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PPT课件.ppt_第1页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PPT课件.ppt_第2页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PPT课件.ppt_第3页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PPT课件.ppt_第4页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光不正与处方原则,.,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概述远视眼近视眼散光眼屈光参差,屈光不正概述-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屈光不正概述-正视眼,5m外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能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故可形成一清晰物像,称为正视眼。其远点在无限远。,屈光不正概述-正视眼,如何理解正视眼的概念:正视眼:视力1.0的眼?眼轴正常的眼?角膜曲率正常的眼?正视眼:+0.50-0.25D,屈光不正概述-屈光不正,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成焦点在视网膜上,称为非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概述-屈光不正,引起屈光不正的主要原因:1.眼屈光系统中各成份的位置异常:眼球前后径太长或太短晶状体向前或向后移位2.眼屈光系统中各表面曲率半径异常:如角膜、晶体弯度太大或太小或不规则3.屈光系统中各成分的倾斜:如晶体前倾。4.屈光系统中各成份屈光指数异常。5.屈光系统中成分的短缺:如晶体缺如。,屈光不正概述-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的分类:1.远视眼2.近视眼3.散光眼,远视眼,远视眼,远视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远视眼分类-屈光成分,轴性远视眼轴过短,每短1mm约有+3.00D。曲率性远视眼轴正常,角膜、晶状体曲率减弱。指数性远视角膜晶、状体指数偏低。,远视眼分类-屈光成分,远视眼分类-远视度数,低度远视:小于或等于+3.00D。中度远视:+3.25D+5.00D。高度远视:大于+5.00D。,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全远视: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隐性远视:睫状肌张力使晶状体部分弹起,从而代偿的远视,散瞳后可检查到。显性远视:去除隐性远视部分,剩余的远视。矫正到最佳视力时的最高镜度。,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显性远视分为:能动性远视和绝对性远视能动性远视:显性远视中全部调节克服的远视。绝对性远视:显性远视中全部调节未能克服的远视,矫正到最佳视力时的最低镜度。,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远视眼与调节的关系远视度数低,年纪轻,因其调节幅度较大,常无明视上的困难,远近视力均良好,故往往自己并不觉察。反之,度数高,年纪大,调节幅度小,常出现明视上的困难,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举例说明例:远视患者,麻痹睫状肌前,视力:0.5+0.50=0.8逐渐增加正球镜度+1.00=1.0最佳视力最低镜度+1.00为绝对性远视+1.50=1.0+2.50=1.0最佳视力最高镜度+2.50为显性远视+3.00=0.8能动性远视:最高与最低镜度的差+2.50(+1.00)=+1.50,远视眼的分类-调节因素,举例说明睫状肌麻痹后视力:0.2+0.50=0.5+1.00=0.6+3.00=1.0全远视+4.00=0.8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3.00(+2.50)=+0.50,远视眼的临床表现,视力减退:与度数和年龄有关。视疲劳:视远视近均需调节,调节痉挛出现假性近视。内隐斜:调节大集合大兴奋内直肌内斜视。眼底变化:一般无变化,中度以上视盘充血肿胀。,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年龄屈光度调节力有无视疲劳有无内斜视,远视眼的配镜原则,67岁以下儿童:慢散(阿托品3天)+3.00D,多属于生理状态范畴,一般均无需加以矫正。但出现弱视、远视程度较高、伴有内斜视、双眼屈光不等任一情况者需予以矫正,矫正采取全矫处方配镜。全矫处方=慢散后结果1.00D(生理调节),远视眼的配镜原则,815岁儿童:应采取快速散瞳(亦可作为620岁原则)低度远视仍然可以暂不配镜。但出现视疲劳情况者需予以矫正,矫正采取比检查结果低1/3的原则配镜。超过+3.00D应予以矫正。矫正度数=显性远视+1/4隐性远视要经常配戴(初次配戴不适可稍微减低度数,应于短期内逐渐增加至充分矫正),远视眼的配镜原则,青年及成人:一般不散瞳远近视力都正常,无不适症状可暂时不配镜。如有视力下降或视疲劳症状:按照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配镜(显性远视)40岁以后可配戴双光或渐进镜片。,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举例15岁儿童裸眼:OD0.5OS0.5慢散:OD:+4.00D=1.0OS:+3.50D=1.0处方:OD:+3.00D0S:+2.50D(若眼位内斜,应全矫),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举例210岁儿童小瞳:OD:+4.00D=1.0OS:+3.50D=1.0快散:OD:+5.00D=1.0OS:+4.50D=1.0处方:OD:+4.25DOS:+3.75D,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举例3女,35岁,诉视物模糊,看电脑时间长后头痛,眼睛干涩。旧镜:OD:+1.00=0.8OS:+1.25=0.8检影:OD:+5.00OS:+5.25(检影时瞳孔较小,到+4.50时曾出现逆动后顺动。提示什么?)有调节参与,需要雾视,远视眼的配镜原则,主觉验光:OD:+1.00=0.8OS:+1.50=1.0+1.50=1.0+2.00=1.0+2.00=1.0+3.00=1.0+2.75=1.0+3.25=0.8+3.00=0.8给予客观屈光后,患者感觉看近看远都要好,但问你平时要不要戴镜?度数还会不会增加?如何保养才不会增加?戴镜,视觉训练(晶体操),远视眼的配镜原则,思考不同年龄的人有此屈光度,试镜头晕,如何减度?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近视眼,近视眼,近视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近视眼的分类-屈光成分,轴性近视眼轴过长。每长1mm约有-3.00D。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曲率过强。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折射率过高。,近视眼的分类-近视度数,低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3.25D-6.00D高度近视:-6.25D-10.00D重度近视:-10.00D,近视的分类-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单纯性近视主要是环境因素。屈光度常在-6.00D以下,可用镜片矫正到正常视力。病理性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一般儿童时起病,不断增加,平均每年增加-1.00D或以上。眼轴长,常伴眼底病变。继发性近视其他眼病、全身病引起。如圆锥角膜、糖尿病等所致近视。,近视的分类-调节因素,假性近视:指在常态调节情况下,远视力降低、近视力正常,检影为近视性屈光不正,当使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检查,近视消失,呈现为正视或轻度远视。真性近视:即通常的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检查,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小于0.25D,系器质性因素,与调节无明显关系。中间性近视(混合性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检查,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大于或等于0.50D,但并未完全消失。,近视眼病因,在某种意义上讲,近视眼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近视眼病因,遗传因素:种族因素、家族因素(近视发病率:东方人欧美人黑人),近视眼病因,环境因素:视近负荷增加,近视眼的临床表现,视力:远视力降低。视疲劳:因其调节集合功能不协调,引起肌性视疲劳。眼位:由于集合调节不协调,易发生外隐斜。眼底:高度近视可出现眼底退行性改变。,近视眼的矫正方式,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软镜RGP角膜塑形镜(OK镜)手术治疗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ICL),近视眼的矫正原则,6岁儿童,散瞳验光。发现近视找原因,充分矫正,积极控制。(后巩膜加固术)曲率性-RGP;轴性-OK镜618岁,发现近视首次散瞳。假性近视,不需要配镜。真性近视,按照MPMVA原则配镜矫正视力0.8时更换眼镜。,近视眼的矫正原则,1840岁,一般不散瞳。建议MPMVA原则配镜,同时考虑患者视近需求可适当降低度数。40岁以上,考虑到老视,配镜需兼顾近视力。远视力下降的轻中度近视,戴镜不仅可以提高视力,而且可以使不协调的调节集合关系趋于平衡。高度近视如试镜后出现极度不适,可酌情减去1/3度数,使其能适宜于近距离工作。,近视眼的矫正原则,我们关注的焦点:近视的发生?增长的原因?配戴不舒适的原因?最佳的矫正方式?,近视眼的矫正原则,病例1主诉:现在觉得看东西时间长了累,而且右眼模糊。旧镜:OD:-1.00=0.5OS:-2.00=0.850cm检影:OD:平光OS:-0.25验光:OD:-1.75=0.9(RG)OS:-2.25=1.0(RG)-2.00=1.0(R=G)-2.50=1.0(RG)-2.25=1.0(RG),近视眼的矫正原则,病例1那么,该患者的客观屈光度为:OD:-2.00=1.0OS:-2.25=1.0右眼增长-1.00,左眼增长-0.25如果患者双眼不能平衡,如何处方?测主导眼如果右眼为主导眼,与之前用眼习惯不同,如何处方?年龄是首要的考虑因素。,散光眼,散光眼,史氏光锥(Sturm光锥),散光眼的屈光,调节静止时,平行的光线经眼曲折后,由于屈光系统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引起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是在不同距离处形成两条焦线。两条焦线距离代表散光程度。如两条焦线垂直则可用圆柱镜矫正,使两条焦线合并在视网膜上成一焦点,这就是柱镜矫正规则散光的原理。,散光眼的分类-病因,角膜散光:分生理性散光和获得性散光。生理性散光与眼睑经常压迫有关,垂直方向曲率较大。获得性散光为角膜病变或眼手术后引起,多为不规则散光。残余散光:由于其他屈光因子所致,如晶状体弯曲度异常、位置倾斜、各部折射率不一致所引起。全散光:角膜散光和残余散光之和。,散光眼分类-强弱子午线是否垂直,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普通镜片矫正。规则散光:两主子午线互相垂直相交。可用镜片矫正。,规则散光分类-强主子午线方向,顺规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垂直方向。负散轴在18030。逆规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水平方向。负散轴在9030。斜向散光:强主子午线位于斜向方向。负散轴在4515或13515。,规则散光分类-依焦线与网膜关系,单纯远视散光:视网膜上,视网膜后。单纯近视散光:视网膜上,视网膜前。复性远视散光:均在视网膜后。复性近视散光:均在视网膜前。混合性散光:视网膜前,视网膜后。,散光眼的临床表现,轻度散光可无任何感觉。稍重者远近均模糊不清,把眼睑半闭眯成缝隙。视力减退,伴有重影。视疲劳:极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轻重不一定和散光大小成正比。弱视:多见于高度散光。特别是远视性散光易发生弱视,然后斜视的倾向。,散光眼,思考为什么轻度散光无症状?眯眼力量可以代偿晶体可以代偿,但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无法代偿,散光即暴露。为什么散光易引起视疲劳?晶体为了代偿眼的散光情况,要在某一经线上发生微调节,这比晶体在总体产生调节或放松调节更加困难,更难以持久,更易出现视疲劳。,散光的矫正原则,1.如何给度数高度散光:3.00D年龄:a:7岁-全矫b:7-35岁-RGP矫正视力c:35岁-接受为原则1/3-1/2,散光的矫正原则,1.如何给度数中度散光:1.00D-3.00D年龄:a:7岁-全矫b:7-35岁-RGP或框架眼镜c:35岁-接受为原则1/2-2/3,散光的矫正原则,1.如何给度数轻度散光:1.00D年龄:a:7岁-全矫b:7-35岁-有视疲劳要加,能缓解视疲劳要加c:35岁-症状为原则1/2-2/3,散光的矫正原则,2.如何判断度数合适症状:戴镜后有无缓解视疲劳。矫正视力:有无提高。有效视力:看东西有无提高,是否更明亮。,散光的矫正原则,顺可低矫逆给足顺规散光对视力影响小,逆规、斜向散光影响大。斜向散光:在保证清晰度不变的情况下,轴向可以向水平或垂直方向靠近,以减轻不适感。,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概念:两眼屈光度不等,相差2.5D以上。两眼屈光度相差0.25D,可使两眼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相差0.5%,并认为两眼视网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最大的耐受限度。即两眼之间的屈光参差最大耐受度为2.5D。成因:两眼发育进展不同,外伤、角膜病变或白内障术后。类型:1.单纯性屈光参差2.复性屈光参差,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双眼视力:轻微者保持双眼视,容易产生视疲劳症状。呈现交替视症状:一眼正视或轻度远视,一眼近视。单眼视症状:只用视力好的眼,另一眼被抑制废用。,屈光参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