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中 文 摘 要 中 文 摘 要 娄睿墓壁画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空白,有着上承魏晋 下启隋唐的作用。娄睿墓壁画以长卷的形式出现,对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进行了 再现,其画面的精美,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娄睿墓壁画从其绘画手法来说,画面 运用了铁线描,线条及其流畅,画面当中也出现了勾填法,晕染法,同时对马的刻 画非常生动传神,把技法表现与对生活的观察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深刻体现了艺 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生活这一观点,再现了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艺术特色, 从马的形象中透露出浓厚的鲜卑民族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统。这对我们研究那一时 期的绘画艺术乃及社会背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对娄睿墓壁画马的艺术特色作简单的分析,并运用比较法、文献 法、图像法,从马的绘画艺术角度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并同虞弘墓石 椁彩绘马的表现手法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对娄睿墓壁画当中马的艺术特色有 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 关 键 词:娄睿墓;壁画;虞弘墓;马艺术 5 abstract excavated mural painting in louruis tomb has filled a gap in chinese painting histor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artistic style from the preceding wei,jin dynasties to the following sui,tang dynasties. and the lou rui tomb wall painting embodied the principle very well, which appeared in a long roll and impressed us greatly by representing the life scene of the tomb occupier vividly. as far as the drawing techniques are concerned, the ancient , painters employed mainly a kind of chinese ancient line-drawing technique (named tie xian drawing)- by means of which the lines were done smoothly and fluently by a special pen made of iron - as well as contour style and color-gradation technique. and by means of successfully combing the observation of life with their techniques, they also made a visually vivid and lively portrait of the horses, revealing the ancient xianbei peoples conception of beauty and cultural tradition, which deeply embodied that art comes from life ;and life needs art ,either. and at the same time represented gu kaizhi famous theory that is to deliver ones spirit through its appearance and shape. this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study of the painting and social surroundings in that period. this paper aims at making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se-painting in louruis tomb and analyzes the view of painting horse and 6 social surroundings in that period by using comparison, documentation and image methods. and ,then, comparing with the colored stone relief sculpture of horses in yuhongs tomb, it would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he art of painting a horse. key words: louruis tomb; mural painting ; yuhongs tomb; art of painting a horse 1 序言序言 马,草食性家畜,属哺乳纲,奇蹄目动物。马多形色,纯白为正,青、黄、 赤、黑,与乎花骢、绿骥、紫鹿、苍龙,种色不一,以意图之。凡马高六尺,其七 尺以上为騋,八尺以上为龙,至三羸五驽,不可不辨。大头小颈,一羸也;弱脊大 腹,二羸也;小头大蹄,三羸也;大头缓耳,一驽也;长颈不折,二驽也;短上长 下,三驽也;大骼短胁,四驽也;浅髋薄髀,五驽也。额毛如缨,鬃毛可鬓,鸡目 筒耳;立则尾垂,行则尾摆,走则尾直。 这是古代关于马的描写。 通过对马的介绍,人们开始更多的去了解马的各种习性,进而去喜欢马。吴承 恩在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曾悉心描写过唐高僧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古往今来的 诗人们也留下了无数描写马的优美诗词。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关于马的绘画作品,在 中国古代,马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画科, 宣和画谱 “畜兽门”曾叙云: “马 与牛者,畜兽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为象,若夫所以任重致远者,则复见取于易 之随,于是画史所以状马牛而的名者为多。 ” 春秋战国时代,已有画马的记载,之 后各代画马名家辈出。如梁有张僧繇,北齐有杨子华,唐代有韩幹,宋代有李公麟, 元代有赵孟頫,近代有徐悲鸿,他们都因画马而各具特色。 杨子华在北齐时尤以画马出名,山西太原王郭村发掘的娄睿墓,画面内容涉及 到众多马匹,曾怀疑是其所画。娄睿墓所画马匹,有战马,有游猎之马,有商业所 用之马,还有司仪用的马,个个姿态雄健,引人入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 郑绩 梦幻居画学简明 刘志贵 中国绘画源流第 389 页 2 第一 章 娄睿墓壁画马艺术特色的研究意义 1.1 娄睿墓壁画研究概述 1.1 娄睿墓壁画研究概述 随着娄睿墓的出土,娄睿墓壁画成了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出版、发 表了一系列专著及文章。其中陈授祥先生在魏晋南北朝绘画史中谈及娄睿墓 壁画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时,认为这是北朝后期比较完善,水平较高的墓室绘画代 表作,在用笔用线及用色上相当有造诣,以淡彩微晕的平涂效果为主的手法,开 创了唐墓壁画的先期形式。而罗世平、廖旸在古代壁画墓中提到娄睿墓时同 样认为壁画技艺精湛,形象真实可感,是北朝壁画艺术的典范,与湾漳大墓相比 各有千秋。 金维诺先生在 1997 年第 2 期美术研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墓室壁画在美术 史上的重要地位中,认为娄睿墓壁画展示了北齐时期高度的技艺水平,其中在 鞍马的描绘上更是体现了杨子华的“尝画马于壁,夜听蹄啮长鸣,如索水草”的 记载,作品内容的丰富,在形象塑造的表现技巧上将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峰,为隋唐绘画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曹庆晖先生在 1993 年第 2 期的美术研究上发表的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题 材的再研究上也认为娄睿墓壁画不仅是北齐乃至北朝绘画艺术的里程碑,也是 我国绘画发展在进入唐代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的一个高峰, 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 极为重要的地位。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娄睿墓壁画,作为山西出土的一座很重要的墓葬壁画,曾经吸引了国内外众 多知名学者的关注,我因为曾经参与过娄睿墓壁画的临摹复制工作,对其中涉及 到马的艺术部分很感兴趣,所以我想在此方面进行一些探究。 中外学者们对娄睿墓壁画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但同时更多的学者在围绕画者 究竟是否是杨子华这一问题上各持己见。这种观点有几点依据:第一,娄睿墓壁 画人物面容与北齐校书图非常相似,后者是流传有绪的作品,其底本出自杨 子华子手。第二,娄睿墓壁画的人、马都画的十分杰出,而杨子华画马享有很高 的美誉。第三,据娄睿家族的显贵地位推测,壁画应出自杨子华这样的宫廷名家 3 之手。 总之,无论这些学者的推测是否准确,那就是娄睿墓壁画确实享有很高 的艺术水准,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杨子华的绘画成就与风格,已经达到 了当时北齐绘画界很高的艺术水准。 美国著名考古专家巫鸿先生曾这样评价:中国美术史上一直有疏密二体一 说,但一直未得到实物证实,王家峰北齐墓壁画其简洁流畅的画风正好填补了关 于疏体的空白。但对于娄睿墓壁画当中马的研究,把马作为一个单独的命题来研 究还是鲜有的,所以对这一课题的研讨是必要的,有一定意义的。 娄睿墓壁画以长卷的形式出现,壁画中马的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并串连着整 个画面的故事章节。中国绘画史上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谢赫的六法,都提到了 写实的重要性,娄睿墓壁画同样采取了写实的手法,画面当中对马的形象刻画 精细入微,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见画家在绘画当中对生活的尊重,艺 术的尊重。墓主人娄睿是当时的皇亲国戚,其墓葬之内的绘画水平代表了当时社 会的较高水平,为学者们研究北齐绘画史留下了充足的资料。 追溯画马的源流,从考古发掘看,对马的描绘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岩 画。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宁夏贺兰山的岩画等,这是关于马的形象的 最初描绘,此时期的马的形象刻画已经具有大致外轮廓,线条流畅。南北朝时对 画马作品已有品评, 古画品录曾记载,毛惠远善于画“神鬼及马” ,评云: “泥 滞于体,颇有拙也” 。另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毛惠远撰有装马谱 。从中可 见,画马作为一个画科,魏晋南北朝时已然成立。 这一时期的重要画家大多兼善画马,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马之形体 与神态已有较高水平,而陆探微、张僧繇也有关于马的作品,到杨子华时,画马 已达到了传神写实的地步, 在出土的北齐娄睿墓壁画中所画的群马形象已经体现 了很高的技艺水平。 从北齐之后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画马的作品如阎立本的 八俊图 , 韩幹的 牧 马图 、 照夜白图等,都代表了隋唐时期画马的高峰状态。而娄睿墓壁画当中 马的形象刻画很显然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立足于对睿墓壁画马艺术研究的 基础上,并通过与虞弘墓石椁图象中马形象的对比研究,从而对娄睿墓壁画马艺 术有更深层的了解。 罗世平 廖旸 古代壁画墓第 84 页 刘治贵 中国绘画源流第 389 页 4 第二章 娄睿墓壁画的概述 第二章 娄睿墓壁画的概述 2.1 娄睿墓的概况 2.1 娄睿墓的概况 娄睿墓于1979年 4月至1981 年1月在山西太原王郭村发掘, 历时近两年, 当墓室壁画被发掘出来时,其壁画内容之精美,规模之宏大震惊了整个考古界和 艺术界,后经专家考证该墓为北齐(公元 550577)东安王娄睿墓(公元 570 年) 。 娄睿墓为甲字形砖砌单室墓,座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 五部分组成。娄睿墓历经人为破坏,墓室多次被盗。尽管随葬品屡屡遭窃,但保 存依然相当可观,经整理、修复,尚存有陶俑、镇墓兽、陶塑动物、丝织物等物。 由于墓室内常年积水,墓内有严重的塌方,墓内壁画颜色脱落,污迹斑斑,有一 部分壁画损伤脱落,且墓道两壁壁画上层的壁画出现严重的重叠和错位,尽管如 此,墓室内外壁画依然光彩夺目,引人注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太原是北齐的陪都,政治地位十分重要,是太原乃至全国 政务号令所出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太原城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首都邺城,成 为霸府、别都。在一段时期内娄太后把持北齐朝政,迫切需要巩固其地位,太原 地区可以说是北齐命脉所在,把握太原地区政治对她来说至关重要。太原东安王 娄睿墓的墓主人娄睿是当时娄太后的亲戚,一度管理太原地区,身份地位很是显 赫,其墓葬也体现出了其身份地位之高。 2.2 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 2.2.1 娄睿墓壁画概况 2.2 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 2.2.1 娄睿墓壁画概况 娄睿墓残存壁画面积约 220 平方米,按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七十一幅画面, 分别绘在墓道东西两壁、甬道和墓室内等墓壁上。墓道的画面一般高 1.5-1.7 米, 墓室东壁壁画画面有高达 3.6 米的。 娄睿墓壁画的七十一幅画面的大致内容可归纳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 长卷的形式表现娄睿生前的戎马生涯和显赫官宦生活。有出行图、回归图、仪卫 图和宫廷生活图,它们位于墓道东西两壁、天井、甬道和墓室四壁的下部。第二 部分,描述墓主人死后升天、回归西方极乐世界虚幻境界的情景。有祥瑞图、生 5 仙图和天空星象图,它们位于甬道与天井上部、墓门、墓室内第二、三层。 娄睿墓壁画以卷轴画的形式出现,画面内容以描绘人物、马匹为主。在出 行图中的大致内容又有宦官仪战图、狩猎图、征战图、仕宦升迁图等。宦官仪战 图中以鞍马、车乘、旗仗、乐舞、羽葆为主,主旨在炫耀权势。狩猎图、征战图、 仕宦升迁图则旨在显示其兵威之盛况,马匹之雄壮繁多。其中出行图与回归图, 仪卫图与宫廷生活图中更多的涉及到对马匹的描述。 娄睿墓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军旅,出猎等题材,其中马所占的比例很重, 马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从中透露出更加浓厚的鲜卑民族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 统。在这幅长卷式的壁画当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马匹描绘呢? 在娄睿墓壁画的一系列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马均为战争中见到 的装束,无论是出行还是商队之中,马的形态都显示出随时应战的态势,在分崩 离析的魏晋南北朝到繁荣强大的隋唐之前,频繁的战争带来人口大规模的迁徙, 马匹在当时社会更多的承担着军事活动任务,可见当时社会的动荡。即使处于商 贸当中的活动,也随时警惕来敌的进犯。这一方面是由当时社会局势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还因为是鲜卑民族,马在他们日常生活当中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北齐 时代太原已成为联系平城、 北部大漠草原地区和阴山, 乃至西域中亚地区的纽带, 是交通中心,贸易集散地。马匹在画面当中的出现,也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 马的需求量及马所起的作用。 娄睿墓壁画中表现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互相融合,与域外交流进一步加强, 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彼此激荡,这使我们对那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有个大致了解,而 这一切也是促使我们不断的对其绘画艺术及社会背景进行探索研究。 2.2.2 工具材料和技法表现 2.2.2 工具材料和技法表现 娄睿墓壁画是在墓道、甬道和墓室等墓壁上绘制壁画,在整个壁画制作过 程中,墓道是在泥土层上涂抹石灰后进行绘画;墓室因是用砖所砌,故在砖面上 面,用草泥作地仗,在地仗上面抹石灰,将全部石灰抹平后,再在其上面进行绘 画。画幅制作的步骤是先用竹签在石灰壁面上根据粉本就湿软时勾勒出轮廓,墓 室内采用淡墨勾出底稿,然后敷色晕染。染料有朱、黄、石绿、石青、赭和熟褐 等石色。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从顾恺之追求的“以形写神” ,直至谢赫 6 古画品录当中的绘画六法,都以写实为宗,都是在对形似有了要求之后,更 强调对神情、神态的刻画,进而追求画面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气氛。娄睿 墓壁画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观念,壁画在艺术表现上追求真实但不失其神韵,以 长卷的形式来表现整幅画面,在每一组画面当中,有大小幅的区分,又有主骑与 导骑之分。同时在画面当中大量运用铁线描,晕染法,勾填法等,以淡彩微晕的 平涂效果为主的手法对其中的人物及马匹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其中人物、 马匹的描绘与真人、真马大小差不多,这使的整个画面看起来更是活生生的如当 时生活场景的再现。 画面布局以卷轴画的形式来体现,多层次前后相呼应,场面宏大,气势雄 伟 ,使得整幅画的技艺水平与同时期绘画作品相比达到了新的高度。 2.2.3 娄睿墓壁画历史价值 2.2.3 娄睿墓壁画历史价值 北齐墓室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纷争到民族融合的特定历史时期文 化交流的各方面成就, 墓主人地位的显贵更显示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及社会文 化。 娄睿墓壁画在特定的时期描写了特定的社会情形, 在整个画面上采用写实性, 对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再现,如出行图、归行图、军乐仪仗图、富贵图 等。其写实的画风真实的描绘了时代的特色和风貌,给后世史学家留下了宝贵的 研究资料。 随着卷轴画的发展, 娄睿墓壁画以其极高的艺术水平在当时的北齐来说形制 已经相当确定,是北朝后期比较完善的、水平较高的代表作品,其作品内容的丰 富性,构图的独特性,形象塑造的高度写实表现技巧上性把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 新的高峰,为隋唐绘画进一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美术史 上北齐绘画史的空白,同时也开创了唐墓壁画的先期形式。 7 第三章 娄睿墓壁画马艺术特色 第三章 娄睿墓壁画马艺术特色 3.1 马在构图中的位置 3.1 马在构图中的位置 娄睿墓壁画以长卷的形式出现,其中马在壁画当中前后贯穿,使整个画幅组 成了较完整的呼应故事情节。画幅中涉及马的内容有出行图、回归图、仪卫图和 宫廷生活图,出行图中又有仪仗图、狩猎图、征战图、升迁图等。其中在出行图 与回归图中,有主骑与导骑之分,是一个完整的画面组合,在这一完整的画面中 又可单独成章 。 在墓道第三层、甬道前部第三层、天井第二和三层是仪卫图,共二十五幅; 墓室四壁的第四层是宫廷生活图,共六幅;在墓道东西两壁第一层、第二层,西 壁为出行图,东壁为回归图,共二十八幅。 其中在描绘出行图与回归图中的马匹时,第一层与第二层壁画内容基本相 同,所不同之处是第二层壁画的西壁人马均由北往南向外出行,主人和贴身随从 坐于马上,从者则步行相随,另有一匹备用鞍马随行。东壁则是由南往北回归的 画面,主人和从者全部下马,牵马步行回归。出行图与回归图大致相仿,皆以大 小幅相间排列。 大幅多人在后, 墓主人在前是为主骑; 小幅两人在前, 是为导骑。 鞍马始终在画面当中前后贯穿,且在图幅的组合上,出行图与回归图中有主骑、 副骑,主骑处于主导地位,每幅画面自成一体,各组画面之间看似无联系,实则 按照画面排列又联系紧密。 娄睿墓壁画中的战马及人物姿态各异,在描写时注重动态变化,避免使人产 生单调呆板的情形,同时注重马匹在画幅间的空间关系,前后贯穿,层次分明, 给人一种前后相连,绵延不绝的感觉,从而达到了众多马匹在画幅当中前后相呼 应,且多层次描写画面的长卷效果,改变了我国古代绘画布局的传统手法,开创 了盛唐以后注重布局的传统手法。 如墓道西壁第二层壁画鞍马导引图中(如图 1、2、3) ,在这三幅图中前后 连贯,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从图 1 中的主人勒马回头查看敌情时,鞍马由于受 到突然惊吓而拉出粪便。 到图 2 中有的主人也回头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引 发如此大的动静,有的主人则依然安详于专注骑马,考虑自己的问题。有的马匹 也在随主人回头观看,有的马匹则一如主人,正专注于迈着轻快的步伐行走。在 8 图 2 中这三匹马所绘姿态不一,给人一种动态的变化,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呆板描 述,在前后空间穿插上让人看着很舒服。在图 3 中其中一主人与自己的马匹在如 此大的动静之下还是专注于自己的行走,另一人则弯腰拉紧马匹,以为发生了重 要的敌情,使的战马都给人一种高度的紧张感。从这三幅画面情节中我们可以看 到一个故事在发生,并将继续进行下去。 同时在残存的娄睿墓壁画的画面当中,有些画面人马繁多,姿态各异,描写 相对很精致,但背景却十分单调,不注重层次感,而且在表现远近距离时也很欠 缺(如图 2、5、6、7、9) ,保留了我国南北朝以来的绘画风格。 3.2 造型及写实性 3.2 造型及写实性 娄睿墓壁画中描绘了众多马匹形象,其中既有对单独马匹的深刻描绘,又有 对群马形像的极力描绘。众多马匹中又分有战马描绘、商业用马描绘及游猎马匹 描绘等。 无论是对哪种马匹进行描绘, 在整个马匹的造型上都采用很写实的手法, 画面当中马匹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神态都刻画的精细入微,马匹身上的配 饰, 甚至把马匹的生殖器, 受惊状态下的惊慌失措的动态都很详尽的刻画了出来, 尤其在刻画马匹的形象时与主人的神态结合的特别紧密。 如在墓道西壁第一层壁 画墓主出行前导图中(如图 4) ,骑马出行中,导骑两人,长者所骑乘的杏黄色 鞍马,正信步行走,并小心谨慎的注意路面情况,旁边的深烟色马匹配有鞍鞯、 簸箕形障泥,因年轻主人正和长者交谈,故与杏黄色鞍马一样,前后相错不过几 步,同样踏着刚劲有力的步伐向前进,显示出护驾者的稳健慎重及经验的丰富, 战马同样也体现出其久经沙场的慎重与经验的丰富。 在对战马进行描绘时如上面提到的图 1、2 中则把受惊的马匹生动形象的描 述了出来:一赭色鞍马,由于主人勒紧缰绳,查看后面的动静,故正在行走的马 受到惊吓,马头高昂长嘶,面鬃直竖,长鬃飞扬,前腿却步,后腿蹬,马尾昂扬, 同时在受惊之下拉出了一长串大小不一的粪便,可见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同 时也给紧张的画面增添了一些轻松的情趣。紧随其后的的另一主人,虽然也扭头 观看后面,但缰绳不是太突然的勒紧,只是扭转赭色马的头,缓步欲停,故赭色 马没有受到惊吓。 在另一场景中(如图 3) ,其中一骑手骑赭红色骏马,双耳直立,眼神似乎 在斜视左后方受到惊吓的枣红马,长鬃披在左侧,颈下挂大红缨,辔头齐全,鞍 9 鞯俱备,且马背披有虎皮纹障泥。紧跟着的另一坐骑枣红马,体格魁梧健壮,额 头有红缨,齐长鬃,也是辔头齐全,鞍鞯俱备,鞍上面铺有灰白色鞍袱。马匹似 乎受到惊吓而向后退缩,骏马的嘴部在缰绳的紧勒之下昂首长嘶,鬃毛直竖,前 蹄飞跃后腿下蹲,尾巴如利箭般直甩出去,使得马背上的骑者也处于惊慌失措之 中,很显然是发现什么使他们感到不安的情况了,或者是想要等什么人。 在其中的一幅两人导引图中(如图 4) ,由于两人正在进行交谈,故马匹行 走缓慢。其中一灰绿色骏马,马首低扬,静谧温驯,另一枣红马则马首平扬,由 于主人之间的相互交谈,两匹马之间达成了默锲,彼此默默无闻,只是静静的相 随主人而行,在这份静谧的环境当中我们恍如听到马蹄扣响地面之间的嗒嗒声 响。 在描写墓道东壁第一层壁画群马奔驰图时(如图 5) ,其中七匹健壮的群马, 则是马鬃飞扬,群马或奔,或跑,或弛,或腾飞,或回头顾盼,或扬首嘶鸣,无 羁绊,无缰绳,充满了动物回归自然的,无拘无束的山野野性。在奔跑之间或回 望或呼应,给人群马奔腾任意驰骋的快意感觉,从中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旷达与 浩瀚,在我们面前刻画了一群活生生的驰骋原野山河的雄壮奔马图,可见画家对 草原及马匹的熟悉,每次观看都让人热血沸腾,情不能己。 在描写养尊处优的游猎马匹时(如图 6) ,在描写其中一枣红马时则马首高 昂,双目注意前方,面长鬃,齐鬃,黑红两色相间隔,华丽美观,且肥腰圆臀, 显得极为膘肥体壮,马鞍也很是华丽。虽然也是辔头齐全,鞍鞯俱备,但从中我 们可见马由矫健雄壮的战马转而为养尊处优的马,少了几分警觉,也少了战马应 有的健硕壮,更多的带给人华丽富贵,衣食无忧的状态。 画面当中在描写进行商业运输的马匹时,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如驮运队之后 紧随两人牵马组合的导引图(如图 7) ,其中一枣红马在主人的缰绳牵引下低着 头,眼视下方,双耳高竖,额前有长鬃,颈部长鬃披在左侧。辔头齐全。另一枣 红马坐骑则略微低头,也是眼视下方,额前有鬃,双耳直立向前,长鬃披挂在左 侧,颈部有红缨,马的雄性生殖器也刻画了出来。同时辔头齐全,鞍鞯俱备,马 背上有红色障泥和马镫。与前面或紧张或矫健踏着步伐战马的神态完全不同,是 一幅放松警惕稍作休息的状态,在这两匹枣红马之后紧随着在奔跑的群马之后, 紧随四人四马,为首一人似在驱赶群马,身后有一匹灰白色的马,额头有长长的 10 鬃,齐鬃,辔头齐全,鞍鞯俱备,看神情很是安详。从画面当中我们感觉到这几 匹马看起来不象前面的群马无拘无束,但也不同于战马的警觉性,因为长时间与 人的接触,被人的驯养,行走之间虽然很是轻快,但还是少了野性的气息,少了 战马应有的警惕性。 画面无论在描写战马还是养尊处优的游猎马匹,亦或进行商业运输的马匹 时,都很写实,及尽可能的把画家所知晓的一切事无巨细的描绘出来,可见画家 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在北齐甚至流传有当时宫廷画家杨子华为了了解马的习性, 曾经对马观察过很长时间,以至于最后画出的马活生生的宛如就在人面前而立。 从中我们也可见当时整个北齐画界在杨子华的影响之下画家对写实的重视性。 3.3 线条 3.3 线条 娄睿墓壁画的画面当中马的绘画技法上比汉代有很大进步, 脱离了单调和比 例失调的情况,体现出“以形写神”的要求。娄睿墓壁画中大量运用铁线描的手 法,笔迹雄健浑厚,形象生动自然,线条严谨准确,使得所绘马匹形体之间比例 准确,眼有神韵,姿态敏捷,给人以很真实的感觉。 如上文提到的在描写其中一匹红色骏马时,画家一方面在生活当中对马匹 相当熟悉,另一方面画家对线条把握运用的恰倒好处,尤其是马的转颈扭头, 整个线条在画面当中严谨准确,刚劲有力,又富有弹性,使得马头在转动过程中 很是自如,同时对于线条的结构透视运用准确。马的眼睛在刻画时对线条的透视 把握准确,故无论观者处于哪个角度,马的眼睛都始终注视着你。总之在整幅画 面当中,这匹红色马都是最引人注意的对象,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画者对线条的准 确把握。 在描写马匹受惊之下的动态时,运用简洁、刚劲的几条大的动态线把马匹似 乎受惊而后缩,马头高扬嘶鸣,前蹄飞跃后腿下蹲的动态准确刻画出来,同时表 现的栩栩如生,马背上的骑者也弯腰紧绷,神情紧张严肃,整个画面只运用几条 简洁的线条就把整个马和人的极度紧张神态表现的恰倒好处, 而尾巴的如利箭般 直率出去,把铁线描的刚劲有力又运用的很是到位,整个画面似乎真能听到战场 那种嘶鸣喊杀之声。 同时画面当中也有拉紧的饱满的长弧线来表现结构, 也有放松的较密的曲线 来表现一些衣褶及马匹上的装饰物,这些都是围绕画面所需来安排用线的。 11 3.4 色彩 3.4 色彩 画面当中对马匹的色彩运用,主要为赭红色、赭色、赭黄色、枣红色、大红 色、灰白色、灰色、灰绿色以及黑白两色相间的颜色,整个画面色彩更多的以暖 色为主。 在运用这些色彩时,画家运了晕染法、勾填法,色彩的明暗对比,墨色的浓 重轻淡对比,更凸显出人物及马匹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如描写整幅壁画中最引人注意的红色马时, 在描写马的转颈、 扭头的动态时, 在鼻梁部位的转折之处,采用淡红色色彩层层晕染,以使马的鼻梁部位的立体感 加强,从而从侧面突出马的眼睛之神采,眼睛同样采用晕染手法, ,使眼睛更加 有神,使人无论处于哪个角度都可看到马的眼睛在追随着人,同时在马的脖颈之 处也采用晕染手法,使马脖颈立体感加强。总之,在描写大红马时,色彩的晕染 使的马匹的立体感、形象感才更加引人注意,在整个画面当中才会更加突出,更 加引起观者注意。 在描写马的身体转折部位时同样运用晕染法把马的肥硕,浑圆、立体、强壮 刻画的栩栩如生, 尾巴的刚劲有力, 腿部的弯曲转折, 除了线条运用的恰倒好处, 晕染法也贯穿其中,同时墨色的浓重轻淡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在描写马匹身体的转折之处,连接之处时,为了突出一定的空间感,在运 用线条进行刻画时采用墨色的浓重轻淡来体现空间感。 我们从画面中可见马匹之众多,颜色之繁多,中间既有健壮结实的军马,又 有司仪用的肥腰圆臀,膘肥体壮之马匹,可见娄睿地位之显赫,鲜卑民族与马的 密切关系,而战争的频繁爆发,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也促使北齐需要大量的马匹。 由军事上的马匹的需要到生活当中对马匹的细致观察, 从而在画马艺术上达到一 定的艺术高峰,这也是娄睿墓壁画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12 第四章 列举与娄睿墓壁画同时期同地区马艺术比较 第四章 列举与娄睿墓壁画同时期同地区马艺术比较 4.1 虞弘墓壁画艺术特色与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的比较 4.1 虞弘墓壁画艺术特色与娄睿墓壁画艺术特色的比较 4.1.1 概况 4.1.1 概况 墓葬壁画及石椁石浮雕绘在一定时期代表了一定社会的文化内涵。 尤其在魏 晋南北朝至隋统一全国前,整个社会处于一个纷争局面,这一时期外来文化与胡 族文化相互融合,展现出了艺术绚丽多彩的局面。 虞弘墓于 1999 年 7 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现并发掘,虞弘墓葬 于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 。 虞弘墓的发现是 1999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是我国第一座经 过科学发掘、有准确纪年、并有着完整丰富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其汉白 玉石椁上雕刻图案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内容以及花草树木, 均取材于波斯和中亚诸国,有些画面有明显的西域祆教内容,是我国目前 发现的反映中亚古国和东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丰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充分说明山西在北朝到隋唐时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也是国际 学术界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热点素材。 自东汉后期起,太原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交往与融和之地,也是东 西方进行物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北魏建国之后,太原就成为民族融合的中 心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除北方少数民族外,还有来自西域的民族。 隋取代北周后,也很重视太原的地理位置,且当时太原“山川重复,实一都 之会,本随后齐别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俗与上党颇同,人性劲悍,习于 戎马。 ”可见太原在北周是当时北方的繁华胜地,也是一军阵要地。 首先娄睿墓壁画与虞弘墓石椁都被发掘于山西太原王郭村。 只不过娄睿墓壁 画发掘于 1979 年 4 月至 1981 年 1 月,而虞弘墓石椁被发掘于 1999 年 7 月,发 掘时间上仅仅相差二十年。娄睿墓壁画属于北齐时代(公元 570 年) ,虞弘墓石 椁属于隋朝(598 年) ,在当时来说前后只相隔了二十八年,中间虽然隔了一个 北周,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在当时整个大的社会环境来说并无多大变化。 北齐是依靠六镇鲜卑及边镇鲜卑化汉人的军事实力, 北齐建立后更是推行鲜 隋书卷 30地理志中 13 卑文化。隋则是汉人所建。太原在北齐和隋一直是民族融合的中心和丝绸之路上 的重要城市,商业比较兴盛,又都重视商业上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在墓 室的绘画内容中对表现礼仪对仗、 炫耀权势地位方面是相当普遍的, 到北齐时期, 较之汉代同类题材更要表现的多。 隋朝除北方少数民族外, 还有来自西域的民族。 虞弘来自西域, 在墓葬规格上除了承袭魏晋南北朝以来贵族地主应有的墓葬奢华 外,还带来了自己民族应有的特色。 娄睿墓壁画更多的体现的是鲜卑文化及中原文化, 虞弘墓石椁更多的是体现 来自西域的民族文化,如袄教在其中的体现。娄睿墓壁画在描写墓主人生活的同 时,更多注重社会的现实,尤其在描写由于战乱社会对马匹的需求量及鲜卑民族 与马匹的关系上更是不遗余力,如在描绘娄睿墓壁画中的仪战队列时,场面之宏 大,声势之浩大,更是显示了这类题材的高度发达。尤其是在墓主人是掌握军权 的贵族娄睿时,对马的刻画更是不遗余力,从战马到商业所用之马,再到礼仪所 用之马,在马题材的刻画上对娄睿的权势地位进行了炫耀。从中我们可见北齐社 会的现实状况。虞弘墓则更多的带有神话色彩,在一系列画幅当中我们体会到的 是墓主人安逸享乐的生活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外来及胡族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 术风格, 在娄睿墓壁画与虞弘墓石棺图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文化在其中穿插 的影子,尤其是在马匹的描绘上,而虞弘墓石棺图像中马匹的描写更是突显外来 文化的影响。纵观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刻中的马,其实同样 有这种文化在其中穿插。 总之娄睿墓壁画与虞弘墓石棺图像中关于马匹的描写都穿插有汉文化与外 来及胡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影子,同时都没有脱离豪强地主势力形成的实际情况, 马匹的深入刻画集中表现了贵族地主生前奢侈生活的内容, 同时也对墓主人生前 的生活进行一些歌功颂德。 4.1.2 工具材料和技法表现 4.1.2 工具材料和技法表现 虞弘墓石椁是在汉白玉石椁上通体进行雕刻和彩绘,墨绘装饰图像,画面 繁多,内容丰富。因椁壁内外,椁座上下的位置不同,其图案的装饰技法和表现 形式也不相同。同时在绘画上主要为墨线勾边,内填黑白色。 魏晋南北朝时各种题材在墓室绘画中交织在一起, 通常通过两大类的表现类 14 型组合成整个墓内装饰。一是彩绘形式,一是刻印形式。 (陈授祥著 魏晋南北朝 绘画史 137)彩绘形式应用于墓室、墓道、棺画和木板画等。刻印形式则包括石 刻线画、砖印画和浮雕,应用于墓室、门墙、棺椁等处。 娄睿墓壁画与虞弘墓石椁图像, 一个是在墓道及墓室内的泥土层上进行简单 加工后做画,属于彩绘形式;一个是在汉白玉石的棺椁上进行雕刻,属于刻印 形式,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质的不同,导致技法的表现也有不同之处。南 北朝时期墓室绘画手法强调线条的骨法和色彩的配合, 以接近于唐墓彩绘壁画的 表现形式。 简单加工后的泥土层上更适合中国绘画当中对线条的运用及色彩的表 现,汉白玉石上则更多的体现刀刻的精深功力,同时两者在画面当中都对晕染 法有所运用。所不同之处是娄睿墓壁画在画面当中大量运用铁线描,晕染法,勾 填法等, 以淡彩微晕的平涂效果为主的手法对其中的人物及马匹等进行了深入细 致的刻画,使的整个画面显得极其生动传神,技法相对要多,用色上相对要多。 而虞弘墓石椁图像则用色相对少,技法相对少,主要偏重于刀刻,对线条的运用 比较简单,没有更多的对于线条技法的熟练使用。 4.2 娄睿墓壁画马艺术与虞弘墓石椁彩绘马艺术的比较 4.2.1 对于马艺术的手法处理 4.2 娄睿墓壁画马艺术与虞弘墓石椁彩绘马艺术的比较 4.2.1 对于马艺术的手法处理 4.2.1.1 从构图上 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共有 54 个相对独立的图案。椁前壁外面,左右侧壁和 后壁里面,椁座正面和左右两侧面的图案均为浮雕加彩绘;左右两侧壁外面及后 壁背面的画面为墨绘;椁座后壁背面的画面为彩绘。图案内容丰富,有宴饮图、 乐舞图、狩猎图、酿酒图、家居图、出行图等。其中狩猎图中多为骑马、骑象、 骑骆驼搏杀狮子等内容。色彩鲜明,构图精美,构图题材和内容均表现为强烈的 异域风格。 按照雕绘形式,大略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壁外部的左右两块画面和 椁内右、后、左三壁的画面,共九块竖长椁壁相连而成。每块椁壁有上大下小两 幅图案,皆为浮雕彩绘,应为整个石椁的主要画面。第二部分包括石椁外壁右、 后、左侧的画面,均为绘画,共七幅,主要为墨线勾边,内填黑白色。第三部分 包括椁座外部前壁和左、右侧壁的画面,为浮雕加彩绘。第四部分为椁座背面的 画面,全部为彩色绘画。椁座部分的装饰图案画面多而小,因位于椁座,应是附 15 属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反映了域外民族的多种生活场景,共二十九幅。 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面积相比娄睿墓残存壁画面积则要少的多, ,相对比较 独立,且相互之间无联系,每一幅是一个小故事情节,与下一幅内容毫无联系。 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中,画面当中很少出现马匹的刻画,主要出现在狩猎图和出 行图中,往往是独骑出现,且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不像娄睿墓壁画构图既能独 立存在,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随着卷轴画的发展,北朝时期的墓室绘画不但形制相当确定,而且在绘画形 式上产生了较显著的变化。 我们从娄睿墓壁画的构图中可知,这时期的北朝墓 室绘画已经具备了大场面、多层次的类似于卷轴画特征的表现手法了,而山西娄 睿墓的墓室绘画,可作为北朝后期这类作品中较完善的、水平较高的代表作,这 时期总体构图已经成熟,绘画形式已经上升到卷轴画独立时代的审美境界了,这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 娄睿墓壁画以长卷的形式出现,其长卷式的组合,前后有着较完整的呼应故 事情节,其中涉及到马的内容如出行图与回归图,仪卫图和宫廷生活图基本贯穿 全图,且在马匹的功用描写上各不相同。娄睿墓壁画中的马匹,则既单独出现又 成群结对,甚至大批奔马出现在画面当中,前后相连,从出行图到回归图,前后 内容紧密联系,犹如时空在其中穿插,往往容易使我们想起五代大画家顾闳中 所作的韩熙载夜宴图 ,不仅仅是将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 割的画面,更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风貌。 4.2.1.2 造像上 虞弘墓石椁在刻画马匹的造型上更多运用神话传说,采用很浪漫的手法。如 马的身体上会长出翅膀,马尾或者化为鱼尾,或者为了装饰美观,结有花形蝴蝶 结,同时生有双翅,想象成会飞的天马等美丽的神话传说,在马匹的装饰上也更 多的带有金碧辉煌的感觉,更多的还是有外来文化的影响。 在刻画一匹奔驰的红色骏马时(如图 10) ,则马首朝右,鼻上饰一红纓,胸 前饰有铃铛形饰物。马身体两侧生有双翅,背上飘着长长的红、白、绿相间的彩 条飘带,飘带首端还缀有三个圆形饰物。马前腿向前大步跨出,呈现疾速奔跑的 状态。从马的后半身起,则采用变形艺术处理,将腰腹、臀部和后腿变形为鱼的 陈绶祥 魏晋南北朝绘画史 第 158 页 16 后半身,马尾化为一个大大的有红、绿色装饰的花边鱼尾,同时在马的周围还雕 有祥云,以配合出现奔马时的一些仙瑞场景。整个画面的神话色彩在马的身上体 现的很浓重。 在与饿狮博斗时(如图 11) ,更是采用神话传说:红色神马,头上饰有长纓, 鬃毛短而整齐,两侧同样生有双翅,脖上系着长丝带,后半身呈鱼形,马尾化为 又宽又大的花边鱼尾。面对着扑来的恶狮,奋起前蹄,低首弓颈,撞向恶狮,可 见在浓重的神话色彩之下夸大了神马的威力, 在与饿狮博斗时神马显得更加威猛 无比。 在马鬃处理上很是修剪到位,生怕马的形象给人邋遢感,尽量留给人很精致 的形象。 仿佛马已经是一种用来装饰点缀的形象, 而非战马那种健壮结实的感觉。 同时联想丰富,居然让马生出双翅,或者形容马的速度快,也或者只是为了一个 美丽的神话传说,给人一种超现实的夸张形式。 当然虞弘墓石椁在一些地方也有写实的手法,如马的局部身体,马身上的饰 物等(如图 10、11、12、13 所示) ,同时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在马的形象描写上 比较刻板,动态描写上比较单一,仅仅是高大健硕,身体肥大,抬腿前行,或者 奔跑急驰等动作,各种动态姿势生硬僵化,整体给人感觉肥硕笨拙,写实性相对 差,同时马匹与周围环境截然分裂,毫无相连。 如图 12 所示在浮雕中一人牵一匹骏马。牵马者所牵为一红色骏马,马高大 健硕,占了画面中心的显要位置。马首向右垂下,鬃毛光滑齐整,前腿挺立,后 腿弯曲。鞍鞯俱全。其络头带、攀胸带、鞧带等为金色,马额上佩一当卢。头下 络头带上饰有红纓,鞧带上饰桃形纓饰,鞯和障泥为花色金边。马背上搭一物。 似为鞍袱,这些很详尽的刻画采用了写实手法,虽然其写实性和娄睿墓壁画相比 相对差点。同时最引人注意的特征一是不见马镫,二是马尾中部用丝带扎成蝴蝶 花结,花结下的马尾分为两叉。这与娄睿墓壁画中马的描写基本都有马镫则刚好 相反,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中马的形象描写并 非久经沙场的战马,更多的只是一个美丽的外来文化的神话的传说,而娄睿墓壁 画中马的形象刻画上则更注重写实性。 又如图 13、14 所示在追踪猎物或者奔跑时对马的描述仅仅是从左向右奔跑 或者从右向左奔跑,马腿的姿势总是前腿大大向前跨出,或者略微弯曲,后腿向 17 后并排伸出。 头部描写或者略微低首, 或者平伸, 整个形象刻画相对呆板, 简单, 同时在马匹刻画上仅仅是单骑在表现一些事情的发生,没有结伴而行的马匹,更 无从谈群马在一幅画面中那英姿勃发的状态。而娄睿墓壁画中则既有独骑,又有 群马的奔腾状态。 在对身边场景的描绘中虞弘墓石椁石浮雕绘中的马匹无论置身 在哪个场境描绘当中,身边的景物基本一成不变,与主题所要烘托的事情基本无 关联,且所刻画的景物与中原有很大的区别,带有更多的西域色彩。 毕竟虞弘的文化背景与来自西域的多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 我们在前文就说 过太原在隋时早已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和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虞弘墓中发现 带有西域特征的图像内容是不足为奇的, 这一切与来自西域的民族的神话传说也 是有很大关系的,同时虞弘石椁图像中在马的形态刻画上比例不是太准确,甚至 给人笨拙、肥大、刻板的感觉,这从图示中我们就能看出,如图 12 所示低首站 立马匹的前后腿的比例不是很符合正常马腿标准,明显后腿要长一些,且整个马 身体过于肥硕。在图 14 中奔跑中的马后腿居然接近于一条直线,忽视了马的腿 关节在伸缩运动的时候处于一种什么状态的问题, 从中可见当时进行雕刻的作者 对马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简单的有个马的形体而已。而娄睿墓壁画中 马匹的描绘比例则相对准确,给人一种仿如群马就在眼前奔腾行走的感觉。 张彦远在解释谢赫的古画品录中的绘画六法时,提到了气韵与形似的关 系,认为形似是作画的手段,气韵是作画的目标,形似是为气韵服务的。纵然画 什么像什么,但在画面上所绘之物若没有生气,毫无思想感情,那也不是好的作 品。至于如何才能达到气韵?他认为作画时所画之人、物,必须达到画什么像什 么,但仅有形体的相似还是不够的,必须进而追求骨骼气韵的相似,使画家的思 想感情融会贯通到画面当中,从而使得形似与气韵都表现在画面当中,让整个画 面具有生机活力。而这里所说的气韵就是顾恺之的“传神” 。 我们在娄睿墓壁画中看到在刻画马匹的形象上采用了很写实的手法。 造型准 确,结构严谨的写实画风进一步延续了顾恺之“以形写神”的重要性。不单单是 对马匹形象进行简单的刻画, 而是上升到着意对马匹的精神状态进行细腻有致的 审美刻画,故对马的生活习性,更是描绘的生动传神,以致我们在欣赏整个画面 时都带有一种很愉悦的心情。在马匹的刻画上画家依据多年对马的生活习性 的观察,以写实为宗,对马的多种姿势动态习加描述,或走,或奔,或跑, 18 或弛,或腾飞,或回头顾盼,或扬首嘶鸣,或低头不语,把马的各种姿态刻画的 惟妙惟肖,甚至在一些画面当中对马的生殖器加以仔细描述,马在行走时拉 的粪便也加以很形象生动的刻画,可见画家对娄睿墓壁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说课课件模板卡通
- 2025企业产品代理销售合同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补充协议书
- 2025科技公司与员工合同范本
- 2025中级会计师知识点《合同解除、违约责任》
- 2025代理合同样本
- 诗词鉴赏炼字课件
- 红绿灯识别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 红楼梦课件图
- 项目部刻章申请书
- 版挖掘机租赁合同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JJF 1265-2022生物计量术语及定义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电工技能测试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