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应激相关障碍PPT专业课件.ppt_第1页
变态心理学应激相关障碍PPT专业课件.ppt_第2页
变态心理学应激相关障碍PPT专业课件.ppt_第3页
变态心理学应激相关障碍PPT专业课件.ppt_第4页
变态心理学应激相关障碍PPT专业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1,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2,.,5.12汶川地震,3,非典,4,5,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6,应激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7,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2社会文化背景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8,一急性应激障碍,一、概述定义:是一类在接触极为严重的创伤事件1个月内发生的以分离症状、焦虑、警觉性高等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在受刺激后立刻发病(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通常在1小时之内发病)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一周。,9,2临床描述,A可出现各种分离症状B病人可能感到绝望,情绪低落,可严重到符合重性抑郁症的标准C有很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0,CCMD-3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病程标准在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11,3治疗与干预,心理方面尽快摆脱创伤环境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建立自我的、有力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帮助患者减少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药物方面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12,。,二创伤后应激障碍,1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心理创伤,导致出现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是产生PTSD的先决条件,13,流行病学特征PTSD的患病率根据创伤事件的不同患病率不同。二战空袭;经历危险的妇女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女性更容易受到暴力或性侵害通常出现在战争、强奸、车祸、灾难等事件后,14,愈后:一般而言,大约有50%的患者在三个月之内复原(APA,1994),另有文献指出,约有30%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复,40%患者持续有轻微症状,20%患者有较严重的症状,10%症状持续不会改善甚至更恶化(Kaplan&Sodock,1994)。类型:急性型(病程小于3个月)、慢性型(病程3个月以上)、迟发型(创伤性事件6个月之后才发病)。案例,15,2、PTSD的主要症状表现,第一组为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第二组为保护性的反应第三组为高度警觉的症状,反复回想重新体验暴露性痛苦,回避情感麻木,16,CCMD-3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2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17,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目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18,4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19,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20,3、PTSD的原因,(1)创伤性事件:自然灾难、疾病、强暴、其他人为灾难经历了长时间精神痛苦,21,(2)障碍的易感性:个体发展成PTSD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22,A极度压力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增强,进而导致压力激素的长期释放,从而破坏了与长时记忆有关的海马区B认知改变:对不幸事件的灾难性解释,累积成一种信念。C对威胁和创伤的敏感:心理健康、有心理准备的人患病几率小。灾难性事件即使良好的心理健康度也难幸免。D经济和经济程度:贫穷、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更易患病。,生物,心理,社会,23,4、PTSD的治疗,1心理治疗对于PTSD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镇静剂、锂盐等。3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24,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族治疗,团体治疗,25,PTSD的心理治疗技术和靶症状,26,三适应障碍,1概述:适应障碍(adjustmentdisorder)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案例与应激障碍障碍的差别a应激源不同b症状不同,27,2、临床表现,情绪症状明显:焦虑为主,主要表现为紧张、担心、烦恼,心神不安等抑郁症状: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行为改变: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性滥交等工作、学习差劲,社会退缩躯体功能障碍:头疼、腹部不适、便秘、腹泻,28,3、产生原因,应激源是引起适应障碍的主要原因。应激源多为生活事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与个性和易感素质有关。,29,生活应激事件量表,30,CCMD-3诊断标准,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不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较长,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应激因素消除后,精神障碍随之缓解。,31,4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方式。药物治疗则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放弃心理治疗。,32,第五节特定文化相关障碍,AtaquedeneviosPibloktoq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巫术所致精神障碍恐缩症,33,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气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健身治病的一种方法。通常做法是维持一定体位、姿势,或做某些动作,使注意集中于某处,沉思、默念、松弛,及调节呼吸等,可出现某些自我感觉和体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系指由于气功操练不当(如每日练习过多),处于气功态时间过长而不能收功的现象,表现为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并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俗称“走火入魔”。,34,35,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程短暂,经脱离现场,中断练功,给予适当处理后很快恢复。排除以类似表现作为治病手段,及获取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或可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者;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尤其是癔症或严重应激障碍。,36,巫术所致精神障碍,(1)精神障碍由巫术诱发;(2)症状与迷信巫术密切相关,以神鬼附体的身份障碍、片断的幻觉、错觉、妄想,或行为紊乱等为主;(3)排除:以巫术作为获取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者;可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者;其他精神障碍。,37,恐缩症,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体某一部分缩入体内导致死亡的恐惧、焦虑发作。症状(1)由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诱发;(2)害怕生殖器、乳房,或身体某一部分会缩到身体里去而导致死亡。常采取某种预防措施(如系带牵引),同时有强烈的焦虑或恐惧情绪;(3)急性起病,病程短暂。,38,附录,恐缩症只发生于中国华南地区及移居东南亚一带的中国南方人。1967年新加坡流行性恐缩症持续十天,患者达469人,其中95%是中国南方移民。国内海南岛亦曾在十年前发生过流行。恐缩症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有关,传统文化认为生殖器与性命休戚相关,倘若有病,不治即死。,39,典型病例:,1998年.内地.一名23岁男子和一匹骡子被洪水冲到700米深的矿井坑道中33天13小时.被营救时重度营养不良,精神迟钝,梦惊.住院诊断:PTSD,40,典型病例某男,41岁,机械厂工人。退伍军人,1979年参加自卫反击战,当时作为先遣部队深入敌占区。途中,有彝隹战友田踩地雷被炸死,其中有两位是他的好朋友。亲眼目睹战友被炸得血肉横飞,其中一战友的一条血淋淋的大腿就落在他的眼前,惨不忍睹,他自己也负轻伤。其后,敌军反击,经过浴血奋战,我方部队死亡过半。后退守到一掩蔽区,,41,眼望四周,到处都是阵亡战士的尸体,血肉模糊,有掉眼睛的、有胃肠外流的、有断胳膊少腿的。更令人害怕的是,我方战士已弹尽粮绝,饥饿和死亡随时威胁着他们。如此竖持近4天。后被我方大部队救回而幸免予难。战争结束后,病人退役到长沙某厂当工人,同事发现这位英雄常常沉默少语,不太喜欢与人交往。家人反映,病人似乎性格都有改变,对亲友冷淡,无故发脾气。,42,病人自诉睡眠差,恶梦频频,有时常在噩梦中惊醒,脑于里经常控制不住的浮现战友被炸死时的那一幕幕惨景。病人不愿看有关战争的电影或电视,甚至听到放鞭炮声都紧张不安。曾多次就诊精神科,服用过阿米替林、地西泮、阿普唑仑等多种药物,症状反复不定,现仍未结婚,受单位照顾从事工厂绿化工作。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43,典型病例某女,18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因不愿与人交往、烦躁、情堵低落2月余求诊。患者自幼在生活上受到父母的宠爱,想吃什么父母就买什么,但在学习和行为上严格要求。到了中学,父母更是不让她做任何家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看书学习1996年考入某大学,9月由父母陪同入学,安顿后,父母欲回家,病人不让,经父母再三安慰劝说后方同意父母回家。,44,开始病人表现尚正常,只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临近考试,病人忙于学习,经常吃不到饭,衣服也不洗,有时不梳头就去上课,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