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1页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2页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全县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决定举办这次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家都清楚,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从今年元月下旬开始,我县已先后进行了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目前,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结束,将立即在村(居)委会全面铺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今天把大家集中起来培训,实际上就是准备开展第三批“保先”教育活动的动员会。为搞好这次培训,县委常委 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县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精心筹备。从 10 日开始到 24 日止,将在这里分三批对全县 872 个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进行轮流培训。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是今年村支“两委”换届后的第一次,也是近五年来的第一次。县里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花这么大的气力来搞这次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应对农村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村官。 总的来讲, XX 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是比较高的。我来 XX 工作五年时间里,接触过不少村支书。给 我的感觉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讲政治上靠得住,就是大家都能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能经受住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讲工作上有本事,就是大家能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讲作风上过得硬,就是大家都能迎难而上,艰苦拼搏,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讲人民群众信得过,就是大家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党支部书记,都是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通过党员群众“海选”出来的,都是口碑好、威望高、年富力强的干部,都是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对此,县委是满意的,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今天,特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向多年来辛辛苦苦、默默无闻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及广大农村干部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最近,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 “十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描绘了“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 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当好一名合格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期间辅导老师还将作专门讲课,在这里我不作多讲。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也就是三句话:树立新信心,探索新途径,当好新村官,与同志们共勉。 一、要正确分析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信心。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更加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从全国宏观环境看,中央明确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业农村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 “三农”工作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发生了重大而可喜变化。第一,中国取消农业税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第二,国家能够对农民进行补贴是重大转折;第三,很多农民开始从事二、三产业是一个重大变化。农业、农民、农村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形势越来越好。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中国农民告别几千年皇粮国税的时代已经到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依靠农民的税赋维持运转,千百年来皇粮国税一直被农民视为应尽的法定义务。秦汉时,军赋按人丁征收,田租则按田亩征收。唐武德七年颁布了“租庸调法”,实行“ 据丁征税”,收谷物、土特产或出劳力;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两税制”,一年分两次征税,不收米谷而改收货币。宋朝实行“两田税”,民田纳税,官田征租,按土地面积定额征税;明朝中期赋税逐渐归并,按田亩计征,并将人丁的力役部分摊入田赋征收。清朝将地丁合一,赋税实行田赋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民税赋过重的问题曾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为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自身的统治,历代统治阶级都试图通过改革农村税赋制度来减轻农民负担。曾有三次大规模、比较有代表性的农业税制改革,即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 摊丁入亩”。历史上的这三次农业税制改革都在短期内将杂征变为正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整顿了吏治,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稳定了封建统治。但改革持续时间都不长,出现新的杂征,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税赋逐渐加重,广大农民不堪重负。历史上发生的多次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为横征暴敛和苛捐杂税而进行的。“均田地、轻税赋”一直是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曾一度是我国各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积累原始资本、建立新中国工业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 1949 年至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 3945.66亿元,农业特产税从 1983 年开征到年,累计征收 1366.25 亿元。近年来,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逐步变小。全国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税的收入从1950 年的 41%下降到 2002 不到 1%。由此可见,改革农业税已是势在必行。 2002 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决定在包括湖南在内的 16 个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行“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这是继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 包经营实现了“耕者有其权”,农村税费改革实现“耕者有其利”。就我们县而言,通过税费改革,全县共减少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 3543 万元,农民人均减负达 45 元。不仅如此,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税的减免力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年中央“ 1号文件”又进一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今年以来,在一些发达省份的带动下,全国大范围开始取消农业税。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28 个省全部免 征农业税。据测算,全国减少农业税一个百分点,将为农民减负 120 亿元,仅湖南省全面取消农业税,一年可为农民免除税赋 13.6 亿元。 全面取消农业税,彻底减免农民负担,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没有解决的难题,我们党仅用了 20年时间。媒体报刊评论说:“中国取消农业税,是中华文明史上一块最伟大的里程碑,是中国社会与封建告别的历史分野,是中国现代化最为强劲的动力支撑点。”从 20 年前中国农民实现了“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到目前实行的“零税赋”,中国的农民政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彻底改变了 2600 多年来农民种田缴纳“皇粮国税” 的历史。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局面已经形成。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第一个趋向是: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第二个趋向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我们国家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二个趋向。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一直沿袭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做法,从年开始 ,包括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迈出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第一步,构建了中国工业化条件下新的农村政策雏形。在中国工业发展初期,为加速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本,从 1953 年开始,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由于统购价低于市场价,农民在承受价格损失的同时,还要高价购买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工业品,使资源配置长期向工业、城市倾斜。从 1953 年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到 1985 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 32 年时间里,农业对工业化、城市化的贡献约为8000 1 万亿元。根据国际工业化发达国 家的经验,人均收入达到 700-1500 美元以后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工农关系将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发展也将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从我国来看,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 13 万亿,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的比重为 15: 85,财政收入达到了 2.6 万亿,人均收入超过了 1000 美元,农业对财政的贡献为 300亿,只占国家财政的 1%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和条件。目前全国逐步减免税收,减轻农民的负担,对种粮农民进 行补贴,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体现。年是两个“反哺”力度最大的一年,国家为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