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金融学专业论文)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闲题越来 越凸显,弓| 起了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关注。合作金融因箕独有的扶弱性,成为弱 势群体金融扶持的主力军。然两,尽前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尚不成熟,以何种模式 更好地提供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成了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 文也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历史分析结合比较分析,以及定 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对合作金融机构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进行研究。 本文在对农村弱势群体、合作金融的概念、特征、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且 对农村弱势群体金融供需缺口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合作金融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的 基础上,沿着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和雹外合作金融组织两条脉络展开了研究。 文章着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扶持弱势群体的效率。我国农 村合作金融组织形式繁多,为了尽量追求研究的全面性,把除农信社以外的农村 合作基金会、民间借贷,以及新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也纳入了研究体系。具体 阐述了这四种不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现实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不 同的组织形式在弱势群体扶持中存在的矛盾、不足及产生的原因,这郄是最终合 作金融机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发展取向的现实基础。与此同时,本文研究了国外 合作金融对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现状,分别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孟加拉 囡合作金融支农的模式,归纳了合作金融图际发展的趋势,并进一步得出对我国 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借鉴及启示,这即是最终合作金融机构弱势群体扶持模式发 展取向的理论依据。 本文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不同合 作金融组织扶持弱势群体的模式发展敬向,即:农村资金互助社要实行严格的合 作铡,最终发展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两农信社的模式选择不应该一刀切, 要依据地区不同经济水乎和农信社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民间金融走合作化 和合法化的同时,要鼓励新的合作金融机构的建立,以此来加大农村合作金融机 。龠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辫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一 构的竞争压力,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最后,本文就合作金融机构对弱势群 体扶持模式的更好运行提出了外部环境构造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弱势群体;合作金融:扶持模式 i i 河南大学研究嫩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仃2 比t 驯t ht h ee x p a n s i o no f 妣。擞ed i 罚衙嘲i a lb e 嘲e e ne 姆黼dc o u 曲y s i d e 黼dt h e p u s h i n go f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a la d v a n c e m e n t ,o l l rp r o b l e mo fm r a lv u l n e r a b l e 铲o u p b e e o 掰e sm o r e 黼dm o r ee x t r u d e d b e e a u s eo f 主t sc h a 勰e t e ro fs u p p o r t i l l g ,e o o p e r a 主i v e f i n a n c i a lb e c o m e st h em a i nf l o r c e h o w e v e r ,t h es y s t e mo fc o o p e r a t i v ef i n a n c i a li no l l r e o u n 拶h a sn o tb e e nm a 抛f a t e d ,h o wl os u p p o 戎棚r a lv u k e 怒b l e 黟o l l p s i ss l i l la p r o b l e m n i s 眦i c l es t r i v e st os t i l d y o nt h em o d eo fh o wc o o p e r a t i v en n a n c i a l 诬s t i t u l i ss u p p o 娃i n g 燃憋lv u l 堇l 髅a b l e 蓼供巾s ,u s i n g 也em e t h o d so f 也et h e o 瞅i e a l 孤a l y s i s ,t h er e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a l y s i s ,t h eh i s t o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i l a l y s i s , 锺遣攮e 辨a l 建舔i v c 强a l y s i s t h et h e s i si se x p a l l d e dt l l r o u 曲铆ol m e s ,b a s e do nm es u m m m g - u po fm r a l l n 猷a b l eg u p s 强dc p e 斌i v e 缅鞠e i a li n 髓i 联i 潍s ,也e 粕a 酾i so f 煳l 硼h o 怒b l e g r o u p s f i n a n c i a ls u p p l ya n dd e l n a n d ,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 a la l l a l y s i so fc o o p e r a t i v e 髓鞠c i 嚣li n s 鼍i 娥i 滩s 。两e 囊斑l 弧ei se o o p e 赋至v e 瓤越e i a li 稳s l i 越i o n s 遗。獬e o 强拄弱 a n dt h es e c o n dl i n ei sc o o p e r a t i v ef i n a n c i a l i n s t i t u t i si 1 1f o r e i 弘c o u n t r i e s o 稳ee 氆p h a s i so f 啦i s 攮e s 主si s 也ee 壤e i e n c yo fe o o p e 斌i v e 嚣n 躲c i a l 遮s 童i 熊i n s 趣 o u rc o l m 仃y t h e r ea r ev 撕o u sk i n d so fo 玛a n i z i n gf o m so fo u rc o o p e r a t i v ef l l l a n c i a l 薹随臻lc 鑫p i l a le o o p e 熊i v e ,搬玩lc o o p e f 鑫e 怒毪珏d 戤i o 鼗s ,a n d 埘v 蘸ef 酝a 矬e e 量l a v eb e 睨 c o n s i d e r e df o r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n e s s ,b e s i d e sr u r a lc r e d i tc o o p e r a t i v e ,w h i c hs e e na sm a 证 蠡蹒eo f 潮。a l 纛魏鲢c e 。w 魏i l e 卵e 赋i 锄e o n 越i o 建o fm e s o 遮髓h l i 潍sh 鑫v eb e e n d i s c u s s e d ,如r t h e ra j l a l y s i sh a v ea l s ob e e nd o w no nt h e i rd e f i c i e n c y 1 1 1 i si st h er e a l i s t i c 如u 狂d 氇耄i o 疆。曩l e o 盘嚣激p h 鑫s i s i s 囊es 戮攀鹾i 懿g 擞。氐o fe o 印e 斌匆e 纽张e i a l i i l s t i m t i o n si nf o r e i g i lc o u n 订i e s m o d e si nu n i t e ds t a t e s ,g e r n l a l l y ,j a p a n ,a n db e n g a l 魏a 张b e e 鼓a l s o 熊鑫l y z e ds 罐鑫斌e 甄l 蛰l e m 瓤i 溅壤骶越醴e o 嘲i v e 爨稳锺e i 鑫lh 撞sb e 鼹 c o n c l u d e d ,a n dt h e r ei si l l t e m a t i o n a lu s ef o rr e f e r e n c ea n de n l i 曲t e r n e n tt oc h i n a 1 1 1 a t i s 也e 斑e o 薹e i e 鑫l 蠡腿d 雏i o 爨 i i i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c o m b i n ew i t ho u r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 , b e s i d e sa d v a n c e d e x p e r i e n c eo ff o r e i g n e o 挂娃坟i e s ,耄h e 犍。翻s 趣a b o u 毫攮em o &o fh o we o o p e r 缸i v e纛n 髓e a l 遮s t i 蚀t i o 纛s s u p p o r t i n gm r a lv u l n e r a b l eg r o u p sa r eo b t a i n e d r 1 1 r a lc a p i t a lc 0 0 p e r a t i v ew o u l db e a d h e r i n gt os 仃i c tc o o p e r a t i v es y s t e m ,i tm a yb er e a lc q o p e r a t i v ef i n a n c i a li n s t i t i i t i o n 薹le 羚d i le o o 爹e 腿i v e 虫l de h o o s ed i f 凳羚藏tp 鑫蕊e 撒sa c c o 蚶遮g 幻d i v e 糈el e v e l 萋o f e c o n o m yi i ld i f | f 宅r e n ta r e a s ,a n dm e r ea r et h r e es y s t e m sy o uc o u l dc h o o s e :s t o c k ,s t o c k c o o p e r a t i v es y s t e m ,a n dc 0 0 p e r a t i v es y s t e m p r i v a t ef i n a n c en e e dt ob ec o l l a b o r a t e do r l e g a l i z e d m e a 魏w h i l e ,羹e we o 髅鑫专i v e 甄稔c i a l 遗懿 辍l i 雌s 撒i g 懿j o i 鞋i 魏 ol 燃e n s l 移 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t o s 仃e n 星吨h e nc o m p e t i t i v eb e 铆e e nc o o p e r a t i v ef - m a n c i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a n dt h a t sb e n e n c i a lf o rt h e i rd e v e l o p m e n t f i n a l l y ,s o m es p e c i f i ca d v i c e sa r eg i v e nt o e x t e 暾臻c 陇莲迁i 强癜渊l 基o wl oo 浊臻e e 攮ep e 蕊潍跹e eo f 臻em o 。 k e y w o r d s : r u r a lv u l n e r a b l eg r o u p s ;c o o p e r a t i v ef i n a n c i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s 弹p o f t i n gm o 曲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交硕士学位串请。本人郑重声明:殿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交串特别加以说锶、椽注和致谢鳓地方外,论文串不龟籍英德人已经发轰或撰 冀过能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弛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 了锈 ? 解 豳书 本和 学术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 涉飘保密肉容酌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逶用本授叔书) 学饭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毯煎莲。 2 0 曙年万月争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蓥名:塑陵匣 一二。 2 0 口s 牟月吁日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改革二十多年来,城市的改革突飞猛进,农村的改革进步也很大。但是由于 在整体战略上、政策上、资金上方方面面的差距,导致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 一些差距。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农村弱势群体问题 越来越凸显,引,起了各级党政和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尽快使他们 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农村弱势群体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元素的耦合与支持。我 国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是有巨大的空缺,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经过 近2 0 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 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 系。合作金融的互助共荣特征具有明显的扶弱性质,因此,我国合作金融理应是 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生力军。 近些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 为了破解农村金融困境,从2 0 0 4 年至2 0 0 6 年连续3 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 励农村金融改革。为了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我国于2 0 0 3 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进行 改革试点。2 0 0 3 年6 月,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为标志,这一轮深 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由8 省市试点,进一步扩散到全国。2 0 0 5 年国务院关于 2 0 0 5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这 一政策意见,为我国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和 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开辟了新道路。2 0 0 6 年1 2 月2 0 口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 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l -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干意觅。银监会关于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懿政策,使农树金融市场酶结构发生 了积极的变化。2 0 0 7 年3 月1 日,国内第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至圈前为 止已经有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多家新橇构陆续成立。 新成立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必将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机构,而村镇银行将定 位于真正的社区性的乡村银行,独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也突破了央行的试点 架构。 可以说,立足中国实际,科学设计离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以推动农村金 融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己成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 三) 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以夕卜,还包括中外资 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加之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以及一直扎根于农村 金融市场的农村信用社,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然 而,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还在摸索阶段,发展模式还不 完善,农村金融还是弱势金融,要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扶持,必须首先摆脱农村 金融的“弱势”。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引导农村金融体制进行改革。 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帮助之下,全国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得以减轻,支 农能力显著提离,首批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资金合作社试 点工作也初现成效。然孺在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这方面,合作金融还没有充分的 发挥自身的作用。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 发展,阻碍了城乡差距的缩小,妨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从宏观和微观层 面上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对弱势群体金融扶持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疏通农 村金融供给渠道,促进农村弱势群体阍题的解决,完善和丰富我圜农村金融理论 体系,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正是在上述理论与实践背景下,本文对 农村合作金融弱势群体扶持模式选择闯题进行相关探讨。期望能透过这一研究找 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同时为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理论做出努力。 2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7 ( 一) 国外实践及研究现状 国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由来已久,研究范围也很广泛。在国外对弱势群体金 融角度的有关研究基本成熟,金融对弱势产监、弱势群体和弱势地区的扶持方式, 有政府直接参与型和政策引导型两种。其中,政府直接参与型主要是政府设立政 策性金融机构,直接向弱势产业、落聪地区注入信贷资金;政策引导型则是政府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号l 导市场力量翻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政策性支持是弱势群 体金融扶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并不仅仅局限于政策性金融 行为,还包括商业性、合作性与慈善性的金融行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体系。 各国国情不阏,弱势群体的合作金融支持体系的具体形式也有所不同。就合作金 融支持农村弱势群体这一方面,各国发展现状有所不同。 : 合作金融起源于1 9 世纪的欧洲,发展历史相对不是很长。从合作金融研究的 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 9 世纪中叶到1 9 世纪末期, 研究的主要重点是:合作金融原则的界定;合作社社员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合作 金融组织任务的规划;合作金融组织业务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从2 0 世纪初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的重点是:合作金融立法研究;合作金融组织与政府的关 系;合作金融组织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完善的合作金融组织体 系建设的设计;合作金融组织协会和联合会的建设;合作金融原则的补充和修订。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研究的重点是:合作金融组织资产的保 全、经营风险的防范;合作金融业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合作金融业的集 中、联合与合并;合作金融组织业务的御新与合作金融组织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合作金融组织与其它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合作金融企业发展的最适度规模:合 作金融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目前,国外对于合作金融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霸个理论体系:( 1 ) 将合作金融 作为合作经济的一部分,将对合作金融的研究融入对合作经济的研究之中。( 2 ) 3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从组织盼业务特征和运行机理麓度来界定合作金融。由于学者们所处的时代不露 和金融合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差异,就产生了对合作金融的不同的界定,如: 索尼奇森( s o n n i c hs e n ) 认为合作金融是群多数入自愿结合起来聚集其储蓄,。+ 以期排除银行业或放债人之营利网的,而其盈余则平均分配于借款人或存款人” 的这样一种金融组织。史屈克兰德( s 智i e l ( l a n d ) 认为合作金融组织是一种具有 平等地位的人的结合。英国学者n 巴儒( n b a r o u ) 把合作金融组织视为小生 产者或工人自动组织之团体。思拉恩埃格特森从产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合作金 融的产权制度,认为合作金融可以理解为一种赋予其客户可重新赎回的剩余索取 权的资金互助组织。( 3 ) 把合作金融置于农村金融或农业金融甚至是整个农树经 济体系之中,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4 )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对金融 实行严格管制,金融制度呈现二元结构,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传统金 融机构的活动受到种种行政性限制。因此,一些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学者 将合作金融组织如信用社、信贷协会等称为“非正式的金融组织”或“准金融组 织”。麦金农认为:“有组织的银行业在向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内地渗透上,在为一 般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小额借款人服务方面,是搬不成功的” 。现代金融机构在 广大农村小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布很少,这为合作金融在城市以外的地区范围 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爱德华肖认为,所有国家的金融结构类型是排列在同一 条发展道路上的,即发震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是由简单的金融结构向发达国家的复 杂的金融结构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就是由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转 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合作金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麝工作报告上,首次提擞“弱 势群体”后,我国学者便开始从概念界定、成因、分类、解决办法等多个方面对 弱势群体进行研究。十六大提凑“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挟持”藤,我国学者麸 辔桎弱庆:孛蚕农树售雳舍佟獠懿改革与发展磅究,嚣= l 艺表j 拣辩技大学,2 5 。 心邓汉华;农村金融理论综述。财经价值中国网,h 却:,w 、v w c h 汛a v a l u e n 利a n i c l 胡m h i v e 1 0 8 9 2 1 j h t n l i 4 , 河南大学研究嫩硕士学位论文 不同角度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扶持方面进行了论述。王先德( 2 0 0 4 ) 通过对农村弱 势群体致贫原因及现状的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扶贫意识, 突出扶持重点。郁芳、雷比璐、杨星( 2 0 0 6 ) 从合作金融的基本性质在中国的异 化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合作金融在中国发展历程,以及金融消费分层,论证了合 作金融这种模式的扶弱性质,以及它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广阔空闻。 廖有明( 2 0 0 7 ) 提出,我国弱势社会群体急需改善金融服务,需要建立我国扶持 弱势群体的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可成为较好的平台。焦瑾璞( 2 0 0 7 ) 认 为,针对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已经相当发达,但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相对不 足,应该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弓| 导各类金融橇构加强小额信贷服务,发挥财政杠 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注入贫困地区或者弱势群体。中国人民银行福安市支行课 “ l 题研究组 整理得出。 1 4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农信社作为唯一的农村供给机构,面对农村弱势群体巨大的金融需求,没有足够 实力提供金融供给,并且已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不符合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 二、合作金融的相关理论 。( 一) 合作金融介绍 合作金融是指社会经济中的个人或者企业,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获取 便利的融资服务或经济利益,按照自愿入殷、民主管理、互助互利的原则缝织起 来主要为入股者提供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合作金融( c o o p e r a t i v e 基薮撼c 鑫1 ) 是一种特殊的金融组织形式,它是以互助融资方式为基础的金融组织。合 作金融制在全球已有约1 5 0 年的历史,作为不同于商业银行的特殊金融实体,它 ,在各嚣经济发展尤其是商业金融覆盖困难的农村帮边远区域酶经济发展中起了重 要的助动作用。 合作金融就其含义原则看其有这样的基本特征: , ( 1 ) 互助合作模式。合作金融是以资金互助合作为基础。合作金融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是其参与者的股金,它筹集股金的动机是出鸯于人们莳相互资助,通过 资金合作的形式,来推动参与者经济的发展,或者用于克服参与者个人的资金困 难,避免高利贷的剥鸯l 。 ( 2 ) 扶弱功能。通过互助的方式扶贫济弱,帮助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合作 金融与其健金融机构相比较丽言,其媒介的对象一般具有相对封闭性i 与商业金 融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的金融中介目的不同,合作金融机构的媒介网的主要是为有 资金需求的社员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困难,实现团 体成员互助;合作金融机构的中介活动一般不具有竞争性。因此,合作金融在各 国农村经济和城市中小经济实体、弱势群体的资金融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二)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分析 1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基础 合作金融的产生并不主要是源于社员单纯的融资需求,丽是来自“在正规资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金市场如银行信贷、发行证券融资上受到差别待遇的中小经济个体以利他互助换 取利己融资”的现实可能性,其根源是交易意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制度经 济学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的手段”,企业是“对价 格机制的替代”。企业将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交易内部化,通 过内部管理的协调替代外部市场机制的协调,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变为内部管理协 调下的分工联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外部收益内部化”,获得更多 的利润。合作金融产生的最初原因就是市场经济中的弱势个人和中小企业,为了 避免商业高利贷的剥削和获得从商业银行无法获得的信贷支持而自发组织起来的 带有资金互助性质的组织,这种组织通过内部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将 成员与外部企业之间昂贵的交易费用如贷款资格评审费用,项目评估费用,担保 抵押费用等通过内部相互信任和相互融资而节约下来,降低成员获得信贷服务的 成本,提高了成员获得信贷服务的效率,实现了外部收益内部化。从这个角度上 讲合作金融组织本质上具有企业的性质,是企业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 2 合作金融机构较商业银行具有的比较优势 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商业银行,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应同商业银 行加以比较。合作金融企业在其特有的经济领域中有着相对效率优势,比商业银 行有更高的效率。合作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金融市场是分散的、小额零售的、 个性化的市场,而不是集中的、大额批发的、共性化的市场,如农村领域内的信 贷市场。在这个市场里,商业银行集中化的机构和管理不适应农户分散的、多样 化需求的特点,特别是大量的小额贷款,使得小额零售贷款的收益与商业银行所 耗费的成本相比较往往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我国前些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 出农村金融市场,原因就在于此。合作金融企业的特点适应社员分散的、多样化 的融资需求,特别是低廉的管理监督费用和微不足道的信息费用使其面对微小利 差的小额贷款也能游刃有余,稳步经营。具体的比较优势如下: ( 1 ) 信息获取成本优势。信息成本是合作金融企业和商业银行经营成本中最 重要的项目。合作金融企业在信息成本方面,比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优势。无论 1 6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是寻找存款客户还是调查贷款入资信,合作金融企业所花赞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 而商业银行的信息费用却高至难以承受。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合作社对其 社员和社区内的其它农民的情况十分熟悉,从两在组织存款方面,信用社可以有 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吸收存款方面显然要比商业银行具有低成本优势。在发放 贷款方面,信瘸社主要为其社员服务,主生土长的信用社十分熟悉贷款孛请人的 个人信用、家庭背景、贷款用途及其偿还前景,从而能够在没有花费多少调查信 息费耀的情况下对贷款项虽进行正确评估。同时,由于社员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 共同负有责任,或者即使不负连带责任,贷款损失也会损及共同利益,社员就有 动机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反映于贷款过程中。所以,信用社贷款,鄹使有一些没有 足额的担保,也是安全的。与此相比,商业银行则相形见细,由于对贷款申请人 不熟悉,需要花费大量成本进行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恁检查,以防止贷款人 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在贷款保证方面,由于缺乏信用社与社员之间的那种合 作互傣机制,商业银行与贷款入之间往筏要求增加抵押担保,这又进一步增大交 易费用。 ( 2 ) 专业性及经营灵活性优势。由于农树合作金融在农村有人熟、地熟、事 熟的“三熟”优势,具有丰富的“专有知识”或“直觉知识”,具有一定专业性, 扶丽对贷款的管理和监督成本也比商业银行低,效果鲍商监银行好。相反,大型 商业银行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理上的“非效率 。同时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精 干,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渠道短,决策较迅速,员工工资费用较低,并且现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小型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缩小了规模效用的约束。借 劲于公共信息潮络,合作金融可以在不具备广泛阙点覆盖的情况下,实现对客户 信息他、差别化、即时的、点对点的服务。合作金融机构具有经营灵活性,因而 其管理成本毙商业银行低。相反,大型商监银行需要花大力气投资于基础设施的 建设和维护,运营成本更高。 1 7 一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三、扶持弱势群体迫切需要发展合作金融 ( 一) 对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必要性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农村弱势群体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 势必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全社会的发展。然而,由于农村弱势群体具 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 敏感性,决定了这一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脆弱性。同时,也意味着农村 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解决自己的问 题。这就显现了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金融扶持的必要性。 ( 二) 合作金融在金融扶持弱势群体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合作金融所具有的扶弱性,我们可以看出其在金融扶持弱 势群体中的主力军地位。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是满足农村弱势群体融资需求的 制度保证。商业银行的性质、经营目的及其市场竞争性,决定了它难以把农民、 农业和农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罗纳德麦金农( 1 9 8 8 ) 指出:“有组织的银行业 在向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内地渗透上,在为一般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小额借款人服 务方面,是很不成功的”。从农业生产小规模、分散性特点和农村社会偏僻闭塞、 地缘性强的特征来看,只有合作金融机构才是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组织。因为合作 金融机构作为地域性金融组织具有地缘优势和征信成本低廉、贷款手续简便、交 易费用低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小额、分散、季节性的金融需求。 ( 三) 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合作金融功能的必要性 农户的金融需求与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有较大的差异,需要不同的供给渠道。 而我国合作金融目前所提供的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所以, 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合作金融功能,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供给是当 务之急。 。邓汉华:农村金融理论综述,财经价值中国网,h 卸:,、 r w _ c h i i l a v a l u e n e 雌r t i c i c a r c h i v e 1 0 8 9 2 l _ 3 1 l 衄1 1 8 -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我国合作金融发展历程及其对弱势群体扶持的现状 及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 ( 一)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焉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是改革试点阶段。从1 9 8 0 年开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思路是:在农业 银行的领导下实行独立核算、融负盈亏,可以不按照银行的运行规则开展灵活的 业务经营,其目的是通过发挥民间借贷的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改革 思路的指导下,农村信用合终社建立了民主管理的组织,扩大了信用社的股份范 围。 二是推广阶段。麸1 9 8 4 年起,农业银行在总结信用裢竣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 并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定位,即恢复和加强信用合律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 i 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国家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信用合作社实行独立经 营、独立核算、自受盈亏的改革措施,使信用社发挥了民间融资的作雳。 三是以产权改革为重点的深化改革阶段。从1 9 8 9 年开始,农村信用合作社的 改革转移到综合治理整顿上。1 9 9 3 年农业银行发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殿份合作 制试点意见,开始了以明晰产权、恢复和保持农村集体所有制合作金融组织属性 为重点的改革,农树信用社实行入股自愿、殷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 则,以便促进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圆是进一步市场化改革阶段。1 9 9 6 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确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核心是:把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 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按照合俸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 信用合作社。1 9 9 7 年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指出,信用合作社“由社员入 1 9 一合作金融枫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 五是深化改组阶段。2 0 0 3 年以来,政府继续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囱的农村金融 深化改革,并承认了多元化的改革目标。目前,推动和规范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 两个指导性规范文件是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和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傣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方案指戡了“以法人 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 况,确定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合作制三 种产权模式供各地选择,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移交给省级政府,豳省级政麻 全面承担对当地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 (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现行模式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朝着以下几种模式进行:( 1 ) 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即 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农信社员工和各类企业组织入股,主要为“三农”、中小企 业和市民百姓服务,统一为法人的区域性地方股份制银行机构的改革模式。( 2 ) 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省级联社 模式,即在原有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组建省级 联社作为省级政府管理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构。第二种是改制为两级法人 模式。( 3 ) 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 三) 农信社对弱势群体扶持效率分析一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在我国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发挥 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负债业务上,高息揽储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在资产业务上,将资金投入非农产业和城市中,结果是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 增加,并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实际 上已经表明农村信用社已经抛弃合作制原则,放弃了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开始以 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这种经营目标导致农村信用社不仅在为农村金融服 务方面做得不够,还成为农村资金终流的一个重要渠道。农信社资金外流状况觅 表2 。 2 0 - 河南大学研究乍硕士学位论文一 表2 :农信享资金矫流状况 信用社在人信用社在人信用社购信用社魄净从人毒亍获资金的净 矮嚣 行麓准舔金褥鹄存款凝的续券拆氆资金褥髯赞款羚流 1 9 9 71 2 4 6 7 07 0 2 9 75 2 1 7 48 2 4 。5 71 6 4 03 2 7 9 5 s 1 9 9 8 9 9 3 。8 08 4 8 。9 l7 6 3 。4 34 l 。8 03 5 6 | 3 4 l 辨91 8 2 7 。霹0l 0 0 5 3 96 i l 。6 02 l 碡4 03 2 2 9 。9 9 2 0 0 01 7 9 6 ,9 71 0 8 4 61 1 7 3 3 07 7 1 6 63 9 9 7 03 4 5 0 6 9 2 2 0 冁。5 01 7 5 ,5 1 5 1 7 。3 58 4 6 。6 6 8 5 6 83 9 4 7 7 3 2 0 22 2 4 4 6 02 5 8 。蛰ol s 0 王。6 5l l l 9 。3彗毒6 。7 5 碡7 6 。9 9 袭格寒潦;落平提供鹃“农村缓瘸睾圭鞫农辩金融懿墓瓣数攥”转薯l 翻躅辣铰、刘泽峰农懿傣黉;觋获、阗 瑟与对策,幽衷农篷丈嚣学投2 0 锱( 1 ) 。 农村信用社在弱势群体扶持方两存在的闯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 ) 农村信用社缺乏足够实力提供金融供给 首先,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少,支农能力不够。农民的储蓄意愿减弱,并 且萁稳金融组织,如露大国有商业银行鳇县级分行也吸收了一部分农橱存款,农 村储蓄倒流到了城市。 此外,壶予非正规金融的活跃,一郝分农村闲散资金没有进入菠规金融撬构 投入流邋,丽是转化为高刹贷等非正规金融。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是农村信 用社鲶历史包袱蹴较沉重,受以素誊的褪放经营影响,其历年坏账与不良贷款给农 村信明社的经营带来很大压力。 ( 2 ) 农村信雳社巴提供的金融服务发生锩饿 农村金融供给就其内容丽言,主要是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储蓄、贷款、结算、 汇兑、金融咨询、信托、绦险、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发行和代理买卖等金 融服务。从农村信用裢现行的经营制度来看,主要为农户提供的是储蓄、抵押类 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但基本上选是商业纯运营,相关政策制度使得农僖社提供 的服务发生错位,从丽使农村弱势群体德不到信用社的金融供给。 首先,抵押物处置撬制缺乏,弱势群体贷不到款。农户贷款需要毒相艘的抵 押物或机构进行担保,但根据现行规定,农民的土地不可抵押,农村的房子也不 2 l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可以抵押,并且农民也很难得到获农村信用社认可的合适机构的担保。这在很大 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贷款数量与规模。同时,有的农户因为自然灾害、疾病或是 意外事故等因素的影响,贷款无法及时归还,形成了拖欠。农村信用社为防范风 1 险则会调低这些农户的信用等级,使这些农户无法得到后续贷款,从而使农户进 入恶性循环,无法获得所需资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在农村中真正需要信贷支 持的弱势群体反而得彳、= 到贷款。 其次,信贷结构不合理,弱势群体得不到合适贷款。第一,农户信贷期限与 自身需要不匹配。随着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支农贷款的需求在 期限上呈现多样化的要求。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确定贷款期限仍然是依据中国 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而不是根据农业生产周期以及 农户实际需要来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第二,农户信贷额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 实际微观操作中,小额农贷发放的通常做法是由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评级核贷后, 分四级发放贷款。而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过程中,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日 益增加,但由于信用社授信额度的限制,这些资金需求往往难以从信用社得到足 , 额满足。 二、农村合作基金会 (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历史回顾 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于农村改革开放时期。根据农村合作基金会不同时期的 特点,一般把其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 1 ) 探索试点阶段( 1 9 8 2 年至1 9 8 8 年6 月) 。从1 9 8 2 年开始;在清理集体财 务的基础上,各地先后实行了专业会计制度和组筹村管、村筹乡管制度,确保了 集体资金的保本增值。这种集体资金管理制度的变革,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 融资服务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 9 8 3 年开始,江苏、河北等地农村在上级部门 的指导下,开始了合作经济内部资金融通工作,探索出了各种类型的合作基金组 织。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 2 ) 推广普及阶段( 1 9 8 8 年7 月至1 9 9 1 年) 。在探索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各地普 遍部署建立基金会,由于农村合作基金会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对农村 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盛,中央政府逐渐对农村合作基金会采取认可和鼓励的态度。 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1 9 9 1 年底,全国己建立基金会 的乡( 镇) 达2 万余个,村近1 3 万个,分别占全国乡( 镇) 、村总数的3 0 和1 5 , 聚集可供融通的资金9 9 9 亿元。1 9 9 1 年1 2 月,农业部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合 作基金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若干问题的通知。这一文件对农金会沿着健康轨道 规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3 ) 高速扩张阶段( 1 9 9 2 年至1 9 9 5 年) 。在通知发布后的两年里,农金会 在机构数量和融资规模方面上有了较快的发展。1 9 9 2 年,全国乡镇一级的农村合 作基金会组织达1 7 4 万个,村一级1 1 2 5 万个 。在这一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干 预导致基金会的资金更多地投放于非农经济领域,并开始大量办理非会员及所在 区域以外的存贷款业务。农村合作基金会业务经营银行化,大量违规设点,“高进 高出”开办存贷款业务,参与高利率的资金市场竞争,逐渐远离了合作金融目标, 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局部地区出现挤兑风波。鉴于这种状况,农业部与人民 银行于1 9 9 4 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的通知,对农金会明确了 “发展、巩固、规范、提高”的要求。 ( 4 ) 整顿发展阶段( 1 9 9 6 年至1 9 9 8 年) 。农村合作基金会在高速扩张过程中暴 露出来的问题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政策 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整顿。1 9 9 6 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 出了清理整顿的三项措施。1 9 9 7 年1 1 月,国家决定全面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 ( 5 ) 清理整顿阶段( 1 9 9 9 年1 月起至清理整顿结束) 。1 9 9 9 年1 月,国务院3 号文件正式宣布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清理整顿。清理整顿的目标任务是:现有 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一律停止以任何名义吸收存款和办理贷款,同时进行清产核资, 冲销实际形成的呆帐。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停止新设农村合作基金会, 由根据中国农村金融统计 整理得出。 o 根据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整理得出。 - 合作金融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持模式研究 对符合条件的并入农村信用社,对资不抵债又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予以清盘关闭。 ( 二) 对农村合作基金会成败的分析 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其快速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合作 基金会后来被清理整顿的命运。农村合作基金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为以下五个 方面: 一是行政干预严重。由于地方政府( 尤其是乡镇政府) 对集体资金拥有实际控制 权并掌握了组织资源,大量行政干预行为的产生几乎不可避免。部分党政领导为 追求政绩而违背资金营运的基本规律,强行要求合作基金会为修路、办学、建医 院等公益事业借款,甚至直接划拨财政以缓解财政资金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山南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恒大名都真金板施工方案
- 2025年道教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常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山东视唱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文书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孝感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南充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库及答案
- 国家能源宜昌市2025秋招化学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Unit 2 School life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成都市辅警真题2024
- 来华留学生管理办法
- 教学课件文案模板范文
- 宁波银行2025-2026年招聘考试笔试题内容历年考试真题
- 辽宁省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心力衰竭健康教育
-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洞察阐释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