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个人相关性及情感效价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代码单位代码 10445 学学 号号 2008020188 分分 类类 号号 b844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个人相关性及情感效价 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 发展与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申 请 人 姓 名申 请 人 姓 名 张秀娟张秀娟 导导 师师 姓姓 名名 王美芳王美芳 教授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年 4 月月 13 日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11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2011 年 月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目 录录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 . 1 1 相关的基本概念阐述. 1 1.1 公平. 1 1.2 外显公平判断. 2 1.3 内隐公平的研究. 4 2 内隐公平推理的研究. 4 2.1 内隐公平推理的研究范式. 4 2.2 内隐公平推理的相关研究. 5 3 影响公平判断的因素. 6 3.1 不确定性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6 3.2 个人组内社会地位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10 3.3 个人相关性及其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11 3.4 情感效价及其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12 4 问题提出. 13 4.1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4.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14 5 研究意义. 14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 15 研究研究 1 中国大学生内隐公平推理中国大学生内隐公平推理 . 15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15 1.1 研究目的. 15 1.2 研究假设. 15 2 研究方法. 15 2.1 被试. 1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 材料. 15 2.3 实验程序. 16 3 结果与分析. 17 4 讨论. 18 研究研究 2 个人相关性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个人相关性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 . 19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19 1.1 研究目的. 19 1.2 研究假设. 19 2 研究方法. 19 2.1 被试. 19 2.2 研究工具和材料. 19 2.3 施测方法和程序. 20 3 结果. 21 3.1 内隐公平判断的结果. 21 3.2 外显公平判断的结果. 23 4 讨论. 23 研究研究 3 情感效价和个相关性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情感效价和个相关性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 . 25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25 1.1 研究目的. 25 1.2 研究假设. 25 2 研究方法. 25 2.1 被试. 25 2.2 研究工具和材料. 25 2.3 施测方法和程序. 27 3 结果. 27 3.1 内隐公平判断的结果. 27 3.2 外显公平判断的结果. 30 4 讨论. 30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部分综合讨论部分 . 3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公平判断的基本特点. 32 2 个人相关性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32 3 情感效价及个人相关性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33 4 本研究的不足. 34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 3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6 附录附录 . 41 后记后记 . 47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个人相关性及情感效价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个人相关性及情感效价对内隐和外显公平判断的影响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 代制度制定和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内容。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可以建立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消除各种阻碍社会平稳发 展的障碍,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研究公平问题对人们价值观的 形成和解决各种冲突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平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规则和准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 不公平事件违反了社会规则和准则,不公平对待违反了人们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的进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实现这 一点。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 感到冤枉、气愤,甚至导致报复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 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继续;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 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公平在整个社会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对公平展开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过去较长的时 间里, 国外研究者对公平的关注较多,而国内的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 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论文对已有的公平研究做了详尽的文献综述, 并且对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实验展开研究。 研究一 采用错误再认范式,对中国背景下的大学生能否进行自发公平推理 进行了研究,及确定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被试可以进行自发公平推理,为 之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研究二 考察个人相关性对大学生被试内隐公平推理和外显公平判断的不同 影响。 研究三 在研究二的基础上加入情感变量,综合考察情感效价和个人相关性 对大学生被试内隐公平推理和外显公平判断的不同影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上述三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的大学生被试可以进行内隐公平推理。 (2)性别对内隐公平推理和外显公平判断都没有影响。 (3)个人相关性对外显公平判断没有影响;个人相关性对内隐公平推理有影 响,高个人相关性句子比低个人相关性句子引发更强烈的内隐公平推理。 (4)情感效价对外显公平判断没有影响;情感效价对内隐公平推理有影响, 无论是积极情感效价下还是积极情感效价下, 大学生被试都可以进行内隐公平推 理, 且两种情感效价条件下,高个人相关性都比低个人相关性引发更强烈的内隐 公平推理。 但被试在消极情感效价下对高个人相关性句子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在积 极情感效价下对高个人相关性的反应时。即消极情感效价条件下,高个人相关性 句子引发最强烈的内隐公平推理。 每项研究都针对相应的研究目的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 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关键词关键词:内隐公平推理 外显公平判断 个人相关性 情感效价 分类号分类号:b84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relevance and emotional valence on fairness judgements abstract social justice is the features and cornerston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 is the bas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society, it is the basic basis of modern system constitute and social management. maintaining and promoting social justic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sisting on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can promote everyone to get equal opportunity, fair rights, fair opportunities , build fair and impartial distribution rules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an eliminate various obstacles inhibit social steady development, finally promote harmony and stability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tudy on peoples fairness is very important on the formation of value and solving various conflicts problems. justice is a kind of very important social rules and standards in peoples life.in most cases, people think unjustice violated social rules and standards, unfair treatment violated people equal cultural values. a good society, should be able to make people stable lasting for cooperation, and only justice can achieve it. in community cooperation interactions, if people are not treated fairly, they will feel unfair, wronged, angry, and even cause retaliation. this kind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reduce interpersonal trust, cause each other relations worsened, cooperation is hard to continue; and also will produce adverse effe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en thus bring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affect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security. so fair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ire society, launched resear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ast a long time, the foreign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justice, while chinese researchers to study the issue were relatively less, not form a system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present thesis,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made with regard to justice. further analyses were focused o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ior research. on the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basis of this, three related studies were presented following the purposes set forth in this research. in study 1, i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an carry on the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is tested by recognition probe metho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experiment . in study 2,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personal relevance between spontaneous and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was investigated. in study 3, on the basis of study 2, emotional valence was added. th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personal relevance and emotional valence between spontaneous and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wa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findings in the above three studies are as follows: 1.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an make the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2. gender has no impact on both spontaneous and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3. personal relevance has no impact on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but in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high personal relevance can invoke stronger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than low personal relevance. 4. emotional valence has no impact on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and in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on matter active emotional valence or negative emotional valenc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an make the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under both emotional valence conditions, high personal relevance invoke stronger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than low personal relevance. under the negative emotional valence condition,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high relevance experimental sentence is longer than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high relevance experimental sentence under active emotional valence condition. these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above three studi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general discussion was made, and th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inquired in future were analysed. keyword: spontaneous fairness judgement, explicit fairness judgement, personal relevance, emotional valence category number: b84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研究综述和问题提出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 代制度制定和社会管理的基本依据。 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 内容。 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可以建立权利公平、 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消除各种阻碍社会平稳发 展的障碍,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因此,研究公平问题对人们价值观的 形成和解决各种冲突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相关的基本概念阐述相关的基本概念阐述 1.1 公平公平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 、正当的秩序合理地 待人处事,是制度制定、系统管理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公平是人们生活中一种 很重要的社会规则和准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不公平事件违反了社会规则 和准则(e.g., matthew , 1993) ,不公平对待违反了人们平等的文化价值观 (e.g.,werner walster, berscheid, walster, walster, lind tyler, 1987; tyler van den bos, vermunt, ) ,kees(1997)在实验中 以两种条件来定义过程是否公平,一种条件是告知被试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voice procedure) ;另一种条件是被试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no-voice procedure)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有机会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下,判断过程更为 公平。 1999 年 kees 又进一步细化了实验操作条件, 对过程的操作分为三个条件, 一种条件是明确告知被试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voice procedure) ,第二种是明 确告知被试没有机会发表意见(explicit no-voice procedure) ,第三种条件是内隐 的让被试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发表意见(implicit no-voice procedure)。实验结果表 明,明确告知被试有机会发表自己意见(voice procedure)的条件下,结果信息 对过程公平判断没有显著影响;在明确告知被试没有机会发表意见(explicit no-voice procedure)的条件下,结果信息对过程公平判断有很小的影响;而在内 隐的让被试知道没有机会发表意见(implicit no-voice procedure)的条件下,结果 信息对过程公平判断有很强烈的影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如果外在的过程信息缺乏,在形成过程判断时,结果公平就将作为一个启 发式代替(heuristic substitutes) 。即在人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意见时,就会利用 结果信息对过程公平进行评价,即会出现公平结果效应。而如果有公平的结果 呈现时,人们会判断他们的过程更公平,对过程接受的满意度也更高。另外,人 们在内隐的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条件下比在外显的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条件下, 过程 判断更依赖于人们是否受到公平的结果对待 (van den bos, 1999) 。 结果的不同会 同时影响过程公平和满意度感知, 而这种效果在内隐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条件下更 强烈。 被试在有机会发表意见条件下和外显的没有机会发表意见条件下受结果变 化的影响不显著。 1.2.2 结果公平的研究结果公平的研究 当人们不知道要比较的对象的结果时, 他们很难判断他们的结果是公平还是 不公平,满意还是不满意。这时他们会利用过程的公平性信息来判断结果的公平 性(messick loewenstein,1989; van den bos, 1987; keeszai, 1998) 。如 keeszai 在 1998 年的研究中指出,在知道 其他人结果的条件下, 如果被试的结果比其他人结果差 (worse than the outcome of the participant)时被试的满意度会比被试的结果比其他人好(better than the outcome of the participant)时更低;被试的结果比别人好(better than the outcome of the participant) 时的满意度比被试的结果和别人一样好 (equal to the outcome of the participant)时更低。然而,在结果公平判断方面,被试的结果无论是比别人 差还是比别人好,在判断结果公平性方面二者没有差异;但是和那些与别人结果 相等的被试相比较,他们觉得结果更不公平。 社会比较信息对结果公平判断和结果满意度判断都很重要。 上述的这种情况 不仅发生在被试对假设的结果进行公平和满意度的判断时(van den bos ,1988)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对于被试直接经历的结果进行公平和满意度判断时同样如此(kees liebrand, messick, messick, bloom, 1985; messick bargh, 1994; bargh dijksterhuis, bargh, uleman, newman kagan, 1972) 。在行为决定理论和游戏理论中,这个词被用来指代做决定时事情的可能 性。 赌博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做决定 (kahneman, slovic, tversky sniezek, may van dijk kagan, 1972; vanden bos,wilke, mcgregor, zanna, holmes, smith, tyler, huo, ortiz, tyler van den bos, lind, van den bos, lind, vermunt, van den bos van den bos, 2002) 。这说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公平对人的影响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当人 们不确定权威是否可信比确定权威可信或不可信时,公平起更大的作用。将来的 研究应该测查社会行为的其他领域, 以及操纵信任的不同方面来探究这些效应的 普遍性。 3.1.2 死亡引起的不确定性死亡引起的不确定性 van den bos 的实验发现当人们相对比较确定时,会较少的利用公平信息 (van den bos pyszczynski et al., 1999; solomon et al., 1991) 。 van 在 2000 年的三个实验中证实了这个结论,和预期一样,死亡必然性显 著和过程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必死性不显著条件下,被试有机会发表他们 的意见比没有这种机会条件下,情感反应更积极。但这种公平过程效应在必死性 显著条件下更强烈。而且,当人们考虑到自身的死亡必然性时,他们对接收到的 过程公平有更强烈的反应。 当人们想起生活中令他们感到不确定的方面时, 他们会更需要公平 (van den bos, lind, vermunt, van den bos brewer, 1991; tajfel turner, hogg, oakes, reicher, lind tyler gilbert nickerson, 1999) ,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低个 人相关性和高个人相关性。 例如,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同事做了相同的工作,你只得到了 1400 元工资, 而你的同事得到了 4100 元的工资。这种情境用第一人称做主语就是高个人相关 性情境;再设想一个相同的情境,但这次和自己的相关性较低,不是你,而是其 他人,和同事做了相同的工作,却得到了较少的工资,这种情境用第三人称作主 语是低个人相关性情境。 人们对这两种情景的公平判断会因情境是发生在自己身 上还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而有所不同,即,公平判断的社会认知过程受个人相关性 的影响。 3.3.2 个人相关性的相关研究个人相关性的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人们解释事情都是自我为中心的(gilbert gilovich ross, green, kruger, 1999) 。如 果是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 则更是如此(kruger, 1999)。 相反, 当人们做出外显的、 更明确的反应时,就不会那么自我为中心,而是会更客观。(epleyet al., 2004)。 之前的研究表明在人们自发的评价和个人相关的环境信息时不公平事件比 公平事件能更强烈的影响人们的反应(epley et al., 2004; gilbert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nickerson, 1999; folger, 1984) 。jaap ham 于 2006 年研究中指出,高个人相关的 描述会引发更强烈的内隐公平推理,对不公平事件尤其如此。而外显公平判断则 不受个人相关关系操纵的影响(jaap ham, 2006) 。 3.4 情感效价及其对公平判断的影响情感效价及其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3.4.1 情感效价情感效价 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感情感(schwarz see also forgas, 1995, 2002) 。 情感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 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感情感是人(包括动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人 既有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感体验(如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感) ,又具有与社 会文化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或社会情操(如道德感、审美感) 。情感情感影响着人 的心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整个人生。 情感是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 客观事件或情境对人的意义可有 积极的性质或消极的性质,即情感有正性的与负性的或积极的与消极的之分。凡 对人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引起肯定性情感, 而具有消极作用的事件则引起否定性情 感。 由此而论,环境事件的变化和主体态度的变化会引起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 变化。有益于主体的客观事件与主体关系得到维持,将产生肯定性情感;它们之 间联系的终结或破坏,则将导致否定性情感。反之,有害于主体的事件与主体之 间的联系的持续存在,将加强负性情感,它们之间联系被主体摆脱,则将产生正 性情感。由此可见,任何情感的产生、维持或改变,均以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 改变为转移。基于上述分析,情感亦可看作: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维 持或改变(jcampos,1990) 。积极情感是有正效价的情感,如高兴;消极情 感是有负效价的情感,如生气。 3.4.2 情感的相关研究情感的相关研究 纵观公平的心理学研究,van den bos and lind (2002)指出,之前的公平模型 都是把公平判断作为社会心理学组群的一个成分, 或者是倾向于集中讨论公平判 断过程中的认知因素。sinclair 和 mark(1998)指出,关于公平判断过程中的潜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在角色情感的研究还非常少。 kees在2003年深入探查了情感在公平判断中的重要作用 (kees ,van den bos uleman, hon, roman gilovich ross, green, kruger, 1999) 。之 前的研究表明在人们自发的评价和个人相关的环境信息时不公平事件比公平事 件能更强烈的影响人们的反应(epley et al., 2004; gilbert nickerson, 1999; folger, 1984) 。 本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外显公平判断并不受个人相关性的影响。但是内隐 公平推理会因为相关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在内隐公平推理中,高个人相关性实 验句子比低个人相关性实验句子所需要的反应是更长。 这说明高个人相关性实验 句子引发了更强烈的内隐公平推理。 个人相关性的高低对内隐公平推理产生了影 响。 内隐公平推理中,被试在高个人相关性条件下,对句子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 低个人相关性条件下,这说明被试在高个人相关性条件下更关注自我,高个人相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关性引发了更多和自身联系更密切的联想, 这种条件下对不公平的反应也会变的 更强烈,即在内隐的操纵条件下,高个人相关性的会引发对公平更强烈的关注。 而在外显公平的判断条件下,个人相关性则不起作用,原因可能在于外显判断条 件下,被试的理性思维起主要作用,此时被试判断的标准会比较一致,不论是和 个人相关性高还是相关性低,只根据句子中隐含公平的程度来做出判断,忽略了 个人相关性的高低。 3 情感效价及个人相关性对公平判断的影响情感效价及个人相关性对公平判断的影响 情感是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 情感有正性的与负性的或积极的 与消极的之分。凡对人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引起肯定性情感,而具有消极作用的事 件则引起否定性情感。任何情感的产生、维持或改变,均以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 的改变为转移。积极情感是有正效价的情感,如高兴;消极情感是有负效价的情 感,如生气。van den bos and lind (2002)指出,之前的公平模型都是把公平判断 作为社会心理学组群的一个成分, 或者是倾向于集中讨论公平判断过程中的认知 因素。sinclair 和 mark(1998)指出,关于公平判断过程中的潜在角色情感 的研究还非常少。 本研究发现,情感效价对外显公平判断没有影响,积极情感条件下和消极情 感条件下被试对外显公平判断没有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外显公平判断的目的性很 明确,对于大学生被试来说,做出外显公平判断时主要运用了理性思维,这使得 被试能够依据实际句子中隐含公平的程度来做出判断,得到的结果一致性比较 强,判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情感或者个人相关性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外显 公平判断中,情感效价、个人相关性以及性别都没有影响。被试在外显公平判断 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更强。 而在内隐公平推理中,不论在积极情感状态下,还是在消极情感状态下,被 试对实验句子的反应时都长于控制句子,即都能进行内隐公平推理。在不同的情 感状态下,个人相关性对内隐公平判断的影响存在一致性,即无论是在积极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理考试题听力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沙发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口腔影像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时间进度
- 开平话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军事投弹考试题及答案
- 菊花台考试题及答案
- 静脉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汽车冲压生产线操作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社会组织管理概论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轧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 (完整版)IATF16949新版过程乌龟图的编制与详解课件
- 制药企业仓库温湿度分布的验证
- 满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 LY∕T 2705-2016 樟脑磺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