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_第1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_第2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_第3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_第4页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影象反求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自动冲切机中的应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影象反求的原始设计资料面广、量大、容易获得,但对其研究还很 不够,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在此背景下,本文综合运用设计方法学、 机械系统设计、机械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气动系统设计、自动控制技 术及反求工程技术等理论,以“自动冲切机”的反求设计为例,研究“虽 然有设备实物,但不能进行整机测试和拆卸测绘,又没有任何技术资料, 仅凭实地参观考察印象”这一类问题( 影象反求中的一种) 的反求设计 方法,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理方案反求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方面。 1 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原理方案反求设计步骤及各 阶段应用的主要方法。并根据设计要求,完成自动冲切机原理方案的反 求设计; 2 执行系统的设计; 3 气动系统的设计; 4 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5 设计与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6 样机的制造与调试,验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最后,指出本研究课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 关键词:反求工程;影象反求i 功能:原理方案;机械系统:气动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 i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a r ea b u n d a n to r i g i n a ld e s i g n i n gd a t ao ft h ep h o t o g r a p hr e v e r s e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 s ed e s i g n i n gd a t aa r eo b t a i n a b l ee a s i l y b u tt h er e s e a r c h a b o u tt h ep h o t o g r a p hr e v e r s et e c h n o l o g yi sq u i t ei n a d e q u a t ea n dt h em a t u r e t e c h n o l o g yh a sn o tb e e nf o r m e dy e t u n d e rt h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s y n t h e t i c a l l y a p p l y i n gt h ed e s i g n i n gm e t h o d o l o g y ,t h ed e s i g no fm e c h a n i c a ls y s t e m ,t h e d e s i g n o fm e c h a n i s m ,t h e d e s i g n o fa u t o m a t i c m a c h i n e ,t h ed e s i g n o f p n e u m a t i cs y s t e m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o fa u t o m a t i cc o n t r o l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o f r e v e r s ee n g i n e e r i n ge t c ,a n dt a k i n gt h er e v e r s e d e s i g no ft h e a u t o m a t i c s e v e r i n gm a c h i n ef o re x a m p l e ,t h i sp a p e rr e s e a r c h e st h er e v e r s ed e s i g n i n g m e t h o do n l yd e p e n d i n go n s e e i n ga b o u ti m p r e s s i o ni nt h ec a s et h a tt h e r ei s a ne q u i p m e n tp r a c t i c a l i t y ( i tc a nn o tb et e s t e da n dm a p p e d ) b u tn o t a n y t e c h n o l o g yd a t a ,m a i n l yi n c l u d i n gt h ed e s i g no ft h ep r i n c i p l es c h e m ei n r e v e r s ea n dt h et e c h n o l o g yd e s i g n 1 r e s e a r c ho f d e s i g n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s c h e m e i n r e v e r s e ; a p p l y i n gt h et h e o r yo fs y s t e ms c i e n c e ,b r i n gf o r w a r da n de x p a t i a t e p a r t i c u l a r l yp r o c e s so fd e s i g n i n gt h ep r i n c i p l es c h e m ei nr e v e r s ea n dm a i n m e t h o dt ob eu s e d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d e s i g n i n gd e m a n d ,d e s i g nt h ep r i n c i p l e s c h e m eo ft h ea u t o m a t i cs e v e r i n gm a c h i n ei nr e v e r s e ; 2 d e s i g n t h ea d m i n i s t e r i n gs y s t e m ; 3 d e s i g nt h ep n e u m a t i cs y s t e m ; 4 a p p l y i n gt h ep r o g r a m m a b l el o g i cc o n t r o l l e r ,d e s i g nt h es y s t e mo f e l e c t r i c i t yc o n t r o l ; 5 d e s i g na n dm a k e t h ea s s e m b l yd r a w i n ga n dt h ed e t a i ld r a w i n g s ; 6 m a n u f a c t u r ea n d d e b u g t h em o d e l m a c h i n e ,a n d v a l i d a t et h e d e p e n d a b i l i t ya n d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o f t h es c h e m e f i n a l l y ,t h ep a p e r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p r o j e c th a s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a n d g u i d i n gm e a n i n g k e y w o r d s :r e v e r s ee n g i n e e r i n g ;p h o t o g r a p h r e v e r s et e c h n o l o g y ;f u n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s c h e m e ;m e c h a n i c a ls y s t e m ;p n e u m 舔i c s y s t e m ; p r o g r a m m a b l el o g i cc o n t r o l l e r v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鑫鲞盘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夕椰怍月尸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鑫凄盘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特授权墨注盘鲎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 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 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躲群谆 签字日期;肿f 月厂日 h 翩躲7 枷m 签字日期:训f 月尸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反求工程概述 1 1 1 反求工程的涵义及特点 反求工程( r e v e r s ee n g i n e e r i n g ) 或反求设计( r e v e r s ed e s i g n ) 是 现代设计方法之一,它是针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一系列分析方法和应 用技术的组合【1 】,可分为实物反求、软件反求和影象反求三种类型。它 是以同类型先进产品设备的实物、软件( 图纸、技术文件等) 或影象( 图 片、照片等) 为研究对象和设计制造的起点,综合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 方法( 如系统工程、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有限元设计、可靠性设计、 创新方法等) 、生产工程学、材料学和有关专业知识,进行反推性的分析 和研究,反求出初始的设计意图,掌握其功能原理、参数、材料、尺寸、 结构和加工工艺等,特别是掌握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 进而快速开发出高技术水平的新产品。 反求设计过程与传统的设计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设计过程是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功能和用途来设计产品,得到图纸或c a d 模型,经检验满意后制造出产品来【2 】。而反求工程则是对先进的产品或 技术的有关信息( 包括实物、软件、影象等) 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寻 这些信息的科学依据,即充分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 改进和创新。简单说来,传统的设计和制造是从图纸到零件( 产品) ,而 反求设计是从零件( 或原型) 到图纸( 或c a d 模型) ,再经过制造过程 到零件( 产品) 。反求工程强调,剖析原产品时在“求”上下功夫,吃透 原设计;而再设计时在“改”和“创”上做文章,力图在较高起点上开 发出竞争力更强的创新产品。 反求工程是通过提取已有产品的精髓和主要特征,作为新产品设计 的基础。利用反求工程可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风险和成本( 据文 献【3 】介绍,成功的反求工程研究使日本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节省了约2 3 的研究时间和约9 1 0 的研究费用) ,它是企业充分吸收和利用现代高新 技术成果、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绪论 1 1 2 反求设计的一般过程 反求设计分为两个阶段:反求阶段和再设计( 二次设计) 阶段。 反求阶段:对反求对象从功能、原理方案、零部件结构尺寸与精度、 材料性能、加工装配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特别要掌握原产品的 关键技术和技术矛盾,为改进或创新设计提出方向。针对反求对象的不 同形式一一实物、软件或影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在对各种 反求对象进行分析时,功能及原理方案分析是关键。 再设计阶段:在反求分析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称之为“再 设计”或“二次设计”。进行二次设计与一般创新设计相同,在各个设计 阶段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尽量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探索新原 理、新机构、新结构、新材料等,力争在原设计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 所前进,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设计要求 上 反了析 拟仿设计开发设计变异设计 术设计 上 施工设计 上 试验试制 上 产品生产 图1 一l反求设计的一般过程 2 第一章绪论 再设计分为拟仿设计、变异设计和开发设计三种类型。 1 拟仿设计 完全按照原产品进行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与原产品完全相同,也叫 仿型设计。 2 变异设计 在对原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参数、机构、结构、材料等 局部进行改进设计,或进行产品的系列化设计。 3 开发设计 在对原产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抓住功能的本质,从原理方案 开始进行创新设计。 反求设计的一般过程 4 】如图1 - 1 所示。 1 1 3 反求工程出现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任何产品的问世,包括创新、改进和仿制的,都蕴含着对已有科学 技术的继承和应用借鉴,都是从已有的产品脱胎而来 5 】。因此,反求思 维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源远流长,而提出这种术语并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 则是二十世纪6 0 年代初出现的 6 】。 二次大战结束时,日本的国民经济几乎处于瘫痪状态,1 9 5 0 年国民 生产总值仅为英国的1 2 9 ,法国的1 3 8 ,经济上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二 三十年【3 】。为了尽快恢复和振兴经济,日本把“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这一“吸收性战略”作为坚定不移的国策来推行,凡是国外先进和适用 的技术,都要进行引进( 其中8 0 为专利和图样) ,并于6 0 年代初又制 定了“第一台引进,第二台国产化,第三台出口”的奋斗目标。为了实 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对别国先进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和国产化, 这就是反求工程( r e v e r s ee n g i n e e r i n g ) 或反求设计( r e v e r s e d e s i g n ) 。 1 9 4 5 年一1 9 7 0 年期间,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投资仅为6 0 亿美元, 而花费1 5 0 亿美元用于反求工程的研究。通过对反求工程的研究,改进 并提升引进技术,迅速实现产品的国产化,在应用过程中再不断完善自 己的产品,进而创造和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 系。应该说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振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反求工程 3 第一章绪论 的研究。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产 品设计的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多品种、小批量替代了少品种、大批量 的传统生产模式,导致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 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应对这种形势,一种非常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反求工程。因此,反求工程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 济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对策。 1 1 4 国内反求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投入大量资金从头 去研究发达国家已推向市场的产品或技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不仅浪 费资金,也延误发展经济的时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二十世纪 8 0 年代末期,我国引进了一大批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随之而来的一 个问题是:如何深入研究、消化、吸收这些设备和技术,探索引进产品 中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和国产化。反求工程技术的研究 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起来的。 为了适应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的需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 计专业学会于1 9 9 0 年8 月在秦皇岛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反求工程技 术研讨会”【7 】,就推广反求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推广 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应各方要求,会后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 由华东工学院刘之生教授和清华大学黄纯颖教授担任主编) 编写了国 内第一部“反求工程技术”专著,于1 9 9 2 年4 月出版。为了更有效地推 进对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国产化工作,尽快提高我国 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专业学会于1 9 9 2 年5 月在南京又召开了全国第二届“反求工程技术研讨会及培训班” 8 】。会上,有关专家学者从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的观点,结合案例 系统地分析了反求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反求工程技术所涉及到 的领域、阻及在消化吸收工作中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这对以后开展反求 工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迄今为止,国内出现了许多成功利用反求工程技术的案例。如南京 4 第一章绪论 高速齿轮箱厂通过对国外产品的反求研究设计开发了n k 系列硬齿面 低速重载通用齿轮箱【1 】:湖南轻机厂通过对德国内奇公司卧式单头等静 压成型机的反求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了等静压成型机样机,压坯实 验8 千次,各工作系统运转正常:佛山陶机总厂参考进口产品研制了 y p 6 0 0 、y p l 0 0 0 、y p l 6 0 0 型自动压砖机,其主要技术参数接近同类进 口压机,价格仅为进口压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基本上替代了进口 产品 9 1 1 1 0 】;第二重型机器厂德阳重型机械设计研究所、南京汽车电器 厂、北京开关厂、博山电机厂等等也都采用反求工程技术开发出了自己 的新产品【l 】。 目前,国内关于反求工程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物反求”中将 实物样件转换成可制造的c a d 模型方面 1 1 1 5 】,其主要研究内容为: 实物样件的数据获取技术、测量数据处理技术、c a d 几何模型构造技术 和与快速原型制造集成技术,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而关于“软件反 求”特别是“影象反求”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1 2 自动冲切机概况 本课题的反求对象为自动冲切机。该机产自日本,为可编程序控制 器( p l c ) 控制的机、电、气一体化设备,用于切制透析用血液回路过 滤简中的“双面切断管”。经实地参观考察可知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 1 生产能力:2 2 万个每班 2 坯料:材料:p v c 规格:管l s 一5 4 x1x 2 5 0 0m m 3 成品: 第一章绪论 4 工作压力 5 垂直气缸 6 水平气缸 4 5 6 5 k g f c m 规格:m 8 0 5 0m m 安装方式:法兰型 规格:中2 5 x1 0 0m m 安装方式:单耳座型 ( 内置磁环) ( 内置磁环) 7 电磁阀:单线圈两位五通( 带消声器) 标准电压:a c 2 2 0 v 工作压力:2 9k g f c m 2 数量:2 个 8 三连件:规格:f 6 0 0 0 x r 6 0 0 0 l 6 0 0 0 最大压力:9 5k g f c m 2 温度: 5 6 0 。 9 p l c :c 2 0 c p u 4 4 e 1 0 外形尺寸:7 5 0 x 6 5 0 x1 1 5 0m m 1 3 选题背景 反求工程是一门开拓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技术,也是一门不 断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正如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解密技术即反求技术 亦将同步发展。尽管国内外已有大量成功的反求经验,但有关反求工程 方面的系统论著还很少,大多散见于各个行业的设计案例或设计资料中, 很多企业也不愿将其反求技术公开。 6 第一章绪论 既无实物,又无技术软件,仅有产品像片、图片、广告介绍、参观 印象和影视画面等,从中去构思、想象来反求,称之为影象反求。这类 反求问题难度最大,对其研究也很不够,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影 象反求”本身就是创造过程。 1 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表l l 自动冲切机设计要求表 产品:自动冲切机 要求数值重要性 1 必达要求 1 1 生产能力f 2 5 万个每班 1 2 送料长度误差 lm m 1 3 切断面平整 1 4 机器工作可靠、运转平稳 1 5 手工上料 2 最低要求 2 1 允许制造费用 3 0 万元i i 2 2 操作姿势坐姿 i i 2 33 米距离内噪声程度7 0 d bi 3 希望 3 1占地面积小 3 2 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3 3 运转费用低 3 4 设备造价低 3 5 采用气压传动 应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的要求,对自动冲切机进行反求设计, 其设计要求见表1 1 。并以此为案例,研究“虽然有设备实物,但不能 进行整机测试和拆卸测绘,又没有任何技术资料,仅凭实地参观印象” 7 第一章绪论 这一类问题( 影象反求中的一种) 的反求设计方法。其主要研究工作内 容为: 1 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原理方案反求设计步骤及各阶段应用的主 要方法。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自动冲切机原理方案的反求设计; 2 执行系统的设计; 3 气动系统的设计; 4 控制系统的设计: 5 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制: 6 样机的制造与调试,验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3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原理方案设计就是针对产品的主要功能提出原理性的构思,探索解 决问题的物理效应和工作原理的过程,是产品实现创新的关键。 反求工程中的原理方案设计( 或原理方案反求设计) 就是运用系统 科学理论,从反求对象的功能分析入手,摒弃原有机械结构的束缚,研 究产品的功能系统,明确产品的总功能、各予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再依据设计要求,优化功能系统结构、重新探寻原理解法,提出创 造性方案【1 6 】。 功能 功能 评价 ( 步骤) ( 方法) 一示意图 广黑箱法 i 上动词+ 名词 广直推法 _ j 一系统分析法 系统化方法 创造性方法 设计目录 一各种评价方法 图2 一l 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实施步骤 9 一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在本例反求设计中,虽然有设备实物,但不能进行整机测试和拆卸 测绘,因此不能进行实物反求,只能凭参观考察印象,从设备的外形、 尺寸、比例及有关专业知识,去分析、研究其功能及内部可能的结构, 按照影象反求设计方法去开发。其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各阶 段应用的主要方法如图2 1 所示。 2 1 功能分析 功能是产品或技术系统能完成的特定工作任务的抽象描述,也是产 品或技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转换的抽象描述。任何一件产品,既是由若 干个零件组成的结构系统,又是由若干个子功能组成的功能系统,结构 系统是产品的物质基础,功能系统则是实现产品总功能的抽象的功能特 性的集合,两者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可以说结构系统是产品的躯壳,而 功能系统是产品的灵魂0 7 1 。 功能分析的实质就是将反求对象的结构系统转化为功能系统。本案 例功能分析过程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 2 1 1 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反求对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分析是功能分析的基础,工作原理 示意图是功能分析的重要工具。工作原理示意图能简要地反映产品的整 体布局、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等,画好原理示意图是进行功 能分析的前提。 经实地参观考察,凭借设备外形特征及有关的专业知识,画出自动 冲切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2 所示。其工作原理为:送料气缸1 的活塞杆通过铰链与齿条连接,当活塞杆往复运动时,通过齿条齿轮机 构2 使齿轮往复摆动,经过超越离合器3 ,使送料辊5 作单向间歇转动, 利用送料辊与坯料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坯料向前( 右) 移动。送料停止 后,冲切气缸7 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带动冲头8 也向下运动,从而实现 对坯料的冲切。然后送料气缸和冲切气缸依次返回,准备开始新的循环。 通过调节螺杆4 ,改变送料气缸活塞杆的行程,可实现送料长度的调节。 1 0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1 - 送料气缸2 一齿条齿轮3 超越离合器4 调节螺杆5 送料辊 6 - 导向管7 一冲切气缸8 - 冲头9 冲切垫块1 0 机架 图2 2 自动冲切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2 1 2 功能定义 功能定义就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抽象的描述,说明功能的实质,限 定功能的范围,并与其它产品功能相区别,其实质就是透过产品的物理 特性找出它本质的东西功能特性。在对产品进行功能定义时,既 要给产品的总体功能下定义,同时为了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的子 功能与子功能之间的联系,还必须给产品主要零部件的功能下定义。如 图2 3 所示。 图2 3 功能定义示意图 1 1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功能的表述方法: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 功能定义的方法:通常根据产品的输入输出转换关系( 即黑箱法) 来定义产品的总功能:有时也可通过产品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分析, 定义产品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后,再反推出产品的总功能。 图2 4 为自动冲切机黑箱示意图。图中左右两边输入和输出有物 料、能量和信号3 种形式,图上方为自动冲切机工作时,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如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的分析,得知自动冲切 机的总功能是分离物料。 ( 输入) ( 对外界的影响) 图2 4 自动冲切机黑箱示意图 根据自动冲切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分析,定义自动冲切机主要 零部件的功能,如表2 一l 所示。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表2 1自动冲切机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定义表 序号零部件名称功能 1送料气缸提供送料动力 2齿条齿轮运动转换( 往复移动变为往复摆动) 3超越离合器运动转换( 往复摆动变为单向间歇转动) 4调节螺杆 调节送料长度 5送料辊 送料 6导向管 提供导向 7冲切气缸 提供冲切动力 8 冲头分离物料 9 冲切垫块提供托垫 1 0机架 提供支承 2 1 3 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就是在对产品及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功能定义的基础上,按 照各功能之间的“目的一手段”的关系,将产品的实物结构系统转换为 功能结构系统。其结果用功能系统图( 功能树) 来表达。 功能整理的典型方法有两种:直推法和系统分析法【1 8 】。 所谓直推法,就是从产品的总功能开始,向后依次寻找其实现该功 能的手段功能,直到找到末位功能( 功能元) 为止的直接推进方法。直 推法适用于不太复杂的功能系统。 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系统,采用系统分析法较为合适。所谓系统分 析法,就是在功能定义以后对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把基本功能 与从属功能、主要功能与次要功能分开,随后优先连接主要功能系列, 再把次要功能或从属功能系列附加进去的功能整理方法。 自动冲切机的功能系统比较简单,用直推法就可得到该机的功能系 统图。如图2 5 。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分离物料 ( 总功能 ( 子功能)( 功能元) 图2 5自动冲切机的功能结构系统图 d 2 2 功能综合 功能综合就是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功能结构:并参考借鉴有 关资料或专利、利用“设计目录”、运用各种创造技法,经过检索选择与 变异操作等组合方法,探寻实现同样子功能的新解法;再用形态学矩阵 表达各子功能解的结果,将相容的子功能解综合为系统整体解( 或称系 统原理方案) 。 2 2 1 优化功能系统结构 驱动子功能+ 传动予功 凸 轮 分 配 轴 执行子功能1 执行子功能2 执行子功能3 执行子功能n 图2 6 单机驱动执行子功能结构设计原理图 1 4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驱动子功能l + 传动子功能+ + 执行子功能l 驱动子功能 + 传动子功能付执行子功能2 驱动子功能子+ 传动子功能一执行子功能3 驱动子功能市+ 传动子功能1 r + 执行子功能n 空 制 子 功 能 图2 7 多机驱动执行子功能结构设计原理图 所谓优化功能系统结构就是采用系统化分析方法对原产品的功能系 统结构进行最优化。一个机械系统包含驱动、传动、执行和控制四个子 功能,而执行子功能往往不是一个,对于这样的机械系统,各执行予功 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重要。常见的组合方案有两种 1 9 1 :一是采用单机 驱动( 一部机器采用一个驱动源) ,各执行子功能间的动作协调与配合由 凸轮分配轴控制,如图2 6 所示;另一种采用多机驱动( 部机器采用 多个驱动源) ,各执行予功能间的动作协调与配合由控制子功能完成,如 图2 7 所示。 采用多机驱动,可简化传动系统,提高传动精度,缩小体积,易于 实现机电一体化和零部件的标准化,有利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维 修和使用,特别是采用计算机系统作为控制子功能时,能实现机械系统 的模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目前,多机驱动越来越多。 本例自动冲切机的功能系统为多机驱动的功能系统结构,如图2 5 所示,符合机电一体化的设计要求,功能系统结构比较合理。 2 2 2 探寻子功能的新解法 探寻予功能的新解法是功能综合的关键。为了得到更多的设计方案, 这就要求设计者,一方面了解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掌握多种专业门 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探寻子功能的新解法提供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 调查分析已有的同类型产品,进行必要的功能和结构分析,了解哪些是 先进可靠的,哪些是陈旧落后的、需要更新改进的:再者是学习掌握各 种创造性技法。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通过自动冲切机的加工工艺分析,并考虑加工坯料的材质、形状、 尺寸以及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发散”思维,探寻到自动冲切机各子 功能的各种可能解法。如表2 2 所示。 表2 2自动冲切机各子功能的解法 2 0 - 2 3 】 功能元功能元的解 1234 送料a 送料动力源电动机步进电机气压缸 子b 传递动力机械传动气压传动 功能c 送料普通超越离合器机械钳式气动钳式 辊轮式传动的辊轮j 分离d 分离物料电动机气压缸 物料动力源 子e 传递动力机械传动气压传动 功能f 分离物料机械切断加热熔断 g 运动控制凸轮分配南i单片机p l c矩阵顺控 h 上料人力 i 送料长度调节人力 j 下料滑道 2 2 3 原理方案组合 原理方案组合就是把子功能解合成为一个整体以实现总功能的过 程。一般采用形态学矩阵来表达各子功能的解法,将相容的予功能解综 合为系统整体方案。 将子功能解综合为系统整体解时,首先要剔除不满足设计要求、约 束条件、或不令人满意的子功能解。再者是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 性原则是功能分析设计方法的核心,这一原则认为,任何系统都由若干 个子系统组成,但系统整体不等于各个子系统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各 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所以必须坚持相容性原则,不相容的予功能解不能组合。在进行原理方 案组合时,一般是从重要的子功能的较佳解出发,选择与它相容的其它 1 6 第二章原理方案反求设计的研究 子功能解进行组合,得到几个系统整体方案。 按照表2 2 ,用形态学矩阵对自动冲切机的功能元解进行组合,最 多可组合n 种方案: 送料方案数:a = 3 2 x 4 = 2 4 分离物料方案数: b = 2 2 2 = 8 自动冲切机的系统原理方案数:n = 2 4 x 8 4 1 l x l = 7 6 8 依据设计要求表1 1 ,对众多方案进行粗筛选,把与设计要求不符 或各功能元解不相容的方案去除,并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解, 组成4 个组合方案。 原理方案i :a 3 一b 2 一c 2 一d 2 一e 2 一f 1 一g 2 一h 1 一1 1 一j 1 原理方案i i :a 3 一b 2 一c 4 一d 2 一e 2 一f 1 一g 2 一h 1 一il j 1 原理方案i i i :a 3 - b 2 - c 2 一d 2 一e 2 一f 1 一g 3 一h 卜i 卜j 1 原理方案i v :a 3 一b 2 - c 4 一d 2 一e 2 一f 1 6 3 一h 1 一i 卜j 1 2 3 评价决策 所谓评价决策就是在功能综合的基础上,对粗选的几个较好原理方 案,按照预先确定的评价目标或评价指标给予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从中 选择最佳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确定评价目标项目并判别各目标的重要程度,是 方案评价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评价目标项目一般来源于设计要求表, 而各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用加权系数定量表达。为了便于分析计算,一 般取各评价目标加权系数g 遘羧,戳究成各耱 功能。 5 。3 2 可编程序控制器酶工作原蓬 p l c 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它可以看成悬一种豳系统软件支持 的扫描设备,不论用户程序运行与否,都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掴描,弗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执行系统程序规定的任务。图5 4 为p l c 的扫描工作原理图。 图5 4p l c 的扫描工作原理图 p l c 上电后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进行循环扫描工作过程。扫描过 程分五步【4 l 】,现分述如下: 1 自诊断 p l c 上电或完成一次扫描后执行自诊断程序,包括系统软件校验、 r a m 和c p u 测试、总线动态检测等。如有异常,p l c 将做出相应的处 理并停止运行。 2 读入现场状态和数据 将与输入单元相连的现场状态和数据取到p l c 中,如开关接点、起 4 0 第五章控铽系统的设计 停按锾、继纛器揍焱、转羧篷等;莽将宅织按羲鬼安篓 鼯熬颓黪写入状 态存储器的输入缓冲区。 3 解焉户逻辑 调出用户程序,将相应的输入状态、数据及内部逻辑状态代入用户 程序,并得崮相应缩果,存入状态存储器的输出缓冲区。 4 输出结果 上步结束后,p l c 发出信号,按预先发排好的顺序,将结聚通过输 出单元送绘工终瑗场,控铡现场麴执行枫稳。 5 与编稷器和上位计算机通讯( 有请求时发出) 与编程嚣逶讯:壤翟嚣将穆改翡参数发送主凝,主撬将要鼹示静状 态、数据和错误码等发送给编程器照示。 与上健计算穰遥讯:p l c 接收上位计算祝发来静措令,进行相应静 操作。 如不发生故障,p l c 将按l 一5 的步骤循环执行。搦描周期一般在 l o o m s 以痰。 5 3 3p l o 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p l c 控露l 系统设诗豹麦要痰容帮步骤【4 2 l 秀: 1 对控制任务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系统总统方粜 瓷着手竣诗之裁,要译缁了辩王艺遘耧移控懿要求,镯鲡秀淆嘟黧 信号需输入p l c ,怒模拟擞还是开关量,应采取什么方式,选用什么元 件输入信号,哪些僚号需输出到p l c 外部,通过什么执行元件去驱动负 载;再清整个工艺过程各个环节樱置的联系;7 解机械运动部件的驱动 方式,运动部件与备电气执行元件之间的联系;了解系统的控制是全自 动还建半皇动,控剿过程是周麓矬还是萃翅絮运纾,是秀毒手麓调节要 求等。另外要注意哪些量需要监控、报警、显示,是否滞要故障诊断, 需要穆些绦护播藏等。 猩全面深入了解控制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电气控制方案。 2 根据撩帝i 要求确定输入,输蹴元件,选择p l c 辊蚕 谯确定嗽气控制方案之后,可进一步研究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要 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元件;确定圭回路各电器及保护器件:选样报警和 4 1 第五章投制系统的设计 显示元件等;穰据掰选瑁静电器或元箨懿炎銎帮数量,诗冀爨鬟p l c 熬 输入输出点数,并参照其宅要求( 如功能、用户存储容量、性价比等) 选择合适的p l c 辊黧。 3 p l c 输入输出点分配 明确各输入电器与p l c 输入患的对应关系,糖输出点与各输出执行 元件的对应关系,做出p l c 的i o 分配表。 4 绘制各种图袭 ( 1 ) 绘制工艺溅程图; ( 2 ) 绘制i o 分配表、p l c 接线图; ( 3 ) 绘麓程穿遂辑滚狴国、羯户罄廖梯形黧。 5 编写用户程序 6 用户程浮静调试 7 ,编写技术文件 5 3 4p l c 在自渤冲切机中的应用 1 垂动挣切机的加工王艺过程 自动冲切机采用手工上料。其加工工苞过程分以下四个工步: 麓一步:磁性嚣关s q l 、s q 3 溺会醛,毫磁凝y v 2 线錾穆魄,甥辩 气缸的活塞下移进行切料,直至磁性开关s q 4 闭合为止。 第二步:磁往舜关s q l 、s q 4 麓合时,电磁淹y v l 线圈褥魄,送辩 气缸的活塞发移,点至磁性开关s q 2 闭合为止。 第三步:磁性歼关s q 2 、s q 4 闭合时,电磁阀y v 2 线圈失电换向, 切料气虹的活塞上移,直至磁性开关s q 3 j j 合为止。 第四步:磁性开关s q 2 、s q 3 闭合时,电磁阀y v l 线圈失电换向, 送糕气钰豹溪塞寿移进行送料,壹至磁蛙努关s q l 阙会为止。 2 控制舞求及p l c 选溅 蠢凌洚韬橇分为手动帮鑫动锤嚣秀季孛王作方式。手动又分手动下甥、 手动。t 升、乎动进料和手动圆退。拦求有歼机、进料和下切指示。 檄据自动渖切褫的控制簧求,零系统选用西奉o m r o n 公谣生产的 c p m a t - - 2 0 可编程岸控制器。 3 确定p l c 输入,输出点,绘制i o 分配表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表5 1i o 分配表 输 入 分配 启动按钮s b l 0 0 0 0 0 上限位磁性开关s q 3 0 0 0 0 6 停机按钮s b 2 0 0 0 0 1 下限位磁性开关s q 4 0 0 0 0 7 手动方式 0 0 0 0 2 手动进料 0 0 0 0 8 自动方式 0 0 0 0 3 手动返回 0 0 0 0 9 右限位磁性开关s q l 0 0 0 0 4手动切料0 0 0 1 0 左限位磁性开关s q 2 0 0 0 0 5 手动上升0 0 0 1 1 输出分配 送料电磁阀y v l 线圈 0 1 0 0 0进料指示灯h l 20 1 0 0 5 切料电磁阀y v 2 线圈 o l 0 0 1下切指示灯h l 3 0 1 0 0 6 开机指示灯h l l 0 1 0 0 4 4 绘制p l c 输入、输出接线图 s b l s b 2 手动 自动 s 虬 s 0 2 动送料 动返回 动切料 动上升 o o o o o o o o o l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4 0 0 0 0 5 0 0 0 0 6 0 0 0 0 7 0 0 0 0 8 0 0 0 0 9 o o o l o o o o l l c o m 0 1 0 0 0 0 1 0 0 1 c o m o c o m 3 0 1 0 0 4 0 1 0 0 5 0 1 0 0 6 2 4 v y v l y v 2 2 2 0 v 坠埯卜了2 4 v h l 2n 图5 5 p l c 输入、输出接线图 第五章控裁系统豹设诗 5 编制控制程序 目前,编制p l c 按制程序的方式有两种:种是使用专用编程器编 程;舅一耱楚采焉专麓编程软传滋杼计算穰疆秘编程。编穰器分为麓荔 编程器和网形编程器两种,简易编程器不能直接输入梯形圈程序,只能 输入助记符程序;图形编程器可赢接输入梯形图程序。编穰器具有价格 诋、髂获,l 、重萋轻、携带方霞等俊点;诗冀梳辕蘩编程餐辩省力、又 便于程序管理,它具裔编程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 程方式。 惹诗髯税迸孬辕璐编程露,爨簇安装专嗣编翟获释,诲多厂家都为 自己的p l c 产品设计了计算机辅助编程软件。编程软件的功能非常强 大,它可以离线与在线编辑、修霉殳用户程序,熊实现梯形豳程序和助记 符程痔之鬻戆转换,转蘩程序,燕羧、灏试p l c 憨运行状态,实现诗嚣 机与p l c 忠问的程序相互传送等等。 本文采用日本o m r o n 公司搿发的c x * p ( c x p r o g r a m m e r ) 2 。0 版编 程软辞,编稍自动津镯狡懿p l c 擦锈程序,惫戆梯形嚣疆净帮魏记蒋稳 序两种,弗进行在线修改与调试。 圈s 6 自动;申切梳p l c 梯形匿控镱l 程序编辑界鬣 “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0 0 0 0 00 0 0 0 l2 0 0 0 0 手动方式 手动进料 手动切料 自动方式 自动切聿车 自动进料 图5 7自动冲切机p l c 控制系统梯形图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图5 8自动冲切机p l c 助记符控制程序编辑界面 自动冲切机p l c 控制系统助记符程序: l d o r a n d n o t o u t l d 0 u t l d i l ( 0 2 ) l d j m p ( 0 4 ) l d a n d r s e t 0 u t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2 0 0 0 0 0 1 0 0 4 2 0 0 0 0 0 0 0 0 2 # 0 0 0 0 0 0 8 0 0 0 0 5 0 1 0 0 0 0 1 0 0 5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l d a n d s e t l d a n d s e t o u t l d a n d r s e t j m e ( 0 5 ) l d j m p ( 0 4 ) l d a n d s e t o u t l d a n d s e t l d a n d r s e t l d a n d r s e t o u t j m e ( 0 5 ) i l c ( 0 3 ) e n d ( 0 1 ) 4 7 0 0 0 0 9 0 0 0 0 4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6 0 1 0 0 1 0 1 0 0 6 0 0 0 1 1 0 0 0 0 7 0 1 0 0 1 # 0 0 0 0 0 0 3 群0 1 0 0 0 0 4 0 0 0 0 6 o l 0 0 1 0 1 0 0 6 0 0 0 0 4 0 0 0 0 7 0 1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7 o l o o l 0 0 0 0 5 0 0 0 0 6 0 1 0 0 0 0 1 0 0 5 撑0 1 第六章结论 第六章结论 影象反求的原始设计资料面广、量大、易获得,因此成为一种国内 外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但对其研究还很不够,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自动冲切机”的反求设计为例,研究了“虽然 有设备实物,但不能进行整机测试和拆卸测绘,又没有任何技术资料, 仅凭实地参观考察印象”这一类问题( 影象反求的一种) 的反求设计方 法,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原理方案反求设计和技术设计两方面,取得了 以下研究成果: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机电气一体化系统原理 方案( 或系统方案) 反求设计的一般步骤( 主要包括功能分析、功能综 合和评价决策) 和各阶段应用的主要方法。并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自 动冲切机原理方案的反求设计。 系统阐述了气动执行系统的特点、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法,根据自 动冲切机的设计要求,完成了气动执行系统的设计。 详细论述了可编程控制器( p l c ) 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