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黄帝内经是传世的先秦医学典籍,其文献涉及面广,词汇 量大,其中反义词富有特色,是内经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内经一书中的反义 词从共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一、引言。简要介绍内经的基本情况,论述内经反义 词的研究价值。 二、内经反义词的判定。该部分主要是参考各家之说确定了 本文反义词判定原则和统计反义词的方法。本文判定反义词的原则 有三条:( 1 ) 在同一性的前提下的对立。( 2 ) 在一定的义位,语义 相反或相对。( 3 ) 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下具有对举关系。统计方法为: ( 1 ) 一个词分别与几个词构成反义词时,分别计算对数。( 2 ) 一个 词及其通假字或古今字或异体字,分别与同一个词构成反义词时, 只算作一对。( 3 ) 两个同义词连用的词与另一个同义连用的词构成 反义词,按双音节反义词对待,只计一对。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 本文确定内经中反义词2 3 9 对。 三、内经反义词分类。该部分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内 经中的反义词进行了分类: ( 一) 根据词性差异进行分类,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 代词四类,其中词性为形容词的反义词数量最多。 ( 二) 根据逻辑关系分类,可分为三类:极性关系、互补关系、 反向关系。 四、内经反义词的特点。这部分主要归纳出内经反义词 的五个特点:( 一) 反义词丰富且使用频率高;( 二) 对举灵活;( 三) 对应不平衡;( 四) 出现特有的医学反义词;( 五) 存在对语境依赖 性很强的言语反义词。 五、内经反义词的作用。内经反义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表达、构词两方面。在表达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表对比、表浑括、表 强调,在构词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构成反义复合词。 关键词:内经;反义词;反义复合词 t h e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 a 3o n eo fe v e r l a s t i n g m e d i c a lw o r k s l a a sab r o a dc o v e r a g ea n da l a r g ev o c a b u l a r y a n d a n t o n y m si ni th a v er e m a r k a b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tp l a y s a l l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i nt h ew o r k b a s i n go nb o r r o w i n g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 i n gr e s u l t sa n d m e t h o d s t h i se s s a ym a k e s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 t ot h ea n t o n y m si nt h e 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 t h ey e l l o we m p e r o rs y n c h r o n i c a u y t h ew h o l ec o n t e x t h a sf i v es e c t i o i l s 觞f o l l o w i n g s : i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 t h i ss e c t i o ng i v e so v e r v i e wo ft h eb a s i ci n f o n n a t i o na b o u tt h e 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 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v a l u eo f s t u d i n gt h e a n t o n y m si nt h i sb o o k i i j u d g e m e n to fa n t o n y m si n t h e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y e l l o w e m p e r o r t h i sp a r tm a i n l ya s c e r t a i n st h ep r i n c i p l e so f j u d g i n ga n t o n y m sa n d m e t h o d so fc o m p i l i n gs t a t i s t i c so fa n t o n y m sb yr e f e r r i n gt oa l lk i n do f p r e v i o u sv i e w p o i n t s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j u d g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a n ds t a t i s t i c m e t h o d so fa n t o n y m s , t h e r ea r e2 3 9p a i r so fa n t o n y m si nt h i sb o o k m t y p e so f a n t o r y m si nt h e 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 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t h i ss e c t i o nc l a s s i f i e st h ea n t o n y m si nt h e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y e l l o w e m p e r o r f r o mt w oa n g l e s 。 f i r s t ,a c c o r d i n gt os y n t a c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sa n d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f e a t u r e s o fw o r d s t h e r ea r cm a i n l yf o u rt y p e s :v e r b s 、a d j e c t i v e s 、n o u n s 、a n d a d v e r b s a m o n gt h e m ,t h ea d j e c t i v ea n t o n y m sa r ea tt h et o pi nq u a n t i t y s e c o n d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c o n c e p t i o n so f a n t o n y m s ,t h r e et y p e a r eo f f e r e d :c o m p l e m e n t a r yr e l a t i o n , p o l a r i t yr e l a t i o n a n do p p o s i t er e l a t i o n i v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n t o n y m so ft h e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y e l l o w e m p e r o r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a nb es u m r a e di n t o5p i o n t :l a r g eq u a n t i t ya n d l l i g hf r e q u e n c yo fu s i n g ,f l e x i b l eu s e ,c o m p l e xc o r r e p o n d i n gr e l a t i o n - s h i p s p e c i c a lm e d i c a la n t o n y m sa p p e r i n g a n da n t o n y m sd e p e n d i n g s t r o n g l yo nc i r c u m s t a n c eo fl a n g u a g ee x i s t i n g v f u n c t i o no fa n t o n y m si nt h em e d i c a lc l c i s s i co f 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f u n c t i o n so f a n t o n y m si nt h em e d i c a lc l a s s i co f 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m m n yf o u n di ne x p r e s s i o na n dw o r d - b u i l d i n g f u n c t i o ni ne x p r e s s i o n m a i n l ys h o wa st oc o n t r a s tt og e n e r a l i z e , t oe m p h a s i z , a n df u n c t i o no f w o r d - b u i l d i n gm a i n l ys h o wa sb u i l d i n gc o m p o u n do fa n t o n y m s k e y w o r d s :t h em e d i c a lc l s s i co f t h ey e l l o we m p e r o r ; a n t o n y m s ;a n t o n y m yc o m p o u n d 1 1 1 黄帝内经) 反义词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芳,弓玲 柳年z 月2 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雀伤吟 导师签名:p 寺冲劬 日期:滞占年t 二月v 日 日期:护6 年2 ,月声口日 5 7 黄帝内经 反义词研究 1 1 关于黄帝内经 1 引言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 部典籍,是中医学理论的渊薮。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后世医家奉为医 家之宗,为中医界的必读之书。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 部分,共1 8 卷1 6 2 篇,它反映了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其 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治法、 针灸、养生等方面。除记载丰富而科学的医学理论外,还涉及到天 文、地理、历算、生物及人类、心理、逻辑等多个领域,内容十分 广博。 由于著述久远,内经成书的确切年代一直未有定论,古今学 者亦为此多方考证。姚际恒在古书伪书考中说:“此书有失侯王 之语,秦灭亡国,汉诸侯王国除,始有失侯王者。予按其中黔首, 又藏气法时日夜半、日平旦、日日出,日日中,日中跌,日下 晡,不言十二支,当是秦人作。”明人胡应麟在所著少室山房笔丛 称:“医方等录,虽亦称述黄岐,然文字古奥,语致玄眇,善周秦之 际,上士哲人之作,其徒欲以惊世,窃附黄岐耳。”清四库全书简 明目录中记载:“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原本残阙,冰采阴阳 大论以补之。其书云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固周秦间人传述 旧闻,著之竹帛。”中医学术界学者张登本、武长春等考证后,认为 内经书名始见于汉书艺文志,而汉书艺文志著录是 征引自西汉刘向、刘歆七略“黄帝内经十八卷”,由此推断, 内经成书下限最晚不迟于 七略。 综合诸家观点,内经成书的具体年代虽然不能确定,但成书 的大概时间应在秦汉时期是可以肯定的。 关于内经的作者,中医学术界一致认为,其书虽冠以“黄 l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帝”之名,但并非黄帝所作,乃是受当时托古学风影响,申明其书 道正源远而已。内经作者,非一人所作,乃上吉众多医家论文合 著。内经乃是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鸿篇巨制,实非一人之力能完 成。 1 2 内经的语料价值 “在语言的历史研究中,最主要的是资料的选择。资料选择得 怎样,对研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o 古汉语专书反义词研究 是汉语词汇史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我们选取专书的目的是将专书作 为研究汉语词汇史的语料。因此,具有语料价值是选取专书所依据 的标准,也是研究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我们将内经这样一部 经典医书作为研究语言的语料是基于如下认识: 第一,在做古汉语专书研究时,通常会将专书词汇容量,内容 涉及面宽窄列入语料选取标准之一。内经虽是一部医书典籍,但 并非纯粹的医学著作,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算、哲 学、心理,逻辑等各个方面,涉及内容广泛,词汇涵盖面自然不会 太窄,其词汇容量也许不及文史类文献大,但也相当可观,作为专 书研究是具有语料价值的。 第二,目前,古汉语专书词汇的研究语料大多是专人专著,专 人专著利于断代,但是专书的词汇不管有多大,都涵盖不了当时的 所有词汇。为了对先秦反义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蒋绍愚、何 九盈两位学者曾对诗经、论语、老子、韩非子、苟子 五部先秦典籍反义词同时考察、比较;饶尚宽先生也曾陆续查阅了 尚书、周易、诗经、老子、论语、孟子、韩非子 等八部典籍的反义词,进行比较。我们认为,个人专书研究的对象 是个人的言语作品,研究的结果是个人亩语作品的总结,这样的研 究结果是有一定局限的;而反义词作为词的一种语义类聚,在什么 场合条件下两个义位能构成相反相对的类聚关系既要受到客观事物 的制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认知的影响,反义词的构成在不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骏( 中译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9 年 2 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 同的作家作品中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内经是共时的众多医家的言 语作品的汇集,著录的作者多,作品内容也随之扩充,这样能使我 们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对医学著作中的词汇进行考察比较,更利于我 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医书中的反义词情况,这也是我们选择内经 作为语料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从汉语史的角度选取专书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弄清专 书的语言面貌和特点,了解它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语言面貌和特 点。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门类齐全、风格多样的专书研究, 才能够全面地了解一个时代的语言面貌和特点。目前古汉语专书研 究大多侧重于文史类文献资料的选用,古汉语自然科学类语言文献 由于数量少,又囿于学科限制,历来不受重视,成为专书研究中的 盲点。内经作为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医书,其语言上丰富的内容 也能作为我们研究的材料。 因此,我们认为内经作为医书经典在语言上有着特殊价值, 具有其他类别作品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它既能做上古汉语面貌的 研究材料,又能从中考察秦汉时期汉语的某些语言特点。因此内弩 经作为语料,研究其中的反义词是有一定意义的。 1 3 内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反义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最有表现力的部分,研究语言的词汇 系统,就不能忽视这一子系统的研究。而上古汉语是后世汉语的发 展源泉,它或隐或现地规约了后世汉语词义的引伸、发展途径、方 向,因此,研究上古汉语典籍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举个例子,甲词 和乙词在一定的义位上相反或相对,两者未必就是反义词,还要看 它们相对的义位是否用于同时代,用于同时代的才是反义词,否则 不是。“速”和“快”都有迅速义,“迟”和“慢”都有缓慢义,并 常用于同一言语片断中表示这两个相对的概念。素问六微旨大 论:“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交,风之来也。” 因而我们说,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的“迟速”是一对反义词, 而今语“快慢”是一对反义词,但是“速慢”、“快迟”都不构成反 3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义聚合,因为两者的快义和慢义不是同时具有、共时共用的,而是 分别用于不同的历时层面上。“慢”在古代特别是上古一般不表示缓 慢,其常用义为怠慢、傲慢,因而是“敬”的反义词。如素问天 元纪大论:“敬之者昌,慢之者亡。”这个例子说明反义词研究有助 于具体详细地揭示词的语义构成和语义特点,能凸显共时范畴反义 词对立研究的优势,为纵向对比研究反义词系统提供参考价值。 内经丰富的反义词为我们提供了这一研究的基础。据我们 调查,做过内经专题反义词的研究的只有钱超尘先生,他在所 著的内经语言研究一书中第二章第三节“同义词与反义词分析” 做过一个专题研究,对反义词类别分布做过初步的统计工作,但未 曾深入细致地对反义词进行描写、分析。本文力图在一定的标准下, 穷尽列举内经一书的反义词,并在此基础进行多角度的描写、 分析、总结,从而通过这种尝试,为古汉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材料, 并由此窥探古汉语反义词的一些特点。尤其是通过内经这部专 书的反义词研究,既可考察它成书的年代一秦汉时期汉语反义词的 特点,又可由此考察反义词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因而它对于汉语词 汇及词汇史研究是有意义的。 内经现今通行的版本是,唐代王冰整理、编次注本重广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和南宋史崧勘校的灵枢两书合成,本文所 依据的是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和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第七十二篇刺 法论与第七十三篇本病论属宋人补入进去,不列入我们考察 的材料。 2 内经反义词的判定 反义词是客观现实中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在词汇中的反映,是 词的一种特殊的聚合关系。反义词是指:“在一种语言的共时范畴内, 在一定的义位上,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国从形式逻辑角度看,所 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语文出版社1 9 9 4 年1 0 月。第9 9 页 4 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 谓“相反”是说反义词所体现的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所谓“相 对”,表示客观事物彼此之问相互对待的两端,反映在词汇里就是具 有对立联想意义的词。因此,反义词既包括语义相反的,也包括语 义相对的。 2 1 内经反义词的判定原则 在专书反义词研究中反义词确定方法十分重要,目前,学术界 对“反义词”的判定标准还不完全一致,造成了反义词界定的一些 分歧。参酌各家说法,本文主要依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确定内经 中的反义词。 ( 1 ) 构成反义词的双方必须表示同类事物或概念,它们之间必须 有同一性。反义词的语义对立是以两者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即反义 词双方都是属于同一类概念的外延的,它们指称的对象是同类的, 表示的概念是同位的,因而具有共同的上位义。 ( 2 ) 构成反义词关系的双方必须在某一义位上具有相反或相对的 关系。反义词是就一个词的某一义位和另一词( 或另一些词) 的某 一义位而言的,是指它们在一定义位上( 一个或几个) 具有相反或 相对的关系,而不是就整个词义系统讲的。反义词是以意义的矛盾 对立性为基础建立的,只有反映了客观事物之间矛盾对立关系的词, 才能形成反义词。 ( 3 ) 构成反义关系的双方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形成对举关系。 对举是指反义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相对出现。经常对举是反 义词的最显著的语用特点,专书反义词是言语反义词,需借助语言 环境的反衬对比作用显示反义关系。孤立的词,尽管它在语义上、 概念上有相反的一面,但如果单独运用就不能认定为反义词。 以上三项必须综合考虑,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三项,才能确定为 反义词。例如:“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 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糖衰矣。”素问脉要精微论。在例旬中“长 短”、“白黑”对举使用。“长”“短”属于同一意义范畴,都指长度, 语义相反,一是表示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一是表示两端之间距离小, 5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相互对立,都是形容词;“黑”“白”属于同一意义范畴,都指颜色, 语义相对,具有强烈的对比性,都是形容词,这两对符合三项判定 原则,因此是反义词。 2 2 内经反义词的统计方法 在遵循以上原则确定内经反义词的过程中,我们的统计方 法是: ( 1 ) 一个词分别与几个词构成反义词时,分别计算对数,如“虚 一盛”、“虚”一“实”、“盈”一“虚”,计为三对; ( 2 ) 一个词及其通假字或古今字或异体字,分别与同一个词构成 反义词时,只算作一对,如“俯仰”、“倪一仰”,“俯”和“倪” 是异体字只计一对: ( 3 ) 两个同义词连用的词与另一个同义连用的词构成反义词,按 双音节反义词对待,只计一对,如“柔弱一刚强”。 2 3 内经中的反义词 根据以上原则和统计方法,考察内经全书并加以辩识,最 后确定的反义词为2 3 9 组,共出现4 6 7 5 次,其中单音节对双音节反 义词1 组,双音节反义词1 3 组,单音节反义词2 2 5 组。按音序排列 如下: 单音节对双音节的反义词( 1 组) : l 、贤一不肖( 1 次)贤:贤能;不肖:不才。均为名词。例: 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行治 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 素问脉要精微论) 双音节对双音节的反义词( 1 2 组) l 、薄泽一冲浊( 1 次)薄泽:浮薄光亮;冲浊:深沉晦暗。 均为形容词。例: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 灵枢五色) 2 、崇高一污下( 1 次)崇高:隆高:污下:低下。均为形容 词。例: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 后天。( 素问五常政大论) 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 3 、端正偏倾( 1 2 次)端正:位置正,不偏不倚:偏倾:位 置不正,偏斜;倾斜。均为形容词。例:五藏者,固有大小、高下、 坚脆、端正、偏倾者。( 灵枢本脏) 4 、烦愧一安静( 1 次)烦愧:烦乱郁闷;安静:舒适平静。 均为形容词。例:来缓则烦惋,来急则安静。( 灵枢四时气) 5 、根本一枝叶( 1 次)根本:植物的主干和根,主要的;枝 叶:植物树干旁出的枝条和叶,次要的。均为名词。例:形精之动, 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 6 、决渎一壅塞( 1 次)决滨:疏通;壅塞:堵塞。均为动词。 例: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 灵枢邪客) 7 、老人一婴儿( 1 次)老人:老年人;婴儿:小儿。均为名 词。例: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8 、女子一男子( 1 2 次)女子:女性;男子:男性。均为名词。 例:女子右为逆,左为顺;男子左为逆,右为顺。( 素闯玉版论) 9 、柔弱一刚强( 7 次)柔弱:柔和谦顺;刚强:刚烈,暴躁。 均为形容词。例: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 灵 枢五变) l o 、纠短一弛长( 1 次)多短:缩短;弛长:引长。均为动 词。例:因于湿,首如裹,湿壶婀;攘,右筋多短,小筋弛馋,多短 内拘,弛长为痿。( 素问生气通天论) 。 1 1 、圣人一愚者( 2 次)圣人:贤明的人;愚者:愚昧的人。 均为名词。例:故圣人自治于未有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 灵枢玉 版) 1 2 、往古来今( 1 次)往古:过去;来今:现在。均为名词。 例: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 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 素闯八正神 月论) 1 3 、丈夫妇人( 1 次)丈夫:男性;妇人:女性。均为名词。 例:嗌干面尘腰痛,丈夫癫颓疝,妇人小腹痛,目昧眦,疡疱痤痈, 蛰虫来现,病本于肝。( 素问至正要大论) 7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单音节对单音节的反义词2 2 5 组 1 、白一黑( 6 次)白:白色;黑:黑色。均为形容词。例: 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 素问示从容论) 2 、饱一饥( 7 次)饱:不饿;饥:饥饿。均为形容词。例: 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 素问刺禁论) 3 、本一末( 1 1 次)本:事物根基或主体,根源;末:非根本 的,不重要的事物。均为名词。例:鼠瘘之本皆在于藏,其末出于 颈腋之间。( 灵枢寒热 4 、彼一此( 2 次)彼:那;此:这。均为代词。例:夫治民 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 也。灵枢师传) 5 、标一本( 6 5 次)标:梢末,喻事物的效应现象;本:根 本,喻事物的元始本体。均为名词。例:知标与本,用之不殆, 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 素问五音五味) 6 、表一里( 3 3 次)表:外表;里:里面。均为名词。例: 阴阳鼋宦霉鸯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素问刺禁论) 7 、病一愈( 1 次)病:不正常;愈:正常。均为动词。例: 逆其气则病,顺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内痹。( 素问痹 论) 8 、藏一泻( 2 次)藏:储藏;泻:宣泄。均为动词。例:所 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素问五脏别论) 9 、藏一扬( 1 次)藏:隐藏;扬:显露。均为动词。例:金 柜藏之,不敢扬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1 0 、昌一亡( 3 次)昌:兴盛;亡:灭亡。均为动词。例: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素问移精变气论) 1 1 、长一短( 2 6 次)长:两端距离长;短:与“长”相对, 两端距离短。均为形容词。例: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 矣。( 素问脉要精微论) 1 2 、成一败 一 ( 6 次) 成:生成;败:毁坏。均为动词。例:夫物之生 从于北,物之故由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素问六 0 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 微者大论) ( 2 次) 成:成功;败:失败。均为动词。例:以知死生,以 决成败而定五脏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素问藏气法时论) 1 3 、沉一浮( 3 2 次)沉;潜伏,下沉;浮:飘浮,上升。均 为动词。例: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 安在? ( 素问病能) 1 4 、迟一数( 2 次)迟:缓慢;数:急速。均为形容词。例: 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素问阴阳别论) 1 5 、迟一速( 5 次)迟:慢;速:快。均为形容词。例:故 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素闯六 微旨大论) 1 6 、春一秋( 1 次)春:春季;秋:秋季。均为名词。例: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素问生气通天论) 一 1 7 、丑一善( 1 次)丑:不好;善:好。均为形容词。例:知 丑知善,知病知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 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素问方盛衰论) 1 8 、粗一柔( 1 次)粗:粗糙;柔:柔滑。均为形容词。例; 必审藏变化之病皮之柔粗,而后取之也。( 灵枢根结) 1 9 、粗一细( 2 次)粗:粗大;细:细小。均为形容词。例: 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 灵枢卫气失常) 2 0 、租一致( 1 次)粗:粗疏;致:细密。均为形容词。例: 理者粗理,粗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 灵枢五变) 2 l 、雌雄( 6 次)雌:雌性,生物中能产生卵细胞的;雄: 与“雌”相对。均为名词。例: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顺, 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 素闯方 盛衰论) 2 2 、臭一香( 1 次)臭:臭味;香:香味。均为名词。例: 肺和则鼻能闻臭香矣。(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2 3 、从一逆( 5 8 次)从:顺应,遵从;逆:逆反。均为动词 例:从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远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 4 、旦一暮( 2 次)旦:早晨;暮:傍晚。均为名词。例: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 素问腹中论) 2 5 、旦一夕( 4 次)旦:早晨;夕:傍晚。均为名词。例:故 旦占夕死。( 灵枢经脉) 2 6 、德一过( 1 次)德:功德;过:过失。均为名词。例:德 者福之,过者伐之。( 素问气交大论) 2 7 、得一失( 2 1 次) ( 1 5 次) 得:得到;失:丧失。均为动词。例: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素问脉要精微论) ( 6 次) 得:成功;失:失败。均为名词。例:夫子所通书 受事众多矣,试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素问徵四 失论) 2 8 、冬一夏( 1 次)冬:冬季,一年四季中最后一季;夏: 夏季,四季中第二季。均为名词。例: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 应之奈何? ( 素问三部九侯论) 2 9 、毒一甘( 1 次)毒:狠毒;甘:和善。均为形容词。例: 手毒者,可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 复生如故。( 灵枢官能) 一 3 0 、恶一乐( 1 次)恶:讨厌;乐:喜欢。均为动词。例;人 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灵枢师傅) 3 1 、迩远( 1 次)迩:不近;远:距离远。均为形容词。例: 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 素问气交变大论) 3 2 、发一止( 1 次)发:发作;止:休止。均为动词。例:此 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 灵枢周痹) 3 3 、肥一瘦( “次)肥:肥胖,肌肉丰满;瘦:消瘦,肌肉 少。例: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 (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3 4 、飞一堕( 2 次) 飞:飞升;堕:下落。均为动词。例:上 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素问脉要精微论) 3 5 、父一母( 6 次)父:父亲;母:母亲。均为名词。例:三 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阳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 素问阴阳类别) 黄帝内经反义诃研究 3 6 、伏起( 1 次)伏:潜伏;起:起动。均为动词。例;伏 如横弩,起如发机。( 素问宝命全形论) 3 7 、夫妻( 1 次)夫:丈夫;妻:妻子。均为名词。例:天 有阴阳,人有夫妻。( 灵枢邪客) 3 8 、俯仰( 1 0 次)俯;身体前屈;仰:身体后仰。均为动 词。例: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 不仰也;( 素问脉解) 3 9 、高一下( 4 0 次)高:由下至上的距离大;下:低。均为 形容词。例:其高者,固而越之;其下者,行而竭之;( 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 4 0 、功一咎( 1 次)功:功绩:咎:罪过。均为名词。例:受 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作砭石,后遗身咎。( 素 问九针论) 、 4 l 、古一今( 6 次)古:过去;今:现在。均为名词。例: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素问举痛论) 4 2 、故新( 3 次)故:过去的;新:刚出现的。均为形容, 词。例: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素问移 精变气论) 4 3 、广狭( 3 次)广:宽;狭:窄。均为形容词。例:过则 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 灵枢骨度) 4 4 、贵一贱( 1 4 次) ( 1 3 次) 贵:尊贵;贱:卑贱。均为形容词。例: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地,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 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素问脏气法时论) ( 1 次) 贵:价格高;贱:价格低。均为形容词。例:正月 朔日,天和温,不风,籴米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米贵,民多 病。( 灵枢岁露论) 4 5 、国一家( 2 次)国:国家;家:家庭。均为名词。例:夫 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 治之也。( 灵枢师传) 4 6 、规矩( 2 次) 规:圆规;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均为 们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名词。例:工人不能置规为圆,去矩而为方。( 灵枢逆顺肥瘦) 4 7 、寒一炅( 1 次)寒:寒冷;炅:炎热。均为形容词。例: 寒则气收,炅则气泄。( 素问举痛) 4 8 、寒一热( 2 7 4 次)寒:寒冷;热:炎热。均为形容词。 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9 、寒一暑( 6 次)寒:寒冷;暑:暑热。均为形容词。例: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涩,暑则气淖泽。( 素问离合正邪论) 5 0 、寒一温( 3 5 次)寒:寒冷;温:温暖。均为形容词。例: 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顺 之。( 素问至正要大论) 5 1 、好一恶( 2 次) ( 1 次) 好:喜爱;恶:厌恶。均为动词。例:好内而恶出。 ( 灵枢本脏) ( 1 次) 好:美好;恶:不好。均为形容词。例:脾者, 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灵枢师傅) 5 2 、横一纵( 1 次)横:平线为横;纵:与“横”相对,直 线为纵。均为形容词。例:勇士者,目深以固,长衡直扬,三焦理 横,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 灵枢论 勇) 5 3 、厚一薄( 3 6 次)厚:多;薄:少。均为形容词。例:味 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4 、呼一吸( 1 3 次)呼:呼气;吸:吸气。均为动词。例: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 素问平人气象论) 5 5 、福一咎( 1 次)福:福祉;咎:灾祸。均为名词。例: 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素问刺禁论) 5 6 、滑逆( 1 次)滑:顺滑;逆:逆反。均为形容词。例: 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素问通评虚实论) 5 7 、毁一昌( 1 次)毁:毁灭:昌:昌盛。均为形容词。例: 故经言日: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素 问宝命全形论) 5 8 、昏一明( 1 次)昏:昏昧,迷乱;明:清楚。均为形容 1 2 黄帝内经 反义词研究 词。例: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日神。( 素问八正神 明论) 5 9 、祸一福( 1 次)祸:灾祸;福:祉福。均为名词。例: 故大则喜怒还,小则祸福远。( 素问气交变大论) 6 0 、惑一明( 1 次)惑:迷惑;明:明白。均为形容词。例: 是则至数而道不惑,所谓明矣。( 素闯天元纪大论) 6 l 、坚一脆( 2 7 次)坚:坚固,不易断;脆:易碎易断。均 为形容词。例: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易伤。( 灵 枢五变) 6 2 、结一通( 4 次)结:堵塞;通:畅通。均为动词。例: 切循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灵枢阴阳二 十五人) 6 3 、结直( 1 次)结:弯曲;直:平直,与“曲”相对。 均为形容词。例:六府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诸 阳经脉多纡屈者小结。( 灵枢本脏) “、经一纬( 1 次)经:织物的竖线;纬;织物的横线。均为r 一 名词。例: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 素问阴阳类论) 6 5 、居一起( 3 次)居:静止;起:运动。均为动词。例: 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 灵枢周痹) 6 6 、君一臣( 1 0 次)君:君主,主要的;臣;臣下,次要的。 均为名词。例: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6 7 、疾一迟( 5 次)疾:迅急;迟:缓慢。均为形容词。例: 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病,独热者病, 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素问三部九侯论) 6 8 、急一缓( 2 9 次)急:迅急;缓:缓慢。均为形容词。例: 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迟缓,皆当治之。( 素问通评虚实论) 6 9 、奇一偶( 7 次)奇:单数;偶:双数。均为名词。例: 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道偶,阳道奇。( 灵枢根结) 7 0 、吉一凶( 4 次)吉:吉利;凶:不吉利。均为形容词。例: 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灵枢- 本 脏) 高技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7 l 、间甚( 1 2 次)问:病轻;甚:病重。均为形容词。例; 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 素问脏气法时 论) 7 2 、降一腾( 2 次)降:落;腾:升。均为动词。例:天气下 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霜,白埃四起,云奔南极,寒雨数至,物成 于差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7 3 、近一久( 1 次)近:新近;久;久远。均为形容词。例: 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 灵枢禁服) 7 4 、敬一慢( 1 次)敬:尊敬;慢:怠慢。均为动词。例:敬 之者昌,慢之者亡。( 素问天元纪大论) 7 5 、静一动( 2 0 次)静:静止;动:运动。均为动词。例: 静者为阴,动者为阳。( 素问阴阳别论) 7 6 、静一怒( 1 次)静:安静;怒:躁动。均为形容词。例: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素问宣明五气) 7 7 、静一躁( 8 次)静:安静;躁:躁动。均为形容词。例: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乎;诸细而沉者皆在阴, 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素问脉要精微论) 7 8 、聚一散( 7 次)聚:积聚;散:分散。均为动词。例:病 在中而不实不坚,且聚且散,奈何? ( 素问五常政大论) 7 9 、剧一易( 1 次)剧:重;易:轻。均为形容词。例:凡将 用针,必先诊脉,视气剧易,乃可以治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 8 0 、卷舒( 1 次)卷:曲缩;舒:伸展。均为动词。例:先 立其年,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 可数者,请遂言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8 l 、富一贫( 4 次)富:钱财多,富有;贫:钱财少,贫穷。 均为形容词。例: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素 问疏五过论 8 2 、开一闭( 6 次)开:开通;闭:闭塞。均为动词。例:风 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紊闯风论) 8 3 、开合( 5 次)开:开启;合:闭合。均为动词。例:是 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素问阴阳 1 4 黄帝内经反义词研究 离合论) 8 4 、苦一乐( 1 0 次)苦;痛苦;乐:快乐。均为形容词。例: 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行;( 素闯血气形志篇) 8 5 、阔一数( 1 次)阔:宽;数:窄。均为形容词。例:五藏 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 灵枢本输) 8 6 、苦甘( 1 次)苦:苦味;甘:甜味。均为形容词。例: 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素 问至正要大论) 8 7 、来一去( 1 4 次)来:由远及近;去:离开。均为动词。 例: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 素问脉要精微论) 8 8 、来往( 3 0 次)来:由远及近;往:去。均为动词。例: 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 素问天元纪大泥) 8 9 、老一少( 2 次)老:年龄大;少:年龄小。均为形容词。 例: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素问方 盛衰论) 9 0 、离一附( 1 次)离:离开:附:附着。均为动词。例:久m 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 9 1 、利一害( 2 次)利:好处:害:害处。均为名词。例:凡 此四海者,何利何害? ( 灵枢海论) 9 2 、离合( 5 次)离:分离;合:合并。均为动词。例:愿 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素问阴阳离合) 9 3 、留一去( 9 次)留:停留;去:离开。均为动词。例:夫 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 素问缪 刺论) 9 4 、留一行( 6 次)留:停留;行:离开。均为动词。例:思 则心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素问腹中论) 9 5 、聋一聪( 1 次)聋:听力明显减弱或丧失;聪:听觉灵敏。 均为动词。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 素问脏 气法时论) 9 6 、纳一出( 2 次)纳:纳入:出:排出。均为动词。例:嗌 中肿,不能纳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素问缪 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刺论) 9 7 、满一空( 1 次)满:圆满无缺;空:不满。均为形容词。 例:月郭满,则血气实,肌内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 气去,形独居。( 素问八正神明论) 9 8 、美一恶( 3 次)美:好;坏:恶。均为形容词。例:美眉 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 灵枢阴阳二十五 人) 9 9 、明晦( 1 次)明:光明;晦:晦暗。均为形容词。例: 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 素 问徵四失论) 1 0 0 、明一阴( 1 次)明:明亮;阴:阴暗。均为形容词。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 阴,则人血凝涩而卫气沉。( 素问八正神明论) 1 0 1 、名一形( 1 次)名:名称;形:实体。均为名词。例: 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灵枢阴阳系日月) 1 0 2 、母子( 1 次) 母:母亲;子:儿女。均为形容词。例: 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素 问4 7 ) 1 0 3 、唯一吟( 1 次)畦:张口;吟:闭口。均为动词。例: 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畦吟,敢问其方。( 素问宝命全形论 1 0 4 、去一就 ( 1 次) 去:离开;就:接近。均为动词。例: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使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达州市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创业孵化基地2025年资金申请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pac培训题目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滑雪行业消费状况与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铆工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光学博士面试题及答案
- 煤矿安全生产考试题及答案
- 嫩江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长兴县妇幼保健院招聘真题
- 2025-2030牛骨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及保健品市场潜力报告
- 抖音账号运营的工作计划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2024年云南能投新能源产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化工装置开车前安全检查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2024年)物联网车联网
- 客舱乘务员疲劳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航空公司为例
- 城管协管员笔试考题试题(含答案)大全五篇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实验教学创新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