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利润率分析:1978—2000.pdf_第1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利润率分析:1978—2000.pdf_第2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利润率分析:1978—2000.pdf_第3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利润率分析:1978—2000.pdf_第4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国有企业利润率分析:1978—2000.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国内的文献对国有企业的利润率下降问题提出了各种解释, 但是,论文作者发现,国育企业一方顽在利润率下降到几乎为零 的同时,企业的资产增女b 馒却同时以甚至麓于鳗毒企业利润率下 降速度的比率增长。其中器因是多方霭豹,主要与长期以来企渣 资本在低效益下形成靛磊对经济增长静徽躐基辘构成了严重的侵 锤有关,毽两拜寸也与企业首先考虑韵楚自有资本的利润率有关。 因此,本文试图剔除掉国有企业的非自有资本的因索,因而从企 业的资本结构出发,在区分企业的自有资本和信贷金融资本的前 提下,结合我国金融改革进程,解释国有企业利润搴下降的深层 次的原因。 本文从分孝斥国衣企业驰皇毒资产剥润搴出发,发璎晷奋金娅 通过自是的受壤行为,其是有资产懿剩润率水平鹩并没有明显的 下降趋势,裙反,国有企韭对国家财致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的依 赖往越来越强。这对于迸一步了解函有企业的经营动机以及迸一 步优化豳有企业的资产结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利润率、自有资本佥、信贷金融资本金、企 业自有固定资产净值 a b s t r a c t d o m e s t i cl i t e r a t u r eh a so f f e r e dav a r i e t yo ft h e o r i e s e x p l a i n i n gt h et r e n d o f d e c r e a s i n gp r o f i tm a r g i no f s t a t e - o w n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 ( s o e s ) + t h i ss t u d yh a s d i s c o v e r e d t h a tw h i l es o e s p r o f i tm a r g i nh a sd r o p p e dt on e a r l yz e r o ,t h ev a l u eo ft h e i ra s s e t s h a si n c r e a s e da tar a t ef a s t e rt h a nt h er u l eo f d e c r e a s i n g o f p r o f i tm a r g i n t h er e a s o n s a r em u l t i f o l d t h el o n g t i m ei n e f f i c i e n t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e n t e r p r i s e c a p i t a l ,a n d i t s e r o s i o no ft h em i c r o f o u n d a t i o no f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a r es o m eo ft h er e a s o n & a n d a n o t h e rm a j o rr e a s o ni st h a tt h es o e sa r ep r e o c c u p i e dw i t ht h e p r o f i tm a r g i no f t h e i r o w n c a p i t a l t h e r e f o r e ,a t t e m p t i n g t o d i s r e g a r d o u tt h ef a c t o ro fs o e s n o n - s e l f - o w n e dc a p i t a l ,t h ep a p e rs e t so u tf r o mt h e c a p b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m a k e sa d i s t i n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e l f - o w n e dc a p i t a la n dc a p i t a lb o r r o w e df r o mb a n k s ,t r y i n gt o e x p l a i n t h e u n d e r l y i n g r e a s o n sf o rt h ed e c r e a s e ds o ep r o f i t m a r g i na g a i n s t 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o f c h i n a sf i n a n c i a lr e f o r m s t a r t i n gw i t ha na n a l y s i so fg o e s p r o f i tm a r g i no n t h e i ro w n a s s e t s ,t h ep a p e r f i n d s o u tt h a tt h r o u g hi n d e b t e d n e s s ,s o i l s p r o f i tm a r g i no nt h e i ro w n c a p i t a l h a sn o t d e c r e a s e da p p r e c i a b l y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s o e sh a v eb e c o m e i n c r e a s i n g l yd e p e n d e n to n g o v e r n m e n tf u n d sa n db a n k c r e d i t s + t h i sf i n d i n gi su s e f u lf o rab e t t e r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s o e s o p e r a t i o n a l m o t i v e sa n df u r t h e r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 t h e i rc a p i t a ls t r u c t u r e k e yw o r d s :s o e ,p r o f i tm a r g i n , o w nc a p i t a l ,c a p i t a lb o r r o w e df r o mf i n a n c i a l i n t e r m e d i a r i e s ,n e tv a l u eo f a b u s i n e s s o w nf i x e da s s e t s 第一章中国企业利润率的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就 是国有企业总体利润率的下降问题( 见表一) 。 中国真有部门的利润及其亏报( 1 9 7 8 2 0 0 0 j 固定资产公布的利润亏损企业的公布的利润亏损率:固定资产增 年份 净值:1总额:2亏损额:3率:2 13 1值 1 9 7 82 2 2 5 75 0 8 ,84 2 12 2 8 61 8 9 1 9 7 92 3 7 8 65 6 2 83 6 42 3 6 61 5 31 5 2 9 1 9 8 02 5 2 85 8 5 43 4 32 3 1 61 3 61 4 9 4 1 9 8 12 7 0 9 35 7 9 74 62 1 4 01 7 01 8 1 3 1 9 8 22 9 1 45 9 7 74 7 62 0 5 11 6 32 0 4 7 1 9 8 33 1 6 16 4 0 93 2 12 0 2 81 0 22 4 7 1 9 8 43 3 9 57 0 6 22 6 62 0 8 0o 7 82 3 4 1 9 8 53 9 8 0 87 3 8 23 2 41 8 5 4o 8 15 8 5 8 1 9 8 64 5 4 3 86 8 9 95 4 51 5 1 81 2 05 6 3 1 9 8 75 2 4 2 47 8 76 t1 5 0 11 1 66 9 8 6 1 9 8 86 0 4 0 48 9 1 98 1 91 4 7 71 3 67 9 8 1 9 8 97 0 3 327 4 31 8 0 21 0 5 62 5 69 9 2 8 1 9 9 08 0 8 8 33 8 8 13 4 8 84 8 04 3 11 0 5 5 1 1 9 9 19 5 0 7 24 0 2 23 6 7 4 2 33 8 61 4 1 8 9 1 9 9 21 0 9 8 2 75 3 5 13 6 9 34 8 73 3 61 4 7 5 5 1 9 9 31 3 3 0 4 48 1 7 34 5 2 66 1 43 4 02 3 2 1 7 t 9 9 41 5 6 7 7 58 2 94 8 2 65 2 93 0 82 3 7 3 1 1 9 9 52 1 3 6 3 96 6 5 66 3 9 63 1 22 9 95 6 8 6 4 1 9 9 62 3 8 6 0 74 1 2 67 9 0 71 7 33 3 12 4 9 6 8 t 9 9 72 5 8 8 3 4 2 7 88 3 11 6 53 2 12 0 2 2 3 1 9 9 83 1 4 2 9 85 2 5 11 1 5 0 71 6 73 6 65 5 4 6 8 1 9 9 93 5 7 3 5 19 9 7 8 69 6 6 727 92 7 14 3 0 5 3 2 0 0 03 7 6 3 8 82 4 0 8 37 0 4 36 4 01 8 71 9 0 3 7 资料来源:l 、2 、3 列来源干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 0 0 1 年,第2 4 页,其他数据 是作者计算得出。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国有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以下特征: l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国有企业的利润率自1 9 7 8 年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企业利润率从2 0 世纪8 0 年代初的2 0 以上,下降到9 0 年代末的2 左右,企业 的利润率水平下降到只有原来水平的1 0 。从最高年份1 9 7 9 年的2 3 6 6 下降 到最低水平1 9 9 7 年的l _ 6 5 ,平均每年下降0 9 5 个百分点,下降速度之快, 可见一斑。 2 、从各时期企业利润率的下降状况来看,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的下降速 度基本上是逐步下降和急速下降相间而行的。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下降分别以 1 9 8 5 1 9 8 6 年,1 9 8 9 1 9 9 0 年和1 9 9 5 1 9 9 6 年为分界线的,各个时期内利润率 下降的速度比较平缓,而各个时期之间却有着明显的突然下降的特点。1 9 8 6 年 较1 9 8 4 年下降了5 个百分点,1 9 8 9 年以后企业利润率更呈急速下跌的趋势,1 9 8 9 年与1 9 8 8 年相比企业利润率下降了4 2 个百分点,而1 9 9 0 年又在1 9 8 9 年的基 础上下跌了5 8 个百分点。1 9 9 5 和1 9 9 6 年在原来的仅存5 左右利润率水平上 又下降到不到2 的利润率水平下降。这等于说,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已经不挣钱1 3 、从各时期亏损与利润率水平的状况来看( 见表二) 亏撮对国有企业利润的。侵蚀效应”f 1 9 7 8 2 0 0 0 j 年份1 9 7 81 9 7 9 1 9 8 01 9 8 l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 亏损率 1 8 71 5 31 3 61 7 01 6 31 0 2o 7 80 8 11 2 01 1 61 3 62 5 6 亏损侵蚀利 7 6 46 0 75 5 37 3 57 3 84 7 73 6 34 2 07 3 27 1 98 4 11 9 5 2 润的比率 年份 1 9 9 01 9 9 l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 亏损率 4 3 l3 8 63 3 63 4 03 0 82 9 93 3 13 2 13 ,6 62 7 11 8 7 亏损侵蚀利 4 73 34 7 7 l4 0 ,3 83 5 6 4 3 6 7 94 9 0 06 5 7 16 6 0 2 6 8 6 74 9 2 12 3 7 3 润的比率 ( 最2 ) 资料来源:1 9 7 8 1 9 9 7 年的数据均来自于张军教授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 9 7 8 1 9 9 7 ) ) ,经济研究2 0 0 1 年第3 期,为7 理解方便,将其中的。两种利润率差距”更名为“亏 损率”,同时,作者在比率的计算中保留72 位小数。1 9 9 8 、1 9 9 9 、2 0 0 0 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张 军教授提供的方法计算得出。 从上表看出,企业的亏损增长及其对企业整体利润率水平的“侵蚀效应” 来看( 根据张军在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 9 7 8 1 9 9 7 ) ) 中的定义, 国有企业亏损对利润率的“侵蚀效应”是指由于统计的原因,在一般情况下,计 算部门的利润率时,是用扣除部门内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以后计算得来的“净利 润”,从而导致由于在观察统计上只观察公布的部门利润率变动,而掩盖了部门 内的“盈利企业”的盈利能力,形成亏损“侵蚀”盈利的现象) ,国有企业的状 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 9 7 8 1 9 8 8 ,1 9 8 9 1 9 9 4 和1 9 9 6 - - 2 0 0 0 。在第一个 2 时期企业的亏损率不高( 1 左右) ,亏损额也较小,对利润率的“侵蚀效应”较 低( i o 良下) 。该浚段还脊一个鞍为稠显酶特点,邵1 9 8 4 、1 9 8 5 年前静企韭亏 损额和亏损率基本上是呈下降趋势的,1 9 8 6 1 9 8 8 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 第二个时期亏损率增加较快,亏损额增加额也较快,傻同时也伴随着企业利润颥 躺较炔增长,因此,亏损对利润率的“侵蚀效痘”虽然较怏( 2 0 一5 0 发右) , 但相对于后一阶段泉说,还处于一般水平。第兰个时期亏损率相对平稳( 3 左 右) ,毽亏损鬏帮大滔增长,利潮罄颧舅媲下降,亏援对利润率熬“侵毒变效应” 也急遴上升,亏损对国有企业利润率“侵蚀”最大的1 9 9 8 年达到6 8 6 7 的历 史最商东平,帮国有企、监稠漓发生了较为爨虽耱结构性交亿( 弧军,2 0 0 1 ) 。 4 、剔除国有企业的“侵蚀效应”,从还原以后的利润攀水平来看,国有企业 的利润率下降幅度擞然趋于平缓,但仍然呈下降趋势( 见表三) ,从激高水平1 9 7 9 年豹2 5 。9 下降到1 9 9 7 年最低水平豹4 。8 8 ,平均年下黪率仍然在0 。9 1 个露 分点。各时期的利润率水平下降的分界线仍然非常明显。 调差磁后街溅澜拳表f 1 9 7 8 2 0 0 0 j 年倍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l1 9 8 21 9 8 3 9 8 4l 嚣5l 9 8 6 9 8 7t 9 8 81 9 8 9 调整斥的利 s 5 e 9爨9 25 1 9 76 2 5 。?5 4 5 ,36 7 37 3 2 87 7 0 ;s7 4 。48 4 89 7 3 89 2 3 2 润颠 调整屠的利 2 7 52 5 g2 4 5 l2 3 0 2 2 1 42 1 2 2 l ,嚣l 蕊1 8 3 8t 6 。1 8l $ 1 2i 3 3 润章 年蛰1 9 9 01 9 9 l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9 0 调整后的剥 7 3 8 。97 5 9 29 0 4 4l 蕊9 01 3 t i 81 3 。曩21 2 0 3 3 2 器8l t 7 5 ,81 9 6 462 9 勰3 润褫 调整屠的利 9 1 l8 ,0 98 2 38 3 7s 。l ls ,0 4 8 853 35 + 5 07 8 9 润率 ( 表3 ) 资料来源;1 9 7 8 1 9 9 7 年的数据均来自干张军教授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 9 7 8 1 9 9 7 ,经济瞬究2 0 0 i 每第3 辩,俸者在兜率酶计算串像留72 位小数。1 9 9 8 、1 9 9 9 、2 0 0 0 年的数据是作者根据张军教授提供的方法计算得出。 5 、从函有企渡的资产增值的速度来看,程嚣有企监幂| j 润率下降几乎无幂t 可 图戆馈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却基本上呈现快速土丹鲍趋势。从固定资产净後亲髫, 从1 9 7 8 年的2 2 2 5 7 亿元增加到2 0 0 0 年的3 7 6 3 8 8 亿元,增加了1 5 9 l 倍。从 每年滏定瓷产净疆懿增黧鬏来番,放 9 7 9 年鹊1 5 2 ,9 纪元增麓爨2 0 0 0 年懿 1 9 0 3 7 亿元,增加了1 2 倍,其中最高的1 9 9 5 、1 9 9 8 年分别为6 6 8 6 4 和5 5 4 6 8 亿元,较1 9 7 9 年增加了3 7 倍! 箕中1 9 8 5 、1 9 9 3 、1 9 9 5 和1 9 9 8 年是固定资产蹭 长最快的时期,分别是上年增加颧的1 5 0 。3 、5 7 。4 、1 3 9 8 、1 7 4 ,2 ,1 9 9 9 年 3 固定资产也增长了4 3 0 5 3 亿元,是历史上第三个增长高点。但每一次固定资产 净值增长最快的时期却是利润率下降较快或利润率较低的时期( 1 9 9 3 年除外) 。 特别是在1 9 9 5 1 9 9 9 年企业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投资却依然增长迅速,居前 三位的固定资产净值增长高点1 9 9 5 、1 9 9 8 、1 9 9 9 年均在该阶段,而这三年国有 企业的利润率却只有3 1 2 、1 6 7 、2 7 9 ,都是改革以来国有企业利润率最 低的几个年份。 4 第二章关于企业利润率下降的理论阐释 国内经济学界对于国有经济利润率降低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 、1 竞争导致的企业利润率的下降 竞争理论可以追溯到j o s e p hb e r t r a n d ( 1 8 8 3 ) ,在国内论述国有企业经济效 益下降时,许多文献均从这里入手进行分析。如张维迎、马捷( 1 9 9 9 ) 根据b e r t r a n d k r u g m a n 处理寡头竞争的方法,从产权角度分析了恶性竞争发生的具体条件和 福利效应;王伟光( 2 0 0 1 ) 以彩电业为实证,认为价格竞争的结构性“过剩经济” 中企业典型的竞争策略。谢伟( 2 0 0 1 ) 以彩电、轿车行业为实证,从技术追赶和 技术约束的角度探讨了价格战的技术约束原因。安同良、杨羽云( 2 0 0 2 ) 则以彩 电行业为实证,从产业组织层次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等多变量全方位分析易发 生价格竞争( 价格战) 的产业特点。企业竞争的相关文献还有陈平( 2 0 0 0 ) 、宋 学保( 2 0 0 0 ) 、王伟光( 2 0 0 1 ) 、张东辉、徐启福( 2 0 0 1 ) 、张军( 1 9 9 8 ) 等,国 外有n a u g h t o n ( 1 9 9 2 、1 9 9 5 ) 、s i n g h ( 1 9 9 3 ) 等。该理论一般依据工业组织理论, 基本上认同企业利润率的下降是由于企业边际利润的下降,而这往往是因为市场 变得更有竞争( 甚至于恶性竞争) 的结果。由于改革前的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平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的垄断维持的“租”,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维持在一个较 高的水平。由于市场导向的改革政策和非国有部门的进入和扩张,大大改善了市 场的竞争性,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性租金逐渐被企业间的竞争所“侵蚀”,从而 导致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下降( 张军,2 0 0 1 ) 。但是,正如张军指出的,根据企业 组织理论,企业间在竞争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即企业 将相应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在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其全要素生 产率( t f p ) 应该得到相应地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假设的结论: ( 1 ) 经济自由的程度与利润率呈反方向变动,则我们按照经验回归的经济自由 指数的系数应为正数;( 2 ) t f p 与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成正方向变化,则按经验回 归的t f p 系数应为正数。 我们根据这两个前提,引入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的中国经济自由指数( 表匹【) 和张军、施少华计算得出的1 9 7 8 1 9 9 8 年的t f p 数据( 表五) ,对我国国有企业 的利润率水平进行回归如下: 中壤经济蕾由援薮:1 9 7 8 2 0 0 2f 表四j 年份1 9 7 9 1 9 8 01 9 8 1t 9 8 2i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 经济自由指数 4 8 64 7 34 6 64 64 4 64 23 9 93 9 23 8 63 8 23 8 53 8 l零傍 1 9 9 l1 9 9 21 9 9 3 1 9 9 4t 9 9 51 9 9 6 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l2 0 0 2 经济自由指数 3 7 53 7 23 6 83 6 l3 。63 ,63 。63 53 53 43 。5 5 3 5 5 ( 表4 ) 资料来源:1 9 9 5 2 0 0 2 年是美国传坟基金会公布的数据 p a s t s c o r e s c f m ,其他数据是作者根据顾海兵和陈述云计算的数据折算得出。 张军、施少华回归的t f p 数值f 表五j 年份1 9 7 81 9 7 91 9 8 0 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 t f p 数徨 3 9 39 5 3 79 79 6 8 91 0 0 。0 41 0 5 2 8 1 1 3 ,9 21 2 0 。t 91 2 2 2 31 2 7 0 81 3 2 8 i f p 增长率0 0 5 2 60 0 1 5 30 0 1 7 10 0 0 1 200 3 2 60 0 5 2 4 00 8 2 10 0 5 500 1 70 0 4 4 500 4 0 1 年份1 9 8 91 9 9 01 9 9 1 1 9 9 21 9 9 31 9 蛙1 9 9 51 9 9 01 9 9 71 9 9 8 t f p 数懂1 3 03 71 2 1 ,9 8 1 2 641 3 6 ,1 81 4 4 4 41 5 1 51 5 01 5 9 2 91 6 2 0 31 6 3 3 7 t f p 增收率一00 1 8 30 0 6 4 3 00 3 6 300 7 7 300 6 0 700 4 8 900 2 9 700 2 1 100 1 7 200 0 8 3 ( 表5 ) 赍料来源:张军、施少华,2 0 0 2 。t f p 值以1 9 5 2 年为基年。 ( t ) 取1 9 7 8 1 9 8 8 年的经济自由指数与t f p 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的回归 方程鹣 y = 一2 0 。5 7 6 + 8 9 3 8 i n d e x + o ,3 9 0 t f p ( - 4 9 6 8 ) ( 9 9 6 3 )( 2 6 8 3 ) 露锑,9 3 7s e = o 。9 4 6 6f = 5 2 。0 0 1 ( 2 ) 取1 9 9 0 一1 9 9 8 年的经济自由指数与t f p 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的回归 方程楚 y = - 7 2 。9 1 9 + 2 1 。0 0 0 i n d e x + o 。t 0 8 t f p ( 一3 2 6 0 ) ( 3 4 6 7 )( 0 6 7 1 ) r 2 = 0 。6 3 8s e = t 。8 4 7 4f = 6 。1 6 3 ( 3 ) 取1 9 7 8 1 9 9 8 年的经济自由指数与t f p 的数据谶行回归,得出的回归 方程蹙 y = 一5 7 9 8 4 + 1 7 1 9li n d e x + o 4 3 7 t f p 6 ( 一7 8 8 2 ) ( 9 4 4 9 )( l 8 5 1 ) r 2 = o 8 4 3s e = 3 4 3 2 7f = 4 5 7 8 0 从以上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对1 9 7 8 1 9 8 8 年数据进行回归后的 结果拟合得近乎完美,但是从长期即1 9 7 8 1 9 9 8 年回归的数据来看则与我们的 回归假设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后期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下降并非仅仅由 于竞争造成的。1 9 8 9 1 9 9 8 年的回归结果拟合度并不高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 这一点。这正印证了张军( 2 0 0 1 ) 得出的结论:1 9 8 9 年以前,国有部门的盈利 能力的变动基本上是总体上的,是由于竞争引起的利润率水平的下降,但1 9 8 9 年以后的利润率下降原因却不能够仅仅用竞争“侵蚀”的理论来解释。 2 、2 企业利润水平的结构性变化 张军( 2 0 0 1 ) 在解释了1 9 7 8 1 9 8 8 年国有部门利润率下降是由于“竞争侵 蚀”的同时,也阐释了1 9 8 9 年后企业利润率下降的“亏损侵蚀利润”假说。在 文中,他从亏损对国有部门总体利润“侵蚀”的结构比例的变化出发,认为2 0 世纪9 0 年代国有工业部门盈利能力的结构性变化是亏损增长、从而利润率恶化 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我们发现即使是调整以后的结果仍然是从1 9 7 9 年的2 4 7 5 下降到1 9 9 7 年的4 8 6 ,虽然在这里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无法获得国有盈利 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的数据,还原后的利润率水平有低估的可能性。但是,在调 整后的利润总额中,1 9 9 5 年后的利润总额仍从1 9 9 4 年的1 3 1 i 6 亿元下降到1 9 9 8 年1 1 7 5 8 亿元,也就是说,企业在发生结构性利润下降的同时,利润的总体性 下降仍然是发生的。 因此,张军( 2 0 0 2 ) 认为,在国有企业的利润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同时,中国 改革的过程电是一个不断工业化的过程,由于乡镇企业社区产权的性质决定,企 业间的竞争往往具有“新古典调整”的特征,即一个新的市场机会将迅速诱导大 量的模仿者进入,价格和边际利润随之下降,直至市场饱和,利润趋近于零。对 于这种产业机会的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讨沦中进行讨论。 2 、3 产权的非优化和企业双重目标的影响 在讨论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同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产权问题。持这一 观点的有张维迎( 1 9 9 9 、2 0 0 0 ) ,樊纲( 1 9 9 4 、1 9 9 5 、1 9 9 6 ) ,姚洋( 1 9 9 8 ) ,刘 小玄( 2 0 0 0 ) 等,他们国有企业的改革归根结底应该“是一个产权关系问题”( 樊 纲,1 9 9 5 ) 。他们将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和亏损增长( 利润率的下降) 归咎为国有 企业的所有制以及软预算约束,认为企业利润率水平的下降( 企业亏损的上升) 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企业生产效率与与企业利润率的中间环节,即在分配环节 上资本权利被削弱,产权不明晰导致的激励机制的削弱。而私有企业的产权人享 有剩余利润占有权,由此产权人有较强的激励动机去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因此 7 在利润激励上,私有企业比传统的国营企业强。而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 中,金业激黜规割将褥到了改善( v i c k e r ,1 9 9 6 ) ,效搴也将会褥到提毫,即产权 变换将带来了企业治理机制的变化。 弱建平( 1 9 9 9 迄提供了要耱对鬻毒念娃利濑奉承平下降熬解释,帮舀 有企业的进遇壁垒问题,他认为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任何个产业都有其成长 的周麓,即幼稚赣、成长麓、成熟期、衰退期鲻个阶段, 乍为产潼中靛企照茹桑 不能顺应产业成长尉期,邋时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会形成亏损。出于国 有企业自身产权的原因,造成国有企业在进出该产业中的“进退熬垒”,以致予 不戆摄握产鼗翅襄邋越调熬产业缝构,从嚣造成了亏羧的增加窝利润率斡降低。 在这里,他也认为怒由于产权的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利润水平的下降。( 对于该 文中撬蠲酶产整结褊本身瀚阕题,我将在接下袋静分橱中避毒亍论谣。) 但是,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成该得_ 出相应的推论,即国肖企业疆比非国有企 业发生更严薰的亏损。僵遽一结论没有得到经验静有力支持。张军( 1 9 9 8 ) 发蕊, 从整个行业麓,国有部门势不总楚比非阕有部门亏损严重。在化工、电子和电器 设备部,非国有部门也同样存在箸严重的亏损:在饮料和黑色金属行业,非国有 帮 j 魄国枣都f j 的亏擐还疆严重。卢荻( 2 0 0 0 、2 0 0 1 ) 豹实谖褥出:从总体上看, 虽然固有小烈企业的利润率水平小于私营企业,但是总体上国有企业的利润率水 平并不必私黎企鼗繇,国窍大中黧叠鼗瓣剥滤攀甚至离子秘营垒戴。刘芍佳、攀 骥( 1 9 9 8 、2 0 0 0 ) 等的实证分析也得出: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企业私有化 后的平均效藏有显藩提裔;在垄断市场上,企娩私裔亿后瀚平筠效益不鞠显。爨 此,所有权璞论不8 用来解释国肖企业利润率下降的问题。 2 、4 。国蠹企业受绩鼹说 对于国有企业利润率下降的问题,国内些学者认为是由于国有企业负债 率遭蒜,导致了企娩受器造重,造藏了金韭慧俸翻澜牵翡下降。趣事实上,嚣终 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也并不低,如1 9 9 2 年美国为6 4 2 2 ,德国为6 1 3 8 ,法 国为5 7 6 8 5 ,日本更楚离达7 9 7 2 。并且,依疆关于企娩负债率的研究成暴,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肯定不熊归因子企业负馈率掰。吴敬链( 1 9 9 7 ) 、谢德仁 ( 1 9 9 9 ) 、刚素华( 2 0 0 0 ) 等的实证研究均得出这一结论。如吴敬链( 1 9 9 7 ) 证 实,改革开藏戳寒瓣大多数年携,基套企业爨承握鲍续务名义剩攀是抵予实际遇 货膨胀率的,也就是说,实际利率呈负值。谢德仁进一步i 正明:圈有企业通过煎 债与受稻率实际上楚得到了来蠢金融粱道等懿大蠢牵 辩,孺不是象名义上那释念 业对银行支付利息费用。如表六中的数据表明1 9 8 5 1 9 9 4 年国礴企业得到补贴 的情况,其中除1 9 8 9 年和1 9 9 0 年外,其他各年国有企业其实是褥到了衾融渠邋 豹反囊支挝,即镊到 贴。丽翻素华( 2 0 0 0 ) 熬磺究也表明,在1 9 8 4 一l 9 9 8 年 期间,不同产业部门的国宥企业实际负担的利率均为负数。这表明国有奄业在此 8 情形下,无疑是负愤率越离越好。黄志患、白蔽霞( 2 0 0 2 ) 的研究也表明,1 9 9 6 年、1 9 9 9 年臻惠就使金业减少测愚支出1 0 0 0 多亿元,许多上市公司豹贷款霉亍为 在9 0 年代末仍然具有行政性和非理性的特点。 驾鸯企业获蒋舔辩酶纛砖量和形式 i 1 9 8 5 1 9 8 61 9 8 7 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i1 9 9 21 9 9 31 9 9 4 全部 9 99 9l o 27 06 86 25 。87 56 33 。9 牵 黉占 预算 彳57 57 。26 。48 。96 。45 ,23 。93 12 。2 补贴 金融 2 42 43 00 6一o 。l一0 20 。63 63 2i ? 补贴 裘8 资料来源;谢德仁,1 9 9 9 :国有企业负愤率悖论:提出努解读,经济研究,第9 期, p 7 4 并且,根据删模型的理论,当不考虑“税盾效应”,企业经营的收益大于 企业负债成本时,众业经菌者的经营业绩越好,对箕企业越有利,因此,并不存 在重窍企业受谈率:i 熏毫或过度影赡企业利润奉承平的阀题。 2 、5 。企照管理秘稍争市场运营瓠裁改革洚患 林毅夫( 1 9 9 5 、1 9 9 7 ) 认为,私谢制以及产权问题并不是国有企业利润率 下降的禳本藤霞。位裱舔第三次全莺工监普奁资料绫计褥出,在2 2 3 4 家严重亏 损企北中,政策性亏损有8 2 6 家,占3 7 ;资产总额合计3 4 0 0 多亿元,占5 0 4 : 亏损颧近2 0 0 亿元,右4 3 3 ,从总体上来看,工业企业的政策陡亏损占了t 3 以上。德认为企业媳政策性负担童要采自于四个方蕊,鄹职工养老受提、债务负 担过熏、价格扭曲及资本密集程度过高。尽管国有企业亏损可得到政府补贴,但 聿 蒌鑫不是,1 9 9 4 年匿有企韭受离遥体歉工支付懿繇蹬福剥费就比阕年豹亏损毒 贴高出一倍多。再加上国有企业一般都负有保持社会稳定增加就业等社会责任。 因诧,政府静目标的多元往转仡为霞有企、监经营爵标的多元侄,敢府由于和国有 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没有宠分髅息指撅,也炙法将经营者的经营努 力水平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从包括社会政策性义务在内的众多影响因索中鼠 蒋分勰出寒,瓢瑟处予僖惑劣势缝垃,处予谈努j 数不翻越缀,没鸯理杰以经蓉她 绩太差来解雇经营者。且国有企业经营者又来参与众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故图 有金照静经营者本还可遴过改蘧经营管瑾程遴技零逑步矿大市场 ; 额耩低生产 成本镎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政府作为股东并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指标来考虑国有 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因此,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完全甚至完全不依赖于企 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率水平的提高,而是更多地依赖于与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过 程,簸瑟造袋国有企业酶预算约采软化( 科尔内、棒毅夫等) 。这萃辛圭予涮菠造 成了搬业经营当中企业经营“最优点”的偏离,而同时又由于缺乏一个充分而公 平的竞争体系,没肖一个充分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没有个充分竞争的经理 人员就业市场和自由流动的企业家阶层,没有个自自流动的资本枣场,造或监 督企业经营的信息成本和惩罚不台理经理人的成本太高,企业“自生能力”( 2 0 0 1 ) 的下蹲。因此,莓煮企业在与私藏企业竞争中处于信息不辩舔、激励不捐客、竞 争不对等的不平等竞争,利润率水平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而迅速降低也就在所难 免。滚德仁( 1 9 9 9 ) 虽然黉定了鬻宥企照孝l 滤肇下降凳盘予鬻有企照资产受篌承 平过商所引起,但仍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利润率水平下降是由于没有一个充分 公平竞争的环境,箕利润指标不髓成为一个反映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充分信息指 标。 但这一解释与1 9 8 5 年以后国有工业的亏损状况不甚相符( 张军,i 9 9 8 ) , 最初,国有工业的亏损模式被认为可以由价格斡计划控锻傣系所造成懿摁睦效应 来解释,因为此时绝大部分亏损集中在国有自& 源部门,如煤矿节油和大然气开采 以及泡力,南l 造盈的亏损不葚暖整。毽隧着价格与计翊改革漪深入,越来越多盼 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价格和资源的市场配置( l a r d y ,1 9 9 7 ) ,但从8 0 年代末开始 的整个行业的亏损却开始上升,并且越来越严整,从最初的能源等基础产业扩展 到枫娥、纺织建材、食品等郝f j 。磊 凰有企渡也赡以幸兔。可见,从价格捏越 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的问题是不合理的。 2 、6 经济结构增长不合理引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卢荻( 2 0 0 0 、2 0 0 t ) 试为亏横闻题蓍起来与其说与所裔蒂l 有关还不如说与工 业行业本身的问题有关。他认为改革开放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以非农产晶为原料 的轻、重制造工业在整体工业部门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以农产品为 原料黥轻工她窝重工业中豹采掇工业趋予萎续,原专才鞋工业魇占比重则熬本上缎 持不变。改革开放年代的工业发展,其实是与同期的“消费革命”相联系的,其 表蔹跫一大批耨兴耐用消费晶鼢近乎爆炸性懿增长和迅速鼹及,即以杌辕电子工 业为特征的制造工业的冒升是主要原因。从长期来看,改擎开放的工业化进程, 基本上是建立在瞄下酶霞巢纽带之上:消费诱导投资,带动整体投资酶增长,瞧 是既能吸纳来自农挝的劳动力转移,又能通过深化专业分工和学习效应等动态效 率,鼹升工业部门本身的生产率,形成生产与消费、工业与艇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划接秘疑云忿( 1 9 8 7 ) 镍诗,在憩絮越王韭总产毽静增量中大约有3 i 是盘耨 兴耐用消费品产业提供的。就主导产业的演变看,8 0 年代的工业化进程,大致 可戳矧分为1 9 7 8 1 9 8 3 年和l 酾3 一i 9 8 8 年两个阶段。在蓠一个阶段主要为手表、 自行车和缝纫机为代表的“老三件”的消费,1 9 8 3 年分别是1 9 7 8 年2 。5 7 倍、 1 0 3 2 3 倍和2 2 3 倍。1 9 8 3 年到1 9 8 8 年则是“新三件”即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 电冰箱的增长,彩色电视机产量从1 9 7 8 年的3 8 0 0 台增加到1 9 8 8 年的1 0 3 8 万台, 家用电冰箱从1 9 7 8 年的4 0 0 台增加到1 0 4 7 万台,电冰箱从3 万台增加到7 5 8 万 台。虽然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面对财务预算约束软化,一定程度上有不顾最终需 求盲目扩张投资的倾向,但是,这些产品在城镇居民中的普及率,是在8 0 年代 高速发展和9 0 年代渐趋放缓,农村9 0 年代前期仍然滞后,9 0 年代后期开始急 速发展的状态。加上9 0 年代投资增长的快速回落,地方政府和企业普遍不愿投 资、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下普遍不愿贷款等现象,企业存货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从9 0 年代初的1 0 降至1 9 9 6 年的5 6 再降到1 9 9 9 年的2 ,显示 微观经济主体仍然是利润导向的,其投资倾向是有限度的。所以,从长期来看, 这些分散化的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仍然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其所面对的预算约束 也逐渐硬化,最终需求问题始终无法回避,在几乎是整个9 0 年代,中国工业化 和经济增长所面对的首要制约,是最终需求不足。 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解释单个产业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下降的原因,却 不能解释整个工业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下降的原因。中国的工业部门自8 0 年代初 的“新三件”到8 0 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新三件”,经历了一个消费产业结构的升 级过程,但是,历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三件”的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年份虽 然在8 0 年代初,但那是从无到有,基数较小的缘故,丽事实上冰箱在1 9 9 0 年和 1 9 9 3 1 9 9 5 年,洗衣机在1 9 9 3 、1 9 9 4 、1 9 9 6 、1 9 9 7 年,电视机在1 9 9 5 、1 9 9 6 、 1 9 9 8 、1 9 9 9 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而不久中国又出现的新的产业结构,即以 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以及空调产品却几乎在上述产业衰落的同时开始 兴起( 见表七) ,在1 9 9 3 年以后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另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 在1 9 9 0 年仅为1 8 万户,而1 9 9 5 年增加到3 6 2 9 万户,到1 9 9 9 年到达4 3 2 9 6 万户,2 0 0 0 年更增加到8 4 5 3 3 万户,1 9 9 5 年比1 9 9 0 年增加了2 0 1 6 倍,2 0 0 0 年较1 9 9 5 年更增长了2 3 4 倍,年均也增长4 6 5 倍! 可见,我国的消结构、产 业结构的转换是相当迅速和及时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利润率水平的下降的结 沧是难以成立的。 我羁主要家甩消费电器产量增长丰f ) 年份 1 9 7 91 9 8 01 9 8 l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 冰箱 1 3 65 4 11 3 57 9 78 8 71 9 0 41 6 4 55 5 47 8 48 8 8一1 1 5 洗衣机 4 4 2 5 01 2 5 5 24 2 2 19 7 74 4 55 8 o5 3 50 71 0 95 72 1 1 彩电 1 5 0 02 3 7 ,93 7 3 98 9 48 4 31 5 2 22 2 5 o一4 86 2 45 4 29 4 空调 4 2 0 0 05 3 56 17 4 34 1 47 7 41 0 1 82 1 93 7 09 8 o4 4 6 计算机2 1 61 2 68 3 5 1 年份 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i 9 9 81 9 9 92 0 0 0 冰箱 3 1 o1 53 42 2 82 8 71 9 66 76 61 51 4 25 7 洗衣机 一1 9 73 ,73 o2 6 52 2 11 3 31 6 71 6 73 81 1 27 5 彩电 9 91 6 71 0 67 73 24 8 12 3 36 82 9 o2 1 97 6 空调- 3 581 6 2 o1 5 0 61 1 9 21 3 67 3 51 5 22 3 91 8 81 5 63 6 6 计算机 8 99 7 92 2 31 6 26 7 62 4 0 18 6 14 8 84 1 13 9 06 5 9 ( 表7 )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 0 0 1 年,每年的增长率以该年数据除啦上一年的数据得出。 第三章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对企韭潮润率的影响豹嚣论分析 从以上的分毒厅中我们可以躲道,上述每一稚对国有企堑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