失去了分析的依据,也就失去了分析 的意义。古汉语用字,无论独立与否,只要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当作专职语素使用的, 一般都收入,如“习、语、颜、舟”等;古汉语语素,无论独立与否,只要在现代汉语 书面语中不当作专职语素使用,一般不收入。如在现代汉语中很少独立使用,也不专门 用来构词的语素, “矣” “欤”等古代汉语书面语中能独立使用的语素,现代汉语中不算 专职语素。 2.1.2 普通话和方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 同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系统的不同方言中可能有 不同的表现,所以研究现代汉语普通话语素,不能将方言的因素牵扯进去,否则就跟不 分共时和历时原则一样,难以说明问题。方言字一般不收,已经在普通话中广泛使用的 方言语素,适当收入,例如: “癞(l i) 、箸”等。 2.1.3 口语和书面语 本文讨论的语素以现代汉语为标准, 在书面语和口语的问题上, 选取书面语为标准,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有些组合中语素说话时不单用,但在文章里可以单用,比如“云 彩(说话) ;云(文章) ;时候(说话) ;时(文章) ” ,那么将根据在文章里的情况来 判定,得出“云、时”不属于专职语素。 同样一个汉字,语义相同,只是由于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这种情 况我们认为是一个语素。如“核(h ) :核桃;核(h ) :枣核儿,用于口语词。壳(k ) : 蛋壳,用于口语;壳(qi o):地壳。寻(x n) :寻找;寻(x n) :寻思,用于口语。 ” 均是同一个汉字表示的语义相同,读音有口语和书面语不同的情况,算作一个语素。以 上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读音,以书面语“核(h ) 、壳(qi o)、寻(x n) ”为标准。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6 12 2.1.4 一般和特殊 在汉语中有一些语素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独立成词的,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语言环境 中,比如作一些专业的术语是成词语素,所以应该结合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例如: “叶 子”的“叶”是不成词语素,但在植物学用语“根、茎、叶、花”中是成词语素, “铜、 铁”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词语素,但在化学元素“铜、铁、锡”中是成词语素。应按一 般情况来判断,属于专职语素。 “氨、苯、矾、硫、铝、镁、锰、钠、硼、砒、铅、氢、 醛、钨、矽、锌、氧、氮、磷、钾”等情况与之相同。 “金、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 独立的区别词,不在专职语素之列。 2.2 判定专职语素的标准 判断一个语素是否为专职语素,首先要鉴别是否为语素。单音节语素要注意将它和 单音节词区别开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要把词汇标准和语法标准恰当地结合起 来。意义主要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金融机构保安劳务派遣与风险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技术转移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合同
- 2025版购车合同详细规定汽车经销商车辆销售及售后服务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合同争议解决保证合同模板范本
- 二零二五年化妆品ODM生产服务协议
- 2025年高科技产业园区环境安全与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数据中心IDC业务智能化改造合同
- 2025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安保服务合同
- 2025版GVANGJSIHCWNGBAU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安装合同
- 扬州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问题剖析与优化路径
-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课件 第五章 智能制造柔性系统
- DB14-T 3191-2024 古建筑木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 JJF(皖) 179-2024 气体涡街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奶茶店转让合同书
- 2024年延安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聘笔试真题
- 青少年暑期安全知识课件
- 蓝色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
-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手册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合同法》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1至4)试题及答案
- 炒股基础知识-股票入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