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辅助药PPT课件.ppt_第1页
肝病辅助药PPT课件.ppt_第2页
肝病辅助药PPT课件.ppt_第3页
肝病辅助药PPT课件.ppt_第4页
肝病辅助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病辅助药分类及应用浅谈,2,肝病辅助药,VS,保肝药,是指够改善受损害的肝细胞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达到改善肝脏病理、改善肝脏功能的目的的药物,即通常所说的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药物。,3,肝病辅助药现状,80年代上市,品类繁多国外相关研究较少,国内相关研究质量低疗效不明确国内应用广泛,解毒类,改善肝脏微循环类,单纯降酶类,促进肝细胞再生类,利胆类,肝细胞膜保护剂,促进代谢类药物,抗炎类,肝病辅助药分类,免疫调节类,5,1、维生素及促进代谢类药物,作用机理: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保持代谢所需各种酶的活性。代表药物:水溶性维生素(VitB、C)、脂溶性维生素(VitA、E、K1);复方氨基酸制剂3AA(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门冬氨酸钾镁(潘南金);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甘乐);肌苷、辅酶A、ATP;临床应用于各种肝病所致的维生素缺乏、物质代谢低下、能量代谢低下、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维生素,维生素B族防止脂肪肝和保护肝细胞;维生素C促进代谢和解毒作用;维生素K1治疗因维生素K1缺乏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E有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作用,已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治疗。第13版实用内科学在儿童NAFLD患者中,补充维生素C及E,对于肝脏生化学及病理学的改善没有作用。维生素E联合熊去氧胆酸可以有较好的作用(推荐程度C)。一项Meta分析因显示补充大剂量维生素E(400IU/d)可增加死亡率,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WD患者血清及肝内维生素E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偶有添加维生素E治疗可改善WD症状的报道,但都缺乏严格的实验设计。LavineJE.VitaminEtreatmentof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inchildren:apilotstudy.JPediatr,2000,136(6):734-738.RobertsEA,SchilskyML.DiagnosisandtreatmentofWilsondisease:anupdateJ.Hepatology,2008,47(6):2089-2111.,用于肝性脑病、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遇冷易析晶,微温溶解后使用。控制滴速40岁)、以及新生儿慎用;一般疗程不长于3个月,不应骤停,应减量维持,不宜盲目增量或同类药品联用。,19,5、利胆类药物,作用机理: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胆汁淤滞。代表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茴三硫;考来烯胺(消胆胺)临床应用:治疗自体免疫性肝炎以及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各种胆汁瘀积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药理作用:人体生理活性物质。它作为转甲基和转巯基作用参与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调节肝脏细胞膜的流动性,促进肝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临床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不良反应较轻微且短暂,无需停药。临用前用所附溶剂溶解,不可与碱性液体、含钙离子的溶液及高渗溶液(如10%葡萄糖溶液)配伍。有血氨增高的肝硬化前及肝硬化的患者,应用本药时应注意监测血氨水平。S-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熊去氧胆酸(UDCA),作用机制: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松弛肝胰壶腹括约肌,促进胆石溶解和胆汁排出;国外研究表明,UDCA对慢性肝脏疾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用于治疗胆囊疾病及黄疸等,亦可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国外资料提示可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但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本药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仅有微弱的治疗作用,广泛应用尚需重新评估。禁忌症:(1)对胆汁酸过敏者(国外资料)。(2)严重肝功能减退者。(3)胆道完全阻塞者。(4)孕妇。活性炭、含铝抗酸药、考来烯胺及考来替泊能与胆汁酸结合,会影响其的吸收,应错开2小时以上使用。,考来烯胺(消胆胺),本药口服不经胃肠道吸收,在肠道内与胆汁酸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以复合物形式随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血清胆汁酸,可缓解因胆汁酸过多沉积于皮肤导致的瘙痒。用药1-3周起效;停药1-2周,瘙痒可再次出现。长期服用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盐(应非口服给药)。同时使用螺内酯治疗的儿童和老人易出现了高氯性酸中毒。不良反应多见于大剂量及超过60岁的患者。约2%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便秘(通常程度较轻、短暂,但严重者可引起肠梗阻)。,茴三硫,作用机理:分泌性利胆药,它不增加肝脏负担,可降低肝脏门脉压力,消除肝炎病灶的肝充血等症状,促进肝细胞活化,有助于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临床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消化不适,并用于急、慢性肝炎辅助治疗。本药用于解酒时,于饭前5-10分钟服用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引起尿液变色,长期服用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偶有发生荨麻疹样红斑,停药即消失。,苯巴比妥(鲁米那),作用机理:为肝微粒体酶诱导药,可诱导肝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使血浆内胆红素浓度降低。本药加快自身及其他并用药物代谢。临床用于:高胆红素血症,30-60mgtid(大于常用的镇静剂量);新生儿胆红素脑病5-8mg/kg/日,分次服,3-7日见效。,24,6、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生物制剂),作用机理:是刺激正常肝细胞DNA合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另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纤维化作用。代表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动物肝脏中提取小分子多肽)。临床应用:用于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的早期或中期)及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优于慢性患者,早期患者优于晚期患者。个别病例可出现低热和皮疹,可自行缓解。应用本药治疗时,应以针对重型肝炎的全身支持疗法和综合治疗为基础。治疗期间,一般不用联苯双脂等降酶药物。,25,7、改善肝脏微循环药物,作用机理:靶向分布到受损血管,扩张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肝脏微循环,稳定肝细胞膜,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代表药物:前列地尔(凯时前列腺素E1)临床应用:肝切除术后肝脏循环障碍、肝脏缺血在灌注损伤等所致肝功能不全及肝移植术后抗血栓;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对于肝衰竭病人,可酌情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PGE1)脂质体等药物以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认。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8(33):217-221,26,8、降酶类,作用机理:均为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代表药物:联苯双酯(降酶速度快,停药易反弹,重服又生效);双环醇片(降酶速度慢,疗效稳定,少反弹);降低ALT作用肯定而对AST作用不明显(有学者认为降酶机制是中和血清中ALT,无保肝作用),且有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本药后出现黄疸、肝损害和症状加重的报道(停药恢复正常),不建议常规应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适应症;慢性迁延性肝炎伴ALT升高者,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增高。双环醇治疗也可改善酒精性肝损伤(-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27,9、免疫调节类,作用机理:增进免疫系统反应性类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慢性乙肝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查明。代表药物:胸腺肽1(迈普新&日达仙)免疫调节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胸腺肽1对于有抗病毒适应证,但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IFN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用胸腺肽11.6mg,每周2次,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3)。胸腺肽1联合其他抗HBV药物的疗效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为调节肝衰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可酌情使用胸腺素1等免疫调节剂()。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肝脏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