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伴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保费规模出现爆发式的 增长,保险从业人员、市场竞争主体也日益增多,我国的保险业已初具规模。然而, 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同时,我国保险公司却陷入一个怪圈:经营规模越大,经营风 险越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通过对中外保险业资 金运用的广泛比较,我们明白:规模上我们落后于他人,与国际跨国保险公司相比, 有不小的差距;结构上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范围狭窄,而国际保险业资金运用 在多元化基础上,已经出现证券化的趋势;在资金运用的收益上,我国保险公司资 金运用收益率低,寿险公司出现利差损现象,而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比较高, 资金运用不仅填补承保亏损,而且是其利润的来源;在保险资金运用模式上,我国 资金运用模式单一化,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而国外资金运用模式则根据各个保险 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有:资产管理公司、内设投资部、委托第三方等三种模 式;此外,在资金运用的监管上,主要有宽松型和严格型两种,国外一般都对资金 运用的方式和限额做了规定,而我国的监管则明显不科学、不平等、过于笼统。 我们必须开拓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明确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和限额,改革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模式,以提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性。同时建立切实有效 的资金运用监管体系,提高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通过保险资金运用提升我 国保险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我国的保险业向着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 位一体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保险资金运用 规模 结构 收益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enetra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 the scope of insurance in china has appeared to mount up dramatically during these years. at the same time, more and more people and companies have been engaged in this field. thus,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comes into form primarily. however, companies seem to get into a recurr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the larger the scale is, the higher the risk goes. the fundamental cause lies in the exertion of capital.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bout the use of capital home and abroad, we come to know that in scale we fall far behind of international insurance companies; in structure, our capital is used on a much more limited sca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which have shown a trend of variety and portfolio investment; we get low proceeds, or even an interest rate loss in som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while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make high proceeds, which can not only fill up their insurance loss, but be a source of their profits; our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exertion of capital, still under exploration, cant meet the need of development, while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have different models of exertion, mainly including management, investment branch and consign third-party; furthermore, in the supervision of exertion,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usually define the way and quota of the exertion, while our supervision is obviously unscientific, unfair and too general. proper channels of the exertion of capital must be explored, the way and quota of the exertion must be nailed down and the model reformed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fits in our country. meanwhile, effective supervision should also be established so that the exertion can be safe. chinese insurance industry may become more competitive on its way toward a combination of substance compensation, finance and society management as a result of all these measures. key words: exertion of capital scale structure profit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 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引引 言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与意义 在中国经济的转轨时期,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 及新 保 险法的实施,中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又一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宏观的角度 来看,现代保险业正朝向经济补偿、资金融通与社会管理的方向发展,其中,资金 融通功能对另外的两项宏观功能的执行起着有力的作用;而对微观主体保险公 司而言, 按照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原理: 保险费=纯保费附加保费资金运用收益, 在保险业务中,追求资金运用的收益致使不少保险公司对其保险产品的定价低于预 期水平。保险公司希望通过预期资金运用的收益来弥补保险业务的损失,从而降低 保险费率,扩大保险保障需求。这反映的是国际保险业新的经营理念实际现金 流承保,即为吸引新业务而以直接承保业务亏损的方式制定保险产品价格,同时以 资金运用收益抵补承保损失。可见,在现代保险业中,资金运用业务和保险业务具 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现代保险业的新趋势无疑对我国保险业的传统管理经营模式提 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并给我国的保险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年来,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比较狭窄,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和经营的稳定性,关系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保险 公司只重视保险补偿功能的发挥,重视展业、承保、理赔业务的发展,却在很大程 度上忽略了保险资金的投融资职能和资金运用业务的发展。现在我国保险资金的运 用率为 50%,而国外保险资金的运用比例在 90%以上。以下是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 情况的简要介绍。 1.1.1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三个历史阶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95 年前) 1995 年保险法颁布前,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经历了紧、放、乱、收四部曲。 1986 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被限定为投资地方自筹的固定资产项目。1987 2 年批准为试办流动资产贷款业务和购买金融债券。这一阶段,由于国家对保险资金 运用控制的比较紧,资金运用率和投资收益率水平较低。而 1990 年前后,情况正相 反,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保险资金运用处于一个十分粗放、混乱的局面。保 险资金运用的渠道比较宽泛,包括房地产、有价证券、信托、借贷等,违规运用保 险资金的现象严重,如以贷促保,在不了解市场行情、不搞可行性调查、不管有无 回收手段的情况下为企业贷款,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以及贷后危机等问 题, 造成保险机构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沉淀或损失1。这一阶段保险资金运用是先紧后 放,接着乱。针对“乱”的局面,国家监管部门于是收缩保险资金运用规模,严控 保险资金运用。 第二阶段(1995 年保险法颁布到 1998 年) 1995 年颁布实行的保险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作了严格的限制。根据保 险法的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这一法 律的限定,大大提高了保险资金的安全性,但是这些金融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安全性 高、盈利性差。近几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十分狭窄,使得大量保险资金处于闲 置状态或低收益状态。据统计,保险资金约有 50%是以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 着的。由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益较低,因此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利润的获取, 就不得不主要和直接地来自于保费收入。 1998 年, 中资保险公司收入保费 1256 亿元, 支出赔款 531.7 亿元.赔付率 42.3%,而将近 60%的保费,则成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 本和经营利润。出于防范保险资金损失的考虑,并依此制定严格的投资领域的政策 限制,反而使得保险公司处于更大的竞争劣势。特别是寿险业务,随着银行利率的 下调,利差损问题出现,公司的经营出现了困难,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呼声也 日渐强烈,这就迎来了保险资金运用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1998 年至 2003 年) 这一阶段是保险资金运用逐步放开的阶段。保险公司先是于 1998 年获准加入全 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债券买卖及回购业务。1999 年 5 月,保险公司再次获准可 以购买 3a 级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1999 年 10 月保险公司获准可以开展协议存款业 3 务。同月,保险公司获准通过买卖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标志着保险 公司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0 年 3 月到 6 月,保监会批准平 安等 5 家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比例提高到上年末总资产的 10%,批准太保证券投 资基金投资比例提高到 15。2001 年 3 月,保监会批复平安,新华人寿,中宏人寿 三家保险公司投资连结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从 30%提高到 100。2003 年 1 月 1 日,新的保险法正式实施,新的保险法对原有的禁止性规定作了适当的修改:保 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同时 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过国务院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用于其他的投资方式。 这些都为监管部门日后的灵活操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可根据市场的发展随时进行 调整。 1.1.2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当前情况和前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当前情况和前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04 年以来,在国务院的倡议和鼓励下,保监 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逐步放宽了对于保险资金运用途径的限制。最近的 一次动向就是 2005 年 2 月中国保监会联合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保 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 、 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登记结算 业务指南 、 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和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 通知等配套文件,明确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涉及的证券账户、交易席位、 资金结算、资产托管、投资比例、风险监控等问题,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 操作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这标志着,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将进人实质性操 作阶段。至此,探讨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尤其是投资证券市场的问题将不再是“纸 上谈兵”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 要解决我国保险资金运作的困境, 不能完全依靠进行银行存款或者投资国债来解 决问题,而必须拓宽运用渠道,应当进入证券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这既可以解决 保险公司的资金出路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具有诸多意义。因 此,在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结构、收益、管理模式、监管等各方面,与发达国家 4 的保险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以探讨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实选择,并提出一定 的建议,无疑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意义的课题。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西方各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对保险资金的运用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 分析,研究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投资渠道和投资组合,其保险资金运用的显著特点是 资产证券化程度高,投资方式多样化,范围广泛,保险的资金运用率一般在 90%左 右,投资收益率平均在 10%以上。保险投资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和成熟的经济领域, 在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金融市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金融三大支柱之一。正 如摩根斯坦利所说: “投资是保险行业的核心任务,没有投资就等于没有保险行 业没有保险投资,整个保险行业的经营是不能维持下去的”2。 robert a. rennie(1997)指出,保险公司吸收的居民储蓄可通过许多途径进行长 期投资,特别是寿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投资注重有效组 合,不像游资那样逐利而动,从而导致股市动荡。他们为证券市场提供了长期而稳 定的资金来源,抑制投机,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3。 jean lemaire(1997)的研究表明,19871997 十年来,在美国的货币和资本市 场的资金来源中,保险公司提供的资金居于前三位,可见保险资金运用对于资本市 场的重要性4。 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已经从理论上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 结构进行了一些研 究和探讨。 潘海英、戴树声(2001)从保险资金运用必须保证的四个方面:盈利性、安全性、 流动性、社会性论证了保险资金运用于风险投资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5。 邱青(1999)指出了保险资金运用的五个原则:对称原则、替代性原则、分散原 则、转移原则和平衡原则6。 王绪瑾(1999)认为,目前国内对保险投资的两种基本观点:一种主张严管,一 种主张放松保险投资的管制,在我国均存在一定困难。指出保险投资的结构是随着 5 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演进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投资结构不同7。 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对接研究方面:王宪章(2001)对两者“怎么对、如何接” 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8。朱楚珠、严建红(2001)利用金融市场对接理论,认为保险 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远不止是保险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而已。从保险公司资产 负债表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操作系统。包括资产方、负 债方和资本方对接,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给出了对接影响测量模型(lg),得出对接给 保险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9。 对于保险资金适合的投资渠道,国内理论界人士研究的比较多。 陈志国(2000)10,高向阳(2000)11分别对保险资金投资于开放型基金的可 能性及其优势进行了研究。指出,开放型基金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保险投资的深 化。解决目前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的单一性,有利于保险公司从目前的间接 入市者转为直接入市者,降低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促进保险公司强化经营管理和 资金运用水平。 对于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模式,凌峰、潘力剑(2001)12,龙为洋(1999) 13等研究并提出了四种方案: (一)选择部分现有投资基金,逐步放宽比例限制,使 保险资金占据绝对份额,最终演变成专业投资基金; (二)以私募方式发行开放式基 金; (三)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型证券保险投资基金, 再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运作; (四)保险公司作为证券投资保险基金的发起人, 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对保险资金的运作实行专业化管理。 傅晓青(2001)14,应明幼、郑晓彬(2004)15等人研究了中国保险资金进入 股票市场的途径:一种是直接入市,即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内部有专门人员负责操 控保险资金在股市上进行买卖交易,可作一般机构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另一种是 间接入市,即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委托外部的专业投资公司操控保险资金在股市上 进行买卖交易并向其支付委托费用。 另外还有学者对保险资金参与银行全国同业拆借市场、 竞标购买国债等方面进行 了可行性研究。 6 总的来看,国内理论界人士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保险资 金运用各种渠道、模式和监管的研究比较多。 1.3 思路及创新点思路及创新点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险业和保险资金运用的历程作简要的回顾, 探讨我国保险业的 发展前景,然后就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结构、收益、管理模式、监管进行大范围 的国际比较,发达国家主要有美、英、德、日等国,同时比较了一些发展较快的国 家和地区,例如东南亚诸国及港台地区,使用的资料比较翔实,使用的数据全是上 世纪 90 年代后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各个方面都与国外保险业进行了比 较,比较的范围较广; (2)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国外保险资金 运用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保险资金运用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化中; (3)结合我 国近两年来最新的政策、国内保险业对此的反应及其最新动态和数据来进行分析研 究,提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实选择。在当前形势下,资金运用要谨慎,监管要 规范,并且产、寿险可以使用不同监管模式。 7 2 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的国际比较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的国际比较 首先,我们从规模上对各国的保险资金运用作一比较,同时,看一下各国保险在 金融中的地位,作为其规模的一个对应。 2.1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分析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分析 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规模较大。发达国家经济规模总量较大,同时,居民投保意 识强,人均保费高,因此保险公司每年的保费收入相当可观。由于市场日趋饱和, 同业间竞争激烈,国外保险公司纷纷加强了资金运用工作。目前,保险资金运用已 成为西方现代金融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保险公司管理着全球 40%的 投资资产。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率一般为 80%以上,投资领域涉及股票、债券、 房地产、抵押或担保贷款等。 2.1.1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庞大国外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庞大 国外保险公司可运用资金规模大,投资大,管理资产与年营业收入比率较高。 由于国外大型保险公司多为拥有产险、寿险、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的现代集 团公司,其营业收入中大部分是保费收入,在长时间的经营过程中,现金流入要大 于现金支出,从动态的角度看,有一笔巨额资金长期由保险公司掌控,从而形成保 险可运用资金。根据各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公司资金大量投向债券、股票、银 行存款、不动产以及抵押贷款等。通过资金运作,公司管理着比自有资产更为庞大 的资产。如英国保诚保险集团 2000 年营业收入为 431. 255 亿美元,管理资产总额为 2400 亿美元, 拥有伦敦股市 3. 5%的股权, 其管理资产与年营业收入比率为 556. 5%。 8 表 2. 1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 (单位:百万欧元) 项目 1998 年 1999 年 2000 年 2001 年 投资金额(1) 136142 150927 159408 161994 保费收入(2) 25496 27413 31113 36123 (1)/(2) 533.97 550.57 512.35 448.45 资料来源:a. m. best(一家美国保险评级机构,成立于 1899 年,它的研究报告在保险业相当有 权威,从 1984 年开始,它的研究对象拓展到全球的保险公司。 ) 这家跨国保险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由表 2.1 可见,从 1998 年到 2001 年,该公司历年投资金额都远远超过了当年的保费收入,从 1998 年到 2001 年, 投资金额与当年保费收入比分别是:533.97%, 550.57%, 512.35%, 448.45%。尽管 911 事件对全球的保险业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 2001 年该公司的投资金额与保费收入 比仍高达 448. 45%,投资额达到 361. 23 亿欧元。 表 2.2 1992 年三大传统基金规模的比较16 (单位:亿美元) 类别 美国 英国 日本 德国 加拿大 合计 养老基金(1) 33343 6705 1919 626 1917 44510 人寿保险(2) 16245 5747 12148 3414 1318 38872 财产保险(3) 6287 956 2185 1879 502 11809 投资基金(4) 15954 912 3469 1716 529 22580 (2+3)/四项和 31.4 46.8 72.7 69.3 39.5 43.0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和政策.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26-35 从表 2.2 看到,美国、英国等各国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各 类机构投资者规模都相当庞大,如美国高达 71829 亿美金,它们关注资金的长期收 益。而保险基金(人寿和财产保险基金的和)占基金的比重也是相当的高,美国占 31.4%,英国占 46.8%,日本占 72.7%,德国占 69.3%,加拿大占 39.5%,可见保险 公司资金运用的规模之大。 2.1.2 保险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高保险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高 保险公司在一国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可以用其金融资产占该国整个金融体系资产 9 的份额以及保险公司对整个金融市场资金来源的贡献来衡量。 表 2.3 美国、日本、台湾寿险业资产占总金融资产的比重17 18 (单位:%) 年度 国家(地区)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美国 13.2 13.4 11.9 18.4 12.5 12.3 10.8 11.2 日本 9.5 9.8 10.2 10.7 10.7 10.6 10.6 10.1 台湾 4.1 4.1 4.5 4.7 5.1 5.4 6.5 7.2 资料来源:根据保险研究各期整理和孙祁祥.体制转轨时期的保险业.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1999.128 从表 2.3 看到,美国和日本是老牌的经济强国,整个金融资产规模高,保险在金 融中的地位比较稳定,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一直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从 1990 年到 1996 年的 7 年中, 仅美国寿险公司的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 重最高就曾达到 18.4%,最低时也有 10.8%。从金融资产规模的排序看, “保险公司 一直处于前 4 位,金融资产绝对规模持续稳定增长。1982 年美国仅寿险公司的金融 资产就达到 5675 亿美元,到 1992 年,其金融资产规模己达到 16143 亿美元”18。 十年间增长近二倍。从表 2.3 我们也可以看出台湾的变化比较明显,随着台湾经济的 发展,台湾保险业规模在急剧的膨胀。从 1990 年到 1997 年,仅寿险业的资产占台 湾金融资产的比例就从 4.1%上升到 1997 年的 7.2%。 表 2.4 所列是 1986 年1996 年美国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来源构成表明在发达 的美国证券市场上,保险资金与商业银行、相互基金构成证券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 在资金来源中,保险资金有着 13%25%的份额。特别是寿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具有 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投资注重有效组合,不像游资那样逐利而动,从而导致股 市动荡。他们为证券市场提供了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来源,抑制投机,促进资本市场 的有效运行。1997 年美国证券市场份额的 16.5%来自于保险公司。 10 表 2. 4 美国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构成表19 (单位:%) 年份 保险公 司 养老 金 退休基 金 商 行 储蓄机 构 信贷协 会 相互 基金 经济商和 交易商 合计 1986 17 3 7 29 12 3 24 3 100 1987 21 5 9 24 17 2 13 9 100 1988 25 9 10 29 18 2 6 0 100 1989 18 5 8 32 11 1 14 12 100 1990 20 8 9 15 24 2 18 4 100 1991 17 8 6 12 22 3 23 8 100 1992 13 10 7 23 12 3 27 6 100 1993 17 7 5 23 5 2 32 9 100 1994 21 11 9 32 2 2 20 3 100 1995 16 8 5 31 0 2 27 10 100 1996 15 8 5 22 2 2 41 6 100 1997 16.5 6 5 32 -0.5 2 29 10 100 资料来源: 张洪涛.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运用:开放与投资安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3 2.2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分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分析 2.2.1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小,运用资金与保费收入比率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小,运用资金与保费收入比率低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政府颁布了有关资金运用的一些政策,加大了资 金运用的力度,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部分领域,但可运用的资金数额明显过小。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开始逐步拓宽。1986 年,我国保费收入为 45.8 亿元,国家规定的保险资金运用额为 2 亿元。1988 年保险费收入猛增到 109.5 亿元, 而实际资金运用额仅增加 5.8 亿元,资金运用比率仅为 8.23%。近几年来,我国政府 通过规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等措施促使保 险公司加强资金运用。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规模增长迅速。截止到 2002 年底,我国 保险业运用的资金达到 2779.3 亿元,国内保险业投资资金与年保费收入比率为从 11 2000 年的 76.1%上升到 2002 年的 91%左右,占总资产的比重从 2000 年的 36.01%上 升到 2002 年的 42.8%。可见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资金运用监管处于逐步放开的过 程中,每个保险公司的可运作资金与保费收入比率以及投资资金与总资产的比率近 年来都具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就规模而言目前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表 2.5 2000 年至 2002 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情况20 (单位:亿元) 年份 资产总额 保费 投资 投资/资产 投资/保费 2000 3372.1 1595.9 1214.4 36.01 76.1 2001 4606.6 2109.4 1756.4 38.13 83.3 2002 6494.1 3053.1 2779.3 42.8 91 资料来源:江生忠.2003 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8 2.2.2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小的根本原因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小的根本原因 从规模上讲,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有限,无论是保 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我国还有很大的潜力。从保费规模来看,1980 年我国保险市场 进入了恢复期,90 年代后我国保险业进入发展期,保费收入迅速增长,保费收入已 从 1980 年的 46 亿达到 2002 年的 3053.1 亿,其中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 2274.8 亿元, 财产险保费收入 778.3 亿元。在总保费中,来自寿险业和产险业的保费收入分别占 74.5%和 25.5%。但通过下面两图表的比较,可以发现我们与国外还有不少的距离。 表 2.6 中国和美国前 5 名寿险公司 2001 年保费对比收入20 (单位:万元) 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12345 美国公司 中国公司 12 表 2.7 中国和美国前 5 名公司 2001 年资产规模对比(单位:万元) 0 50000000 100000000 150000000 200000000 250000000 12345 美国公司 中国公司 以上二表资料来源:根据 2002 年中国保险年鉴 ,美国 a. m. best company, inc 资料整理 转引 自江生忠.2003 年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8。 从表 2.6 和 2.7 我们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费规模还很有限。2001 年 国内收取保费最多的中国人寿保费为 813.13 亿,不及美国第五名公司的一半;我国保 险公司的资产与跨国保险公司资产也不在一个级别,国内最强的中国人寿 2001 年资 产 2209.66 亿,而美国保险公司中排名靠后的也超过 1 万亿。保费少,可运用资金自 然就少,运用的资金少,保险业的资产相对就少。到 2002 年底,我国保险业通过证 券投资基金入市资金有 313 亿多,约占流通市值得 2.5%,持有的债券总额为 1500 多亿,约占全部债券托管量的 5%。我国保险业在整个金融业中的地位仍有待提高。 13 3 保险资金运用结构的国际比较保险资金运用结构的国际比较 保险资金运用的结构比较是指对各国的保险资金运用后形成的各项资产占保险 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进行比较,反映该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及变化趋势。 3.1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多样化国外保险资金运用多样化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多种多样,多样化的运用方式具体包括:债券,股票, 投资基金,抵押贷款,不动产及金融衍生物等。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使不同的保 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选择投资方式。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正是靠投 资组合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弥补承保亏损,取得经营利润,其投资业务已成 为与保险业务并重的两大主导业务之一,下面我们以几个国家保险资金运用为例来 作说明。 3.1.1 美国美国 美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方式一般为:债券,股票,贷款,不动产。上个世纪美国保 险资产分布见表 3.1 和表 3.2: 从表 3.1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寿险业的资产结构。1917 年,债券为 42.8%,股票为 1.4%,贷款为 47.6%,不动产为 3%,贷款第一,债券第二,不动产第三,股票比重 很低。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投资对象中债券比例变得比较高,1980 年债券比重超 过贷款,1997 年债券比例占 56.9%。而 1990 年后贷款明显下降,一直低于 20%,在 1997 年抵押贷款是 8.1%,保单贷款是 4.1%。同时股票上升较快,1991 年突破 10%, 近几年,比重继续上升,1997 年达到 23.2%。不动产投资稳定,比例一直不高。1997 年,美国寿险资产结构比重依次为:公司债,股票,政府债,抵押贷款,保单贷款, 不动产。 14 表 3.1 美国寿险业各项资产分布状况21 (单位:%) 年份 债券 政府债券 公司债券股票 抵押贷款 保单贷款 不动产 其他资产 1917 42.8 9.6 33.2 1.434 13.6 3.0 5.2 1920 45.1 18.4 26.7 1.033.4 11.7 2.3 6.5 1930 34.5 8.5 26 2.840.2 14.9 2.9 5.2 1940 55.6 27.5 28.1 2.019.4 10.0 6.7 6.3 1950 61.5 25.2 36.3 3.325.1 3.8 2.2 4.1 1960 49.0 9.9 39.1 4.234.9 4.4 3.1 4.4 1970 40.6 5.3 35.3 7.435.9 7.8 3.0 5.3 1980 44.4 6.9 37.5 9.927.4 8.6 3.1 6.6 1981 44.3 6.7 36.6 9.126.2 9.3 3.5 7.6 1985 51.0 15.0 36 9.420.8 6.6 3.5 8.7 1990 55.4 15.0 41.4 9.119.2 4.4 3.1 7.8 1991 57.6 17.4 40.2 10.617.1 4.3 3 7.4 1992 59.5 19.2 40.3 11.614.8 4.3 3 6.8 1993 60.6 20.9 39.7 13.712.5 4.2 2.9 6.1 1994 61.1 20.4 40.7 14.511.1 4.4 2.8 6.2 1995 19.1 19.14 40.5 17.39.9 4.5 2.4 6.2 1996 58.9 17.6 41.3 19.59.1 4.4 2.2 5.9 1997 56.9 15.8 41.1 23.28.1 4.1 1.8 6.6 资料来源:程太和,范从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与模式探讨.保险研究,2002(10):20 15 美国产险的情况见表 3.2: 表 3.2 美国产险公司资产结构表 (单位:%) 年份 1984 1989 1994 债券 73.38 76.67 77.98 股票 24.38 20.68 19.77 贷款 1.41 1.65 0.69 其他 0.83 0 1.56 资料来源:a. m. best(一家美国保险评级机构,成立于 1899 年,它的研究报告在保险业相当有 权威,从 1984 年开始,它的研究对象拓展到全球的保险公司。 ) 从表 3.2 我们看到美国产险的资产结构比较稳定,这也说明美国产险公司的资金 运用结构相对稳定,资金运用历年都以债券和股票为主,比例占 90%以上。 3.1.2 欧洲国家(以英国、德国为例)欧洲国家(以英国、德国为例) 与美国相比,英国的保险资金运用较为分散。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英国的保险 公司资产分布状况见表 3.3: 从表 3.3 英国保险公司资产结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看出,英国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较为分散,有价证券一直被看好,占 80%,而股票投资大于债券投资,都在 50%以 上,抵押贷款和不动产一直不景气。资金运用率达到 90%左右,英国全部非银行机 构的资产中,保险业占接近 40%。目前,美国与英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的显著特点是 资产证券化程度很高,有价证券投资在 70%以上,这既有利于资产的盈利性,同时 又可以兼顾流动性。 16 表 3.3 英国的保险公司资产分布状况22 (单位:%) 年度 资产类型 1993 1994 1995 1996 债券 17.4 17.4 17.0 17.1 国内 股票 43.7 43.7 44.4 43.5 债券 2.9 2.6 2.7 2.7 国外 股票 10.9 11.2 11.4 10.5 共同基金 7.7 6.4 6.8 6.8 其他投资 10.0 11.1 8.7 8.0 总投资 92.6 92.0 91.0 88.6 现金 3.8 4.0 4.3 5.0 其他短期资产 1.0 1.3 1.4 1.7 其他资产 2.6 2.7 3.2 4.7 总资产 100.0 100.0 100.0 100.0 资料来源:根据国研网 欧洲另一个保险大国是德国。与英国保险公司比,德国保险公司投资自由要少得 多。德国属于严格型管理,德国对保险资金运用在保险业法中有非常详细的规 定,德国的保险法要求保险公司的投资额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 30%。德国保险公 司平均只有 3%的资金投资在股票上,一方面是由于相对狭小的股票市场,另一方面 是保险公司保守的投资方式所致。而在英国,保险公司平均把 46%的资金投资在股 票市场上,某些保险公司的这一比例甚至超过 60%。英、德两国保险公司的投资状 况见下表: 表 3.4 英、德两国保险公司的投资状况23 (单位:%) 投资资产 英国 德国 债券 26 62 抵押贷款 6 22 股票 46 3 土地及不动产 22 13 资料来源: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曹国琪.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95-97 从表 3.4 中可以看到,德国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中有价证券比例很高,而有价证 17 券中,债券占大部分,在 60%以上,股票的比例很小,其次是贷款,有 22%的占比, 这与德国的间接金融不发达, 银行主导金融体系有关。 土地及不动产的比例较小,“而 且呈下降趋势”24。 3.2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分析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分析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情况与保险市场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有所不同(见表 3.5)美国 及其它主要发达国家的投资对象多,资产结构复杂,有价证券占重要的地位,而我 国资产结构主要为银行存款、债券,其中银行存款一直占重要的地位。 表 3.5 中国 1998 年至 2002 年保险业资产分布状况表25 (单位:%) 时间 存款 债券 投资基金 1998 49.1 38.2 无 1999 52.0 36.9 无 2000 51.0 37.3 0.8 2001 48.7 37.7 5.3 2002 52.0 28.75 5.4 资料来源:李翟.论我国保险资金在债券市场上运用比例偏低的原因.上海保险,2002(6):23 从表 3.5 可知,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过于集中在银行存款。存款一直维持在 50%左右,债券则稳中有降。这是因为 1998 年以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仅有四方面 的法定渠道: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 形式。近两年我国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了新的规定,如可介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占比明显上升。 “所以近两年各保险公司已有意识地减 少银行存款、债券在保险资金运用中的比重,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 安,太平洋这几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资产分配结构中就可以明显看出”25。但是, 从表 3.5 中, 我们看到 2002 年底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仍然高达 52%, 结构仍不合理。 3.3 保险资金运用的证券化趋势保险资金运用的证券化趋势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保险业发达国家的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呈多元化和国际化的 18 态势。多种运用渠道有利于超大规模的保险资金进行投资组合,从而能够有效的规 避风险并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早期工业国或后进工业国及地区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的演进为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国内外保险资金运用的重点不 同,从而作用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国内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基本上是银行存款,以 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以规定的运用工具为杠杆,在银行和证券产品的撬动下,被 动而间接的参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管理的资产规模相当有限,效益也难以凸显。 而国外的保险公司以保险资金作为支点,以基金和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等综合金融 工具作为杠杆,主动而直接的参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管理着巨额的资产,能够 产生巨大的收益。 在投资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总趋势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于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 工具的比例逐步增大,保险资金运用的证券化趋势不断增强。各种形式的证券因为 流动性强,收益也不错,已成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由于证券的比例较 高,为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赢利能力提供了条件,从而保证了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有关数据显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保险资金运用中证券投资的比例较高,一直在持 续增长。表 3.6 列出 1994 年至 1997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保险资金运用证券化的比例。 表 3.6 部分国家和地区保险资金运用证券化的比例26 (单位:%) 年份 美国 英国 日本 韩国 台湾 1994 75.6 81.0 45.2 29.6 19.7 1995 76.9 82.3 47.8 29.3 18.7 1996 78.4 80.6 50.7 27.2 22.7 1997 83.1 83.4 49.7 27.2 26.8 资料来源:苗伟,俞自由.我国寿险投资证券化的冷思考.保险研究,2003(6):23 从表 3.6 中可以看出,美国、英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保险投资证券化比例己经 达到 80%,基本实现投资证券化。韩国、台湾等后起工业国家和地区由于各自的金 融市场发展的问题,其证券化比例远低于美国和英国,但发展的势头良好,而我国 要实现投资证券化还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19 4 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国际比较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的国际比较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保险公司必然会面临业务量下降,公司利润减少 的问题,但是,保险公司作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商业性经营机构,其经营目的就 是要追求利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保险业承保利润下降甚 至于亏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中国的保险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的产险承保 利润只有 3%,而寿险公司的正常承保利润已是负值。为了弥补承保利润的下降和亏 损,各国的保险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保险业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