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教.ppt_第1页
腧穴教.ppt_第2页
腧穴教.ppt_第3页
腧穴教.ppt_第4页
腧穴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基础,第二节腧穴,一、腧穴的基本概念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是空隙、孔隙的意思。古代文献中有“砭灸处”、“节”、“会”、“气穴”等名称。,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映点,又是针灸施术部位。针灸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联络、转输、调节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腧穴是所有穴位的总称。,腧穴与经络的关系,孙思邈的千金翼方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说明腧穴从属于经络,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部发生联系,使用针、灸等方法刺激腧穴,可以“引气远入”,治疗有关经络与脏腑的病证,针灸问对:“经络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识。不知经络,无以知气血往来;不知孔穴,无以知邪气所在。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充分说明经络与腧穴的关系。,二、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现有361个。这些腧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2.经外奇穴:,即“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不在)十四经系统的腧穴。主治作用比较单纯,并且大多数穴位治疗有独特的治疗作用。,3.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压痛点”。这些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和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以痛为腧”。,三、腧穴的主治规律,1.近治作用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即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3.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经穴的主治规律,十四经腧穴的主治规律,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总结而成的。归纳起来总体是: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的经穴,其治疗作用多相近;凡属同一经脉的腧穴,均有其共同性,每个穴位因其所处部位的不同,其作用范围也各有特点。,四、特定穴的意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古人把经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比作自然界之水流,认为具有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2.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3.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4.郄(qie)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共有16个,具有治疗本经急症的特点,其中阴经以止血为主,阳经以止痛为主。,5.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并分别冠以脏腑之名。,6.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7.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部,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位于四肢部。,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9.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10.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五、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2.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3.“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骨度分寸示意图,常用的骨度分寸:,头及胸腹部前发际至后发际正中:12寸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8寸两乳头之间: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寸,胸背部及四肢,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寸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之腕横纹:12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臀横纹到腘窝:14寸,4.指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一夫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谢谢,下课,第三节十四经脉,一、手太阴肺经(一)经脉循行体内: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返循胃口,上膈属肺。体表:从胸前壁外上方,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支脉从腕后到食指桡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二)主要病候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症。,(三)主治概要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四)腧穴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尺泽,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刮痧。,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与任脉),定位侧掌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定位法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端所至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头项寻列缺”头痛、齿痛、项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乳痈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少商(井穴,急救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证;癫狂。(清肺利咽,开窍醒神)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二、手阳明大肠经,(一)经脉循行体表: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体内:络肺,属大肠。面部支脉进入下齿龈,绕上唇。,(二)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三)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鼻衄。热病:身热,热病无汗,多汗。外经病:瘰疬,肩臂痛,上肢不遂。,(四)腧穴本经共20穴: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合谷,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缘。主治“面口合谷收”头、面及五官的病症中风后遗症痛经、肠炎汗证。晕动症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主治上肢不遂发热、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高血压。治风要穴。操作直刺11.5寸,可灸。,肩髃,定位锁骨肩峰的下缘,当上臂外展平凹陷处。主治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荨麻疹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三针肩前、肩贞、肩髎,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面瘫、三叉神经痛、胆道蛔虫症操作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不宜灸。,三、足阳明胃经(45),(1)经脉循行:从头走足,起于承泣,至于厉兑,与足太阴脾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证、发热、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地仓、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丰隆、内庭等。,地仓,定位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或口角旁0.4寸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牙痛、流涎、流泪。操作直刺0.2寸,或向颊车方向斜刺0.51寸,可灸。,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咬紧牙齿时咬肌隆起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面瘫、失音、流涎、腮腺炎。操作直刺0.30.4寸,或向地仓方向斜刺0.51寸,可灸。,下关,定位在颧骨弓下缘凹陷处,当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闭口取穴。主治牙痛、下颌关节痛、三叉神经痛、耳鸣、耳聋、面瘫。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天枢,定位脐旁2寸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肠痈。操作直刺0.51寸,可灸。,犊鼻,定位屈膝,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操作向内上方斜刺0.51寸,可灸。,足三里,定位在犊鼻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主治“肚腹三里留”胃肠疾病下肢疾患乳腺炎保健要穴。操作直刺0.51.5寸,可灸。,丰隆(络穴),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约一横指。或足三里下5寸,在胫骨前嵴外侧二横指。主治痰证(有形和无形之痰);下肢痿痹、呕吐、便秘。操作直刺11.5寸,可灸。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内庭,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主治头面五官口齿病;胃肠道疾病;足背肿痛、无力。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四、足太阴脾经(21穴),(1)经脉循行:从足走腹,起于隐白,至于大包,与手少阴心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隐白、三阴交、阴陵泉。,隐白,定位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旁0.1寸处。主治崩漏、月经不调、腹痛、腹胀;便血、尿血、鼻衄,癫狂、惊风、多梦。操作浅刺0.1寸,可灸。,三阴交,定位内踝高点上三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泻、腹胀生殖、泌尿疾病下肢偏瘫失眠、高血压等。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阴陵泉,定位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主治腹胀、泄泻、痢疾、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潴留;痛经、遗精、阳痿;膝痛。操作直刺12寸,可灸。,血海,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主治妇科疾病皮肤病、高血压膝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附:“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五、手少阴心经(9穴),(1)经脉循行:从胸走手,起于极泉,至于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少海、神门、少冲。,少海,定位屈肘,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瘰疬、头项痛、腋胁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手少阴心经腧穴,神门,定位腕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主治心胸、神志疾病;胁痛。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少冲(井穴),定位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许。主治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厥。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六、手太阳小肠经(19穴),(1)经脉循行:从手走头,起于少泽,至于听宫,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头、枕、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后溪、听宫。,后溪(通督脉),定位握拳,第五指掌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头项强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癫狂;腰背痛、盗汗、热病;手指挛急、麻木、肩臂疼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听宫,定位张口取穴,在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牙痛、癫狂、痫症。操作直刺0.51寸,可灸。耳三针耳门、听宫、听会,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七、足太阳膀胱经(67穴),(1)经脉循行:从头走足,起于睛明,至于至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眼、头、项、背、腰、骶及下肢、肛肠、神志病和内脏病等。(3)常用腧穴:睛明、攒竹、大杼、肺俞、脾俞、肾俞、次髎、委中、昆仑、至阴。,睛明,定位目内眦角上方0.1寸突起处主治目赤肿痛、眦痒、迎风流泪、夜盲、目眩、近视。操作直刺0.51寸,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出针后按压针孔处片刻,以防出血,不宜灸。,攒竹,定位眉头凹陷中。或在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目眩、眉棱骨痛、口眼歪斜、视物不明、迎风流泪、目赤肿痛、面肌痉挛。操作平刺0.50.8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禁灸。,大杼(骨会),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肺系疾患如咳嗽、发热;项强、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不宜深刺。,肺俞,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肺系疾患(咳嗽、发热、骨蒸、盗汗、鼻塞);背部软组织劳损。操作斜刺0.50.8寸,可灸。附:“三穴五针一火罐”。,脾俞,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泄泻、痢疾,胃痛、呕吐、呃逆、黄疸、水肿、便血,月经过多、食欲不振。操作斜刺0.81.2寸,可灸。,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腰膝酸软,腰痛,耳鸣,泄泻。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次髎,定位第2骶骨孔中。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腰痛,疝气,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委中,定位腘横纹中点。主治“腰背委中求”腰背疼痛;下肢偏瘫、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劳损;急性吐泻、高热、遗尿。操作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承山,定位腓肠肌两肌腹间的陷沟下端。主治腰痛、腿痛转筋、痔疾、便秘。操作直刺12寸,可灸。,昆仑,定位足外踝后缘与跟腱之间,平外踝的中点。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背腰痛、滞产、下肢后面及踝关节病症。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至阴,定位足小指外侧,距趾甲角旁0.1寸。主治头痛、鼻炎、胎位不正(艾条灸)、难产。操作直刺0.1寸,可灸。孕妇禁针,八、足少阴肾经(27穴),(1)经脉循行:从足走腹,起于涌泉,至于俞府,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涌泉、太溪。,涌泉,定位踡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主治昏厥、精神病、癔病、癫痫、小儿惊风、头痛、呕吐不止、中暑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主治足跟痛、腰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眩晕、牙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失眠、健忘等。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九、手厥阴心包经(9穴),(1)经脉循行:从胸走手,起于天池,至于中冲,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曲泽、内关。,曲泽,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主治心痛、心悸、热病、烦躁、呕吐、泄泻、手臂挛痛。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出血。(大陵、间使、郄门),内关,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胸、神志方面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神经衰弱、癫痫。胃痛、呕吐、呃逆;休克、高血压、哮喘。操作直刺0.51寸,可灸。,(交通阴维脉),十、手少阳三焦经(23穴),(1)经脉循行:从手走头,起于关冲,至于丝竹空,与足少阳胆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外关、天井、翳风。,外关,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感冒、发热、耳鸣、耳聋、偏头痛以及项、胁肋与上肢病症。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翳风,定位在耳垂后方,当下颌骨与乳突之间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外耳道肿痛、乳突部疼痛、腮腺炎、面瘫。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十一、足少阳胆经(44穴),(1)经脉循行:从头走足,起于瞳子髎、至于足窍阴,与足厥阴肝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侧头、耳、目、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风池,定位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上端之间。主治感冒、眩晕、颈项强痛、头痛、鼻炎、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近视、失眠、热病、高血压。操作针尖斜向对侧眼眶内下缘斜刺0.50.8寸,可灸。或平刺透风池穴。注意进针深度与角度。,环跳,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疼痛、偏瘫、麻痹操作直刺1.53寸,可灸。,阳陵泉(筋会),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黄疸、口苦、呕吐;半身不遂、胸胁痛、下肢偏瘫、坐骨神经痛;高热抽搐。操作直刺12寸,可灸。,足少阳胆经腧穴,悬钟(绝骨髓会),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落枕、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腹胀、胸胁痛、脚气、痔疾、风湿痛、踝关节痛、多发性神经炎。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十二、足厥阴肝经(14穴),经脉循行:从足走胸,起于大敦,至于期门,与手太阴肺经相接。(2)主治概要;主治肝、胆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3)常用腧穴:大敦、太冲、期门。,大敦,定位拇指末节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疝气、遗尿、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闭经、睾丸炎、外阴部瘙痒、癫证。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井穴),太冲,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面瘫、目赤肿痛、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癫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期门,定位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中。主治胸胁胀痛、腹胀、呕吐、乳痈。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十三、督脉(28穴),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主要循行人体背部正中线。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常用腧穴:腰阳关、大椎、百会、水沟。,腰阳关,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拔火罐。,命门,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遗尿、小儿惊风。操作斜刺0.51寸,可灸。,大椎,定位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热证、中暑、癫狂痫、感冒、咳嗽、哮喘、荨麻疹、头痛、项强、肩背痛。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可灸。,百会,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约当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癔病、精神病、癫痫、昏厥(灸)、子宫脱垂(灸)。操作向前或向后平刺0.51寸,可灸。,人中(水沟),定位鼻中隔直下,人中沟上1/3处主治癫狂痫、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腰脊强痛。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席弘赋“人中治癫功最高。”,十四、任脉(24穴),起于会阴,止于承浆。主要循行人体胸腹正中线。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个别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常用腧穴:关元、气海、承浆。,中极,定位脐下4寸,腹正中线上。主治遗尿、小便不利、尿路感染、阳痿、月经不调、崩漏、痛经、带下、阴挺、不孕、盆腔炎、外阴瘙痒。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关元,定位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主治遗尿、癃闭、腹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经闭、痛经、脱肛、中风。操作直刺12寸,可灸。本穴有强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