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渡性特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灵寿方言属于晋语张呼片,处在从晋语区到官话区的过渡地带,许多方言特 征显示出晋语向官话过渡过程中的特点。本文从晋语研究入手,选取了几个有代 表性的晋语特征,考察了这几个特征在灵寿方言中的具体情况( 由于比较的需要, 有的特征涉及了石家庄市区方言) 本文从五个角度对灵寿方言的特征进行了考察、描写:入声、分音词、圪头 词、平分阴阳、鼻音韵尾。具体情况如下: ( 1 ) 灵寿方言入声的整体特点是喉塞尾已经消失,独立成为一个调类,但 不同的地点,读入声调类的古入声字不同,呈现从西向东派入其他三声的古入声 字逐渐增多的趋势。我们以宅头、孟托两个方言点的不同揭示了这一点; ( 2 ) 灵寿方言分音词自西向东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分音词的第一个音节 不再是带有喉塞尾的入声音节,调值由入声调变为舒声调。分音词的附加声也发 生了若干变化; ( 3 ) 灵寿方言中圪头词的数量自西向东也呈现递减的趋势,与晋语核心区 相比,圪头词的构词形式、意义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 4 ) 灵寿方言平声不分阴阳,与晋语特征一致。而与灵寿接近的石家庄地 区则呈现出分与不分同时并存的情况,我们根据灵寿与石家庄方言的具体情况, 利用方言地理学的知识为平分阴阳划出了一条同言线; ( 5 ) 灵寿方言以台头村为界,临近山西的西部地区深、臻摄合并于曾、梗、 通等摄,而临近官话的东部地区则没有合流。本文也根据鼻音韵尾 一n 、 一 日 在灵寿方言的分合情况划出了同言线,绘出了相关的方言地图。 我们通过对灵寿方言这些特点的具体描写,以及以此为基础与晋语、官话的 比较,为晋语向官话的过渡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和演变线索,对准确把握晋语 的特点以及官话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灵寿方言晋语官话过渡性特征 a b s t r a c t l i n g s h o ul o c a ld i a l e c tb e l o n g st oz h a n a k o ua n dh u h e h a o t ed i a l e c to ft m d i a l e c t s i n c ei ti si nat r a n s i t i o nz o n ef r o mj i nd i a l e c tt ot h em a n d a r 氓m o s to fi t s f e a t u r e se m b o d y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w a n s i t i o n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p l _ o 。d sw i t h t h er e s e a r c ho nj i nd i a l e c t , t h e nc h o o s es e v e r a l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f e a t u r e so fj i nd i a l e c t , a n ds t u d yt h e i rp r e s e n t a t i o n si n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st h e f e a t u r e so f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f r o mf i v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h a ti s , t h ee n t e r i n gt o n e , w o r d sw i t hs e p a r a t es y l l a b l e s , w o r d sw i t ht h e p r e f i x “圪”,t h ef i r s tc h i l l e s et o n e , a n dn a s a lc o d a t h ea n a l y s i si sa sf o l l o w s : ( 1 ) t h ee n t e r i n gt o n ei n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i s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a to f 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 t i m e s i ts h o w st h et r a n s i t i o n a lf e a t u r e sf r o mj i nd i a l e c tt om a n d a r i n i ti sas e p a r a t e t o n e , e v o l v i n gf r o mt h eg l o t t a ls t o pe n d i n gi nj i nd i a l e c t ,t h e ni tb e c o m e st h et h i r d t o n ei nm a n d a r i n , a n df i n a l l yi t ss e p a r a t et o n ed i s a p p e a r ( 2 )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a ti nt h ec e n 盱a ia r e ao f j i nd i a l e c t , s u c ha 8b i n g z h o u , m t a i t h e n u m b e ro f w o r d sw i t hs e p a r a t es y l l a b l e si n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i sd e c r e a s i n g a n dt h e i r f e a t u r e sa r ea l s o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o s eo f j i nd i a l e c t t h e i rf e a t u r e sa r ea sf o l l o w s :t h e f j r s ts y l l a b l ei sn ol o n g e rs y l l a b l ew i t ht h ee n t e r i n gt o n ea n dg l o t t a ls t o pe n d i n g ;t h e t o n ep i t c hc h a n g e sf r o mt h ee n t e r i n gt o n et ot h es m o o t ht o n e ;a n dt h ea d d i t i o n a lt o n e o f w o r d sw i t hs e p a r a t es y l l a b l e si sa l s ou n d e rs o m ec h a n g e s ( 3 ) c o n t a i n i n g w o r d s w i t h t h ep r e f i x “圪”。w h i c h m a k ej i n d i a l e c tq u i t e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eo t h e r s , i st h em o s td i s t i n c t i v ef e a t u r eo f3 i nd i a l e c t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 c e n t r a la r e ao fj i nd i a l e c t t h en u m b e ro fw o r d sw i t ht h ep r e f i x “圪”i nl i n g s h o u d i a l e c ti sa l s od e c r e a s i n g , a n dt h e i rw o r df o r m a t i o n sa n dm e a n i n g st a k eo nt h e i ro w n f e a t u r e s ( 4 ) i nt h em i d d l ea n c i e n tt i m e s t h e r ew a sn o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h i g hl e v e lt o n ea n d l l i g l lr i s i n gt o n e t h ee n t e r i n gt o n ei nf i l en o r t h e r nm a n d a r i nw a sc l a s s i f i e di n t oh i g h l e v e lt o n ea n dh i g hr i s i n gt o n ei nt h e1 4 也c e n t u r y s i n c et h e r ei sn 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h i g hl e v e lt o n ea n dh i g hr i s i n gt o n ei nm a n ya r e a so f j i nd i a l e c t , t h eo c a 山t 朗o f t h e e n t e r i n gt o n e s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i sv i e w e da sas y m b o lo ft r a n s i t i o nf r o mj i nd i a l e c tt o t h em a n d a r 洫t h e r ei sn 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h i g hl e v e lt o n ea n dh i g hr i s i n gt o n e m 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b u tt h e r ei sc o c “z a s t a n c ei ns h i j i a z h u a n gd i s t r i c t , w h i c hi sa d j o i n i n g t ol i n g s h o u t h e r e f o r e , w i t h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d i a l e c tg e o g r a p h y , al i n eo f $ a m e d i a l e c ti sd e l i m i t e da c c e d i n gt ot h ec o n c r e t ec o n d i t i o n so f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a n d s h i j i a z h 皿n gd i a l e c t ( 5 ) t h en a s a le n d i n g s 【锄:a 蛳:u 叫i n :i 日枷:y d 】c 锄b ed i s t i n c t i v e l ys e p a r a t ei nt h e m a n d a r i nz o n e h o w e v e r , i ti sq i l 沁i m p o s s i b l et od i s t i n g u i s ht h e mi nj 诅d i a l e c t , w h o s ef o u rp a i r so f n a l si ns y l l a b l ea r ec o m b i n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w h o s ee n d i n g s a r ei nm o s tc a s e sp r o n o u n c e da s 豳】i nt h i sc 弱e 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a l s os h o w si 协 t r a n s i t i o n a lf e a t u r e w i t ht a i t o uv i l l a g es e r v i n ga st h eb o u n d a r y , i nt h ea d j o i n i n ga r e 1 o fw e s t e r ns h a n x i , t h es h e na n dz h e ns h e ( al a r g e ru n i to f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w o r d sw i t h s a m ee n d i n go f af i n a l ,s a m eo rs i m i l a rv o w e l sb e l o n gt ot h es a m es h e ) a r e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h a to fz e n g , g e n g , a n dt o n g , w h i l ei nt h ee a s t e r na d j o i n i n ga r e ao fm a n d a r i n , t h e r ei sr i oc o n f l u e n c eo fd i a l e c t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d e l i m i tal i n eo fs a m ed i a l e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m e r g eo f n a s a le n d i n g s 一n , 一日 i n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 e n d d r a wu pa m a po f d i a l e c t s b yw a yo f t h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t b ef e a t u r e so f 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a n dt h e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j i nd i a l e c ta n dm a n d a r i n ,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i n t e n d st op r o v i d ed e t a i l e d m a t e r i a l sa n dt h ec l u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f o r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t r a n s i t i o nf i o nj i n d i a l e c tt om a n d a r i n i ti sa l s os i g n i f i c a n ti nt h ee x a c tm a s t e r yo f f e a t u r e so f j i nd i a l e c t a n dt h em a n d a r i n sp r o c e s so f f o r m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l i n g s h o ud i a l e c t ,m a n d a r i n , j i nd i a l e c t ,t r a n s i t i o n a lf e a t u r e 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度性特征研究,是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高玉钗 2 0 0 7 年扩月譬曰 学位论文原创性确认书 学生高垂熟所提交的学位论文灵寿方言的晋语过度性特征研究, 是在本人的指导下,由其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该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 指剥币c 芋名,:呈c 逵童 如0 7 年钼g 日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晋语研究现状及灵寿概况 一、引言 晋语指的是“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 李荣,1 9 8 5 ) ,分布于 山西省除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以及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等四个省区临近山 西的部分,总共1 7 6 个县市。本文所说的“官话”,主要指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 也包括晋语周围的其他官话如北京官话、兰银官话等。 袁家骅先生( 2 0 0 1 ) 曾指出,“方言的过渡地带,好像语言发展的过渡阶段, 在描写研究和比较研究上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灵寿方言就处在由晋语到官话 的过渡地带,本文拟以灵寿方言为例,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晋语语言特征,考察 这几个特征从晋语到宫话过渡区域的演变过程。 晋语立区时提出的除有入声以外的五个共同点是: i 、入声多带有比较明显的喉塞音 明。 2 、北京话 a 札:3 q ,n :q ,诅:i d 如m :弼】四对韵母分别合并,多读【日】尾韵。 3 、多数地区有词缀“圪”。 4 、北京话的轻声“子”尾,晋语多数地区读成入声字。 5 、除邯郸、安阳外,多数地区都有分音词。( 侯精一1 9 8 9 ) 此后,在侯精一( 1 9 9 6 、1 9 9 8 ) 、温端政( 2 0 0 0 ) 等人的文章中,晋语的主 要特征增加到十项: l 、发音特点。2 、崇母平声字的擦音化。3 、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 平声不送气。4 、蟹、止两摄部分合口字今白读 y 。5 、鼻音韵尾的消失与合流。 6 、入声收喉塞尾及入舒同调型。7 、文自异读。8 、有表音词缀“圪”。9 、指示 词三分。1 0 、分音词。 这些特征使晋语在官话区卓然而立,“晋语和北方官话确是有相当区别的” ( 丁邦新1 9 9 8 ) 。 我们在以上的特征中主要选择四项进行考察,这四项是: 1 入声的消失; 2 分音词; 3 表音词缀“圪”; 4 北京【越:3 q ,n :栌n :i 日枷:弼】四对韵母分别合并,多读 日】尾韵; 下面我们作些说明。 1 入声是晋语和官话方言的区别性特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灵寿方言的 入声呈现出从典型晋语( 有喉塞尾) 到官话( 无入声) 的过渡性特点( 保持入声 调类,但无喉塞尾) 。 2 从晋语核心区到过渡区的灵寿县境内,再到官话区,分音词的数量呈现 逐渐减少的趋势;分音词的第一个音节也不再是带有喉塞尾的入声音节,调值由 入声调变为舒声调;分音词的附加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3 “圪”头词是晋语最具特色的方言特征之一。整体上来说“圪”头词在 由晋语核心区向晋语边缘区过渡的过程中数量、构词形式、意义等方面都发生了 很大变化。 4 鼻音韵尾的消失与合流是晋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官话大多有 - n 、卸两个 鼻音韵尾。晋语大多数地区“北京d n :a 日脑n :们n :i q ,y n :弼】四对韵母分别合并, 多读m 尾韵”。这种现象在晋语区很普遍。灵寿方言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了过渡 性的特点。以台头村为界,临近山西的西部地区深、臻摄合并于曾、梗、通等摄, 而临近官话的东部地区则没有合流。 另外,在晋语的一些地区平声不分阴阳,如并州片、张呼片,而从历史发展 来看,平声不分阴阳应该是古老的形式,北方官话平分阴阳大约在十四世纪之前 完成。从平声不分阴阳到分出阴阳也可以看作是从晋语向官话过渡的一个标志, 我们在石家庄市区找出了平分阴阳的分界线,并试图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所以我们把平声是否分阴阳作为考察晋语向官话过渡的第五项内容。 限于条件与能力,有些内容我们没有调查,例如指示代词三分闻题。晋语有 些方言的指示代词三分,近指代词“这”,中指代词“那”,远指代词“兀”。 官话某些方言也存在这个现象,如河北省定州龙王店地区的指代词情况是: 近指:“这里”、“这儿”或“这儿家”。 中指:“那儿”或“那儿家”。 远指:“那里”。 2 中指和远指用变调的方式加以区分:中指的“那”是高升调,远指是高降调。 但由于指示代词三分并不像我们原来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调查,而定州的指示代词 一般都说是两分,但近来我们发现了三分的现象。所以关于指示代词三分是否是 晋语的突出特征,大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争议较多。因此,我们暂不考虑指代词。 其他如蟹、止两摄部分合口字今白读 y ,在灵寿方言中没有这种现象。文 白异读在灵寿方言也只是个别现象,这些都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二章讨论入声的消失过程,在第三章讨论分音词和“圪” 头词,在第四章讨论平分阴阳和鼻音韵尾的问题。 二、晋语研究现状 自从李荣先生把晋方言从官话中划分出来独立成区已近2 0 年。近2 0 年的晋方 言研究成果颇丰:专著6 0 余部,论文近5 0 0 篇,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 言史等各个方面。这里我们只选取与本文有关的内容进行论述。 根据李荣先生的定义,晋语指的是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因此, 入声始终是晋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5 0 多年前,太原学者刘文炳先生就曾 经发表过入声研究与太原盆地人之读入声等论文。这类文章有近3 0 篇。这 些文章有将方言的入声字和中古入声字进行比较的,如张益梅( 1 9 8 6 ) 、马文忠 ( 1 9 8 6 ) 等;有对入声舒化和舒声促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进行穷尽描写或综 合分析的,如贺巍( 1 9 9 9 ) 、孙玉卿( 2 0 0 5 ) 等;有对山西晋语入声的现状、特 点、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的,如温端政( 1 9 8 6 ) 、王洪君( 1 9 9 0 ) 、杨述祖( 1 9 8 2 ) 、 沈明( 1 9 9 9 ) 等;有对晋语入声保留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如李小平( 1 9 9 9 ) 等; 还有结合山西方言入声探讨汉语入声演变问题的,如潘家懿( 1 9 8 2 ) 、范慧琴 ( 2 0 0 4 ) 等。 词汇研究也卓有成效,主要集中在词头与词尾、分音词与合音词、古语词、 逆序词、四字格俗语的描写分析上,这里我们只讨论与本文相关的“圪”头词和 分音词。对“圪”头词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圪”头词性 质的界定。主要观点有:“圪”是表音节字( 侯精一,1 9 9 9 ) ;。圪”是不表义 入声音节( 温端政,1 9 9 7 ) ;“圪”是一个没有词汇意义,只起构词、构形作用 的词缀( 乔全生,2 0 0 0 ) ;“圪”是构词成分,即构词语素( 王临惠,2 0 0 2 ) : “圪”是“表音字词头”( 邢向东,1 9 9 5 ) 。其次,是对晋语区“圪”头词的研 究。沈明( 2 0 0 3 ) 、王临惠( 2 0 0 2 ) 、马文忠( 1 9 9 5 ) 、邢向东( 1 9 8 7 ) 、白云 ( 2 0 0 6 ) 、朱艳娥( 2 0 0 6 ) 、刘育林( 2 0 0 1 ) 等在构形、意义、探源方面对晋语 区的“圪”头词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由晋语区向官话区过渡中“圪”头词的 研究。吴继章( 2 0 0 3 ) 、夏焕梅( 2 0 0 6 ) 对于过渡中的“圪”头词从数量到语法 功能都做过精辟论述。 分音词的研究多局限于平面描写。如赵秉璇( 1 9 7 9 ) 、王森( 1 9 9 4 ) 、张子刚 ( 2 0 0 4 ) 、汪敬尧、杨美芬( 2 0 0 3 ) 、栗治国( 1 9 9 1 ) ;也有探讨分音词的来源、 分音词与反切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有关论文有徐通锵( 1 9 8 1 ) 、张崇( 1 9 9 3 ) 、 刘又辛( 1 9 9 4 ) 、王洪君( 1 9 9 4 ) 等,张小平( 2 0 0 4 ) 则选取元曲选中的反 语骈词( 即分音词) 力求通过音义联系考知反语骈词的“源词”和反语骈词的种 种衍生形式,探讨其衍生的途径。李蓝( 2 0 0 2 ) 从构造规则和分布范围两个方面, 对晋语分音词和福州切脚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晋、闽两个方言在方言类型方 面具有相似之处,提出分音词在晋语区具有周遍性,是晋语最重要、最典型的语言 特征之一。 关于晋语平声声调和鼻音韵尾演变的论文较少,我们见到的文章只是描写晋 语区那些方言片是否平分阴阳,有无前后鼻音。如乔全生( 2 0 0 3 ) ,侯精一( 1 9 8 6 ) , 马思周、纪秀生( 1 9 9 6 ) ,陈志明( 1 9 9 6 ) 等,但都还缺乏更深层的论述。 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和北京官话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而且很多成果已成为 常识,所以这里不再介绍。 三、灵寿概况及语音特点 ( 一) 灵寿概况 灵寿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东临行唐,北接阜平,西同平山接壤, 南与鹿泉隔河相望,西北隅跟山西五台连境,东南角与正定毗邻。全境呈西北东 南走向,宽约1 5 公里,长达1 0 0 公里,自古就有“灵寿县一条线”之称。地势 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西北为深山区,最高峰驮梁( 其西北与山西五台县接 壤) ,海拔2 2 8 1 米。中部为丘陵,冈峦起伏,沟谷纵横。东南隅地势平坦,海 拔在1 0 0 米左右,为冀西平原的边缘。 本文选取灵寿县境内的宅头、台头、岔头、北谭庄以及孟托五个自然村作为 4 方言调查点。 宅头位于县城西北5 5 公里处。西连团泊口乡,南隔王母观山与平山县相接, 东界陈庄镇,北与张家庄乡隔慈河相望,属山区。 西岔头位于县城西北3 5 公里处。东与行唐县交界,北与宅南乡毗邻,西临 横山岭水库,东南与北谭庄乡相连,境内山峦、丘陵交错。 台头村隔横山岭水库与西岔头相望,两村仅距2 7 5 公里。 北谭庄位于县城北3 0 公里处。东与行唐县毗邻,西、南隔慈河与柏山乡、 慈峪镇相望,属丘陵区。 孟托位于县城东北3 公里处。东邻北洼乡,南接灵寿镇,西与北狗台乡、护 驾疃乡为邻,北与南寨乡相连,属平原区。 ( - - ) 灵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l 、声母系统:灵寿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有2 3 个 p 布包北边p 破盘扑攀m 满忙灭明f 肥风扶法 t 刀对夺多t 偷题踢图n 难牛捏挪1 狼拉六梨 k 高刚谷该k 亏宽咳科 日挨案鹅熬x 和河黑含 如街家菊决协期球渠穷9 稀休学雄 培支闸抓摘喀查春出缠书诗杀舌五瓤人热荣 怔姿集接尖协词齐切千0 丝西雪心 a 窝鱼一油 2 、韵母系统:灵寿方言的韵母共有3 8 个,按四呼分类如下: 。| 誊 | 雾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搬口呼 弋l 按结构夯吣 1 紫词丝 i 低比梯迷u 堵鼓扶致 y 绿举女许 1 纸吃石 a 罚麻拿茶i a 加霞掐俩u a 抓画刮挖 单元音韵母 多说锁戳 。玻泼渴摸 i e 裂爷借谢 弘缺雪绝薛 t 耳而二 g 泽抬带白m 坏歪怪甩 。号包跑猫 i 。交表孝敲 复元音韵母e i 谁喂飞对i 。药桥小条u e i 锤贵亏 锄仇头斗沟妇u 九求牛 毒山三谈板谵盐连先篇晡完团酸换婀远全劝卷 钮人沉跟真i n 心亲林民n 问捆春准 ”云军裙熏 带鼻音韵母 锄帮丧长忙i a 日羊凉乡强u a x 筐王窗黄 钠碰横成等 均英行平钉日翁嗡瓮 岫送空工浓 如永穷熊勇 3 、声调系统:灵寿方言的声调共有4 个 平声 2 l千天穷羊上声5 5浅脸哭昨 去声 5 l 上让去见入声 2 4 血桌喝扎 第二节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深入挖掘晋语的特点。 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晋语语言特征,考察这几个特征从晋语到官话过渡区域 6 的演变过程,并通过对这些特征演变的具体描写凸显晋语不同于官话区方言的语 言特点。为晋语向官话韵过渡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和演变线索,对准确把握、 深入认识晋语的特征有一定的意义 二、对研究方言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方言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意义 方言地理学是上个世纪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方言理论,其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 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在方言地理学的研究中,处于方言区交界点的地区往往 是比较有价值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这类地区的考察,对研究方言差异形成的原因, 方言间的互相影响,及方言的发展方向,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灵寿县正处于晋语 区向冀鲁官话的过渡区,通过对灵寿话的方言地理学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比较有 价值的成果。 三、对从历时角度解释汉语的发展及官话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方言的地域差异,是汉语历时发展的实际表现,灵寿方言所反映的从晋 语到官话的过渡,显示的正是汉语从中古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对灵寿方言细致具 体的描写,对从历时的角度解释汉语的发展以及官话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7 第二章灵寿方言入声研究 一、灵寿方言入声调的基本情况 李荣先生把“山西省及其毗邻地区有入声”( 李荣,1 9 8 5 ) 的方言称为“晋语”, 这实际上提出了界定晋语的两个标准:一个是语音标准,一个是地域标准。方言 学界向来把以下三种情况都看作是保留了入声:有一p 、一t 、- k 尾;有喉塞尾; 没塞音尾,但入声保持一个独立的调类。 灵寿方言根据李荣、侯精一两位先生的划分属于晋语区的张呼片,有平、上、 去、入四个调类。其中平声不分阴阳,“青”与“情”同音,调值为2 1 ,上声调 值为5 5 ,中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清化以后归入去声,如“部”、。在”等今读去 声,调值为5 1 1 。中古入声字在灵寿方言中仍在使用的有5 2 2 个,其中清声母字 2 9 0 个,全浊声母1 2 6 个,次浊声母1 0 6 个,但塞音韵尾已经消失,只保留了一 个独立的调类与平、上、去三声相区别、对立,调值为2 4 。 我们选择灵寿的宅头和孟托两个村作为方言调查点,通过比较,揭示、说明 自西北向东南入声调在灵寿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并与石家庄市区部分有入声的方 言点进行比较。 ( 一) 宅头方言入声调的演变情况 l 、宅头方言保留入声调的情况 总体来说,宅头方言入声调演变的规律是:无论清浊,绝大多数中古入声字 今读入声调,尽管全清、次清、全浊、次浊都有一些舒化字,但还是少数。在我 们调查的5 2 2 个中古入声字中,保留入声调的入声字共3 4 0 个,占6 5 1 ,已经 舒化的入声字1 8 2 个,占3 4 9 。下面是宅头方言保留入声调的入声字,共有 3 4 0 个。( 中古入声字有一小部分正在派入平上去三声,由于这些字单念或处于 词前位置时读入声,我们仍将其看作保留入声调,后面对其具体派入情况有详细 说明) 清入:搭鸽喝喝水塌磕扎用针扎插掐鸭押压压倒接跌贴夹夹着摺劫胁答回答塔眨 甲胛褶法帖请帖踏摄怯恰缉缉鞋口汁湿吸执级涩擦割八扎扎小辫杀瞎鳖蛰蝎子蛰人揭 歇蝎憨切切开结结实噎拨泼脱豁豁口刷刮拙说发发现缺哲节洁决诀折折断别区别葛姓葛 渴撒撒种铁雪血流血括发理发浙七漆虱失一窟出卒走卒橘佛仿佛吉笔骨骨头不毕质室 8 猝搁搁点糖胳削约博阁爵着着手酌镘索郝脚恶恶心扩作工作剥桌涿戳捉驳啄觉知觉卓 角主角确壳忒忒小塞塞住黑逼息熄植织得德得奖则即媳职识国北刻用刀刻克侧侧身色红 色测拍拆掰摘积惜只两只手劈劈山滴踢析击激吃伯伯父格虢责革隔嫡百窄戟脊尺柏 拍树扼客策册迹适壁绩掴扑秃屋缩叔掬锔锶盆福幅蝠竹菊足烛谷稻谷宿住一宿嘱速 覆畜畜牧 全浊入:沓一沓纸合合作狭峡匣捷叠碟牒蝶谍协乏集辑习袭蛰及达辖别离别辙 杰截钹绝伐掘橛穴饽疾实勃核杏核崛崛起倔倔强铎踱着睡着浊镯学值食食物蚀殖植极 夕帛泽择宅核审核籍席敌独读牍族服西服逐俗赎瀑瀑布复复原 次浊入:腊蜡聂镊蹑叶纳灭页立入捏辣列烈裂热末沫抹抹墙劣阅袜月越没没 有物密蜜栗摸膜莫幕落烙烙饼骆洛略掠掠夺虐弱药钥跃岳岳飞肋力勒额陌默麦脉疫 木鹿陆肉绿褥欲浴峪目六录 这3 4 0 个入声字中,中古清声母入声今读入声调的字为2 0 4 个,其保留率是 7 0 3 ,中古全浊入声今读入声调的字为6 9 个,保留率是5 4 8 ,中古次浊入 声今读入声调的字6 7 个,保留率是6 3 2 ,可以看出,清声母入声字保留率较 高,浊声母则较低。 2 、宅头方言已经舒化的入声字的演变情况 除去这些仍然保留入声调类的入声字,还有一部分入声字调类发生转移,即 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部分入声字按其分派的进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 完成的分派,指已经完成舒化的字,在词首和词尾都不读入声。即不论出现在什 么语言环境中,这些字都不会再读2 4 的入声类调值,而是已完全变成其他调类 的字;另一类是正在进行的分派,指正在舒化的字,位于词首读入声,位于词尾 读舒声。即当它出现在一个词的词首位置时读本调,调值为1 2 4 1 ,当它出现在一 个词的末尾位置时调值发生变化,或为2 1 ,变为平声,或为5 5 ,变为上声, 或为5 1 ,变为去声。下面先讨论已经完全派入三声的入声字,分派情况如下: ( 1 ) 派入平声的配个: 清入派入平声的2 4 个:揖急薛挖察悉膝忽酸屈匹托郭劐各朴朴素昔戚锡督蝈 粥曲弯曲卜占h 全浊入派入平声的3 4 个:杂闸炸用油炸十拾拔铡舌折弄折夺滑活猾筏罚突秫 佛佛教薄厚薄嚼勺芍凿雹贼直白石仆仆人淑毒伏轴熟局 9 次浊入派入平声的4 个:拉茶捋抹抹布 ( 2 ) 派入上声的i o 个 清入派入上声的7 个:撤撤撩哕干哕乙乞撮一扭眯琢哭 全浊入派入上声的3 个;昨蜀属 ( 3 ) 派入去声的i l o 个: 清入派入去声的器个:溻妾给送给泣泄彻撤设屑戌阔轧轧棉花必率率领蟀恤 握错绰宽绰却雀麻雀鹊廓刻时刻克式饰忆亿抑剔迫压迫魄赫碧璧僻赤斥释益的目的酷 沃腹筑畜畜生祝蓄郁促触束复重复粟 全浊入派入去声的2 0 个:盒涉洽侄术技术述秩弼鹤特或惑笛剧辟开辟掷寂获 复续 次浊入派入去声的箱个:猎业粒捺孽篦悦逸律率效率乐快乐若疟匿日寞络墨 岳三山五岳乐音乐翼域逆易译液历腋役禄牧穆育玉狱 以上派入其他三声的1 8 2 个中吉入声字中,中古全清声母字8 6 个,占所统 计清声母字数的2 9 7 ,全浊声母5 7 个,占所统计全浊声母字数的4 5 2 ,次 浊声母3 9 个,占所统计次浊声母字数的3 6 8 ,可见浊声母入声字舒化的较快。 3 、宅头方言正在舒化的入声字的演变情况 宅头方言中还有一部分中古入声字正在派入平上去三声。这同时也很可能是 所有入声字转化为舒声的一个已经经历过或将要经历的阶段。这些字单念或处于 词组前一位置时读入声,当处于词组后一位置时改变其调型变为舒声。由于它们 还没有完全分派,我们仍将其看作是保留入声调的情况。下面是这些正在派入三 声的入声字,主要有三组: ( 1 ) 正在派入平声的1 1 个 明母:没一沉没2 1 没有m 心母:析分析砰1 析别9 p 邪母:习学习砰1 习惯9 i 3 4 续罐续e 产续弦e y 2 禅母:涉干涉p 2 1 涉外4 见母:急着急协i 2 1 急病研“ 匣母:胁一威胁讲c 2 1 胁迫m “ l o 肃严肃e u 2 1 肃清e 矿 俗一风俗e u 2 1 俗气e 一 括包括k 2 1 括号k “ 获一收获x u 0 2 1 获奖x - u 0 2 4 ( 2 ) 正在派入上声的2 个 心母:索探索o u a ”索取e i l 矿 帮母:伯大伯p 伯父p a u ( 3 ) 正在派入去声的2 8 个 帮母:壁墙壁p 矿1 壁纸p p 明母:牧放牧m u s l 牧民珊一密秘密m i “密林m i “ 幕银幕m u 5 幕布m u u 泥母:纳出纳n a s l 纳税l l a 2 4 来母:律一纪律旷律师l y “乐快乐i a “乐观b “ i 侵略t y 9 5 1 略微l y 历经历舻1 历代u “ 昌母:绰阔绰秽1 1 0 5 1 绰号蟛“ 清母:错出错t s 1 1 0 5 1 错误t s 1 1 0 “鹊一喜鹊y e l 鹊桥妒y 心母:泄排泄9 i 矿1 泄洪觚 知母:筑一建筑挪5 1 筑路t 酽 撤后撤f a “撤退够一 书母:式新式订式样f r 日母:日今日1 日记司, 群母:剧戏剧t 1 剧院t 矿 疑母:岳一山岳y 矿1 岳父y e 2 4 玉美玉矿1 玉石y 2 匣母:划计划x - u a 5 1 划分x u a 2 4 影母;轧车轧y a s l 轧钢y 矿 忆回忆一忆苦p 云母:域一地域圹1 域外y 升 以母:育教育,1 育才y 2 跃一跳跃y 产跃进y 欲食欲旷1 欲望y “浴一淋浴严浴室广 以上是正在派入三声的4 1 个入声字,它们占保留入声调的入声字总数的 1 2 1 ,其中清声母字1 7 个,占所统计清声母字数的5 8 6 ,占保留入声调的 清声母字数的8 3 3 ;全浊声母字6 个,占所统计全浊声母的4 7 6 ,占保留 入声调的全浊声母的8 7 0 ;次浊声母字1 8 个,占所统计次浊声母的1 7 o , 占保留入声调的次浊声母的2 6 9 。 ( 二) 孟托方言入声调的演变情况 1 、孟托方言保留入声调的情况 孟托方言5 2 2 个中古入声字今读入声调的字只有2 7 0 个,保留率为5 1 7 , 已经舒化的入声字有2 5 2 个,占鹳3 。古入声字中今孟托方言仍读入声的字 如下: 清入:搭喝喝水塌磕扎用针扎插掐鸭押压压倒接跌贴夹夹着摺劫答回答塔眨甲胛 褶法帖请帖恰缉缉鞋口汁湿吸执擦割八扎扎小辫杀瞎鳖蛰蝎子蛰人揭歇蝎憋切切开结结 实噎拨泼脱豁豁口刷刮拙说发发现缺哲节洁决诀别区别葛姓葛渴撇擞捺撒撒种铁雪血流 血括发理发浙七漆虱失一出卒走卒橘吉笔骨骨头不质室猝搁搁点糖胳削约博阁爵着着 手酌镘索郝脚恶恶心扩作剥桌涿戳捉驳啄觉知觉卓角主角确壳忒塞黑逼熄植织得德 则即媳职识国北刻用刀刻克测拍拆掰摘积惜只两只手劈劈山滴踢激吃蛔伯格虢责革 隔嫡百窄戟脊尺柏柏树册掴扑秃屋缩叔掬锔铜盆福幅蝠竹菊足烛谷稻谷宿住一宿 全浊入:沓一沓纸狭峡捷叠碟牒谍协辑习袭蛰及达辖别辙杰截绝掘橛穴疾勃 核秫佛崛崛起倔倔强铎踱殖浊镯学值食食物蚀植极夕帛泽择宅核审核籍敌独牍服西服 逐俗 次浊入:腊蜡镊蹑叶页立入捏辣热沫袜月越没没有摸膜落烙烙饼骆岳捋药钥肋 力勒陌麦脉逆鹿目陆肉绿褥 这2 7 0 个入声字中,中古清声母入声今读入声调的字为1 7 8 个,其保留率是 6 1 4 ,中古全浊入声今读入声调的字为5 4 个,保留率是4 2 9 ,中古次浊入 声今读入声调的字3 8 个,保留率是3 5 8 ,可以看出,孟托方言同样是清声母 入声字保留率较高,浊声母较低。 2 、孟托方言已经舒化的入声字的演变情况 孟托方言中已经舒化的中古入声字不再读入声调2 4 1 ,而是已经完成分派, 派入到平、上、去三个声调中。其分派情况如下: ( 1 ) 派入平声的豁个: 清入派入平声的3 4 个:鸽胁级急揖薛挖察折悉膝窟忽酸屈佛匹托郭朴息蔷 昔戚锡析击迫的督粥曲弯曲卜嘱 全浊入派入平声的4 3 个:杂合闸炸用油炸蝶乏集十拾拔铡舌折夺活滑猾伐筏 罚突饽实薄嚼着凿雹贼直蚀白席石淑仆读犊族毒熟赎局 次浊入派入平声的6 个:拉茶捋抹络额 ( 2 ) 派入上声的1 0 个 清入派入上声的6 个:撮哕干哕乙乞琢哭 全浊入派入上声的3 个:昨属蜀 次浊入派入上声的1 个;辱 ( 3 ) 派入去声的1 5 9 个: 清入派入去声的7 2 个:溻踏妾摄怯给涩泣泄撤设屑阔轧轧棉花戌毕必率率领 蟀恤错各绰宽绰却雀麻雀鹊廓握刻时刻克侧色测式饰忆亿抑剔魄赫客策扼碧璧僻迹 赤斥适壁释益绩速酷沃腹复覆肃筑畜膏生祝蓄郁促粟触柬 全浊入派入去声的2 6 个:盒匣涉洽钹侄术述秩弼勺芍鹤特或惑笛剧辟掷寂 获轴瀑复续 次浊入派入去声的6 1 个:纳聂猎业粒捺灭列烈裂孽蓖末劣悦阅密蜜栗日逸 律率物莫幕寞洛乐略掠若弱虐疟跃岳三山五岳乐音乐墨默匿翼域易液历译腋疫役木 禄穆六育录玉狱欲浴峪 以上派入其他三声的2 5 2 个中古入声字中,中古清声母字1 1 2 个,占所统计 清声母入声字数的3 8 6 ,全浊声母字7 2 个,占所统计全浊声母入声字总数的 5 7 1 ,次浊声母6 8 个,占所统计次浊声母入声字数的6 4 2 ,可见从比例的 角度看,孟托方言中浊声母的入声字是分派的主流。 3 、孟托方言正在舒化的入声字的演变情况 除去上述这些已经完成分派的入声字,孟托方言中还有- - :j , 部分入声字调类 正在发生转移,即当它出现在一个词的末尾位置时调值改变,或为2 1 ,变为平 声,或为5 5 ,变为上声,或为5 i ,变为去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 些正在派入三声的入声字如下所示; ( 1 ) 正在派入平声的2 2 个 明母;没沉没m 矿1 没有m 一 心母:析分析砰1 析别c i 2 4 邪母:习学习砰1 习惯矿 续蠼续e 尹续弦0 y 2 禅母:涉干涉笋2 1 涉外$ 矿 见母:急者急t 9 i “急病t 铲 肃一严肃e u 2 1 肃清e 矿 俗一风俗e u 2 1 俗气e 矿 括包括妇2 1 括号k “ 击打击t g i 2 1 击退协i “ 匣母:胁一威胁c i e 2 1 胁迫c i 矿 帮母:迫压迫p 0 2 1 迫害p a 2 4 复重复f h 2 1 复习如“ 穿母:策政策忸矿1 策划忸3 2 4 从母:集一赶集研2 1 集合协p 船母:食一吃食行1 食物酽 群母:极积极t 酽1 极度协p 并母:服衣服舒1 服毒f i l 2 4 来母:栗板栗u 2 1 栗子u “ ( 2 ) 正在派入上声的2 个 心母:索探索e ”索取o u 0 2 4 帮母:伯大伯i r a s 5 伯父“ ( 3 ) 正在派入去声的3 7 个 帮母:壁墙壁p i ”壁纸p i “ 明母:牧一放牧m u s l 牧民m u 2 4 幕银幕r o l l s l 幕布删“ 麦一大麦m a i s l 麦子m a i u 泥母:纳出纳n a 5 1 纳税n 矿 来母:律一纪律旷1 律师1 y “ i 争_ 瑕略1 略微l 妒 昌母: 清母: 心母: 知母: 书母: 日母: 群母: 绰一阔绰喀“绰号罐u o “ 错一出错t s u o s 错误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