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急诊医学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急诊医学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急诊医学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急诊医学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医学知识,1,.,急诊医学,急诊医学主要是研究外伤和突发医学问题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对象为发生外伤和突发医学问题的患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患者的转运、分诊、初始评估、稳定、诊断、治疗和预防决策,以及急诊医学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研究的领域包括:院前(现场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患者的处置)、危重病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的复苏、初始评估和稳定)、灾害医学应急预案、中毒救治和预防等。,2,.,急诊医学,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院长陈敏章教授批准在医院设立独立的急诊科,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急诊科,邵孝鉷为第一任主任。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目前还处在发展中阶段。,3,.,急诊医学,1、草创期(1983年-1986年)标志性事件:1983年,中国第一个完全独立建制的急诊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成立。1986年5月,全国急诊医学会成立,从学术上确立了急诊医学的学科地位。特点:急诊不被承认为专业;急诊工作由相关专业承担;无院外急救系统。2、平稳发展期(1987年-2003年)标志性事件:2003年SARS肆虐,向急诊医学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特点:急诊成为独立专业;具有相关理论体系;有自己的学术组织;无成型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未形成亚专业;受到其他专业歧视;从业人员非专业出身。3、高速发展期(2003年-至今)特点:具有成熟专业的一切特点;已经形成亚专业;有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与其他专业地位平等;得到同行和患者认可;具有成熟专业所具有的一切学术组织。,4,.,急诊医学和急救医学,中华内科杂志编辑曾邀请邵孝鉷教授撰写一篇介绍“急诊医学”的论文,因为邵孝鉷教授曾先后两次被卫生部派出参加WHO主办的有关急诊医学国际会议。当时邵孝鉷教授将“EmergencyMedicine”译成“急救医学”。论文题目就是“急救医学”。由于这是一门新兴学科,邵教授不敢冒然将其送出发表,就请张孝骞教授审阅。他改动一些内容,并把题目改为:“急诊医学”。张孝骞说“急诊医学”包括的范围广,“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种重要临床救治手段,如同手术是外科的最重要诊治手段一样,但我们不能将“外科学”改名(或等同)为“手术学”。,5,.,急诊医学相关概念,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病伤员所采取紧急医疗救治服务,防止伤病恶化,挽救生命,减轻痛苦,从而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急:争分夺秒救:措施有效二者缺一不可复苏:即抢救,为抢救生命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急救的实质:救命救急。,6,.,急诊紧急抢救应急处理,心脏骤停休克昏迷心衰ARDS,CPCR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补液、中心静脉压监测保持气道通畅、查病因和支持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呼吸机支持通气,7,.,急诊紧急抢救应急处理,退热处理查因、解痉取异物安眠药物视情况处理安慰,发热腹痛咽部异物失眠毒瘾寂寞,8,.,“对于急诊病人来说,早期的干预可以改变预后。”“没有高效能的急诊处理,就不可能有有效的专科治疗”,9,.,小与大,急诊科是医院中很小的一个科室急诊医学体系是医疗服务中最大的一个体系,10,.,急诊医学临床思维,有病什么脏器什么病严重度危重期生命威胁处方,传统专科,急诊科,先瞄准后开火Aimingbeforefiring,先开火后瞄准Firingbeforeaiming,11,.,急诊思维,传统专科病人是否有器质性疾病尤其是本专业系统范围内器质性疾病强调诊断:精确定位定性,所有可能手段,常需时间治疗:强调针对病因急诊专科病人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大致诊断利用可能得到的最简便、快捷、可靠的方法症状、病史、体征、快速检验、快速影像判断(1)什么最可能(最致命的、最痛苦)、严重度(2)干预的必要性和最佳方法加重因素-诱因,12,.,急诊医学范畴,目前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根据专业特点将急诊医学分为8个专业组.1.院前急救.(Firstaid)2.灾难医学.(Disastermedicine)3.小儿急诊.(pediatricemergency)4.复苏学.(Resuscitalology)5.中毒学.(Acuteintoxication)6.创伤急救学.(Traumatogy)7.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ne)8.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管理学(EMSS),13,.,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有时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FirstResponder)首先给病人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14,.,院前急救的模式,美英模式-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患者送到医院”.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该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应急电话号码,集消防警察与医疗救护为一体;急救理念是先在现场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然后送望附近医院.其救护车上一般配备2人,既是急救员又是驾驶员,他们不是医师,只能在救护车上使用指定药物.救护车上配备有心电监护12导心电图除颤仪起博器气管插管装置自动及气囊面罩呼吸机电或机械吸引器指端脉氧测定仪快速血糖测定仪供氧装置简易接生包静脉输液装置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器械和装备.,15,.,院前急救的模式,欧陆模式-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医院送到患者身边”.该模式一般有专用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急救理念是把最好的急救医生送到现场,在第一现场先把病人稳定下来,并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救护,然后根据病情再分配到相关医院.救护车一般配备3人,包括医生或助理医生护士和驾驶员.随车医生可以使用各种急救药物.其救护车上所配备的设备大体与美英模式相同,但一般功能更多性能更高档.采用这种模式的有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中国也是这种模式.,16,.,急救灾难医学的概念,灾难医学作为一般医学理论与灾难救援实践需要和环境特点紧密结合的体系,它是介于灾难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应对灾难发生紧急医学救援一般规律的学科,是有关灾难的预防、救援与管理的综合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它既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其中,灾难医疗系统是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灾难医学的发展已从单纯的学术研究演变成为一些国家的政府行为,灾难医学的发展出现了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合作的趋势。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灾难对人体损伤的规律,制订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必要的卫生力量并将其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能力;控制灾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因灾难患病人员提供紧急现场救护。,17,.,儿科急诊,儿科的急诊和危重病有其自己的特点,且变化快,应予特别关注.,18,.,复苏学,复苏学(ResuscitationMedicine)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与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19,.,生存链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唯一途径,“及早”呼救并到达(E1)“及早”徒手CPR(E2)“及早”电击除颤(E3)“及早”高级生命支持(E4)“及早”复苏后监护治疗(E5),20,.,心肺脑复苏,美国复苏指南:1974、19801986、1992欧洲复苏指南:1992、19961998国际复苏指南:2000、20052010,21,.,中毒学,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近年资料表明急性中毒约占急诊抢救病例的1/101/5,在农村基层医院单位高达1/41/2.因此对急性中毒防治重点要放在基层,而且应遵循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方针.在全国多数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急性中毒病例约占急诊抢救病例的6%30%.农村地区主要为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禁用杀鼠剂),城市主要为药物中毒(镇静催眠药.酒精中毒.冬季co中毒).1995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了急性中毒防治专业组.国家中毒控制中心开通热线服务电话,22,.,急性中毒,中毒(poisoning)是指化学物进入人体后,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产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毒物来源:工业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病因:职业性中毒、生活性中毒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毒物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大多数毒物代谢后毒性降低。脂溶性降低、水溶性增高。代谢后毒物主要经肾脏排泄。,23,.,中毒治疗,原则是紧急复苏、终止毒物接触、应用解毒药、清除未吸收的毒物、对症支持治疗催吐和洗胃以及禁忌症肠道吸附和导泻促进毒物排泄(强化利尿、透析、血液灌流)对症支持和预防并发症,24,.,急性中毒的救治进展,洗胃技术的熟炼与提高,减少或杜绝洗胃并发症,提高了救治疗效.各单位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推出新型解毒药,综合措施救治急性中毒的抢救成功率由既往7080%提高到90%以上.纳络酮在综合救治急性中毒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临床常用其他解毒药的应用经验.血液透析技术在重危急性中毒病例抢救中的熟炼应用,提高了重度中毒的救治成功率.急性中毒危重病人监护的建立,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与防治急性中毒的多器管功能障碍综症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毒物检测技术有力的推动了急性中毒的防治工作.高压氧舱在医院的普及使co中毒得到及时救治.,25,.,创伤学,创伤是青年人中(小于44岁)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三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超过1000亿美元。在我国如95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7万人,伤残20万人。创伤作为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病人死亡高峰的发现与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的创伤急救中心。严重创伤救治的原则是早期处理,先“救”后“查”。创伤学(Traumatology)的研究范围除了对创伤本身如何治疗和康复外,也越来越多地着重于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26,.,创伤学,对于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多发伤,应力争在现场和急诊室及早得到有效的处理.创伤患者死亡呈现三个峰值分布:第一死亡高峰在1h内,此时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多为严重的颅脑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动脉或大血管的破裂,呼吸道阻塞.这类病人都基本死于现场,称现场死亡.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h内,称早期死亡.占30%,死亡原因为脑,胸或腹内血管或实质脏器破裂,严重多发伤,严重骨折等引起的大量出血.这类患者是创伤救治的主要对象.创伤后第一个小时在临床上称为黄金1h.目前临床创伤复苏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第三个死亡高峰在创伤后14周,占创伤死亡的20%,原因多为严重感染,脓毒性休克和多器管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此为危重病研究领域.,27,.,创伤学,强调:1.首先在短时间内做到重要伤情的判断.2.立即放三项生命管:吸氧管.输液管.导尿管.3.严重多发伤的抢救程序一般采用VIPCO.,28,.,VIPCO方案,1.V-ventilation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通气供氧.2.I-infusion指补液,输血扩充血容量.3.P-pulsation指对心泵功能的监测.4.C-controlbleeding指有效地控制住活动性出血.a.明显的伤口外出血多见于锐器所致的大血管破裂出血.b.隐蔽性腔内出血主要有胸腔,腹腔,和腹膜后三个部位.c.最易被急诊外科医师忽略的隐蔽性出血是骨折.5.手术处理.,29,.,危重病医学,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休克、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病理产科等等都可导致或继发的各种危急并发症,可出现心、肺、脑、肾、肝、代谢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往往是多脏器、多系统相互关联的变化。这要求急诊医师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满足治疗这类病人的需要。,30,.,危重病医学,危重病医学是人们在对危重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上世纪4050年代,对于伤后创伤性休克的探讨,认识到及时补液扩容止血是对休克的根本性治疗,但仍有不少伤员死亡,随之产生了微循环学说,改善体液的分布,使疗效进了一步。60年代发现初期治疗好转的伤员有部分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人们又把注意力集中在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上,发明了血透和以后出现的血滤,使治疗水平又进了一步。,31,.,危重病医学,欧美发达国家二十年前就把危重病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学科,普通医师要经过45年的培训才能成为ICU专科医师。199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把循环休克、心源性休克、心外梗阻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心肺复苏、严重心律紊乱、不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综合症、恶性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多系统脏器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医院内感染、头部外伤及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衰竭、电解质及内分泌紊乱、危重病人的营养、ICU中的创伤处理、烧伤及电灼伤、危重病人的精神病学问题和伦理学问题及脑死亡等22个课题列为优先研究的项目。,32,.,ICU的特点,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单位;集中先进的医疗监护设备,借助于这些设备和技术可动态的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的变化;集中训练有素的、能掌握危重病医学理论的、有高度的应变能力的专业人才;利用先进的手段对病人实施24小时的监护和对生命的支持、对不良因素的清除。,33,.,ICU的任务,应用先进监护设备,严密监测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对治疗的反应;应用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对病人实施准确有效的治疗干预,阻止病情的恶化,促使病情的好转。ICU反映的是危重病的综合救治水平,是展示医院医护整体水平的窗口。,34,.,急诊医疗管理学,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35,.,急诊医学服务体系,即及时将医疗措施送到急危重伤病人的身边,进行现场初步急救,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的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诊治,少数危重病人需立即手术,送入监护病房或专科病房.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36,.,急诊医学服务体系,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初步急救,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监护病房(ICU)或专科病房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37,.,常用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体外除颤五大创伤急救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38,.,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之基础生命支持(BLS),39,.,无脉搏,是,否,成人BLS-CAB流程图,(虚线方框为专业急救者需实施的步骤和程序),40,.,检查病人的反应,一旦急救人员确定急救场所的安全性后,应该立刻检查患者的反应性。判断有无意识:摇肩、呼唤,无反应者掐人中或合谷穴5秒。,41,.,启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当急救人员发现患者没有活动或对刺激没有反应,立刻启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可能的话,取得体外除颤器,然后立刻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需要时进行除颤。,42,.,体位,病人的体位准备CPR时,放置患者仰卧位平躺于坚实平面上;必须整体转动、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头、颈、躯干呈直线,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物、领带等。,43,.,检查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判断有无脉搏(10秒)。食指与中指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在喉节),再旁开23cm的软组织深处单侧触摸、力度适中。假如不能明确触摸到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44,.,胸外按压,按压位置:胸骨下半部,即是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手法:放置患者仰卧位平躺于坚实平面上,急救人员跪于患者胸旁,一个手掌根部置于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部平行放于第一手掌之上,双手紧扣进行按压,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45,.,两个乳头中间,46,.,双手一起,47,.,用掌根的力量,48,.,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确保高质量的CPR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对按压的干扰避免过度通气。,49,.,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压前额头后仰+托下颌颈伸直+张口=通畅气道三步法清除口腔异物、假牙等,50,.,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可通过口对口、口对球囊面罩和人工气道通气等方式,每次通气维持时间1秒,应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理想的潮气量大约为67mlkg在人工气道建立前的人工呼吸,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的比率为30:2;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频率为810/min,胸外按压保持在大约100/min水平,这时候不要求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步进行急救人员应该避免过度通气(包括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过度通气不仅没必要,而且由于增加胸腔内压,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少心输出量,导致生存率下降,51,.,2010CPR-BLS-CAB,确保高质量的CPR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对按压的干扰避免过度通气。,52,.,除颤,室颤是引起心脏骤停最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治疗室颤最有效地措施:除颤单相波除颤:360焦耳;双相波除颤:200焦耳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2min内可立即除颤;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CAB2min后行除颤;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盲目除颤。,53,.,除颤,强调从缩短从第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的时间和电击到立即恢复按压的时间!,54,.,除颤的要求,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2min/30:25次后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可再次电击。每次电击前后均需做CPR。,55,.,AED-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s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是利用成熟的、可靠的计算机装置,使用声和视功能指引急救人员进行安全除颤AED由心脏节律分析系统、指导电击除颤系统和电击除颤系统组成,兼有自动化诊断、自动除颤和自动阻抗补偿功能。AED操作安全、可靠、简便,它接受广泛的检测,对心电节律分析极为准确。,56,.,AED,57,.,判断抢救成功,1.抢救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及心跳是否恢复。2.抢救成功指征:瞳孔散大的瞳孔开始回缩。面色由紫绀变红润。大动脉颈动脉可以摸到搏动。上肢收缩压60mmHg神志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呼吸自主呼吸出现。,58,.,心肺复苏的简单原理,心外按压的两种机制: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心泵机制提供管道和活瓣,是基础;胸泵机制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占主导作用。不同机制的人两种机制发挥作用的比例不同,儿童、体格瘦小者和胸壁塌陷后的病人胸壁弹性差,以心泵机制为主;成人和肥胖者胸壁弹性好,以胸泵机制为主。,59,.,心肺复苏的简单原理,心跳呼吸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内舌肌松弛下垂,阻塞呼吸道通路。采取开放呼吸道手法,使呼吸道开放。呼吸停止后,肺处于半萎陷状态。吹气后肺组织扩张,利于气体交换。给病人吹的气体中,氧含量基本可满足病人需要。,60,.,五大创伤急救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61,.,一、通气,62,.,通气手法清理气道,强迫开口、拍背、Heimlech法徒手方法:仰头抬颌法、双手托颌法、托颈法,63,.,通气借助器械:鼻咽通气法,口咽通气法阻塞食管、气道通气法喉罩环甲膜穿刺、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64,.,简易呼吸囊又称人工呼吸器或加压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简易呼吸囊:操作,65,.,简易呼吸囊的组成一、主要装置: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二、辅助装置:面罩、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66,.,67,.,68,.,操作程序11.评估:(1)适应证: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囊的指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2)禁忌证: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囊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69,.,操作程序22.立即通知医生。3.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1015升/分(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4.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70,.,操作程序35.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6.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71,.,6.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面罩,并紧压使病人口鼻与面罩紧合,其余三指放在颏下以维持病头呈后仰位。用右手挤压呼吸球,突然放松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重复挤压动作。,72,.,操作程序4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儿童10ml/kg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小孩1420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频率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73,.,操作程序5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8.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74,.,注意事项11.使用简易呼吸囊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75,.,76,.,77,.,78,.,注意事项2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5.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1400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6.弹性呼吸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79,.,二、止血,80,.,止血方法指压法目的:用手指压住动脉经过骨骼表面部分,达到暂时应急止血的目的。缺点:动脉有侧支循环,止血效果有限,不能持久,仅应急使用!部位:颞浅A、下颌A、锁骨下A、肱A、腋A、桡A、尺A、颈A、股A、足背A、胫后A、指A,81,.,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有效的急救方法,出血局部敷料覆盖,绷带加压包扎。大部分出血,此方法均有效!,82,.,止血方法屈曲肢体压垫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大腿根部、腋窝处结扎法血管修补移植法止血带止血法三腔管压迫止血法军用抗休克裤(MAST),83,.,止血方法气囊止血带或橡皮止血带必要时才用,主要用于四肢大出血暂时使用,及时更换,记时间!伤口近侧使用,加衬垫压力:上肢250-300mmhg(33.3-40pa)下肢400-500mmhg(53.3-66.7pa)时间:1小时为宜,3小时术后解脱时注意!若超过5小时,防止“止血带休克”!,84,.,止血法,85,.,止血法,86,.,87,.,88,.,三、包扎,89,.,包扎保护创面,减少感染止血止痛辅助固定,90,.,包扎方法绷带包扎法:环绕法螺旋法螺旋折转法“八字法”“人字法”蛇行法,91,.,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法:头部打帽法、风帽法、头巾法胸背部腹部臀部四肢部,92,.,93,.,94,.,四、固定,95,.,固定减少继发损伤减少疼痛减少出血便于搬运,96,.,97,.,五、搬运,98,.,搬运原则:重伤优先、科学规范(不能随意)器材:担架、急救毯、折叠椅徒手法:单人、双人、三人特殊伤员搬运脊柱:轴线转动(整体翻身法)颅脑:侧卧、颈托,99,.,搬运伤病员方法,徒手搬运担架搬运救护车救护直升飞机救护汽艇救护,100,.,徒手搬运的方法:,一位担架员徙手搬运两位担架员徙手搬运三人或四人徙手搬运,101,.,担架的搬运方法,担架搬运时,伤员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于观察,先抬头,后抬脚,放下时先放脚,后放头。担架员应步调一致;向高处抬时,伤员头朝前,足朝后(如上台阶、过桥),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担架,后面的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水平状态。下台阶时相反。铲式担架,适于不宜翻动,病情较重的危重伤员。不宜徙手搬运,又需要转送远路途的伤员。,102,.,扶行法,担架员站在伤者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员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背后,搀扶行走。适宜清醒伤患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患者。,103,.,单人扶,104,.,背负法,担架员背朝向伤员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担架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担架员抓住伤员的大腿,慢慢站起来。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患者,更适用于搬运溺水病人。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105,.,背驮,106,.,拖行法,担架员抓住伤员的踝部或双肩,将伤员拖出现场。如伤员穿着外衣,可将其钮扣解开,把伤员身下的外衣拉至头下,这样拖拉时,可使伤员头部受到一定保护。适用于体重体型较大的伤患者。拖拉时不要弯曲或旋转伤员的颈部和后背非紧急情况下,勿用此种方法,以免造成伤者另一次的伤害,加重伤害。自己不能移动,现场又非常危险需要立即离开时,可用此法。,107,.,拖拉搬运,108,.,平拖搬运,109,.,肩扛,110,.,抱持法,适于年幼伤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伤员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担架员蹲在伤员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员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员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111,.,轿杠式,两名担架员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员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担架员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担驾员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适用清醒伤患者,能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担架员的伤患者。,112,.,椅托式,适用体弱而清醒的伤患者。两名担架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