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一).doc_第1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一).doc_第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一).doc_第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一).doc_第4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新课标(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龙津小学 彭倩倩 教材解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这是一篇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只有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走进课堂,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才能真正打动学生,领悟其内涵。设计理念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为了落实重难点我在设计中在力图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深入课文抓住课文关键的词句进行体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新词的含义,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以有效教学的“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过程能力化”为理念设计本课的教学。在扎实的语言训练活动中落实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启发式教学法,品读感悟法,想象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读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一心救人、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跨越、海峡、桂树、移植、台湾、袭击、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2、师生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品读重点句,感受小钱的生命垂危,体会他对骨髓的期望。教学流程一、板题导入,引导质疑。1、师板书课题:跨越生命的海峡桥2、学生跟着写,指导“峡”字的读音及写法3、学生读课题,说说自己独体后脑海中辉产生什么疑问。4、对学生的质疑有价值的归纳。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读文。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采用“审题入手,开门见山”方法就课题质疑,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二、学生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指名轮读:含苞凋零满怀着希望骨髓移植几经辗转海峡彼岸 骨肉同胞血脉亲情2、结合句子体会:凋零 几经辗转A、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通过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解小钱的生命垂危,生命之花的凋零。B、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抓住“十万、有可能、终于”来体会“几经辗转”结合图片了解:海峡彼岸结合资料了解:骨髓移植4、朗读优秀的学生毛遂自荐分工读课文:1、2, 3、4、5,6,75、师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用上提示的关键词)设计意图:教师的主导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创设语境,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三、通过环境描写与小钱状况的对比,感受小钱内心的期盼。1、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环境的句子。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A、轻声读这几句话,想象语言描绘的画面,感受生活的美好。2、创设语境体会: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病情严重、对生命的渴望与期待)严重: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设计仿写语言练习)当同龄人在操场上飞奔、欢呼的时候,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当的时候,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多想沐浴窗外的暖阳,他多想呼吸甜润的空气,他多想拥抱美好的生活,可是,白血病的魔爪掳走了这一切,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描写环境的句子,读小钱生命之花即将凋零的句子,并设计语言练习题使为了感受小钱的孤独、无奈,进而体会他满心的期望。为下一节课走进台湾同胞的内心做好铺垫。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感动自己的内容多读几遍。2、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准备。3、认真抄写本文生词3遍,精彩词句一遍。板书设计:跨越生命的海峡桥静静地躺生命垂危满怀希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把心放到文章中读课文,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2、引导学生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跨越生命的海峡桥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填空: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花朵,唯有(),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小钱是幸运的,(),()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设计理念:“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强化旧知识,也是搭建新知学习的桥梁。二、品读感悟:走入台湾,走近台湾青年,走近李博士。1、学生默读3-6自然段,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2、师生交流:预设A、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1、创设语境: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场大地震中,一栋栋房屋倒塌、一座座桥梁断裂,人们流离失所,顿时哭嚎遍地。许多人在一瞬间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摧毁,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一边是骨肉相连的家人,一边是生命垂危的同胞,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不清楚:他只清楚:2、在大地的余震中,在家人生死未卜的时刻,我们看到了台湾青年静静地躺着的人,看到了他()的心。3、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句子中好好读读这句话。B、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面临如此危险,李博士仍沉着地站着,他可能在想什么?(时间就是生命,尽快抽取骨髓送到杭州。)1、从这几句话里,我们看到了李博士,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救人)2、请问你觉得句子中哪些词语体现了李博士的品质?(沉着,一次又一次)3、台湾青年身体里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爱心,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4、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读一读这几句话。C、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第二天凌晨 2时整,手术才顺利完成!抓住“十几个小时、连夜”体悟李博士的辛苦师总结:从带着生命的种子出发到骨髓移植手术完成,李博士经历了漫长、紧张、辛苦、扣人心弦的十几个小时。是一心救人的高尚医德支撑着他走过了这异常艰辛的十几个小时,是对大陆同胞的爱支撑着他走过了这异常艰辛的十几个小时。设计理念: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儿,就要关注语言的品读感悟,注重对语言的感知模仿,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善于营造学生情感交流的场,让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语言的训练在情感的推动中完成。三、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升华情感。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1、你怎么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桥是用架起的,是台湾同胞冒着生命的危险,拯救了杭州小钱的生命,是一座生命之桥。(爱心、骨髓、血脉亲情)3、把心中的感动融入朗读中读好这段话。4、引读课题,激发情感: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供髓约 180 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5、再次情感升华。组织诗朗诵。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温暖。爱心是一弘沙漠中的清泉;使濒临危境人的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落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露;使心灵枯萎的人感爱到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