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号 2008020017 分类号 b516.5 研 究 生 类 别 全日制硕士 硕士学位论文 论 文 题 目 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 学科专业名称 外国哲学 申 请 人 姓 名 蒋 涛 导 师 姓 名 崔 永 杰 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 2011 年 6 月 8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涛 导师签字:崔永杰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蒋涛 导师签字:崔永杰 签字日期: 2011 年 6 月 8 日 签字日期: 2011 年 6 月 8 日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 .3 引言. .6 一、伽达默尔对以往经验理论的批判7 (一)对培根经验理论的批判.7 (二)对胡塞尔前谓词经验的批判.8 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内容.11 (一)诠释学经验的本质.11 1. 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11 2. 理解的前结构12 3. 时间距离14 4. 效果历史意识15 (二)诠释学经验的特征.20 1. 否定性20 2. 开放性22 3. 有限性24 三、诠释学经验的“问题”结构.25 (一) “问题”的本质.25 (二) “问题”在诠释学经验中的彰显.28 四、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理论的意义与争论.33 (一)诠释学经验的意义.33 (二)诠释学经验引起的争论.34 结语.38 注释.39 参考文献.41 致谢.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对经验的研究无疑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主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体系 中,诠释学经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如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第二版序言 中所说,关于经验的那一章占据了一个具有纲领性的关键地位。同时,伽达默尔 独树一帜的经验观,在经验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伽达默尔诠释学 经验作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对培根的经 验学说作了批判。伽达默尔认为培根的经验归纳理论隶属于认识论的解释图式, 这种解释图式缩减了经验原本的内容。也就是说,这种经验的意义体现在它的可 证实性、 可重复性, 完全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 这样就取消了经验的内在历史性, 而历史性是经验必不可少的内在性质。其次,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作了批判。 在伽达默尔看来, 胡塞尔试图用经验的系谱去说明经验作为生命世界的经验在它 被科学理想化之前就存在,从而去解释那种在科学中出现的经验理想化的片面 性, 这一做法仍然是片面的,因为胡塞尔总是把精确科学实验的理想化世界投射 进原始的世界经验之中。据此,伽达默尔通过分析指出,传统经验不是经验的整 体,迄今为止经验理论的缺陷在于,他们是完全从科学方法论出发的,没有注意 到经验的内在历史性。 伽达默尔在对传统经验批判的同时, 从正面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有关经验的思 想,对经验意义予以再表达。 效果历史意识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 伽达默尔在实现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之后,探讨了理解的前结构、时间距离等问题,接着重点阐述了什么是效果历史 意识, 揭示了效果历史意识才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伽达默尔认为流传物就是可 被我们经验之物,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行讲话, “你”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与 我处于某种关系之中。因此,我们如何看待流传物,实质上也就构成了诠释学经 验中我与“你”之间的各种不同关系。伽达默尔考察了三种我和“你”的关系, 认为第三种我和“你”的关系实现了视域融合,达到效果历史,这种效果历史意 识就是诠释学经验。伽达默尔还进一步考证了诠释学经验的三个特征,即诠释学 经验在本质上是否定的、开放的和有限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诠释学经验具有“问题”结构。根据上述分析,伽达默尔指出,对效果历史 意识的刻划,预示了我们继续研究的方向,这标志着问题在诠释学经验中的重要 性。 伽达默尔认为, 所有的经验都预先设定了问题的结构, 如果没有问题被提出, 我们是不能有经验的。 诠释学经验本质上是开放的, 而开放性又具有问题的结构。 在伽达默尔那里,问题的本质具有某种意义,问题具有开放性,这一开放性由提 问与被提问两个环节构成, 就提问而言, 它本身就在进行开放, 而就被提问而言, 其开放性在于回答的不确定性。 诠释学经验以这种方式显露被提问东西的有问题 性,从而构成了提问的意义,这表明在诠释学经验的逻辑结构中,提出问题比答 复问题困难。正是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诠释学经验在问题追问的开放视域 中显现,这就是诠释学经验的问答逻辑。 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可谓独树一帜,它在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是对传统 经验的一次超越,最大程度上彰显了经验的意义;为伽达默尔在历史视域下实现 理解的历史性与理解的真理性之间的一致奠定了的理论基础, 是伽达默尔哲学诠 释学解决真理问题的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也引起了西方学 者的广泛争论。 首先, 意大利哲学家贝蒂认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反对方法论, 以至使解释客观性地位的合法性陷入了困境,从而丧失了客观性;其次,德国哲 学家哈贝马斯也认为伽达默尔错误地和抽象地把诠释学经验与科学方法论对立 起来,并指出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对“前见”的的正名掩盖、缺乏了反思和批判 的精神,这不能成为批判的社会科学。 关键词:诠释学经验 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 问答逻辑 分类号:b516.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study on gadamars hermeneutic experience absabstracttract the study of experience is undoubtedly a major theme of western philosophy. as hans-georg gadamer in truth and method, the second edition of the preface says: the chapter on the experience of a programmatic occupies a key position. in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ts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with the basic position, while its unique experience in concept, is still the whole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estern experienc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us, gadamers hermeneutic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experience of great significance. gadamers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in the criticism on the basis of our predecessors built. first of all, his analysis is a critical bacons doctrine of experience. he believe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bacon summed up the theory was attached to a kind of epistem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chemata, which explain the schema seems to me to reduce its original content in other words, experience, effectiveness will depend on its verifiability, experience, meaning that it in principle repeatable, this experience is entirely from a scientific theory, start to look at problems, so that the inner experience on the abolition of the historic , while the historic is essential to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the experience; secondly, he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experience was critical. in gadamers view, husserls description of experience with experience in genealogy as a life experience in the world it was before the existence of the scientific ideal, which try to explain the kind of experience in science appear idealized one-sidedness, which one way is for one-sided, because he was always accurate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nto the original projection of an idealized world, the worlds experiences. accordingly, gadamer through the 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verall experience is not a traditional experience, the experience so far drawback of the theory, they are absolutely starting to look at problems from a scientific and therefore did not note that the inner experience of the historic. gadamers critique on the traditional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inherited from the front since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the ancient greek idea of the meaning of the experience to be re-expression.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hermeneutic experience is the result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gadamers on the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achieved after turning,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ime before structure, and pointed out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tance, the hermeneutic experience is th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gadamer believes that hermeneutic experience and popular objects, popular objects that can be our experience of objects, it is like a you as their own speech, you is not an object, but a relationship with me at the , so how we see things spread, in essence, it represents a hermeneutic experience i have with you a variety of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ans-georg gadamer examines three kinds of me and you relationship, concluded that, the third to me and yo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zation of a fusion of horizons, to achieve performance history, this effect is the hermeneutic experience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then three witnesses (aristotle, hegel, ), describ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rmeneutics, that is the nature of hermeneutic experience is negative, open and limited.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with the problem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gadamer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dicating the direction of our research, which marked the experience of problem in the importance of hermeneutics. in all experiences, pre-set structure of the problem, if no problems have been proposed, we can not have experienced. gadamers view that the nature of hermeneutic experience is open, and open-ended but also has the problem structure. nature of the problem has some significance, the question is open, the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being asked by the two aspects of composition, the question is concerned, it is itself conducting an open, but was a question, its openness answer lies in uncertainty. hermeneutics experience to reveal in this way has been a question of what problems, thus constitute the meaning of question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in the hermeneutics, the difficulties raised more questions than answer questions. it is through a question and answer this way,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in the question asked in an open field, as seen, this is the experience question and answer logic of hermeneutics. gadamers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can be described as uniqu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s a traditional experience beyond the maximum extent highlights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for gadamer achieved under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the historical horizon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trut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heory laid the foundation, jia da moer zhe school of hermeneutic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uth a new way; it is the heart of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reas is the key to an interpretation of hermeneutic thinking,at the same time, gadamers hermeneutics of truth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difficult to solve the problem, western scholars aroused widespread controversy. first, the italian philosopher betty that gadamers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against the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o explain the legitimacy of the status of objectivity in trouble, which lost its objectivity; secondly, the german philosopher jurgen habermas also believe that jia da merle erroneous and abstract, the hermeneutics of experience and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n opposition, noting that the experience of gadamers hermeneutics, the former see the in the rectification of names to cover up the lack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al spirit, this can not become a critical social science. key words: hermeneutic experience; thefusion of horizons; wirkungsgeschichte; q logic category number: b516.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引引言言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是哲学诠 释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是 哲学诠释学的经典著作。 伽达默尔在该书中批判了现代科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定 义经验的做法,向人们展示了其饱含“历史性”的诠释学经验。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理论,力求提供一种新的经验观,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和认识方法,其突出的意义在于努力克服西方传统经验理论的束缚,当然这种克 服不是消解,而是一种最大意义上的包容、彰显,是超越意义上的。诠释学经验 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诠释学经验是伽达默尔 哲学诠释学的核心范畴,是解读诠释学思想的一把钥匙。正如伽达默尔在真理 与方法第二版序言中所说:关于经验的那一章占据了一个具有纲领性的关键地 位。伽达默尔正是通过对经验概念的反思,提出了诠释学经验,进而构建了自己 的哲学诠释学理论。其次,诠释学经验是对传统经验的一次超越,最大程度上彰 显了经验的意义。以往的经验学说都是把经验看成是一种认识论的范畴,认为经 验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可证实性,可重复性。这就忽略了经验的真正内涵,即经 验的历史性。伽达默尔正是通过“历史性”这一特性对经验意义给予了再表达, 认为真正的经验就是一种使人类认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验, 是对我们自身历史性 的经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了经验的意义。近年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经验理论在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何卫平先生在其解释学的经验及其辩证 性一文中指出:哲学解释学彻底刷新了经验的概念,伽达默尔从解释学上恢复 了经验的历史性的地位。 鉴于诠释学经验理论的重要地位及其研究现状,文章旨在对伽达默尔诠释学 经验理论的渊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与缺陷作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探讨。 本文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通过阐述伽达默尔对以往经验理论的批判(具体 包括培根的经验理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 ,考察了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历史渊 源; 第二部分着重对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内容作了系统的梳理, 通过对诠释学 的本体论转向、理解的前结构、时间距离、效果历史意识等问题的阐述,然后具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体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我和“你”的关系(即三种不同形式的经验) ,最后得出结 论,第三种我和“你”的关系,即效果历史意识才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接着又 阐述了诠释学经验的三大特征(否定性、开放性、有限性) ;第三大部分阐述了 诠释学经验理论的问题结构, 伽达默尔认为诠释学现象本身包含了谈话的原始性 质和问答的结构,问题在诠释学里具有优先性。该部分阐述了辩证逻辑在诠释学 经验中的彰显,在效果历史和视域融合中,完成了问题视域的重构,最终实现了 对历史传承物的真正的理解和解释。 最后一部分主要考察了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影 响、意义以及缺陷。 一、一、 伽达默尔对以往伽达默尔对以往经验经验理论理论的批判的批判 伽达默尔认为诠释学现象即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的现象, 这不是一个方法论 问题, 而是一种经验,这一经验是属于人类最基本的世界经验,是和人的实践活动 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诠释学探究人的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问题,包括此在的全 部世界经验,故伽达默尔把诠释学现象称之为诠释学经验。他在真理与方法 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指出关于经验那一章在该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伽达默尔 在构建自己的诠释学经验时,必然要遭遇传统的经验观,因此对传统经验的批判 就在所难免。 (一)对培根经验理论(一)对培根经验理论的批判的批判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经验论的创始人,更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和“近代英国 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 1 培根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科 学的伟大复兴,推进知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自然。 ” 2为此,他第一个建立起来了经验的归纳理论,伽达默尔认为考察培根对经验概 念的有关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培根曾区分两种归纳的方法:一种是预期法 ,另一种是自然解释法。他认为 前者是对日常经验的草率概括,这种归纳法的观点是,只要未出现相反的事例 , 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有效的。 例如, 到目前为止, 只要我们还没有发现黑色的天鹅,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我们就可以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而后者,即自然解释法则是通过按方法进行的 实验而一步一步完成的,培根称这种方法为实验的方法,并在新工具一书第 二卷中详细阐述了科学归纳的具体步骤: “首先,我们必须备妥一部自然和实验 的历史。 ” 3也就是所谓的收集材料,培根认为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其次, “我 们第二步又必须按某种方法和秩序把事例制成表式和排成行列。 ” 4这就是培根 著名的运用“三表法”去整理材料;最后“我们还必须使用归纳法,这才是解释 自然的真正钥匙。 ” 5即进行真正的归纳。 培根的自然解释法,一方面超出了简单枚举法的被动性和草率性,另一方面 又阻止精神为所欲为,从而使认识者按部就班地从特殊的东西上升到普遍的东 西。 培根用这种自然解释法,即对自然的真实存在的专门解释来与那种对日常经 验的草率概括相对立,从而“以一种预示方法论研究新时代的方式彻底地动摇了 那种在当时仍被人文主义经院哲学所主张的基于简单枚举法的归纳理论。 ” 6 不过,在伽达默尔看来,培根的方法论总的来说是令人失望的。一方面是因 为他的这些建议太含糊太一般,在应用于自然研究的时候很少有效;另一方面, 培根虽然反对空疏的诡辩,但是自身也总是深深陷入他攻击的形而上学传统中。 除了以上原因,最重要的是培根的“自然解释法”隶属于认识论的图式,而这正 是伽达默尔所批判的。 因为按照这一图式 所有经验要被认为是有效的,只有被证 实,经验依赖于原则上的可重复性,但是这样的话,也就意味着经验丢弃了自己 的历史性。按照伽达默尔的理解,历史性是经验的基本含义。而现代科学从方法 论的角度来确定经验的含义,经验被隶属于一种认识论的解释图式,这种经验理 论的错误在于它取消了经验的历史性。 (二)对胡塞尔前谓词(二)对胡塞尔前谓词经验经验的批判的批判 在当代,德国哲学家、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也对经验问题给予了特别 的重视。洪汉鼎先生在其专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中指出:胡塞 尔的现象学开始于对一切未经检验的理论的批判并导致一种对直接所与的纯 粹描述,它要求从限于一切观点的东西开始,从一切人们可直接直观和把握的 东西开始,就此而言,胡塞尔的现象学可以说是一种经验哲学。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按照胡塞尔的观点,他“在其许多总是新的探究中试图解释那种在科学中 出现的经验理想化的片面性。” 7为了这个目的,胡塞尔给出了一个经验的系 谱,以说明经验作为生命世界的经验在它被科学理想化之前就存在,这就是胡 塞尔的现象学经验。 胡塞尔认为:“即使由于这种感性的在场(anwesenheit)它立即引起了 我们的实践的或情绪方面的兴趣,对我们立即表现为某种有用的、吸引的或排 斥的东西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带有那些能够单独通过感觉加以理解的性质 的支撑物(substrat)。” 8这里的在场就是直观,也就是“面向事物本身”、 “经验某物”。那么,如何理解胡塞尔的“直观”?例如,当一个母亲指着一 棵树对她的儿子说:这树是一棵苹果树并且它正开着花。现在要问的是,这棵 苹果树是怎样直接地给出自身的?回答可能是:是通过一系列看的行为得到 的。不过,这个母亲的儿子虽然能看到苹果树和它开的花,但母亲的陈述显然 比他能看到的还有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年轻人怎样看,他在苹果 树上从未能看到与“这”、“是”、“一棵”、“并且”以及“它”这些词相 应的东西。即在母亲的陈述里存在一种意向过剩,这种过剩用不会通过一种单 纯的“看”的行为而得到直观的充盈。也就是说,苹果树和花是实在的对象, 它们通过单纯的知觉能被经验,而这种对象是范畴的对象,因此胡塞尔在这里 把这种范畴的对象得以以原始方式被给出的行为称之为范畴直观。通过这种范 畴直观获得的经验概念是含有“这”、“是”、“一棵”、“并且”等一系列 谓词的,故叫做“前谓词经验”,有的学者也称其为“范畴经验”。至此,胡 塞尔对经验概念进行了全面的扩充,传统经验概念是被限制于单纯知觉的,是 一种感性的经验,而胡塞尔所扩充的经验概念却包括有牢固基础的范畴经验, 这就超出了单纯的知觉。在胡塞尔这里也就出现了一种新的经验形式:范畴直 观。即要达到对某个对象的原始经验(直观),就需要这种经验形式。 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有自己的经验视域。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明 确指出任何经验都有自己的经验视域。其原因就在于,任何经验都是指向可能性 的,并且是从自我出发指向某种使其可能的,它不仅指向那个物,而且指向从这 自身被给及的东西中经验地获得不断更新的规定的物。胡塞尔的经验视域,就是 指任何单个经验,都只是经验总链条这个连续体、综合体上的一环,是有其开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性的, 即视域就意味着在每个经验本身中、本质上属于每个经验并与之不可分割 的诱导。可以看出,胡塞尔的经验视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归纳理论,而这一归纳 理论是没有完全摆脱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束缚。 在伽达默尔看来, 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经验概念的 内涵,使经验这一概念具有了范畴的意蕴,展现了“范畴直观”这种新的经验形 式, 使不同的范畴对象存在不同类型的范畴直观,这都使现象学经验区别于传统 经验理论, 而展现出一种灵活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使得现象学蕴涵着向现代哲学 转型的可能。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没有完全摆脱现代科学的束缚,这 种经验理论的错误在于它取消了经验的历史性。 胡塞尔试图从意义起源学上返回 到经验的起源,从而克服科学所造成的理想化,但他这样做势必要以一种特别的 方式与另外一种困难做斗争,即“自我的纯粹先验主体性总是存在于语言的理想 化中,而这种语言的理想化在所有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已经存在。 ” 9因此,伽达 默尔认为,胡塞尔似乎仍被他所批判的片面性所支配。 伽达默尔的对胡塞尔的批判是有道理的,胡塞尔的“前谓词经验”是与范畴 分不开的,而范畴是存在语言的理想化中的,它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 了。因此,就胡塞尔的现象学经验的基础而言,还是有科学的理性化的痕迹,他 还“总是把精确科学经验的理性化世界投射进原始的世界经验之中。 ” 10也就是 说,胡塞尔的“前谓词经验”理论还是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经验的“证实性” 、 “有 效性”的影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往的经验理论看来,一切经验只有当被证实时才 是有效的,经验的威望依赖于它的原则上的重复性,经验只有在它不被新的经验 所反驳时才有效。鉴此,伽达默尔认为,迄今为止的经验理论的缺点就在于他们 完全是从科学出发看问题,未注意经验的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内在历史性。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内容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诠释学经验的本质(一)诠释学经验的本质 伽达默尔在批判以往经验理论的基础上, 向人们展示了其饱含历史性的经验 诠释学经验。他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明确指出,效果历史意识作为一种 真正的经验形式,反应了经验的普遍结构。伽氏在该书中具体分析了三种不同形 式的经验(即三种我和“你”的关系) ,并特别强调了第三种经验即效果历史意 识的经验才是真正的诠释学经验。 1 1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 是一种探寻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范围的经验。 所以, 伽达默尔首先要突破传统的科学方法论的经验理论, 在本体论上确立经验在历史 理解中的基础地位。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认为诠释学是一种避免误解的技 艺。按照施莱尔马赫对诠释学的定义, “理解的历史性”就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理解活动是对作者意图的单方面的一种理解。 狄尔泰则认为探究历史的人就是创 造历史的人,这就是他的历史理解的原则,即把人看做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也 就说,我们只能是在历史中去理解历史。可以看出,狄尔泰是站在历史理性批判 的立场上的,对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性质这一问题,他试着用认识论去界定,从 而把“理解的历史性”放在了历史经验和历史知识这两者的联系之中。因此,伽 达默尔之前的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都是从避免错误出发,从尔获得客观性的 知识,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确认经验的历史基础地位的。伽 达默尔明确指出了这种诠释学经验理论的根本性错误: 一方面理解的历史性必须 依靠经验,另一方面要想达到理解的真理又必须克服经验,这就导致了理解的历 史性与理解的真理性的分裂。 也就是说, 他们虽然把经验看做是历史理解的基础, 但是实际上却并没有真正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这就使诠释学理论陷入了某种困 境, 而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在于他们坚持从科学方法论的立场理解经验在历史中的 基础地位,无法以真正的诠释学经验反映“理解的历史性”这一哲学诠释学的主 题。 最终, 不论是施莱尔马赫还是狄尔泰都不得不放弃了历史理解中的经验立场。 伽达默尔面对施莱尔马赫、狄尔泰诠释学的理论困境,提出了要为诠释学确 立本体论的探究模式,即要从本体论方面来确定经验在历史理解中的基础地位。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也就是说,在伽达默尔那里, “经验能否在历史理解中得到贯彻,实质上是一个 涉及到如何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界定诠释学性质的问题。 ” 11据此,伽达默尔 引证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他指出,诠释学的本体论模式,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 论那里显现出来的,海德格尔那里的此在之所以能够区别去其他在者, 是因为此 在对存在本身的领悟。因此,对于理解的历史性这一问题,其实是此在遭遇存在 的问题,同时伽达默尔认为,此在的意义不断彰显的过程就是此在的历史性,这 也就是理解的过程。 这样,在加达默尔那里,理解问题成为了此在遭遇存在的问题,所以理解这 一概念在这里也不再隶属于方法论,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同时,理解者的理解 过程是具有历史性的。伽达默尔由此就完成了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确立了理解 问题上的本体论基础。 同时这一转向也为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经验基 础, “诠释学经验也由此得到了一个基本的说明,即它不再是从方法上去澄清人 文科学的性质,而是从本体论上探究人文科学的基础。 ” 12 2 2. .理解的前结构理解的前结构 伽达默尔通过诠释学研究的本体论转向确立了经验作为历史理解的基础, 接 下来面对的是,既然理解不是理解者的某种行为方式,而是理解者自身的一种存 在方式,那么在这一前提下,理解者是如何实现理解的呢?伽达默尔认为, “这 是一个本体论问题,它源自此在的前结构,包括此在的全部世界经验。 ” 13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强调了理解的循环结构并提出了解释的最终任 务就是不让向来就有的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以偶发奇想和流俗之见得方式出现, 而是从事物本身出发处理这些前有、前见和前把握。在此基础上,伽达默尔把这 种前有、前见和前把握作为理解的前结构来领会,他认为理解的正确性并不在于 避免这种前结构,而是在于确认前结构,然后进一步把前结构区分为前见、权威 和传统,并分别为它们正名。 伽达默尔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 前见概念一直受到驳斥, 作为否定性的概念, 具有消极的意义,例如培根就曾在其著名的“四假相说”中指出, “人类的理智 就好像一面不平的镜子,由于不规则地接受了光线,因而把事物的性质和自己的 性质搅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质受到了歪曲。 ” 14正因为如此,启蒙运动时期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及以后的浪漫主义诠释学家都认为真正的理解就是要摆脱前见的影响, 前见在诠 释学里是不允许出现的。与这种传统观点相反,伽达默尔认为,对前见的这种看 法,正是启蒙运动的前见,因为概念史的分析可以表明,正是由于启蒙运动,前 见概念才具有了那种我们所熟悉的否定意义, 伽达默尔是从语源学上分析了前见 一词原本的含义, 前见一词的拉丁文是 praiudicium, 这个词是法学方面的一个词, 其本意是在终审判断之前的一种预先判断。 作为预先判断, 既可能有否定的结构, 也有可能是肯定的结果,所以前见其实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这一概念具 有肯定的和否定的价值。正是拉丁文 praeiudicium 影响了这个词除了否定的意义 外还能有肯定的意义。因此,在伽达默尔那里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尽 管历史主义对唯理论和自然权利学说进行了批判, 但历史主义却立于现代启蒙运 动的基础上,并不自觉地分享了它的偏见,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启蒙运动的基本 前见就是反对前见本身的前见,因而就是对传承物的剥夺。因此,在伽达默尔看 来,前见是具有在先性的,这与前见是正确还是错误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一个 正确的前见可以使一个人直接地达到理解, 但一个错误的成见也同样使一个人可 以间接地达到理解。至此,伽达默尔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被启蒙时代理性主义观 点看作成理解障碍的前见,现在成为了历史实在本身和理解的条件,因此摈除前 见,不管这是否成功,就是摈弃真理。正如历史学家在理解研究历史的时候是不 能摆脱他自己的历史境遇和历史条件一样,如果他要是摆脱这些历史要素,那么 他同时也就摆脱了历史研究本身。可以看出,近代以来的哲学家看到了人类认识 的障碍,要剔除前见,而伽达默尔正是在对他们的批判中看到了前见是不可避免 的,前见、有限性这些正是经验的“历史性”的基本内容。 伽达默尔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开始为权威和传统正名。他认为启蒙运动曾 区分了两种前见,一种是由于人的威望而来的前见,另一种是由于轻率而来的前 见, 这种划分实际上是基于启蒙运动的这样一个前提,即如果我们严格遵照方法 论规则使用理性,就可以避免任何错误,这种观点本身虽然是合理的,但是它却 忽略了一点,即权威也是一种真理源泉的可能性,权威的本质其实并不是抛弃理 性,而是相反,承认理性,也就是说,人的权威最终不是基于某种服从或抛弃理 性,而是基于某种承认和认可的行动。同样,对于传统,作为无名称的权威,在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重要作用,但自从启蒙运动以来,传统概念同权威概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念一样遭到蔑视。伽达默尔认为,这其实也是启蒙运动的成见,因为传统的本质 是“保存”(bewahrung),这一概念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而不是无理性的,所以 传统与理性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例如在革命时代,尽管人们对旧的观念进行 猛烈的批判,但是却有更多的东西在改革浪潮中保存下来,与新的东西构成新的 价值。 这样,伽达默尔就完成了为前见、权威和传统正名。理解的前结构并不是与 理性绝对对立的,前见、权威和传统也可能产生正确的知识。正因如此,他对传 统诠释学的方法论产生质疑, 即当精神科学内的理解把它自己的整个历史性都归 到我们必须抛弃的前见方面的时候,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正确地理解了自身。 3 3. .时间距离时间距离 伽达默尔完成了对理解的前结构的正名,接下来面对的问题就是,由于占据 解释者意识的前见、权威和传统,并不是解释者自身可以自由支配的,解释者就 很难做到把那些使理解得以可能的正确前见与那些阻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错误 的前见区分开来。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那些理解得以可能的正确前见与那些阻 碍理解并导致误解的错误前见区分开来呢?这一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 只有确保 解释者能在真实前见和错误前见之间作出区分,才能够确保理解的正确性、真理 性。这是因为经验自身的内在历史性已经决定了它与作为理解的前提条件的前 见、传统和权威之间的联系:经验在历史理解中得到贯彻,也就是经验与作为理 解的前结构之间的联系得以不断地显现,即经验与理解的前结构是具有统一性 的。这样,诠释学经验要确保理解的正确性、真理性,首先就要区分真实的前见 和错误的前见,否则人们将在理解的正确性上丧失判断力。 伽达默尔在解决如何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车电池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中考体育机考试题及答案
- 高炉炼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Hesperidin-methylchalco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1-2-Dilauroyl-sn-glycero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服广告传播考试流程及答案
- 大一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 级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毯相关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电源院设计知识培训课件
- (完整版)智能语音平台建设技术建议方案书
- 全册知识点(素材)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2025年电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心衰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课件
- 电竞酒店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培训
- 物业客服管家工作内容培训
- 梅大高速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及安全警示学习教育
- 针灸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探讨
- 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解析
- 学生生活全景模板
- 言语语言障碍康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