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i - 摘摘 要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都在整个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一 个稳定的银行系统支撑着一国的支付体系,提升了它的储蓄率,促进投资及经 济增长,并使金融中介过程更为便利。然而,银行业自身并不能保证其风险暴 露水平与其负债状况相匹配。银行危机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 且容易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威胁金融体系安全,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动摇 政治稳定,危及国家安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任何一国政府都把 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作为其要实现的关键目标。 鉴于银行危机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银行 体系的安全给予了高度关注, 对其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安全保护措施金融安全 网。金融安全网主要包括银行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三大要素,它们 各有职能分工, 相互协调补充, 共同构筑一个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安全维护系统。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稳定可行的安全网需要通过对金融 安全网成员相互关系的检查来提高这些合作机制及其对存款人保护的效率。 在我国,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使得公众对银行危机的观念及其淡漠,而 中国银行业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潜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随着我 国银行业在2006年底全面对外开放,银行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中国的银行业将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无疑会大大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目前,我国长期以 来缺失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在积极地构建之中,出台之日指日可待,这足以证明了 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网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如何协调 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网,维护银行体系安全,防范系统性 危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第1章是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论 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第2章从理论层面上介绍了金融安全网的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构成要素, 分析了金融安全网的基本功能及固有的缺陷, 并详细论述了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 的区别和联系。三大要素都以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为最终目标,但三者 在执行机构、救助对象、职能权限、手段方式、作用效果等方面却各不相同,各 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必须协调好三大要素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职 能分工、信息共享、处理问题银行等方面的互补合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 安全网的功能。 第3章从现实层面上详细论述了中国、美国、英国、中国香港金融安全网的 具体情况,从安全网组织架构、三大要素职能分工、信息共享机制、处置问题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ii - 行程序、 弥补安全网缺陷的措施等方面对中外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的协调性进行 比较分析,总结经验,为后面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美国具有复杂而完整的金融 安全网,双重银行监管体系存在着明显的职能重叠,信息共享机制比较完善,处 置问题银行的手段体现了高度的市场化和灵活性,有助于最小化处置成本,基于 风险的差别保险费率和赔偿限额的设定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英国金融安全网组 织架构清晰,要素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充分,处置问题银行高效,具有比较健全 的协调机制,强制存款保险制度有效地抑制逆向选择问题;香港的审慎监管职能 与货币政策职能都集中于金融管理局,存在一定的角色冲突,但在处理问题银行 市场退出方面,金融管理局与存款保障委员会之间协调甚好,强制的存款保险有 利于防范逆向选择,严格的市场退出监管有助于最小化资源浪费;中国的金融安 全网缺失存款保险制度,属于二元化的组织架构,银监会与人民银行之间缺乏有 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在处理问题银行上协调也不够,存在滥用最后贷款人职能的 现象。 第4章是在比较中外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协调的基础上,概括中国金融安全 网构建、金融安全网要素协调中所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我国的金融安全网存在着 要素职能分工不明确、要素信息共享不足、最后贷款人救助标准不明确、处置问 题银行手段单一、市场退出标准不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有待加强等问题。 第5章主要针对中国金融安全网的现状及问题,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为全 方位构建金融安全网,协调安全网三大要素提出政策建议。首先,尽快建立存款 保险制度,补充处置问题银行的市场化主体,丰富处置问题银行的市场化手段, 减轻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的救助压力,为中国设计全面的金融安全网组织框架。 其次,明确银监会审慎监管、存款保险机构、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分工, 避免出现监管漏洞和管理重叠。银监会负责银行审慎监管、市场准入退出机制、 风险预警系统设计、 信息披露建设等; 存款保险机构主要履行存款保险相关职能; 人民银行则负责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从事宏观调控等。 第三, 建议在三大要素之间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 负责要素之间的日常协调沟通, 确保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第四,完善三大要素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由 银监会和统计局收集数据资料,相关各方共同维护的信息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 要素之间充分的信息共享。第五,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完善预警系统的技 术指标,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技术支持;第六,建立规范的问题银行处置程 序, 规范三大要素的介入时机、 介入程度和处置方法, 提高处置问题银行的效率, 降低处置成本。第七,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金融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为 金融安全网的有效运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制度基础。最后,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为金融安全网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防止协调机制流于形式,为银行制度化、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iii - 范化的市场退出提供法律依据, 为优胜劣汰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和金融资源的优 化配置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 关键词 金融安全网 审慎监管 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贷款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iv - abstract abstract banking system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y from the whole world. a stable banking industry supports a reliable payment system, increases its deposit ratio and speed up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financial intermediate. banking crises not only deteriorat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bank, but also spread the risk to the whole industry, which is jeopardized the safety of financial system,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table political community. to some extent, it explains why most government set safe financial system as a key goal. in the light of the serious bad influence of bank crisis o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nk highly of banking system security, and take measures to keep the system safe and protect public interest, that is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includes prudential supervision, deposit insurance and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the three components have their own functions and coordinate so as to establish a well-done banking security protection system. at present,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of china is establishing, which show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consider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very much. in this situation, study on how to coordinate the three components, which could protect banking system and prevent systematic crisis, is no doub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e of establishing perfect financial safety net and keeping banking system safe, mainly analyses the three components coordination about function, daily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share, the process to deal with problem banks and the measures to avoid limitation so that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could take full advantage.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hich discusses the papers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summary, general content and innovations.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components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analyses the basic functions and intrinsic limi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 among the three component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s status quo in china, america, britain and chinese hong kong, compares and researches the functions, information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v - share, process to handle problem banks, measures to avoid limit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and concludes the valuable experiences. there are only two components in chinese financial safety net. there are obvious overlaps in american prudential supervision system. the three components have very explicit functions in britain. in the respect of treating problem banks, the components coordinate pretty well in hong kong. chapter four generalizes chinas gap and problems exi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of china, such as inexplicit functions,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share, misty criterion of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few methods to treat problem banks, undeveloped market exiting standard and immature risk prevention system. chapter five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in the light of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financial safety net in china. at first, china should establish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renew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secondly, china should clear the functions of prudential supervision, deposit insurance and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avoid supervision leak and management overlap. cbrc is responsible of banking prudential supervision, market exiting system, risk preven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declaration. peoples bank of china takes charg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constituting and carrying out monetary policy and performing macroeconomic contro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s in charge of deposit insurance. thirdly, china needs to constitute a financial coordination committee among the three components, in charge of daily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maintain the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fourthly, china must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share system among the three components, make up a developed information share roof where cbrc and statistical bureau collect material and data, others involved support the system together,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could be used efficiently and completely. fifthly, china needs to manage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problem banks, define the time, the degree and the measures for the three components to deal with problem bank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reatment cost. sixthly, china should take compulsive insurance to avoid adverse selection, take variant insurance premium based on risk and variant compensation rate less than 100 percent so as to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 vi - avoid moral hazard,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isk prevention system and make use of flexible methods to minimize treatment cost, and improve market existing system in order to avoid resource waste. at last, china needs to improve information declaration system and consummate the laws about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safety net in china. key words financial safety net, prudential supervision,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 独 创 性 声 明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 性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科研 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 关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 借阅或网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 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 此规定) 作者签名: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日期: 年 年 月 月 日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1 页 共 56 页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都在整个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一 个稳定的银行系统可以支撑起可靠的支付体系,提升储蓄率,促进投资及经济 增长,并使金融中介过程更为便利。然而,银行业自身并不能保证其风险暴露 水平与其负债状况相匹配。银行危机不仅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 容易蔓延到整个金融系统,威胁金融体系安全,影响经济发展,甚至会动摇政 治稳定,危及国家安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任何一国政府都把金 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作为其要实现的关键目标。 鉴于银行危机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 银行体系的安全给予了高度关注,纷纷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各自的 金融安全保护措施,尽可能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维护银行体系安全,保 护公众利益。 这一保护措施被人们称为金融安全网, 它主要包括银行审慎监管、 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三大要素,它们职能各异,相互协调补充,共同构筑了 一个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安全维护系统。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认识到:建立一个稳定可行的安全网,需要通 过对金融安全网成员相互关系的检查和协调来巩固和优化提高这些合作机制, 及并提高其对存款人保护的效率。 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银行的国有性质,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使得银行 危机的概念在公众心目中极其淡漠,甚至于人们认为银行不会有风险,不会倒 闭。然而,在我国银行业中,个别银行却存在着盈利能力差,经营管理不善、 风险控制手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使我国的银行业蕴含着很大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在2006年 底全面对外开放,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张等等错综复杂的行业态势,中国 银行业的外部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银行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中国的 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些无疑会大大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目 前,我国长期缺失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在积极的构建之中,出台之日指日可待, 这足以证明了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网的现实紧迫性,并且这一问题已经受到政 府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如何协调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构建完善 的金融安全网,有力地维护银行体系安全,防范系统性危机,无疑具有重大的 实践意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2 页 共 56 页 本篇论文侧重研究银行审慎监管、存款保险、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在角色 定位、职能分工、信息共享、处置问题银行程序、弥补安全网固有缺陷的措施 等方面的协调合作,这种研究角度突破了理论上将三者分开独立研究的局限, 填补了理论研究的空白,是金融安全网研究的理论延伸和发展,显然亦具有重 大的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1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分别对金融安全网中的银行监管、存款保险、中央银行 最后贷款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在银行监管方面,国内的研究侧重于监管体制、监管效率和监管协调,如: 秦国楼(2005)在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研究中提出了央行与监 管当局在金融稳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二者相互协调的具体方案。 在存款保险制度方面, 国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存款保险的制度的影响和设计 上,如:苏宁(2007)在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一书中, 详尽回顾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考察了影响各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诸多 因素,并重点就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框架,组织结构安排等方面进入了深入的研 究;柴青山(2007)在其所著的银行改革与金融监管中谈到了存款保险对我 国银行业的具体影响,并对比了香港存款保险制度,讨论其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 制度具有的一定的借鉴意义;王自力(2007)在金融前沿纵横中论述到我国 于1999年组建的专门收购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即 将建设的存款保险体系下的资产处置组织,在职能上有很强的共通性,因此我国 进行存款保险体系构建时,可以将已有资源优化整合,重组合并国家资产管理公 司,使其成为中国存款保险机构下的资产处置部门。 在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方面, 国内研究主要侧重在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 职能方面,如:杨如彦在其主编的2006中国金融制度创新报告中认为银监会 就已经爆发风险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负有的监管职责, 与中央银行作为最后 贷款人对这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权限产生交叉, 导致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方面 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郜丽敏(2005)在浅谈中央银行金融稳定的职能作用 中提出了人民银行应与各监管主体加强信息交流与政策协调, 建立监管信息共享 制度,央行应该慎用“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施茜(2006)在中央银行在金融 稳定中的定位研究一文中强调建立跨部门的金融稳定协作机制,合力维护金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3 页 共 56 页 稳定的重要性。 在整体金融安全网的组织设计上,国内文献也有不同角度的研究论述,如: 周建军和鞠方(2004)在论构建健全的金融安全网文章中运用成本收益法研 究金融安全网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林平(2000)在关于金融安全网的理论 及政策思考 中对金融安全网的三大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论述; 邓咏莲 (2001) 在文章对香港金融安全网的评价中研究了香港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 度的具体情况以及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刘沛和卢文刚(2001)在金融安全 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中侧重金融安全网的内涵和预警系统的构建,提出 金融安全区的思想。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很多文献资料对审慎监管、存款保险制度、最后贷款人流动性援助进 行了多角度的、系统的、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其中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最为 全面深刻。 demirguc-kunt 和 detragiache(2002)利用 61 个国家 1980-1997 年的 数据,运用多变量逻辑模型,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性质和银行系统性危机发生的概 率之间的关系、 存款保险制度中的不同设计特征与银行监管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 行了估计。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上看,存款保险与银行危机之间的相关 关系显著为正,意味着存款保险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2)保险限额对银 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巨大。保险范围越大,银行脆弱性越大。(3)不同类型存款 保险基金产生不同程度的道德风险。事前基金以及政府出资的基金安排,道德风 险相对较高。(4)存款保险制度的技术安排特征是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关键 因素。例如:风险调整费率比统一费率更能抑制银行过度冒险。(5)良好的制 度监管环境在抑制存款保险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更多学者从市场纪律 (market discipline)角度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验 证。存款人对银行行为的有效监管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第一,风 险必须是存款人选择银行的重要考虑因素;第二,必须允许银行倒闭,以及存款 人相应受到损失;第三,银行必须披露信息,同时存款人必须有渠道获取有关银 行行为和资产平衡表的相关信息,她们可以据此进行分析;第四,由存款人施加 给银行的约束必须足以影响银行的决定, 但是并不是强烈到引发破坏性的银行挤 兑;第五,必须保证银行体系基本上是健全的。随后,hoggarth,jacksonand nier(2005)更进一步,侧重分析了银行安全网和市场纪律之间的关系,按照她们 的理论,虽然毫无限制的对存款人进行保护看似降低了银行挤兑的风险,但是付 市场纪律,指银行股东、存款人、其他债权人以及贷款者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活动,而银 行的活动也会对这些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约束就形成市场纪律。 barajas steiner,2000; birchler, maechler,2002; calomiris, powell,200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4 页 共 56 页 出的成本也不容忽视。 无限制的存款保险计划致力于把整个经济同脆弱的银行体 系相分离,但实际上却导致银行体系更为脆弱,更容易发生银行危机。peria 和 schmukler(2001)对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在 1980 年-1990 年间银行业的实证 研究验证了市场纪律的存在性,有限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加强市场约束,从而比 无限制的存款保险更能有效的避免银行危机。 1.2.3 对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的评价 1.2.3 对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的的评价 就广义金融安全网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都主要 侧重在对金融安全网单个组成要素的分析, 少数文献论述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 机构之间、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之间的联系。多数文章仅仅只承认了三者相互 协调的重要性,但没有对三大要素之间具体的协调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构建完善的金融安全网,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为立足点,以金融安 全网三大要素在角色定位、职能分工、功能实现、日常沟通、信息共享、处置 问题银行程序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三大要素如何协调、金融 安全网如何完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安全网固有的缺陷,从而保证金融安全网 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论文侧重于对三大要素协调性的研究,角度新颖,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创 新,而且可以为中国的金融实践提供政策性建议。除此之外,论文针对金融安 全网本身具有的缺陷,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探讨使缺陷最小化的方法, 这在金融安全网的研究领域也是一大突破。 论文采用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制度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力求理论与实 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国外与国内相结合。在查阅中外大量文献的基 础上,对国内外的理论和现实情况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再针对中国的现实情 况提出对策建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5 页 共 56 页 2 金融安全网及其构成要素 2.1 金融安全网概述 2 金融安全网及其构成要素 2.1 金融安全网概述 2.1.1 金融安全网概念 2.1.1 金融安全网概念 金融安全网(financial safety net)是指为了保持金融系统尤其是银行系 统的安全稳健运行而建立的危机防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总称。 它是人类 社会在长期的反金融危机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各国金融体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金融安全网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暴露,控制 危机出现的风险,即危机防范;二是一旦金融危机发生,抑制其破坏性影响,增 强金融体系的信心,即危机管理。 2.1.2 金融安全网的具体政策目标 2.1.2 金融安全网的具体政策目标 在具体政策目标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 ,金融安全网应该起到维护金融体 系稳定和保护小额存款人利益的作用。 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目标提出的出发点, 主要是因为存款人对信贷机构的挤兑 会引发其他银行的问题。goodhart et al(1998)指出,银行倒闭的社会成本要远 大于其私人成本,而银行在做决策时是不会将潜在社会成本纳入考虑范围的,因 此政府的干预是合理而必要的。现实经济中,银行危机的传染现象非常普遍,它 迫使支付体系关闭,并侵蚀整个银行体系的资本基础,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损 害。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银行危机的传染可以通过事前预防(如存款保险)和事 后补救(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加以解决。 保护小存款人利益是金融安全网的另一个具体政策目标。一般认为,大部分 个人存款的金额较小, 存款人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对银行的财务状况进行复杂而 困难的监督与评估。 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更加大了非专业小存款人了解这些信息的 难度。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大的专业的存款人能够得到上述信息,那么小的非专 业存款人就处于信息不利的地位。经济理论认为 ,改变信息充分单位和信息不 充分单位之间的状况,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改进,因而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此外, 金融监管和审慎监管有助于防止银行逆向选择行为; 存款保险和政府担保则可以 di giorgio and di noia,2001; fsf,2000;goodhart et al,1998。 grinblatt and ross,1985; gorton and pennacchi,1990; kyle,198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6 页 共 56 页 保护存款人在金融机构倒闭时获得保障。 2.1.3 金融安全网构成要素 2.1.3 金融安全网构成要素 金融安全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安全网包括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 人(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和存款保险制度(deposit insurance system);广 义的金融安全网除了这两者以外,还包括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prudential supervision)。本文采用广义的金融安全网的概念,这三大要素各司其职、各有 侧重、相互协调,共同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安全网系统。 银行审慎监管是指监管当局依法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系列 制度规定和方法。它主要通过对银行市场准入、退出、市场运营的合规性和风险 性进行监督管理, 以控制银行风险的形成、 积聚和外化, 从而达到事前预防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 稳定,预先设立一个存款保险机构,各投保银行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费, 在银行面临危机或经营破产时, 由存款保险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或代替破产机构向 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一种制度。 最后贷款人制度是一国货币管理最高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为化解银行风 险, 运用自身的信誉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向出现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的 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消除集体非理性行为造成的金融恐慌,防止暂时的流动 性危机向清偿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转化。 2.1.4 金融安全网的功能分析 2.1.4 金融安全网的功能分析 金融安全网作为金融安全的保障体系,它具有风险防范、风险补偿、危机救 助、善后处置的功能。 2.1.4.1 风险防范功能 2.1.4.1 风险防范功能 金融安全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维护公众信心来维护银行稳定。 在建立金 融安全网的情况下,即使银行有面临挤兑的压力,存款人也会因为有了最后贷款 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 而形成一种中央银行会支持银行和自身存款会得到保障 的预期,这样一来,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会大大增强,参与挤兑的心理动机会大 大减弱,由于信心不足带来的危机扩散效应就会得到遏制。 2.1.4.2 风险补偿功能 2.1.4.2 风险补偿功能 金融安全网的风险补偿功能主要是通过存款保险制度来实现的。 存款保险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7 页 共 56 页 度可以将一个投保银行面临的风险在整个银行业内部进行分摊和补偿, 通过保险 这一手段形成银行业之间共同防御风险的机制。存款保险机构的存在,就使个别 银行的风险、危机分摊到保险公司,甚至整个银行系统,从而达到保证银行安全 的目的。 2.1.4.3 危机救助功能 2.1.4.3 危机救助功能 金融安全网中的组成要素都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危机救助功能,以最大 限度地保证金融安全。 监管当局通过审慎监管, 为问题银行提供化解危机的指导; 存款保险制度通过重组等市场化手段对陷入危机的银行施予援手; 最后贷款人通 过流动性援助,帮助问题银行走出困境。 2.1.4.4 善后处置功能 2.1.4.4 善后处置功能 当问题银行的危机达到了无法消除的阶段, 金融安全网又要发挥其善后处置 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存款保险机构用市场化的手段接管银行、处置银行,为 存款人支付存款赔偿;监管机构关闭银行,迫使缺乏效率的银行退出市场,从而 保证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2.1.5 金融安全网的缺陷分析 2.1.5 金融安全网的缺陷分析 金融安全网为保证金融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 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5.1 引发道德风险 2.1.5.1 引发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存款人放松了对银行的监督,削 弱了银行的市场约束。 在实行统一费率的情况下, 投保银行的风险不与保费挂钩,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转嫁和存款赔偿, 导致银行和存款人产生道德风险的问 题。投保银行由于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存款保险机构,就往往具有从事高风险活动 的倾向,从而加大银行系统的风险;存款人由于有存款保险机构的赔偿保护,其 风险意识弱化,失去了关心银行风险状况、监督银行经营情况的动力,这就大大 减弱了对银行的市场约束。 2.1.5.2 发生逆向选择 2.1.5.2 发生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自愿型、统一费率的存款保险制度中,存款保险制度对经营 不善的银行会更具吸引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有可能会选择退出存款保险体 系,由此就会引起其他银行的保费上升,用以弥补处置问题机构产生的成本。此 举势必引发另外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退出机制。周而复始,最后只有问题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8 页 共 56 页 行保留在体系之内,使存款保险体系变得十分脆弱。 2.1.5.3 出现代理问题 2.1.5.3 出现代理问题 代理问题源于,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机构与政府部门、投保银行、 存款人以及纳税人各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例如,存款保险机构有可能出于自 身考虑,将自身利益置于存款人和纳税人的利益之上,从而延缓对问题银行的处 置,导致处置成本的增加。此外,存款保险机构还有可能受到行政因素的影响, 对一些特别机构特别对待,因而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 2.1.5.4 造成成本负担 2.1.5.4 造成成本负担 金融安全网的成本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的经营成本负担。监 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存款保险机构向投保银行收取的保费,都会给银行带来额外 的成本费用。同时,各部门对银行信息的重复收集,也会给银行带来负担。二是 三大要素对问题银行的处置成本负担, 尤其是存款保险机构支付的巨额存款赔偿 以及最后贷款人的资金援助成本。 2.1.5.5 导致资源浪费 2.1.5.5 导致资源浪费 金融安全网对问题银行的过度安全保护, 会使得一些严重缺乏效率的银行得 以勉强存续下来,而一家问题银行只要法律上未宣布破产,仍可以从存款人那里 获得大量的存款,导致存款的错配,从而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此外,如果不能 在恰当的时机果断地关闭处于危机中的银行,不仅不能让问题银行起死回生,而 且只会徒增处置问题银行的成本,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2.2 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的关系 2.2 金融安全网三大要素的关系 2.2.1 三大要素的区别 2.2.1 三大要素的区别 金融安全网的三大要素虽然最终目的都是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但 三者在职能权限、作用方式、手段和政策效果等方面却各不相同。 2.2.1.1 审慎监管 2.2.1.1 审慎监管 银行的审慎监管是维护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是一种事前风险(这里指 的是单个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也是构建金融安全网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的环 节。它既可以通过对银行拥有的资产类型、特性(合适与恰当)和信息披露方面 的要求及限制进行审慎性规定, 来减少金融机构从事一些没有保证的或不能缓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金融安全网构建要素的协调性研究 第 9 页 共 56 页 的风险活动,也同时检测银行是否遵守了那些规定。监管当局对银行实施审慎的 现场和非现场的外部监管,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制定并监督执行银行的市场准 入和退出机制,通过金融安全网风险预警系统控制银行过度冒险的经营行为,增 强市场信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运营,保护广大存款人利 益。 2.2.1.2 存款保险制度 2.2.1.2 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安全的第二道防线。它是一种风险(这里指的是非 系统性风险)事后解决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防止 银行挤兑引起金融恐慌,在对问题银行进行资金援助的同时,促使经营绩效较差 的银行有序地退出金融市场,从而达到维护金融安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稳 定运行的目的。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单一付款箱型存款保险制度,即通常只 负责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投保银行破产时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这类存款保险机 构介入时间晚,属于事后处置,救助成本较高。二是综合型存款保险制度,即集 保险、银行监管、危机援助和破产处置职能于一身的存款保险制度。保险职能就 是审核申请参加存款保险银行的资格,根据一定的标准收取保费;银行监管职能 就是要求投保银行定期报送各种财务报表及统计资料, 并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 的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