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代价论视角探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 摘要 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发展的追求方 式各不相同。进入2 1 世纪以来,由于科技信息革命、全球问题的凸显,中 国对发展的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点,以追求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建 设全面小康的路上进行着新的探索。 在学术研究领域,探讨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多角度对和谐发 展的探索。本文从宏观的角度,立足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现状,以代价 论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代价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为桥梁,认为中国社会的 发展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代价,要追求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景象,离 不开合理的代价选择,文末并对社会发展的合理代价选择方式作了初步的 探讨,以期勾勒出中国社会和谐发展新图景。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由、选题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第一章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代价观,分析了代价的科学内涵、基 本类型和评判标准,分析社会发展和代价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从当代中国 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特征、代价付出的特点、具体方式等对中国社会发展 面临的代价进行了全面的深度分析。第三章是方法论,针对中国社会发展 面临的代价类型进行代价选择,初步探讨了代价选择和代价支付的思想基 础,代价选择的目标价值取向合真性、合善性、合美性以及代价支付的低 代价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对代价和社会发展进行认真思考。通过合理 代价选择的把握,构建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图景。 关键词:代价社会发展代价选择和谐发展 a b ( ) u ts o c i a i ,d e o p m e n to ft h ea h 】n a p r e s e n ta g ef r o mc o s ts u a la n g l e d c v c l o p m c l l ti sac o m p l i c a t e ds y n t h e s i sa n de a c hs o c i a lh i s t o r yi , c r i o dh a si t so w l lw a y o fp m u i n gd e v c l o p m c n t $ i l l e et l a ce n l z a n c co f2 1 s tc e n t u r y , c h i n al a k e st l a cs c i e n t i f i c d e v e l o p m c n t 弱t l a c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 t h es o c i a lh a m a o l a ya st h eg o a ld i i ct ot l a ct e e l m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r c v o l u t i o na n dt l a cg l o b a li s s u e s c h i n aa l s oh a sf u l t h c l c l a b o r a t i o n t l a cw a yt o a l l m m l m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w c l k o s o e i c t y i nt h ca c a d e m i cr c s e a r e l af i e l d , t l a cs t u d yo nt h c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c l o p m c n to f 咄c o u n t r y s h o u l db cf r o mv a r i o u sp o i n t so f v i e w f r o mt l a cm a c r o - a n g l e , t h i sa r t i e l et a k e st l a ch i s t o r y 缸d 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o u l re o u t l m j s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st l a cs t a n c i p o i n t ,t h eb a s i ct h e o r yo f c o s t 鹞t h eb r i d g e i ta l s oh o l d st l a cv i e wt h a tt l a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e o u n t r yi sa l s of a c i n g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d e v e l o p m c n tc o s t i no r d e r 幻棚觥f i l ei d e a ls i t u a t i o no fo w n a t i o n ,s h a r m o n i o u sd e v c l o p m c n t , w cw i l li n e v i t a b l ym a k et l a ce l a o i e c so ft l a cr a t i o n a lc o s t t h e do f t h i sp a p e ri n i t i a l l yp r o b e si n t ot l a er a t i o n a lc o s tp a t t c l r l lo fs o c i a ld e v c l o p m e a t , c x p l 娥j l l gt o h a v eal i l t s p i c t u r eo fs o c i a lh a r m o n i o u s t 施p a p e re o m i s t so ff o u rp a r e 1 1 蛇f o r e w o r di n t r o d u e c st h cl e a s o n so fe l a o o s i n gt h i s t o p i c , t l a cr c l a t c db i b l i o g r a p h y , t l a ct h e o r yo ft l a et o p i ca n di t s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e a t 髓1 1 f i r s t p a r ta l l a l y s c st h es c i e n t i f i cs i g n i t i e a n e c , t h eb a s i ct y p 嚣a n da i t c r i o nf r o mt h ep o i n to f h h d 湎a n da n g l e sc o s t e x p l a i n st h er e l a t i o nb d m 嘲s o c i a ld e v c l o l m a c u ta n do 鸺t m s e c o n dp a r tn l a k 鹤at h o r o u g ha n dc o m p r c l a c m i v ca n a l y s i so nt l a ec 0 6 to f 咄r a t i o o $ s o c i a l d 吖c l o p m c n ti nt o t a l so ft h es c i e n t i f i cs i g n i t i c a n e c , b a s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随- p a y i n g f c a l u l c sa n ds p c c 疵w a yo fo u rn a t i o n ,s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1 1 圮t h i r d 蛐ci sa b o u t m e t l a o d o l o g , a i m i n ga tt l a c1 , f i c cc h o i c ef a c e dw i t hu si nd c v c l o p m c n t , i tc l a b o l a l 髂o nt l a c p i j p a y i n ga n d 廊e l a o o , t a r g e tv a l u cw i t ht r u t h , l d n d n e s s , a n db e a u t y , i tt a k e sp r i e c p o n d e r i n gc l e c l , l yt op r i c ea n ds o c i a ld c v c l o p m e n t , w et a k i n gt h ev a l u ec h o o s i n go fl o wp r i c e p a y i n gt ol a a n n o n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r o a d , t h r o u 曲t h er a t i o n a le l a o i e ct ob u i l du pa h a r m o n i o u s r , o e i e t y c o s t ; 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c o s tc h o i e e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 的研究内容。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助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论文作者签名: 1 “膨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口即时发布口解密后发布 (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敝储鹳2 撕 导师躲猕叩年6 月歹日 从代嘲呻e 毒】挥甘当代中的社寺篡晨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中国的哲学研究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特别强调“问题意识”,即注重研究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发展哲学作为哲学领域中 一个富有活力的分支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许多哲学研究者把发展哲学研究视为推动 哲学走向现实生活、让哲学积极参与中国社会转型、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可 行的途径和通道,并为此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在发展哲学研究中,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是人类所面临的一种恒久常新的社会矛盾现象,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凸现出来并 引起国人广泛关注的一个现实性极强的问题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面临 着发展与代价的双重挑战要使这场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变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顺利健康发展,就必须使变革过程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的引导,必须对代价问题予以自 觉的、明确的理性把握这是做出科学与合理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读研以来,受研究方向的影响,我关注的主要视角是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及其发展哲 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近况,特别把焦点放在社会发展理论及发展哲学学科建设的 探讨上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也撰写、刊发了相关学术论文1 0 多篇( 论文目录附 后) 对发展理论和发展哲学学科关注的背后,由发展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贫富差距、 生态失衡、交往危机、人性迷茫、思想空虚等等引起了我的思考,换句话说,我对社会 发展的代价问题及其相关研究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中逐渐整理这方面的研 究成果综观中国学者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对社会发展 代价的思考和理论建构,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群体、研究成果和社会效应,这是对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丰富和发展;在整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同样可以遗憾地发现:学 术界对社会发展代价的研究,纯理论的研究比较多,结合中国目前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实 践来阐述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研究较少根据这种情况,我想以代价论为切入点,具体 论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问题,拟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释、思考、理解和建构: 一是立足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参照社会认识论和社会评价机制理论,具体论述代价的 含义、代价产生的原因、代价的作用评估;社会发展与代价的内在关系探悉;二是代价 思想的当代价值阐释,主要是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新的社会实践背景,代价问题在中 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论述代价选择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功能,以及怎样 利用代价思想去自觉进行新的社会发展实践,以其探求中国社会新的理想发展图景 弧1 弋霸- 量 糍角掉甘当代中目的社套童晨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 1 、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理论,国内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生态等不同 的视角进行过分析和探讨,也取得了颇丰的理论成果,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在发展的背后,或者说制约社会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曾经很长一段 时间,我们在制定政策、实施战略的价值取向不是很合理,很大程度上只顾追求6 d p 的 增长,由此在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没 有完全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学术界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 题,而发展应该说是和代价相伴相随的,从代价的视角关照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是很有必 要的 2 、代价的存在不可避免,既然社会的发展存在代价,而如何去鉴定、评判和选择 代价,就涉及到代价选择的判断标准问题,只有对代价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以一 种新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进程 ( - - ) 选题的实际意义 1 、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在追求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的社会发 展代价问题,因此,新时期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我们更好地关注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2 、从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由于社会发展引起的代价问题,如环境破坏、人际 关系紧张、官员腐败、贫富差距及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等等这些问题不仅 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使构建和谐社会面临重大的挑战正是这样,更 需要我们从代价的视角去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敢于正视代价问题,善于选 择合理性发展代价,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历史和实践证明,社会发展付出代价的性质和大小,与人们的发展观念和采取的发 展模式直接相关因此。要减少代价实现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学术界对此 也有着不同的探讨,笔者认为,代价支付应该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立足于代价的评判 标准,力争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从代价论视角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实现中国未来社会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 2 善代髓- 量鲁鲁喃舞骨当代中目的社会童晨 第一章代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人类历史的逻辑进程来看,代价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无论是历史客体的存在和 发展,还是历史主体的不断成熟演进,代价与社会发展都处于历史的总过程中因此,对 代价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审视中国当今的社会发展模 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促使中 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结构实现和谐发展的理性自觉 1 社会发展代价及基本类型 1 1 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内涵 代价问题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已经出现了,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并 未对其加以重视,也没有代价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 代价问题才日渐凸现出来,以致人们在谈到发展时便不能不考虑代价近代以来,对代 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许多思想家对代价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1 7 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通过对人的“性恶论”和人的厉害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由自 然状态向社会状态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认为这种发展会抑制代价1 8 世 纪法国思想家卢梭也看到了社会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关系,认为。异化”是 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所付出的代价但他从“性善论”出发,认定人由于其自由本性而 不断地向前发展,任何社会制度都需要人们批判她加以扬弃1 9 世纪德国思想家黑格 尔从。绝对精神”自我异化、自我扬弃的。否定之否定”逻辑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发 展及其问题他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即社会历史是发展的,发展就是趋向。善”,但 发展即向“善”却是通过。恶”才能达到的,。恶”既是摧毁日趋衰败的旧秩序的革命 力量,又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杠杆黑格尔以。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代价换取了社 会的发展,使代价与发展获得了内在统一霍布斯、卢梭和黑格尔对人类发展中代价问 题的有益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代价观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前人的成果,从哲学高度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的代价问题。 代价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 会发展从来就是进步与代价并存,以代价换取进步的过程。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 从代瑚嘲懒探讨当代中的丰婚冀晨 一部代价史”伽就哲学历史观的意义而言,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含义是表示社会发展 与代价具有同序性、相关性和密不可分性。这具体体现在: 1 1 1 代价与社会发展成本密不可分 代价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发展所应“投入”的必要成本,投入的直接目的是。产出 因而作为“投入”成本的代价是要换取作为。产出”的发展为目标的马克思恩格斯曾 多次指出,物质生产实践( 或物质生产劳动)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本质而 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也就是付出代价的过程,因为劳动过程是人从事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 的过程,是他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智力既发生作用,又被支出和消耗的运动,从这个论 断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就是一种成本代价,只有付出这 种代价,人才可以创造历史,才能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我们从整个人类劳动的发展史 角度来看,人类劳动要经历一个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自由劳动时问越来越多的过程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动力,而人类为了生存 所进行的劳动或者说劳动本身是对人自我能力和自由的一种限制,这正是在漫长的人类 历史实践中呈现出的一种代价现象。 1 1 2 代价与社会发展目标密不可分 代价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因素它既有理由表明各种现存不 合理事物的逐渐扬弃以及一些新的发展形式的诞生,又具有使社会历史永不陷于停滞 而继续追求新的发展目标的效果因为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对发展来说,具有重要 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发展的命运、方向和目标在一定意义上,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既 是对某种发展目标的否定,同时又以否定的形式实现着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发展就是 通过扬弃代价而使各种不合理目标不断被否定、更替而加以实现的合理目标的过程马 克思恩格斯也认为社会发展进程与人类道德素质提高过程具有一致性,如“人们的社会 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个论述也 是人类个体的某一进步目标在历史进程中的体现 1 1 3 代价与社会发展主体密不可分 没有离开发展的代价,也没有离开代价的发展,代价是在发展过程的内在必然性 当中产生,并且是主体为换取某种进一步发展而做出的某种必要的牺牲人民群众作为 m 孔圣根: 论历史进步的代价 ,北京社会科学 1 9 晚年第3 期 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 卷,人民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5 3 2 页 4 埘f t 嘲- 量 奢l 囊朔i 骨当代中的社篡层 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构成,但不管历史条件如何变化,劳动群 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劳动群众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一直存在着人民群众付出的劳动和他们所得到的 报酬不一致的问题,劳动群众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说,作为实现社会进步的核心主体却不能够享用社会进步的成果,这是迄今为止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大的代价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先前的所有制形式都使人类较 大部分,奴隶,注定成为劳动工具根据马克思的推测,劳动群众与社会进步的异化现 象只有在历史发展到劳动群众掌握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才能解决,到那时,劳动群众不再 为非劳动群众的发展做出牺牲,每个人的发展将成为其他人发展的条件。 1 1 4代价与社会发展动力密不可分 社会进步与代价是社会发展进程本身所固有的一对重要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 联结,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代价与发展之间的诸多紧密联系决定了哲学历史观视 野中的。代价”就是一种。发展的代价”,它既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客观 结果,又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中介手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必然性与人 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价值选择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这也是构成社会发 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生产力作为活跃的、革命性的因素,其发展的标志就在于通过生产 工具的改进、生产的技术组合形式的优化所实现的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上,即在于付出 的必要劳动代价小于所获得的成果上马克思曾经指出正像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 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 的节约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或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由于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也总是要通过付出代价和克服代 价的形式实现的生产关系不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制约, 而生产关系也就会不时地受到生产力对它的冲击,在这个时候,社会的发展动力就会以 代价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当今国内学术研究领域,对于代价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是当下经济学、哲学、社会 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代价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加以审视的概念,在不同语境及不 同学科中,其含义也不同。比如:经济学语境下的“代价”更多地被理解为。成本”或 。投资风险”,在经济学中,代价普遍被认为是指生产成本、机会成本、各种损耗和日 常消费;郑也夫认为,。代价”一词最先使用于人们的经济生活中。“经济学的一个经 从代憎沧瓤期l 甘当代中的社,童晨 典性的原理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的利润”;“1 社会学语境下自q 代 价”更多地被理解为。牺牲”或“付出”,。作为社会学的社会代价范畴,其本性是对 实现社会进步所呈现的那些现实关系和现实过程的反映。所谓社会代价,是指主体活动 为实现社会进步所消耗的物质和精力、所做出的牺牲以及所受到的惩罚诸方面的总和” “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而言,社会发展代价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为取得 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合理发展,而对于某些相对次要的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必要抑制和牺 牲“就哲学历史观的意义而言,代价始终是与发展密不可分的社会哲学范畴, 没有不付出代价的发展,发展总是通过付出代价并扬弃代价来实现的社会发展的代价 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作为 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价值选择的辩证统一,即社会历史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 的性的统一。跚袁吉富认为代价是一个贯穿于社会发展始终的哲学范畴,是指人类在 实现社会进步或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柚韩庆祥 认为代价的含义及其实质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社会实践主体为换取主导 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合理的发展而不得不对其他次要的发展耳标所 做出的某种必要的舍弃和牺牲,并由此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它和发展具有互为补偿的性 质和作用;婀许先春认为代价是指人们在追求发展价值的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与发展价 值取向相悖的后果,代价属于价值范畴是一种负面价值而且是一种创造了正价值的过程 中所产生的负价值砌以上各种关于代价概念的界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代价下的定 义,都包含有合理的成分,综合上面的各种观点,我认为在哲学的研究视野中,代价是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指人类( 社会发展主体) 为实现社会的进步或发展所作 的物质或精神上的付出以及造成的消极后果,这种付出或消极后果在表现形式上既相悖 于人类( 社会发展主体) 的目标价值取向,同时又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代价本质 上是一个价值范畴,它蕴涵着人的价值取向,所以它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因为自然界 本身按照自身的规律在那里运动、变化和发展,虽然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质、信息和能量, 但对它来说却无代价可言;代价只是相对于社会主体而言的,它在广义上泛指社会主体 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为了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而消耗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 郑也夫:代价论,三联书店1 9 9 6 年版,第l 页 埘奚从清毛园芳:社会代价是一个社会学范畴)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 9 9 9 年第3 期 “孙连君: 关于社会发展代价的哲学思考 ,工会理论与实践 2 0 0 2 年第4 期 州囊吉富; 社会发展代价的哲学思考,北京行政学院报 1 9 9 9 年第1 期 州韩庆样t 发展与代价 ,人民出版杜2 0 0 2 年3 月版,第1 1 8 页 ”许先春t社会发展代价及调控 ,人文杂志 2 0 0 ( 0 第2 期 6 埘j 弋伪唁 权j _ 蝈时当代中的社寺,j 蠢 力从这个意义上诜主体任何价值的付出都是一种代价狭义的代价是指主体违背自 己的意愿和需要,付出了他本不该付出的价值或者没有得到他本应该得到的价值 1 2 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类型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代价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可以划分出 不同的类型:若以承受代价的主体进行研究,可划分为个人代价、集体代价和社会代价; 若以代价主体的实践活动方式进行研究,可划分为投入性代价、选择性代价、损益性代 价和交易性代价;若以代价的损耗性质进行研究,可划分为精神代价和物质代价;若以 代价的波及范围进行研究,可划分为整体性代价和局部性代价;若以代价的存在时问进 行研究,可划分为长期代价和短期代价等等。除上述的这些研究视角之外,从发展代价 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划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 两种类型我着重分析这两种代价 1 2 1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代价 所谓“必然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有内在必然联系并为换取某种发展所必然做出的 损失和牺牲其产生具有内在的客观依据:一是从发展目标方面看:从应然的角度漉 人们无疑应当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但从实然的角度看,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客观条 件的限制,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事实上只能首先追求其中一种主导性的发展目标, 而不能使其它且标在同等意义上同时得以实现这就容易在形式上把某一目标的发展同 其他发展目标割裂开来,使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把主要精力、时间、条件、资源、力量和 能量集中投入到这一日标的发展上,造成一种主导目标的发展要以排斥、抑制和牺牲其 他耳标的发展为代价的情况。在当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个人发展与社会 整体发展不尽完全一致的情况即是如此二是从发展手段方面看:人们应当选择和采取 综合的、理想的发展手段,但从现实角度看,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却 只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主要的手段,这就会在外在形式上使人产生错觉,似乎 一种手段的选择是以排斥或放弃其他手段为代价的拜金主义思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盛行就属于这种情况三是从发展成本方面看:要发展必然需要有相 应的成本投入,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当成本有限、投入不足从而满足不了 发展的需要,有限的成本只能首先投入某种目标的发展而不能投入其他目标的发展时, 就会付出与此相关的一定的发展代价四是从发展主体方面看:发展的承担者和实现者 7 埘f 匕竹哼垂奢角掉讨当代中的社奢,民 是人,人又是有利益矛盾的主体,人又分为个人、群体和人类,而且个人之间、群体之 间,个人群体人类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和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因社会全局加 速发展的需要,而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短期利益受到较大损失,一部分人需要为整体 的发展付出较大代价,做出较大牺牲的情况五是从发展秩序方面看:发展必将改变既 定的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也必将调整社会各阶层、各成员之间的责权 利关系当旧的社会秩序没有完全被打破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时,会引发 新旧秩序的不平衡和不同利益集团的人际矛盾冲突,以及社会成员在理想、信仰、道德 等方面的价值观念的混乱和行为上的偏差,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整个社会秩序的无序 状态 1 2 2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为性代价 所谓。人为性代价”,是指与发展无必然和直接联系而由主观的历史局限和失误所 造成的某种损失( 俗称“交学费”) 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整 个人类主体的认识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造成的发展代价人们只能在其所能达到的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和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人的实践和认识就 达到什么程度。因此,就每一具体时期来讲,人们的价值选择可能是正确的、无可指责的, 具有较为充分的客观依据但就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而言。人们在每一具体历史 时期的选择又往往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人们认识的这种相对性和历史局 限性必然带来在判断、选择和实践行动方面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使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实 践活动要付出一定的发展代价二是人们由于各自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知 识结构、道德觉悟和主观努力不同,基于个人主观认识的错误或失误所出的判断、选择 和行动,就会付出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代价就当前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进程而言, 引起这种人为性代价的主要原因有:由政策不健全不规范造成少数人损公肥私的非法性 活动所致;由人治管理和法治不健全所滋生的权钱交易之腐败蔓延所致;由于政治思想 理论建设滞后,使部分党员干部思想素质低下所带来的邪恶上升和道德滑坡所致等等 对上述由主观失误所造成的代价,经过强化政治理论教育、抓紧党风廉政建设和完善法 律及监督机制,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一 文中说,从一九三二年十月开始,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者反对战略退却,把战略退却叫做 。游击主义”,提倡正规原则,主张和敌人打正规战,御敌于国门之外,导致了第五次 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共中央根据地的丢失,导致我军人员的重大伤亡而不得不进行长征。 8 竖竺坠竺竺竺竺竺竺竺竺堡! ! 竺竺坚 “直到中央一九三五年一月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的时候,才宣告这个错误 路线的破产,重新承认过去路线的正确性这是费了何等大的代价才得来的啊”这 里的代价就是指由于主体的错误决策和行动而导致的主体的巨大损失、损害,甚至危害 到主体的生存,使主体遭到巨大的付出甚至是牺牲了生命。这种代价对主体的发展没有 起到积极作用,是我们应该避免付出的 1 2 社会发展代价的评判标准 1 2 1 社会发展代价评价的必要性 对社会发展的评价之所以必要,一般说来在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特殊互动 关系一方面,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应当是相互依存、相互调适、相互促进的;而 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不直接等同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而社会发展 又有其超越于人的发展的一面,有其特殊的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因此,既成的社会发展 不仅有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一面,也有制约和规范人的发展的一面。这时,社会及其发展 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什么作用,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便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客观上 要求人反过来评价自己所从事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发展活动具体说,在存在着众多不同 利益群体的情况下,一种发展实践及其结果,不大可能对参与发展进程中的所有人都有 着同等的功效和作用,而往往是有利于当代人或不利于后代人,或有利于代内的这一部 分人而不利于甚至有害于另一部分人等等从而要求我们关注和评价社会发展的进程和 趋向评价发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规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人的 根本利益 一 2 2 社会发展代价评判的主要标准 要确立合理的代价选择,离不开对代价评判标准的探讨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在对 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 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作为主体观念活动的结果,表现为人们对于一 定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要保证正确的价值评价,就必 须要有一个评价尺度所谓评价尺度,就是衡量客体是否满足了主体需要及对主体需要 满足程度的尺度袁吉富先生认为。恰当地应用代价付出的科学方法,归根到底,要确 立两个标准或尺度,并要处理好两个标准或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两个标准或尺度分 m 毛泽东选集 第卷,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2 0 g 页 9 从代瑚嘲懒挥甘当代中圈的缸奢量晨 别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要标准。”m 其实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 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人的价 值等多维度地对代价的评判标准进行界定一是从经济判断标准来看,主要是生产力是 否发展为基点因为生产力作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 会结构的其他层次起着最终决定的作用。二是从政治评判标准来看,主要是考虑制度的 平等和公正因为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建立之后,其推动国家发展主要的出发点是通过 制度的建立、执行,完善等程序来保障人们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三是从文化功能角度来 看,主要是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知识资源的享有和利用程度四是从环境 问题的角度来看,主要标准是倡导一种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像 鱼和水的关系一样,是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问题的沉重正是社会发展代价的应 有之义五是从人的价值角度来看,主要是看发展的主体或其追求的目标是否是以人的 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因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 最终影响和制约整个社会和人类历史的进程 1 3 代价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1 3 1 代价与社会发展的同一性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展和代价相伴相随,社会发展的过程直接就是付出代价的 过程。人类要发展,就需要消耗已经积累起来的发展成果,消耗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另 外,付出积极代价的过程直接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人类付出的积极性代价投入会直接 转化为社会发展产出中的部分。并凝结在社会发展的结果中,也就是说,付出的代价没有 丢失,而是直接转移到社会发展中代价与进步的这种直接统一性说明了二者是紧密联 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发展与代价并列起来看待,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发展就 是狭义的发展,它与代价就形成了互相渗透、互为中介、互相创造又互相对立的辩证关 系。在这种辩证关系中,社会发展总的来说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由此也使二者 的矛盾运动过程总体上体现为广义的社会发展过程,而代价也就成为发展的一个内在环 节国内也有学者指出,“虽然发展与代价二范畴分别揭示的是人活动的两个基本的内 在规定,彼此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但是,任何发展都必然基于一定的代价,而任何代 价的目的( 虽然不一定能够推动发展) 都是为了获得发展,或都是指向发展的,这样,就 1 1 1 袁吉富: 社会发展的代价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1 2 月第l 版,第2 1 6 页 1 0 从代价诗覆角挥甘当代中的社毫晨 构成了发展与代价之问不可剥离、既对立又统一的必然关系。”“1 代价与社会发展的既 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度阐述: 1 3 1 1人类以扬弃代价的方式促进社会发展 代价与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紧密相联的两个环节发展是事物不断趋向圆满和完 善的过程,代表了社会进程中“得”的一面代价则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所付出的损失, 表现的是社会进程中“失”的一面二者之问具有辩证关系,。得”不能完全避免“失” 的存在。而“失”恰恰又是为了“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不 平等也同时前进一步”啪数千年文明制度的建立是以原始平等的丧失和纯朴道德的失 落为代价的,并且人类对自然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界报复马克思也指出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之后,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同时也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阶级分化、人的异化、落后国家的殖民化以及暴力、腐败、道德沦丧 等现象。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人们之所以甘愿承受一定的代价完全是为能够获得更大的 发展,并且每一次对代价的扬弃都会为人类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 3 1 2 代价促进实践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自觉选择 主体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最终指向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和 主观世界的变化、发展就是主体活动的目的、结果和依据也就是说,社会主体的活动, 主体创造历史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又会限制主体的 创造活动主体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活动中,一方面为了摆脱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 的束缚,实现突破,必然会有大量物质的、精力的消耗和某些既得利益的牺牲,这是实现 社会进步、达成主体目标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是一种自觉的、预想中要付出的代价, 也是一个有意识的利害权衡和取舍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条件尚未具备或超越既定条件 的许可,主体活动遭到挫折和失败;或者主体不能正确认识、判断、适应既定条件。会造 成决策失误、行为失当、价值目标选择片面等,也会使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甚 至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被动的付出,或多或少超出成本意义上的代 价这类代价表现在多方面,而且往往无法预料和估量人类经历了由起初不自觉地发 现代价问题过渡到后来逐渐自觉地认识和把握代价及其本质的过程,并且一直试图寻找 使收益大于损失,避免和减少代价的方法和规律,代价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主体对社会 发展的新认识和自觉选择。 m 杨楹:论发展与代价之关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2 年第l 期 田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 第蜷,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5 版,第镐2 页 1 1 善f t 髓- | 拿翱喃期l 讨当代中目的嗣辔,j 蠢 1 3 1 3 社会发展是内含代价意蕴的发展 “代价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没有离开发展的代价,也没有离开代价的发展对于 个人的某种目的而言,代价的付出是必然的;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代价的付出也是必 然的“1 。发展作为人类追求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付出代价又扬弃代价以 求再生之路的努力过程,付出代价本是应有之义。团发展和代价是无可回避的伴生现 象,迄今为止所有经历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无论走的是激进道路还是渐进道路,无论改 革是从体制外开始还是从体制内开始,无论是尚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还是已经完成转轨 任务,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代价现象作为人类生存方式实现过程中的矛盾性的体现, 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活动是不可分割的只要存在着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矛盾,只要人类的价值实现与创造活动不停止,代价现象就不会彻底消失。人类在漫 长的生产和生活中已经认识到,各种类型的社会行为、制度、规范在帮助人们获取收益 的同时,无不迫使人们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 1 3 1 4 社会发展是追求低代价的和谐发展 。代价意识也应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代价意识的核心理念有两个:第一,要发 展,就必然有代价;第二,要坚持合理和适度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代价,追求 代价的最小化”哪“低代价发展,是人类社会自身最优化要求的具体表现,它是指人类 社会在发展实践中,以最优质态、最佳量度、最良序化,在最佳目标范导和最优模式驱动 下,沿着合理的发展道路,以最少的投入和付出,最小的风险和危害,适宜的发展速度,获 得最大发展收益的一种发展”阳从社会发展的逻辑进程中,我们发现历史活动中诸如 对抗、恶、停滞、倒退等代价是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任何代价都是不可 避免的;人们在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伴随着代价,但没有代价就没有发展,且 代价是实现发展的内在环节;代价既产生于人创造历史的活动之中,使有理性和自觉目 的的人又必然尽可能减少活动过程中的投入、成本、损耗及负效应等代价,以追求历史 活动的最佳性。在谋求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都在努力寻求一条正确的符合价值目标的政策 思路,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代价,并把不可避免的代价发生限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内 国内已经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不能仅仅关注和追求发展,而是还应当同 时关注和抑制发展中的代价,或者说,不能仅仅通过增长、发展来实现进步,还应当同 发展代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诠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嘶年第2 期 发展与代价 ,北京社会科学 2 0 0 0 第4 期 i 减少社会代价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学术论坛 2 0 噼第1 期 追求一种低代价的发展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2 期 1 2 莉龙芳母 晓振园耕 司袁毛邱 m 嘲埘柚 善j t 翻- 量e 鲁喃舅e 甘当代中的社日t 晨 时通过抑制代价来实现进步”n , 1 3 2代价与社会发展的对立性 社会发展是内含代价的发展,代价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需要扬弃代 价,这种矛盾的运动构成了发展和代价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矛盾统一体,这种矛盾的 对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特定的时空内,发展与代价是人们价值取向中 相反的两个侧面,发展是与人们价值取向一致的积极成果,而代价则是与价值取向相 悖的消极后果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发展对代价有克服性、排斥性的作 用,代价对发展有限定性、损毁性和否定性的作用,社会进步既在扬弃代价也可能生产 着否定自身的代价具体而言,我们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1 3 2 i 社会发展对代价的制约性 社会发展为代价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代价的付出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权力的适当行使与法律约束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技术提升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常见题型试题及答案
- 责任与担当的当代年轻人试题及答案
- 高考全面评估试题及答案
- 行业趋势分析与年度应对计划
- 行业动态监测月度工作计划
- 营销推广方案计划
- 企业责任与年度工作结合计划
- 难民潮对欧洲经济的挑战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4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试卷(含解析)
- 2024年中国家具电商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导数(30题)-2024年考前15天高考数学冲刺大题训练(新高考)含答案
- 高层建筑一栋一册消防安全档案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
- 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疗法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 202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会考地理试卷真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三数加减混合运算综合测验试题大全附答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中测试题-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