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 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速度 加快。按照对 w t o 的承诺,2 0 0 6 年 1 2 月,我国向外资完全开放银行业市场,对 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的地域、业务和客户的限制将逐步取消。外资进入对我国银 行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并将对我国的金融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研 究外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探讨应对策略,将对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维 护银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与样本国内银行资产总额的比率来反映外资银 行进入程度,使用净利率收益率、非利息收益率、营运成本费用率和税前利润率 作为银行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使用 1 4 家国内商业银行 1 9 9 5 年至 2 0 0 7 年的面 板数据,分析了中资银行经营绩效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关系。本文实证分析结 果得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净利息收益率、 营运成本费用率和税前利润率均呈显 著地正相关关系,而与非利息收益率呈现负相关。该结论与以往国外及国内的研 究结论有一些不同, 笔者最后分析了这种实证结果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资银行,经营绩效 vi abstract as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and liberalization of the economy,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has been speeding up. according to the commitment to wto, by the end of 2006, china had to fully open up its banking industry without any limitation of the places or customers for the foreign banks. this provides a huge challenge for the domestic banks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our financial market. based on this, it will be of theoretical and real importance for economic reform and healthy banking developmen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reign capital on banking in china and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his paper uses the ratio of foreign banks asset with the sample banks assets to reflect the extension of foreign banks entry. the margin- asset ratio, non- interest ratio, cost- asset ratio and profit before tax ratio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banks. this author also chooses panel data of 14 domestic banks from 1995 to 2007,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extension of foreign banks entry. the result of demonstration analysis shows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sion of foreign banks entry and the margin- asset ratio, cost- asset ratio and profit before tax ratio, while negative with non- interest ratio. this result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foreign research as well as domestic study. at las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ossible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demonstration analysis. keywords:foreign banks entry, domestic banks,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iv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1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的发展对我国金 融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按照 wto 协议,我国在 2006 年 12 月 11 日 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取消对外资银行1的 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在五年过渡期及完全开放后的一年内,外资银行在 我国的运营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在华实力不断增强。截至 2007 年末,我国在 华外资法人银行达到 26 家,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 125 家、支行 160 家;外国银 行分行 117 家。2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市场格局实现了由“分行主导”向“法人 主导”的平稳过渡。同时,外资银行业务品种不断扩大,服务方式日益多元化。 外资银行已获准在华开办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qfii 托管业务、个人理财业 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和托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业务品种超过百种。 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实力更为雄厚,在经营管理、资产质量、人力资源和产品 创新能力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外资银行的总资产和存贷款总额虽然比不上国内 商业银行,但其总资产和存贷款的增速高于国内商业银行,而且外资银行的资产 质量比中资银行要好。据中国银监会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2007 年底,在华外资 银行资产总额、各项贷款、各项存款和盈利均稳步增长。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同 期减少 0.45 亿美元,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 0.33 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 和比例的持续双降。3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资银行带来沉重的竞争压力,这正如 “鲶鱼效应”大量缺乏活力的国内商业银行就如悠然自得惯了的“沙丁鱼” , 在外资银行这外“鲶鱼”的冲击下,会意识到危机,并开始拼命力争在发展中求 生存4。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还是负面冲 击,国内银行能否通过与外资银行的较量中降低成本,减少风险,提高资金的利 用效率,获得经营业绩的提升,促进银行业健康持久的发展,需要我们进行实证 研究。 1 2006 年 11 月 8 日由国务院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中对外资银行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外资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 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外国银行代表处。其中前三个机构统称为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2 中国金融网。 3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4苗启虎,王方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金融业的影响j.海南金融,2004,(12):43- 47 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6 年年底“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已全面开放银行业,这意味着国 内银行将同国外银行同台竞技,我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笔者在借 鉴前人的基础上,首先综合运用竞争压力效应理论、溢出效应理论、计量经济学 等现代经济学科中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 比较深入的定性探讨,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 后提出了基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相信这会对深化我国银行业 改革、维护银行业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具有一定的理 论与现实意义。 1.3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本文针对我国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国内 14 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展开研 究。全文以国内银行为研究对象,围绕外资行进入程度和经营绩效两个关键词展 开。 首先,笔者阐述外资进入东道国银行业的相关理论,并以时间为顺序,对国 内外外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接着,笔者对我国外资 银行的进入程度和国内 14 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所使用的 模型和数据的描述开始,进行了一些研究假设,然后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分析方 法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 相关性结论。最后,笔者就研究得出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银行业 的应对策略。 1.4 本文创新之处 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绩效影响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从现有的文献研究来 看,国内外学者对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做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不尽 相同的结论。而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特殊的情况,关于外资银行对于我国银行 业影响的研究不少,但都是定性介绍居多,而且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研究时间上,在结束了五年的过渡期,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一年后, 3 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和我国银行业的绩效衡量数据究竟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而这 些变化中又存在了怎样的相关性。本文通过搜集最新的年报5为实证研究提供了 数据基础。 2. 在分析方法上,笔者在借鉴 claessens、demirguc- kunt 和 huizinga(2001) 所建立的模型基础上,修改了反映银行层面和国家层面不同的一些控制性变量 (这是因为 claessens 等所研究的是 80 个国家的 7900 家银行,而笔者只是研究外 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而对数据的选择上,本文采用了面板数据 6, 一方面可以扩大样本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遗漏变量的影响,以增加实证研 究的可靠性。不仅如此,此处实证研究选取了整体样本回归,还抽取了国有商业 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子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3.在分析得出的结论上,笔者通过对国内的 14 家商业银行(工行、农行、中 行、建行、交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广发、深发、招商、兴业和浦发) 的 1995- 2007 年报表进行计算,用多元回归方法,使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得 出结论: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提高,我国银行业净利息收入率、税前利润率 和共摊费用率都会上升,非利息收入率会下降。该结论与以往国外及国内的研究 结论有一些不同。笔者把得出的这个结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5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 6见 cheng hsiao, why panel data?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50(2), p1- 12, 2005 4 第二章 文献回顾 对于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及发展对策问题, 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 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影响的研究中,国外理论界较早进行了研究。其 中,最有影响力的是 claessens、demirguc- kunt 和 huizinga(2001)7。他们首次 使用了 80 个国家在 19881995 年间银行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样本国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研究发现:外 资银行进入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 家通常能获得比国内银行更高的利差收入、利润和承担更高的税赋,在发达国家 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可见,发展中国家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更大,从而也加剧了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竞争。就东道国而言,进入该国的外资银行数量比外资银行 占有的市场份额对国内银行的影响更大。 即只要外资银行开始进入该国银行业市 场,无论是否实质性的占有一定的市场,本土银行都会感受到所面临的市场竞争 压力,并会开始采取应对措施。从各国银行市场短期发展的趋势来看,外资银行 进入能够促进一国银行业市场的竞争。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是经营效 率低下、监管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市场的开放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 很好的应对开放后的竞争局势,有些银行将会面临生存危机。 继 claessens 的研究之后,lensink 和 hermes(2004)8进一步分析了外资银 行进入在短期内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 并且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等经济变量在 影响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收集了 19901995 年间 48 个国家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 研究,发现: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由于银行市场发展不够充分,短期内东道国 银行的经营成本将上升,同时东道国银行会将一部分损失转嫁给其客户,最终利 差收入也将上升;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东道国银行的成本、利差收入、利润下降 或者统计上不显著,即这些变量不发生显著变化。 uibouphi(2005)9选取了 1995 一 2001 年间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 319 家银行的 7 claessens,s.demirguc- kunt,a.and huizinga,h.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3) :891- 911 8 robert lensink, niels hermes, the short- term effects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domestic bank behaviour: does economic development matter? j.journal of banking同时,本国银行市 场竞争程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互项与中资银行的税前利润这一效率变量 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 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 改善,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黄宪、熊福平(2006)11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国内银行业受外资银行进入的影 响做了一个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为:(1)不是外资银行在华分支机构数目,而 是外资银行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对国内银行的影响较大,这与 claessens 的研究 不同;(2)国内银行利息收入率的变化同外资银行进入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非 利息收入率与税前利润率同外资银行进入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营运费用 与外资银行进入存在负相关关系。 郭妍、 张光立 (2005) 12基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3 家国内银行 1993 年2002 年的面板数据,在国内首次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盈利状况、经营水平、 10叶欣.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 (2) :61- 66 11黄宪,熊福平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动机和经营策略分析j金融研究,2005(02) :33- 3 12郭妍,张光立.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5,(2):58- 66 6 抗风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影响在 90 年代 前半期不甚明显,到 1998 年以后才逐渐显著;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加深, 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 、 “技术示范效应” 、 “金 融稳定效应”在我国均有体现;此外,国内银行的盈利状况等还受自身资本充足 率和费用率的影响。 2.3 本文分析方法 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国本土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 主 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首先构筑了一个外资银行进入 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样本数据进行应用研究。 在具体分析工具的选择上,笔者主要采用了回归分析工具。具体来讲是在以 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比重、银行结构指标国内及宏观经济变量作为自变量,经营 绩效作为因变量建立线性模型后,利用 spss 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求出回归 系数, 并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然后结合基本假设, 得出实证分析的结论。 此处实证研究选取了整体样本回归,还抽取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 银行作为子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7 第三章 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从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竞争角度出发, 结合影响我 国银行业效率的三个核心因素:外资银行进入所产生的竞争压力、我国银行业市 场结构的变化和我国银行业自身改革,对 9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外资银行进入程 度与国内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3.1 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借鉴 claessens 等(2001)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实证研 究的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取模型变量,在此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其基本 形式如下: i i,t=+1 fst+2b i,t +3 c t +t (3.1) 其中:ii,t:表示时间 t 银行 i的绩效变量 fst:表示时间 t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变量 b i,t:表示时间 t 银行 i的特征变量 c t:表示宏观经济特征变量 t:表示随机扰动项 i:表示回归系数 3.2 变量选择 1.银行自身经营绩效变量 由于衡量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很多,逐一研究对所有指标的影响是不现实 的。因此应该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指标,在确定本章的研究对象时 主要是考虑了以下几点: (1)三项指标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净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 (margin) 、非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ni)和税前利润的资产收益率(bp) 。由 于我国银行业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主营业务收入仍然是净利息收入,因此净 利息收入的变动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收益, 鉴于净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 重要性,本文将净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率作为绩效指标之一进行研究。外资银 行进入不仅会与我国商业银行抢客户,影响我国银行业的利息收入,其强于我国 8 的创新能力、服务质量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所影响。所以本文以非利息 收入的资产收益率表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等非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 银行的税前利润水平说明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将其作为绩效指标之一。 (2) 一项指标衡量银行的经营成本效率营运费用的资产收益率 (cost) 。 外资银行进入增加了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国内银行业为迎接挑战,应该增 强竞争力,营运成本的变动幅度可能会增大,因此需要分析外资银行对本土商业 银行经营费用的影响。 2.外资银行进入变量 对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客观度量也是十分重要, 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度量指标 有两种: (1)数目份额,即外资银行数量与样本银行总数的比例; (2)外资银行 资产对样本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 一般认为当国内银行对外国银行进入的反应非 常迅速时,采用前一种度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显著性较强;而当外国银行获得一定 市场份额后才开始对国内银行的定价和利润等产生影响, 也即国内银行对外资银 行进入反应较慢时,宜采用第二种度量方法。 国内学者叶欣(2006) 实证研究的回归结果也证明用份额数量表示的外资银 行竞争程度与国内银行效率变化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用资产份额表示的外资银 行竞争程度对国内银行效率变化影响较为显著。 这表明国内银行的经营策略对外 资银行数目不敏感。 因此我们选用外资银行在华资产占国内银行资产的市场份额 (fs)来衡量外银行进入我国的程度。 3.控制变量 本文采用两类控制变量:一类是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gdp) ;另一类是影响银行自身绩效的变量。 如何通过选取合适的影响银行自身绩效的控制变量, 使外资银行进入效应与 其他效应加以区分,从而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最 主要的就是如何把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和我国银行近几年自身改革的“改革 效应”加以区分,因为这两种效应都会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银行 经营状况主要从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方面分析。从近几年我国银行业改革 的重点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资产的安全性;二是控制银行资产的流 动性。 作为衡量安全性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始终被作为影响银行绩效的主要因素, 根 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 银行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上附属资本以后与加权风险 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小于 8%,由于该指标在计算上较为复杂,而且由于风险权重 9 计算标的不同以及资料来源的限制, 笔者无法获得 13 年间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另外,不良贷款率作为资产质量的指标也是衡量银行安全性的重要财务指标,本 文仅以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控制变量衡量安全性。 流动能力是指在资产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提款和正常贷款需要, 一 般用贷存款比率作为流动性比率。 另外,银行在追求收入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成本的变化,这样才能获得最大 的盈利绩效。 因此本文选取了不良贷款率、 贷存比率和营运费用的资产收益率三个解释变 量来对“改革效应”加以控制,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把外资银行的“进入效应”和 我国银行近几年自身改革的“改革效应”加以区分的问题,使检验结果更趋于准 确。 表 3.1 变量定义 变量名称 符号 变量定义 意义 净利息收入的 资产收益率% margin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总资产*100% 衡量国内银行业 的盈利状况 非利息收入的 资产收益率% ni 非利息收入/总资产 *100% 衡量国内银行业 的收入状况 营运费用的资 产收益率% cost 营业费用/总资产*100% 衡量国内银行业 的成本状况 税前利润的资 产收益率% bp 税前利润/总资产*100% 衡量国内银行业 的盈利能力 外资银行资产 份额% fs 外资银行资产/样本银 行资产总量*100% 反映外资银行进 入程度 贷存率% dc 贷款/存款*100% 反映国内银行资 产流动能力 不良贷款率% blr 贷 款 呆 帐 / 贷 款 总 额 *100% 反映国内银行资 产使用的安全性 gdp% 当年 gdp 增长率 反映宏观经济增 长程度 10 3.3 研究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研究样本的选取 由于我国的银行数量,众多的地方性商业银行是 5 年来逐渐设立的,其运作 不具普遍性和可比性。 因此, 本文选择资料比较完整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进行分析。 这些银行包括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 建设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共 14 家银行。上述 14 家银行的总资产已占我国银行类总 资产 90%以上13,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其中时间序列数据主要由 19952007 年间每家银行的数据构成;截面数据 则由 14 家银行的某一年的数据构成。 之所以要选取 19952007 年的时间序列数 据主要是因为:第一,我国的外资银行在 90 年代初期以前,大多数还是以代表 处的形式存在,并未能够直接从经营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影响。第二,从数据 的可得性和可靠性角度考虑,由于这一阶段数据透明度较高,因此有着较好的可 获得性和可靠性。 2数据来源 从数据的来源看,本文采用的主要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 计年鉴、bankscope 数据库、银行网站及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14公布的上市银行 的年度财务报告。在数据的形成上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引用相关数据;二是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和整理形成,如银行的财务分析指标,外资银行资产份额比重 等。 3.4 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 spss 中的“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分析。逐步回归法是根据设定 的标准,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和剔除无显著意义的变量, 直到所建立的方程中不再有可加入和可剔除的变量为止的方法。这里,我们使用 f 值所对应的 p 值(精确显著性水平)筛选变量准则,即 f 值所对应的显著性水 平 p=0.05 的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10 的自变量将被移出回归方程。 13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14 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 11 1净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 表 3.2 列出了对方程 3.1 的回归结果,考察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净 利息收入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就全体样本而言,外资银行资产 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83。 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模型 3.2 显示外资银行 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01, 在 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 明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fs)对其净利息收入率存在显著的 正相关关系。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 归系数为 0.306,回归的结果显著。 在银行控制变量中,净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与费用率显著正相关,而其他 变量则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 3.2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净利息收入率之间的关系 unstandardi 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sig. modelbstd. errorbeta (constant)- 1.415.391- 3.622.000 fs.283.063.2974.512.000 cost.465.069.4656.777.000 全体样本 gdp.201.039.3525.184.000 (constant)- .423.554- .762.450 cost.296.079.4843.751.001 gdp.149.056.3362.633.012 国有银行 fs.201.094.2692.153.037 (constant)- 2.064.507- 4.074.000 fs.306.078.3003.913.000 cost.628.101.5036.231.000 股份制银行 gdp.236.049.3854.823.000 dependent variable: margin margin总 = - 1.415+0.283fs+0.465cost+0.201gdp (3.2) margin国有 = - 0.423+0.201fs+0.296cost+0.149gdp margin股份 = - 2.064+0.306fs+0.628cost+0.236gdp 12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提高了全部样本银行的净利息收 入。但在银行控制变量中,费用率与净利差收入显著正相关。这一点说明了我国 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仍然主要依靠网点的扩张等投入的增加, 并不是外资银行 的进入造成的。同时,净利息收入主要决定于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率差。中国是 一个利率管制一直为严格的国家, 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权实质上掌控在中央银行 手中。再加上银行贷款较大程度上还需要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安排,使得利息收 入的外生性仍然很强,这使得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并不能直接在金融市场 上与中资银行展开利率竞争。因此,竞争导致利率下降的现象在我国银行业市场 上并没有出现。1996 年,贷款利率比存款利率只高出 1.80 个百分点;而到了 2007 年,两者的差距竟达到了 3.60 个百分点15。如此的利率管制无疑会助长银行净利 息收益的增长。所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的最主要因素是网点的扩张 等投入的增加与现行的利率管制,而不是外资银行的进入。 表 3.3 1996 年以来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变动情况 单位:% 时间 存款利率 贷款利率 利差 调整前 10.98 12.06 1.08 1996.5.1 9.18 10.98 1.80 1996.8.23 7.47 10.08 2.61 1997.10.23 5.67 8.64 2.93 1998.3.25 5.22 7.92 2.7 1998.7.1 4.77 6.93 2.16 1998.12.7 3.78 6.39 3.15 1999.6.10 2.25 5.85 3.6 2002.2.21 1.98 5.31 3.33 2004.10.29 2.25 5.58 3.33 2006.4.28 2.25 5.85 3.6 2006.8.19 2.52 6.12 3.6 2007.3.18 2.79 6.39 3.6 资料来源:凌江怀著商业银行风险论 ,人民出版社,2007 年 8 月,p8 2非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 表 3.4 列出了对方程 3.1 的回归结果,模型 3.3 考察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 15资料来源:凌江怀著商业银行风险论 ,人民出版社,2007 年 8 月,p8 13 资银行非利息收入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就全体样本而言,外资 银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23。 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模型 3.3 显示外资银行 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在 5%统计水平上不显著,这表明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 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fs)对其非利息收入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股份 制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42,回归 的结果显著。 在银行控制变量中,非利息收入的资产收益率与费用率显著正相关,而其他 变量则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 3.4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非利息收入率之间的关系 unstandardiz 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sig. modelbstd. errorbeta (constant)- .351.530- .663.509 cost.468.093.4125.039.000 fs- .223.085- .205- 2.620.010 总体样本 gdp.116.052.1792.216.028 (constant)- .226.179- 1.262.214 cost.371.085.5344.370.000 国有银行 blr.111.044.3092.526.015 (constant)1.111.3283.383.001 cost.421.128.3053.300.001 blr- 7.621e- 02.033- .213- 2.340.021 股份制银 行 fs- .242.105- .214- 2.312.023 dependent variable: ni ni总 = - 0.351+(- 0.223)fs+0.468cost+0.116gdp (3.3) ni国有 = - 0.226+0.371cost+0.111blr ni股份 = 1.111+(- 0.242)fs+0.421cost+(- 0.076)blr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非利息收入率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主要有以下两方 14 面原因: (1)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存贷业务竞争上的发展空间受限,外资银行无 不例外地将目光投向了开发非利息收入盈利的路径。应该说,外资银行在开展这 些业务上具有中资银行所不可比拟的知识优势和技术优势, 外资银行凭借其操作 规范、管理先进以及与跨国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中资银行抢夺风险小、成本 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等中间业务16,从而使非利息收益率指标与外资银行进入 程度指标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2) 得益于证券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 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业务正处于爆炸式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这种空前 发展。而国内银行目前大多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与国际 大银行相比,中间业务的开展普遍不足,缺乏金融创新,中间业务的利润依然有 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同时,我们也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率没有显著的 影响,这是因为随着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方式转向市场化调控,推动了我国证 券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中央银行债券市场和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国债市场 为例,1997 年以来发行的国债比过去 30 多年来所发行的国债总额还要多。国债 市场的飞速发展直接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收益结构。例如,1995 年 12 月,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的债权只有 486.3 亿元人民币,而到了 2004 年 9 月,这一数值变为 9739.6 亿元人民币。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国有商业银行所持 有的政府债权就扩大了 20.03 倍。另外,截止到 2004 年 9 月底,国有商业银行 还分别持有中央银行债券 586.4 亿元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债券 6293 亿元,而在 1995 年时只持有中央银行债券 0.7 亿元17。由此可见,在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 入中占据很大份额的证券投资收益的剧增是有着强大的市场支撑的, 并没有受到 外资银行进入份额的显著影响。 另外,非利息收益率指标还显示出与费用率较强的正向相关关系。 3营运费用的资产收益率 表 3.5 列出了对方程 3.1 的回归结果,模型 3.4 考察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 资银行费用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就全体样本而言,外资银行资 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56。 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模型 3.4 显示外资银行 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317, 在 5%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 这表 明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fs)对其费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关系。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 16据统计,外资银行办理的进出口结算业务己经占我国市场份额的 50%以上,而且这个趋势有增无减。 17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15 为 0.183,回归的结果显著。 表 3.5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费用率之间的关系 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 std. error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 tsig. (constant)1.585.5243.022.003 gdp- .188.042- .330- 4.447.000 fs.256.072.2693.566.000 总体样本 dc1.436e- 02.004.2503.339.001 (constant)- 2.151.772- 2.784.008 dc3.858e- 02.008.5854.775.000 国有银行 fs.317.150.2592.117.040 股份制银行(constant)2.676.4196.389.000 gdp- .177.045- .361- 3.972.000 fs.183.074.2242.468.015 dependent variable: cost cost总 = 1.585+0.256fs+0.014dc+(- 0.188)gdp (3.4) cost国有 = - 2.151+0.317fs+0.039dc cost股份 = 2.676+0.183fs+(- 0.177)gdp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整体费用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 随着外来竞争的增强,中资银行为了弥补同对手之间的差距,需要较大强度地引 进高技术和更新设备,改革原有的业务模式和组织,并加大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 投入,这些都会导致费用率的上升。例如,近几年各中资商业银行更新网络、对 员工进行各种新兴业务的培训、 为了吸引或留住高级管理人员对其支付高额的年 薪等等。 从模型3.4来看外资银行进入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比股份制银行的影响更 大。这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原先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要改变其原有的落后运作效 率,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 4税前利润的资产收益率 表 3.6 列出了对方程 3.1 的回归结果,模型 3.5 考察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 16 资银行税前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就全体样本而言,外资银 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162。 各子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模型 3.5 显示外资银行 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164,显著为正,这表明对于国有商业 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fs)对其费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股份 制商业银行而言,外资银行资产与样本银行资产之比的回归系数为 0.281,回归 的结果显著。 表 3.6 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中资银行税前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unstandardi 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sig. modelbstd. errorbeta (constant)- .282.475- .593.554 dc- 1.825e- 02.004- .341- 4.653.000 gdp.178.040.3354.501.000 cost.229.073.2463.161.002 总体样本 fs.162.066.1822.458.015 (constant)- 1.706.383- 4.459.000 blr.123.030.4364.108.000 gdp.165.041.4194.027.000 国有银行 fs.164.070.2482.358.023 (constant).455.2112.152.034 blr- 9.776e- 02.024- .352- 4.095.000 股份制银行 fs.281.076.3203.722.000 dependent variable: bp bp总 = - 0.282+0.162fs+(- 0.018)dc+0.229cost+0.178gdp (3.5) bp国有 = - 1.706+0.164fs+0.123blr+0.165gdp bp股份 = 0.455+0.281fs+(- 0.098)blr 在我国,税前利润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和国外的 研究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 提高了国内银行市场的竞争程度, 削弱了东道国银行的垄断势力,使其利润率下降,效率提高。外资银行进入导致 17 我国银行业利润率上升这一反常现象与我国金融政策及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有关, 这是因为: (1)从控制变量来看,银行的贷存比率、不良贷款率和 gdp 增长率 对国内银行业盈利能力有较强的解释力, 说明我国国内银行业这几年一直致力于 机制改革,且颇有成效,银行竞争力有所提高; (2)存贷款业务是我国国内商业 银行的传统业务,而外资银行有 50%18的业务来自其他业务。与此同时,我国这 几年数次调整存贷款利率,使存贷款利差增大,从而促进了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的 增加。 另外,从回归分析结果的系数来看,股份制银行税前利润的提高程度要明显 大于国有银行,说明四大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还未完全感受到外资银行 进入的竞争压力,忧患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经营效率不高。其他股份制商 业银行则不同于四大商业银行,机制灵活,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对于创新性事 物接收能力强, 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在其身上有很好的 体现。 18 李丽,刘峰,任海运.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5, (8) :231- 233 18 第四章 结论与我国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4.1 实证结论 根据上述计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结论: 1外资银行的进入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税前利润、营运费 用,而降低了非利息收入。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 成本效率都有重要影响。 数据显示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上升的最主要因 素是现行的利率管制而不是外资银行的进入。 外资银行凭借其优势与中资银行抢 夺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中间业务使得中资银行的非利息收益率降低。国内 银行业在与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其成本费用率上升的同时,也获得了税前利 润的增长。 2结果显示,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非国有商业银行比四大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法规教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巴彦淖尔市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智慧分享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电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法规试题及答案
- 家居设计的资源配置考核题及答案
- 替代燃料在汽车中的应用分析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品牌差异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电池成本控制技术的市场应用试题及答案
- 大学物理平衡与协调能力考察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术语全
- 2024-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解读学习
- 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能源系统中的挑战与机遇
- 抛石专项施工方案
- 客服代理合同协议
- 2025中国汽车出海潜在市场研究:澳大利亚篇-2025-03-市场解读
- 高中女生预防性侵教育
- 合同归档培训课件
- 《词根词缀记词法》课件
-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