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从《说文解字》训释词看两汉常用词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汉语常用词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社会实际的语言面貌,透露出语言演变的诸多信息。 随着目前学界对常用词研究的日益升温,这项研究在理论基础和具体的操作手段上都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疑难词语的考释,汉语常用词的研究乃至汉语史的研究都还处于十分薄弱 的环节,还需要大量断代、专书以及分类的常用词研究的不断积累。因此,本文在参考、总结前 修时贤研究的基础上,以说文解字训释语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训释语中的常用词,进而 窥探汉代语言的基本面貌。 本文对说文解字训释语中的常用词分为两大类:单音词和复音词。单音词部分按照名词、 形容词、动词及其他进行划分,复音词按照并列复音词、主从复音词、联绵词、重言词四种分类, 目的在于反映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常用词的基本概况。然后将这些常用词放到汉代其他文献参 证,判断其是否符合常用词的判定标准。最后确定说文解字训释语中的常用词是否为汉代常 用词汇。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对汉代常用词中的典例进行动态分析和源流追踪,试图通过对所 选的若干组词的分析和研究,以窥视这些词的发展面貌及其演变规律。 虽然,汉语常用词的研究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基本都限于常用 单音词的演变替换研究。复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其中有许多属于常用词。如 果对常用词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单音词,就难以了解以单音词为主过渡到复音词为主的演变过程, 难以全面了解汉语词汇的的发展历史。所以,本文在研究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反映出的两汉常 用词汇时,将复音词单列一章,在典型个案的描写基础上,浅括了复音词在汉代的使用面貌及发 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全面考察和分析常用词内部系统和词义在共时、历时平面呈现的多 义状况以及演变、替换情况,为汉语史的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关键词: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 f r o mt h e s h u ow e nj i ez i ”se x p l a i n t o r yn o t e s l o o kt h eh a nc o m m o nw o r d s y a o n i n g n i n g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p h i l o l o g y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e s s o r f e n g y u t a o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c l i n e s ew o r d st os o m e e x t e n tt or e f l e c tt h ea c t u a ll a n g u a g e o fm ef a c eo fs o c i e t y , r e v e a l i n g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an u m b e ro fl a n g u a g ei n f o r m a t i o n w i t h t h ec u r r e n ta c a d e r n i cr e s e a r c ho nt h ei n c r e a s i n g l yc o m m o nt e r mw a r m i n g , t h es t u d yi n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a n ds p e c i f i cm e a n so fo p e r a t i o nh a v eb e e nm a d e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h o w e v e r ,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d i f f i c u l tw o r d sd y n a s t y ,c l l i n e s ea n de v e nu s e dt h et e r m r e s e a r c h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a r es t i l li nav e r yw e a kl i n k , b u ta l s or e q u i r e dal a r g e n u m b e ro fd a t i n g , t h ec o m m o n l yu s e d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b o o ka n ds t u d y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t h ew o r d t h e r e f o r e ,i nr e f e r e n c et ot h i sa r t i c l e ,w h e nt h ep r i o rs u mu po n t h eb a s i so fy i nt o ”s h u ow e n 历pz ”r e l e a s el a n g u a g et r a i n i n gf o rt h es t u d y ,d r a w c o n c l u s i o n s ,a n a l y s i so fl a n g u a g et r a i n i n gi n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 , a n dt h e ng e tag l i m p s eo ft h eb a s i co u t l o o ko ft h eh a nl a n g u a g e i nt h i sp a p e r ”s h u o 耽靠历ez f ”r d e a s ep a u lu s e dt h ew o r di nt h ep h r a s ei sd i v i d e d i n t ot w oc a t e g o r i e s :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a n d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 t e r m sp a r to f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 ,a d j e c t i v e s ,v e r b s a n do t h e r d i v i s i o n ,t i e d f o r l l y s y l l a b i cp o l y s y l l a b i cw o r d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t e r m s m a s t e ra n ds l a v ep o l y s y l l a b i c w o r d s w o r dl i a n m i a nr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f o u rw o r d s ,t h ep u r p o s ei st or e f l e c tt h e ”s h u o 纥甩肌z r e l e a s el a n g u a g ec o m m o n l yu s e di nt r a i n i n gb a s i co v e r v i e wo ft h ew o r d a n d t h ew o r do ft h o s ec o m m o n l yu s e di no t h e rl i t e r a t u r eo nt h eh a nd y n a s t y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c e r t i f i c a t et od e t e r m i n ew h e t h e rt h e ym e e tt h ec r i t e r i a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t of i n a l i z e t h e ”s h u ow e n 力pz i ”t r a i n i n gi n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c o m m o n l yu s e dl a n g u a g ef o rt h e h a nd y n a s t yu s e dt h ew o r dv o c a b u l a r y a n o t h e rf o c u so ft h i sp a p e rl i e s i n t h eh a n d y n a s t yu s e dt h ew o r di nt h ec o d ee x a m p l ef o rd y n a m i ca n a l y s i sa n dt r a c i n gt h eo r i g i n s , t r y i n gt og r o u pan u m b e ro f t h es e l e c t e dw o r d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t ol o o ki n t ot h ef a c eo f t h e s ew o r d sa n d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l a w a l t h o u g ht h ec o m m o n l yu s e dc h i n e s ew o r d sh a sa t t r a c t e di n c r e a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a c a d e m i cw o r l dh a sm a d er e m a r k a b l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 ,b u tt h eb a s i cc o m m o n 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a r el i m i t e dt ot h er e p l a c e m e n to ft h es t u d ye v o l u t i o n p o l y s y l l a b i c i i w o r d si nm o d e mc h i n e s ev o c a b u l a r ys y s t e m sa r e t h ec o r ea n dk e y , m a n yo fw h i c h b e l o n g t oc o m m o nw o r d s i fy o us t u d yt h ew o r dc o m m o n l yu s e dm o n o s y l l a b i cw o r d si sl i m i t e d ,i t i sd i f f i c u l tt ok n o wt h ew o r d st oo n es y l l a b l ew o r d sp o l y p h o n i c - b a s e dt r a n s i t i o nt o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m a i n , i ti sd i f f i c u l tt of u l l yu n d e r s t a n dt h et e r m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t h e r e f o r e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s h u ow e nj i e 乃”r e f l e c tt h et r a i n i n ga d d r e s st h e l a n g u a g eo ft h eh a nd y n a s t yi nc o m m o nt e r m s ,i tw i l lb eas e p a r a t ec h a p t e rp o l y s y l l a b i c w o r d si n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at y p i c a lc a s eb a s e do nt h ew o r dl i g h t ,i n c l u d i n gt h ep o l y p h o n i c l o o ka tt h eu s eo ft h eh a nd y n a s t y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p r o c e s so f e v o l u t i o n i nt h i sp a p e r , 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a n da n a l y s i so f c o m m o n l yu s e dw o r d sa n d w o r di n t e r n a ls y s t e m sa tat o t a lw h e nt h ep l a n et o o kaj u s t i c eo ft h e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 e v o l u t i o no f m a n y , t h er e p l a c e m e n to ft h es i t u a t i o n ,i no r d e rt os t u d y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t od o s o m eb a s i cw o r k k e yw o r d s :s h u ow e n f i ez i ;e x p l a i n t o r yn o t e s ;c o m m o nw o r d s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饵乞守宁 时间:年4 - 月母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i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翻芑守宁 导师签名: 图 慨砷 时间:溯7 年4 - 月2 8 日 年4 - 月乡。日 宁夏大学硕 :学位论文第一章概论 量曼曼量曼曼! ! 曼曼曼曼皇曼皇曼曼曼苎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曼蔓曼曼曼曼曼皇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量曼鼍曼量曼曼量曼鼍曼! 篁曼曼鼍曼曼i i i;| 皇曼曼曼曼舅曼皇舅 一、汉语常用词定义 第一章概论 关于常用词的界定,目前学界尚无一套准确的标准。斯大林在他的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 题一书中曾经提到“基本词汇”,文章认为:“语言中所有的词构成所谓语言的词汇。语言的词 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也包括成为它的核心全部根词。基本词汇比语言的词汇窄小 得多,可是它的生命力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期中生存着,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o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斯大林所说的“基本词汇”,比如表示自然现象名称的词:风、雨、雷、星、 水、火、天、地等;表示亲属名称的词:父、母、祖、孙、兄、弟等;表示肢体名称的词:心、 手等;( 当然像耳、身、眉、鼻、发等,这些词本来也属于基本词汇,但从中古开始的汉语词的 双音节演变,使它们都作了双音词的词素。) 这些词是不能等同于常用词汇的,基本词汇中包含 着大量的常用词汇,但常用词汇在数量上显然是要多于基本词汇的。 关于常用词的特点,我们采纳王云路教授的观点。王教授在其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一 文中,认为常用词:“( 一) 具有持久性。( 二) 具有广泛性。( 三) 具有能产性。”圆受王教授的 启发,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常用词必须在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里体现它的常用性:一方面,它必 须具备传承性、持久性,在词汇发展史上虽历经久远,但并未消失,词语的含义相对持久稳固。 同时,在词汇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也就是具备能产性。另一方面,它必须具 备广泛性,其含义和用法能被大众接受,并且在不同的地域方言区内广泛流传,具有很高的使用 频率。此外,常用词还应该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古及今与人类自身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人们喜欢用它们来传递思想、记录事件、达成交际。常用词往往浅显易懂,在词汇发展的历史长 河中这些词越来越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和思维特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词汇 因此,把常用词作为术语来定义,它必须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历时和共时两个维 度里体现它的常用性,即传承性与持久性、能产性、广泛性:第二,相对于“疑难词语”来讲, 它们的含义不需要专f - 】i j l l 释,是浅显易懂、一目了然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常用词的定义应为:在词汇发展史上,具备传承性、能产性、普遍性且 含义浅显易懂的词。 本文讨论的常用词最主要的有三类:以词频统计为依据的常用词、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 最有词汇史研究和词汇演变研究价值的常用词。这样规定主要是冈为以词频作为标准,能够反映 某个历史阶段词汇高频使用的状况;把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也划门剑常用词的范畴之中,主要 是因为这些词千百年来为人们普遍使用,即便与常用词存在一定的交叉,也可以作为常用词的一 个侧面反映;最具词汇史研究和词汇演变研究价值的常用词在整个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其 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往往某个常用词的演变,会揭示出整个词汇系统演变发展的规律。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1 年版页1 6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述吉汉语研究2 0 0 3 2 页7 6 1 - 宁夏大学硕l :学位论文第一章概论 二、汉语常用词研究概况 ( 一) 汉语常用词研究的简要回顾和反思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 汉语常用词研究的历时沿革和主要成果 ( 1 ) 初步发展阶段。最早提出常用词概念的当推黎锦熙先生,他在2 0 世纪2 0 年代便提出 了“国语常用词”这个概念。之后,王力先生对推进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又做了“垦荒式的探索, 有导夫先路之功”。早在4 0 年代王力先生就撰文探讨古语的死亡、新词的产生以及词语的演变情 况,开始了“词汇史”的研究。1 9 4 7 年,王先生在其新训诂学中说:“从历史上去观察语义 的变迁,然后训诂学才有新的价值。即使不顾全部历史而只做某一时代语义的描写( 例如周代的 语义和现代的语义) ,那就等于断代史,仍旧应该运用历史的眼光。等到训诂脱离了经学而归到 史的领域之后,新的训诂学才算成立。”这里的“新的训诂学”实质上就是“汉语历史词汇学”, 二者异名而同实。王先生在 :汉语史稿词汇的发展一章中全面论述了汉语词语发展的历史, 此章的第一节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及其发展主要通过名词里的基本词( 自然现象、肢体、方 位和时令、亲属、生产和物质文化) 的形成及发展来探讨汉语基本词汇的形成和发展。古汉语教 材中常用词的研究,并且在王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针对1 0 8 6 个常用词进行研究,并最终 结集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虽然只是一种平面的讲述,涉及到史的探讨的并不多,但却推动 了常用词的研究。 ( 2 ) 持续发展阶段。在经历了王力先生的开创阶段后,学界对常用词的研究偏重于对常用 词理论的阐述,但也多侧面、广角度地开始冷静分析基本词汇、常用词汇、非常用词汇等概念的 区别。 蒋绍愚先生在1 9 8 9 年出版的古汉语词汇纲要一书中就提出,研究汉语词汇应重视词汇 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研究,应当重视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其正确性会在今后的语言研究实践中逐 步显示出来。在他的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中,蒋先生又进一步指出:“要探明词汇发展的轨迹, 特别是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词汇的基本格局的过渡,即后者逐渐形成的渐变过程,则常用词的 演变递嬗更加值得我们下功夫进行探讨。”周光庆先生在他的古汉语词汇学简论的“词汇的 组成与发展”一节中提出:“如果根据在整个词汇系统中的重要性来划分,其中有基本词汇和一 般词汇;如果以应用率为标准来划分,其中有常用词和非常用词。基本词汇具有常用性,一般也 是常用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要重视训诂书中的训释词,它们本身常常不作为主要的训释对 象,却往往是通晓其他词语的基础和1 = 具,具有常用性。我们要对这类词予以足够的重视。”罾这 是学界第一次提出作为古代典籍的训释语完全可以反映出当时当地的语言概况,并可以作为常片j 词来进行研究。任学良先生的( 古代汉语常用词) 订止对王力先生:古代汉语的“常用 词”部分进行了订正,主要是解决词义的历史断代问题,从而使之更加符合汉语的历史事实。 ( 3 ) 获得重视阶段。虽然常用词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2 0 年代便以开始,但始终没有得到学 界的重视,词汇研究受训诂传统的影响,研究重心一直停留在疑难词语的解释上。针对这种情况, 九十年代中期,张永言先生提出了加强汉语词汇史研究,特别是加强常用词研究的主张。他撰文 国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北京中华书局页7 8 。周光庆古汉语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页4 1 - 2 - 宁夏人学硕t = 学位论文 第一章概论 指出:“目前在语言学界还存在着一种模糊认识,有意无意地把训诂学和词汇史混为一谈,以为 考释疑难词语和掘发新词新义就是词汇史研究的全部内容,这种认识对词汇史研究的开展是不利 的。”锄“不对常用词作史的研究,就无从窥见一个时期的词汇面貌,也无从阐明不同时期之间词 汇的发展变化,无从为词汇史分期提供科学的依据。”圆这些论述对词汇史研究,尤其是中古汉语 词汇史研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同时,他的学生汪维辉东汉一隋言说类动词演变研究 从中古汉语入手,探讨常用词演变研究,他研究了4 1 组常用词的新旧递嬗关系和演变更替过程。 在他的博士论文东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分三章详细论述了3 8 组词。文章认为:汉 语史研究中把训话学与词汇史混为一谈的现状急需改变;汉语词汇史应以探讨常用词的演变更替 为中心内容;常用词的变化对词汇系统乃至整个语言系统而言都是一种带根本性的深层次变化, 具有同音韵系统、语法结构的改变同等重要的意义;常用词演变的研究与古籍整理和大型语文辞 书的编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目前起步阶段,有必要强调“个案研究”的重要性,分段、分组 地把一批常用词在历史上的新旧递嬗关系和演变更替过程描写清楚,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写出汉 语常用词演变通史。这种既有事实又有描写,而且还采用统计频率、考察词的组合关系等方法说 明词语替换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这一难度很大的研究工作的范例,对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乃 至整个汉语词汇史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 9 9 9 年,李宗江的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着重探 讨了词语的交替性演变,主要是词汇成员的新旧增减以及新旧词语的历史交替的理论。无疑,东 汉魏晋南北朝常用词演变研究和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代表了目前学界关于常用词研究的最 高水平。除此之外,近几年中,出现了一批关于汉语常用词的个案研究的论文,例如王彤伟 常 用词“疾”“病”的历时替换和常用词“焚”“烧”的历时替换、郑艳华常用词“牖”“窗” 的历时替换、丁喜霞“桥”“梁”的兴替过程及原因等等。 2 、目前常用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 ) 术语混乱,定义不清。目前,学界针对常用词术语的界定并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术 语不清导致人们对常用词的界定也存在着干差万别的标准,有的人认为常用词就是基本词汇,有 的人认为常用词就是高频词等等。术语的形成与规定标志着一门学科的成熟,因此常用词的研究 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努力去阐述和说明。 ( 2 ) 常用词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由于常用词研究引起学界重视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所 以目前的研究方法大多是遵从汗维辉先生的“个案研究”法,往往是从文献典籍中找出所研究词 的使用情况,再分析语料,而对出土文献和方言口语则少有关注,因此并未全面研究常片j 词的使 用情况。 ( 3 ) 常用词研究对象偏重丁:单音词研究。目前学界对于常用词的研究,无论讨论的是实词 还是虚词大多都是针对单音词而言的。当然,每一篇常用词研究的论文或者著作,都会由于作者 文章的立场、观点、以及着眼点等问题,使得他们的文章在单音词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这样 往往会让读者产生误解:难道在词汇发展史上只是仅仅存在单音词吗? 如果对常用词的研究只集 中在单音词的替换研究上,很少涉及双音词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就难以了解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词 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词为主的演变过程,这与双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也不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1 9 9 5 年6 期页4 0 1 口同上 3 宁夏大学硕t :学位论史 第一章概论 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 4 ) 理论系统尚未建立。- - i - j 学科的成熟需要有坚实可靠的理论系统作依据,但目前常用 词的研究尚未达到这样的标准。王力先生曾经用“新的训诂学”来定义“汉语历史词汇学”,那 么,在研究常用词演变的时候,就必须从所研究的常用词的形体演变、读音演变和意义演变三个 方面来考证。但就目前而言,要从这三个方面去讨论常用词的演变是很不现实的。由于缺乏理论 系统的指导,使得常用词的研究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很好的拓展,对于专书专著的研究更加难 上加难。 三、说文解字训释词作为研究两汉常用词汇的原因 目前学界对于词汇史的断代问题,慢慢有了趋近统一的观点,即先秦这一时期属于上古汉语 阶段,东汉至隋属于中古汉语阶段,西汉是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的过渡阶段,唐至明清属于近古 汉语阶段。关于中古汉语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由于在这个阶段里复音词逐渐增多,并且口语 化也日趋明显。西汉既继承了上古汉语的很多语用习惯,也为中古汉语新特点的出现提起了发端。 本文的研究区间属于两汉,虽然就词汇史断代的时间区间而言,这样的划分略显模糊,但本文的 目的是想对两汉的词语使用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故将西汉与东汉放在一起讨论。 有关常用词的研究,重中之重是要为所研究的词语断代,理清它们的发展演变脉络。那么, 研究两汉的常用词汇也无疑必须先要做好这项工作,在做这项工作之前,要选择合适的文献载体, 因为我们要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常用词汇,所以这个载体要有足以反映这个历史阶段的能 力。许慎的 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是一部集大成之作。把说文解字训释语作为研究两汉 常用词汇的载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主要原因分列如下: 1 、说文解字训释语属于书面语。黄侃先生把“训诂”定义为“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许慎的说文解字训释语就是为了让当时的人们能够了解被释词的具体含义 的,因而大部分使用了东汉的书面语言。说文解字中包含了丰富的词汇,涉及范围也是相当 广泛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训释语涉及的方面必然也是广泛的,所以选择说文解字一般可以 关涉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 、许慎在说文解字被释词的训释上并非采用单一标准,他所作出的训释语有的是被释 词的本义,有的是它们的引申义,有的是古义,有的是今义,有的词义消亡了,有的词义转移了, 而有的词慢慢出现新义了,以上种种情况都为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四、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的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l 、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的语料来源 本论文所选用的说文解字是大徐本( 中华书局影印清代陈昌治刻本) ,共收字9 4 3 1 ( 不 含新附字) ,针对这9 4 3 1 个字的解释语,我们将其称之为训释语,其中不包括从某、某声、省某、 读若、读为等等,并且那些包括常用词的人名、地名、星名、官职名、书名、水名、动物名以及 年号等也不予计入总数,但是却包括许书征引前人的话语和古书中出现的句子等,这样做主要是 为了达到看清词语发展脉络的目的。 宁夏大学硕 :学位论文第一章概论 2 、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的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所规定的训释语语料,先是采用手工翻检的方法对 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进行 记录,然后再利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充分做好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语料库”工作, 主要是对手工翻检查漏补缺。最后将在说文解字训释语中出现3 次以上( 包括3 次) 的单音 词定义为高频词,然后再对照汉代的几部著作尔雅、释名史记、汉书等,利用电子 文献进行查检,并不量化,验证它们是否符合传承性、持久性和广泛性,并且符合人们的使用习 惯,进而规定它们是否属于常用词。对于说文解字中只出现一次或两次的词语,如果该词符 合词语的发展规律,并且在后代词语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也考虑将其作为常用词。而对 于说文解字中出现的复音词,虽然数量极少,但针对中古汉语双音节化的趋势,也另作一节, 专题讨论。 - s 一 宁夏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第一章说文解字训释语体现 t 的两汉常用词汇 第二章说文解字训释语体现出的两汉常用词汇 第一节说文解字训释语中的两汉常用词类型分析 一、单音词 1 名词 说文解字训释语反映出的两汉常用名词出现的数量最多,共计出现5 4 7 个,占常用单音 词总量的4 4 9 1 。圆本文将这些名词按意义划分为以下几类: 1 1 与人类相关的名词 1 1 1 人物类,共3 2 个:上、后、相、王、祖、使、君、善、卒、人、女、将、男、卑、妇、 先、奴、侣、工、民、胎、帝、侠、客、暨、圣、国、官、吏、贾、夷、头( 首领) 。例如: 祖,祖先义。说文解字 部:宗,尊祖庙也。从 ,从示。 君,君主、帝王义。说文解字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民,民众、老百姓义。说文解字高部: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贾,商人义。说文解字金部:镭,业也。贾人占铅,从金,昏声。 1 1 2 人体组成部分类,共4 4 个:心、脉、节、口、目、手、身、舌、胃、甲、藏、头( 脑袋) 、 骨、咽、足、胫、齿、牙、指、面、腰、鼻、耳、背、股、脊、颈、腹、臂、眉、首、肩、颊、 项、体、踵、发、垂( 耳垂) 、乳、鸯( 肋骨) 、肉、肥( 脂肪) 、脂、膏。例如: 咽,咽喉义。说文解字口部:喉,咽也。从口,候声。 胫,小腿义。说文解字彳部:衙,举胫有渡也,从彳,奇声。 垂,耳垂义。说文解字耳部:耽,耳垂也。从耳下垂,象形。春秋传日:秦公子辄者, 其耳下垂,故以为名。 1 1 3 疾病及相关类,共8 个:病、毒、药、枯、热、肿、湿、创( 疮) 。例如: 热,表示一种疾病,可能伴随有发热的状况。 说文解字广部:疚,热病也。从广,从火。 药,表示一种疾病,可能是由中药毒引起。 说文解字_ 广部:痨,朝鲜谓药毒日痨。从广,劳 声。 1 4 罪行及相关类,共4 个:罪、械、狱、过。例如: 过,过错、过失义。说文解字心部:恶,过也。从心,亚声。 罪,罪行、罪状义。说文解字言部:讦,面相斥,罪相告,讦也,从言,干声。 1 1 5 排泄物类,共3 个:液、便、泣。例如: 尿,表示人类的小便。说文解字尾部:尿,人小便也。从尾,从水。 泣,眼泪义。说文解字心部:慈,泣下也。从心,连声。易口:泣涕葱如。 1 1 6 死亡及相关类,共2 个:死、棺。例如: 。注:本文与龙仕平先生关于说文解字训释语常用词的分类一致,均为按义位分类但在常用词具体的统计数量 和义位标准上不尽相同,在此说明,同时向龙仕平先生表示感谢。 。注:本文所谓单音词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量词、语气词六类,均按义位分类,故总数大于实际出 现的单音词的数量。 6 - 宁夏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二章说文解7 训释语体现出的两汉常用词汇 死,死者、死人义。说文解字王部:玲,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棺,棺材义。说文解字木部:槽,棺椟也。从木,彗声。 1 1 7 亲属称谓类,共1 0 个:父、母、夫、子、几、兄、弟、考、丈、妻。例如: 母,母亲义。说文解字老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兄,兄长,哥哥义。说文解字女部:姬,兄之女也。从女,至声。 1 2 与动物相关的名词 1 2 1 动物名称类,共3 7 个:它、豕、虎、特、象、狮、马、畜、兽、蚕、犬、牛、牲、羊、 鸟、鸡、鹿、鱼、雀、龟、鼠、骏、虫、生、燕、熊、豹、龙、蛇、兔、彘、豚、狗、狼、狐、 陶( 蛹) 、蜃。例如: 牛,表示一种动物,牛。 说文解字牛部:桐,特牛也。从牛,同声。 羊,表示一种动物,羊。说文解字葬部:舞,羊臭也。从三羊,凡舞之属皆从舞。 豚,小猪义。说文解字示部:秕,以豚祠司命。从示,比声。汉律e l - 祠秕司命。 蜃,蛤蜊类。说文解字虫部:蚌,蜃属。从虫,丰声。 1 2 2 动物肢体及皮毛类,共1 6 个:翼、尾、毛、皮、角、喙、羽、肉、文、革、甲、介、贝、 蹄、豪、爪。例如: 翼,翅膀义。说文解字羽部:破,翼也。从羽,支声。 喙,嘴义。说文解字犬部:猖,短喙犬也。从犬,曷声。诗曰:载猃猖猜。尔雅日:短喙犬 谓之猖猜。 1 2 3 栖息处所类,共2 个:巢、圈。例如: 巢,鸟巢义。说文解字巢部:巢,鸟在木上日巢,在穴日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属皆从巢。 圈,圈养牛马等动物的地方。说文解字牛部: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币 也。 1 3 与植物相关的名词 1 3 1 农作物类,共1 0 个:苗、菜、毂、禾、稼、稻、东、粟、稷、豆。例如: 菜,可食用或药用的蔬菜。说文解字j l e f l 部:葵,菜也。从辨,癸声。 稻,禾稻、稻谷义。说文解字禾部:耗,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日:饭之美者,玄山之禾, 南海之牦。 稷,小米义。说文解字皿部:盛,黍稷在器以祀者也。从皿,成声。 1 3 2 其他植物及相关组织类,共2 7 个:生、荣、叶、华、根、卿、木、枝、果、实、药、茎、 末、林、陈、本、材、条、树、碎、芽、萌、斡、理、节、陈、械。例如: 荣,花朵义。说文解字帅部:葸,杜荣也。从卿,忘声。 药,药用的部分。说文解字木部:桂,江南木,百药之长。从木,圭声。 芒,尖锐的芒刺义。说文解字禾部:秒,禾芒也。从禾,少声。 1 4 与生产、生活及战争相关的名词 1 4 。1 工具类,共2 6 个:岙、网、具、镰、机、厉、囊、贯、椎、犁、罟、版、摒、杖、席、 藉、竹、尺、扇、规、绳、索、辔、纽、钧、柄。例如: 罟,渔网义。 说文解字网部:最,鱼罟也。从网,瓜声。诗日:施最瀛瀛。 宁夏大学硕 :学位论文第章说文解7 训释语体现f :的两汉常用词汇 版,木板义。说文解字片部:腧,筑墙短版也。从片。俞声。读若俞,一日若纽。 扇,竹扇、扇子义。说文解字竹部:筵,扇也。从竹,走声。或从妾。 1 4 2 饮食类,共1 4 个:酱、酒、饮、汤、羹、泉、浆、汁、食、米、饭、孰( 熟食) 、饼、 斡( 干粮) 。例如: 酱,肉酱义。说文解字肉部:肌,孰肉酱也。从肉,九声。读若旧。 孰,熟食义。说文解字肉部: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日不孰也。 啦 饼,表示一种面食,圆形。说文解字弼:莴,粉饼也。从弼,耳声。或从食,耳声。 1 4 3 穿着及包裹类,共1 3 个:服、衣、裳、履、帚( 裙) 、辊、表、裘、绔、革、冠、囊、 裹。例如: 裳,衣裳义。说文解字巾部:帚,下裳也。从巾,君声。或从衣。 履,鞋子义。说文解字足部:踞,舞履也。从足,艟声。 冠,帽子义。说文解字罔部: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兢纩。从罔,免声。古者黄帝初 作冕。 1 4 4 器具类,共2 0 个:皿、瓦、鼎、釜、灶、箧、勺、器、尊、爵、陶、缶、斛、圭、筒、 斗、盆、豆、具、笼。例如: 箧,表示一种竹器,桶状。 :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从竹,从巩。巩,持之也, 竹亦声。 1 4 6 丝织类,共1 6 个:布、素、缯、丝、缴、游、带、缚、絮、巾、幅、绪、缕、绶、纽、 缨。例如: 素,一种丝织品,纹理很细。说文解字糸部:纨,素也。从糸,丸声。 绪,一种丝织品。说文解字糸部:缰,粗绪也。从糸,望声。 缨,帽子上的一种饰品。说文解字糸部:矮,系冠缨也。从糸,委卢。 纽,古代的一种纽扣。说文解字糸部:绣,绔纽也。从糸,需声。 1 4 7 交通类,共1 6 个:辐、傅、车、辕、轼、置、轴、轭、乘、盖、轮、毂、船、梁、道、 路。例如: 轮,车轮义。说文解字车部:轮,有辐日轮,无辐日辁。从车,仑声。 船,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说文解字竹部:篙,所以进船也。从竹,高声。 桥,桥梁义。说文解字木部:桥,水粱也。从木,乔声。 道,道路义。 :说文解字丹部:p ,瑞信也。道路用旌冈,象相合之形,凡p 之属皆从j 习。 1 4 8 珍宝及钱财类,共8 个:圭、璧、玉、佩、珠、钱、财、货。例如: 8 宁夏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第章 说文解字训释语体现f j 的两汉常用词汇 璧,璧玉义。说文解字玉部:瑕,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瑕。从玉,曩声。 珠,珍珠、宝珠义。说文解字玉部:诽,珠五百枚也。从玉,非声。 钱,钱财义。说文解字缶部:骺,受钱器也。从缶,后声。古以瓦今以竹。 1 4 9 家具类,共2 个:案、几。例如: 案,一种桌子。说文解字木部:榱,圆案也。从木,曩声。 几,一种桌子。说文解字木部:椴,木可作床几。从木,段声。读若贾。 1 4 1 0 柴薪类,共2 个:柴、薪。例如: 柴,木柴义。 说文解字木部:椿,以柴木壅也。从木,存声。 ! l 薪,干柴义。说文解字火部:焊,火余也。从火,聿声。一日薪也。 1 4 1 1 旗帜类,共3 个:常、旗、旌。例如: 旗,旗帜义。说文解字巾部:幢,旌旗之属。从巾,童声。 1 4 1 2 战争类,共2 2 个:军、将、p 、矢、士、师、兵、号、剑、甲、刀、弩、械、弓、斗、 刃、弦、戊、斤、削、丸、羽。例如: 弓,弓箭义。 说文解字弓部:驱,弓弩嵩弦所居也。从弓,区声。 削,兵器末端。说文解字金部:镖,刀削末铜也。从金,贾声。 羽,表示一种箭。说文解字羽部:翦,羽生也。一日矢羽。从羽,前声。 1 5 与自然界组成部分相关的名词 1 5 1 自然现象类,共2 5 个:雨、雪、炎、日、月、火、宿、天、云、地、星、辰、水、光、 土、暑、阴、风、泽、昏、夕、候、雷、壹、阳。例如: 风,一种自然现象。说文解字示部:荼,繇莼为管,以禳风、雨、雪、霜、水、旱、疠、疫 于日、月、星、辰、山、川也。从示,檠省声。一日:禁卫使灾不生。礼记日:雩祭祭水旱。 昝, 泽,光泽义。l :说文解字金部:铣,金之泽者。一日小釜,一日钟两角谓之铣。从金,先声。 1 5 2 山丘及田地类,共9 个:山、j i i 、陵、压、丘、阪、谷、田、保。例如: 阪,山坡义。说文解字阜部:阪,坡者日阪。一日泽障。一日山眚也。从阜,反声。 田,田地义。说文解字金部:铫,温器也。一日田器。从金,兆声。 1 5 3 洞穴类,共2 个:穴、孔。例如: 穴,表示洞的含义。说文解字- 山部:岫,山穴也。从山,由声。 1 5 4 河海沟渠及相关类,共1 4 个:江、河、别、海、波、池、沟、渚、渎、沦、渡、汗、脉、 泽。例如: 江,河流、长江义。说文解字木部:橘,果出江南。从木,翥声。 沟,水沟义。说文解字水部:渎,沟也。从水,卖声。一日邑中沟也。 渡,渡口义。说文解字水部:津,水渡也。从水,聿声。 1 5 5 泥石类,共6 个:垢、泥、石、块、碎、丸。例如: 泥,湿土,泥水义。说文解字口部:合,山间陷泥地也。从水,从口,败完。读若洗州之洗。 九州之渥地也,故以名焉。 石,石头、石块义。 :说文解字石部:瑕,石碎也。从石,段声。 宁夏大学硕卜学位论文 第二章说文解字训释语体现出的两汉常用词汇 1 5 6 金属类,共4 个:金、银、铜、铁。例如: 金,一种贵金属。说文解字巾部: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铜,一种金属,青黄色。说文解字石部:磺,铜铁朴石也。从石,黄声。读若穰。 1 6 与物质文化相关的名词 1 6 1 祭祀及礼节类,共1 3 个:神、鬼、精、礼、具、主、冠、祠、祝、燎、示、兆、候。例 如: 神,神仙、神灵义。说文解字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声。 礼,礼节义。说文解字示部:禧,礼吉也。从示,喜声。 1 6 2 福祸类,共5 个:福、祥、凶、害、祸。例如: 祥,吉祥、祥兆义。说文解字示部:祯,祥也。从示,贞声。 祸,灾祸义。说文解字示部:祟,神祸也。从示,从出。 1 6 3 文化传统及制度类,共1 6 个;姓、印、字、数、信、赋、律、流、法、制、史、规、质、 名、瑞、同。例如: 律,规矩、制度义。 说文解字互部:建,立朝律也。从聿,从曼- 。 质,抵押品义。说文解字贝部:贴,以物为质也。从贝,占声。 p ,瑞信义。说文解字p 部:p ,瑞信也。守国者用玉p ,守都鄙者用角闷,使山邦者用虎 p ,士邦者用人p ,泽邦者用龙p ,门关者用符同,货贿用玺i 习,道路用旌p ,象相合之形,凡 同之属皆从p 。 1 7 表抽象意义的名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