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 研究生:卢冲导师:张向阳学校:东南大学 摘要 全球化的悖论之一就是“地方”概念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由此引发对全球价值链环境下的地方 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讨论。地方产业集群是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强调同一产业 内部的关联与互动;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模式分析强调国际地域分工中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 而全球化必然造成企业为了追逐更低成本,维护自己当前优势,提高生产和协作效率,使得分工的 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品内分工。这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本文首先运用产品内分工理论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进行分析,结合主导企业的销售模式将主 导企业划分为国内产品内分工和国际产品内分工两种形式,并分别用微笑和苦笑曲线对企业在全球 价值链上的位置加以刻画。然后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地方产业集群所处价值链的类型,进入 壁垒,治理模式,建立了地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所处链条的利益分配数理模型,指出影响利益分 配的四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通过对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经典案例的研究,指出其对目前我国传 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然后具体到国内福建晋江鞋业集群,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 析,结合微笑曲线和苦笑曲线提出晋江鞋业集群中不同主导企业升级的可能路径。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理论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第一,规模经 济,尤其是最低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市场结构,进而影响利益分配;第二,要素的稀 缺性,主要是技术的稀缺性,生产环节上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往往较少,导致了这些企业在收益分 配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各环节企业核心能力的不同,对整个链条的影 响也不同,必然导致收益分配以占据链条核心位置的企业为主导;第四,其它进入壁垒,包括设计 标准、非贸易壁垒等,有可能导致企业为嵌入全球价值链被低端锁定。 通过对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和福建晋江鞋业集群的案例分析,本文分析认为:第一,我国传统 产业的集群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的近况与台湾产业集群上世纪7 0 9 0 年的情形类似,四阶段式的升级 对于传统制造业是可能的;第二,具体到我国制造业集群,由于其不同的产品内分工形式,在集群 升级路径的选择上要区别对待。 基于前面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政府应该在产品标准设计、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和管制企业 嵌入全球价值链等方面做出调整。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地方产业集群,升级 a b s t r a c t 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g l o b l ev a l u e c h a i n a n d u p g r a d i n go f l o c a l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g r a d u a t e :l ut h o n g t u t o r :z h a n gx i a n g y a n g s c h o o l :s o u t h e a s tu n i v e r s i t y a b s t r a c t o n eo ft h em a n yp a r a d o x e so ft h ep r o c e s s e so f g j o b l a l i z a t i o n i st h ec o n t i n u e d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i nt h es e l l 舱o fi n c r e a s i n gc o n c e r n sa b o u tt h eu p g r a d i n go fl o c a l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o ng l o b l e v a l u ec h a i n s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a r eo n eo f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tw a y s t o p r o m o t e l o c a li n d u s t r i a l c o m p e t e n c e s t u d yo nl o c a l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f o c u s e s o ni n t e r - f i r ml i n k a g e s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w i t h i na n i d e n t i c a li n d u s t r y t h ea p p r o a c ho fg l o b a lv a l u ec h a i n sa n dt h eg o v e r n a n c ep o s e se m p h a s i so nc r o s s - b o r d e r l i n k a g e s a n d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a m o n gd i f f e r e n ti n d u s t r i e sl o c a t e di nd i s c r e t e p l a c e s h o w e v e r , t h e 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b s o l u t e l yr e s u l tt ow h i c he n t e r p r i s e sa r ei no r d e rt oc h a s el o w e rc o s t ,h o l dt h ep r e s e n t a d v a n t a g e s ,i m p r o v et h ee f f i c i e n to fp r o d u c t i o na n d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w h i c hc h a n g e st h ec o n c e p t i 帆o f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 - - - - 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t h i sp r o v i d e san o v e lv i e wp r o s p e c tf o rt h eu p g r a d i n go f l o c a l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i nd e v e l o p i n gc o u n t r i e s i tu s e st h et h e o r yo ft h e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t oa n a l y z et h el e a d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i nt h ec l u s t e ra tf i r s t , p o i n t s t h ec o n c e p t i o n so fi n t r a - c o u n t r y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n t r a - p r o d u c t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c o m b i n n i n gt h es a i l i n gm o d e so ft h el e a d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t e l l st h el o c a t i o ni nt h eg l o b a l v a l u ec h a i no ft h el e a d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u s i n gt h es m e l l i n ga n ds a d s m e l l i n gc u r v e s t h e n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y o fg l o b a lv a l u ec h a i n , i ta n a l y z e st h eb a r r i e r sf o b b i d e ne n t r y 、t h eg o v e m c eo ft h eg l o b l ev a l u ec h a i n 、 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o fv a l u ec h a i nw h e r et h el o c a lc l u s t e r sa r e ,b u i l du pm a t h em o d eo ft h ep r o f i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 t h ec h a i nw h e r et h el e a d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i nt h ec l u s t e ra r e ,p o i n t so u tt h ef o u rf a c t o r se r i e c t i n gp r o f i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t h ee f f e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l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c l a s s i c a le x a m p l eo ft a i w a nb i k ei n d u s t i a l c l u s t e r , i tp o i n t st h ea d v i c et oo u r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 u p g r a d i n ga tp r e s e n t , t h e nt oj i n j i a n gs h o e sc l u s t e r , u s i n gt h et h e o r yo fg l o b a lv a l u ec h a i nt oa n a l y z ei td e e p l y i tc o m e so u tt h ep o s s i b l eu p g r a d i n gp a t ho ft h e d i f f e r e n tl e a d e re n t e r p r i s e si nt h ec l u s t e rc o m b i n e ds m e l l i n ga n ds a d s m e l l i n gc u r v e s 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t h e o r yo ft h ep r o f i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h eg l o b a lv a l u ec h a i n ,i tp o i n t st h ef a c t o r s t h a te f f e c tc l u s t e ru p g r a d i n g :f i r s t , s c a l ee c o n o m y ,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s i z eo ft h el o w e s ts c a l ee c o n o m ya n dt h e m a r k e ts c a l ew i l le f f e c tt h em a r k e t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p r o f i t ;s e c o n d ,t h es c a r e so ff a c t o r s ,t h e n u m b e r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w h i c hh o l d i n gt h ek e yk n o w l e d g ei ss m a l l ,t h i sm a k e st h e s ee n t e r p r i s e sp l a ya l e a d e r s h i p ;t h i r d ,t h ec o r ec o m p e t i t i v es t r e n g t h ,b e c a u s eo f d i f f e r e n c e so f t h ec o r es t r e n g t h ,m a k e sd i f f e r e n t e r i e c t i o ni nt h ec h a i n , w h i c hr e s u l t st h a tt h ec o r ee n t e r p r i s ei nt h ec h a i nw i l ll e a dt h ew h o l ec h a i n ;f o r t h , t h eo t h e rb a r r i e r s ,s u c ha sb u i l d i n gs t a n d a r d s 、n o n - t r a d eb a r r i e r sa n ds oo n ,w o u l dr e s u l tt ot h el o wl o c k a g e o fe n t e r p r i s e si nt h eg l o b l ev a l u ec h a i n t h r o u g h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a i w a nb i k e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a n dj i n j i a n gs h o ec l u s t e re x a m p l e s ,o u ro p i n i o n s a r e :f i r s t l y , 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w ec o n f l c ti ss i m l a rl i k et a i w a nc o n f l i c ti n1 9 7 0 - 9 0 s ,s of o u rs t a g eu p g r a d i n g i sp o s s i b l et om a n u f a c t u r e ri n d u s t r y ;s e c o n d l y t oo u rm a n u f a c t u r e rc l u s t e r s ,b e c a u s eo fd i f f e r e n ts t a l e so f 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 w es h o u l dt r a d ed i f f e r e n t l yi nt h ep a t ho fu p g r a d i n g f i n a l l y , t a k et h eb a s eo ft h e o r ya n a l y s i sa n de x a m p l e sa n a l y s i s ,t h i sp a p e ra d v i c eg o v e r n m e n tc h a n g ei n p r o d u c ts t a n d a r db u i l d i n g 、b u i l d i n gt h ep l a t eo fi n d u s t r y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a n dg o v e m c ee n t e r p r i s e s e n t e ri n t ot h eg l o b l ev a l u ec h a i n i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k e y w o r d l s :i n t r a - p r o d u e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g l o b l ev a l u ec h a i n , l o c a li n d u s t i a lc l u s t e r , u p g r a d i n g i i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多波 日期:丝竺丝璺塑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 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 论文的全部内容或中、英文摘要等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以电 子信息形式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赳导师签名:妥旦壁翌产日期:上蛐日 第一章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绪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壁垒逐渐消除,整个世界日 益融合为一个规模空前的全球大市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来自世界范 围内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也使得各国的生产者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考虑要素资源配置,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分工开始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国际市场日益 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国际分工的形式却逐渐走向非一体化,即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 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 出现,将国与国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从产品,贯彻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流程,也极大的改变了 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传统的分工方式( 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 已经转变成当今的产品内分工形 式。但是在不同地域具体的生产环节又有产业集群的趋势,可以视这种新型分工类型的特征为大区 域离散小地域集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0 j n i d o ) 在2 0 0 3 年连续发布了一系列从全球价值链视角1 来分析发展中国 家产业升级前景的研究报告,分别就汽车产业、纺织服装业和木材家具业发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 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升级机遇及其前景进行的深度研究和展望。关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专题 研究和工作报告现在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的国际分工为发展中 国家的产业开辟了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的渠道,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 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先天不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因此形成了发达国家领导企业控制发展中国 家产业的局面,客观上限制了后者的升级,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发展 中国家的产业,尤其是主要以产业集群形式为特征的制造业为了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分享全球化的 益处,有时甚至不得不“降级”以满足发达国家领导企业的要求,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处于最低端 的价值环节,这种不公平的国际分工和价值分配现象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已然变成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其存在形式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形 态( 2 0 0 4 年多达1 3 0 0 个以上) 。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在于劳动成本低,主要集中在制造环节, 相对于整个价值链来说,附加值低,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营销等环节掌握在价值链的主导企业 手中。由于制造环节的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内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使得我国产业集群面对着被低 端锁定的风险,而亟待升级。 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用全球价值链的工具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的相对 位置及其竞争优势,以及利益分配,并结合台湾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经验,试图寻找到我国地方产 业集群升级的路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中国制造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研究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全球价值 链中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途径和发展战略,尤其是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和战略。这个问题不 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讲都很有研究意义。 ( 1 ) 理论意义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当前国外有关全球生产网络、国际贸易与分工、产业组织、产业空间布局等 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利于拓展我国产业 集群理论研究的角度。 在新的分工形势下,产品内国际分工强调的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集群从事产品生产的不同 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还由此衍生出跨产业边界关联和外部关联,与产业集群研究强调本地内部关 1 1 全球价值链:g l o b l ev a l u ec h a i n , 简称g v c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联形成鲜明对比,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即不同地方的不同产业 嵌入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形成等级差异和相互依赖的价值体系,为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端 环节攀升提供了“升级”的机遇,但同时也有“降级”的风险。 ( 2 ) 政策意义 进入2 1 世纪,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作为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u n i d o ) 、经合组织( o e c d ) 、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 都着力推动集群创新战略和集群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分享全球化的益处。 我国目前对产业集群及其公共政策的讨论与实践也是一个热门话题,集群及其政策研究受到政 府部门的重视本来是好事,但是当下国内产业集群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例如一些不太科学的提 法“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建造1 0 0 个产业集群”等等,频频见诸于地方政府报告和各大 新闻媒体( 如用g o o g l e 检索关键词“拉长产业链”,会得到3 0 0 0 0 余词条) ,反映出国内某些部门对 产业集群认识的片面性。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就会得出结论: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和升级战 略,取决于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相对位置及其竞争优势,而未必需要覆盖一个产业的所有范围,形 成“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产业结构;从全球“价值链”而非“产业链”的角度来筹划一个地 方的产业发展战略才是长远之见。 此外,目前国内对于培育潜在集群和促进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仍局限于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的产 业政策,但是集群政策从本质上而言是区别于产业政策的。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思考地方政府在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制造业集群政策,将为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战略提 供参考价值,并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从前人文献中发现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集群,本文的案例也是此类集群,因 此本文研究的对象也定为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其特征是大量中小零部件企业围绕一个或几个大型 总装企业构成中心依附型的当地化生产系统。具体来讲,中心卫星型产业集群是指集群内部围绕某 产业构成的企业成员中,只存在一个中心成员,其它成员都为该成员提供配套或服务,类似于卫星 绕行星运转。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产品特点。产品复杂,产品系统集成性比较强:二是技术特点。 产品集成中包含的技术含量很高,研发要求高,而配套零部件的技术含量相对不很高;三是生产特 点。总成企业的规模性很明显,资金投入量大,生产系统复杂,配套企业在单件产品上也具有一定 规模性,但不像中心企业那么明显,生产系统相对简单。 具体的研究思路是:首先运用产品内分工理论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进行分析,具体为结合主 导企业的销售模式将主导企业划分为国内产品内分工和国际产品内分工两种形式,并分别用微笑和 苦笑曲线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加以刻画。依据全球价值链理论,首先分析地方产业集群所 处价值链的类型,进入壁垒,治理模式,然后具体分析地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所处链条的利益分 配,进一步指出影响利益分配的四种要素,及其影响效果。通过对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经典案例 的研究,指出其对目前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然后具体到国内福建晋江鞋业集群,利用全 球价值链理论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微笑曲线和苦笑曲线提出晋江鞋业集群中不同主导企业升级 的可能路径。最后进行全文的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路径如图1 1 : 2 第一章绪论 图l - l 本文研究路径图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途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数据处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制造业集群的升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揭示本文研究的背景,从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 有关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简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方法和主要 内容。 第二章介绍本文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基本的假设前提和必要的理论基 础。 第三章介绍国内外关于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及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理论和研究 进展。首先分析了分工视角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选取缘由,然后讨论了全球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思路, 对于核心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分析,分别对产业集群内部不同销售模式下的主导企业进行研 究,并建立全球价值链收益分配的数理模型,指出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 第四章实证分析,通过对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成功案例分析,验证了g c r r e f f i 等人提出的四 步升级方式,为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及其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第五章以福建晋江制鞋业集群为例,结合“安踏”与“奥康”两个典型的升级案例,分析我国 制鞋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途径与战略。 第六章总结全文,针对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最后指出 本文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的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利用产品内分工理论对地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进行区分, 利用微笑和苦笑曲线对地方产业集群中主导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加以分析,不同于以往研究 中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体来分析其升级压力及路径;其次,综合运用产品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理论对 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升级进行分析,并具体分析影响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利益分配 的各种要素,而前人多从管理学的角度运用案卷调查等方式对台湾自行车产业集群的分析:最后, 对国内晋江鞋业集群不同的类型的主导企业,结合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不同处境,提出不同的升级 路径,区别于以往学者对整个产业集群提出的四步升级方式。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回顾 全球价值链理论源于管理学,而分工,尤其产品内分工基于经济学视角,本章着眼于结合全球 价值链工具和产品内分工视角,分析地方产业集群升级之路。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理论综述,然后对 全球价值链理论简述,再次提出两者通过渗透而产生结合的可能性,最终落脚在地方产业集群如何 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及升级。 2 1 产品内分工理论 卢锋【1 1 认为当代经济全球化在国际分工层面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 程所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 体系。 2 1 1 产品内分工的概念 分工历来对于经济发展和组织演进有着重要作用。亚当斯密( 1 7 7 6 ) 1 2 j 最早提出了分工程度受市 场范围限制的思想。继亚当斯密之后,阿林杨格( 1 9 9 6 ) t 3 】关于分工的思想被总结为杨格定理:市 场规模扩大引致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 演进过程。沿着同一思路,施蒂格勒也认为,企业之所以不把报酬递增的功能交给专业化企业( 产业) 来承担,是因为也许在给定的时期,这些功能市场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持一个专业化的企业或产业。 杨小凯更是系统地探讨了分工的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并由此指出,交易成 本对分工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杨小凯,张永生,2 0 0 3 ) l q 。 2 0 世纪6 0 年代后半期国际贸易出现一个新动向,即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 h e l l e i n e r ( 1 9 7 3 ) 哺1 敏锐地观察到这类出口产品主要与纵向一体化国际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专门环节 相联系,该文观察分析的现象,实际是产品内分工早期形态和表现。f i n g e r ( 1 9 7 5 ) 旧1 研究美国2 0 世 纪6 0 年代出现的“海外组装操作( o f f s h o r ea s s e m b l yo p e r a t i o n ) ”,也是产品内分工的早期表现。 d i x i ta n dg r o s s m a n ( 1 9 8 2 ) h 1 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考察多区段生产系统如何在不同国家分配工序 区段,并分析关税等政策变动对这类国际分工影响。a m d t ( 1 9 9 7 ) 墉1 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 全球外包和转包等产品内分工现象影响进行了研究,也是国外研究中首次提出产品内分工概念。该 论文对这一国际分工现象提出不同表述,包括全球外包( g l o b a ls o u r c i n g ) 、海外外包( o f f s h o r e s o u r c i n g ) 、转包( s u b c o n t r a c t i n g ) 、产品内分工( i n t r a - p r o d u c t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 等。y e a t s ( 1 9 9 9 ) 阳1 通过观察东亚地区“零件和部件贸易”增长情况,对产品内分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度量方法。 h u m m e l s ( 2 0 0 1 ) 刚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加工贸易进行了度量。y i ( 2 0 0 3 ) u u 通过建立模型并数 据模拟,从纵向国际分工角度解释当代世界贸易快速增长原因。 国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际贸易的视角着手,在理论构架层面对工序国际分工缺乏关注,与 产品内分工在当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二者存在明显反差。 国内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主要有两人提出。卢锋( 2 0 0 4 ) 1 1 2 1 认为:“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 经济国际化演进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 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从而使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企业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 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其分析中首次对产品提出分成一级产品和二级产品的概念。其 研究认为产品内分工的发生基础或利益源泉是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徐康宁( 2 0 0 6 ) 1 1 3 则是从国际 贸易的视角下对此进行研究,其给出的定义是:这种分工是指参与分工的国家与地区根据自身的比 较优势和客观条件在一个产品内部的不同生产阶段和价值链层面上展开的国际分工形态。并认为产 4 第二章文献回顾 品内国际分工一般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一个产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生产;第二,一 个国家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有部分中间产品来自于另一国:第三,一国利用他国提供的中间产品生产 的产品中又会有部分或全部用于出口。 本文提到的产品内分工概念遵循卢锋对其的定义。由于卢锋所阐述的产品内分工概念核心内涵 是指特定产品生产工序或区段在空间区位上的展开性,依据工序分工外延空间范围界限不同,至少 存在两种产品内分工类型。一类是国内产品内分工,表示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一国内部的不 同区域空间分散化。比如日本汽车制造在2 0 世纪8 0 年代前期,分工体系参与厂商主要分布在日本 几大工业聚集区,属于国内产品内分工。另一种是国际产品内分工,即特定产品不同工序或区段在 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分散化,如目前汽车生产的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和组装,通过全球范围的供应链 网络来实现,属于国际产品内分工。后文将分别用案例说明。 2 1 2 产品内分工下的加工贸易 在前文所述的产品内分工类型中,后者的一种典型形式即:加工贸易或者称为代工,是外商直 接对外投资在我国沿海地区投资下形成的主要贸易形式。所谓代工即加工组装的产品以满足国外订 单的出口为主,主要涉及技术水准较高的产品生产中需要大量利用密集劳动的生产作业部分,如电 子产品的装配,自行车、飞机等的组装等。由此带来中国目前加工贸易“爆炸式”的增长:1 9 8 0 至i l j 2 0 0 6 年间,我国加工贸易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 7 ,是世界贸易增值率的四倍以上,是我国非加工贸易 平均增速的两倍。从贸易形态角度观察,加工贸易应是体现我国经济开放成长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对于加工贸易,国内学者对此研究有刘志彪( 2 0 0 5 ) p 4 l 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 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 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 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政策和创新体制的可能性。张纪( 2 0 0 6 ) u 埘 以台湾笔记本电脑为例,研究了台湾笔记本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在各个不同阶段在全球价值链中的 收益及其地位。得出结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与之所在环节中的市场结构呈显性关系。于明超等 ( 2 0 0 6 ) n 们也以台湾笔记本为例,着重研究了其内地生产网络以其封闭性,指出了其升级的必要性。 杨桂菊( 2 0 0 6 ) n 刀运用组织间关系理论,分别从代工企业的代工能力、可替代程度及合作关系的建 立与发展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竞争力的构成,并提出了本土代工企业可以通过业务的延伸与拓展、 自创品牌以及多种业务的动态组合等路径提升其竞争优势。陈柳等( 2 0 0 6 ) 驯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 模型从内生激励的角度对代工做了研究,通过企业理性选择这一微观视角,分析了中国企业创立自主 品牌实现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宏观层面的问题。佘雪峰( 2 0 0 7 ) i l 州通过分析产品内 分工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与机制,探讨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原产地规则、加工 增值率增长缓慢和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加工贸易战略调整的方 向在于立足中国静态比较优势,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加工贸易;努力创造 动态比较优势,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加工环节: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 增值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刘志彪,张杰( 2 0 0 8 ) 幢州指出了国内代工被低端锁定,很难在全 球价值链上实现升级,认为摆脱的关键在于国内价值链的培育。 2 2 产品内分工与全球价值链 2 2 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对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首先是管理学学者提出,由价值链到价值增加链再到商品链,全球价 值链,其界定不断明晰,具体如下: 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是有关价值链概念的研究。一般来说,价值链概念是由p o r t e r ( 1 9 8 5 ) 嵋首先提出的。他认为 价值链是“指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或者是一些群 体共同工作,不断地创造价值、为顾客服务的一系列工艺过程”。最初p o r t e r 所指的价值链主要是针 对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也可以称为是公司内的价值链。后来随着国 际外包( i n t e m a t i o a n lo u t s o u r c i n g ) 业务的开展,p o r t e r 进一步提出了价值体系( v a l u es y s t e m ) 概念, 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不同公司之间,这与后来出现的g v c 概念有了一定的共通之处。 二是价值增加链概念的研究。k o g u t ( 1 9 8 5 ) 瞄1 在研究公司和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时,提出价 值增加链概念。他认为国际商业战略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空间配置的时候,企业的 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努力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 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 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 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因此,相 比于p o r t e r 的观点,k o g u t 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即强 调了价值链环节在空间上的配置,更接近g v c 概念的含义。 三是全球商品链概念的研究。为了研究全球范围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g e r e f f i ( 1 9 9 4 ) 田等人 在结合价值链和价值增加链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概念电c c 。其含义是全球不同的企业 在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行为组成的价值链中开展合作。g e r e t i i 认为g c c 是发挥全球资本主 义产业网络优越性的动力,是研究全球产业网络的一种新工具。g e r e f f i ( 1 9 9 4 ) 1 在g c c 基础上,首 次提出了购买者驱动全球商品链( b u y e r - d r i v e ng c c ) ,使价值链分析的脉络日渐清晰。 四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研究。g e r e f f i ( 2 0 0 1 ) 乜副在分析全球范围内产业联系以及产业升级问题时, 在g c c 基础上提出了g v c 概念。g v c 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 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考察价值在哪里、由谁创造和分配的。 k a p l i n s k y 和m o r r i s ( 2 0 0 1 ) 盥们认为g v c 是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包括几个基本 环节:技术研发与设计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售后服务环节。他们指出g v c 上并不是每一个 环节都同等重要,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一旦厂商抓住了战略价值环节, 也就控制了该产业的g v c 。而不同产业的g v c 拥有不同的战略环节。 本文将价值链定义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从概念设计到使用直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中所有创造 价值的活动范围,包括对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分销以及对最终用户的支持与服务等。组成价 值链的各种活动可以包含在一个企业之内,也可分散于各个企业之间;可以聚集于某个特定的地理 范围之内,也可散布于全球各地。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全球价值链散布于全球各地。 2 2 2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方法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动态的分析方法、 结合国别( 或地区) 研究特定产业、 与产业区、产业集群相结合,重在案例研究,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一是动态的分析方法。k a p l i n s k y 和m o r r i s ( 2 0 0 3 ) 心”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定: 分析全球产业的动态性和结构是理解全球化对本地厂商和工人重要意义的有效途径。因此全球价值 链采取一种动态的分析方法,集中分析生产部门的内在联系的动态性,特别是对处于全球一体化环 境中的公司和国家,给出了一种比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分析更加令人信服的分析范式。以往传统的部 门分析方法是一种静态方法,通常受到其参数限定的影响。而全球价值链分析正好克服了传统部门 分析方法的弱点,更深刻地揭示了存在于全球范围内不同部门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经济的、组织 的和强制性活动的动态流程。 二是结合国别( 或地区) 研究特定产业。全球价值链研究通常与某国或地区某一具体产业相结合, 研究该国或地区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以及如何实现升级等问题。国际上许多学者利用g c c 和g v c 理论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进行了研究,尤其对服装和纺织部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 6 第二章文献回顾 ( b a i r & g e r e f f i ,2 0 0 2 t u :k e s s l e r ,1 9 9 9 啪1 ;g e r e f f i ,1 9 9 9 啪1 1 。另外g e r e m ,h u m p h r e y 和s t u r g e o n ( 2 0 0 3 ) m 1 对自行车、服装以及美国的电子产业,b a z a n 和n a v a s a l e m a n ( 2 0 0 4 ) m 1 对鞋靴,k a p l i n s k y ( 2 0 0 3 ) 幢” 对家俱以及电子产业等作了专门研究。学者们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升级和转移的历史和原因进行了 深入的动态价值链分析。同时,一些学者运用g v c 理论,分析中国积极参与g v c 、出口份额快速 增长,对中国自身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如s c h m i t z ( 1 9 9 9 ) 1 分析了中国制鞋业迅猛发展给其它 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直接竞争,而h u m p h r e y ( 2 0 0 4 ) m 1 以运动鞋为例,分析了北美、中国台湾、韩国与 中国大陆之间在g v c 上的产业发展和转移的关系,认为中国在施加竞争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它国家 提供了在g v c 上升级和补充的机会。美国经济学家d a v i dh a l e 夫妇分析了过去2 0 多年来中国大陆 嵌入全球经济对中国台湾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l o 年中国参与新的全球供应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是与产业区、产业集群相结合,重在案例研究。g v c 研究者十分关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区以 及位于产业区内的产业集群,并通过产业集群把产业区和g v c ( g c c ) 结合起来。a r e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