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erp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中文摘要 i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中文摘要 心理学研究中的权力被认为是一种权力感。权力感是一种对他人影响的知觉,在 这一概念中权力被外部刺激唤起。本研究选择行为反应和 erp 技术相结合的手段, 采用经过评定的、含有权力意义的动词和名词,唤起参与者的权力感,然后让其完成 一个模糊中性面孔的表情识别任务, 识别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参与者对面孔表情的加工 过程。 通过对参与者不同权力感水平下的脑电特点进行分析,考察权力感产生的神经 机制, 并且对被试在两种权力感水平下面孔表情识别的脑波进行对比,发现权力影响 下面孔表情加工的认知神经特点。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权力的神经机制,实现了权力感 启动效果评估的精确性,也进一步探讨了面孔表情识别中的权力效应,为权力在人类 道德(公平、腐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对权力词汇词性涵义的加工过程是迅速、自发的,对于早期 erp 正成分,名 词诱发的 epp 波幅比动词更大,epp 潜伏期在右侧额区比左侧额区更短。 2、高低权力词汇唤起的 n300 和 n400 波幅存在显著差异,与高权力词汇有关的 脑电成分主要在左侧额区被唤起。 3、权力感唤起条件下,个体对面孔表情的图像信息加工和注意资源的分配存在 右侧半脑优势。在面孔表情识别早期阶段(刺激呈现后 200-300ms)的 erp 成分上, n100 的潜伏期在脑区上存在差异, 中部和右侧的额区中央区域先出现 n100。 同时, 左侧额区中央区出现的 p200 波幅最小,中部和右侧波幅没有差异。 4、权力感唤起条件下,颞顶区对面孔表情的识别加工呈现左侧半脑先于右侧的 特点。低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的识别会激活更大的 n170;左侧颞顶区的 n170 潜伏期短于右侧区域。 5、权力感唤起条件下,中部和右侧额区中央区为面孔表情后期认知加工的主 要区域。对于面孔表情加工中晚期阶段(刺激呈现后 300-600ms)的 lpc 成分,左侧 中文摘要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ii 额区中央区出现的波幅最小,中部和右侧波幅没有差异。 6、面孔表情识别存在权力效应。在权力启动词为名词时,个体存在对面孔图片 情绪效价判断的反应倾向差异,被试在低权力感水平下倾向于消极评价,而高权力感 水平下倾向于积极评价。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权力感;面孔表情识别;erp 作作 者:白大文者:白大文 指导教师:韦洪涛指导教师:韦洪涛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英文摘要 iii an erp study about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n different senses of power levels abstract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studies about power, most of which regard it as a kind of ability that can influence others. the power of psychological study is regarded as a sense of power. the sense of power is the perception of an impact on others. in this concept, power is aroused by external stimulant. the research combined behavioral responses and erp technology.it then used an assessment,which contains verbs and noun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of power to arouse the participants sense of power. after that, all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a fuzzy neutral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cation task.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can reflect participants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process and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fuzzy face stimulus on eeg differences. besides, the process can also analyze eeg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sense of power levels and try to compare different levels and look for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rocessing features in a high level of face expression. following are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1、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the meaning of words is rapid and spontaneous. in the early erp wave of epp, the wave of nouns is greater than the verbs. compared with right frontal cortex,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left frontal cortex is shorter. 2、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300 and n400 waves evoked by the high and low power-related words, brain activity areas that evoked by high sense of power mainly concentrate in the left frontal lobes. 3、there is a right brain advantage on the early facial image in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resources. in the erp early stages of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cation (after 200ms-300ms of the stimulant),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n100 in brain regions are different, which first appear in the central and right region of the frontal lobe. meanwhile, p200 wave appears in the left frontal-central cortex is minimal; in middle and right frontal-central cortex has no difference. 4、the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of left hemisphere in temporal-parietal cortex is 英文摘要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iv superior to the right side.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n170 in the left temporal-parietal cortex is shorter than the right side. 5、the middle and right frontal-central cortexes are the main cortex of the later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facial expression. lpc that in the late stage (after 300-600ms of the stimulus) of word processing in power in the erp, wave in the left frontal-central cortex is minimal and has no difference in the right and middle parts. 6、 the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cation has power effect. when we use nouns as power primes, there is difference in the reflection of participants facial image judgement. when participants are in a low level of sense of power, they tend to have more negative evaluations. when in a high level of sense of power, they tend to have more positive evaluation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power; facial expression identification; erp written by:bai dawen supervised by:wei hongtao 目 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3 1.1 权力的相关概念 . 3 1.1.1 权力的定义 . 3 1.1.2 权力感的定义 . 4 1.2 权力效应 . 4 1.2.1 权力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5 1.2.2 权力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 6 1.2.3 权力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 7 1.2.4 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8 1.3 权力感唤起的影响因素 . 9 1.3.1 行为作为一种权力刺激 . 9 1.3.2 资源控制作为一种权力刺激。 . 9 1.3.3 地位作为一种权力刺激。 . 9 1.3.4 行为和地位对权力感唤起的中美差异。 . 10 1.4 权力感与面孔表情识别关系的脑机制研究 . 10 1.4.1 面孔表情识别的大脑偏侧化 . 10 1.4.2 对于情绪线索的 bis/bas 系统和行为反应 . 12 1.4.3 对于权力线索的 bis/bas 系统和情绪反应 . 13 1.5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 14 1.5.1 问题提出 . 14 1.5.2 研究假设 . 15 1.6 研究意义和创新 . 16 1.6.1 研究意义 . 16 1.6.2 研究创新 . 16 第二章 实验一:大学生权力感唤起的 erp 研究 . 17 2.1 研究目的 . 17 2.2 研究方法 . 17 2.2.1 被试 . 17 2.2.2 实验设计和材料 . 17 2.2.3 实验程序 . 18 2.2.4 脑电记录和信号处理. 19 2.2.5 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 . 20 2.3 研究结果 . 21 2.3.1 epp(early posterior positive) . 21 2.3.2 n300. 21 2.3.3 n400. 22 2.4 分析与讨论 . 24 2.4.1 权力感唤起的效果评估 . 24 2.4.2 权力感唤起的大脑偏侧化效应 . 25 2.4.3 不同词性权力词的电生理效应 . 26 2.5 结论 . 28 第三章 实验二: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 29 3.1 研究目的 . 29 3.2 研究方法 . 29 3.2.1 被试 . 29 3.2.2 实验设计和材料 . 29 3.2.3 实验程序 . 30 3.2.4 脑电记录和信号处理. 31 3.2.5 数据分析 . 31 3.3 研究结果 . 32 3.3.1 行为数据结果 . 32 3.3.2 脑电数据结果 . 33 3.4 分析与讨论 . 39 3.4.1 面孔表情识别的 bai/bis 模型 . 39 3.4.2 面孔表情识别的大脑偏侧化效应 . 40 3.4.3 面孔表情识别的权力效应 . 41 3.5 结论 . 43 第四章 总结论 . 44 参考文献 . 4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6 附 录 . 57 英文缩写词表 . 59 后 记 . 60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引 言 1 引 言 长期以来,权力感的研究一直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多数西方人和西方社会 学家把权力看作是影响他人的行为或者决策;而在亚洲文化中,权力意味着变得无忧 无虑,由下属去处理那些烦人的决策问题。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于 2009 年做的一 项研究显示,相比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者更能看懂和理解别人的 情绪。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给被试看一些人的脸部照片, 让其说明每张脸显示何种情绪。 结果,低学历者的表现优于高学历者。在另一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配对一起参 加模拟应聘面试,然后让他们解读自己的情绪和同伴的情绪。结果,社会地位较低者 再次胜出,他们对同伴情绪的理解更接近同伴本人的描述。 gray(2000)认为,行为激活(bas)和行为抑制(bis)是两种潜在情感/动机 系统的结构路径。bas 是指激活行为,以获得奖励刺激或减少惩罚。这一系统被认 为是对接近和激活的行为负责,并且对与这些行为诱发的情绪负责。相反,bis 是指 抑制行为,以响应新异刺激、害怕以及条件性厌恶。抑制动机系统是指防止被试经历 负性或痛苦的结果。gray 也认为,bis 工作的原理在于对这些线索产生负性情感,如 害怕和焦虑(gray,1987,1994) 。因此,这两个动机都被认为是与一个广泛情感品 质相关的,即 bas 与正性接近情感有关,bis 与负性抑制情感有关,并都 与另一种情感无关。 galinsky 和他的合作者(2003)用高权力事件唤起被试权力感导致这些被试产生 更多直接行为反应(bas) 。权力实验直接激活和接近行为相关的动机系统。相比右 侧额区域,高权力感唤起被试在左前额皮层有更大的 a 波出现,表明高权力感和左前 额增强有关。因为增强左前额活动和接近行为相关(sutton & davidson,1997) ,这 些发现为高权力和接近动机相关的假设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面孔表情识别可以反映被 试产生的行为是接近行为还是抑制行为,同时,面孔表情识别任务可以有效激活被试 的两种情感系统,实现权力和情绪两者 bas/bis 系统的对接,方便我们进一步分析 权力和情绪反应的关系,更好地为权力在人类道德(公平、正义、腐败)和情感(美 感、爱、厌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高权力感激活了行为接近动机系统,同时也激活了与接近情 引 言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2 感有关的情绪系统;而低权力感激活了行为抑制动机系统,同时也激活了与抑制情感 有关的情绪系统。结合近年来社会认知方面权力的研究成果,我们有四个假设:高低 权力感产生的脑电波在前额叶存在偏侧化效应; 高权力感唤起水平下对情绪的感知高 于低权力感水平,即个体在高权力感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平均波幅与低权力感 时有显著差异; 结合地位在东方权力意义中的重大作用, 我们认为线索词中地位词 (名 词)的权力启动高于行为词(动词)的权力启动;此外,在高权力感下,个体对面孔 表情倾向于积极评价;在低权力感下,则对面孔表情倾向于消极评价。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第一章 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权力的相关概念 1.1.1 权力的定义权力的定义 对于权力,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说法。如社会学就简单地将权力定义为一种达 到目标的能力,而且认为本质上权力是通过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来强制进行的。以下 是几个学科对权力的界定: 哲学、哲学、政治学政治学有意努力的结果有意努力的结果 英国思想家罗素在其权力论中把权力看作是“有意努力的产物” ;十七世纪 哲学家 john locke 认为我们的权力想法来自“观察我们自己,我们在休息时可以随 意移动我们身体的几个部分”(winter,1973)。政治学家 dahl robert(1957)提出 的权力定义被广泛接受,定义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直观上觉得权力就像是 a 对 b 有权力,那么 a 就可以让 b 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anderson,spataro 和 flynn (2008)定义权力为一种有意改变他人行为的能力。虽然,这些定义都提出权力是个 体所固有的,有些人表现了出来,有些却没有表现出来,但他们没有考虑到权力作为 目标和目标反应表达的方式。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能力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能力 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反映了对权力的行为取向, 社会心理学家把权力定义为一 种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能力(copeland,1994;french & raven,1959;goldhamer & shils,1939;thibaut & kelley,1959) 。keltner,gruenfeld 和 anderson(2003)认为 权力是一种个体的相对能力,通过提供或扣除资源以及执行惩罚来改变他人的状态。 他们把权力和独断行为联系起来,认为高权力与接近反应(approach responses)相联 系,低权力则与回避反应(inhibition responses)相联系。galinksy(2003)做的一项 被试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 权力往往导致人们采取大胆的行动而不顾后果。 mondillon 等(2005)也给出了类似的概念,认为权力意味着控制他人或自己,或者意味着引起 他人怎样的情绪反应。 社会认知科学社会认知科学资源控制资源控制 handgraaf 等(2008)认为权力拥有者总是享有一定的权力基础(power base) , 第一章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4 即个体拥有的行为自由度以及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物质性的(如:食物、 金钱、晋升机会) ,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如:知识、情感、决策权) 。另外,对于人际 间或群体间的交往来说,权力的产生还来自个体间或群体间的相互依赖,被依赖程度 高的一方往往更能体会到较高的权力感知。 keltner 等(2003)则认为权力是个体通过提供或扣除资源来改变他人所处状态 的相对能力, 这种能力是个体能够将资源施加于他人的结果。 资源可能是物质的 (如: 食物、金钱) ,也可能是社会的(如:知识、感情、友谊) 。这些资源的价值反映出其 他个体对其依赖的程度。 1.1.2 权力感的定义权力感的定义 虽然上节介绍了许多权力的概念, 但权力不仅仅是控制资源或者某人社会位置的 构成,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对他人影响的知觉(bugental,blue,& cruzcosa, 1989;galinsky et al., 2003) 。在对权力的概念选择方面,galinsky 等人(2003)也提 出把权力看作一种心理状态, 认为任何时候对权力的启动都可以激活与权力有关的概 念和行为倾向。 权力感通常被看作一个只有单一属性的变量(如:动机倾向) ,它也受环境和背 景的影响。权力感是人们最基本的动机,也是在社会和组织情景中最普遍的动机。 winter (1973) 把权力感定义为: 一种从对他人或群体施加影响的过程中获取奖励, 以及尝试体验和确认他人对自己有影响的关注和能力。事实上,在用实验唤起的方 式去评价感知的同时定义潜在的动机得分系统,麦克雷兰等人是这方面的先驱。在本 文中,权力感像其他动机一样,包括“特性(trait) ”和“状态(state) ”两个属性, 即在一般水平上,权力感有一致的个体差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也会有起 有伏。 本研究重新界定了权力的“状态”概念,认为权力是一种对他人影响的知觉。在 这一概念中,权力感被外部刺激唤起。具体而言,本文探索了在不同权力感唤起下, 个体对于面孔表情识别加工的特点。 1.2 权力效应 研究权力心理效应的学者们常常认为,正是由于拥有权力感,所以才形成个体行 为。尽管如此,人类的权力感很少被人们知道,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多以经验为主。一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第一章 5 项包含 1141 个被试和 9 个不同样本的研究发现, 人类的权力感和社会背景是一致的, 例如: 个体相信他们在团体中可以有自己的方式,也相信他们可以影响团队成员的态 度和观点。人的权力感贯穿于各种关系中,但是在每种关系中有它的特定性,例如: 朋友面对面的时候,个体的权力感趋势是明显的,然而,当和父母面对面的时候,关 系则是中庸的。权力感不仅受社会结构的影响,也受人格变量的影响(如:支配) 。 权力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权力的研 究并不以权力结果的消极或积极性质为重点, 但其隐含的对权力结果性质的看法恰恰 丰富了人们对权力的认识(韦庆旺,俞国良,2009) 。一些研究发现权力容易产生消 极的结果,主要反映在人际互动中高权力者对低权力者的忽视和压迫。然而,大多数 研究将权力与一些基本的心理过程相联系, 这些心理过程本身在人际和个人层面都没 有明显的消极或积极意义。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权力也能产生积极的结果,主要 表现为个体情绪的提升。 1.2.1 权力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权力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1)较高的权力感将产生自动化的社会认知 自动化社会认知(automatic social cognition)是无意识、自动化的认知,更多的 使用认知启发式和简单的规则做判断(bargh & chartrand,1999) 。 与低权力感者相比,权力感较高个体更易用刻板的眼光看待他人。goodwin 和 fiske(1993)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要求大学生对高中生的暑假工作申请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随着大学生决定权力的提升,他们越来越不注意申请者的个人信息。由于 自动化加工是无意识的、迅速的加工,所以权力大的人在判断他人的态度、兴趣和观 点时常常是不准确的(ebenbach & keltner,1998;keltner & robinson,1997) 。kim (1997)发现,在谈判过程中,与权力感较低者相比,权力感高的个体较少地意识到 对手的潜在利益,权力感较低者也更可能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 (2)较低的权力感将产生控制性社会认知 控制性社会认知(controlled social cognition)是深思熟虑的、条分缕析的认知, 在考虑很多反应选择和刺激特征之后才做出认知判断(龚艺华,2006) 。 降低权力感将产生控制性社会认知。研究发现,权力感低的人总是小心地注意观 察他人的行为,他们对特定的社会信息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因此,在判断他人时更加 第一章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6 准确(snodgrass,1992) 。此外,权力感低的人推理更加复杂,更谨慎的考虑刺激特 征,并在多种选择间做更多的权衡。在人际归因方面,较权力感高的人而言,权力感 低的人更倾向于做情境归因(gilbert,krull & pelham,1988) ,例如,在行为水平上, 较低权力感的个体可能会更加仔细、 更加频繁地观察他人的行为。 montagner 等 (1998) 的研究证明了这个观点, 权力感较低者的这种社会认知方式可能说明他们判断他人时 为什么有更高的准确性。根据上面的发现进行推论,权力感较低的个体可能将会以更 加复杂的方式进行推理,即他们会仔细地考虑刺激特征和反应选择之间的均衡,而不 仅仅是从一个维度上区分好和坏。 依据两种权力感的人对待社会资源的注意方向和认知加工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brewer (1986) 推测认为这两类人在社会行为的归因上也会有差异, 即在集体任务中, 权力感较高者会将成果归功于自己,尤其在自己杰出的领域更是如此,而权力感较低 者会把结果归因于他人。fan 和 gruenfeld(1998)的研究验证了这一假设,在该研究 中, 相同数量的权力较高和较低被试被分配到一项复杂的测试中,为完成这项团体任 务而进行合作。由权力感较高的被试制定计划,决定如何完成任务,但不能告知其他 被试。任务完成后,团体成员对本组的表现进行个人解释,结果发现,虽然权力没有 影响团体成员的实际贡献, 权力较高者也更可能根据自己的动机和能力来解释本组表 现,而权力较低者则更可能提到他人的活动。 1.2.2 权力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权力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既然权力感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那势必也会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高权力感 者倾向于产生接近行为,低权力感者则倾向于产生回避行为。 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倾向:接近和抑制(carver,2001;higgins,1997;miller, 1944) 。狗追赶兔子,小孩避开烧糊了菠菜的气味,研究生看到其导师的研究方向和 自己的不一致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方向:从人类到单细胞有机物,各种生物都表现出接 近和抑制的倾向。正如这些例子所证明的那样,接近系统常常对应着奖赏和机遇,而 抑制系统则与威胁和惩罚相联系。这两个系统在行动、动机和情绪方面发挥着独一无 二的影响。在社会权力效应的统合分析上,keltner 和他的合作者(2003)发现权力 影响了接近和抑制行为之间的平衡,高权力感激活了与接近相关的反应进程,低权力 感者激活了与回避抑制相关的反应进程。他们的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认为,权力包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第一章 7 括资源和限制条件,高权力感者比低权力感者控制更多的资源,也拥有更少受限的经 验。由于高权力感者拥有这样一个奖赏的条件,它很可能激活接近系统。同样,对低 权力感者而言,贫乏的、受限制的条件很可能激活抑制系统。 直到现在,这一理论研究着重在单一行为倾向上:研究者仅仅探索权力如何影响 个体可能的行为,特别是与接近动机相关的行为。总之,先前的研究一直着眼于接近 和抑制。pamela 和 john(2008)扩展了这一研究,通过分析接近和抑制,他们发现权 力不仅仅影响个体是不是发生行为,也影响个体的习惯行为类型:他们是接近刺激物还 是逃避刺激物。相对而言,高权力者倾向于产生接近行为,低权力者则倾向于产生回避 行为。 1.2.3 权力对情绪反应的影响权力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权力和情绪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情绪理解和对情绪的注意偏向上。 塔夫斯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尼古拉斯鲁尔(2009)做了一项实验,他向日本和美国的 参与者展示了一组政治候选人的黑白照片,这些候选人分别来自美国或日本,参与者 对他们都不熟悉。他让参与者根据四项特征将照片人物分类:控制力、成熟度、亲和 力与可信度,然后把这些特征整合成两种特质:权力和亲切。随后,他再一次向实验 对象展示每一张照片,询问他们是否会投票支持该候选人。美国学生压倒性地支持强 有力的面孔,而日本学生则偏好亲切的脸庞。或许,这并非巧合,被来自同一个国家 参与者看上的人,在实际选举中也受到青睐,两者的结果极为吻合。当鲁尔让参与者 接受功能性磁振成像时,另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出现了。他原本以为,美国人多半会使 用大脑的分析区域,而日本人则多半使用情绪区域。然而,他发现两个群体使用的是 相同的大脑区域杏仁核(产生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在这个 案例中,不论美国人或日本人,当他们看到心仪领导人的照片时,杏仁核都发挥了作 用,激发了他们的热情。 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相比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社会地位相对较 低者更能看懂和理解别人的情绪。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等级是稳定的,我们似 乎会忽略那些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转而关注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一旦等级是变化 的, 我们便时刻面临失去现有地位的危险, 与情绪有关的大脑区域便会被唤醒。 smith 和 trope(2006)研究发现,权力产生抽象认知的特点体现在各种概念和知觉任务中, 第一章 大学生在不同权力感水平下对面孔表情识别的 erp 研究 8 并且权力的启动引起右脑激活。然而,kuhl 和 kazen(2008)的研究发现,与权力相 关的刺激与右视野(左脑)优势有关,与从属关系(affiliation)相关的刺激与左视野 (右脑)优势有关。anderson 和 galinsky(2006)研究发现,权力的获得会促使个体 追求积极的结果(如:奖励、提升) ,个体也更容易表现出一些冒险行为。schultheiss 和 pang(2007)首次直接考察了内隐权力动机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他们采 用点探测范式发现,高权力个体对高支配的愤怒和高兴面孔表现出注意回避,而对低 支配的惊奇面孔表现出注意偏向。schultheiss 等(2008)发现高权力个体对愤怒和惊 奇面孔有更强的脑激活。 1.2.4 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