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庄子“道艺合一”对居住空间艺术的启示.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庄子“道艺合一”对居住空间艺术的启示.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庄子“道艺合一”对居住空间艺术的启示.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庄子“道艺合一”对居住空间艺术的启示.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浅谈庄子“道艺合一”对居住空间艺术的启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文 摘 要 庄子思想不仅对今天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多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 设计艺术。一种艺术精神蕴含于浅显的寓言故事中,庄子的价值观和乘物以游心的 人生态度,不仅给了各种学术和理论研究很大的启示和指导,而且浅显易懂的寓言 故事为普通人所用,贯穿到人们的生活哲学中,庄子乘物游心的处世哲学给了我们 以宽阔的的心灵空间,由此来指导空间居住设计艺术,是否能开拓一片广阔的天地 呢? 本文中心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庄子的“道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庄子的艺术人生,以及由此 而上升的艺术精神,通过庄子的经典寓言故事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第二部分分析了传统居住空间设计所研究的内容,以徽州民居、苏州住宅和平 遥民居为例,阐释了中国传统居住空间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庄子思想; 第三部分庄子“道艺合一”的思想和现代居室空间设计相碰撞,以安藤忠雄和 张永和的代表作品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给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一点点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技艺 道趣 “道艺合一” 2 abstract the ideology of chuang-tzu has mad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wo-thousand-year history, especially the artistic quintessence contained in it affects chinas academic research widely and profoundly. it explains truth using fables, expounds his broad and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dea with subtle and vivid words. his value system and attitude of letting heart saunter with help of matters offers great enlightenment and guidance to various academic and theoretic research, besides the pellucid fables are used by common people, covering their life philosophy, his philosophy of letting heart saunter with help of matters creates capacious mental space for us, so i wonder whether using his life attitude and philosophy to guide art of space design can exploit a abroad world?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 part one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monasticism” and “skill” and the philosophy of “letting heart saunter by the help of matters” of chuang-tzu, and some fables, revealing the profound philosophy contained in it by telling story; part two analyzes the study content of modern space design, from nature to developing stages to understanding and associations of modern space design; part three makes chuang-tzus mental space collide with modern space design, gives some inspiration to modern desgin through analysis of examples of chinas traditional desgin and modern design. key words: skill; delight of monasticism, sense of spac 23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绪言 庄子是中华文化最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其哲学思想可以说对很多学科领 域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给各专业以不同的指导作用,各个专业根据自 身需要从其中汲取不同的养分,如果把各个专业比作一棵棵不同的植物,那么, “庄 子”就可能是花肥。千百年来,人们对庄子的哲学进行总结、归纳、研究,以其哲 学思想为理论基础进行创新,一个个新的理论在现代学科中诞生并起到了一定的指 导作用,设计艺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很多哲学思想,居室空间设 计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中的陈设方式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本文将对庄 子的“道” 、 “技”观如何影响我国居室空间陈设进行论述。 2 第二章 庄子及其“道艺合一” 2.1 庄子其人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思 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面极为广泛,其“心斋、坐忘” 、 “乘物游心” 、 “无为”等思想精华都为各个学科研究所用,他的文章,经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出 现,想象力非常丰富,文笔也很犀利,具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并且字里行间还能体 会到庄子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我们之所以将庄子奉为经典之作,因为其在很多 学科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根据汉书艺文志史料记载, 庄子的作品一共有五十多篇,其中内篇七 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晋代郭象整理的版本一直流传至今。文章中, “道” 字始终贯穿,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哲学思想的核心。庄子认为“道”是宇 宙之本,是一个淳朴自然的本真。 “道”可以说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宇宙万物存 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道”也同样渗透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一切艺术活动中。 2.2 庄子“道艺合一”的内涵和其中所包含的内容 庄子的 “道艺合一” 的观点是全文的精华, 也是我读罢庄子以后最大的感受。 “道 艺合一”被很多哲学家拿来研究其中的深刻含义。我敬仰这种精神,想通过庄子的 文章读懂一二,但是读罢全文,才更觉得力不从心,只浅陋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在 庄子的笔下, “道艺合一”通过寓言故事传达出来,比如经典的有“庖丁解牛” 、 “梓 庆削木”扥。文章中的故事在于借“艺”明“道” ,其寓意不是为了追求精湛的技巧, 而应当追求“以天合天”的思想境界。 艺术创造本身如果合乎自然本性,就是最高境界的艺术创造。创造的过程中, 你忘其为创造,艺术修炼的过程中,你忘其为艺术,我们艺术创作在靠技法来完成 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超越技法。 庄子中: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 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都精确地阐明了“道”和“艺”的关系。 2.2.1“道”和“艺”的关系 “道”是宇宙精神或者说一种艺术精神, “艺”是技能、技巧。庖丁说他所好的 是道,是由“技”近“道” 。庄子笔下“庖丁解牛” 、 “梓庆削木”的寓言都阐释了这 样一个道理。艺术创造,也同样建立在技术、技巧之上。不过,这个“技术”到底 3 是艺术性的,还是纯技术性的?这就有着本质的区别了。 庄子给我们非常准确地阐明了这一点,就庖丁解牛来看,娴熟的解牛技巧解决 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也就是“但手熟尔” 。而所谓的“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却是由技术升华而来的艺术效用, 也正是庖丁 “所好者道也” 。 “以 身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就更细腻地表述了解除技术对心的制约这样一 个过程,庖丁解牛的过程成为一种精神游戏,其间他的心事不受束缚的。 “道”和“艺”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 2.2.2“道艺合一”所包含的内容 “道艺合一”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本文中,我只从一下三个方面分析 庄子的“道艺合一”对我的专业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 “乘物游心” ; “乘物游心” 阐释了一种心游于身体之外, 不为俗累的心灵境界。 “乘物” 和 “游 心”是两个反义的词,乘物指以“物”为根本,而老庄要达到的是“游心”的目的, 依靠本体的物而神游物外。其中庄子通篇便是庄子逍遥之游的过程。他在逍 遥游里,以寓言的夸张手法向我们展示出一幅逍遥游心的画卷, 。从前,北海有名 为“鲲”的大鱼,可幻化成名为“鹏”的鸟,形体巨大。当大鹏飞往南海的时候, 翅膀扇动,就能使得水波激扬起三千里,乘风破浪往南飞。当它俯瞰大地的时候, 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渺小的如尘埃一般,这时候的大鹏无心于世间万物。庄子感慨到, 像鲲鹏一样振翅高飞才称得上逍遥游啊!鲲鹏无所羁泊的凌空飞翔,寄托了人类追 求精神无限飞扬的美好愿望。 庄子意在通过这种比喻,表明人能够突破生理形躯的限制,使精神与大道自然 相冥合,实现游心自然的理想人生。实际上,生理形躯仅仅是限制人精神自由的一 个方面,更大的束缚,来自与人内心深处的自我捆绑, “鲲”到“鹏”的突破,不仅 是身形的突破,更喻为人能够不断地从精神上升华自我,完善自我。有的人一辈子 形容枯槁,精神猥琐,遭人唾弃,而有的人却精神充沛,至刚至大。一个人假如放 弃了精神的磨练和涵养,只依靠外表的东西来装饰自己,这样的人终究以“物”为 中心,长此以往,只会收到外物更多的牵累。庄子用它的独特的方式告诉我们怎样 才能够不被外物所制约: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 我们如果能够顺着自然界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把握自然之变化,就能够游心 于无阻碍的思想境界,又怎么会有外物的拖累呢?庄子在逍遥游里关于大鹏的 4 寓言,也说明了鲲鹏逍遥游的境界是庄子本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即“道艺合一” 的境界。庄子阐释了人的精神生命可以无所牵挂,老庄表现出心灵的绝对自,他们 都能够顺其自然而逍遥自在,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大小、生死,一切都融进了宇 宙中。正如庄子所说: “忘记了外物,忘记了天下,这才是真正的忘我,忘我才能顺 应自然! ” 庄子的心里智慧就在于这种游心于物的精神逍遥之中。具体渗透到艺术当中去, 还是指借着具体的“物” ,来表达一定的“意” 。 二、 “心斋”也是“道艺合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庄子中还有一个关于“心斋”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工匠很会雕刻,他刻的人与 真人完全一样。君王看了吓一跳,问他:怎么能刻得那么像呢?工匠说:我开始刻 的时候,一定要先守斋戒,三天之后,心里就不想得到什么赏赐。守斋五天之后就 不敢想别人会不会称赞我技巧很高。七天之后,就忘了自己有四肢五官了。 所以,心斋的意思,就是要把功名利禄统统排除在外;最后把别人对你的技术 称赞也都设法排除掉;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要想尽办法超越使,然后才去雕刻。这 也是一种突破,一种心的突破。这个时候,宇宙的力量在你的身上表现了出来你的 雕刻已经没有自己主观的欲望成见,刻什么就像什么。 要达到“心斋、坐忘” ,有人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道路:一条是消除由生理而带来 的欲望,使得心不能被欲望奴役,心便从欲望的要挟中解脱出来,达到无用之用; 二是与物相接的时候,不让心对物做知识能力的活动,不让由知识活动带来的是非 判断去烦扰心,于是心便从对知识的无穷追逐解放出来,增加精神的绝对自由。这 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是更深层地解释了由“技”入“道”的体悟过程。 三、 “虚、静、明”和“道艺合一”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提到, “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精指的 是虚静之心; 神指的是虚静之心的活动。这两句话是说,虚静之心自然而然地是 明;而这种明是发自与宇宙万物相通的本质,所以此明即能洞透到宇宙万物之本 质” 。 我认为, “虚、静、明”阐释的是从虚静之心到对万物的明, “虚、静”的目 的就是“明” , “虚、静”是一个过程,游心的过程,最后达到了“明” ,也就是悟道, 那就“道艺合一”了。庄子的“虚、静、明”还是对老子虚实观的发展,运用到设 计中,是一种虚实关系的体现,通过物的“虚、静” ,体现实物所表达出来的空间意 5 境。 以上庄子的“道艺合一”对现时代的空间都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而艺术作品也 常不期然地表达出庄子的“道艺合一”观,这种不期然是一种艺术境界和艺术精神。 2.3 庄子“道艺合一”和艺术精神 庄子“道艺合一”和艺术精神之间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简单地说,艺术 家所成就的是一件件艺术作品,而庄子成就的是艺术人生。 2.3.1 庄子的艺术人生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的生活其实很贫困,但是面对楚威王重金聘请,他却 不愿接受,庄子精神上主张绝对的逍遥自在,而在道德上是一位非常正直、廉洁、 且具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很多学者在谈到庄子时都离不开分析庄子本人的人格 魅力,庄子认为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 。他所说的“无为”是指心灵上 不要被外物过多地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如果人们都能够抛弃 功名利禄,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那么就“道艺合一”了。庄子 在齐物论中这样描述到: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曰以心斗。 ” 他从人的生命现象着手,看穿人的生命本体,提出了一系列悟道指针,最后到“道 悟道”的境界。 其实,庄子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横扫现实人生,以达到理想人生的状态。我们如 果能够了悟这种人生,便是纯粹的艺术精神。并且庄子这种精神对于中国艺术的发 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某种影响。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却在当时的生活中通过寓言 故事中的庖丁、梓庆等人具体的艺术活动,或者说有艺术意味的活动,使我们得到 深刻的启发。所以说,庄子的人生,是艺术化了人生;庄子的所谓道,是具体的艺 术活动中升华上去的。 2.3.2 艺术和艺术精神 “艺术”的概念为“人类以创造美为主要目的的技术及其产品。”艺术精神其实 是人们利用现有技术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造的最终目的是“道” 。这样看 来,艺术创造就是是一个悟道的过程。这与庄子笔下庖丁由技而近乎道的功夫过程 不期然地相似,庖丁解牛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由“技”近乎艺术创造的过程。 艺术可分为文学艺术、国画艺术、版画艺术、油画艺术、书法艺术、设计艺术 等。艺术精神中蕴涵着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探求艺术道德不仅是一个艺术难题, 6 实质上更是一个哲学难题。 中国艺术精神是什么?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中提到“中国艺术精神, 是庄子的精神” ; “对于儒家而言,称庄子成就艺术精神,是由庄子所显示出的典型 的彻底纯艺术精神的性格” ;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所谓的道,而我们也只能从 观念上去把握时,这便是哲学中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 以陈述的时候,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得到了悟,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 徐复观先生的这些观点可以说让我们耳目一新。 所谓的艺术精神,也就是艺术的最高精神境界。徐复观先生认为: “文学、艺术、 乃成立于作者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事物互相关涉之上。 ”我们的艺术作品既不是纯主观 的,也不是纯客观的。艺术的精神境界是将主观投射到某一客观事物上面去,借客 观事物将主观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格修为和内在品性对 客观事物的价值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得艺术作品表现出一种生命的跃动,这 里我所指的艺术精神不仅包括了文学、艺术等,也包括了我们的空间设计艺术。 “中国人的艺术精神是丰富多样的,儒道两家思想,都是由现实生活的深刻内 省,迫进于主宰具体生命的心或性,由心性潜德的显发进而转化为生命中的夹杂, 将其提升,将其纯化,由此而落实了现实生活之上,以端正它的方向,奠定人生价 值的基础。所以只有儒道两家思想,才有人格修养的意义。因为这种人格修养,依 然是在现实人生生活上开花结果,所以它的作用,不止于是文学的根基,也可以成 为艺术的根基” 。 庄子的心的逍遥游求之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于天为徒” 、 “入于廖天一” , “闻 道、体道、乐道”是一种自由解放精神境界的体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也是这 一精神的具体表现。庄子能够“乘物游心” ,大家都说他是非常能“游”之人,所以 我们都把老庄看作是“真人” “神人” ,如果将庄子的逍遥游的精神放在艺术设计领 域里,也就是艺术精神已经从他的心底呈现出来,是艺术化了的人。这么说吧,庄 子的把自由活动艺术状态升华为“游” ,并作为解放的象征。或者说是一种活泼的精 神状态,一种合大道的精神。空间艺术中的自然观,人文意识,审美等若以老庄的 艺术精神作为根基,那么我们的设计将插上翅膀,在天地间飞翔,设计将被赋予灵 魂。 庄子较为积极的精神自由解放是“和” ,即和谐统一。是空间艺术的基本性格。 体现了“道”的本质和最高的空间美,也是一种空间设计中的“游” 。庄子更为精辟 7 的理论是为这种艺术精神和“游”指出了途径。他认为,要成立这种艺术精神,要 达到“心”的“虚” 、 “静” 、 “明” ,也就是艺术的“心” ,就必须“坐忘”与“心斋” , 指出要使心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人的心不能被欲望奴役。可以说,庄子的这种艺术 精神是由人生的修养工夫而得到的,其艺术精神虽本旨不在艺术创作但却对中国艺 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上的艺术大家所达到的和把握的精神境界,常不期 然地都是老庄的境界。 设计艺术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又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 和室外设计。室内设计换种说法可称为居室空间,居室空间中又包含了怎样的艺术 精神? 2.3.3 居住空间艺术和艺术精神 居室空间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出现,早在原始社会就略见踪影。 “居室”作为人 类建筑活动的根本,是人们居住的空间,也是人类文脉的生存空间和表现空间。习 惯于把居室空间称为室内装饰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其生存需 大自然的恩赐。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常把动、植物的图案以及捕鱼、狩猎的场面 画在岩洞、岩壁上。而且把大自然万物当作神灵来膜拜,同时也发现了这些壁画、 岩画极具有装饰性能。随着群居生活的出现,出现了人类的早期建筑。于是人们把 居室的墙壁上绘上了这些图画。在表达对物质基本追求的同时,也是原始社会最初 形态的一种精神享受。 中国传统的室内装饰可以说是不拘一格,自然陈设和人工陈设相得益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关系的出现,社会成熟的系统文化思想对室内设计风格 有很大影响。这时期的孔子、老子、庄子等“儒” 、 “道”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居 室设计中也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法自然。这时出现了生活化、趣味化的纹样, 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各诸侯追求宫室华丽,装饰砖的出现和铸铜技术达 到了较高的水平,室内空间设计有了更大的发展,雕梁画栋也成为当时的特色之一。 秦汉以来,室内陈设精致化、装饰化。汉代是中国封建历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封建文化和科学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居室 空间设计不仅解决了功能的问题,其设计细节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如陶瓷、石刻、 绘画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居室中,家具仍是席地而坐,到了北方十六国时时期,少数民族 为中原地区带来了垂足而坐的不同生活习惯,家具陈设丰富多样,椅子、凳子开始 8 出现。 隋唐五代,家具形式普遍为垂足,而且呈现出多样化,居室设计以家具为中心, 唐朝的室内设计中结构和装饰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沉稳而大方。 宋代居室设计中,家具设计造型秀美简洁,造型和结构和谐统一,并且重视木 材本身的纹理和色泽,体现了一种自然之美。 明清时期的居室装饰文化更为考究,将之前的艺术风格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并且将其不自觉地推到了一个艺术境界。不仅有了实践,并且在理论上也有了一定 的提升,于是,出现了不少关于家具布置、玩器、摆设的专著。如袁中郎的瓶史 、 沈三白的浮生六记讲究日常琐物的趣意和别出心裁的造型创意。 关于居室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演变,不变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境 界。实质上居室艺术设计也就是其中的陈设艺术,各个时代的居室通过其中陈设的 “物” ,传达的是一种精神。奴隶社会这种精神表达的可能是奴隶主的意志,封建社 会表达的是统治者的意志,这种精神见于皇室或官吏的居室中,而传统民居的室内 布置中,更多地体现人们追求美好事物的心。这种追求美好事物的“心” ,就是一种 艺术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乘物游心” ,需要我们“虚、静”以达“明” 。 9 第三章 传统居住空间中的“道艺合一” 民居是人们生活的家园,是人类建筑活动的基本元素,我国的传统民居以其独 特的形式,在建筑空间中一席之地,让人在体味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心灵的绝对 自由,体验心的遨游。 3.1 徽州民居中的“道艺” 徽州建筑刻画了一幅“道艺合一”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人们在天地间寻找最佳 结合点的轨迹,对于我们今天空间艺术设计是大有益处的。 3.1.1 徽州民居空间的陈设和其中的“乘物游心” 有人认为,室内陈设是居室的“精神建设” 。室内陈设被定义为:在室内设计的 过程中,根据功能需求、环境特点、审美要求等要素,设计出的高舒适度、具有高 度艺术精神的理想环境。室内陈设实则为居室的“艺术精神建设” 。居室中的陈设是 艺术家精神的承载物,通过这些器物,表的是的也是一种“道艺合一”和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居室和现代居室中,陈设物品根据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变化,但 是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家具陈设、植物陈设、织物布置、饰品设置。现在的很多陈 设教材中还设置了灯具设置。我就家具、植物、织物、饰品等陈设进行阐释其中多 蕴含的“道艺” 。 家具是中国居室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家具传递着某种文化特征、风俗习惯、 地理特征,纵观中国古代家具史,家具经历了由简陋到繁缛,由低到高,由单纯实 用到和美观相结合这样一个过程。 以明清时期的家具为例,由于中国地广物博,疆域辽阔,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 不尽相同,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地方特色,比如典型的徽州建筑、苏州住宅、北京 四合院等。 中国徽州的民居建筑借助的是一种画意空间, 能使人 “顿开尘外想” 。 俯瞰徽州, 在天地组成的空间中散落着一片又一片的白墙灰瓦,呈现出瓦墙交错的韵律感和黑 白调子的对比,相互协调,互相依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似乎是一张水墨画。 以西递为例,村中央的“敬爱堂” ,是一座跨度 30 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厅堂是家人的 主要生活场所,其布局多沿纵轴线布置,室内陈设布局简单、厚重、精致、典雅, 家具多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色调深沉,而且家具造型浑厚,风格典雅不落俗套, 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格调。 10 室内陈设方面,墙上左挂风、晴、雨、雪,右挂梅、兰、竹、菊,正中朱子家 训,两边挂体现家训或主人审美的对联。 这种严谨的布置很大程度上虽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在这里更多地让 人感悟到庄子思想的存在。古人通过室内的陈设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思想的 寄托,比如厅堂正中有时挂山水画,有时挂寿星等,都是借物来表达主人的审美, 从现代的眼光来分析这种陈设,不仅达到了美化室内环境这种功能性,更多地满足 了人们精神方面的追求。 3.1.2 徽州的雕刻艺术和其中的“道艺” 古徽州的石雕、砖雕、木雕艺术有着极高的水准,被中外学者誉为“清代中叶 民居博物馆”和“东方文化的缩影” 。石牌坊雕刻精湛,造型富丽,院楼层叠,飞檐 高;漏窗、门罩上的砖雕、石雕花纹唯一雷同,形制各异,有扇形、圆形、方形、 秋叶形,还有几何图案、竹木花鸟,书画浮雕;马头墙的砖雕,贴墙牌楼,光彩照 人;院中水池、花坛、石鱼池、石花盆石桌石凳,精巧和谐;室内雕梁、窗栏、裙 板、窗扇、网格等木雕繁刻精镂,体态各异,浮雕透雕技艺精湛,富丽堂皇。 其中包含了多少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 、 “梓庆削木” ,庖丁在宰牛的时候,只 用心去领会而不用眼睛去看,顺着牛身上自然的经脉,在筋肉的间隙处下刀,刀刃 在筋骨间游走,内被割下类的时候,牛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庖丁把解牛技术 娴熟到如此之地步,以至于超越了技艺,闻道、体道的乐趣相比他是感受到了,庄 子口中的“道”明确了定义,人因某种规律性和必然性充分掌握之后进而获得的一 种高超的自由创造的精神享受和境界。想必徽州的雕刻艺术家们其中不乏“庖丁” 、 “梓庆” ,他们在雕刻的时候,创造出的是一个个技艺灵魂,如果说庖丁下刀处牛不 知将死,那么徽州雕刻大师刀锋所到之处,精美的图案、花纹不知自己已经有了他 们自己的灵魂,已然存在于宇宙之中 3.1.3 在徽州的天井中游心 徽州的天井也是徽州起居的典型空间,日本的动静艺术大学的茂木计一郎先生 称天井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静寂之中,与中国激烈巨变似乎完全无关地沉睡至今 的空间” 。 “庭院深深深几许”形象地描述了徽古村落天井创造出的意境。天井几乎 孤立于无限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之外,与外界可以说是完全隔绝的。端坐天井的老 人静静地望着早春清晨的彩云,初夏深夜的星月,晚秋黄昏的归鸦,初冬黎明的太 11 阳;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凉风和暑气都润物细无声地灌入这井中,是一幅怎样极好的 画面?庄子求虚静之明,洞万物之本,庄子还说: “水静犹明,而况精神?” “天之 井”创造了一种四度流动的共享空间,这种巧合可谓不可思议,但却是一个客观存 在。它摆脱了世事纷扰,心静神游,似乎也乘物游心了。 心的作用、状态,庄子称它为精神。他就是自己在自己的精神中自由解放,并 且将其概括为“闻道” 、 “体道” 、 “入廖于天一” ,用现代词语表达,就是最高的艺术 精神,徽州的天井在艺术家的笔下,就是一种艺术的的精神,而且是体悟宇宙的一 种艺术精神。庄子所求的精神和游,不是来之与现实,也不是宗教的构想,而是求 之于自己的内心, “游”字可以说贯穿了庄子 ,徽州的天井正是创造了一个让人 游心的空间,无限的体悟就在天井的上空中回旋。 3.1.4 巷道及巷道中的虚实 巷道也是徽州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内有 3 条街和 40 多条胡同,所有街 巷都铺淡青石板,前后两股溪水,在石砌的溪床中,沿村流去,蜿蜒曲折,视点穿 透距离不远,而且视点多向。巷道入口处加以处理,产生了时宽时窄的节奏感,行 人的动与小巷的静并存,体现了静的神韵,也表达了一种空间意。瑞士美学家泉沃 尔林曾说: “建筑的生命力和美在于其外貌的不确定性之中。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 即不断生成的生命力和美总是以新的图画展现在观众面前。 ”马头墙的律动、墙面的 虚实与空间的反转、色调的素雅,均给人极强的美的感受,产生了无往而不渗,亦 此亦彼的空间境界。 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 ,发展到庄子无己、丧我、心斋、坐忘,说的是万物 自然而然是静的状态,以虚静把握人生本质的功夫,庄子将它归为此为人生的本质, 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所谓的“大本大宗” 。我们姑且不说有没有把握到宇宙的本质, 老庄思想中“虚、静、明” ,虚静中的知觉活动是感性的,而且是超感性的。徽州巷 道的这种错落和虚实变化,把庄子的虚静在这里运用的淋漓尽致。当我们步入其中, 看着巷道深处的虚实转换,觉得宇宙的本质是无形难以把握的,但是我们抑或已经 听到了自己的心跳的声音,用哈特曼圆赖三的解释这是“自我感情中出现的一种变 化,而成为忘我的状态,成为忘我和恍惚陶醉的境地。心由超越、净化而移向神圣 的瞬间。 ”这段话语确切的描述了虚极、静极,而达到“明” ,此中明是直透到天地 万物的本质的。 3.2 苏州明清住宅中的“道艺” 12 在苏州双棋盘式的水城格局中,居住多前街后河,住宅大多临河、近巷又离市 井不远。其间水道纵横,气候湿润,没有严寒酷暑,夏季潮热。住宅总平面采用一 进一进的院落,言者轴线纵深递进贯串成一个建筑串。大门沿街,后门临河。在中 央轴线上建门厅、轿厅、大厅,在左右两侧布置书房、花厅、卧室、厨房等。厅堂 建筑之北都有狭长的小天井,有效防止西晒和冬风的侵蚀,夏日开启小窗可引导气 流沿高墙流动,产生回旋风,获的良好的对流和通风。大厅是整个宅子建筑艺术的 重点,讲究功能美和艺术性。大梁上刻有精美雕花并施以彩绘,厅的南檐施翻轩, 构成了美丽文雅的顶棚艺术结构。 苏州为繁华之地,文人云集,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庭院文化比较发达,主客读 书写字、吟诗作画、赏曲抚琴常常在花厅、书房,并延伸至庭院。庭院布置十分讲 究,苏民居的天井中央,建有全宅最重要的砖雕门楼,整个门楼以质地细腻的青砖 敷面,上部掉山水花卉、戏曲典故、人物走兽等,天井中多缀山石花木、引自然入 室,增加了人们生活的情趣,将自然美和人文气质糅合到一起,重视心理性的精神 功能。 在苏州民居中,同样体现了“虚” 、 “静”以达“明”的自由境界,更甚可追溯 到老子的“虚实” 、 “有无”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大厅、卧室、庭院、天井等空间是 根据人们生活的不同需要进行以墙体的分隔,形成了私密的、半私密的、通透的、 开敞的、再加上景窗的穿插交错,虚实对比,丰富的空间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 “虚 实”和“有无”在空间中流动起来。实体为实,空间则虚。实墙屋顶围合的是一个 实的空间,而空间中步柱在起到一定的承载作用的同时,还限定了无限的虚空间, 划分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功能的空间区域分隔,仿佛一个客观实体的存在。这种 虚虚实实的对比,给人以无限的心理空间和心里建筑模型。我们居住在这样一个实 的建筑实体中,但是真正利用的的却是建筑墙体包围下的一个虚的空间,正因为这 个空间的“虚” ,才使得心灵在其间“游” 。庄子的“无为” 、 “无待”等思想和我们 空间的虚和无有了切合点, “无”不是空无一切,而是包含着更加深刻的“有” ,是 对“有”更高的发现,居民空间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味这个“无” ,在虚空间的无 中,体会到实空间的有。是空间意境,也是一种心灵体验。 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苏州居住空间的天井引入自然之物,体现了一 种对大自然的依赖,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意识,是一种对自然的执着追求,一种对和 谐的渴望。这时候,这些建筑群,不是一群老房子和建筑形态,而是一种文化,一 13 段历史。古代人们被自然界的魅力所征服,选择了与它直接接触和交流。当你身处 其中,天井被赋予灵性,老宅被赋予生命。一切的一切变得通透清澈, “情景交融” 感动了我们,我们的心也在进行庄子悟道的体验。 3.3 平遥民居中的“道艺” 中国传统民间中大多是木结构,不过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例外的形式,窑洞就 是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住宅。传统独立式的窑洞,最好的要数山西平遥了。 平遥民居的大门一般都设在院落的左前侧,走进大门迎面是一个照壁,照壁考 究,四周是复杂的砖雕。从明代起,许多平遥人外出经商,致富后返乡,大兴土木, 不但要舒适,而且还要华丽、坚固。正房当中一间为堂屋,室内往往都用隔扇墙分 隔,隔扇墙的艺术风格大多数都是繁琐华丽,一定程度上重视“技巧” 。正房设炕, 炕上的一头放置炕橱,室内墙上还设大小壁橱,储物之用。炕橱造型厚重,典型的 北方家具特色,上的金属配件十分讲究精致,与家具形成了统一的风格。两侧房间 的墙壁上还各有一个较大的壁橱门,打开来,原来是通往正房顶端小楼的门,这种 构思可谓精巧,关上门,迥然是一个壁橱。 在这样一个和江南风格迥异的北方民居中,虽没有了水淋淋山水画的感觉,但 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朴素地道的黄土高原上的原生态建筑形制,是一幅素描。 就好像在眼前站立这么一位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庄子本人, “生活在战国时期,生活 很贫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用,道德上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但 在精神上却主张逍遥自在” ,我认为,将北方以平遥民居为代表的建筑人格化, 就于庄子很像了,庄子“道艺合一”的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哪里有艺术之精神,哪里就有庄子的思想,庄子的“道” 、 “技”观,强调人的主观 意识对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性,无论是屏风的精雕细琢,还是炕橱表面的繁丽雕 饰,都体现了这一点:朴素的外表下包含着一颗无限追求美好和自由的心灵。庄子 山木中提到“物物,而不物于物” 。是说明要与时俱进,不为外物所物。平遥民 居中的陈设让我们树立了“天工人共代之”的目标,这里的“天工”是一种“道” , “以物合天”是最初的一种境界, “以天合天”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诚然, 庄子的思想本身也许不能解决许多现时的问题,但是他的思想却足以向我们展现出 一条探索人工巧夺天工“道”路。 14 第四章 庄子“道艺合一”和现代居室空间 4.1 现代居住空间艺术 4.1.1 什么是空间艺术 现代空间艺术的本质是对造型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造型是空间艺术的必然因 素,必然存在于空间中,空间艺术产生于视觉、触觉及运动觉中,空间设计是处理 空间的艺术。空间艺术有着宽广的内涵,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创造和谐艺术的 科学。空间艺术设计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层面。物质形态是指构成空 间的物质要素;精神形态是指导人们的精神的因素。比如伦理、道德、民俗、宗教、 审美等。空间艺术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生物学上生物之间的关系链,共同维系 自然萌发,处于动态平衡,这种状态也是空间艺术应追求的目标。著名环境艺术理 论家多伯说:“空间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 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 ”空间艺术是艺术家更多地依托空间和环境通过 作品对他们的理想和观念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 4.1.2 什么是居室空间艺术 居室,是一种以家庭为对象的人居环境。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化大生产给社会 带来的巨大冲击,居室空间也相应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带来了新材 料、新功能、新理念。人们对“技术”和“艺术”有了更新的认识,并在理论上进 行着长期的斗争。我认为,居室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场所艺术、关系艺术、对话艺术 和生态艺术,强调其间的依存关系、融合关系;强调作者艺术观念的表达,表现手 段借材质肌理、空间体型、光影色彩、比例尺度等来实现。 老子曾说: “凿户黼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而“无”在老子那里是“道” , 即是生命的节奏。 赖特认为:居室的完善实质存在于内部的空间,外在的表现形式有内部的恐惧 爱呢来决定;居室的使用目标与设计形式相统一,方能使得空间和谐。他的理论有 着和庄子思想相通的地方,世界本来只有一个本源,发自宇宙本体的精神是全世界 统一的。 4.1.3 居住空间艺术发展经历的阶段 15 居室空间艺术设计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工业革命后,包豪斯奠定了工业和文化 的坚实基础。包豪斯的办学理念是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创造一个具有人类高度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新环境。其在调和“人”与“人为环境”的工作方面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成绩已远远超过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包豪斯对欧洲乃至世界设计艺术 的影响可谓深远而广泛。对中国居室空设计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首先 谈谈居住空间设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最初、在漫长而发展缓慢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极为 有限。居住空间的成就在于宗教崇拜,供奉虚无偶像和陈设纪念性室内空间。从技 艺的角度来讲,居住空间在构造和处理上为今后的建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中国 为例,我们的祖先首先掌握了营造最基本的居住需要的地面房间技术。在原始社会 仰韶文化时期,室内地面、墙面就有细泥抹灰或烧烤使其陶化的技术,目的是为了 防止潮湿,有的人也用芦苇、木材等作为铺设来防水、防潮。龙山文化时期,已存 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居住痕迹,出现了半穴居,白灰抹面被普遍使用。随着中国最古 老神庙的发现,室内开始采用彩画和浅脚来装饰,室内设计和艺术向更高的层次发 展。 后来,到了各国封建时期,人的享乐主义充斥了居住空间,以东方为例的帝王 居住空间中,室内装饰可谓极尽奢华之能事。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洛可可和巴洛克 时期把教堂、宫苑等搞的外表壮观,内部华丽。随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 但也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的审美和糜烂的生活。 第三个阶段就是工业革命以后,经过不断地摸索和研究,总结出来居室空间的 实质是,追求精神功能的物质世界,是技术和艺术和结晶。 现代居室空间的特点是:注重实用功能,新材料和运用和科技发展相得益彰, 讲究人情味,重视空间的综合艺术精神。 4.1.4 中国居住空间经历的阶段 建国后的中国室内设计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50-70 年代) :设计被称为工艺美术和装饰美术的代名词,文革十年, 设计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第二阶段(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国人的眼光转向 世界,中国室内设计几乎膨胀式迅速发展,文革导致文化的断层,所以出现了机械 复制欧式的设计形式,中国的设计缺乏民族性; 16 第三阶段(90 年代中后期)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室内设计步入正轨,深层 的设计思考开始了,文化、地域特色被关注,从盲目崇拜转向自身发展,老一辈设 计师和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第二批中国优秀设计师共同发挥着作用; 第四阶段(进入 21 世纪) :接力棒交到新生代设计师手中,他们将担负起历史 重任,成为今后室内设计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室内设计将通过与国际融合 而迅速提升,而中国的特色国情,地大物博、疆域辽阔如云贵干阑式、陕西窑洞式、 蒙古帐幕式、徽州明清式、北京四合院等民居住宅,将给我们提供不竭的设计灵感, 传统文化将对现代的设计予以更深刻的指导。 4.1.5 中国居住空间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说道: “建筑设计的起点是问题的发现,终点 是一种直指人心的境界。 ”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化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因 此变得丰富多彩,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简单化、淡漠化,光纤和无线等通讯也是贝尔 所没有想到的,世界一下子缩小了,传统的审美也被一夜之间颠覆了。各种流派如 现代的、传统的、后现代的、新古典的、乡土的、高技的、风格的、解构的、理性 的、简约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可是,似乎却找不到我在哪里呢?我们的文化在哪里 呢?我们的精神在哪里呢? 许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很多大型展览中,我们的作品都是清一色的模型和 展板,而没有更多地展示制作的过程。我们说“生态一点” ,许多室内设计中就机械 地装饰了喷水的池,但街巷随处可见的是爬满污尘的沟槽;我们说“民族一点”南 方的石头就被堆放到北方居室的客厅;我们说“前卫一点”屋顶墙面都涉及成玻璃 材质, 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当地气候是否适合; “人性一点” 残疾人厕所程序化地设置, 却被放置到角落里无人问津。 王受之教授在世界设计的历史及现状中谈到: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 的组成部分,美国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生存的手段。 ”中国又是 怎样诠释设计的呢?我们需要建造的是属于中国人的原创居住空间,是适合我国地 理、国情、现状的新时代的中国设计。 4.2 庄子“道艺合一”所突破的几种限制 前面提到了庄子的 “道艺合一” , 庄子是个喜欢说故事的人, 他的故事大都简单, 17 虚虚实实。他的这种豁然的人生态度,其实是突破了几种限制: 第一,空间上的限制。 庄子在秋水中这样描述到:秋天的雨水按照时令而来,大川水位上涨之后, 都汇入黄河。于是河神便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美好的东西都集它于一身了。他顺着 水流向东去,来到北海,向东望去,却看不见水的边际。于是露出惭愧的样子,河 神望着海洋,对着北海神感慨到:你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啊!我以前像井底之蛙一样, 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海神说你别羡慕我,海在天地间,不就像粒米于大谷仓吗?庄 子的这种思维中国看成一粒米,在两千多年前,他居然可以“提其神于太虚而俯之” 超越了空间限制,可谓是太空人,庄子的想象空间无穷大,突破了空间限制,也就 做到了“逍遥游”了。 其次,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如果将时间概括为过去、现在和将来。那么,两边的延伸将变成永恒。庄子轻 易地融化了我们的焦虑,进入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不再计较高寿与短命,就突破 了时间的限制。 再次,突破生死。 庄子超越一般人之处在于他看破了生死,就拿他的妻子和他自己来说,他的妻 子过世,庄子鼓盆而歌,因为他认为人的生死,无非是气聚和气散而已。气一聚, 人出生了;气一散,人就死亡了。庄子将死,他的学生非常难过,计划着要替他办 丧事。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作为棺材的装饰,我死之后就将我 弃尸荒野吧。学生说:这样天上的飞鹰会把你吃掉的。庄子又说道:你们埋我在地 下,蝼蚁也一样会把我吃掉,蝼蚁吃掉和飞鹰吃掉有什么区别吗? 完全超越了。 为什么要说到庄子以上的几种突破呢,庄子学说为众多学术和学科所用,因为 他有了时空、生死的突破,用它超脱于尘世的理论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设计和生活, 那么,我们的专业是扎根在一片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里的,也能使我们的道路走得 更远。 4.3 庄子“道艺合一”和现代居室空间设计 庄子“道艺合一”包括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并且对中国传统的居室空间有很大 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庄子的思想是突破了时空的经典,可以说,现代居室艺术中同 样流露出了庄子“道艺合一”的思想。因为大凡美的东西,都是自然的流露。庄子 18 的“道”是法自然的精神美;而优秀的居室艺术是自然空间的美的展示。 被称为当代“第一禅者”的铃木大拙在禅和日本人的自然爱中曾说: “宏伟 雄壮的高层建筑在大自然中显得格外刺眼,与周围的万物格格不入,只有当其 成为废墟,不能使用时,才开始演变为自然事物” 。 4.3.1 安藤忠雄和他的住吉长屋 以安藤忠雄为例,他是一位在欧 美颇有影响力的日本建筑师,东京大 学教授,他的设计体现建筑和自然相 互对峙,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的设计 思想。他的作品很多,比如,住吉长 屋、塞尔维亚博览会日本馆、水的教 堂,他在谈到成名作住吉长屋时说: “我试图在其中放置一个混凝土盒 子,来创造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