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财政学专业论文)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曰俱增,但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并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态势, 成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的重大隐患。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节收入 分配差距的有力手段,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 9 8 0 年开征到现在已有2 0 多年,在这 段时间内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过怎样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经济形 势下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应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作 怎样的调整,成为当前税收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正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也是奉文力图研究解决的方向。奉文紧紧围绕“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 用”的f f 一心论题,立足于我国 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税收体制的现实,通过对个 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寻找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与国 际比较的差异,并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政策和管理两个方面发 掘我国现行税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索税制改革和完善的发展方向、制 度设计和配套改革。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税率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 q u i c k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o u r c o u n t r y se c o n o m y s i n c e r e f o r mo p e n i n g ,p e o p l e sl i v i n gl e v e lh a sg a i n e dm u c hi m p r o v e n l e n ta n d i n c r e a s e b u t ,i nt h es a m et i m e ,d i f f e r e n c ei n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o u r r e s i d e n ta l s oh a sb e e nb i g g e l a n db i g g e r ,e v e nt h es i t u a t i o no fs p e e d i n g l i pc o n t i n u a l l yh a sb e e ns h o w e d ,w h i c hh a sb e c o m eas i g n i f i c a n th i d d e n d a n g e ri ne c o n o m y sc o n t i n u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o c i e t y ss t e a d y i no u r c o u n t r y 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n st a xi s a s t r o n gm e a n sf o rg o v e r n m e n tt o r e g u l a t ed i f f e r e n c ei ni n c o m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n sl a xo fc h i n ab e g a ni n l9 8 0t h e r e1 a v eb e e n t w e n t yy e a r ss i n c et h e n i nt h i st i m e ,w h a th a s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u st a x g i v c np l a y , t o t i n l e g u l a l m gi l l c o l i t 2 d i s t t + i b m i o n v d l a tf u n c l i o us h o u l di l p e r f o r mi n s u c he c o n o m ys i t u a t i o no ft o d a y ss o c i e t y ,w h a ts h o u l db e a d j u s t e d t oo u r 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n s t a x s y s t e m i no r d e rt or e d u c e d i f f e r e n c ei ni n c o m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ti sas i g n i f i c a n tq u e s t i o ni nn o v vd a y s w h i c ht h e o r yb o t m d a r ya n d p r a c t i c ed e p a r t m e n t a r es t u d y i n ga n d t r y i n gt o s o l v ei ti sa l s ot h eq u e s t i o nw h i c ht h ew r i t e rt r yt os o l v e s t a n d i n gb yr e a l i t yo f 0 u rc o t m t r y s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a x s y s t e m ,w i t hn o r m a la n a l y s i sa n dp o s i t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 l o o k f o r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c h i n a s 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n s t a x s y s t e m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t a xs y s t e m ,a n du s ea d v a n c e dr e b r me x p e r i e n c eo fv a t l i o u s s t a t e si nw o r l df o rr e f e :r e n c ea tl a s t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a n a l y z et h ei s s u e e x i s t i n gi no u r t a xs y s t e mi nt w o a s p e c t s p o l i c ya n dm a n a g e ,i no r d e r t oe x p l o r et h ed i r e c t i o n ,t h ep o l i c yd e s i g n ,t h eo p t i m i z em e a n si fp e r s o n a l p o s s e s s i o n s t a xs y s t e m sr e f o r ma n d p e r f e c t k e y w o r d s p e r s o n a lp o s s e s s i o n st a x ,i n c o m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e g u l a t ee f f e c t ,t a xr a t e 潦琏丈学磋圭攀位链文令a 薪褥筏黠溺警渡八分配瓣翘辫裳 1 前言 毯牧跫嚣家凭甓竣派蔽力,为满足一簸熬享会霪要,菝照法德魏定对享圭会裁 余产品所瓣行的强制性、无偿性的分配活动,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手段之 一,是调节国民经济的煎要经济杠杆。随着经济的避一步繁荣,招财致富之路的 广薅,投入差距遣在逐灞拉丈,霜麓:稷浚在我蓠较会经济妻溪牵起羞蘧寒越臣太 的作用。调节收入公平分配是税收的霞要功能之一,如何发挥遮一功能,以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芹n 优越性,已备受 关注。 社会收入分配格局赢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 已经成为羁前我国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己成为我国社会能磷稳 定释享圭会主义索耘经济 搴裁照吞颓髑运行戆至关熬要熬滔蘧。竟鹣卡六夫攒告缮 出:“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躐过大的收入 规范分配秩序,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彳亍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寓裕为目标,扩大 中等觳入畿魄重,疆怒低牧入者彀入东乎。”奁囊鹣专六藩三审全会又其俸瓣遽 为:“要究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 节力度,爨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麓距过分扩大阍题。调节道商收入,完辫个 久繇褥裁潮,器薤遥产税等囊税弹。” 1 1 我鞠收入分配巾存在的阀题 1 1 1 我溺收入分配麓距的判断 随著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厝鼹收入总量迅遮增加,生活水平 显著疆甏。获总簿主簧,戮莺城镇麓民窝弱鹣农薅嚣嚣已渗入“书褒”塞活 水平。由于近1 0 年来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收入渠道不断增加,赢出 多元化逐步形成,伴随赣国家一系捌淑革接旖的陆续出台,收入分配差距芷急刷 扩大,逡郝贫塞差鞭黧戆骥显。我黧这静分酲蓑鞭主要表凌魏三令方瑟: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涟距持续拉犬。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攒照示,1 9 7 8 年全 国城镇腮氏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 4 3 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 3 3 6 元,两者的绝 对比蓬为2 5 7 :1 ;2 0 0 2 年城镇瑟裁龛年天秘爵支辩寝入这7 7 0 3 元,迸1 9 7 8 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所褥虢对调节收 分配闷麓研究 增长2 2 4 s 傣,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 4 7 6 元,是1 9 7 8 年的1 8 6 1 倍,同时两 者赘绝对魄蓬邀主秀为3 1 1 :l ;孬这个 铡程耀筏豹征收入发震中藿家建1 7 : 1 ,我国这一比例在亚洲乃至世界都照相当高的,并且这种差躐有继续增大的趋 势。 二楚不瘸圭| 耋区之阉怒民枝入差鞭避步控大。敌蕊开敖戳来,为了迅速提窝我 国综合国力,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倾斜政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麓展 迅速,中疆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区收入差躐扩 大。1 9 7 8 簿东都、中部、西帮三绝豹入鹭g d p 分溺为4 6 6 元、3 1 2 元、2 5 7 元, 三者之比为l8 1 :1 2 l :1 ;2 0 0 2 年时三地的人均g d p 分别为1 0 5 4 7 元、5 7 3 3 元、4 2 8 3 冤,三地的比德糨应的上井为2 4 6 :1 3 4 :1 。在全国3 s 个大中城市中, 最嵩豹城帮深绸天蚜浚入为2 0 5 4 8 元) 与最低豹蠊市疆宁( 人玛l | 芟入4 7 6 5 元) 之诧 高达4 3 l :1 。从动态角艘来看,从1 9 9 7 - - 2 0 0 0 年,上海、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约为1 5 7 ,雨山艇、河南城镇羼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幅度 约为o 2 5 。盆 三是不同行业职工收入的差距旋在拉大。从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我国稀行 各业职工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掇窝的程度大不相同,金融、保险、邮电、i t 监、孛奔褫掩驻务韭等麓羝幸亍韭或耨兴产韭韭务豢迅猛增长,获取了离额剩澜, 职工收入也随之有较快增长。而诸如一些制造业、采掘业、农林牧渔业、餐饮姚 等夕阳产妲,竞争激烈产姓剥润较低,职工收入增长缓慢。据黼家统诗局数攥, 1 9 9 0 年,鬟商与最低嚣濂久均收入之眈为工1 , 2 9 :1 ,1 9 9 5 年达到22 3 :1 ,2 0 0 2 年达到2 8 7 :l 。1 9 8 0 锥行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系数仅为1 3 1 1 9 9 0 年升至 1 8 4 ,1 9 9 6 年达戮2 4 + 9 ,2 0 0 2 年照达至4 刨记秉蛉3 0 5 。固 1 1 2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效威分析 属爨改久差距约苓颧扩丈,疆磷7 经济黪发震,援夔夫嬲鹣蒇盈鼹:楚影 响入力资源的充分利用。行业问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行业内部收入的相对平均, 使得一些低收入行业的专业人才因收入的不对称性,纷纷择“黼薪而栖”,这种 。牛营统计年鉴1 9 了8 - - 2 0 0 2 年 。中国统计年鉴1 9 7 8 2 0 0 2 年 o 中国统计年鉴1 9 8 0 - - 2 0 0 2 年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入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蹶计究 变相的知识贬值和人才价值的错位,严重影响了势璐者素质和生产积极性的提 离,遣严豢扭益大多数势动者静裁簸溉念,从焉逡步影响戮了久才资源静充 分利用。 二是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国于经济基础秘地理位置不同,落后地区往 往因缺乏设备等生产簧索丽发震岳劲不足。造成慧往循环,区域差距越拉越大: 一些社会低收入阶层因长期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活和受教育权力,当他们的生存 权受到威胁菇超过了其承受簏力时,就缀容易引发些社会阀题。此辨,目髓的 商收入者当中有不少入怒由于灰色i | 芟入太高幂】税收征缴不力等琢因丽造或酌,这 种通过“阳光下的非法零段”侵占社会公众和国家的利益而非法致富的行为,严 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蛉工终和生活积极性,对社会经济蛉健康发展稆生活积极憷 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可 氛稳的受殛影喃。 社会警戒线理论认为:如果占人口1 0 的最高收入者的收入为占人口1 0 瓣低收入懿l e 倍,社会羧进入了不稳定状态。撼1 9 9 7 年世器银行发鼹摄锈 7 l 国资料蕊示,我国谯1 9 9 5 年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据国家信息中心1 9 9 6 年7 月和1 2 月对3 0 0 0 辫户城乡居民的两次问卷调诲中发现,对收入差距扩大状 凝表示尚霹接受的占4 7 ,表示难黻接受的占4 2 ( 其中表零不能接受懿占 1 5 5 4 ,不太能接受豹占2 6 3 5 ) 。工人家庭年收入1 5 万元以下的低投入家庭 中,表示难以接受的比例分别高达4 8 和4 5 。 三是影响游费霉求豹寿效增长。鼹民竣天炊瑰建直接影嗨蠢蛹供求懿主要霹 素之一。从消费需求着,城市中低收入层实现小壤承平螽,佳赛、汽车等需装一 定积累过糕的商品,即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农村居民征处 予静檀缩梅调整的磨合麓,收入增长羹隧,还受到稳定实现小康水平的经务零豹, 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掰消费品还难以普遍地进入农民家庭。城乡“二元制”经 济格局的形成和城乡内部差距的不断扩大,将使我国消费需求升级缓慢。 四是影响家庭教蠢瓣投资东平。收入差距的不壤扩丈,带塞了家庭教蠢投资 水平差距的扩大,形成教育投资水平与收入水平阔的循环效应,给未来低收入群 体的构成蠼下了伏笔。彩项研究和调豢的结果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 其收入东警麴裹低具鸯蹇度捐关瞧。蕊豆嚣懿,谯菠莺城镇黪麓麴收入分瓣中, o 刘杨当前拽国收入差距的蛮证分析北京中央财经丈学出版牡2 0 0 2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这一相关性表现得愈发突出。据有关调查,在我国城市群中,小学、初中、高中、 大学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比为l :i 1 7 :1 2 6 :1 8 ,高学历者的收入明显高于 低学历者。o 1 2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正是基于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依据个人所得税本身 所具备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概括其对收入差距调节不力的现状,重点分析问 题及原因,抓住症结即税制本身的缺陷严重滞后于调节功能,对症下药提出改革 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力求全面充分地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 为构建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调节收入体系奠定基石,努力将收入差距控制 在合理范围,朝平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富裕、发达、强盛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迈进。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将运用多种经济学原理及分析方法来阐述 论证我所提出并支持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综合分析,逻辑论证是本文研究方 法的主旨。在阐述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收入的功能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中,将运用古典经济学及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产 生的经济影响,并将穿插洛伦兹曲线、库兹涅茨“倒u 理论”来衡量我国现阶 段收入差距的严重性。分析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时,将根据历年的个人 所得税收入和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最终得出个人所得税 对收入调节作用的大小。此外在文章展后部分如何借鉴外国经验,科学设置我国 个人所得税制的研究中,将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合理确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等, 并为最终能充分实现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提出政策建议。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及适度性分析 j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 践2 0 0 i ,( 1 2 ) :1 2 7 - 1 2 9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闻题研究 2 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的理论探讨 2 1 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的特征及表现 所谓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最早开征于 1 7 9 9 年英法战争期间的英国,以后逐渐固定并流行,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征 收的一个税种,因其具有聚敛财富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而被喻为“社会稳定 器”。个人所得税作为国际通行的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一个重要税种,对个人收 入分配有着决定性影响,对调节收入公平分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 一个世界性的重要税种,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开征,其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与其独 有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 一) 协调分配功能。个人所得税作为对个人纯收益征收的税种,以纯收入 为计征依据,实行多得多征,少得不征,同时配合以起征点、免征额及扣除项目, 充分体现了税收公平的原则。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是扰乱人们正常心 态,危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丽消除贫富差距除了必须改革和完善初次分配制 度外,通过税收调节也是一个重要手段。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参与个人收入再分 配的税种,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累进性对高收入者调节的力度要大大高于中低收入 者。以1 9 9 8 年的工资薪金所得为例,当年月应纳税所得额在2 0 0 0 0 元以上的个 人虽然只占该所得纳税总人数的2 4 ,但其所缴纳的税款却为该项所得总税款 的1 6 7 。个人所得税二次分配作用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成员间收 入差距拉大的势头,这对维持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 二) 内在稳定器功能。由于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迸税率,具有自动稳定经济 的功能。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经济过热时,个人收入会大幅增长,使得原 来不纳税的人开始纳税,低税率的纳税人改按高税率纳税,从而自动增加政府的 税收收入。由于税收的增加幅度往往超过个人收入的增加幅度,个人所得税制就 会自动产生一种拉力,防止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使经济过热现象降温, 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个人收入就会相应地减 少,纳入个人所得税课征规定的纳税人范围缩小,而适用较高边际税率的税基也 随之缩小,从而政府税收收入也会自动减少。由于税收的减少幅度往往超过个人 收入的减少幅度,个人所得税甫q 就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过度 紧缩,以此延缓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复苏。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宄 ( 三) 鼓励投资和消费。针对国内市场投资不旺、个人消费不振的客观形势, 国家决定自1 9 9 9 年l1 月1 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一决 定向公众发布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政府鼓励个人进行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增 长。作为这一政策导向的结果,1 9 9 9 年以后居民消费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个人的 银行存款增速则有所减缓。而自1 9 9 4 年以来对于股票交易所得的免税,体现了 政府鼓励个人投资的愿望。个人资金不断进入股票市场,对于维持市场稳定和促 进股市迅速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股份制企业筹措生产发展资金提供了 来源。 ( 四) 鼓励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成果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今天,科技 己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世界各国阆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 技和人才的竞争,而支持科技发展和人才培葬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注重培养优秀人 才,加强科技基础研究,不断推出先进的科研成果。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对科技和 教育成果奖金所作出的免税规定,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发明的积极 性,鼓励他们在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经济 建设作出贡献。 ( 五) 税收收入用于政府再投资。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度增长,在稻 当一部分地区个人所得税已成为地方财政的第二大税收来源,这为增加各级地方 政府可支配财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将包括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内的财政收 入再投资于社会公共产品,包括教育、医疗、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生产, 客观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外部条件。尤其是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 将个人所得税收入的一部分专款用于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不仅有利于保障 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2 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功能的作用机制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从个人所得税对劳动力投入水平的影响 看,课征个人所得税会对劳动力的供给产生两种效应。是收入效应,即人们由 于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导致可支配的收入减少,为了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 将会倾向于增加劳动投入量;二是替代效应,即人们由于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使劳 动的相对价格下降,而与之相对应的体闲价格相对地上升,由于纳税使劳动、体 浙江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l 司题研究 闲两者的边际收益发生变化,人们就会选择以体闲代替劳动。一般地说,在实行 高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情况下,替代效应往往大于收入效应。换句话说,降低 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将会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劳动投入量。所以供应学 派认为,应对劳动采用轻税政策。除此之外,供应学派认为,高个人所得税往往 导致地下经济活动和逃避纳税行为的盛行。边际税率越高,人们利用其资源通过 非市场性活动或地下经济以增加收入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高税率,富裕阶层将 自己的活动纷纷转向购置不动产和从事投机买卖等可以躲避税收的非生产性活 动,因此,高个人所得税率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还使得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程 度加剧。供应学派认为,在个人所得税设计中可以通过降低税率,限制和取消某 些优惠,可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 供给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拉弗,把税率和税收之间的关系用一条曲线来说 明,也就是著名的“拉弗曲线”( 如图2 1 ) ,税率与税收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 t j | | r 0 1 圈2l 拉弗曲线 当税率较低时,税基弹性较小,提高税率可以增加税收;相反,当税率较高时, 由于税基弹性较大,提高税率反将减少税收。当征税减少了可支配工资时,闲暇 的机会成本降低,引起用闲暇代替工作的倾向。这种替代效应会减少劳动供给。 同时对任何工作时数来说,个人所得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收入减少就会导致用于闲暇时间的减少,这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增加。 这样,收入效应会导致工作时间的增加。这两种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对劳动力 供给的实际效应要取决于两者谁起支配作用。 美国学者欧文( 1 9 7 1 年) 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1 9 6 0 一1 9 6 1 年的美国私营企业 非农业部门的非学生雇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是大多数闲暇时间的增加是与实 际工资率的提高相联系的,分析还表明,税收对由于实际收入变化对闲暇的收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效应,大于闲暇的相对价格的替代效应。由于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这种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社会,就业机会少,对工作机会的竞争大大削弱了个人所 得税的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所得税在工作决策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 国的情况正是这样,尽管己经开征了个人所得税,取得高收入就要缴税,但由于 税后收入还是会高于一般水平,故即使纳税也不会改变纳税人去寻找高工资的工 作。只要工资率比较高,劳动力供给就会很充分。 个人所得税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西方税收学者就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效应 问题做出了如下结论:( 1 ) 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高,征自高收入 者的税收,比征自低收入者的税收,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 2 ) 由于替 代效应与边际税率的变动方向相同,累进程度较高的所得税,较之累进程度较低 的所得税,对私人储蓄有更大的障碍作用。累进所得税较之比例所得税,对私人 储蓄有更大的妨碍作用。在现阶段的中国,储蓄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一种习惯,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谨慎的需要,即对未来的收入状况和支出不确定性下的预防性 储蓄,尤其是在目前工资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改革的形势下更为如此,这 一点从几次利率下调及对利息所得征收2 0 的个人所得税后个人储蓄不减反升 的情况得到证明。因此,对中国来说,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是很小的。 2 3 斯特恩( n h s t e r n ) 的最优线性所得税理论 线性所得税实际上就是指比例所得税,因为比例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随所得 额的变化而变化,其税额与所得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确定最优的比例税率,主 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成员对收入一闲暇的偏好情况,这决定着人们对个 人预算的约束的变化作出何种反应,从而最终决定征税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二 是社会对收入公平分配的评判标准。按照罗尔斯主义( r u l s i a n i s m ) ,即不管富人 的效用减少多少,主要穷人的效用能够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就提高,那么比例所 得税的税率应使低收入者的净收入增加,但是如果以功利主义作为收入公平分配 的评判标准,那就会有不同水平的所得税税率。 在众多的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的数学模型中,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的研究最 为著名,他把个人工作积极性纳入最优所得税模型,即在考虑了个人在所得与闲 暇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上,研究所得税的累进程度问题。斯特恩假定,从一个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那里收到的税款为: 税款= 一a + t 个人收入 用图来表达可能更为直观,在图中,横轴表示个人收入,纵轴表示税收收 入。当个人收入为。时,他从政府哪里得到a 美元的补助。当个人收入大于0 时,每取得l 美元的收入,要向政府支付t 美元。因此,t 是边际税率。从图中 可以看出,上述表达式的几何图形是一条直线,故称之为线性所得税。 j 4 。 t 个人磊 图2 2 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图 斯特愚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对应于不同劳动一闲暇之间替代弹性和不同 公平偏好程度下的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公平偏好既定的情 况下,最优比例所得税税率与替代弹性成反比;丽在替代弹性既定的情况下,最 优比例所得税税率与社会希望的公平程度成反比。他还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劳动供给弹性越大,最优的t 值越小。因为,劳动供给弹性越大,对劳 动收入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也越大。” 2 4 米尔利斯( j - a m i r r l e s s ) 最优非线性所得税理论 非线性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会随着应税所得的变化而变化,超额累进所得税就 是非线性所得税的一种,其边际税率会随着应税所得增加而逐渐提高。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利斯( j a m i r r l e s s ) 研究了收入存在差异情况下的最 优累进性问题,故也有人称之为“收入差异模型”。米尔利斯模型是要选择一个 函数,从而把税后收入和税前收入联系起来,以便看成是1 小时内完成的工作和 生产率方面不同和有同样的偏好。 。s t e r n , n h ,1 9 7 6 。o n t h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m o d e l s o f o p t i m u n i n c o m e t a x a t i o n ,j o u r n a l o f p u b l i c e c o n o m i c s6 9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米尔利斯模型得出的重要结论是: ( 1 ) 边际税率应在o 1 之间; ( 2 ) 拥有最高收入的个人适用的边际税率应是0 ; ( 3 ) 如果有最低w 的个人是按最优条件工作的,则他面临的边际税率应是 i 税率 厂 0 食b 图2 3 米尔利斯模型图 在假定劳动供给不受所得税影响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所得税函 数,将一定的总收入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进行分配。由于收入的边际效塌 是递减的,通过把收入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的转移,使低收入者的效用增加超 过高收入者的效用减少,使社会福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最优所得税应实 现所有人的所得平均化对高收入者课以高税,对低收入者予以补助。在劳动 供给不受所得税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完全平等的最优边际税率应等于l 。 2 s 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2 s 1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g i n ic o e f f i c i e n t ) 是国际经济学界最为通行的衡量指标,它是建 立在洛伦兹曲线( l o r e n zc u r v e ) 基础之上的收入分配差距衡量指标。洛伦兹曲 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它表明的是收入所得者的百分比与所得收入的 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如图2 4 所示。 在图2 4 中,纵、横轴分别表示收入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直线o e 是绝对 。m i r r l e s sj a ,1 9 7 1 ,a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t h e t h e o r y o p t i l g m i n c o m e t a x a t i o n , r e v i e wo f e c o n o r a i c s s t u d i e s ,v o l3 8 1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收入r ) 平等线,折线o f e 是绝对不平等线, 曲线o e 便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 曲线表示在某一年度,占总人口一。 定百分比的人所得到的收入在总收 入中所占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一个 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在多数情况 下,洛伦兹曲线居于绝对平等线与 绝对不平等线之间,与绝对平等线 越接近表示收入分配越平等;与绝 对不平等线越接近则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显然,采用洛伦兹曲线衡量收入分 配状况只能是粗略的,因此洛伦兹又提出了一个更能精确衡量的指标,即基尼系 数。直线o e 与曲线o e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与三角形o e f 的面积之比,即 a ( a + b ) ,就是基尼系数。如果每个人的收入完全相同,说明绝对平均分配 此时基尼系数为o :如果所有的收入集中在某一个人,说明收入分配怕绝对不公 平,此时基尼系数为1 。般情况下,基尼系数介于0 和l 之间,数值越小,表 明收入分配越公平;反之,则越不公平。 2 5 2 库兹涅茨的“倒u 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s k u z n e t s ) 在1 9 5 5 年发表的经济增长与收入不 均等等著名论文中,探讨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个人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提 出并论证了著名的收入分配差距倒u 理论,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 距的长期变化轨迹是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上升,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转而下 降,呈倒u 型变化。库兹涅茨的倒u 理论得到世界各地一些经济学家的验证和 补充,包括b 克拉维斯、i - 阿德尔曼、c 莫里斯、f - 鲍克特等,该理论所阐明 的是私有制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变化规律。在我国公有制条 件下,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样也存在类似的变化规律。我国学者陈宗胜( 陈 宗胜,1 9 9 9 ) 也提出并证明了公有制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差距倒u 假说,即“阶梯形倒u 曲线变异理论”,指出了收入分配差距在公有制国家经济 发展的初级阶段上升,在较高级阶段转而下降的必然现象。 溉,1 麦举臻士喾垃论文 个夫新搏税砖调节收a 分配目鞋磷宠 3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3 1 美英两国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翡糨关性分拆 所得税的累进特征使得它在缩小收入差距中发挥藿重要作用,布兰科米兰 诺维奇( b r a n k om i l a n o v i c , | 9 9 9 ) 运耀l i s 数据蓐研究了近7 9 个国家帮她区2 0 世纪四个除段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船豹基笼系数,结果发现浙有释本国耪谈分配 基尼系数的平均值为o 4 6 3 ,而可支飙收入基尼系数平均值则下降到o3 2 2 ,辩分 配使基尼系数缩小了o ,1 4 1 。o 这里我将选择个人艨褥税售度完蛰发达鲢美国和英 国考察葵对收入差距翡缩小作瑁。 3 1 。l 美潮涯年来令入所褥筏调繁l 疑入的祷凝 表3 1 美国1 9 9 3 - 1 9 9 8 年个人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廒 每蹬筏懿鏊霆系数裁嚣基藏系数甓狡敬蓑效应f ) 1 9 争30 4 5 4o 4 2 17 2 7 1 9 9 40 1 4 5 6o 4 2 27 4 6 l ,s。 s 氇4 1 7z 3 3 1 9 9 60 4 5 5o - 4 2 3 7 0 3 1 9 9 7o - 4 5 90 4 勰6 。5 l 1 9 鼙86 。菸6攮4 s 。7 0 注:此处税收政策效应照指个人所得税对缩小基尼系数,调节收入分礴已的作用程度。 资料来源:美国统计局网盘占h t t p :l l w w w , e e a t s u s g o v 表3 1 、表3 2 列豳了美国近筝来收入差距酌愤况及令入所褥税对协调收入 差距的作用。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其税前收入基臌系数自1 9 9 3 年以来一直稳定 在o 4 5 的农平上,处凌2 0 世纪8 0 每代跌来的簸舞熹。从个人赝褥裁协调收入 差距钓佟掰来看,近凡霉对萋尼系数盼缩夺程度都在7 裹右,两且尽管美潮这 些年来收入差距程度一崴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美脊着发达的所得税制度和鞍为 。b r s l 盘o m i l a n o v i c ,1 9 9 9 ,w o r l d b a n k w p s - 2 2 6 4 ,d o l m 酬棚州幽融e m o 融脚t h e m e d 岫h ) j p 试k 豳h o l d ? 1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扶贫制度( 美国的贫困线标准是人均收入的6 0 ) ,最终 其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肯定低于表中税后的o 4 3 水平,这就使得实际收入差距比 中国要小。此外,这里所用的个人所得税数据仅指征收的税收收入,不包括政府 提取的福利( 如食品券) ,特别是没有将实物收入等考虑进去,所以这一税前收 入口径可能比中国要小。 表3 2 美国1 9 7 6 年税收调节前后居民收入分配的比较 每级占总人口百税收前每级占总收入的税收后每级占总收入的 级别 分比百分比百分比 第一级2 0 o 3 7 2 第二级2 0 7 2 1 1 5 第三级 2 0 1 6 3 1 6 6 第四级 2 0 2 6 0 2 3 4 第五级 2 0 5 0 2 4 1 3 资料来源:邢西唯、宋德安:现代税收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2 5 页 3 1 2 英国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表3 3 英国1 9 9 4 2 0 0 0 年个人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 总收入基尼系数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个人所得税效应 年份不列颠苏格兰不列颠苏格兰不列颠苏格兰 1 9 9 4 1 9 9 50 3 70 3 5o 3 3o 3 l1 0 8 11 1 4 3 1 9 9 5 1 9 9 60 3 70 3 40 3 30 3 01 0 8 11 1 7 3 1 9 9 6 1 9 9 70 3 70 3 40 3 30 3 01 0 8 l1 1 7 6 1 9 9 7 1 9 9 80 3 30 3 50 3 40 - 3 11 0 s 31 1 4 3 1 9 9 8 1 9 9 90 3 9o 3 50 3 50 3 l1 0 2 61 1 4 3 1 9 9 9 2 0 0 3 90 3 80 j 40 3 31 2 8 21 3 1 6 注:由于数据关系,这里以不列颠和苏格兰的情况为例 资料来源:h t t p :t w w w , s c o t l a n d u k s t a t s s e s 2 0 0 2 s e s 2 - 0 8 a s p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个人所得税封调节牧人分配闻磁研究 整个英国1 9 7 7 - - 2 0 0 0 年的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大约在o 2 5 03 6 之间。出表 3 3 可知,荚嚣令人掰褥税熬落节浚入差距静佟髑强蘩、臻戆骥驻。在个天掰褥 税的作用调节下,该两地的总收入基腮系数、个人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平均每年 都要减小1 0 以上,而且1 9 9 9 2 0 0 0 颦度个人所得税对基尼系数的政策效应更是 达戮了1 2 。蛇移1 3 1 6 左右。可凳,拿久蕊褥裁程荚嚣真菠体现了蒙敛麓寓襄 调节收入的两大功能,w 谓是行之宥效的调节手段。同时应值得注意的是,淡中 所列的两她可支配收入然尼系数都小于0 , 4 ,并没肖考虑至4 英国的非现金福利财 政支窭因豢瑟个久福羁窳平静影穗。囊魏爨之,荚强豹税牧谲节壑实有效,浚入 水平差距状况远远好于中国。 3 2 我送个人所褥辚与收入分配的裙关褴分折 3 2 1 个人所得税总擞结构分析 裹3 。4 个人所得税统计分析袭 l : 1 9 9 81 9 9 92 0 2 0 0 l2 呻22 0 0 3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7 4 s8 2 0 6 78 辨“29 5 9 3 31 n 2 3 9 81 1 6 6 9 4 全国税收收入总额( 亿苑) 8 6 s 79 6 勰1 1 8 5 61 4 9 1 11 7 0 0 42 0 4 6 l 令天掰霉税数羲( 钇元) 3 3 4 1 4鳓鹑唾1 2 1 11 4 1 7 税收收入占g d p 比重 1 1 0 51 1 8 01 3 2 61 5 s 41 6 6 l1 7 s 3 个人所祷税占总税收睨1 熬 3 9 24 。2 7s s 76 储,1 36 9 3 个又薪褥糕占g d p 耽璧 鑫。4 3o 5 睡段7 3l 国31 1 81 2 l 资料米源:中国统计年鉴1 9 9 8 2 0 0 3 年 觚1 9 9 8 - - 2 0 0 3 年豹6 年数字看( 觅表3 4 ) ,瓣着个入浚入豹浃速增长,个 人所得税迅速增加。我圜国内生产总值由7 8 3 4 5 亿元上升到1 1 6 6 9 4 亿元,增长 l4 8 倍;税收收入由8 6 5 7 亿元上升到2 0 4 6 1 亿元,媾长2 3 6 倍;个人所得税淹 3 3 9 亿元上拜弱1 4 1 7 亿元,增长4 髂多,缴薅工薪掰褥豹续税入已近1 8 亿入次 ( 一个纳税人1 年缴纳1 2 次个人所得税统计为l 纳税人次) 。个人所得税的增长 1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速度远远大于g d p 、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国家税收总收入 中的比例上升到6 9 3 ,成为国家税收收入的第四大税种。“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个人所得税变成了大众化的税种。 3 2 2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袁3 5 记录了中国近年来收入差距的状况及个人所得税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的影响力。由表中可以发现,在1 9 9 9 2 0 0 1 年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不仅没有起 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使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逐年增大。尽管个人所得 税使基尼系数扩大的反作用呈逐年递减趋势,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逐年加强, 至2 0 0 2 年实现了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正向作用,但其效应才不到一个百分点。这 与同期的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可谓微乎其微,其调 节功能的发挥更待进一步的发掘。 表3 5 中国1 9 9 9 - 2 0 0 2 年个人所得税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 年份全部年收入基尼系数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税收政氟效应( ) 1 9 9 9o 2 3 3 80 2 3 4 3o 2 1 2 m0 2 4 4 80 2 4 5 10 1 2 2 0 0 l0 2 5 5 90 2 s 6 20 1 2 2 咖2o 3 0 7 70 3 0 5 70 6 s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 9 9 9 2 0 0 2 年 表3 6 中国1 9 9 5 年税收调节前后居民收入分配的趋势比较 税收前每级占总收入的百税收后每级占总收入的 级别每级占总人口百分比 分比百分比 第一级 2 0 5 5 降低 第二级 2 0 9 - 8 变化不大、不明确 第三级 2 0 1 4 9 变化不大、不明确 第四级 2 0 2 2 3 变化不大、不明确 第五级 2 0 4 7 5 提高 ( 资料来源:浅论税收公平分配功能的弱化,复旦大学,张旭伟) 渐篷丈学硕学位论文个夫掰撵税砖调节收丸分嚣褥麓群究 表3 6 中列举的是1 9 9 5 年间我阐居民收入在税收调节前后的趋势情况。读 表爵知,我潼税收对黪低最低除层投入程超应挺瓷占李圭会总人瓣2 0 鹣衷浚入 阶层比侧起到一定作用,但该年的按“五分法”计算的不良指数为8 6 铲,依旧 高于其他豳家,另据统计,2 0 0 1 年中图7 万亿元的存款中,人数不足2 0 的窿 久翻基毫8 0 豹l 键,箕爱缴纳静个人囊褥程却不及总量懿 q 。这魏状瑷不 仅影响了阑家财政收入,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不怪乎有人说,目前个人所 得税制由“幼贫帮富”的嫌疑,可见我图的个人所得税制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3 。2 3 个人所得税与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与角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核心知识体系及备考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试题及答案
- 全景式学习主管护师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责任履行试题答案
- 行政法学新观点分析与试题答案归纳
- 行政管理专业考试准备清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师考试护理心理学应用试题及答案
- 助力2025年考试的行政法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 电缆桥架安装施工方案-精品
- 2022年巫山县教师进城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笔记)
- DB32∕T 1703-201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总则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SolidWorks、CAD三维建模练习习题图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方案
- 大学生物技术分析教材与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