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位置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课时划分:2课时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一单位置 第 1 课时课题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1)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2)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3)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请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总结方法:先列后行。2、教学例2(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2)解决第(1)个问题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13题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五、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准确识别和确定位置。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共三个小节。1、分数乘法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以及分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等。2、解决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和两步应用题。3、倒数的认识包括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3)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把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3)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反馈等活动过程,理解掌握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2) 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关键1、重点(1)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难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3、关键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道理。课时划分: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2课时1、 分数乘法.6课时2、 解决问题.4课时3、 倒数的认识.1课时4、 整理和复习.1课时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第1课时课题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正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计算下列各题+ + +2、想一想,能不能把 +改写成乘法算式呢?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 出示例题。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 = = 3=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讨论后反馈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师板书:+= =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依学生口述板书: 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2、教学例2计算:6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和步骤。比较计算过程,看一看哪一种更为简单。归纳: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做一做”。2、课本练习二第1、2题四、课后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总体掌握情况良好,部分生将整数乘到分母上,或和分母约分再乘到分子上。需要加强训练。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分数乘法 第2课时课题分数乘分数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计算下面各题。12 32 15 12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出示题目:问题一: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1) 你想怎样列式? (2)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表示什么?经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就是求的是多少,也就是说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是多少?板书: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问题二:小时粉刷多少呢?请生用画图法分析意义。(3)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2、学例4题,学生简要了解蜂鸟。请同桌合作学习。强调:整数约分后的结果要写在整数的上面,并与分子相乘。三、巩固练习1、完成例题后“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第3、4题四、课后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计算掌握较好。画图或看图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按算式画图,好多同学有困难,需进一步练习。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3课时课题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教学重难点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计算下面各题5673 15(3429)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二、讲授新知1、教师明确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2、举例说明计算:+(1) 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2)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3)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3、尝试练习1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第3题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选出两题,请学生进行板演,学生评价。四、课后作业设计: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部分同学人为改变运算顺序,或生硬简算。师正。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4课时课题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教学例5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2)()()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3)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2、小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二、教学例61、计算5 ()4(1) 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3) 汇报计算过程。()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3、计算:87(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1、2、4、5题四、课后作业设计: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分配率的运用仍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的不足是缺乏灵活和远见。往往看不到计算的下一步会是什么情况,如何做才是简便的?基本的简算没问题。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5课时课题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教学目标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分析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算理;正确找准单位“1”所对应的量,初步学会画线段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口头列式20的是多少? 6的是多少? 120的是多少? (二)、教学实施1、出示第17 页例1 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表表示数量关系。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并板书:提问:想一想,应重点抓住哪个已知田间分析?这条线段表示什么?根据“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个条件,应该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怎样表示? 1、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问:想一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谁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以上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根据什么?板书: 2500=1000() 或 250052=1000()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先把2500平均分成5份,再求这样的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7页的“做一做”注意提示: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这里把谁看成了单位“1”,把谁平均分成了几份?能用线段图表示吗?求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2、完成练习四中的第2题,第3 题。(四)、课堂小结 我们在解答“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准题中的单位“1”所对应的量,然后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教学反思由于还没有涉及分数除法,面对题目学生自然就要用乘法计算,因此很难判断有些同学是否真正理解掌握。须待乘除法一起学完后验证。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6课时课题分数连乘应用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1”。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 公牛头数的和母牛相等。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 公牛的头书相当于母牛头数的。小组完成,集体订正。(二)、教学实施1.板书:公牛有30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母牛的,小牛有多少头?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3.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4.列式解答: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板书:30=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三)巩固练习完成第18页第4-10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四)课堂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五)课后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找每一步的单位1是学生的主要困难。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是件好事,但学生最头疼的还是画线段图。生对其的畏惧超过应用题本身。因此培养学生的画图兴趣和能力迫在眉睫。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7课时课题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教学过程(一)导入 板书:超市运来花生油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二)、教学实施1.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花生油有多少桶?豆油有多少桶?豆油比花生油多多少桶?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可以一步解决?明确任务,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2.能用图表示豆油的部分吗?画线段图。3.分析数量关系;看图想想,豆油占总桶数的几分之几?求豆油的桶数就是在求什么?交流讨论得出:豆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求豆油的桶数也就是在求60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4.列式: 600(1 - )或 600 - 6005.出示例2: 明确题意:降低是指什么意思?(比原来少)减少了哪个量的?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原来噪音的几分之几?请个别学生尝试板演画线段图请生自己尝试解答。集体订正。方法一:80 80 方法二: 80 (1 ) =8010 =80 =70(分贝) =70(分贝)(三)、深化练习 完成教材20 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2-8题(四)课后作业: 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从学生做题的情况看,绝大部同学喜欢用第一种发法。说明同学缺乏用分数的意义取解决的意识。需引导。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8课时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回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教学重难点周围分析方法,正确熟练的解决时间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一瓶墨水已经用了,山羊的和绵羊只数一样多。(二)教学实施1.出示例2,集体读题,理解题意,提问:“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1. 指导学生画图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着单位“1”?2. 列式解答:借助线段图想想,婴儿的心跳次数相当于哪两部分?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相当于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多少?方法一: 75 + 75 方法二:75 (1 + ) 请学生将这两题的解题思路完整的叙述出来。(三)课堂作业设计完成教材21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五的第3、7、9题(四)课堂小结今年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列式计算。(五) 课后作业: 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更欣慰的是:好多同学学会了用第二种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为下一部分知识的学习铺平了道路。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9课时课题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1.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呆杏 土干 吞吴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 ( ) ( )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二)教学实施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1. 观察教材24 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2. 举例验证:4和, 7和, 3和4乘的积是,所以4和互为倒数;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为倒数。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3. 特殊数:0和1 (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 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 的倒数就是它本身。4. 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5. 反馈练习(二)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3、4题(三)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 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四)课后作业: 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求一个树的倒数,基本都会。就是有些同学还不能从根本(倒数的意义)来解释。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第10课时课题整理复习教学目标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6= 5= 8=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看教材第26 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二)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 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三)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1、完成教材第26 页第3题,练习七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讲一讲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在计算中把什么数量看着单位“1”。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是要把哪个数量当做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关系看作单位“1”,在两步计算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四)复习倒数的知识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 页第4题及27 页第7题。课堂小结:通过复习,我们能正确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教学反思通过整理复习,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更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例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体情景,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比的应用.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1课时课题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你有没有过相同的东西买几件的时候?能不能举个例?二、新知探究:(一)分数除法的意义1、出示例1,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2、上面的问题能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3、100g=?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二)、分数除以整数1、小组学习活动:活动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要求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2、汇报学习结果:小结并板书: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三、巩固与提高1、把3/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20? 2、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1/a3等于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四、作业练习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部分将除变为乘时,误将被除数变为倒数,或将二者均变为倒数。导致计算错误。须加强练习。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2课时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1、通过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2、能运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计算分数除法。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5/610 3/53 15/1620 40/3926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3: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 km,谁走得快些?师:已知什么?问题求什么?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什么2、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3、学生独立计算5/65/12 订正并板书:4、让学生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检验后作答。三、巩固与提高:1、31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的后两个小题。(做完1题后,让学生把每个算式完整地读一遍,然后再完成第2题,第二题要求学生要写出计算过程。)2、练习八第2题的后4个小题。(在学生完成此题时,教师指导好后进学生先算出乘法算式的积,再找出两题之间的关系)四、全课小结: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知识?2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今天的主要内容吗?3你认为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五、作业练习: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学生总体掌握较好,所犯错误与上一节课的情况差不多,但略有改进。但作为计算,其准确性及速度都达不到要求。需要继续练习。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3课时课题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目标1在理解分数除法算理的基础上,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通过计算下面的题,请你想一想,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小结: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二 深入练习、计算下面各题,比较它们的计算方法.5/6+2/3 5/62/3 5/62/3 5/62/3、(让学生计算后分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你把你发现的规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听。)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三、解决问题:练习八第7至8题。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第8题学生解答时提示学生需要先统一单位。小结三道题的共同特点:都是求一个量里包含多少个另一个量,都用除法计算。四、作业练习: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能熟练进行除法计算,少数同学计算时不细心,导致错误。因此在计算章节应着重培养学生细心的良好品质。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4课时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式题。2、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应用题。3、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2、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2、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7202+50(25+47) 117812(84+5)53、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引入新课: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3、学生列式: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82/3-4=83/2-4=12-4=8(朵)答:小红还剩8朵花。三、课题练习做一做。重点指导: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现吗?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五、课后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由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较好,分数混合运算的正确率还算高。只是部分同学与简算相混。导致计算混乱。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5课时课题分数除法的计算及相应问题解答。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运算式题,提高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学生计算后订正时,着重评讲第5小题至第7小题的解法,第5、6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写出计算过程前是怎样想的,即0.375和0.6是怎样处理的?第7小题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明解题依据。第四小题目可以在等号两边先乘以4再乘2/3,也可以一次同乘4与2/3的积。二、深入练习:(此题中的60瓦是没有用的条件,可能会影响少数学生的正确列式,这里在学生审题之后指名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列式中不需要这个条件。)四、思维体操:1、一根绳子每次剪去它的1/2,一共剪了4次,最后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用汽车运一堆货物,每天运这堆货物的四分之一,几天可以运完?每天运这堆货物的七分之二,几天可以运完?五、课后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本堂课虽是应用题形式的例题,但实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发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习加强计算的训练。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6课时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二、新授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体重 ?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解法进行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爸爸体重的35千克?千克爸爸:小明: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 算术解: 3575(千克) 35 35 75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三、练习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第二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250ml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如果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五、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设计了“题目线段图等量关系式解决问题”这样四个环节来教学例题,意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教给他们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分数应用题。 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7课时课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2、学生独立解答。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二、授新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2、教学例2(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独立解答。 三、小结:单位1的量不知道,一般用除法计算(或用方程解答)四、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学生用方程解决较好,用算术法理解有困难。且错误较多。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8课时课题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二、新授。教学比的意义。(1) 教学同类量的比。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2)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3) 归纳比的意义。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1 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写法。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42252比90记作42252: 90比的各部分名称。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B、小组汇报并举例:“:”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前项比号后项比值3 2=32=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比与除法的关系A、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2)比与分数的关系。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a) 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读作15比10。结合上面的讲解,板书下表: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做一做”。2 练习十一第1、2题。四、布置作业。免费练习册对应练习。教学反思由于生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得较好,因此,对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也理解较好。部分同学对比的意义理解不是很透彻。大围埂小学教案设计年级:六 科目:数学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9课时课题比的基本性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染病防控知识检测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常见问题处理技巧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常见病例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民(生态日环境保护及相关规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网络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青少年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工上岗证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招聘村居后备干部考试练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安阳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德语TestDaF考试模拟试卷:德语TestDaF考试备考与时间管理试题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