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历史街区保护中消费空间塑造探析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 硕士研究生:王军硕士研究生:王军 指 导 教指 导 教 师师:夏健夏健(教授)(教授) 学 科 专学 科 专 业业: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 苏州科技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二一二年六月 master dissert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 on the spatial shaping of consumption in historical blocks protectionbased on the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master candidate: wang jun supervisor: xia jian major: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旅游服务设施类;民居(住户)类;空置/不祥; 其他类。 表 5-2 山塘街旅游区所有商业类型 外 国 风 味 餐 厅 酒 吧 冷 饮 零 售 手 工 艺 品 古 玩 中 餐 饮 旅 游 纪 念 品 魔 术 器 具 服 装 商 品 家 具 艺 术 绸 庄 服务 摊贩 空店 面 (已 关) 1 2 10 23 5 6 10 1 1 1 1 1 1 4 7 2 可以看出改造后山塘街的商业类别有 13 种,与原住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营类 别为 18.9% ,而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为 72.9%。由此可见,现在山塘街区的商业经营 图 5-5 禁止通行的标志牌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0 对象主要是游客。 (图 5-6,图 5-7) 图 5-6 价格昂贵的冰激凌店 图 5-7 改造后的商业街 图 5-8 改造前的山塘街商店立面 图 5-9 针对游客的高档酒店 图 5-10 特色照相摄影馆 图 5-11 具有地方色彩的小型商业 根据从规划局获得的山塘街改造前的沿街立面照片 (图 5-8) , 对改造前的商业类 别作出调查统计(表 5-3) 表 5-3 山塘街改造前的商业类型统计 水果 店 理发 店 小餐 馆 房屋 中介 弹棉 花店 小摊 贩 干洗 店 铝合 金门 窗店 杂货 店 纯净 水店 棋牌 室 3 2 2 2 1 6 1 1 2 1 1 可以看出改造前的山塘街商业类别为 11 种,便民服务设施 81%。由此可见,居 民是改造前的山塘历史街区消费的主体。 5.2.2 创意文化与空间运作 在实地调查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反应着苏州地方特色的商业资本也参与到了山塘 街的空间生产之中(图 512,513,514,515,516) ,究其原因既有运营商 出于对商业形态及文化上的考虑,也和苏州本土文化有关。这些“文化人将自己的审 美特点和个人印记带入街区,使得街区商业店铺具有一定的文化意味,这些对游客形 成巨大的吸引。 ”1 1 王 军, 骆小龙, 夏 健 基于消费主义的历史街区空间认知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672-0679 (2011)04-0055-06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 年 12 月 第 24 卷 第 4 期 5560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1 图 5-12 剪纸社 图 5-13 私人画馆 图 5-14 梨膏制作坊 图 5-15 书店 图 5-16 私人聚宝堂 5.2.3 民间资本与空间运作 “在山塘街的具体实践中, 还保留了一部分的居民与商铺, 由此其功能除居住外, 有相当部分则作为出租店铺或自行经营,这些均属于一些民间小型资本(图 517, 518,519) 。可以看出,在山塘历史街区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本都按照政府及运营 管理商的意愿进行空间的生产。例如在离山塘不远的一条名叫下塘街的路上人流穿 梭,小商小贩聚集(图 520) ,这反映出了城市街区改造的多面性,如与社区居民 的利益争端等。 ”2 图 5-17 豆腐花 图 5-18 臭豆腐 2 王 军, 骆小龙, 夏 健 基于消费主义的历史街区空间认知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672-0679 (2011)04-0055-06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 年 12 月 第 24 卷 第 4 期 5560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2 图 5-19 藏书羊肉 图 5-20 下塘街小商小贩聚集 5.2.4 外来文化与空间运作 城市历史街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沉淀,文化是彰显其社会地位的表 征, 但在针对山塘历史街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外来文化也参与山塘街的空间运作 (图 521,522,523) ,并且由于这些外来文化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更加反衬 出了山塘街本身的传统文化, 从而在宣扬其本身的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眼 球。 图 5-21 印度香 图 5-22 猫的天空概念书城 图 5-23 藏宝西纳 5.3 山塘街空间生产逻辑 5.3.1 城市文化战略的起始线 苏州,美其名曰姑苏,享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其城由吴国重丞伍子胥始建 于太湖水网之地,西依太湖,北枕长江,胸怀三千里京杭大运河。在今日,苏州城内 河道遍布,小桥流水,其“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城市格局融合“三横四纵 一环”的水系格局仍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专家学者,其宫室苑园、寺庙殿堂、茶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3 坊酒肆、河道桥梁之多之美之丽之雅,放眼全世界仍少有城池可以比拟,历史泰斗顾 颉刚先生称之为“中国历史第一古城” 。 在当今, 随着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基础上从非经济学的角度 提出了“文化资本”的概念,并指出“文化资本”是一切与文化活动和文化相关联的 有形或者无形的资产,在日常生活中, “文化资本”所起的作用与一切经济资本相当。 在目前, “文化资本”作为一个城市文化战略的起始线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所认 同,而在城市中最直观,最具形象化的“文化资本”便是城市历史街区,他们代表了 人们对城市的第一感觉与第一印象, 而山塘街等历史街区现在已经于苏州园林一并被 当做苏州的第一印象, 也被苏州的城市管理者作为苏州城市文化战略的起始线所操作 着。 5.3.2 城市文化旅游的桥头堡 苏州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古典园林与历史 街区无时无刻的不在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正如冯政先生所说的: “盘桓于红栏碧树 间的石径小桥,游弋于琉璃碧水的七里清川,沉浸于迹往名留的风物史册,蓦然转身 才发现在江南,在苏州,山塘街以其历史的厚重与博大精深树立了自身的无可比 拟! ”70 而在目前, 苏州城市管理者也把苏州园林与山塘街等苏州历史街区作为了苏州城 市文化旅游的桥头堡,正如苏州旅游网上所阐述的“山塘街的旅游,朝着文化含 量延伸和提升,不断拓展新思路,把山塘打造成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 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以“阊门寻根”文化为契机,将山塘文化深度游做大做细 做强,最终形成七里山塘苏州旅游开始的地方,大旅游格局呼之欲出。 ” 5.4 山塘街消费空间评析 5.4.1 文化体验式的消费空间 笔者对山塘历史街区游人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几次调查,通过表 5-4,我们可以发 现,游人中有 52%是欣赏街区风景的,37.1%的游人是来“体验老苏州风情” ,28.0% 的为“拍照”目的,还有 25.1%的为山塘附近的老居民,而余下的 4.2%才是以购物为 主要目的的,由此可看出,游人们对山塘历史街区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更有兴趣。 此外,笔者还通过对山塘游人中的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主要活动内容进行比较,发 现,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 “欣赏街区风景”和“体验老苏州风景”这两块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4 仍占有他们活动的主要地位,而区别在于,除了以上两点为,本地居民对街区餐饮美 食更有兴趣,而外地游客更热衷于在风景区拍照留念。 另外,笔者还调查了游人们对山塘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发现本地居民和外地游 客对其文化历史都了解不足。本地居民中有半数表示不了解,外地游客的了解比例则 更少,详见表 5-6。 表 5-4 山塘历史街区旅游活动内容 排序 频数 选择率(%) 活动类型 1 152 52.2 观看街区景观 2 111 37.1 体验老苏州风情 3 96 32.2 餐饮美食 4 83 28.0 拍照 5 75 25.1 欣赏老民居 6 13 4.2 购物 表 5-5 山塘历史街区本地游客与外地游客旅游活动内容 本地居民 外地居民 排序 活动内容 频数 选择率(%) 排序 活动类型 频数 选择率(%) 1 观看街区景观 65 46.0 1 观看街区景观 86 56.6 2 体验老苏州风情 43 30.3 2 体验老苏州风情 67 44.7 3 餐饮美食 40 28.1 3 餐饮美食 62 39.1 4 欣赏老民居 28 19.4 4 欣赏老民居 58 36.8 5 拍照 23 16.3 5 拍照 48 30.8 6 购物 3 2.4 6 购物 9 5.3 7 其他 9 6.2 7 表 5-6 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山塘历史街区历史了解度比较 本地居民 外地游客 合计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很不了解 13 7.7 24 15.0 35 11.6 不大了解 62 44.1 91 58.2 154 51.3 一般 43 30.1 32 21.6 75 25.6 比较了解 21 14.7 8 5.2 28 9.7 非常了解 5 3.5 0 0 5 1.6 可以看出, 贴身体验和感官体验式的休闲娱乐是旅游者在山塘历史街区中所进行 的主要活动, 这充分说明游客在被符号化的文化与历史景观中其内心更加侧重于对历 史符号的识别与历史场景的再次塑造,从而形成一种个人感官化的想象化的文化空 间;另外,基于大多数游客并不了解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可是他们仍然选择在 这个被符号化的空间中休息,娱乐,消费,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根本目的在于符号意义 上的怀旧,说明消费者内心文化冲动所呈现出的“在什么地方消费”重于“消费什么 东西” 。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5 5.4.1 外地游客眼中的山塘街 笔者在山塘街改造前后对作为山塘历史街区外部消费的主角的外地游客作了一 份认可度的调查,即其对山塘历史街区性质(见表 5-7) ,街区空间氛围(见表 5-8) , 以及整体评价和推荐意见(见表 5-9)三个方面的认可度。调查发现,在山塘街改造 前,外地游客对山塘历史街区的了解甚少,35.8%的游客认为其是一个历史文化街, 35.5%的认为其为一条老街区,甚至有 35.5%的游客认为其为一条仿古街区,15.0%认 为其为老居民区;山塘街改造后,42.4%的游客认为它是一个文化旅游街区,34.6% 认为是仿古街区,32.1%认为山塘历史街区为商业街区,26.2%才认为它是一个历史 文化街区,9.2%认为它还具有老街区性质。由此可看出,山塘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属 性正逐步的被其商业旅游文化属性所代替。 在针对山塘街改造后街区氛围的调查中有 79.7%的游客觉得其已经是一个商业街区;62.7%的游客觉得其老苏州生活气息已经 消失殆尽,仅仅 33.5%的游客觉得还可以体验到老苏州市井气息。更有甚 56.8%的游 客已经觉得其文化氛围已经具有时尚现代性, 而觉得其蕴含传统文化氛围的游客仅仅 占 35.6%。 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外地游客眼中的山塘街具有较强的商业性与商业氛围, 很难承担起当代人怀旧的心理诉求。 表 5-7 外地游客对改造前后山塘历史街区性质认知 排序 频数 选择率(%) 改造前 排序 频数 选择率(%) 改造后 1 56 35.8 历史文化街区 1 66 42.4 文化旅游街区 2 53 35.5 老街区 2 53 34.6 仿古街区 3 53 35.5 仿古街区 3 48 32.1 商业街区 4 33 22.1 文化旅游街区 4 41 26.2 历史文化街区 5 23 15.1 老居民区 5 22 15.0 老街区 6 5 3.2 商业街区 6 14 9.2 老居民区 7 3 1.9 不知道 7 表 5-8 外地游客对山塘历史街区的整体评价及推荐意向 总体评价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大喜欢 不喜欢 均值 均差 12.30% 54.80% 29.30% 2.10% 1.20% 3.75% 0.75% 在访意向 肯定会 可能会 不确定 可能不会 肯定不会 均值 均差 42.30% 33.90% 15.60% 7.30% 0.70% 4.10% 0.96% 推荐意向 肯定会 可能会 不确定 可能不会 肯定不会 均值 均差 56.80% 25.50% 8.40% 7.90% 1.30% 4.20% 1.00%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6 5.4.2 本地居民眼中的山塘街 本地居民作为山塘历史街区内部消费的主角,对改造前的山塘历史街区比较了 解,所以也能更深刻的认识到改造后山塘街区的本源性的变化,详见表 5-10。笔者 以本地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了其对山塘历史街区氛围的认可度,由表 5-11 中可看 出,大部分的本地居民表示山塘历史街区被改造成了商业街区(选择率 70.1%) ,一 半以上的本地居民认为改造后的山塘历史街区缺乏以往的市井生活气息, 部分本地居 民表示原有的老苏州生化仍然可以体验到(选择率 38.8%) ,还有部分居民表示街区 还有传统的历史文化氛围(选择率 41.6%) 。总体而言,苏州本地居民对山塘历史文 表 5-9 外地游客对山塘历史街区氛围的评价 对街区氛围的陈述 很同意 比较同意 一般 不大同 意 不同意 1、 这里大多是游客, 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街区 34.10% 45.60% 11.50% 5.80% 2.50% 2、这里没什么本地居民和日常气息 28.20% 34.50% 23.40% 9.70% 3.90% 3、在里没有了老苏州的市井生活气息 29.30% 34.50% 23.40% 9.00% 3.30% 4、 在这里可以体验老苏州原滋原味生活方式 11.00% 21.50% 36.80% 23.30% 7.30% 5、这里具有深厚的现代历史文化氛围 7.30% 28.30% 37.60% 20.90% 5.60% 6、这里具有深厚的现代时尚文化氛围 13.60% 43.20% 33.20% 5.90% 3.80% 7、在这里有一种怀旧的,时光倒流的感觉 16.90% 28.20% 30.60% 19.00% 5.20% 化街区的改造还是持有肯定态度,在对街区整体评价及推荐意向的调查中(见表 5-12) ,一半的本地居民表示比较喜欢,大多数的居民表示愿意推荐给好友。 可见, “当前山塘历史街区的空间代表了外来消费主体的需求,内部消费主体与 空间正在慢慢衰退。山塘历史街区也摇身成为了资本积累与资本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其所蕴藏的文化传统与文脉内涵却随之慢慢消失了。 ” 3 表 5-10 本地居民对山塘历史街区改造前后性质认知比较 表 5-11 本地居民对山塘历史街区氛围的评价比较 对街区氛围的陈述 很同意 比较同意 一般 不大同意 不同意 1、这里大多是游客,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街区 39.80% 30.30% 14.30% 11.30% 3.80% 2、这里没什么本地居民和日常气息 27% 24.50% 29.50% 18.30% 0.50% 3、在里没有了老苏州的市井生活气息 25.10% 32.80% 18.40% 21.10% 2.30% 4、在这里可以体验老苏州原滋原味生活方式 12.30% 26.50% 32.30% 19.30% 9.20% 3 王军, 骆小龙, 夏 健 基于消费主义的历史街区空间认知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672-0679 (2011)04-0055-06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 年 12 月 第 24 卷 第 4 期 5560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7 5、这里具有深厚的现代历史文化氛围 14.30% 27.30% 30.50% 18.40% 9.60% 6、这里具有深厚的现代时尚文化氛围 15.30% 35.50% 30.20% 13.30% 4.30% 7、在这里有一种怀旧的,时光倒流的感觉 16.70% 21.90% 33.60% 16.10% 11.60% 表 5-12 本地居民对山塘历史街区的整体评价及推荐意向 总体评价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大喜欢 不喜欢 均值 均差 7.30% 47.80% 39.30% 4.80% 0.60% 3.52% 0.77% 在访意向 肯定会 可能会 不确定 可能不会 肯定不会 均值 均差 43.80% 41.20% 11.70% 2.30% 0.70% 4.23% 0.82% 推荐意向 肯定会 可能会 不确定 可能不会 肯定不会 均值 均差 44.80% 44.20% 4.60% 4.80% 1.50% 4.25% 0.88% 5.4.3 空间消费的认同度分析 通过上面的调查与分析, 可以发现来山塘历史街区的游客对其历史并不是十分的 了解,但是他们依旧乐意并且热心于再这个空间中消费,透过这个现象可以发现这其 实是一种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人们基于怀旧情感的消费行为, 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 冲动,文化情结的回归,归于一种内心情结。可以说这是一种在当今精神物质极度缺 乏,社会经济持续高涨背景下所诞生的伪文化。 此外,不同的消费空间本身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区隔与空间分化的功能。众所周 知,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群体的划分是依据不同的经济水平, 社会地位依据消费观念 (如 金领,白领及其它) ,但由此带来的消费空间的分化也衍变成了一个直接而及其明显 的方面, (如不同的消费场所给人的环境感觉是不同的) ,从而消费空间本身也演变成 了人们消费的内容,即消费空间转化成了符号体验式的商品,更有甚消费空间本身就 是一个象征身份的消费符号, “在什么地方消费”有甚于“消费什么”的情况成为了 一种必然,消费空间及空间消费进一步转化为了社会分层的工具。 5.5 山塘街消费空间塑造 5.5.1 织补实体,置换功能 针对山塘历史街区消费空间的营造,笔者认为可采取织补实体,置换功能的策略 (图 5-24)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8 图 5-24 织补实体,置换功能策略 图 5-25 山塘街新建公共卫生间 织补实体整合新旧建筑,创造公共空间,满足视觉连续性。首先统一山塘街 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建筑立面,杜绝擅自对建筑的翻新等,从而造成建筑风格尤其是 建筑立面上的差异,如山塘街现在新建的公共卫生间(图 525)运用了现代的琉璃 贴面就严重的破坏了山塘街的整体建筑风格。 功能置换这里的功能置换,并不单单指保留建筑外面的一层表皮,而是在一 定的空间文化策略研究基础上,植入与之相协调的商业业态与公共空间的过程。针对 山塘街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在有限的传统历史空间中适当引入商业模式, 以增强街区活 力为原则,提倡混合功能,如在引入创意产业的同时鼓励苏州老字号商铺以及地方会 馆的入住以及发展。 5.5.2 空间同构,文化共生 空间同构在山塘历史街区改造中进行激烈的大规模的空间结构破坏是不可 取的。因此,笔者提出了“空间同构”策略,其核心思想在于尊重原有空间组织,恰 当处理历史建筑之间的空间界面,并使其和谐共生。其关键点在于归纳,强化山塘历 史街区的原有肌理,追寻街区历史脉络,延续街区空间特色,赋予街区新经济文化秩 序,呼应街区文化价值与场所精神。具体有以下四个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一:分析与研究对山塘街区历史建筑的位置、结构、质量、风貌进 行全面分析与研究,以此来确定具有历史价值与保留价值的建筑,并依据其空间肌理 来绘制城市,街道,建筑的图地关系(图 5-26) 。 设计步骤二:梳理与归纳依据设计步骤一总结山塘街街道纵深,空间变化的 规律与节奏(图 5-27) 。 设计步骤三: 整合与抽象基于步骤一的空间肌理分析与步骤二的空间机理归 纳,整体整合与抽象山塘街的原有肌理,并强化整合山塘街原有的松散肌理与结构, 适当的融入现代元素与地域特色, 使山塘街的建筑与肌理具有有规律的空间关系并以 此作为新增建筑(织补实体)的空间原则(图 5-28) 。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49 图 5-26 研究历史肌理的分布状况 图 5-27 梳理空间结构,探索内在规律 图 5-28 体系的整合与加强 文化共生建筑、街巷以及水系是山塘历史街区重要的文化特征要素,它们既 反映了山塘街的地方特色,也承载了地域的共同特色,是地域获得场所认同感的重要 依据,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时笔者认为在山塘街一味保留地域文化 和传统,而不注意发展支柱产业,没有资金投入,传统空间的保护就难以长久持续, 而且,苏州本身就具有一大批有悠久历史的特色街道和老字号店铺。山塘街可以依托 苏州业态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积淀,通过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业,发扬传统特色 餐饮业,将苏州文化融入酒吧和茶馆等,使传统文化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图 5 29)。另外, “使传统文化氛围持久也可以采取依托文化艺术沉淀和艺术组织机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手工艺,书店等)的措施”71。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时段,分轻重 的来引进业态,以此来控制业态的强度和范围,同时要严格把关禁止与地方文化不协 调的业态进入。 山塘街原住民作为城市历史街区传统文化的载体,其社会网络,生活方式等使山 塘街成为了一种“活的”文化而不是放在展览馆里的“福尔马林”式的标本。因此笔 者认为在对山塘街的更新改造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防止原住民的流失并控制外来居 民的入侵。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实证研究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消费空间认知与塑造 50 图 5-29 以重塑地方文化为导向的山塘街业态发展策略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51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历史街区更新是一个空间生产的过程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形态,承载着延续地域历史,地域文化的 重任,记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在这个意义上,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 精神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空间。因此,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在改变物质空间 形态的同时也改变了空间文化意义,并反映了消费主义与消费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形 态,所以历史街区更新是一个空间生产的过程,属于空间实践问题。 6.1.2 历史街区的空间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 在商业改造的引导下,历史街区的空间性质由历史街区向商业文化旅游街区转 变,历史街区的空间功能由原来的居住功能逐渐向旅游功能转变,并形成了基于体验 式的消费空间。 6.1.3 社会实践关系参与历史街区空间转化 历史街区的空间生产是一个物质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 是一切社会生产资料权利,资本,文化相互博弈的结果,是一切空间权利管 理者,开发商,专家学者,原住民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在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 空间实践三个维度下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是社会空间生产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这个分支 中一切社会利益主体对其进行认知,感知并付诸于实践,力图实现符合自己思想的自 然意义上的,心理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城市历史街区。 6.1.4 历史街区空间运作方式以及生产逻辑 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转变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其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 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来实现的,同时商业资本,文化资本等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历史街 区的空间运作。另外,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本,政府在城市经营中可 以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城市社会资本以及经济资本, 从而形成了城市历史街区空间作为 城市文化资本广告牌,城市形象构建的基准石,城市商业空间的媒介物来被复制的生 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52 产逻辑 6.1.5 提出六大历史街区消费空间塑造策略 文章提出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应秉持避免内部消费空间被吞噬, 防止外部消费空间 过度入侵的保护原则,并提出了空间融合策略,社会缝合策略,文化糅合策略,功能 捏合策略,利益结合策略,多维联动策略六条城市历史街区消费空间塑造策略。 6.2 创新与不足 6.2.1 本文创新 (1)尝试性的运用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演变进行了分 析,并且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整个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2)基于避免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消费空间被吞噬,防止外部消费空间过度 入侵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两个原则,提出了“空间融合策略” , “社会缝合策略” , “文化 糅合策略” , “功能捏合策略” , “利益结合策略” , “多维联动策略”六大城市历史文化 街区消费空间塑造策略。 (3)以苏州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个案,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功能,空间, 文化,提出了“织布实体,置换功能” , “空间同构,文化共生”两大历史街区消费空 间塑造的具体策略与实施办法。 6.2.2 本文不足 (1)不同的历史街区由于所在的地域及城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 此在具体对待个案时应考虑具体的问题背景 (2)文章基于研究问题的特性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定量研究的运用还需要 更加的深入。对于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直观资料,也主是以描述性为主,对数据的 还有待进行更深度的挖掘。 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 上海新天地荣获 2003 年度 uliawardfo:excellence 国际大奖ol,瑞安集团网站 http:/www.shuioll.eom/ehs/grol.p/mediaroo, 可 2003/newszoo3lla.asp。 搜索时间:2011 1112 2 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宽窄巷子宣传手册.2008. 3 美托斯丹凡勃伦.,钱厚默,译.有闲阶层论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7. 4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7 5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8239 6 杨有庆.空间转向与新马克思主义都市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3):13-18 7 姜楠.空间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j.社会科学家,2008 (8):138-140. 8 (英)迈克克朗,杨淑华,宋慧敏.文化地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9 唐晓峰.文化转向与地理学j.人文地理,2000,(7):73 10 tuan,y.-f.humanistic geographym.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1976,(66):266-276. 11 张建召.空间语境下大学文化对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0:5 12 (美)michael j.dear,李小科.后现代都市状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5. 13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 理.2007(3):1-6. 14 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31、28- 29. 15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57-258 16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enty lefebvre 17 王凯元.论 20 世纪六 70 年代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9): 13-17 18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3-14. 19 (法)福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a.都市与文化(第一辑)c.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1:19-28. 20 杨有庆.空间转向与新马克思主义都市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18 21 m. gottdiener. new urban sociology. ny:mcgraw hill companies. 1994. 22 david 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ndernimblackwell,1990.7. 23 美大卫 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周宪,许钧主编. 24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oxford: blackwell, 1989.译文参 照阎嘉.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8 参考文献 54 25 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2005: 38-42 26 roger friedland,deirdre boden.berkeley,los angeles.now here:space time and modernit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1-3. 27 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扬等译.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5-104 28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前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7. 29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65 30 massey,doreen.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 in jon birda.barry curtis,tim putnamgeorge robertson宋俊峻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9:74-75 59 刘兴全等. 成都城市资本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 60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城市经营,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之路n, 成都商报2007 年 3 月 27 日 61 刘兴全等.成都城市资本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2 一 4 62 包亚明.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a主编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g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62 63 雍振华,钱达.周庄古镇建筑空间形态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版) ,2008 (3) . 64 周永广,顾宋华.对城市历史街区原住民回迁的调查与思考以杭州小河直街为例j. 经济论坛,2010( 9):6771 65 icomos:华盛顿宪章,1987 66 张树森.历史街区居住与商贸功能更新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 2009(3):6870 67 melvin webber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social resonibility:toward an alp consensus on the professions role and purposes m.a faludi.a readerin planning theory pergamon press,1973:104. 68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3:53 参考文献 56 69 郭崇文.一般历史城镇保护的“整合”策略研究d. 硕士论文,2010:70 70 冯政.山塘街:东方文明高度繁荣和谐的象征苏州历史文化名街山塘街的价值与修复 j.城市话题:6785 71 罗仁朝, 王德.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j.城市规划,2009, 33(2): 31-37 附录 57 附录一 山塘街调查问卷(本地居民)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山塘街旅游的研究。为了倾听您的宝贵意见,我们设计了这份 问卷,需要您花几分钟时间填写。对您的热心协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填写说明:请在合适的选项上打“” ,并在 上填写答案。 ) q1 您来自哪里:国家 省 城市 区 镇/乡) q2 您这是第几次到苏州? 口第 1 次 口第 2 次 口第 3 次 口 4 次及以上 q3 您喜欢山塘街的什么活动? 口观看街区景观 口体验老苏州风情 口餐饮美食 口欣赏老民居 口拍照 口购物 口其他 q4 您对山塘街历史比较了解吗? 口很不了解 口不大了解 口比较了解 口非常了解 q5 您对山塘街的总体感觉怎样? 口非常喜欢 口比较喜欢 口感觉一般 口不大喜欢 口不喜欢 q6 您会选择再次来山塘街吗? 口肯定会 口可能会 口不确定 口可能不会 口肯定不会 q7 您会选择向别人推荐山塘街吗? 口肯定会 口可能会 口不确定 口可能不会 口肯定不会 q8 您对山塘街历史街区氛围评价如可? (1)这里大多是游客,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街区 口很同意 口比较同意 口一般 口不大同意 口不同意 (2)这里没什么本地居民和日常气息 口很同意 口比较同意 口一般 口不大同意 口不同意 (3)在这里可以体验苏州原滋原味生活方式 口很同意 口比较同意 口一般 口不大同意 口不同意 (4)在这里具有深厚的现代历史文化氛围 口很同意 口比较同意 口一般 口不大同意 口不同意 (5)在这里有一种怀旧的,时光倒流的感觉 口很同意 口比较同意 口一般 口不大同意 口不同意 附录 58 附录二 山塘街调查问卷(外地居民)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山塘街旅游的研究。为了倾听您的宝贵意见,我们设计了这份 问卷,需要您花几分钟时间填写。对您的热心协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填写说明:请在合适的选项上打“” ,并在 上填写答案。 ) q1 您来自哪里:国家 省 城市 区 镇/乡) q2 您这是第几次到苏州? 口第 1 次 口第 2 次 口第 3 次 口 4 次及以上 q3 您喜欢山塘街的什么活动? 口观看街区景观 口体验老苏州风情 口餐饮美食 口欣赏老民居 口拍照 口购物 口其他 q4 您对山塘街历史比较了解吗? 口很不了解 口不大了解 口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