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曲尽人情+切于人事——试论欧词的情与境.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其道德文章开北宋风气,成为一代宗师。他的词 同样以其独特的价值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欧词的抒情特点、词 境特点以及欧词词境的继承与开拓三方面展开论述,从微观到宏观整体把握欧 词在词史上的价值。 欧阳修生活中是个多情、重情之人,词中也表现出一个“情痴”的形象。词 的情感内涵非常丰富,有艳情、友情等人生的各种感慨,凸现出自我情感的抒 情形象。欧阳修的词境特点也多样化,表现为婉细幽深、隽永豪放、明秀清新、 俊逸自然等,为苏轼全面改革词风起到了导向作用。文章通过对这些特点细致 的分析,并且与前人冯延巳,同时代的晏殊以及后来的苏轼、秦观、李清照等 词境的比较分析来体现欧词词境方面的开拓之功。 关键词:抒情特点:词境特点;词境的继承与开拓 a b s t r a c t o uy a n g x i uw a st h el e a d e ro f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a n dh i sa r t i c l eo ne t h i c so p e n e dt h ea t m o s p h e r eo ft h en o r t h e r ns o n gd y n a s t y , w h i c h m a d eh i mb e c o m eal i t e r a r yg r e a t a n dh i sc i ,w i t hd i s t i n c t i v ev a l u e , o c c u p i e da p o s i t i o no fe q u a li m p o r t a n c e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ii nc h i n a t h i sp a p e rt r e a t so u y a n g x i u sc if r o mt h r e ea s p e c t so fl y r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f e a t u r eo fw o r d b o u n d a r ya sw e l la st h ei n h e r i t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a t ,i no r d e rt oc a t c hm a c r o g r a s pa n dm i c r o - g r a s po f t h eo v e r a l lp o s i t i o na n dv a l u eo f o u sc ii nt h eh i s t o r yo f c i i n c h i n a o uy a n g x i uw a sa na m o r o u sm a nw h o # a c i dt o om u c hv a l u e0 n ,e m o t i o ni nh i s d a i l yl i f e a n da ni m a g eo f “a m o r o u sm a n w a sa l w a y si nh i sc i ,i nw h i c ht h e r ei s m u c hd i f f e r e n t 蓟g hw i t l le m o t i o no f r i c hc o n n o t a t i o n , s u c h 勰j o v e ,f r i e n d s h i pe t o , a n dw h i c hm a r k e dal y r i c a li m a g ea n dw a sc o n t a g i o u s o u sc ih a daw o r db o u n d a r y f e a t u r eo f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 w h i c hg a v ef u l lp l a yt ot h eo r i e n t a t i o no ft h ef u l l s c a l e i n n o v a t i o no fc is t y l e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t h ef e a t u r e sm e n t i o n e da b o v ea n d c o m p a r i n gw i t hf e u g m s ia n dy a hs h ua sw e l la ss us h ii nw o r db o u n d a r y , t h e p a p e re m b o d i e do uy a n g x i u sa c h i e v e m e n ti nd e v e l o p i n gw o r db o u n d a r y k e y w o r d s :l y r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f e a t u r eo fw o r db o u n d a r y ;w o r db o u n d a r y i n h e r i t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w e ny o u h u a ( c h i n e s ee n c i e n tl i t e t r a t u r e ) d i r e c t e d b y :p r o f w a n gd e b a o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壶昌太堂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靴敝储雠湃射:谚畔抖醐瑚年相矿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态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直量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 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魏ll 甜罕 导师签名 扒饥气 签字目期:。扩年主,月f 曰 签字日期:口够犀月f 。日 引言 第1 章引言 被誉为“一代宗师”的欧阳修,在文学、经学、史学和施政实践等方面皆 有建树,称之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的词作数量也颇丰, 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集,自宋以来流传着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 吉州本欧阳文忠公集收 近体乐府三卷,是南宋庆元二年( 11 9 6 ) 罗泌 编定,依据的旧本主要有平山集( 又称平山堂集) 、六一词和欧阳发 所辑的近体乐府,共收词一百九十三首;另一种是醉翁琴趣外篇六卷, 元人吴师道在 吴礼部诗话曾提到这个词集,共收二百零三首。唐圭璋全 宋词校录以上二书,对欧词的真伪作了辨别和抉择,删去重复及误入者,得 二百四十首零半阕。 欧词大多数涉及男女恋情、相思别离,抒情委婉细腻。叶嘉莹曾咏一首诗 来评论:“诗文一代仰宗师,偶写幽怀寄小词,莫怪樽前咏风月,人生自是有情 痴。”o 欧阳修诗词差异很大,如出二手,因此我们可以从他的词作来揭开那严 肃的面孔,从中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欧阳修的个性、人格,诗文中的仁人君子形 象,在词中却是温柔多情的公子,表现出他浪漫风流的一面。欧词自宋以来就 受到关注,由于欧阳修诗文和词风格很不一致,历代以来贬褒不一。宋王灼碧 鸡漫志中高度赞扬欧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清代冯煦给欧阳修作词了比较好的定位:“宋初大臣之为词者,寇莱公、晏元献、 宋景文、范蜀公,与欧阳文忠并有声艺林,然数公或一时兴至之作,未为专诣。独 文忠与元献,学之既至,为之亦勤。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且文忠公家庐 陵,而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宋至文忠,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 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冯煦蒿庵 论词) 罾客观的评价了欧词在词史上重要地位。 欧阳修一生是曲折的,但又是多情浪漫的,官场的曲折经历和他自己刚正 不阿的个性结合起来,更使他的词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欧词呈现的不仅仅是儿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7 月敝,第6 3 页。 o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转自欧阳修资料汇编,洪本健,中华书局出版,1 9 9 5 年5 月版,第2 1 6 页。 。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 9 9 5 年5 月版,第1 2 7 7 页 1 引言 女柔情,而且蕴含着更加丰富的人生感慨。因此欧阳修不仅仅提高了词的抒情 功能,而且在词境上也做出了重大的开拓。本文着重从欧词的情与境的特点来 做详细的阐述。 2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2 1 “公性致刚,而与物有情”。生活中的情深,情真之人 欧阳修秋声赋云:“嗟呼,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优苦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其中,必摇其情。”欧阳修在生活中是个多情、 重情之人。 2 1 1 对女性的的独特感受 北宋朝廷优待文人学士,提倡享乐的社会风气,欧阳修就是在这种环境中 成长起来的,富有浪漫个性的欧阳修,感情经历却比较曲折,也有独特的感受。 2 1 1 ,1 四岁丧父,母子之间 对他人生影响深远的启蒙老婚是母亲,母亲郑氏夫人出身江南名门,受过 良好的教育,二十九岁守寡,甘受贫困,把欧阳修抚养成人。宋史欧阳修传 记载:“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母亲 的教诲对欧阳修性格形成产生很大影响,“画荻教予”成为千古佳话。母亲是位 有毅力,有见识又能吃苦之人。欧阳修泷冈歼表:“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子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又称其母为人 恭俭,仁爱有礼,甘受俭朴家风,鼓励儿子坚守气节,不苟世俗。后来欧阳修 遭受贬谪,郑氏坦然自若对,0 子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 吾亦安矣。”( 泷冈阡表) 母子之间相濡以沫,给予欧阳修莫大的宽慰。母 亲身上的种种品格熏陶着欧阳修,养成了他那种仁慈、坚毅、多情和细腻的品格。 2 1 1 2 三次娶妻,夫妻之间 欧阳修曾先后三次娶妻,三位妻子悲欢离合的经历对欧阳修关于女性的认 识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位妻子胥氏,是自己恩师胥偃的女儿,婚后夫妇恩爱, 伉俪情深,不幸的是胥氏早死,这给少年气盛的欧阳修以沉重打击。他的胥 氏妇人墓志铭写道:“胥氏女生子,未年逾,以疾卒。享年十有七。”更悲痛 的是五年之后胥氏所生子也死去,欧阳修悲痛欲绝,悲叹道:“清冷兮将绝之语, o 罗泌,近体乐府芭跋转自黄畲欧阳惨词笺注。中华书局,1 9 鲇年版,第2 1 0 页。 3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言犹可记,仿佛兮平生之音容不可求。谓不见为几时兮,忽二纪其行周。”( 胥 氏妇人墓志铭)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况兹一决万永已,独使 幽梦恨蓬蒿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洛地不见青春色,白杨但 有风萧萧”,( 绿竹堂独饮) 字里行间情意悲切。过了两年,欧阳修续弦杨氏。 杨氏是当时颇有名望的谏议大夫集贤院杨大雅之女,虽出自名门,但杨夫人通 情达理,简朴而孝勤,并且夫妻也恩爱。然而结婚才一年,杨夫人也得病而去, 年仅十八岁,欧阳修又一次受到打击,在杨氏夫人墓志铭中寓含着对杨夫 人的怀念与称颂。景祜四年三月,欧阳修再娶户部侍郎薛奎第四女为妻,并且 他们一结婚就随欧阳修在夷陵同甘共苦。薛夫人温庄知礼,持家谨严,是欧阳 修的贤内助。经过两次失妻之痛,欧阳修倍加珍惜夫妻感情,娶了薛夫人以后, 开始了颠沛流离,相濡以沫的伉俪生涯。苏辙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 云:“夫人生于富贵,年方二十,从公涉江湖,行万里,居小邑,安于穷陋,未 尝不足之色。”欧阳修在班班林间鸠寄内诗中向妻子倾吐出自己的心声,表 达出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欧阳修三次娶妻,具有丰富的感情经历。 2 1 1 3 个性张扬,敢爱敢恨和歌妓之间 在北宋享乐风气影响下,文人的个性爱好,行为都受到尊重和保护。欧阳 修在私生活方面表现得个性张扬,敢爱敢恨,敢于表现自己对歌妓的欣赏和赞 美,并且经常和自己喜欢的歌妓厮混在一起,表现出风流浪漫的一面。钱氏和 志载:“欧阳文忠公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先文僖( 钱惟演) 罢政,为西京 留守,惜欧阳有才无行,共白于公,屡微讽而不之恤。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 欧与妓俱不至,移时方来,在坐相视以目。公责妓日:未至何也? 妓云:中 暑往凉堂睡著,觉失金钗,犹未见。公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 即席云: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有 月华升。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箪纹平。水精双枕,傍 有堕钗横。”o 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不同流俗,我行我素的个性。欧阳修刚任西 京留守推官时,少年得志,生活上表现得率直、任性,不拘小节,经常在公开 场合与歌妓们调情取笑。赵令畴侯鲭录卷一载:“欧公闲居汝阴时,一妓甚 颖,文忠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作守。后数年,公自淮扬果移汝阴, 其人已不复见矣。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种黄杨树子,有诗留题撷芳云:柳 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后三十年东坡作守,见诗笑日:杜牧之绿 。黄禽,欧阳修诃笺注) ,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1 0 页 4 第z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树成荫之旬耶? ”。朝廷对官员私生活基本不加干涉或放松干预,这种环境中, 士大夫蓄妾、狎妓蔚然成风。有了蓄鼓狎妓行为,很多文人就会迷恋于风流艳 冶的享受生活,欧阳修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其词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 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浪淘沙) 并且创作出了大量的描写与歌妓有关的 词,词的娱乐功能和抒情功能也通过“好妓好歌喉”( 浪淘沙) 而得以发挥。 欧阳修母子情深,三次婚姻的爱情体验,平等的看待歌妓以及和歌妓之间 的真实情意,使他对女性情感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体察,有利于在词中对女性感 受的描写。 2 t 2 宦海浮沉,同僚、朋友、后进之间 欧阳修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母亲郑氏夫人谆谆教导:“汝其勉之。夫养 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 志也。”( 泷冈阡表) 这种传统的儒家仁爱思想在欧阳修身上打下深深的印记。 秉赋父亲的正直,母亲的刚强,本人又是在逆境中成才,艰难坎坷的生活经历, 造就他刚正品格。不屈不挠的个性和坦荡磊落、宽宏敦厚的胸怀。因此欧阳修 对待家人、朋友等都是坦荡宽厚的。先公事迹云:“先公笃于交友,恤人之 孤。梅圣俞家素贫,既卒,公醵于诸公,得钱数百千,置义田,以恤其家,且 乞令其家录进,而推恩其子大年。尹扬、孙大年、梅增皆蒙录用以官。”o 欧阳 修平生交友谨慎,一旦与人结交友好,都是可谓生死之交,而且都是正直,耿 介多才之人,其中有很多是贫寒仕途不济之士,如梅尧臣、尹洙、孙复外、石 介、石曼卿、苏舜钦等。欧阳修自幼孤苦,又曾两度在应举中受挫,亲身体验 到前辈提携后学的重要性。三起三落的仕途生涯,使他领略到人生的艰辛,因 此对后学更加关爱和鼓励,对后进之才更是注重发掘,具有长者风范。唐宋八 大家中“三苏”,曾巩都得力于欧阳修推荐奖掖。王安石崛起予文坛也得力于欧 阳修的推荐,后来尽管他们的政见不和,但也能维持深厚的友谊。欧阳修死后, 众多祭奠文中,感情最深,写得最好的还算是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苏 轼三父子进京应试过成都,拜谒知州张方平。张方平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推荐信, 张方平和欧阳修个人关系不融洽,但这并不影响欧阳修对苏轼父子的举荐,表 现出欧阳修的爱人以德、惟才是举。吕夷简是反对庆历新政的守旧派首领,欧 。转自陶尔夫,诸葛忆兵著,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 3 6 页。 。欧阳永叔著,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五,欧阳发等述,中国书店出版,1 9 8 6 年版,第 3 7 2 页。 5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阳修和吕夷简在政见上一直有分歧,但是对他的儿子吕公著却非常欣赏,极力 推荐,体现出欧阳修博大的胸怀。 2 1 3 遣玩游赏,热爱自然风光 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发了他无拘无束的个性,欧阳修历仕三朝,几次外放。 每到一处都尽览山水名胜,留恋风月,啸傲湖山,并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水的诗 词。天圣九年三月,欧阳修初登仕途来到洛阳,此时正值春深花未残的季节, 面对这美好春景,欧阳修经常与友人结伴出游,探胜赋诗。诗云:“园林相映花 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 送徐生之渑池) 景祜三年,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峡州地僻民贫,古称荆蛮,但民风纯朴。欧 阳修在这个地方,自得其乐。有文云:“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 有稻有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在夷 陵也经常出游,三游洞、牢溪、黄牛峡裥、甘浅寺等地方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并在此写了2 0 多首游玩诗。庆历五年十月,欧阳修第二次遭受逐放,贬至安徽 滁州。滁州位于长江淮河之闯,地方偏远但山高水美,欧阳修更是喜欢这个地 方。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池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 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表现出欧阳修纵情山水的乐趣。庆历八 年二月,欧阳修抵达扬州,扬州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园林胜迹令人流连 忘返,欧阳修在此建无双亭和平山堂,事务繁忙之余而享受山水。皇祜二年, 来到颖州,颖州西湖美景更加吸引他,过着“谁如颖水闲居士,十顷西湖一钓 竿”( 寄韩子华) 的生活。欧阳修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在六一居士传 中他说,因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和自己一 放翁而自称“六一居士”,体现出他的人生情趣和对生活的感悟。 2 2 艳情一友情一逸情词中深情流露 况周颐惠风词话:“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常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 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德已 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视吾心之酝酿 。欧阳永叔著,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三十九,夷陵县至喜堂记 ,第2 7 0 页 6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何如耳。吾心为主,而书卷其辅也。书卷多,吾言尤易出耳。”此况周颐提 出词心说,强调创作主体心里的情不自禁。同时况周颐提出词真说:“真字是词 骨。情真景真,所作为佳,且易脱稿。”o 欧阳修人生经历比较坎坷,情感体验 比较深刻,因此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真实。结合他的人生经历来看,欧阳 修早年词作大致多写男女欢爱之情;中年仕途来往,饮酒寻乐,酬唱寄送,歌 咏风景的作品多;晚年饱经人间风霜,退居颖州,更有感慨。情可以说是贯穿 其毕生词的线索,早年的艳情,中年的友情,晚年的逸情,表现出他一生得意 又失意,入世又出世,纵情又抑情的种种矛盾,使我们得以窥见在诗文中不易 看清的欧阳修这个士大夫内心世界的发展历程。 2 2 1 艳情:富有个性,公开讴歌 欧阳修早年作了大量的艳词,继承了艳词的传统,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新的 时代特征和自己的艺术个性。王国维认为:“词之雅正,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 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这评价甚为高。晚唐五代词的基本模式是男子作闰音, 描写男女情感多写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精神上的极度空虚落寞,表达上羞羞 答答,不敢痛快淋漓地直说。欧词描写男女之情不仅仅是客观描摹女人容貌, 服饰及心理,而且深入女性的内心感情世界,渐渐参透了作者的性情,主体意 识和主观色彩,显示出作者对女性的关注。由于仕途的坎坷,与妻子的颠沛流 离、分分合合,所以欧词在表达相思恨别上真挚动人,内容也比较丰富。这类 词生动地刻画青年男女的言谈举止及感情世界,展示出生动的形象,而且对不 同年龄阶段女性情感生活都有描写,如怀春少女、初恋女子、新婚女子、闺中 少妇等。感情类型有情窦初开、初恋、约会、离别、耜聚等,体现欧阳修对女 子情感世界的表现力 先看下面两首词: 阮郎归:“南园春早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 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常常幕垂。千秋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渔家傲:“河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 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长厮类, 年年苦在中心里。” o 唐圭璋,词话丛编,惠风词话 卷一,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4 4 1 1 页 o 同上4 4 0 8 页 。唐圭璋,词话丛编,惠风词话卷一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4 2 4 6 页。 7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这两首词写的都是少女怀春之际。对爱的渴望,上层少女和下层采莲女对 情感的需要和追求是一样的。前一首写闺中少女触景生情,思春而有淡淡的伤 感,“南园春半踏青时”是全词的背景,暖风中不时的马叫声和阳光下纷飞的蝴 蝶,是多么美丽的伸春景色,这不得不扣开了少女的心扉,也许是骑马远去的 少年让她心起涟漪而不可忘怀。“千秋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双双燕栖息 呢喃的场面,对比自己却孤身一人,怎能不唤起起女子内心深处的情丝昵。后 一首不同的是描写了野外的采莲姑娘,但同样巧妙的运用反衬手法来表现多情 女子的心理。青青的荷叶长得十分茂盛,清水,绿叶、荷花相应成趣。并蒂开 的莲花,合欢枝上的莲房,反衬出采莲姑娘自己的孤单,“孤舟挽在花阴底”就 是真实的写照。昨夜雨急,花蕊零落,更使她莫名的孤独,只见同心莲,难觅 同心侣的微妙心境刻画出来了,这是一位普通农家女子的情感痛苦,寄予了词 人的深切同情。 再看下面两首: 南乡子:“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 下弓弓小绣鞋。划袜重来。半摔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一向 娇痴不下怀。” 醉蓬莱:“见羞容敛翠,嫩脸匀红,束腰袅娜,红药阑边,恼不教伊过。 半掩娇羞,语声低颤,问道有人知么。强整罗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更 闯假如,事还成后,乱了云鬓,被娘猜破。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更为娘行, 有些针线,诮未曾收罗。却待更阑,庭花影下,重来则个。” 此两酋词表现出女子恋爱相会中的两种情景,南乡子中女子大概是热恋 中的第一次偷期,剐开始既害羞又胆怯,“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乃至连绣鞋 都丢了,然而真情难以控制,“划袜重来”连头上的钗歪了也顾不上了。而且相 挨相抱,连连撒娇作态,不肯从他怀中下来,表现出女子热情奔放的情感追求。 后一首则表现得更矜持含蓄,芍药阑边,相约而来,女子激动兴奋,又害怕、 羞涩,“半掩”、“有人知否”透露出内心的紧张和期待,有不愿意轻易的割舍, 又有理智的克制,但最后还是情不自己。怕娘猜破,强装若无其事地回去,而 又期待下次的“庭花影下”,约会过程和心里刻画都细腻入微,就是西厢记 写崔张约会的情景也不过是如此。谢章铤云:“宋人亦何尝不尚艳词? 功业如范 文正,文章如欧阳文忠,检其集,艳词不少。盖曼衍绮糜,词之正宗,安能尽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以铁板铜琶相律? ”( 赌棋山庄词话) 。这一首醉蓬莱是反映男女爱情生 活的作品,内容健康,描写生动。但历来被定为伪作,予以“删除”,我们今天 可以客观地评价其价值。 有动人心扉的相恋幽会,也有夫妻间日常的幸福生活。如南歌子;“风 髻金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 偎人久,描画拭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写了 新娘子精心梳妆,写字绣花。夫妻间欢声笑语,亲亲热热地依偎在起,以雅 俗相问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娇憨活泼、纯洁可爱的新娘子。体现出夫妻问一往情 深。“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真是娇态憨态可掬,情意绵绵,表达出对 新婚的幸福感受,对未来家庭生活美好的憧憬。在描摹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心里 活动方面,生动鲜明,达到了纤细毕现的程度。夫妻闻也有吵口呕气的时候, 如玉楼春:“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 窗纱下睡。直到起来由自碲。向到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 谁不是。”这种词在北宋词里极为少见,欧阳修捕捉了这样一个非常有情趣的场 景。不知道为何闲事夫妻间争吵起来,一生气就“推倒屏山褰绣被”。对方就软 语求饶,愈求愈感到委屈,不加理睬到头便睡,第二天一觉醒来,觉得昨夜之 事有些过分了,互相让步,把吵嘴的原因推到酒醉之上,最后”大家恶发大家 休”,作者用特殊的方式来反映夫妻阅的恩爱生活。 有坠入爱河的幸福,也有失恋痛苦和离别相思的折磨。反映少女的失恋之 情,如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 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词中通过“去年元夜时” 和“今年元夜时”的两种遭遇,表现出女子。不见去年人”的悲痛、失落和塌 怅,吐露出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的体验。还有典型的作品定风波把酒 花前欲问伊,词中当年美好的生活历历在目,在画堂之东药阑之西的地方约会, 那种幸福无法用语言形容,过去的终成回忆,现在被抛弃了成了孤孤单单一人, 但浓重的相思之情还是无法克制。“何事碧窗春睡觉。偷照。粉痕匀却湿胭脂” 非常委婉的倾诉了失恋的痛苦。闺中少妇的相思离别情感生活是词的传统题材, 在欧阳修笔下也有很多优秀作品。如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 柳絮飞撩乱,心事眷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 低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柳絮漫天轻舞,残花落尽, o 洪本健编。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1 2 5 6 页。 9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女主人独自在长满青苔的庭院里,反不如双双春燕,软语呢喃。犹如“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过尽千 帆皆不是”一样的境界,抒情曲折绵远,写尽哀怨。欧词里面闺中思妇的特点 大多是善良、感情专一的,怨而不怒的“情痴”形象,词的描写中各显其态。 不但闺中女子的思念、怨恨写得如此缠绵,而且男子的相思也写得动人销魂 有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双 鸾衾绸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词中写男子异 乡飘泊的孤独,霜风凄紧,寒意袭人,行人触景生情,声声羌笛梅花落的 呜咽更加触发他的伤感,悲而不壮,更见儿女情长。除了普通人的情感生活, 欧词里对歌妓的情感描写也比较多,如 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一抹朱弦 初入遍。慢捻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拨头虺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未。”歌女天生丽质,弹琴手法纯熟,但毕竟身世不幸,心头有很多 的哀怨,词人用浓重的笔意写出了对这位歌女的同情。歌妓地位低下,往往得 不到社会的尊重,欧阳修在他的词里表达了他对歌妓尊重和同情,以平等的观 念来看待歌妓,突出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被男人玩弄的怨恨,真实地揭示了歌 妓们的生活状态。 欧阳修的艳词大胆直接,如他的词中表达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 风与月”,注重人情人性的表达,肯定人与人之问真挚的爱情,较少充满肉欲 的画面,更多的是反映人们内心对爱的渴望,对感情的珍惜,着重从人的心灵 沟通来展现内心世界。而且很多词表现出普通人的爱情婚姻生活,肯定人们爱 的权力,体现出词人真率任情的个性和男女平等的观念。词人用真情设身处地 地表现出女性性情。深入女性心里,体察女性情感。总之,欧词中艳词情感表 达趋于丰富化、细腻化,送别、相思、闺怨等情感大胆地自我呈现和潜意识的 自然流露。把自己的感情、生理欲念率直地反映到俗艳词里面,也是时代生活 真实的记录。欧词2 4 0 多首中,并非都是雅致之作,有很多俗艳、浅直的,历 史上曾遭遇很多尴尬,古代正统词评家素用“低俗、发露、俳狎、鄙亵”等词 语来评论欧阳修这些词。曾髓:“欧公代儒宗,风流自命,词章幼眇,世所矜 式。当时小人或艳曲,谬为公词,今悉删除。”( 乐府雅词序) o 王灼日:“欧 阳永叔所集歌词,自作三之耳。期间他人数章,群小因指为永叔,起暖昧之 。洪本健编,欧阳修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1 9 9 5 年版,第2 1 6 页 1 0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谤。”( 碧鸡漫记) 。罗泌也强调说:“其甚浅近者,前辈多谓刘辉伪作,故削 之。”。因此我们应当客观正确地来看待欧词。 2 2 2 友情,逸情等多种人生感慨 由于仕途的坎坷,欧阳修对人生的苦乐荣辱、生死观念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早年欧阳修年少气盛,意气骄矜,作品中风流游宴的艳词居多,表现情感婉约 细腻。几次被贬,人生的体验不断加深,词中的感情流露也变的复杂。自庆历 五年后,欧阳修因“张甥案”贬知滁州、后辗转扬州、颖州等期间经历了十年, 他自己称之为“十年困风波,九死出槛井”。曲折的经历使欧阳修对以往纵情宴 乐的生活有所收敛,代替的是面对现实问题、怎样改变现状,写词风格产生了 变化,内容上少写情爱体验,多抒贬谪感受,笔调显得疏放健朗。 首先是歌颂朋友同的情谊,叙述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合,从丽抒发仕途经历的 感受。欧阳修初到洛阳时,是钱惟演幕府中的幕僚,与梅尧臣、尹洙、杨愈、 王复等结为“七友”,朋友之间“以文章道义相切割”互相唱和,这些人都是 耿直之士,敢于坚持自己的政见,支持改革。但世事难料,好景不长,这些盟 友一时风去云散,多情而重情的欧阳修自然也良多感慨,先看一酋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 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似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词追忆 昔年携手踏青寻芳之乐,那时携手游遍芳丛,现在境遇不同了,表达了聚散苦 匆匆的孤独与惜别之情。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 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阎中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 寒日等闲谢,离愁难尽头,红树远连霞。”词人抚今思昔,遥想当年大家进士及 第金榜题名时,天子赐宴,何等的气派风光l 岂知一旦离别,总是很难想见,“薄 宦天涯”、“十年歧路”离愁难禁,抒发出个人不平的牢骚。其次,欧阳修对官 场风云感受特深,词中也有挣脱官场的奴役,摆脱官场的尔虞我诈,争取个性 自由的呼唤。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花争好。花不能言惟解笑。 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 鼓报。催昏哓,长安城里人先老。”欧阳修少年“力学希仕宦”、“惟期脱贫贱”, 。同上第2 1 3 页 。黄畲,欧阳修词笺注,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第1 页。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官至参知政事,又进封开国公,进阶金紫光禄大夫,官位不可谓不显贵,荣宠 不可谓不优渥,但朝廷的纷扰,政见的分歧,奸佞诬陷,使他不安于位,这首 词里道出了词人的向往自由生活的心声。少年气盛时:“人将红粉花争好”;年 纪老了是一声沉重的叹息:“长安城里人先老。”春光烂漫的季节,花好人美, 趁着这美好时光可以尽情地享受,然而入京为官,变了,变得多么的压抑和沉 重,怎能不发出一声长叹呢? 朝廷风波一浪又起一浪,晚年欧阳修对官场厌恶 不断加深,欧阳修多次上书乞求致仕,“长媳”案后,虽然朝廷给他查核纯属诬 陷,但此事对欧阳修触动很大,更加加深了他的隐退之心,熙宁四年( 1 0 7 1 ) 终于得到神宗的恩准,退居颖州,过着闲居的生活。 欧阳修陶醉在颖州的湖光山色之中,闲暇淡泊,多作词来抒发这种感受, 如采桑子十首,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西湖美景,表达自己归隐之心。先看第 三首:“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转,稳泛平波任醉眠。 连云却在 行舟下,空水澄鲜,附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描写了词人载酒游湖,乘着 洒兴欣赏水天一色的美妙情景,趁着酒兴发挥丰富的想象:“疑是湖中别有天”。 多了一种视界,一种感受,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有异曲同工之 妙,俨然是一个醉翁的旷达心怀,清静的心境。再看另一首:“平生为爱西湖好, 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 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词中体现的就是这种境界,词人摆脱荣辱忧患之思, 闲适淡泊。“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当年宠荣已极,而词人 以丁令威化鹤归辽来表达自己归去的决心,使自己重新获得了自由,认识了自 我,领悟到人生的价值。“谁识当年旧主人? ”过去的太守已经是现在的白发苍 苍的老头了,有谁认得呢? 一切的一切,重新开始吧,重新开始自由、淡泊、 宁静的生活。 2 2 3 凸现自我的抒情形象 晚唐五代词开启了词的端倪,初步奠定了词的独特抒情形象,阳春集、花 问集的问世,形成了浓艳香软、镂金刻翠的词风,初步奠定了“词为艳科” 的基调。而文人抒情词的传统是由南唐词人开始确立的,南唐词人变“花间” 代言体为文人抒情达意的自言体。冯延已和李后主是转变的开始,在冯延巳词 中表现的荣华富贵生活后面,已经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忧伤。李后主经历了亡 国之痛和阶下囚的生活,作词便不自觉的抒发了这种痛苦的遭遇。艺术上在他 第2 章欧词的抒情特点 们也进一步雅化,开始清除花间词中太浓的脂粉气。王国维:“词至李后主,而 跟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一e 宋以来,文人的浅斟低唱自然而 然地顺着抒情化、心灵化、个性化的道路发展下去。北宋前期范仲淹的词苏 幕遮、渔家傲等写出了羁旅之愁。守边之苦和离别之恨。而欧阳修词向心 灵化的方向又深入了一步,更加凸显出自我的个人情感,表现自己的生命体悟。 有夫妻间的恩爱情深,朋友问的聚散离合,也有对社会变化无常的悲慨和对生 命解悟中的宁静和畅达。欧阳修词。情”的内涵显示出“真”和“深”两字, 而且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起他的词,总觉得有一种昂扬的主体精神散发出 来,标志着词开始跳出“酒边文学”、“娱乐文学”的圈子而走向诗化的道路。 词开始象诗一样。面向人生,面向社会,反映自己的真实的生活。反映社会变 化或者政治的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尽管欧阳修词中大多数是反映个人遭遇, 个人感受的,但这也是词史上的一大手笔,开启了苏东坡“以诗为词”的先河。 o 王国维著,吴洋注释,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1 7 8 页 1 3 第3 章欧词词境特点 第3 章欧词词境特点 3 1 欧词的词境特点 陈匪石在声执中云:“有身外之境,风雨山川花鸟之一切相皆是。有身 内之境,为因乎风雨山川名花发于中而不自觉之一念。身内、身外融合为一, 即词境也。”o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 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缪钺:“词体之所以能发生,能成立,则因其恰 能与自然之一种境界,人心之一种情感相应合而表达之。此种境界此种情感, 永存天壤,则词即永久有人欣赏,有人试作。以天象论,斜风细雨,淡月疏星, 词境也;以地理论,幽壑清溪,平湖曲岸,词境也。以人心论,锐感灵思,深 怀幽怨,词境也。” 很多学者对词境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么解释,本质上 都强调审美主客体的完美统一。王国维高举“境界”的旗帜,把它作为自己的 一大创举,并认为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 若鄙人拈来“境界”二字。王国维的“境界”说源自于传统的“意境”说,在 本质上是相同的。他用“境界说”来分析词体的美学特征具有独到的见解,对 中国词的美学分析影响很大。这些对词意境的阐述,都重视意境的审美价值,。 都强调词中能够成功地运用写景抒情来表达出完整而富于想象的艺术空间。因 此,词中的特定的气氛、景物、场面、环境等各种因素互相组合而呈现一种风 貌,达到一种境界,从而能够传达给读者一种美的感受。 欧阳修2 4 0 多首词中,存在着许多优秀的作品,历来评价非常高。宋田同 之日:“小调不学花间,则当学欧、晏、秦、黄。欧晏蕴藉,秦黄生动。一 唱三叹,总以不尽为佳。”( 西圃词说) 回欧阳修人生经历丰富,其作词也风格 多样化,有意境的作品也不断涌现,本部分主要是来论述欧词的意境特点。 3 1 1 婉曲幽深 晚唐五代以来的婉约词风在温庭筠、韦庄和南唐词人中大体上已经形成定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4 9 5 0 页。 o 王国维著,吴洋注释,人问词话手稿本全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 0 0 3 年版,第5 8 页。 。缪钺撰,缪钺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0 页。 。邱少华,欧阳修词新释辑评) , 中国书店出版社,2 0 0 1 年,第3 6 6 页 1 4 第3 章欧词词境特点 势,婉转缠绵、艳丽雅致成为主流。欧阳修词作遵循着传统词风,保持着传统 婉约的主题和格调,并且在艺术上进一步深化,具有较高的成就。尤侗日:“六 一婉丽,实妙于苏。”( 白香词谱笺) o 清郭唐曰:“词之为体,大略有四:风 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问诸人是也,晏元献、欧阳 永叔诸人继之。”( 灵芬馆词话卷一) o 清代刘熙载指出:“冯延巳词,晏同叔 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卷四词曲概) 固欧阳修与前人风格一脉相 承,柔婉是其艺术的共性。但欧阳修的柔婉词写得更有品格,摒弃了铺金缀玉、 脂香粉腻的习气,言情缠绵而不轻薄,措辞华美而不华艳。意境婉曲幽深、感 情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先看一首名篇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闻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于去。”此词表现的是传统题材,内容是女性的相 思愁怨,但欧阳修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把词境打造得幽深曲折,含蓄蕴藉,有 令人神往的艺术感染力。首句写庭院,三个“深”字,奠定全词意境。“深几许” 用问迸一步加强语气,给人一种触发的力量,再用“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这样一层又一层的障碍来渲染这种气氛。庭院深,路很长,有如烟的杨柳和重 重的帘幕,令人看不清里面的人物,可见把人物藏得深,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被 渲染得扑朔迷离,整个庭院变德更加深邃了生活在这样一个琼楼深院中的女 主人公,本来是不知愁的,一般的思路是继续写闺中人的容貌和心事,并表达 她轻松的赏玩,享受这大好春光。而词人没有这样写,折出另外一种场景。“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表达出主人公满怀愁肠的凝望薄, d f l l i 的去向, 写的非常含蓄。把我孤零零的丢在这凄凉之境的负心郎哪里去了呢? 不是成阳 古道,不是边关塞地,而是在繁华之地“游冶处”、“章台路”寻花问柳。前一 句用浓笔写负心郎的游冶之欢,后一句以冷隽的笔调描写女主人的惆怅悲哀, 这是鲜明的对比。两联系词的发端三句来看,这是一折笔,在艺术上收到“以 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姜斋诗话) 。的效果。过片 处又是一晦境,阳春三月的良辰美景,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摧残,一帘风雨, 一帘暮色,更为伤感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花为什么不语昵? 同样被抛弃, o 同上第3 6 6 页 。同上3 6 8 页 。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 9 9 5 年版,第1 2 4 1 页。 。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 9 9 9 年版,3 1 2 页。 】5 第3 章欧词词境特点 同样黯然神伤,同样在流泪,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一样的凄惨命苦。不但不 语,而且“乱红飞过秋千去”,更突出其景之惨,其情之苦,而韵味无穷。此词 词境的刻画成功历来评价非常高。毛先舒日:“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作词 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深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 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 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 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 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 然作者初非挫意,直如 化工生物,笋未出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 境矣。”( 王又华古今词论) 。唐圭璋评日:“此首词写闺情,层深而浑成,首 三句,但写一华丽之深院,而人之矜贵可知。玉勒两句,写行人游冶不归, 一则深院凝愁,则章台驰骋,两句射照,哀乐毕见。换头,因风雨交加,更 起伤春怀人之情。( 唐宋词简析) o 浑成是词的高层境界,使柔婉软媚的词显得有气魄,有神韵,语言虽浅却 表达一种真实而深沉的意蕴。层深就是层层推进,使情景相互交融,浑然妙合, 使感情不断深化。欧阳修很多词通过这种手法把意境塑造得婉细幽深,意象的 组合随着感情的深化而逐渐变换,层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层深的艺术 手法来制造幽的意境。再看一首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 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闯。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 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此词用折进的手法把感情表现的非常 强烈,而且曲折幽深。由白天“纵目凄凉”到夜晚的“风竹秋声”,再到欹枕寻 梦,失望与伤痛一层层加深。“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表现思 妇在万般无奈的思念中的痛苦的心里历程,词人意犹未尽,又加以折进;“梦又 不成灯又烬”,倚枕寻梦,已不堪其思念,更何况连梦也不成,此处又一层折进; 不仅梦也无,且此时连灯也油干昏然,在这种环境下更显离愁的凄苦。唐圭璋 日:“此首写别恨,两旬一意,次第显然。分别是一恨。无书是恨夜闻风竹, 又揽起番离恨。而梦中难寻,恨更深矣。层次深入,句句沉着。”( 唐宋词简 释) 固 。洪本健编,欧阳修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 9 9 5 年5 月第1 版,第6 8 0 页 。邱少华编著,叶嘉莹主编,欧阳修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5 4 页。 o 同上第1 2 1 页 1 6 第3 章欧词词境特点 欧阳修这种词境擅长表现主人公情感的发展变化,重在展示思绪的流动过 程,有一种动态的美,表现得细腻、曲折、幽深。我们来看另一名篇踏莎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